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博物館行動導覽系統設計影響因素之探討與評估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design factors for museum mobile navigation system作者 林佑純 貢獻者 李有仁
林佑純關鍵詞 博物館
行動導覽
分析層級程序法
灰色關聯度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1:44:05 (UTC+8) 摘要 現今社會裡,現代人之生活及工作壓力相當大,故國人常常利用閒暇之時間安排休閒遊憩活動,政府亦極力推展國民旅遊等活動,因此有社教功能的遊憩地區成為民眾閒暇及假日休閒好去處,故現代人也愈來愈注重利用遊憩體驗機會,尋找可以達到放鬆身心、運動休閒效果的場所與活動。而國立故宮博物院,具備可以放鬆、休閒、體驗、育樂及教育等功能,是屬於多功能之遊憩場所。 數位科技與文化觀光的結合已是發展趨勢,然而配合新興科技之興起,例如行動智慧型手機之應用,遊客不再只是單純被安排進行參訪,相反的更有選擇性進行導覽,但因此必須要思考導覽系統如何設計,吸引遊客主動地使用行動導覽系統,已改變過去傳統的語音的應用侷限,提供給博物館參觀的遊客更直接的資訊提供與教育服務,是目前及未來建置互動式的行動導覽系統必須要探討的議題。 本研究以博物館行動導覽系統設計影響因素之探討與評估為主題,將國立故宮博物院為研究範圍,透過相關文獻與國內外博物館個人數位導覽系統發展現況為架構發展基礎,建構七個主準則與三十八個可能影響因素作為遊客使用導覽系統之影響因素之考量,而本研究首度運用層級分析程序法與灰關聯分析法的分析結果做一比較;發現,當面臨有多個因素需要作選擇排序時,層級分析程序法與灰關聯分析法兩種皆是適合的方法,能以具體數值顯示各個因素的優先順序。而為了總結兩種分析的結果,本研究利用結合分析層級程序法以及灰關聯的相對權重,來取得兩者之綜合權重的數據及排序,並依此排序進一步的探討因素。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方上鵬 (2000),「自有品牌商品需求預測模式」,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台中。 2. 余少卿 (2003),「個人化行動數位導覽之互動設計探討-以故宮博物館「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特展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桃園。 3. 余慧玉 (1999),「博物館導覽員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台北。 4. 余慧玉 (1999),〈博物館導覽員與博物館〉,《社教雙月刊》,第89期,頁11-14。 5. 余少卿 (2003),〈行動數位導覽之博物館應用探討〉,《圖書資訊學刊》,第2期第1卷,頁1-24。 6. 吳佩修,朱斌妤 (2001),〈解說員影響民眾參觀博物館經驗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第5期第4卷,頁65-81。 7. 吳漢雄、鄧聚龍、溫坤禮 (1996),《灰色分析入門》,台北市: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8. 吳麗玲 (2000), 「博物館導覽與觀眾涉入程度之研究—以達文西特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台北。 9. 宋曜廷,張國恩 (2005),〈行動載具在教學與學習的應用:近十年研究的批判整合〉,《博物館學季》,第20期第1卷,頁17-34。 10. 李青蓉 (1998),「人機介面設計」,碩士論文,國立空中大學,台北。 11. 李素真 (2006),〈當博物館遇上文化經濟〉,《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34期,頁77-89。 12. 李斐瑩 (2001),〈觀眾研究與服務行銷博物館〉,《美育》,第119期,頁45-56。 13. 沈義訓 ,梁朝雲 (2000),〈網路虛擬實境博物館之互動展示設計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37期,頁275-298。 14. 林宏熒 (2006),〈從語音到影音:談博物館如何規劃掌上型數位導覽〉,《博物館學季刊》,第20期第1卷,頁97-114。 15. 林秋芳 (1998),〈當文化遇上科技--語音導覽搭造博物館與觀眾的橋樑〉,《文訊月刊》,第158期,頁41-43。 16. 林寶暉 (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行動導覽系統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 17. 洪士倫 (2002),「數位科技影響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應用數位典藏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台北。 18. 洪欽銘,李龍鑣 (1997),〈灰色關聯與優勢分析之應用研究〉,《技術學刊》,第12期第1卷,頁15-20。 19. 胡蕙霞 (1993),「博物館觀光遊憩功能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 20. 胡蕙霞 (1999) ,〈文化觀光的行銷導向〉,《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論文集》,頁145-161。 21. 秦裕傑 (2005),〈再論博物館社會資源與行銷〉,《博物館學季刊》,第19期第1卷,頁115-124。 22. 耿鳳英 (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第20期第1卷,頁81-96。 23. 張明洵,林玥秀 (1992),《解說概論》,台北市: 揚智出版社。 24. 張振明 (1992),〈展覽概念的研究〉,《博物季刊》,第1期第4卷,頁25-36。 25. 張國恩, 宋曜廷 (2004),〈手持載具在教室形成性即時評量的應用〉,《APERA》,頁1-12。 26. 張譽騰 (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市: 五觀藝術。 27. 許興旺 (1997),「模糊多準則決策方法應用於博物館推廣活動績效評估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 28. 陳媛 (2002) ,《博物館四論》,台北市: 國家出版社。 29.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中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0. 彭明輝 (1995),〈畫展導覽的具體經驗〉,《雄師美術》,第290期,頁74-77。 31. 曾鈺涓 (2005),〈經驗無線-博物館數位導覽系統案例研究〉,《2005 數位設計研討會》。 32. 黃建彰 (2007),「博物館參觀動線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空間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台北。 33. 漢寶德 (2000),《博物館管理》,頁26-40,台北市: 田園城市出版社。 34. 馬瑞璿 (2006),「促進使用者利用數位裝置以進行行動學習的關鍵成功因素-以博物館PDA個人數位導覽系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 35. 蔡子瑋,何明泉 (1997),〈資訊時代的設計趨勢〉,《設計雙月刊》,第74期,頁46-50。 36. 蔡明田 (2004),「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南。 37. 蔣侑修 (2003),「科技專案評選的專家模糊多準則決策」,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 38. 