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共對外使用武力之動態衝突抉擇模式:預防性動機分析
Dynamic conflicts and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Communist China`s external use of force: An analysis of preventive motivations
作者 黃鴻博
貢獻者 邱坤玄
黃鴻博
關鍵詞 預防性戰爭
韓戰
台海危機
中印邊境戰爭
珍寶島衝突
懲越戰爭
特殊國與國關係
Preventive war
Korean war
Taiwan Strait crises
Sino-Indian border war
Treasure Island conflict
Sino-Vietnamese War
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
日期 2011
摘要 中共對外使用武力是一個很複雜、龐大的研究議題。自中共建政以來,不僅和意識形態對立的美國發生嚴重的軍事衝突,亦和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越南爆發軍事衝突;除了涉及統一問題而爆發多次台海危機外,亦與第三世界大國印度爆發大規模邊境衝突。早期的研究通常從冷戰的角度出發,帶有明顯的工具性質,但囿於資料保密,使得研究成果難以突破,臆測性大於實證性,此窘境直至冷戰結束後始有轉變。

有利於學術研究氛圍的主要因素有四點:一是前蘇聯、美國檔案的解密、部分中共檔案的開放、及少數智庫提供部分解密檔案,使得研究者可以取得重要的一手資料;二是關鍵人物之訪談與回憶錄的出版,可以補充檔案文獻的不足;三是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論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後,連帶地使得軍事議題浮上檯面,西方學界主要從權力結構及歷史的角度關注中國權力增長的意義,透過中共使用武力的分析,藉以預測未來是否出現權力轉移與中國在軍事上的應對方式;四是1995-96年台海危機的爆發,以及近期中共與越南、菲律賓及日本,因南海島礁與釣魚臺主權爭議問題而引發的衝突,使得有關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研究再度引起學界的關注。

目前有關中共使用武力的研究範疇相當廣泛,少數研究採取多重案例研究,嘗試歸納出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模式、步驟、原則或特徵;多數的研究則針對單一案例研究,並聚焦於分析中共發動戰爭的原因。此外,學界開始從歷史文獻分析轉而採取理論分析與建構。凡此種種,皆提供了一個重新詮釋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視野。然而,現有的研究成果雖然相當豐碩,卻無法建立一個一般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論性模式,並且忽略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預防性動機與其政策選擇之間的動態關係,因此無法完整地解釋中共對外使用武力行為。
本文的研究目的並不是建立一個宏大的普遍理論,而是在一定的時空範疇內針對某一類現象建立一個合理、具有經驗性與理論性意涵的模式。換言之,即是借鑒相關國際關係、心理學及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的核心概念,並透過將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原因概念化過程,以預防性動機為主軸,提出一個「中共對外使用武力之動態衝突抉擇模式」,以解釋:中共較容易與何者發生軍事衝突、領導人在戰爭(衝突)前的認知、為何會使用武力、以及使用武力的決策選擇如何確立?並透過六個正例(1950年韓戰、1953-54年第一次台海危機、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1969年珍寶島衝突、1979年懲越戰爭、1995-96年第三次台海危機)及一個反例(1999年「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多重案例檢驗,以回答上述的問題。

本文的研究發現:
一、中共的確比較容易與實力或意圖上具有潛在挑戰其周邊權力地位的國家發生軍事衝突。
二、中共領導人在戰爭(衝突)前,的確有產生錯誤認知。
三、中共是出於防止周邊權力地位衰退的預防性動機而對外使用武力。
四、中共對外使用武力中,領導人對周邊權力地位衰退的程度與衰退的必然性之認知強弱,會影響其決策選擇。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7260505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05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邱坤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黃鴻博zh_TW
dc.creator (作者) 黃鴻博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260505en_US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2605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共對外使用武力是一個很複雜、龐大的研究議題。自中共建政以來,不僅和意識形態對立的美國發生嚴重的軍事衝突,亦和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越南爆發軍事衝突;除了涉及統一問題而爆發多次台海危機外,亦與第三世界大國印度爆發大規模邊境衝突。早期的研究通常從冷戰的角度出發,帶有明顯的工具性質,但囿於資料保密,使得研究成果難以突破,臆測性大於實證性,此窘境直至冷戰結束後始有轉變。

