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山海經》中的人物形象與蛇關係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nakes and the combinatorial form of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in Shanhai Jing
作者 陳妤諳
貢獻者 高莉芬
陳妤諳
關鍵詞 山海經

人面蛇身
操蛇
踐蛇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4:22:51 (UTC+8)
摘要   古代中國先民依其認知所建構出來的世界樣貌,代表了先民觀看世界的視角與方式,透過《山海經》的記載,保留了古代先民的認知與想像世界,書中出現的大量動物,顯示在先民世界中動物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山海經》裡出現的眾多動物之中,蛇類現身的次數之多,很難不受到矚目;書裡所載的神或巫,有一部分不約而同地具有人面蛇身或珥蛇、操蛇、踐蛇的人物形象,顯示出蛇在這些神、巫形象中的重要性。蛇在先民的生活世界裡占有重要的份量,因此人們加諸其上的想像更多元,也豐富了蛇的象徵意義。蛇作為神、巫形象的一部分,不只象徵著這些人面蛇身者和珥蛇、操蛇、踐蛇者所擁有的能力,也是人與蛇之間關係緊密的證明。本文針對《山海經》中人面蛇身者與珥蛇、操蛇、踐蛇者進行分析,試圖探討人蛇關係的內涵意義,以冀一窺古人認知、理解世界的方式。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春秋.左丘明著,晉.杜預集解,(日)竹添光鴻會箋:《左傳會箋》,臺北,鳳凰出版社,1976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資言考證,(日)水澤利忠校補:《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晉.郭璞注、明.沈明士、龍胡震同校:《山海經圖讚》,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晉.郭璞注、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臺北:中華書局,1982年
晉.郭璞注、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包汝楫:《南中紀聞》,收入宋.范成大、明.包汝楫、清.嚴如煜:《驂鸞錄、南中紀聞、三省山內風土雜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明.楊慎注:《山海經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胡應麟:《四部正偽》,臺北:華聯出版社,1968年。
清.畢沅校注:《山海經新校正》,臺北:新興書局,1962年。
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 : 華正書局,1987年。


(二)專著

1.中文專著
丁振宗:《古中國的X檔案──以現代科技知識解《山海經》之謎》,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上海博物館青銅器研究組編:《商周青銅紋飾》,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畫像石全集》,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
尹榮方:《神話求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大有、王雙有:《圖說中國圖騰》,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王小盾:《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關於四神的起源及其體系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國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孝廉:《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上編──東北、西南族群及其創世神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下編──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王孝廉:《水與水神》,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王昆吾:《中國早期藝術與宗教》,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
王東:《中國龍的新發現:中華神龍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建中:《漢代畫像石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善才編:《山海經與中華文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古添洪、陳慧樺:《從比較神話到文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編著:《三星堆與金沙──古蜀文明史上的兩次高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玄珠:《中國神話研究》,臺北:廣文書局,1998年。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彩陶大全》,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年。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彩陶大全》,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年。
向柏松:《中國水崇拜》,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朱乃誠:《中華龍:起源和形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朱狄:《信仰時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趨同與差異》,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對審美發生問題的思考》,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朱鳳瀚:《中國靑銅器綜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崇拜》,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何星亮:《圖騰與中國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吳山編著,吳山、陸曄、陸原繪圖:《中國紋樣全集》,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年。