鄧振源,曾國雄 (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6期,頁5—27。 39. 鄭仁傑,張森嘉 (2007),〈行動數位生活技術研發計畫成果與展望〉,《電腦與通訊》,第120卷,頁22—28。 40. 賴鼎陞,高淑惠,黃雅慧 (2004),〈博物館數位導覽系統建置與使用者評估〉,《第三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 41. 韓榮展 (2011) ,「影響使用者從應用程式商店下載軟體之因素」,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高雄。 42. 陳玟瑾 (2010) ,「改善起始延遲及畫面品質之使用者經驗於使用可調式視訊編碼的點對點串流系統」,碩士論文,交通大學資訊學院產業研發碩士班學位論文,新竹。 43. 莊依騏(2005), 「宜蘭縣冬山河親水公園三大主題活動的歷史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台北。 44. 張佑銘(2000), 「展覽溫室使用後評估---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熱帶雨林溫室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台中。 45. 鄧龍聚 (2000),《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頁67-84,台北市: 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46. 鄭文俊(1999),〈資訊產品螢幕圖像操作介面設計思索與實務〉,《大葉設計學報》,第8期第1卷,頁22—28。 47. TWNIC (2011).「2011年臺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全國意向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頁58-59。 48. ALS/NII產業發展協進會最新完成的「2007台灣網路安全信心調查」 網址:www.rdec.gov.tw/public/PlanAttach/201105301555481835688 49.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2005). 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752. 50. 數位典藏推廣與教育計畫. 網址: http://teldap.tw/. 5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網址:http://www.cca.gov.tw/main.do?method=find&checkIn=1. 52. NICI國家資訊通訊推展小組資訊國力指標 網址:http://www.nici.nat.gov.tw/cht/index.php 53. 數位台灣計畫-初探無線城市指標 網址http://www.etaiwan.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etaiwan/generala/guest-cnt-browse.php?cnt_id=1546 54. 故宮文物數位博物館建置及加值應用計畫 網址:http://www.npm.gov.tw/da/ch-htm/about03-1.html. 英文部分 1. Ambrose, T. and P. Crispin (1993). "Museum Basics".Routledge. 2. Ambrose, T. and C. Paine (1998).Ambrose, T. and C. Paine (2006). "Museum Basics". Routledge. 3. Ashworth, G. J. (2000). "Heritage, tourism and places: A review."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25(1): 19-29. 4. Berry, L. L., K. Seiders, et al. (2002). "Understanding Service Convenience."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66(3): 1-17. 5. Bitgood, S. C. and R. J. Loomis (1993).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in museum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5(6): 683-697. 6. Burcaw, G. E. (1975).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Third Edition". Rowman & Liittlefield Pub Inc 7. Caverly, D. C. (2003). "Techtalk: How Technology Has Changed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27: 38~39. 8. Chang, T. C. and B. S. A. Yeoh (1999). "“New Asia-Singapore”: Communicating local culture through global tourism." Geoforum 30: 101-115. 9. Combs, A. A. (1999). "Why do they come? Listening to visitors at a decorative arts museum." Curator 42(3): 186-197. 10. Cossons, N. (1989). "Heritage tourism-trends and tribula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192-194. 11. Cushman, W. H. & Rosenberg, D. J.(1991) "Human Factors in Product Design", Elsevier. 12.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13. Ellis, B. and Mosher.S. (1993). "Six Ps for Four Characteristics: A Complete Positioning Strategy for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CPA’s."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Marketing 9(1): 129-145. 14. Fang, X., Chan, S., J. Brzezinski, et al. (2006). "Moderating effects of task type on wireless technology accept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2(3): 123-157. 15. Fishbein, M. and I. Ajzen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Addison-Wesley Pub. Co 16. Fornell, C. and D. F. Larcker(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 pp. 39-50. 17. Fronville, C. L. (1985). "Marketing for Museums: For-profit Techniques in the Non-profitworld." Curator: 28-35. 