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明末清初文人傳奇作品中青樓女子書寫研究
作者 王亭權
Wang, Ting Chuan
貢獻者 侯雲舒
王亭權
Wang, Ting Chuan
關鍵詞 傳奇
青樓女子
戲曲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4:00:57 (UTC+8)
摘要 本文以明末清初文人傳奇作品的青樓女子作為研究之對象。第一章是緒論,先提出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梳理現有之研究文獻,再界定研究的範圍與方向,最後提出研究的方法與步驟。第二章梳理故事中大量出現的堅貞青樓女子,分析這些劇作中的青樓女子如何堅守自己的情感、貞節,並捍衛自己的操守。本章包含探討青樓女子面對挫折必經的過程,從外在的事件以及內在的價值觀分析女子遭逢的困境,並加以分析這些困境所呈現的意義。分析文本所呈現的異同之處後,第三章再從文本所呈現出的創作思維觀察這些傳奇劇作家所處的時代環境。由於明末清初的局勢動盪不安,政治方面或是社會風俗都面臨了巨變,因此本文先探討政治局勢與一般百姓的社會經濟層面,勾勒出執政者與人民的生活環境,再加以剖析此種時代背景促成了文人思維的變遷,當中的變遷正是文人思想的調解,在情與理之間調整自己的生命態度,轉變具體展現在文人創作的文學作品中。第四章則延續第三章對於文人的探討,從明末清初文人的思維聚焦到本文所討論的劇作家,觀察這些傳奇劇作家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每個人面對人生的困頓,採取的處世哲學與應變,如何透過一致性的青樓素材為載體,抒發各自創作的理念與思維,將作品與理念相互結合。了解傳奇作品文人所處的時代後,接著探討這些文人生活中與筆下不斷出現的青樓場所,首先探討明末追求美感體現的園林式建築,再分析文人喜好青樓園林建築所給予文人的物質與精神感受,進而研究當中青樓女子的各項文藝訓練,以及明末清初名妓群體與文人之間的交遊。從文人與名妓交流的文化,文人品評妓女,妓女受到文人的影響而感染文人氣息,進而展現出不同於先前時代的名妓風貌。第五章延續探討文人對於青樓女子的影響,尤其是文人所書寫的美好典範-「貞節」。首先探討明末清初的貞節觀,再觀察文本所呈現出的貞節觀,兩者相互對應,再加以對照文人自身的生命歷程,試著討論這些劇作家書寫的投射意識,文人自身所處的世變與筆下的堅貞不變青樓女子交織出的時代火花。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文人書寫青樓女子的動機,勾勒出時代的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一、劇本(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玉峰,《焚香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校注,《桃花扇》,里仁書局,2000年。
朱素臣,《秦樓月》,收於《元明清傳奇五種》,廣文出版社,1983年。
李玉,《占花魁》,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李漁,《凰求鳳》,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李漁,《慎鸞交》,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李漁,《意中緣》,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李漁,《玉搔頭》,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阮大鋮,《燕子箋》,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袁于令,《西樓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徐復祚,《紅梨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嵇永仁,《揚州夢》,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梅鼎祚,《長命縷》,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梅鼎祚,《玉合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陳與郊,《鸚鵡洲》,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陳與郊,《麒麟罽》,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馮夢龍,《雙雄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馮夢龍,《楚江情》,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薛近兗,《繡襦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劉晉充,《天馬媒》,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二、古籍(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中文出版社,1846年和刻本影印。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書》,正中書局,1955年。
(清)王夫之,《詩廣傳》,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9月。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華書局,1975年。
(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10月。
(明)文震亨,《長物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朱健,《蒼崖子》,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九四》,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
(宋)朱熹,《晦庵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八四》,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余懷,《板橋雜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宋起鳯,《稗說》,收入《明史資料叢刊》,江蘇人民出版社。
(清)李漁,《閒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明)宋濂,《宋文憲公全集》,中華書局,1989年。
(明)李贄,《焚書》,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5月。
(明)李贄,《初潭集》,人文世界雜誌社,1975年。
(明)李東陽等奉撰、申時行等奉重修,《大明會典》卷七十九〈旌表〉,廣陵書社,2007年。