呂思勉、童書業編:《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宋耀良:《中國史前神格人面岩畫》,臺北:書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李立:《漢墓神畫研究──神畫與神話藝術精神的考察與分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宗侗:《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李紹明、林向、趙殿增主編:《三星堆與巴蜀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臺北:時報文化,1981年。
杜而未:《山海經神話系統》,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
肖平:《古蜀文明與三星堆文化》,臺北: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
杭春曉:《商周青銅器之饕餮紋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林河:《中國巫儺史》,廣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
林泊佑、蘇啟明主編:《龍文化特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林惠祥:《神話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河南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編:《河南商周靑銅器紋飾與藝術》,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5年。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苑利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神話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茅盾:《茅盾說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孫新周:《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年。
宮玉海:《《山海經》與世界文化之謎》,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徐客:《圖解山海經》,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
徐顯之:《山海經探原》,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袁珂:《袁珂神話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臺北:漢忠文化出版,1996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馬昌儀:《全像山海經圖比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高國藩:《中國巫術史》,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高莉芬:《絕唱──漢代歌詩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常征:《山海經管窺》,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1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1994年。
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二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年。
張光直:《考古人類學隨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潘陽:遼寧教育,2002年。
張光直著,郭淨譯:《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岩:《《山海經》與古代社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張軍:《楚國神話原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莊吉發:《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閆德亮:《中國古代神話的文化觀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建明主編:《馬王堆漢墓陳列》,長沙:湖南省博物館,2010年。
陳振裕:《楚文化與漆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
陸思賢:《神話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富育光、郭淑雲:《薩滿文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程征、錢志強:《黃河彩陶》,臺北:南天書局,1994年。
新鄭 鄭公大墓青銅器編輯委員會編:《新鄭 鄭公大墓青銅器》,臺北 :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楊利慧:《女媧溯源──女媧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楊新、李毅華、徐乃湘主編:《龍的藝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2004年。
葉舒憲:《千面女神──性別神話的象徵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老子與神話》,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神話意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葉舒憲:《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7年。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1年。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1993年。
蓋山林、蓋志浩:《內蒙古岩畫的文化解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蓋山林:《岩石上的歷史圖卷──中國岩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趙仲明:《巫師、巫術、秘境──中國巫術文化追蹤》,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趙容俊:《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趙殿增:《三星堆文化與巴蜀文明》,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趙憲章、朱存明:《美術考古與藝術美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少匆:《三星堆文化探秘及《山海經》斷想》,北京:昆侖出版社,2001年。
