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從鄉民到實境參與:社會運動的動員與心理
作者 莊則敬
貢獻者 馮建三
莊則敬
關鍵詞 網路社運
集體行動
小世界
弱聯繫
連結者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1:17:07 (UTC+8)
摘要   不論是以電子民主、網路社運等詞彙定義網際網路在科技社會研究中於當代政治場域帶來的衝擊與時代精神,都折射出各種以網路研究為名的分析與詮釋路徑,也決定了「網路與社會運動」在研究者眼中的樣貌。當網路對長於資訊科技時代的年輕人已是生命中的基本配備,切入網路與社會運動的關係,本研究選擇回到社運動員的初始原點,探討個人如何從旁觀轉換為行動者的過程。從舊社運先集合再分享到網路社運先分享再集合的邏輯變化中,本文欲回答現有研究文獻中較少談及,卻逐漸成為社運與網路合而為一後不可忽視的特性,也就是社運組織網絡外的鄉民行動者,其兼具主動與被動質性的「集結」問題。他們身處的社運動員網絡為何?如何進入行動階段?又為何選擇打破旁觀以在場行動參與社會運動?本研究在社會運動與網路的連帶中重新回到行動者層面,探討串聯社運生手的資訊/行動網絡如何透過網路中介而成型,後以集體行動理論為對話起點,探訪當代社運青年其與網路實不可分的生命脈絡,以自我提問為衷,試圖描繪研究者眼中的網路社運時代。


關鍵字:網路社運、集體行動理論、小世界理論、弱聯繫、連結者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江靜之譯(2003)。《網際網路的衝擊: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韋伯。(原書 Jordan, T. [1998]. Cyberpow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New York: Routledge.)

江淑琳譯(2003)。《網路的哲學省思》,台北:韋伯。(原書 Graham, G.[1999]. The internet: A philosophy inquiry. New York: Routledge)

何明修(2002)。〈奧森、涂爾幹與集體行動的邏輯〉,《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2: 115-149。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吳國卿譯(2011)。《下班時間扭轉未來》,台北:行人文化。(原書 Shirky, C. [2010]. Cognitive surplus: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ected age. Flaneur Culture Lab.)

李禮君(1999)。〈網路中的女性集結與動員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10: 105-165。

李承翰(1999)。《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empowerment)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照真(2011)。〈新瓶裝假酒?:有關新媒體置入性行銷的分析與批判〉,《中華傳播學刊》,12: 95-113。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運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 111-156。

林鶴玲、鄭陸霖(2001)。〈社運在網際網路上的展現:台灣社會運動網站的聯網分析〉,《台灣社會學》,2: 55-96。

周桂田(1997)。〈網際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在風險社會下的建構意義〉,發表於「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洪貞玲、劉昌德(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實踐、潛能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6: 341-364。

胡守仁譯(2003)。《連結:讓60億人串在一起的無形網路》,台北:天下遠見。(原書 Buchana, M. [2002]. Nexus: Small worlds and the groundbreaking science of networks. Commenwealth Publishing.)

袁世忠、郭永祥(2006年12月22日)。〈網友串連 隔空救人〉,《自由時報》,A1。

張鐵志(2006年7月26日)。〈網路可能改變政治〉,《蘋果日報》,民意論壇。

張卿卿(2006)。〈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6: 45-90。

張盈堃(2003)。〈網路同志運動的可能與不可能〉,《資訊社會研究》,4: 53-86。

黃以敬(2011年2月28日)。〈中國防開茉莉花 成本逼近國防預算〉,《自由時報》,A4。

黃安邦譯(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原書 Sears, O.D, Freedman, J.L, Peplau, L.A. [1985]. Social psychology. N.J.: Prentice-Hall.)

黃維明譯(2002)。《網路會顛覆民主嗎?》,台北:新新聞文化。(原書 Sunstein, C. [2001]. Republic.Co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黃哲斌(2012)。〈媒體失格,素人佔領鉛字架-主流媒體與網路民主的交匯點〉,《台大新聞論壇》,11: 23-31。

陳湘嵐(2004)。《網際網路、替代性媒介與社會運動:以南方電子報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孝(2010)。〈當閱聽人變成創用者:公民傳播體系的形成及其對大眾傳播生態的衝擊〉,「民國百年傳播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佛光大學。

陳陸輝、耿曙(2008)。〈政治效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
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台灣民主季刊》,5(1) : 87-118。

陳錦華(2001)。《網路社會運動:以本土同志運動在網上的集結與動員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社會心理學》,台北:洪葉文化。(原書 Baron, R.A, Byrne, D.[1997].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 Allyn & Bacon)