(明)胡應麟,《甲乙剩言》,藝文出版社,1965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偉文圖書公司,1976年。
(明)袁中道,《珂雪齋前集》,偉文圖書公司,1976年。
(明)袁黃,《袁了凡先生兩行齋集》,國家圖書館善本室微捲片。
(明)張翰,《松窗夢語》,中華書局,1997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明)屠隆,《鴻苞》,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八九》,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9月。
(明)屠隆,《由拳集》,偉文圖書公司,1977年。
(明)馮夢龍,《情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明)馮從吾,《馮少墟集》,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明)陳繼儒,《眉公雜著》,《清代禁毁書叢刊》第一輯,偉文圖書出版社,1997年。
(明)陳子龍,《皇明經世文編》,國聯圖書出版公司,1964年11月。
(清)黃文暘,《曲海總目提要》,新興書局,1967年。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後集》,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76冊,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明文書局,1991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文津出版社,1986年。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華文出版社,1968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明文書局,1991年。
(明)謝肇淛,《五雜組》,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年。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12月。
(明)羅倫,《一峰文集》,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顧炎武,《顧亭林文集》,新興書局,1956年2月。
(清)顧炎武,《日知錄》,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三、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大木康著、辛如意譯,《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聯經出版社,2007年。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劃之藝術性》,台北﹕臺灣書店,1998年3月。
王永恩,《明末清初戲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8年。
石雲,《柔腸寸斷愁千縷-中國古代婦女貞節觀》,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灣學生出版社,2001年。
朱劍心選注《晚明小品選注》,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聯經書局 ,1992年。
吳定中,《董小宛匯考》,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硏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李修生,《古本戲曲劇目提要》,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12月。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硏究》,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里仁書局,2003年。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明文書局,1991年。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與文學個案》,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
武舟,《中國妓女文化史》,東方出版社,2006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桂冠出版社,2002年。
胡文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中華書局,2004年。
俞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 清代編》,黃山書社,2009年。
柳素平,《晚明名妓文化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馬美信,《晚明文學新探》,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伍 明代卷》,文津出版社,1993年。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
袁行霈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五南出版社,2002年。
高宣揚,《布爾迪厄》,生智出版社,2002年。
高彥頤(Dorothy Ko),《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高禎臨,《明傳奇戲劇情節研究》,文津出版社,2005年。
孫書磊,《明末清初戲劇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康逸藍,《明末清初劇作家之歷史關懷 : 以李玉、洪昇、孔尚任為主》,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陶慕寧,《靑樓文學與中國文化》,東方出版1993年。
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12月。
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顯青、林金樹,《明代政治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台北市,駱駝出版社,2001年5月。
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的後/現代性》,中研院近史所,1999年。
劉志琴,《晚明史論-重新認識世末衰變》,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仲信出版社,1980年
嚴明,《中國名妓藝術史》,文津出版社,1992年。

四、學術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丁明範,《明代的樂戶生活-樂籍制度的管理與青樓文化的蔚興》,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6年。