18. Furnas, G. W. (1991). "New graphical reasoning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graphical interface." ACM Press: 71~80. 19. Grinder, A. L. and E. S. McCoy (1985). "The Good Guide-A Sourcebook forInterpreters,Docents and Tour Guides." Arizona: Ironwood Press. 20. Hendry,G.D. and Murphy, I.B. (1995) "Constructivism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 Little, M.Oswald & G.Ryan(Ed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21. Moscardo, G. (1996). "Mindful visitors heritage and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2): 376-397. 22. Preece, J. (1998)。A Guide to Usability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New York: Wiley Computer Publishing. 23. Richards, G. (1996). "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European cultural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2): 261-283. 24. Ryan, C. and K. Dewar (1995). "Evaluating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between Interpretatier and Visitor." Tourism Management 16(4): 295-303. 25.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9th ed".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Book Co. 26. Shackley, M. (1997). "Saving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 potential role of digital databases in developing culture tourism." Sustainable Tourism 5(3): 244-249. 27. Sharples, M. and R. Beale (2003). "A technical review of mobile computational device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3): 392–395. 28. Shneiderm, B. (1997). "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 3rd Ed". Prentice Hall. 29. Shneiderman, B. (1983). "Direct Manipulation: A Step Beyond Programming Languages." Computers & Education 16(8): 57-69. 30. Shneiderman, B. (1998). "Designing information about Website: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31. Tatar, D., J. Roschelle, et al. (2003). "Handhelds go to school." IEEE Computer 36(9): 58 - 65. 32. Tufts, S. and S. Milne (1999). "Museums a supply-side perspectiv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3): 613-632. 33. Virvou , M. and E.Alepis (2005). "Mobile Educational Features in Authoring Tools for Personalized Tutor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44: 53~56. 34. Zurita, G. and M. Nussbaum (2004).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Using Wirelessly Interconnected Handheld Computers." Computers & Education 42: 289~314. 35. (AAM), A. A. o. M. http://www.aam-us.org/. 36. (ICOM), T. I. C. o. M. http://icom.museum/. 37. (UNESCO), U. N. E. S. a. C. O. http://www.unesco.org/new/en/ 38. Chesapeake Bay Maritime Museum http://www.stmichaelsmd.org/pages/MaritimeMuseu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99356024
100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356024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有仁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佑純 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佑純 zh_TW dc.date (日期) 2011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1:44:05 (UTC+8) -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1:44:05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1:44:05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93560241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771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資訊管理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356024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現今社會裡,現代人之生活及工作壓力相當大,故國人常常利用閒暇之時間安排休閒遊憩活動,政府亦極力推展國民旅遊等活動,因此有社教功能的遊憩地區成為民眾閒暇及假日休閒好去處,故現代人也愈來愈注重利用遊憩體驗機會,尋找可以達到放鬆身心、運動休閒效果的場所與活動。而國立故宮博物院,具備可以放鬆、休閒、體驗、育樂及教育等功能,是屬於多功能之遊憩場所。 數位科技與文化觀光的結合已是發展趨勢,然而配合新興科技之興起,例如行動智慧型手機之應用,遊客不再只是單純被安排進行參訪,相反的更有選擇性進行導覽,但因此必須要思考導覽系統如何設計,吸引遊客主動地使用行動導覽系統,已改變過去傳統的語音的應用侷限,提供給博物館參觀的遊客更直接的資訊提供與教育服務,是目前及未來建置互動式的行動導覽系統必須要探討的議題。 