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麗桂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陳玉芳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陳玉芳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1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0-Oct-2012 14:22:4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0-Oct-2012 14:22:4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0-Oct-2012 14:22:49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7151019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92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7151019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0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氣化宇宙論對漢代思想產生廣泛且深遠的影響,《太平經》之宇宙論及修養觀亦圍繞氣化論而發,而「人」於宇宙間的突出地位,一直為《太平經》所強調。本文以道家—黃老一脈的氣化論為觀察對象,考察老、莊到《春秋繁露》,人於宇宙地位的轉變。從老莊到董仲舒,中國氣論的發展從「氣」生萬物的思想,衍生出形神相養的生理之氣及感應之氣,而人的地位也因各家著作思想輕重的轉移而有不同的改變,人的地位已漸漸超乎萬物之上,甚至與天相應。《太平經》在這些背景之下,對之有繼承,亦有轉化。而在宗教目的的前提下,《太平經》的「氣」論有了自己特殊的面貌。《太平經》的氣論對先秦至漢代的氣化論既有繼承,又有改造。在氣化生成論中,其主張「元氣」為構生萬物的基本質素,生命之生滅,端肇元氣的聚散。而「氣」無形無厚、無孔不入的特性,遂能入於身中,成為生理機能的動力。將此概念抽象化,「氣」又被援以解釋人的氣質才性問題,人的富貴夭壽也因所禀氣類而有不同的際遇。《太平經》以精、氣、神三者說明人為萬物之長的原因,精、氣、神三者相輔相成,彼此成就。而在宗教思想下,亦使《太平經》轉化原始黃老道中精、氣、神的形神思想,推導出修煉形、神的神仙方術。除了「氣」範疇之外,「道」範疇亦為《太平經》核心思想。在《太平經》中,「道」為萬物的總根源及總依據,「氣」則為「道」下貫於形下世界的媒介。此外,宗教化亦對《太平經》之「道」論發揮影響,《太平經》宗教化的「道」,具有人格意志,而有賞善罰惡的能力,在人修煉成仙的進程中,亦以「道」為人與仙之間的分判,此當為《太平經》「道」論中最為特殊之處。 《太平經》以陰陽、五行為天道運行的規律。「天」在《太平經》與「道」同為萬物的總根源與總依據。「道」的義涵幽隱難曉,一般人難以掌握與理解,相較於「道」而言,「天」顯得親切、容易理解。其好生、主宰一切的特質與「道」相契,而為有形世界的最大存在,地位與「道」幾乎不二。《太平經》卷七十三至八十五說:「道者,天經也。天者好生,故為天經。」說明了「道」乃皇天運行的常規,兩者同具好生的特性,「天」實為「道」於有形世界中的體現。在「天」、「道」合一的情況下,使《太平經》能更有說服力地建構出凡事以「天道」為準則的世界。傳統的陰陽宇宙論,著重在陰陽對立的過程,《太平經》則略去此部分,強調陰陽作用後的協調狀態。天道運行的道理,不能只有陰或陽的單一作用,而有賴於彼此各出半力,合而為一,「調和」思想便應運而生。在這種崇尚「和諧」的情況下,《太平經》在傳統二元的陰陽宇宙論中,加入了「和」,使之為陰陽和的三元思維。全書好以「三」為完滿的象徵,並將萬事萬物比附在以「三」為組織的架構中,特別是「陰陽和」、「天地人」這兩組固定的論述模式。這樣的架構,使人的地位又被賦予了一層新的意義,人乃陰陽調和下的產物,是和諧產生的關鍵。 《太平經》的超越世界與現實世界並非截然二分,而是澈上澈下,貫通相連,企望在此世建立太平世界。此外,在「天人同構」的思想下,「通貫天人」便為漢代思想所呈現的基本、普遍課題與終極目標。如司馬遷說道:「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淮南子》的著書要旨為「究天地之理,接人間之事,備帝王之道」。《太平經》亦大談通貫天人之道,企求在天、人自身及社會三方面均衡發展。因此,本文便在「通貫天人」的脈絡下,論析《太平經》由天道至人道的修養工夫,以彰顯《太平經》強調「通貫」的實踐哲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回顧………………………………………………… 5 一、《太平經》哲學思想的根源……………………………………………… 5 二、探析《太平經》三合宇宙論…………………………………………… 7 三、《太平經》的修養論…………………………………………………………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1 一、研究範圍……………………………………………………………………………… 11 二、研究方法……………………………………………………………………………… 12 三、研究大綱……………………………………………………………………………… 14第二章 《太平經》「人命最重」的氣化宇宙觀……………………… 16 第一節 從齊於一氣到天人相副………………………………………………… 17 一、一氣而萬形的齊一思想——《莊子》……………………………… 18 二、摶氣於心以裁萬物的物我關係——《管子》………………… 20 三、類同相召的感通思維——《呂氏春秋》…………………………… 23 四、精氣通天的天人感應哲學——《淮南子》……………………… 24 五、天有十端,人為其一的天人相副論——《春秋繁露》… 27 第二節 《太平經》「氣」的概念……………………………………………… 31 一、大塊氤氳,萬物受氣而生…………………………………………………… 32 二、因順求得,與氣相應…………………………………………………………… 34 三、精、氣、神三合以應天……………………………………………………… 36 第三節 《太平經》「道」的概念……………………………………………… 39 一、「道」為根柄,萬物象之而生…………………………………………… 39 二、「道」的宗教化……………………………………………………………………… 44第三章 《太平經》的「天」道思想與和諧觀…………………………………… 