有利於學術研究氛圍的主要因素有四點:一是前蘇聯、美國檔案的解密、部分中共檔案的開放、及少數智庫提供部分解密檔案,使得研究者可以取得重要的一手資料;二是關鍵人物之訪談與回憶錄的出版,可以補充檔案文獻的不足;三是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論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後,連帶地使得軍事議題浮上檯面,西方學界主要從權力結構及歷史的角度關注中國權力增長的意義,透過中共使用武力的分析,藉以預測未來是否出現權力轉移與中國在軍事上的應對方式;四是1995-96年台海危機的爆發,以及近期中共與越南、菲律賓及日本,因南海島礁與釣魚臺主權爭議問題而引發的衝突,使得有關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研究再度引起學界的關注。

目前有關中共使用武力的研究範疇相當廣泛,少數研究採取多重案例研究,嘗試歸納出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模式、步驟、原則或特徵;多數的研究則針對單一案例研究,並聚焦於分析中共發動戰爭的原因。此外,學界開始從歷史文獻分析轉而採取理論分析與建構。凡此種種,皆提供了一個重新詮釋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視野。然而,現有的研究成果雖然相當豐碩,卻無法建立一個一般性的分析框架或理論性模式,並且忽略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預防性動機與其政策選擇之間的動態關係,因此無法完整地解釋中共對外使用武力行為。
本文的研究目的並不是建立一個宏大的普遍理論,而是在一定的時空範疇內針對某一類現象建立一個合理、具有經驗性與理論性意涵的模式。換言之,即是借鑒相關國際關係、心理學及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的核心概念,並透過將中共對外使用武力的原因概念化過程,以預防性動機為主軸,提出一個「中共對外使用武力之動態衝突抉擇模式」,以解釋:中共較容易與何者發生軍事衝突、領導人在戰爭(衝突)前的認知、為何會使用武力、以及使用武力的決策選擇如何確立?並透過六個正例(1950年韓戰、1953-54年第一次台海危機、1962年中印邊境衝突、1969年珍寶島衝突、1979年懲越戰爭、1995-96年第三次台海危機)及一個反例(1999年「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多重案例檢驗,以回答上述的問題。

本文的研究發現:
一、中共的確比較容易與實力或意圖上具有潛在挑戰其周邊權力地位的國家發生軍事衝突。
二、中共領導人在戰爭(衝突)前,的確有產生錯誤認知。
三、中共是出於防止周邊權力地位衰退的預防性動機而對外使用武力。
四、中共對外使用武力中,領導人對周邊權力地位衰退的程度與衰退的必然性之認知強弱,會影響其決策選擇。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 要 I
Abstract III
目 錄 VII
圖 次 IX
表 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案例選擇 9
第四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限制 13
第貳章 文獻回顧:洞識與侷限 15
第一節 理論的解釋 15
第二節 使用武力的原因(動機) 25
第三節 衝突管理模式、作戰偏好與特徵 45
小 結 53
第參章 理論探討與模式建構 57
第一節 理論探討 57
第二節 模式建構 69
第肆章 大規模有限戰爭與局部戰爭之決策選擇 87
第一節 1950年韓戰 87
第二節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 110
第三節 1979年懲越戰爭 134
第伍章 引發危機與言語警告之決策選擇 159
第一節 1954-55年第一次台海危機 159
第二節 1969年珍寶島衝突 182
第三節 1995-96年第三次台海危機 203
第四節 1999年特殊國與國關係 225
第陸章 結論 24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45
第二節 未來展望 257
附錄 265
附錄一 「什特科夫關於金日成通報金一在北平談判情況致維辛斯基電(1949年5月15日)」 265
附錄二 「科瓦廖夫關於毛澤東通報與金一會談的情況致史達林電(1949年5月18日)」 267
附錄三 「什特科夫關於金日成訪華計劃致維辛斯基電文(1950年5月12日)」 269
附錄四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前的朝鮮戰爭形勢圖 271
附錄五 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示意圖 273
附錄六 印度向中國提出大片領土要求示意圖 275
附錄七 1995-96年台海危機期間中共七波導彈與軍演示意圖 277
參考文獻 279
一、中文部分 279
二、英文部分 29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05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預防性戰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韓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海危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印邊境戰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珍寶島衝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懲越戰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特殊國與國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reventive wa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Korean wa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 Strait cris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ino-Indian border wa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reasure Island conflic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ino-Vietnamese Wa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en_US
dc.title (題名) 中共對外使用武力之動態衝突抉擇模式:預防性動機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Dynamic conflicts and decision-making model in Communist China`s external use of force: An analysis of preventive motivation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