曹家榮、黃厚銘(2011 年9月)。〈流動的手機:液態現代性脈絡下的速度、時空與公私領域〉,「E世代重要議題:人文社會面向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

齊思賢譯(2000)。《引爆趨勢》,台北:時報文化。(原書 Gladwell, M.[2000].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New York: Little Brown)

劉世鼎、勞麗珠(2010)。〈網絡作為澳門的另類公共領域〉,《新聞學研究》,102: 255-294。

董安琪譯 (1984)。《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允晨。(原書 Olson, M.[1971].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劉絮愷譯 (1999)。《法國人民抗爭史》,台北:麥田。(原書 Tilly, C.[1986]. The contentious Frenc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鄭陸霖、林鶴玲(2001)。〈社運在網際網路上的展現:台灣社會運動網站的聯網分析〉,《台灣社會學》,2: 55-96。

盧沛樺(2012)。《鄉民全都「讚」出來:初探反國光石化運動的青年網路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遠(2011)。〈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為個案研究〉。《台灣民主季刊》,3:45-85。

謝合勝(2010)。《線上共識動員研究-以2008年野草莓學生運動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文文獻

Armstrong, J., & Markos, M. (2006). Crashing the gate: Netroot , grassroots, and the rise of people-powered politics. Vermont: Chelsea Green.

Calhoun, C. (1998). Community without Propinquity Revisit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Public Sphere. Sociological Inquiry, 68(3), 373-397.

Chu, Y.W., Tang, T.H. (2005). The internet and civil society: Environmental and labour organizations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9(4), 849-866.

Dahlberg, L. (2001). Democracy via cyberspace: Mapping the rhetorics and practices of three prominent camps. New Media and Society, 3(2), 157-177.

Darley, J.M., & Garcia, S.M., Weaver, K., & Moskowitz, G.B. (2002). Crowded mind: The implicit bystander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4), 843-853.

Hill, K.A., & Hughes, J. (1998). Cyberpolitics: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Joinson, A., McKenna, K., Postmes, T. and U-D. Reips(2007).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et Psychology.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wis, C.E, Thompson, L.F., Wuensch, K.L., Grossnickle, W.F., Cope, J.H. (2004). The impact of recipient list size and priority signs on electronic helping behavior.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20(5), 633-644.

Granovetter, M. (198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Sociological theory, 1, 203-233.

McChesney, R. (2000).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 (rev. ed.). New York: New Press.

Morley, David.( 2007). Media, Modernity and Technology: The geography of the new. London: Routledge.

Myers, D. J. (1994).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al movement: Contributions of computer networks to activism.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12(2), 256-260.

Postmes, T., Brunsting S. (2002).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Mass Communication and online mobilization.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3), 290-301.

Poster, M. (1997). Cyberdemocracy: Internet and public sphere. In D.Porter
(Ed.), Internet Culture (pp.201-217). New York:Routledge.

Rash, W. (1997). Politics on the nets: Wiring the political process. New
York: Freeman.

Ronald, E. R., & Katz, J. E.(2002).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use: Access, involvement, and interaction. MA: The MIT Press.

van Laer, J., & van Aelst, P. (2010). Internet and social movement action repertories: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3(8): 1146-1171.

線上資料

谷玲玲(2002年6月)。〈為什麼要研究網路社群〉。「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上網日期:2006年11月28日,取自中華傳播學會網頁:http://commdb.nccu.edu.tw/ccs/oldccs/con2002/conworks/ccs2002conworks_6B.htm (已移除)

何明修(2004)。〈集體行動中的情緒、儀式與宗教:一個涂爾幹社會學的分析〉,《社會學理論學報》,7(1): 41-87。上網日期:2006年11月 28日,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teacher/msho/msho.files/03(2004).pdf (已移除)

范眠(2010年10月20日)。〈ITU: 今年全球上網人口將破20億〉,《IThome》。上網日期:2012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4008

黃哲斌(2008年11月21日)。〈按Enter我抗議,網路社運來了〉,《中時部落格》。上網日期:2012年5月5日。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blognews/archive/2008/11/21/351469.html

蔡鴻濱(2006年5月)。〈網路社會運動:一個語藝觀點的思考〉,「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研究所學生學術研討會」。上網日期:2006年11月28日,取自http://cc.shu.edu.tw/~gioc/download/D91810007-94.doc (已移除)

蘇文彬(2011年5月24日)。〈TWNIC:台灣上網人口增加至1695萬〉, 《IThome》 。上網日期:2012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7803

龍應台(1985年9月3日)。〈不會鬧事的一代〉,《中國時報》,副刊。上網日期:2012年5月21日,取自:http://orzhau.pixnet.net/blog/post/13200203