48 第一節 《太平經》「天」的概念…………………………………………… 50 一、陰陽作用的天道規律……………………………………………………………… 50 二、五行比配的天道秩序……………………………………………………………… 56 三、天行有常,好生惡殺……………………………………………………………… 59 四、「天」與「道」的對應及體用關係…………………………………… 61 第二節 《太平經》的調和思想………………………………………………… 63 一、 《太平經》和諧觀念的前導思想……………………………… 63 二、 《太平經》「和」的概念…………………………………………… 66 三、 《太平經》的三一思維………………………………………………… 75 第三節 從絕地天通到天人合一……………………………………………………… 78 一、人由天生,象天而行……………………………………………………………… 78 二、天人合一的保證——「和」…………………………………………………… 80第四章 《太平經》即「通」即「同」的實踐哲學……………………… 85 第一節 此世淨土的實現…………………………………………………………… 88 一、 招致太平氣降臨的行事原則……………………………………… 88 二、 通天意以得天心……………………………………………………………… 89 第二節 下學上達的修養進程……………………………………………………… 93 一、 命運的分擔——「承負」………………………………………………… 92 二、 復返混沌的修養工夫……………………………………………………… 103 第三節 氣化流通於理想社會之理論與實踐……………………………… 112 一、溝通聲氣以治國………………………………………………………………………… 113 二、周窮救急以濟世………………………………………………………………………… 117 第四節 由「通」而「同」於太平…………………………………………………… 119 一、 相「通」以成「和」……………………………………………………… 119 二、 「通」與「同」的相即關係………………………………………… 120第五章 結論…………………………………………………………………………………………… 124 第一節 研究成果回顧……………………………………………………………………… 125 第二節 本文之研究侷限及展望……………………………………………………… 129參考書目…………………………………………………………………………………………………………… 131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019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太平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和諧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均衡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三一思維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太平經》「氣」、「人」關係論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i and Ren in Tai Ping Jing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古籍著作(一) 經部(依典籍創作時代排序)〔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漢〕董仲舒著,〔清〕蘇輿校注,《春秋繁露義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晉〕杜預著,〔唐〕孔穎達正義,《左傳正義》,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義:《禮記注疏》,景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將西南昌學府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唐〕唐玄宗明皇帝注,〔宋〕邢昺疏,《孝經正義》,景印清嘉慶二十年 (1815)江西南昌府學刊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二) 史部(依典籍創作時代排序)〔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漢〕司馬遷著,瀧川資言撰,《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樂天出版社,1993年。〔漢〕班固撰,〔唐〕顏師古註,《漢書》,臺北:明倫出版社,1972年。〔劉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吳〕韋昭注,《國語》,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三) 子部(依著、編者時代排序)〔周〕老聃著,〔魏〕王弼註,《老子註》,臺北: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周〕荀子著,〔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周〕莊子著,〔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周〕呂不韋編,許維遹集釋,《呂氏春秋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周〕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周〕時人撰,〔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秦〕韓非子著〔清〕王先慎集注,《韓非子集解》,上海:中華書局,2006年。〔漢〕劉安編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漢〕揚雄原著,鄭萬耕釋,《太玄校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太玄集注》,臺北:中華書局,1998年。〔漢〕桓寬著,王利器校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漢〕劉熙撰,〔清〕王謨輯,《釋名》,臺北:大化書局,1979年。