本研究以博物館行動導覽系統設計影響因素之探討與評估為主題,將國立故宮博物院為研究範圍,透過相關文獻與國內外博物館個人數位導覽系統發展現況為架構發展基礎,建構七個主準則與三十八個可能影響因素作為遊客使用導覽系統之影響因素之考量,而本研究首度運用層級分析程序法與灰關聯分析法的分析結果做一比較;發現,當面臨有多個因素需要作選擇排序時,層級分析程序法與灰關聯分析法兩種皆是適合的方法,能以具體數值顯示各個因素的優先順序。而為了總結兩種分析的結果,本研究利用結合分析層級程序法以及灰關聯的相對權重,來取得兩者之綜合權重的數據及排序,並依此排序進一步的探討因素。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圖表目錄 7 第一章 緒論 10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0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1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博物館之功能與定位 15 2.1.1 博物館定義 15 2.1.2 博物館的類型 15 2.1.3 博物館的功能 16 第二節 行動導覽 17 2.2.1 導覽意涵 17 2.2.2導覽之功能 19 2.2.3導覽的現行方式 20 第三節 行動導覽系統設計因素 22 2.3.1行動載具類型 22 2.3.2行動導覽介面設計 25 2.3.3 行動導覽系統之影響因素探討 27 第四節 小結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3 3.1.1研究架構 33 3.1.2研究流程 35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7 3.2.1研究範圍 37 3.2.2研究對象 37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8 3.3.1 層級分析程序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38 3.3.2灰色關聯分析法 40 第四節 問卷設計 44 3.4.1 AHP專家問卷 44 3.4.2 灰關聯影響因素問卷 45 第五節 問卷信度與效度檢定 46 3.5.1 AHP專家問卷 46 3.5.2 灰關聯影響因素問卷 50 第四章 實證結果 53 第一節 AHP專家問卷分析 53 4.1.1 有效問卷基本資料分析 53 4.1.2 衡量構面權重值分析 54 4.1.3 評估準則權重分析 56 4.1.4 準則與次準則之相對權重 70 第二節 灰關聯分析結果 72 4.2.1 有效問卷基本資料分析 72 4.2.2 評估準則權重分析 76 4.2.3 準則與次準則之相對權重 82 第三節 AHP與灰關聯分析法結果比較 84 4.3.1 衡量構面評估 84 4.3.2 評估準則權重分析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9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97 參考文獻 98 中文部分 98 英文部分 103 附錄一 AHP專家問卷 107 附錄二 灰關聯影響因素問卷 127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3560241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博物館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行動導覽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分析層級程序法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灰色關聯度 zh_TW dc.title (題名) 博物館行動導覽系統設計影響因素之探討與評估 zh_TW dc.title (題名)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design factors for museum mobile navigation system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方上鵬 (2000),「自有品牌商品需求預測模式」,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台中。 2. 余少卿 (2003),「個人化行動數位導覽之互動設計探討-以故宮博物館「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特展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桃園。 3. 余慧玉 (1999),「博物館導覽員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台北。 4. 余慧玉 (1999),〈博物館導覽員與博物館〉,《社教雙月刊》,第89期,頁11-14。 5. 余少卿 (2003),〈行動數位導覽之博物館應用探討〉,《圖書資訊學刊》,第2期第1卷,頁1-24。 6. 吳佩修,朱斌妤 (2001),〈解說員影響民眾參觀博物館經驗之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為例〉,《科技博物》,第5期第4卷,頁65-81。 7. 吳漢雄、鄧聚龍、溫坤禮 (1996),《灰色分析入門》,台北市: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8. 吳麗玲 (2000), 「博物館導覽與觀眾涉入程度之研究—以達文西特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台北。 9. 宋曜廷,張國恩 (2005),〈行動載具在教學與學習的應用:近十年研究的批判整合〉,《博物館學季》,第20期第1卷,頁17-34。 10. 李青蓉 (1998),「人機介面設計」,碩士論文,國立空中大學,台北。 11. 李素真 (2006),〈當博物館遇上文化經濟〉,《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34期,頁77-89。 12. 李斐瑩 (2001),〈觀眾研究與服務行銷博物館〉,《美育》,第119期,頁45-56。 13. 沈義訓 ,梁朝雲 (2000),〈網路虛擬實境博物館之互動展示設計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37期,頁275-298。 14. 林宏熒 (2006),〈從語音到影音:談博物館如何規劃掌上型數位導覽〉,《博物館學季刊》,第20期第1卷,頁97-114。 15. 林秋芳 (1998),〈當文化遇上科技--語音導覽搭造博物館與觀眾的橋樑〉,《文訊月刊》,第158期,頁41-43。 16. 林寶暉 (201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行動導覽系統對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 17. 洪士倫 (2002),「數位科技影響行銷傳播策略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應用數位典藏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台北。 18. 洪欽銘,李龍鑣 (1997),〈灰色關聯與優勢分析之應用研究〉,《技術學刊》,第12期第1卷,頁15-20。 19. 胡蕙霞 (1993),「博物館觀光遊憩功能評估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 20. 胡蕙霞 (1999) ,〈文化觀光的行銷導向〉,《新世紀.新方向-博物館行銷研討會論文集》,頁145-161。 21. 秦裕傑 (2005),〈再論博物館社會資源與行銷〉,《博物館學季刊》,第19期第1卷,頁115-124。 22. 耿鳳英 (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第20期第1卷,頁81-96。 23. 張明洵,林玥秀 (1992),《解說概論》,台北市: 揚智出版社。 24. 