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劉惠萍:《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劉毓慶:《圖騰神話與中國傳統人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蔡春華:《中日文學中的蛇形象》,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蔡靜芬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精品》,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
蔣英炬、楊愛國:《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鄭先興:《漢畫像的社會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鄭志明:《民俗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巫術儀式》,臺北:大元書局,2006年。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崇拜的起源》,臺北:大元書局,2005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魯剛:《文化神話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一──射手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二──棄子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遼寧尚文考古研究所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與玉器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謝六逸:《神話學》,臺北:啟明書局,1961年。
謝選駿:《神話與民族精神──幾個文化圈的比較》,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87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譚達先:《中國神話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顧頡剛:《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龔維英:《原始崇拜綱要──中華圖騰文化與生殖文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2.外文譯著
(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賈福永譯:《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日)小尾郊一著、劭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日)小南一郎著,孫昌武譯:《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日)白川靜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日)白川靜著,加地伸行等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日)林巳奈夫著,常光華、王平、劉曉燕、李環譯:《神與獸的紋樣學──中國古代諸神》,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日)御手洗勝等著,王孝廉譯:《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
(日)藤野岩友著,韓基國譯:《巫系文學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加)諾思洛普.弗萊,Northn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y-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y-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生食與熟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2年。
(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y-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從蜂蜜到煙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2年。
(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y-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8年。
(法)馬塞爾.毛斯,Marcel Mauss著,佘碧平譯:《社會學與人類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法)馬塞爾.莫斯,Marcel Mauss、昂利.于貝爾,Henri Hubert著,楊渝東、梁永佳、趙丙祥譯:《巫術的一般理──論獻祭的性質與功能》,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 M.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 Brü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美)David R. Shaffer著,林翠湄、黃俊豪等譯:《發展心理學》,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美)Robert H. Hopcke著,蔣滔譯:《導讀榮格》,臺北:立緒文化,2005年。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
(美)巫鴻著,柳揚、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美)巫鴻著,鄭岩、王睿編:《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美)阿蘭.鄭迪斯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美)楊曉能著,唐際根、孫亞冰譯:《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的解讀》,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美)羅伯特.霍普克,Robert H. Hopcke著,蔣滔譯:《導讀榮格》,臺北:立緒文化,2005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費孝通等譯:《文化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
(英)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英)麥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uller)著,金澤譯:《比較神話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英)麥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uller,金澤譯:《宗教的起源與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圖書公司,1990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德)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結構群審譯:《人論》,臺北:結構群出版,1989年。