王世明,《〈三言〉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三言〉中明代小說為主體的考察》,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年。
尹玲玲,《阮大鋮《詠懷堂詩》研究-兼集人品與詩品的離合》,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王雷波,《徐復祚戲曲研究》,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王瑞宏,《「占花魁」故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桂柱,《明傳奇所見的中國女性》,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年。
李梅,《嵇永仁及其戲曲創作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林保淳,《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吳佳真,《晚明清初擬話本之娼妓形象研究》,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
胡斌,《陳與郊及其雜劇創作》,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高宏儀,《明傳奇妓女形象「閨秀化」現象析論》,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
徐龍飛,《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學類型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陳麗禎,《晚明青樓才女研究─以秦淮八艷為觀察主軸》,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黃慧真,《元雜劇的娼妓題材研究》,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曾琳,《明清蘇州休閒空間研究》,同濟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蔣小平,《晚明傳奇中女性形象研究》,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
鄭恩玉,《元代妓女劇所反映之現象》,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鍾文伶,《明雜劇娼妓題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6年。

五、期刊、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春瑜,〈論明代江南園林〉,《中國史研究》期刊,1987年3月。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收於《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月旦出版社,1999 年11 月。
王鴻泰,〈青樓:中國文化的後花園〉,《當代》1999年,第137期。
王鴻泰,〈從消費的空間到空間的消費-明清城市中的酒樓與茶館〉,《新史學》,第11卷第3期,2000年9月。
王鴻泰,〈青樓名妓與文藝生活: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收入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中研院近史所,1999。
王璦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之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2001年3月。
王鴻泰,〈迷路的詩─明代士人的習詩情緣與人生選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 期,2005年12月。
王冬梅,〈遊走於理想和現實之間-兩個娼女命運的兩極〉,《棗莊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6年8月。
王安庭,〈試論西樓記的藝術傾向〉,《中國昆曲論壇》,2005年國際會議論文。
王雯,〈從傳統戲到「新戲劇」:梁紅玉本事的生態演變〉,理論月刊,2011年第1期。
李樹亮,〈從「從良之夢」到「亡國之思」—關漢卿孔尚任劇中妓女形象比較管窺〉,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2007年3月。
紀德君,〈落魄文人的佳人夢─明末清初戲曲小說中的佳人形象〉,《視角與方法:中國古代文學新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孫康宜、李奭學,〈明清詩媛與女子才德觀〉,《中外文學》第21卷第11期,1993年4月。
孫玫、熊賢關,〈晚明劇作中的青樓女子-略論《西樓記》、《紅梨記》和《三生傳玉簪記》〉,《明清文學與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孫慧慧,〈奏於亂世的離合之歌—南戲《拜月亭》與元才子佳人劇之比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8期,2006。
郭玉峰,〈中國古代貞節的結構、演變及其實質〉,《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5 期。
郭英德,〈新戲生成、女性閱讀與遺民意識:朱素臣《秦樓月》傳奇寫作與刊刻的前因後果〉,《戲劇研究》第7 期,2011年1月。
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觀念關係探析-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廣州大學學報》,第四卷第二期,2005年。
張傳東,〈「青樓」意義流變考〉,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第二期,2009年3月。
陳江,〈退隱與抗憤-晩明江南士人的生存困境及其應對〉,《史林》第四期,2007。
單文惠,〈《笠翁十種曲》研究〉,《國研所集刊第四十四號》,2000年6月
雷天旭,〈元雜劇中歌妓從良情結初探〉,河西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2011。
董家遵,〈歷代節烈婦女的統計〉,《中國婦女史論集》,鮑家麟編,稻香出版社,1993年。
鄭培凱,〈晚明士大夫對婦女意識的注意〉,《九州學刊》1994年第6卷第2期。
鄧駿捷、梁燕洪,〈韓世忠梁紅玉故事源流考略〉,《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第3期。
劉紀蕙,〈女性的複製:男性作家筆下二元化的象徵符號〉,《中外文學》第18卷第1期,1989年6月。
劉慶,〈李漁交游淺論〉,上海戲劇學院學報,第108期,2000年。
劉娟、韓麗敏,〈功名之心與歸隱之夢-從《珂雪齋集》看袁宏道的仕隱矛盾〉,齊齊哈爾師範學報,第109期,2009年3月。