張振明 (1992),〈展覽概念的研究〉,《博物季刊》,第1期第4卷,頁25-36。 25. 張國恩, 宋曜廷 (2004),〈手持載具在教室形成性即時評量的應用〉,《APERA》,頁1-12。 26. 張譽騰 (2003),《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市: 五觀藝術。 27. 許興旺 (1997),「模糊多準則決策方法應用於博物館推廣活動績效評估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台北。 28. 陳媛 (2002) ,《博物館四論》,台北市: 國家出版社。 29. 吳明隆.(2008),《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中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0. 彭明輝 (1995),〈畫展導覽的具體經驗〉,《雄師美術》,第290期,頁74-77。 31. 曾鈺涓 (2005),〈經驗無線-博物館數位導覽系統案例研究〉,《2005 數位設計研討會》。 32. 黃建彰 (2007),「博物館參觀動線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空間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台北。 33. 漢寶德 (2000),《博物館管理》,頁26-40,台北市: 田園城市出版社。 34. 馬瑞璿 (2006),「促進使用者利用數位裝置以進行行動學習的關鍵成功因素-以博物館PDA個人數位導覽系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 35. 蔡子瑋,何明泉 (1997),〈資訊時代的設計趨勢〉,《設計雙月刊》,第74期,頁46-50。 36. 蔡明田 (2004),「非營利組織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灣地區博物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台南。 37. 蔣侑修 (2003),「科技專案評選的專家模糊多準則決策」,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高雄。 38. 鄧振源,曾國雄 (1989),〈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第6期,頁5—27。 39. 鄭仁傑,張森嘉 (2007),〈行動數位生活技術研發計畫成果與展望〉,《電腦與通訊》,第120卷,頁22—28。 40. 賴鼎陞,高淑惠,黃雅慧 (2004),〈博物館數位導覽系統建置與使用者評估〉,《第三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 41. 韓榮展 (2011) ,「影響使用者從應用程式商店下載軟體之因素」,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高雄。 42. 陳玟瑾 (2010) ,「改善起始延遲及畫面品質之使用者經驗於使用可調式視訊編碼的點對點串流系統」,碩士論文,交通大學資訊學院產業研發碩士班學位論文,新竹。 43. 莊依騏(2005), 「宜蘭縣冬山河親水公園三大主題活動的歷史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台北。 44. 張佑銘(2000), 「展覽溫室使用後評估---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熱帶雨林溫室為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台中。 45. 鄧龍聚 (2000),《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頁67-84,台北市: 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46. 鄭文俊(1999),〈資訊產品螢幕圖像操作介面設計思索與實務〉,《大葉設計學報》,第8期第1卷,頁22—28。 47. TWNIC (2011).「2011年臺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全國意向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頁58-59。 48. ALS/NII產業發展協進會最新完成的「2007台灣網路安全信心調查」 網址:www.rdec.gov.tw/public/PlanAttach/201105301555481835688 49. 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2005). 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3752. 50. 數位典藏推廣與教育計畫. 網址: http://teldap.tw/. 51.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 網址:http://www.cca.gov.tw/main.do?method=find&checkIn=1. 52. NICI國家資訊通訊推展小組資訊國力指標 網址:http://www.nici.nat.gov.tw/cht/index.php 53. 數位台灣計畫-初探無線城市指標 網址http://www.etaiwan.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etaiwan/generala/guest-cnt-browse.php?cnt_id=1546 54. 故宮文物數位博物館建置及加值應用計畫 網址:http://www.npm.gov.tw/da/ch-htm/about03-1.html. 英文部分 1. Ambrose, T. and P. Crispin (1993). "Museum Basics".Routledge. 2. Ambrose, T. and C. Paine (1998).Ambrose, T. and C. Paine (2006). "Museum Basics". Routledge. 3. Ashworth, G. J. (2000). "Heritage, tourism and places: A review."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25(1): 19-29. 4. Berry, L. L., K. Seiders, et al. (2002). "Understanding Service Convenience." 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66(3): 1-17. 5. Bitgood, S. C. and R. J. Loomis (1993). "Environment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in museum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5(6): 683-697. 6. Burcaw, G. E. (1975). "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Third Edition". Rowman & Liittlefield Pub Inc 7. Caverly, D. C. (2003). "Techtalk: How Technology Has Changed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ducation 27: 38~39. 8. Chang, T. C. and B. S. A. Yeoh (1999). "“New Asia-Singapore”: Communicating local culture through global tourism." Geoforum 30: 101-115. 