(德)利普斯,Julius Ernst Lips著,汪寧生譯:《事物的起源》,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黃漢青、陳衛平譯:《國家的神話》,臺北:成均出版社,1983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德)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著,榮震華、王太慶、劉磊譯:《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
(羅馬尼亞)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吳曉琴、姚蓓琴譯:《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6年。
(羅馬尼亞)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羅馬尼亞)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2000年。

3.外文專著
(羅馬尼亞)Mircea Eliade:Images and Symbol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三)期刊會議論文
1.中文期刊
(日)吉村苣子著,賈曉梅譯:〈楚墓鎮墓獸的產生和展開〉,《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及設計版》1997年3期,頁29-35。
丁清賢、宋峰:〈中國美術史上的新發現──濮陽西水坡仰韶墓內擺塑龍虎圖案藝術〉,《美術》第4期,1988年,頁59-62。
丁蘭:〈試論楚式「鎮墓獸」與東周時期楚民族的巫文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08年5月,頁151-154。
干振瑋:〈龍紋圖像的考古學依據〉,《北方文物》第4期,1995年,頁23-27。
王立仕:〈淮陰高莊戰國墓〉,《考古學報》第2期,1988年,頁189-232、265-272。
王孝廉編譯:〈神話的定義問題〉,《民俗曲藝》第27期,1983年12月,頁89-103。
王瑞明:〈「鎮墓獸」考〉,《文物》第6期,1979年,頁85-87。
白崇人:〈試論神話與原始宗教的關係〉,《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第2期,1981年,頁73-79。
向柏松:〈水生型創世神話在現代民族習俗中的沈積〉,《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總第87期,第2期,1997年,頁34-38。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第三次發掘簡報〉,《考古》第11期,1999年,頁961-972、圖版1-7。
朱玲:〈圖騰、神話主角與原型置換——“鷹/蛇”文化符號的人類學闡釋〉,《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1年,頁90-95。
吳榮曾:〈戰國漢代的「操蛇神怪」及其有關神話迷信的變異〉,《文物》1989年第10期,頁46-52。
李文鈺:〈《山海經》的海與海神神話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七期,2007年6月,頁1-24。
李炳海:〈蛇:參與神靈形象整合的活性因子──珥蛇、操蛇、踐蛇之神的文化意蘊〉,《文藝研究》2004年第1期,頁81-89。
李秋零:〈古希臘哲學解神話的過程及其結果〉,《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頁40-46。
李豐楙:〈山經靈異動物之研究〉,《中華學苑》第24、25期,1981年9月,頁1-25。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頁75-141。
李豐楙:〈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年3月,頁287-318。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一)、(二)、(三)〉,《大陸雜誌》104卷1、2、3期,2002年1、2、3月,頁1-14、1-15、1-10。
林富士:〈神話與歷史〉,《興大中文學報》第27期增刊《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2010年12月,頁643-645。
林群英、林瑤棋:〈從蛇王菩薩--談閩越族的蛇圖騰崇拜〉,《歷史月刊》第197期,2004年6月,頁137-141。
邱宜文:〈《山海經》中故事性神話之詮釋〉,《中國技術學院學報》26期,2004年7月,頁1-8。
侯迺慧:〈從山海經的神狀蠡測鳥和蛇的象徵及其轉化關係〉,《中外文學》第15卷第9期,1987年2月,頁112-129。
俞偉超、李家浩:〈論“兵闢太歲”戈〉,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古文獻硏究室編:《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頁138-145。
俞偉超:〈“大武 兵”:銅戚與巴人的“大武”舞〉,《考古》第3期,1963年,頁153-155。
俞偉超:〈“大武戚”續記〉,《考古》第1期,1964年,頁54-57。
柳存仁:〈神話與中國神話接受外來因素的限度和理由〉,《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03月,頁1-31。
孫德萱、丁清賢、趙連生、張相梅:〈濮陽西水坡遺址試掘簡報〉,《中原文物》第1期,1988年,頁1-4、29。
孫機:〈神龍出世六千年──龍的形象之出現、演變和定型〉,收入林泊佑、蘇啟明主編:《龍文化特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頁24-58。
徐志平:〈《山海經》神話的身體思維〉,《文學與神話特刊──第七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11月,頁55-93。
馬承源:〈再論“大武舞戚”的圖像〉,原載《考古》第8期(1965年),頁413-415,收錄於劉慶柱,段志洪主編:《中國古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第29冊(香港:明石文化,2004年,頁353。
馬承源:〈關於“大武戚”的銘文及圖像〉,《考古》,第10期,1963年,頁562-564。
張明華:〈玉龍的功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78期,2000年1月,頁34-41。
梅瓊林:〈王國維與「三重證據法」〉,《民族藝術》第3期,1998年,頁50-55。
陳忠信:〈試論《山海經》之水思維──神話與宗教兩種視野的綜合分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3期,2004年6月,頁249-281。
陳忠信:〈試論《山海經》之水思維──神話與宗教兩種視野的綜合分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3期,2004年6月,頁249-281。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頁485-576。
陳躍均、院文清:〈「鎮墓獸」略考〉,《江漢考古》第3期,1983年,頁63-67。