五、網站
王鴻泰,〈明末清初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東吳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明清教學與史料文獻平台」,網址http://www2.scu.edu.tw/history/papers-culture.htm ,網站標示日期2005年6月25日。
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網站http://www.npm.gov.tw/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9&catno=1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4912014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1201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侯雲舒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亭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Ting Chu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亭權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Ting Chu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4:00:57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4:00:5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4:00:5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91201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86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91201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明末清初文人傳奇作品的青樓女子作為研究之對象。第一章是緒論,先提出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梳理現有之研究文獻,再界定研究的範圍與方向,最後提出研究的方法與步驟。第二章梳理故事中大量出現的堅貞青樓女子,分析這些劇作中的青樓女子如何堅守自己的情感、貞節,並捍衛自己的操守。本章包含探討青樓女子面對挫折必經的過程,從外在的事件以及內在的價值觀分析女子遭逢的困境,並加以分析這些困境所呈現的意義。分析文本所呈現的異同之處後,第三章再從文本所呈現出的創作思維觀察這些傳奇劇作家所處的時代環境。由於明末清初的局勢動盪不安,政治方面或是社會風俗都面臨了巨變,因此本文先探討政治局勢與一般百姓的社會經濟層面,勾勒出執政者與人民的生活環境,再加以剖析此種時代背景促成了文人思維的變遷,當中的變遷正是文人思想的調解,在情與理之間調整自己的生命態度,轉變具體展現在文人創作的文學作品中。第四章則延續第三章對於文人的探討,從明末清初文人的思維聚焦到本文所討論的劇作家,觀察這些傳奇劇作家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每個人面對人生的困頓,採取的處世哲學與應變,如何透過一致性的青樓素材為載體,抒發各自創作的理念與思維,將作品與理念相互結合。了解傳奇作品文人所處的時代後,接著探討這些文人生活中與筆下不斷出現的青樓場所,首先探討明末追求美感體現的園林式建築,再分析文人喜好青樓園林建築所給予文人的物質與精神感受,進而研究當中青樓女子的各項文藝訓練,以及明末清初名妓群體與文人之間的交遊。從文人與名妓交流的文化,文人品評妓女,妓女受到文人的影響而感染文人氣息,進而展現出不同於先前時代的名妓風貌。第五章延續探討文人對於青樓女子的影響,尤其是文人所書寫的美好典範-「貞節」。首先探討明末清初的貞節觀,再觀察文本所呈現出的貞節觀,兩者相互對應,再加以對照文人自身的生命歷程,試著討論這些劇作家書寫的投射意識,文人自身所處的世變與筆下的堅貞不變青樓女子交織出的時代火花。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文人書寫青樓女子的動機,勾勒出時代的意義與價值。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 1
一、研究問題與動機 ------------ 1
二、文獻回顧與探討 ------------ 3
三、研究範圍 ----------------- 4
(一)「明末清初」的界定 -------5
(二)「青樓女子」的定義 -------7
(三)傳奇文本選取的標準------- 9
四、研究方法 ----------------- 9

第二章 明末清初文人傳奇作品所展現的青樓圖像 13
第一節 挫折與阻礙-堅貞不變的必然考驗 ------ 13
一、門第觀念的障礙 ------------ 14
(一)俗世的門第觀 ------------ 15
(二)歌妓地位的兩面性 ---------17
二、愛情歷程的阻撓者 ---------- 21
三、外在環境的阻隔與人為波折 --- 24
(一)外在環境的阻隔 ---------- 24
(二)人為的波折 -------------- 26
第二節 堅貞青樓女子的才能與性格 ----- 30
一、文才洋溢與英雌氣概 --------- 30
二、積極主動的情感表現 --------- 34
三、勇於捍衛自我權利 ----------- 38
第三節 情真而情貞-挫折與阻撓的應對 -- 41
一、艱困自守 ------------------ 41
二、轉變身分 ------------------ 44
(一)變裝 -------------------- 45
(二)自我贖身 ---------------- 46
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49

第三章 明末清初文人傳奇作家所處的時代考察---- 54
第一節 文人面臨的世變環境------ 54
一、政治腐敗與社會結構鬆動 ----- 54
二、社會風尚之變遷 ------------ 57
三、心學盛行促使個人意識覺醒 --- 58
第二節 言情論的興起與質變 ----- 60
一、言情論的內涵 -------------- 61
(一)情先於理 ---------------- 61
(二)絕假存真 ---------------- 62
(三)以情為教 ---------------- 63
二、「情真」的遞嬗 ------------ 63
(一)質變 ------------------- 64
(二)對於言情論的非議 ---------65
(三)言情論的導正 -------------66
第三節 言情論對文學的作用 ----- 67

第四章 動盪時代下的文人際遇與青樓樣貌------- 71
第一節 傳奇文人面對世變的個人遭遇 ----------- 71
一、從仕宦之途到戲曲 ----------- 72
(一)未曾仕宦 ---------------- 74
(二)宦海沉浮 ---------------- 75