〈全球上網人口達8.7億 紐西蘭上網普及率居首〉。上網日期:2006年12月13日,取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網頁: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992

〈2011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12年4月25日,取自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頁: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2008年6月全球上網人口達14.6億人〉。上網日期:2012年4月25日,取自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頁: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340

〈2011年12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上網日期:2012年4月24日,取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網頁: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14

〈中國大陸上網人口居全球之冠〉。上網日期:2012年4月26日,取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網頁: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217

Blair, C.A., Thompson, L.F., & Wuensch, K.L. (2005) Electronic helping behavior: The virtual presence of others makes a differenc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7(2), 171-178. Retrieved December 13,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Dahlberg, L. (2001). 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Exploring the prospects 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 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4(4), 615-633.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Hudson James M., Bruckman Amy S. (2004) The bystander effect: A lens for understanding patterns of particip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2), 165-195.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Hof, R. (2005, June 20). The power of us. Business week, 74-82.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Mamadouh, V. (2004). Internet, scale and the global grassroot: Geographies of the indymedia network of independent media centers. Journal of Economic & Social Geography, 95 (5), 482-497.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Gladwell, M.. (4 October 2010). Small change: Why 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weeted. The New Yorker. Retrieved May 5, 2012, from http://www.newyorker.com/reporting/2010/10/04/101004fa_fact_gladwell?currentPage=all

Markey, P.M. (2000).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2), 183-188.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5451010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451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馮建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莊則敬zh_TW
dc.creator (作者) 莊則敬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1:17:07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1:17:0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1:17:0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5451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51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45101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不論是以電子民主、網路社運等詞彙定義網際網路在科技社會研究中於當代政治場域帶來的衝擊與時代精神,都折射出各種以網路研究為名的分析與詮釋路徑,也決定了「網路與社會運動」在研究者眼中的樣貌。當網路對長於資訊科技時代的年輕人已是生命中的基本配備,切入網路與社會運動的關係,本研究選擇回到社運動員的初始原點,探討個人如何從旁觀轉換為行動者的過程。從舊社運先集合再分享到網路社運先分享再集合的邏輯變化中,本文欲回答現有研究文獻中較少談及,卻逐漸成為社運與網路合而為一後不可忽視的特性,也就是社運組織網絡外的鄉民行動者,其兼具主動與被動質性的「集結」問題。他們身處的社運動員網絡為何?如何進入行動階段?又為何選擇打破旁觀以在場行動參與社會運動?本研究在社會運動與網路的連帶中重新回到行動者層面,探討串聯社運生手的資訊/行動網絡如何透過網路中介而成型,後以集體行動理論為對話起點,探訪當代社運青年其與網路實不可分的生命脈絡,以自我提問為衷,試圖描繪研究者眼中的網路社運時代。


關鍵字:網路社運、集體行動理論、小世界理論、弱聯繫、連結者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識...1

第貳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網際網路的民主觀點...11
1-1、 網路敵托邦的觀點...12
1-2、 網路烏托邦的觀點...14
1-3、 網路民主的研究座標...16
第二節、 網路與社會運動...18
2-1、 社會運動如何成為可能...18
2-2、 網路社運的形式...22
第三節、 網路與集體行動...26
3-1、 集體行動的出現...27
3-2、 旁觀者效應...31 應...31
第四節、 研究問題...35

第參章、 研究方法...37
第一節、 研究設計...37
第二節、 受訪對象選取與訪問大綱...39

第肆章、 研究分析...44
第一節、 公私領域交集的小世界網絡...45
1-1、 不看電視的世代...45
1-2、 從批踢踢到臉書:網路社交工具的崛起...47
1-3、 透過網路相連的社運網絡...53
1-4、 集體行動邏輯的改變 ...61
第二節、 從鄉民化身行動者...64
2-1、 效能感的消逝:在場即是意義...64
2-2、 自我價值的追尋...69
2-3、 小結...75
第伍章、 結論...7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77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79

參考文獻...80
附件、深度訪談徵訪文...87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451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網路社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集體行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小世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弱聯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連結者zh_TW
dc.title (題名) 從鄉民到實境參與:社會運動的動員與心理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1999)。《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江靜之譯(2003)。《網際網路的衝擊: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韋伯。(原書 Jordan, T. [1998]. Cyberpow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New York: Routledge.)

江淑琳譯(2003)。《網路的哲學省思》,台北:韋伯。(原書 Graham, G.[1999]. The internet: A philosophy inquiry. New York: Routledge)

何明修(2002)。〈奧森、涂爾幹與集體行動的邏輯〉,《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2: 115-149。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吳國卿譯(2011)。《下班時間扭轉未來》,台北:行人文化。(原書 Shirky, C. [2010]. Cognitive surplus: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ected age. Flaneur Culture Lab.)