〔晉〕葛洪撰,《神仙傳》,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隋〕楊上善注,蕭延平校正,《黃帝內經太素》,台南:王家出版社,1995年。〔唐〕王水撰,《黃帝內經素問》,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份不詳。〔唐〕釋玄嶷,《甄正論》,此書收入中華大藏經編輯局,《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62冊,1188次。〔唐〕天台道士王松年撰,《仙苑編珠》,此書收入《《儒苑編珠》、《至言總》合刊》(臺北:自由出版社,1978年)。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張純一,《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四) 集部(依著、編者時代排序)〔宋〕洪興祖注,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楚辭補注》,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二、 近人著作(一) 專書(依出版年代排序,年代相同則以著、編者姓名筆畫排序)1.《太平經》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王平,《太平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楊寄林,《太平經今注今譯》,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2. 宗教金正耀,《中國的道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3年。陳國符,《道藏源流攷》,臺北:古亭書局,1975年。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卿希泰,《中國道教思想史綱 第一卷 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臺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 第一卷 東漢——三國》,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89年。李養正,《道教概說》,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蕭登福,《列子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龔鵬程,《道教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傅勤家著,王雲五、傅緯平主編,《中國道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劉精誠,《中國道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上海:知識出版社,1994年。湯其領,《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史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劉鋒,《道教的起源與形成》,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朱越利,《道教總論》,臺北:洪葉書局,1995年。姜生,《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倫理論稿》,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李亦園,《宗教與神化論集》,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閱,《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出版社,2000年。李申著,湯一介、陳鼓應主編,《道教本論(黃老、道家即道教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林富士著,《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邱福海,《道教發展史 第一冊——道教的形成階段(上古至東晉)》,臺北:淑馨出版社,2008年。3. 哲學史(1)中國哲學概論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哲學問題史》,北京:中華科學社會出版發行,新華經銷,1982年。鄔昆如,《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87年。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朱伯昆,《易學哲學史‧卷一》,臺北:藍燈出版社,1991年。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夏乃儒,《中國哲學三百題》,臺北:建弘出版社,1994年。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書局,1996年。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孟祥才、胡新生,《齊魯思想文化史——從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2)漢代至魏晉思想概論祝瑞開,《兩漢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鄭先興,《漢代思想史專題論稿》,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4. 各家思想專論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40年。湯用彤,《往日雜稿》,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張默生,《老子章句新解》,臺北:樂天出版社,1972年。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供司,1980年。