(三)夤緣富貴 ---------------- 75
二、文人往來與交流 ------------ 76
(一)人生態度契合 ------------ 77
(二)劇本創作的切磋精進 ------- 78
三、多元化創作中的共同指向-以青樓素材為載體 ---- 80
第二節 脫離塵俗的園林式建築 --- 81
一、晚明文人追求美感的體現-園林建築 ----------- 82
二、園林建築的物質與精神功能 --- 84
三、青樓中的園林建築 ---------- 86
第三節 青樓所給予文人的寄情功能 --------------- 89
一、歌妓的文藝訓練 ------------ 89
二、歌妓交遊對文人的意義 ------ 94
第四節 歌妓品評-文人面對科舉的另類投射 -------- 100

第五章 虛實世界的貞節觀與文人的自我投射 ------ 105
第一節 虛實世界的貞節觀 ------ 105
一、在上位者有意識提倡貞節觀 -- 105
二、戲曲作品所呈現的貞節觀 ---- 108
三、貞節觀作用下青樓女子的文人化性格 ----------- 111
第二節 堅貞文本的不同解讀 ---- 115
一、文學理念的調解與融合------- 116
二、投射自我境遇 ------------- 120
三、洞察世俗民情 ------------- 123
第三節 貞節自守-文人形塑青樓歌妓的寓意----------126
一、寄寓官途的領------------- 127
二、理想操守的歌詠------------128

第六章 結論 ------------- 134
附錄 ------------------- 139
參考書目 ------------------- 144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1201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傳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青樓女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戲曲zh_TW
dc.title (題名) 明末清初文人傳奇作品中青樓女子書寫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劇本(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玉峰,《焚香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校注,《桃花扇》,里仁書局,2000年。
朱素臣,《秦樓月》,收於《元明清傳奇五種》,廣文出版社,1983年。
李玉,《占花魁》,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李漁,《凰求鳳》,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李漁,《慎鸞交》,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李漁,《意中緣》,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李漁,《玉搔頭》,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阮大鋮,《燕子箋》,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袁于令,《西樓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徐復祚,《紅梨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嵇永仁,《揚州夢》,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梅鼎祚,《長命縷》,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梅鼎祚,《玉合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陳與郊,《鸚鵡洲》,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陳與郊,《麒麟罽》,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馮夢龍,《雙雄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馮夢龍,《楚江情》,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薛近兗,《繡襦記》,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劉晉充,《天馬媒》,收於《全明傳奇》,天一出版社,1983年。

二、古籍(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中文出版社,1846年和刻本影印。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書》,正中書局,1955年。
(清)王夫之,《詩廣傳》,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9月。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華書局,1975年。
(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10月。
(明)文震亨,《長物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朱健,《蒼崖子》,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九四》,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
(宋)朱熹,《晦庵集》,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八四》,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余懷,《板橋雜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宋起鳯,《稗說》,收入《明史資料叢刊》,江蘇人民出版社。
(清)李漁,《閒情偶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明)宋濂,《宋文憲公全集》,中華書局,1989年。
(明)李贄,《焚書》,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5月。
(明)李贄,《初潭集》,人文世界雜誌社,1975年。
(明)李東陽等奉撰、申時行等奉重修,《大明會典》卷七十九〈旌表〉,廣陵書社,2007年。
(明)胡應麟,《甲乙剩言》,藝文出版社,1965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偉文圖書公司,1976年。
(明)袁中道,《珂雪齋前集》,偉文圖書公司,1976年。
(明)袁黃,《袁了凡先生兩行齋集》,國家圖書館善本室微捲片。