李禮君(1999)。〈網路中的女性集結與動員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10: 105-165。

李承翰(1999)。《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empowerment)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照真(2011)。〈新瓶裝假酒?:有關新媒體置入性行銷的分析與批判〉,《中華傳播學刊》,12: 95-113。

林鶴玲、鄭陸霖(2001)。〈台灣社運網路經驗:一個探索性的分析〉,《台灣社會學刊》,25: 111-156。

林鶴玲、鄭陸霖(2001)。〈社運在網際網路上的展現:台灣社會運動網站的聯網分析〉,《台灣社會學》,2: 55-96。

周桂田(1997)。〈網際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在風險社會下的建構意義〉,發表於「第二屆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研討會」。

洪貞玲、劉昌德(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實踐、潛能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6: 341-364。

胡守仁譯(2003)。《連結:讓60億人串在一起的無形網路》,台北:天下遠見。(原書 Buchana, M. [2002]. Nexus: Small worlds and the groundbreaking science of networks. Commenwealth Publishing.)

袁世忠、郭永祥(2006年12月22日)。〈網友串連 隔空救人〉,《自由時報》,A1。

張鐵志(2006年7月26日)。〈網路可能改變政治〉,《蘋果日報》,民意論壇。

張卿卿(2006)。〈網路的功與過:網路使用與政治參與及社會資產關係的探討〉,《新聞學研究》,86: 45-90。

張盈堃(2003)。〈網路同志運動的可能與不可能〉,《資訊社會研究》,4: 53-86。

黃以敬(2011年2月28日)。〈中國防開茉莉花 成本逼近國防預算〉,《自由時報》,A4。

黃安邦譯(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五南。(原書 Sears, O.D, Freedman, J.L, Peplau, L.A. [1985]. Social psychology. N.J.: Prentice-Hall.)

黃維明譯(2002)。《網路會顛覆民主嗎?》,台北:新新聞文化。(原書 Sunstein, C. [2001]. Republic.Co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黃哲斌(2012)。〈媒體失格,素人佔領鉛字架-主流媒體與網路民主的交匯點〉,《台大新聞論壇》,11: 23-31。

陳湘嵐(2004)。《網際網路、替代性媒介與社會運動:以南方電子報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孝(2010)。〈當閱聽人變成創用者:公民傳播體系的形成及其對大眾傳播生態的衝擊〉,「民國百年傳播與發展學術研討會」,佛光大學。

陳陸輝、耿曙(2008)。〈政治效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
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台灣民主季刊》,5(1) : 87-118。

陳錦華(2001)。《網路社會運動:以本土同志運動在網上的集結與動員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社會心理學》,台北:洪葉文化。(原書 Baron, R.A, Byrne, D.[1997]. Social psychology. Boston: Allyn & Bacon)

曹家榮、黃厚銘(2011 年9月)。〈流動的手機:液態現代性脈絡下的速度、時空與公私領域〉,「E世代重要議題:人文社會面向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

齊思賢譯(2000)。《引爆趨勢》,台北:時報文化。(原書 Gladwell, M.[2000].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New York: Little Brown)

劉世鼎、勞麗珠(2010)。〈網絡作為澳門的另類公共領域〉,《新聞學研究》,102: 255-294。

董安琪譯 (1984)。《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允晨。(原書 Olson, M.[1971].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劉絮愷譯 (1999)。《法國人民抗爭史》,台北:麥田。(原書 Tilly, C.[1986]. The contentious French.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鄭陸霖、林鶴玲(2001)。〈社運在網際網路上的展現:台灣社會運動網站的聯網分析〉,《台灣社會學》,2: 55-96。

盧沛樺(2012)。《鄉民全都「讚」出來:初探反國光石化運動的青年網路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遠(2011)。〈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為個案研究〉。《台灣民主季刊》,3:45-85。

謝合勝(2010)。《線上共識動員研究-以2008年野草莓學生運動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文文獻

Armstrong, J., & Markos, M. (2006). Crashing the gate: Netroot , grassroots, and the rise of people-powered politics. Vermont: Chelsea Green.

Calhoun, C. (1998). Community without Propinquity Revisit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Urban Public Sphere. Sociological Inquiry, 68(3), 373-397.

Chu, Y.W., Tang, T.H. (2005). The internet and civil society: Environmental and labour organizations 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9(4), 849-866.

Dahlberg, L. (2001). Democracy via cyberspace: Mapping the rhetorics and practices of three prominent camps. New Media and Society, 3(2), 157-177.