蔣錫昌,《老子校詁》,臺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羅彤華,《漢代的流民問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日〕小野澤精一、福光永司、山井涌編著,李廣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蕭登福,《列子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陳師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91年。楊儒賓主編,《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鄭世根,《莊子氣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吳怡,《新譯老子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張立文主編,《道》,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陳福濱,《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年。鍾兆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1994年。陳師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劉長林、滕守堯,《易學與養生》,遼寧:瀋陽出版社,1997年。王葆玹,《老莊學新探》,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2003年。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張立文主編,莫艮副主編,《和境——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張默生著,張翰勛補校,《莊子新釋:研習莊子的最佳入門讀物》,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余英時,《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龔鵬程,《漢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陰陽、五行、精氣理論的身體形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劉笑敢,《老子》,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2009年。5. 研究方法論著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瑞士〕索緒爾(Saussure,Ferdinand de,1857-1931)著,高明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集》,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二) 單篇論文(依出版年代排序,年代相同則以著、編者姓名筆畫排序)1. 太平經(1)研究回顧李豐楙,〈當前《太平經》研究的成果及展望〉,收入龔鵬程,《道教新論》(附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8月),頁325-334。(2)考據饒宗頤,〈想爾九戒與三合義——兼論新刊「太平經合校」〉,《清華學報》,第4卷第2期,1964年2月,頁76-83。湯一介,〈關於《太平經》成書問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1984年第1期,1984年3月,頁168-186。俞理明,〈《太平經合校》校對補說〉,《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01年1月,頁88-89。陳衛星,〈《太平經》作者考〉,《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2007年1月,頁82-86。(3)綜述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疾病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2分,1984年2月,頁225-263。陳吉山,〈《太平經》初研〉,收入臺南市道教會等,《道教學探索》,第6號,1992年12月,頁168-186。李剛,〈也論《太平經》甲部及其與道教上清派之關係〉,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頁284-299。林富士,〈試論《太平經》的主旨與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2分,1998年6月,頁205-244。龍晦,〈《太平經注》序〉,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7輯(道教研究專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頁165-174。此篇文章後收入氏著,《龍晦文集》(四川:巴黍書社),頁91-97。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對《太平經》成書情形一些看法(上)〉,《孔孟月刊》,第37卷第6期(總438期),1999年2月,頁36-45。段致成,〈《太平經》文獻考辨——對《太平經》成書情形一些看法(下)〉,《孔孟月刊》,第37卷第7期(總439期),1999年3月,頁23-30。李昭昊、何應敏,〈《太平經》簡議——東漢的道士對宇宙解釋範式的重建〉,《中國道教》,2005年第3期(總87期),2005年6月,頁25-28。林富士,〈《太平經》的神仙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本第2分,2009年6月,頁217-263。(4)義理楊寬,〈論《太平經》——記我國第一部農民革命的理論著作〉,《學術月刊》,第9期(1959年9月),頁26-34。鍾肇鵬,〈論《太平經》與太平道〉,《文史哲》,1981年第2期(總143期)(1981年3月),頁79-85。劉序琦,〈略論《太平經》思想的幾個問題〉,《江西師院學報》,1983年第3期(總31期)(1983年7月),頁37-44。李家彥,〈《太平經》的元氣論〉,《宗教學研究》,1983年第4期(1983年10月),頁11-16。