(明)張翰,《松窗夢語》,中華書局,1997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明)屠隆,《鴻苞》,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八九》,莊嚴文化公司,1995年9月。
(明)屠隆,《由拳集》,偉文圖書公司,1977年。
(明)馮夢龍,《情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明)馮從吾,《馮少墟集》,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明)陳繼儒,《眉公雜著》,《清代禁毁書叢刊》第一輯,偉文圖書出版社,1997年。
(明)陳子龍,《皇明經世文編》,國聯圖書出版公司,1964年11月。
(清)黃文暘,《曲海總目提要》,新興書局,1967年。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後集》,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76冊,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明文書局,1991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文津出版社,1986年。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華文出版社,1968年。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明文書局,1991年。
(明)謝肇淛,《五雜組》,偉文圖書出版社,1977年。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12月。
(明)羅倫,《一峰文集》,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顧炎武,《顧亭林文集》,新興書局,1956年2月。
(清)顧炎武,《日知錄》,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三、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大木康著、辛如意譯,《風月秦淮:中國遊里空間》,聯經出版社,2007年。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劃之藝術性》,台北﹕臺灣書店,1998年3月。
王永恩,《明末清初戲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8年。
石雲,《柔腸寸斷愁千縷-中國古代婦女貞節觀》,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灣學生出版社,2001年。
朱劍心選注《晚明小品選注》,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聯經書局 ,1992年。
吳定中,《董小宛匯考》,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硏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李修生,《古本戲曲劇目提要》,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12月。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硏究》,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里仁書局,2003年。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明文書局,1991年。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與文學個案》,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
武舟,《中國妓女文化史》,東方出版社,2006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桂冠出版社,2002年。
胡文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胡元翎,《李漁小說戲曲研究》,中華書局,2004年。
俞為民、孫蓉蓉編,《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 清代編》,黃山書社,2009年。
柳素平,《晚明名妓文化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馬美信,《晚明文學新探》,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伍 明代卷》,文津出版社,1993年。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
袁行霈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五南出版社,2002年。
高宣揚,《布爾迪厄》,生智出版社,2002年。
高彥頤(Dorothy Ko),《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高禎臨,《明傳奇戲劇情節研究》,文津出版社,2005年。
孫書磊,《明末清初戲劇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康逸藍,《明末清初劇作家之歷史關懷 : 以李玉、洪昇、孔尚任為主》,秀威資訊科技,2004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陶慕寧,《靑樓文學與中國文化》,東方出版1993年。
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12月。
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張顯青、林金樹,《明代政治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台北市,駱駝出版社,2001年5月。
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的後/現代性》,中研院近史所,1999年。
劉志琴,《晚明史論-重新認識世末衰變》,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劉達臨,《中國古代性文化》,寧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仲信出版社,1980年
嚴明,《中國名妓藝術史》,文津出版社,1992年。

四、學術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丁明範,《明代的樂戶生活-樂籍制度的管理與青樓文化的蔚興》,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2006年。
王世明,《〈三言〉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與婚姻愛情觀–以〈三言〉中明代小說為主體的考察》,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4年。