Darley, J.M., & Garcia, S.M., Weaver, K., & Moskowitz, G.B. (2002). Crowded mind: The implicit bystander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4), 843-853.

Hill, K.A., & Hughes, J. (1998). Cyberpolitics: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Joinson, A., McKenna, K., Postmes, T. and U-D. Reips(2007).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et Psychology.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wis, C.E, Thompson, L.F., Wuensch, K.L., Grossnickle, W.F., Cope, J.H. (2004). The impact of recipient list size and priority signs on electronic helping behavior.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20(5), 633-644.

Granovetter, M. (198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Sociological theory, 1, 203-233.

McChesney, R. (2000).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Communication politics in dubious times (rev. ed.). New York: New Press.

Morley, David.( 2007). Media, Modernity and Technology: The geography of the new. London: Routledge.

Myers, D. J. (1994).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al movement: Contributions of computer networks to activism.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12(2), 256-260.

Postmes, T., Brunsting S. (2002).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Mass Communication and online mobilization.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3), 290-301.

Poster, M. (1997). Cyberdemocracy: Internet and public sphere. In D.Porter
(Ed.), Internet Culture (pp.201-217). New York:Routledge.

Rash, W. (1997). Politics on the nets: Wiring the political process. New
York: Freeman.

Ronald, E. R., & Katz, J. E.(2002).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nternet use: Access, involvement, and interaction. MA: The MIT Press.

van Laer, J., & van Aelst, P. (2010). Internet and social movement action repertories: Opportunities and limitation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3(8): 1146-1171.

線上資料

谷玲玲(2002年6月)。〈為什麼要研究網路社群〉。「中華傳播學會年會」。上網日期:2006年11月28日,取自中華傳播學會網頁:http://commdb.nccu.edu.tw/ccs/oldccs/con2002/conworks/ccs2002conworks_6B.htm (已移除)

何明修(2004)。〈集體行動中的情緒、儀式與宗教:一個涂爾幹社會學的分析〉,《社會學理論學報》,7(1): 41-87。上網日期:2006年11月 28日,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teacher/msho/msho.files/03(2004).pdf (已移除)

范眠(2010年10月20日)。〈ITU: 今年全球上網人口將破20億〉,《IThome》。上網日期:2012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4008

黃哲斌(2008年11月21日)。〈按Enter我抗議,網路社運來了〉,《中時部落格》。上網日期:2012年5月5日。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blognews/archive/2008/11/21/351469.html

蔡鴻濱(2006年5月)。〈網路社會運動:一個語藝觀點的思考〉,「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傳播研究所學生學術研討會」。上網日期:2006年11月28日,取自http://cc.shu.edu.tw/~gioc/download/D91810007-94.doc (已移除)

蘇文彬(2011年5月24日)。〈TWNIC:台灣上網人口增加至1695萬〉, 《IThome》 。上網日期:2012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67803

龍應台(1985年9月3日)。〈不會鬧事的一代〉,《中國時報》,副刊。上網日期:2012年5月21日,取自:http://orzhau.pixnet.net/blog/post/13200203

〈全球上網人口達8.7億 紐西蘭上網普及率居首〉。上網日期:2006年12月13日,取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網頁: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992

〈2011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12年4月25日,取自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頁: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2008年6月全球上網人口達14.6億人〉。上網日期:2012年4月25日,取自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網頁: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340

〈2011年12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上網日期:2012年4月24日,取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網頁: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14

〈中國大陸上網人口居全球之冠〉。上網日期:2012年4月26日,取自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網頁: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5217

Blair, C.A., Thompson, L.F., & Wuensch, K.L. (2005) Electronic helping behavior: The virtual presence of others makes a differenc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7(2), 171-178. Retrieved December 13,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Dahlberg, L. (2001). 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Exploring the prospects 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 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4(4), 615-633.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Hudson James M., Bruckman Amy S. (2004) The bystander effect: A lens for understanding patterns of particip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13(2), 165-195. Retrieved November 27,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Hof, R. (2005, June 20). The power of us. Business week, 74-82.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Mamadouh, V. (2004). Internet, scale and the global grassroot: Geographies of the indymedia network of independent media centers. Journal of Economic & Social Geography, 95 (5), 482-497.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Gladwell, M.. (4 October 2010). Small change: Why 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weeted. The New Yorker. Retrieved May 5, 2012, from http://www.newyorker.com/reporting/2010/10/04/101004fa_fact_gladwell?currentPage=all

Markey, P.M. (2000). Bystander interven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6(2), 183-188. Retrieved November 28, 2006, from databas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