李家彥,〈《太平經》的「三合相通」說〉,《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1985年第1期(1985年3月),頁27-31。李養正,〈論《太平經》的人民性〉,《中國哲學史研究》,1985年第2期(總19期),頁68-74。此篇文章後收入氏著,張繼禹編訂,《道教經史論槁》(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年10月),頁90-99。陳靜,〈《太平經》中的承負報應思想〉,《宗教學研究》,1986年第2期(1986年6月),頁35-39。李家彥,〈《太平經》中以十概全的思想〉,《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1987年第3期(1987年9月),頁6-9。伍偉民,〈《太平經》與《周易》〉,《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6期(1988年12月),頁18-24+35。劉序琦,〈再論《太平經》思想的幾個問題〉,《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1期(1989年1月),頁51-57轉31。本篇文章亦刊於《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哲學史),1989年第7期(1989年7月),頁76-82。郭武,〈論《太平經》的神學思想〉,《中國道教》,1991年第2期(1991年4月),頁25-27。龔鵬程,〈《太平經》釋義〉,《中國學術年刊》,第12期(1991年4月),頁143-196。刑義田,〈「太平經」對善惡報應的再肯定——承負說〉,《國文天地》,第8卷第3期(總87期)(1992年8月),頁12-16。王宗昱,〈「太平經」中的人身中之神〉,《中國文化月刊》,第159期(1993年1月),頁70-85。連鎮標、詹石窗,〈《太平經》易學思想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1994年2月),頁41-47。許淑惠,〈兩漢思想研究——「太平經」元氣試論〉,《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期(1995年3月),頁39-49。張偉國,〈《太平經》的民眾政治思想〉,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頁41-53。李剛,〈《太平經》論人與自然的關係〉,《道教文化》,第6卷第1期(1997年1月),頁13-16。段致成,〈《太平經》中的承負說〉,《宗教哲學》第3卷第4期,1997年10月。本篇文章亦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212期(1997年11月),頁91-102。段致成,〈論《太平經》的長生成仙思想〉,《中國文化月刊》第216期(1998年3月),頁105-118。潘顯一,〈論《太平經》的倫理美學思想〉,《宗教學研究》,1998年第3期(1998年9月)頁22-26。潘顯一,〈論《太平經》的生命美學思想〉,《宗教哲學》,第4卷第4期(總16期)(1998年10月),頁143-149。潘顯一,〈《太平經》文意美學思想探要〉,《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第1期(總120期)(1999年1月),頁105-110。潘顯一,〈論《太平經》的「壽——美」思想〉,《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科版),1999年第1期,1999年1月,頁65-68。李養正,〈《太平經》與陰陽五行說、道家及讖緯關係〉,收入陳鼓應編,《道家文化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9年4月),第16輯,頁89-106張廣保,〈《太平經》——內丹道的成立〉,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6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9年4月),頁123-150。段致成,〈《太平經》中的「建除」學說〉,《鵝湖》,第25卷第5期(總293期)(1999年11月),頁24-36。龍晦,〈論《太平經》中的儒家思想〉,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頁56-65。李養正,〈《太平經》天道觀及其治平思想——論《太平經》隨筆〉,《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1期(總29期)(2000年2月),頁77-81+100。楊玉輝,〈《太平經》對人的認識〉,《社會科學研究》,2000年第2期(2000年3月),頁72-75。袁光儀,〈《太平經》承負報應思想探析〉,收入《「第一屆青年學者論文發表會」論文》(臺北:文化三清宮,2000年4月),頁1-26。鄭志明,〈《太平經》的養生觀〉,《鵝湖》,第25卷第11期(總299號)(2000年5月),頁1-13。鄭志明,〈《太平經》的貴生觀〉,《鵝湖》,第25卷第12期(總300號)(2000年6月),頁1-11。黎志添,〈從《太平經》的「中和」思想看人與自然的關係:天地疾病與人的責任〉,收入鄭志明,《道教文化的精華——第二屆海峽兩岸道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一)》(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7月),頁49-75。趙中偉,〈尊神重精,守氣合神——《太平經》「氣」範疇的詮釋〉,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2000年12月),頁135-160。潘顯一,〈南桔北枳,道能為一:從《太平經》《抱朴子》看早期道教美學思想的變遷〉,《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5期(總136期)(2001年9月),頁70-75。岳齊瓊,〈《太平經》之「道」及其女性意蘊〉,《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3(2001年5月),頁74-76。秦彥士,〈從《淮南子》到《太平經》中的墨學——異端浮沈與漢代學術政治變遷〉,《南都學壇》,第21卷第5期(2001年9月),頁1-6。梁宗華,〈《太平經》的道家理論型態及其神學化〉,《東岳論叢》,第22卷第4期(2001年7月),頁99-100。