尹玲玲,《阮大鋮《詠懷堂詩》研究-兼集人品與詩品的離合》,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王雷波,《徐復祚戲曲研究》,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王瑞宏,《「占花魁」故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李桂柱,《明傳奇所見的中國女性》,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年。
李梅,《嵇永仁及其戲曲創作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林保淳,《明末清初經世文論研究》,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吳佳真,《晚明清初擬話本之娼妓形象研究》,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
胡斌,《陳與郊及其雜劇創作》,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高宏儀,《明傳奇妓女形象「閨秀化」現象析論》,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
徐龍飛,《晚明清初才子佳人文學類型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陳麗禎,《晚明青樓才女研究─以秦淮八艷為觀察主軸》,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黃慧真,《元雜劇的娼妓題材研究》,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曾琳,《明清蘇州休閒空間研究》,同濟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
蔣小平,《晚明傳奇中女性形象研究》,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
鄭恩玉,《元代妓女劇所反映之現象》,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鍾文伶,《明雜劇娼妓題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6年。

五、期刊、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春瑜,〈論明代江南園林〉,《中國史研究》期刊,1987年3月。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收於《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月旦出版社,1999 年11 月。
王鴻泰,〈青樓:中國文化的後花園〉,《當代》1999年,第137期。
王鴻泰,〈從消費的空間到空間的消費-明清城市中的酒樓與茶館〉,《新史學》,第11卷第3期,2000年9月。
王鴻泰,〈青樓名妓與文藝生活:明清間的妓女與文人〉,收入熊秉真、呂妙芬主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文化中的後現代性》,中研院近史所,1999。
王璦玲〈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劇之言情內涵及其所引生之審美構思〉,《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期,2001年3月。
王鴻泰,〈迷路的詩─明代士人的習詩情緣與人生選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 期,2005年12月。
王冬梅,〈遊走於理想和現實之間-兩個娼女命運的兩極〉,《棗莊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6年8月。
王安庭,〈試論西樓記的藝術傾向〉,《中國昆曲論壇》,2005年國際會議論文。
王雯,〈從傳統戲到「新戲劇」:梁紅玉本事的生態演變〉,理論月刊,2011年第1期。
李樹亮,〈從「從良之夢」到「亡國之思」—關漢卿孔尚任劇中妓女形象比較管窺〉,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3期,2007年3月。
紀德君,〈落魄文人的佳人夢─明末清初戲曲小說中的佳人形象〉,《視角與方法:中國古代文學新論》,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孫康宜、李奭學,〈明清詩媛與女子才德觀〉,《中外文學》第21卷第11期,1993年4月。
孫玫、熊賢關,〈晚明劇作中的青樓女子-略論《西樓記》、《紅梨記》和《三生傳玉簪記》〉,《明清文學與性別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孫慧慧,〈奏於亂世的離合之歌—南戲《拜月亭》與元才子佳人劇之比較〉,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8期,2006。
郭玉峰,〈中國古代貞節的結構、演變及其實質〉,《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5 期。
郭英德,〈新戲生成、女性閱讀與遺民意識:朱素臣《秦樓月》傳奇寫作與刊刻的前因後果〉,《戲劇研究》第7 期,2011年1月。
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觀念關係探析-以明中期至明末清初的歸有光和歸莊為個案〉,《廣州大學學報》,第四卷第二期,2005年。
張傳東,〈「青樓」意義流變考〉,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第二期,2009年3月。
陳江,〈退隱與抗憤-晩明江南士人的生存困境及其應對〉,《史林》第四期,2007。
單文惠,〈《笠翁十種曲》研究〉,《國研所集刊第四十四號》,2000年6月
雷天旭,〈元雜劇中歌妓從良情結初探〉,河西學院學報,第27卷第3期,2011。
董家遵,〈歷代節烈婦女的統計〉,《中國婦女史論集》,鮑家麟編,稻香出版社,1993年。
鄭培凱,〈晚明士大夫對婦女意識的注意〉,《九州學刊》1994年第6卷第2期。
鄧駿捷、梁燕洪,〈韓世忠梁紅玉故事源流考略〉,《明清小說研究》,2007年第3期。
劉紀蕙,〈女性的複製:男性作家筆下二元化的象徵符號〉,《中外文學》第18卷第1期,1989年6月。
劉慶,〈李漁交游淺論〉,上海戲劇學院學報,第108期,2000年。
劉娟、韓麗敏,〈功名之心與歸隱之夢-從《珂雪齋集》看袁宏道的仕隱矛盾〉,齊齊哈爾師範學報,第109期,2009年3月。

五、網站
王鴻泰,〈明末清初的士人生活與文人文化〉,東吳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明清教學與史料文獻平台」,網址http://www2.scu.edu.tw/history/papers-culture.htm ,網站標示日期2005年6月25日。
故宮博物院典藏精選網站http://www.npm.gov.tw/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docno=9&catno=1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