9. Combs, A. A. (1999). "Why do they come? Listening to visitors at a decorative arts museum." Curator 42(3): 186-197. 10. Cossons, N. (1989). "Heritage tourism-trends and tribulations." Tourism Management: 192-194. 11. Cushman, W. H. & Rosenberg, D. J.(1991) "Human Factors in Product Design", Elsevier. 12.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 319-340. 13. Ellis, B. and Mosher.S. (1993). "Six Ps for Four Characteristics: A Complete Positioning Strategy for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s Firm-CPA’s."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Marketing 9(1): 129-145. 14. Fang, X., Chan, S., J. Brzezinski, et al. (2006). "Moderating effects of task type on wireless technology accept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2(3): 123-157. 15. Fishbein, M. and I. Ajzen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Addison-Wesley Pub. Co 16. Fornell, C. and D. F. Larcker(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 pp. 39-50. 17. Fronville, C. L. (1985). "Marketing for Museums: For-profit Techniques in the Non-profitworld." Curator: 28-35. 18. Furnas, G. W. (1991). "New graphical reasoning models for understanding graphical interface." ACM Press: 71~80. 19. Grinder, A. L. and E. S. McCoy (1985). "The Good Guide-A Sourcebook forInterpreters,Docents and Tour Guides." Arizona: Ironwood Press. 20. Hendry,G.D. and Murphy, I.B. (1995) "Constructivism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 Little, M.Oswald & G.Ryan(Ed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problem-Based Learning. 21. Moscardo, G. (1996). "Mindful visitors heritage and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2): 376-397. 22. Preece, J. (1998)。A Guide to Usability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New York: Wiley Computer Publishing. 23. Richards, G. (1996). "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European cultural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2): 261-283. 24. Ryan, C. and K. Dewar (1995). "Evaluating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 between Interpretatier and Visitor." Tourism Management 16(4): 295-303. 25.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9th ed".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Book Co. 26. Shackley, M. (1997). "Saving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 potential role of digital databases in developing culture tourism." Sustainable Tourism 5(3): 244-249. 27. Sharples, M. and R. Beale (2003). "A technical review of mobile computational devices."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19(3): 392–395. 28. Shneiderm, B. (1997). "Designing the User Interface, 3rd Ed". Prentice Hall. 29. Shneiderman, B. (1983). "Direct Manipulation: A Step Beyond Programming Languages." Computers & Education 16(8): 57-69. 30. Shneiderman, B. (1998). "Designing information about Website: Issu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31. Tatar, D., J. Roschelle, et al. (2003). "Handhelds go to school." IEEE Computer 36(9): 58 - 65. 32. Tufts, S. and S. Milne (1999). "Museums a supply-side perspectiv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6(3): 613-632. 33. Virvou , M. and E.Alepis (2005). "Mobile Educational Features in Authoring Tools for Personalized Tutor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44: 53~56. 34. Zurita, G. and M. Nussbaum (2004).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Using Wirelessly Interconnected Handheld Computers." Computers & Education 42: 289~314. 35. (AAM), A. A. o. M. http://www.aam-us.org/. 36. (ICOM), T. I. C. o. M. http://icom.museum/. 37. (UNESCO), U. N. E. S. a. C. O. http://www.unesco.org/new/en/ 38. Chesapeake Bay Maritime Museum http://www.stmichaelsmd.org/pages/MaritimeMuseum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