袁光儀,〈論《太平經》之「棄殺女嬰」〉,《孔孟月刊》,第41卷第3期(總483期)(2002年3月),頁34-44。本篇文章亦刊於《「第二屆青年學者論文發表會」論文》(臺北:文化三清宮,2001年5月),頁1-13。陳林,〈正文辭以興太平——《太平經》文治太平司淺議〉,《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2期(2002年4月),頁16-21。呂錫琛,〈論《太平經》的倫理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6期(總337期)(2002年6月),頁562-570+582。陳焜,〈試論《太平經》中之承負說〉,《宗教學研究》,2002年第4期(總57期)(2002年10月),頁19-23。袁光儀,〈《太平經》承負報應思想探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期(2002年12月),頁169-209。楊琇惠,〈《太平經》神仙思維探微〉,《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2期(2002年12月),頁211-240。楊寄林,〈《太平經》「書有三等」析義〉,《中國道教》,2003年第2期(總74期)(2003年4月),頁30-33。曾維加,〈從《太平經》與《老子想爾注》看早期道教神仙思想的形成〉,《求索》,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頁243-245。楊寄林,〈《太平經合校》釋讀〉,《語文研究》,2003年第3期(2003年9月),頁27-28。戴傳江,〈試論《太平經》「三一為宗」思維模式及其意義〉,《中國道教》2003年第5期(總77期)(2003年10月),頁16-18。葛佳才,〈《太平經》中表順承關係的「反」〉,《語文研究》,2005年第1期(2005年3月),頁32-36。王雪,〈析《太平經》的天道觀念〉,《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2005年6月),頁14-18。薛明生,〈試論《太平經》及《老子想爾注》有關持戒在得道過程中之作用的思想淵源〉,《東方論壇》,2005年第5期(2005年10月),頁41-46。曾維加,〈《太平經》中的家族倫理觀及其在道教組織中的表現〉,第26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227-228。魏榮,〈淺析《太平經》中的「治國」思想〉,《宗教學研究》,2005年第4期(2005年12月),頁139-140。李金山,〈論墨家思想對《太平經》的影響〉,《唐都學刊》,第22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36-140。陳林,〈《太平經》的絕對超越思想及其內在侷限〉,《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期(總106期)(2006年4月),頁55-64。毛麗婭,〈《太平經》的和諧觀〉,《中國道教》,2006年第4期(總94期)(2006年8月),頁19-22。杜洪義,〈《太平經》「種民」解〉,《中國道教》,2006年第4期(2006年8月),頁23-24。陳福濱,〈《太平經》氣化論思想研究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總387期)(2006年8月),頁49-65。朱越利,〈《太平經》的興國廣嗣與合陰陽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9期(2006年9月),頁54-62。張鴻,〈論《太平經》的民本思想〉,《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7卷(2006年),頁113-120。毛麗婭,〈《太平經》的「和諧——美」思想〉,《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1期(2007年2月),頁99-102。杜洪義,〈《太平經》道論解析〉,《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2期(總75期)(2007年4月),頁47-51。熊紅艷,〈《太平經》「承負」思想中的道德蘊涵〉,《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07年第27卷第2期(總46期)(2007年4月),頁218-219。何立芳,〈《太平經》和諧思想淺議〉,《宗教學研究》,2007年第4期(2007年10月),頁199-202。姚娟,〈人與自然的和諧觀——《太平經》簡議〉,《法制與社會》,2008年第2期(2008年1月),頁263+265。杜宗才,〈《太平經》社會生態思想初探〉,《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3期(2008年6月),頁92-95。馮兵,〈《太平經》的民本思想〉,《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2008年6月),頁380-384。于欣,〈《太平經》「德」範疇之義蘊探析〉,《前沿》,2008年第7期(2008年7月),頁180-181。姜守誠,〈試論《太平經》的解除術〉,《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4期,2008年第7期(2008年7月),頁5-14。張超然,〈經驗與教法:《太平經》「內學」之研究〉,《輔仁宗教研究》,第17期(2008年8月),頁167-204。杜洪義,〈《太平經》「周窮救急」的社會救濟思想〉,《中國道教》,2008年第5期(2008年10月),頁15-17。姜守誠,〈試論《太平經》的房中術〉,《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1期(2008年12月),頁189-213。王子今,〈《太平經》中的「和合」意識探討〉,《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13卷第2期(2009年4月),頁23-28。毛麗婭,〈《太平經》蘊含的和平思想〉,《宗教學研究》,2009年第3期(2009年7月),頁37-42。張鴻,〈試論《太平經》教育思想的人性論依據〉,《天津師範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第10卷第4期(2009年10月),頁5-8。卿希泰,〈試論《太平經》關於天地人「三合相通」與「中和」的思想及其現實意義〉,《中國道教》,2009年第5期(2009年10月),頁29-32。2. 宗教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卷3期(1991年9月),頁1-65。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417-454。李養正,〈道教義理與《管子》之關係〉,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頁277-283。李申,〈從道家到道教〉,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頁59-69。李養正,〈道教「守一」法非濫觴佛經義〉,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6月),頁132-136。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卷2期(1995年6月),頁383-487。劉昭瑞,〈承負說緣起論〉,《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1995年12月),頁100-107。鍾兆鵬,〈論精氣神〉,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頁201-224。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臺灣宗教研究》,2卷1期(1997年),頁1-30。饒宗頤,〈敦煌出土鎮墓文所見解除慣語考釋〉,《敦煌吐魯番研究》,第3卷(1997年),頁13-18。郭靜云,〈先秦兩漢道家思想中自然「神明」觀之演變〉,高雄師範大學經學所,《「2006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所,2006年8月),頁153-168。蕭登福:〈試論道教內神名諱起源,兼論東晉上清經派存思修煉法門〉,《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3期(2004年9月),1-10+82。3. 中國哲學概論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書局,1987年3月初版),頁1-52。黃培鈺,〈以天地人三才之道論人類使命〉,收入中華民國老莊學會編印,《「第一次世界道學會議 第四屆國際易學大會」會前論文集(1)》(臺北:中道雜誌社,1987年11月),頁149-163 。張立文,〈中國傳統中國哲學及其演變〉,《中國文化月刊》,第144期(1991年10月),頁14-41。張亨,〈「天人合一」觀的原始及其轉化〉,收入沈清松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3年。劉長林,〈說「氣」〉,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101-140周來祥,〈和‧中和‧和——再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和諧精神及其審美特徵〉,《文史哲》,2006年第2期(2006年11月),頁87-93。楊聯陞著,段國昌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收入氏著,《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4. 各家思想專論陳師麗桂,〈《呂氏春秋》裏的黃老思想〉,《中國學術年刊》,第13期(1992年4月),頁75-112。丁原明,〈從原始道家到黃老之學的邏輯發展〉,《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1996年6月),頁37-43。陳師麗桂,〈從天道觀看董仲舒融合陰陽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頁17-30,轉431-432。李增,〈帛書《黃帝四經》道生法思想之研究〉,《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5期(1999年5月),頁410-429。陳兆珍,〈《淮南子》中的天地人之道〉,《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5期(2000年3月),頁109-128。周雅清,〈董仲舒對陰陽概念的運用〉,《孔孟學報》,第80期(2002年9月),頁123-147。陳師麗桂,〈道家養生觀在漢代的演變與轉化〉,《國文學報》,第39期(2006年6月),頁35-80。黃偉倫,〈養氣存精,正形全心——《管子》氣論進路的養生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第二屆道家、道教養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2009年10月),頁181-208。(三) 學位論文(依姓名筆畫排序)吳聯益,《先秦諸子中的「氣」概念及其展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傅武光先生指導,2005年6月。阮正霖,《東漢太平道對《太平經》的附會與轉化》,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黃運喜先生指導,2008年6月。段致成,《《太平經》思想研究》,臺北:私立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高柏園先生指導,2000年6月。張建群,《《太平經》的成書與「太平」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陳師麗桂先生指導,2005年7月。郭敏惠,《《太平經》形神思想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黎惟東先生指導,2003年6月。曾清炎,《《太平經》的倫理思想》,新竹: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鄭燦山先生指導,2003年6月。羅正孝,《《太平經》生命觀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蕭登福先生指導,2004年6月。何儒育,《《春秋繁露》君王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麗桂先生指導,2008年10月。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