彭浩:〈「鎮墓獸」新解〉,《江漢考古》第2期,1988年,頁66-68。
彭毅:〈諸神示象──《山海經》神話資料中的萬物靈跡〉,《文史哲學報》46期,1997年6月,頁17-57。
黃忠天:〈臺灣漢族與原住民蛇文化的差異〉,《歷史月刊》第171期,2002年4月,頁18-20。
黃銘崇:〈東亞早期神話性題材的圖文關係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27期增刊,2010年12月,頁121-176。
楊式昭:〈春秋青銅器上的蛇紋飾〉《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39期,2009年05月,頁1-17。
楊怡:〈楚式鎮墓獸的式微和漢俑的興起──解析秦漢靈魂觀的轉變〉,《考古與文物》第1期,2004年,頁54-60。
葉舒憲:〈《山海經》神話政治地理觀〉,《民族藝術》,1999年03月,頁60-75。
葉舒憲:〈《容成氏》夏禹建鼓神話通釋──五論「四重證據法」的知識考古範式〉,《民族藝術》,2009年第1期,頁98-108。
葉舒憲:〈二里頭銅牌飾與夏代神話研究──再論「第四重證據」〉,《民族藝術》,第4期,2008年,頁86-95。
葉舒憲:〈中華文明探源的人類學視角──以二里頭與三星堆銅鈴銅牌的民族志解讀為例〉,《文藝研究》,第7期,2009年,頁125-136。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的中國化過程與四重證據法──學術史的回顧及展望〉,《社會科學戰線》,第6期,2010年,頁109-125。
葉舒憲:〈玄鳥原型的圖像學探源──六論「四重證據法」的知識考古範式〉,《民族藝術》,第3期,2009年,頁84-93。
葉舒憲:〈國學考據學的證據法研究及展望──從一重證據法到四重證據法〉,《證據科學》,第17卷第4期,2009年,頁389-404。
葉舒憲:〈第四重證據:比較圖像學的視覺說服力──以貓頭鷹象徵的跨文化解讀為例〉,《文學評論》,第5期,2006年,172-179。
葉舒憲:〈鯀禹啟化熊神話通解──四重證據的立體釋古方法〉,《文學與神話特刊──第七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中興大學,2008年11月,頁33-53。
廖群:〈《山海經》中的原始徵兆信仰及其民俗學價值〉,《民俗研究》第2期,2006年,頁146-154。
蒙文通:〈略論《山海經》的寫作時代及其產生地域〉,《中華文史論叢,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08月,頁43-70。
蒙傳銘:〈《山海經》作者及其成書年代之重新考察〉,《中國學術年刊》第15期,1994年3月,頁243-286。
趙建軍:〈《山海經》的神話思維結構〉,《淮陰師專學報》,1997年02期,頁19-23
潛明茲:〈神話與原始宗教源于一個統一體〉,《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1年,頁15-21、51。
蔡哲茂:〈燭龍的神話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8期,1994年3月,頁41-65。
蔡振豐:〈《山海經》所隱含的神話結構試論〉,《中國文學研究》,第8卷,1994年5月,頁235-246。
蔣衛東:〈「鎮墓獸」意義辨〉,《江漢考古》第2期,1991年,頁40-44、22。
鄧喬彬:〈古代文學研究二重、三重證據法及其他〉,《洛陽大學學報》,第19卷第1期,2004年3月,頁5-9。
鄭在書:〈再論中國神話觀念:以文本的角度來看《山海經》〉,《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03月,頁91-101。
鄭志明:〈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上、下,《社會科學》第2、3期,1993年7月、10月,頁65-90、頁15-33。
鄭德坤:〈《山海經》及其神話〉,《史學年報》第4期,1932年。
蕭兵:〈中國上古文物中人與動物的關係──評張光直教授「動物伙伴」之泛薩滿理論〉,《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頁172-179。
蕭兵:〈圖像的威力:由神話讀神畫,以神畫解神話〉,《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1期,2006年2月,頁19-21。
蕭兵:〈操蛇或飾蛇:神性與權力的象徵〉,《民族藝術》第3期,2002年,頁43-57。
謝繼昌:〈布農族神話傳說思維的探討〉,載於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637-649。
鍾宗憲:〈「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東華漢學》第2期,2004年5月,頁1-45。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語言構成初探〉,《興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8年11月,頁163-191。
鍾宗憲:〈圖騰與中國神話研究的迷思〉,《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01期,頁25-28。
鍾敬文:〈馬王堆漢墓帛畫的神話史意義〉,《中華文史論叢》第10期,1979年4月,頁75-98。
韓湖初:〈對「燭龍神話即極光現象」說的質疑〉,《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3年,頁42-69。
韓鼎:〈女媧「人首蛇身」形象的結構分析〉,《廣西民族研究》第1期,2010年,頁62-66。
蘇啟明:〈龍源象與龍文化〉,《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78期,2000年1月,頁5-14。

2.外文期刊
(美)Carolyn C. Goren, Merrill Sarty, Paul Y. K. Wu, “Visual Following and Pattern Discrimination of Face-like Stimuli by Newborn Infants,”,新生兒對似人臉孔圖案的視線追蹤與辨識 Pediatrics, Vol.56 No.4(1975.10) ,pp.544-549


(四)學位論文
王仁鴻:《《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以空間、身體、食物、樂園為探討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王信元:《中國上古幽冥神話研究──以《山海經》為中心展開》,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代岱:《中國古代的蛇崇拜和蛇紋飾研究》,蘇州:蘇州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2008年。
况國高:《蛇,上古人類的食物和工具──《山海經》“蛇”研究之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仁澤:《山海經神話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86年。
李永正:《《山海經》動物形象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邱宜文:《《山海經》神話思維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2年。
金鮮燕:《商周靑銅器中的人形紋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硏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施玫芳:《論《山海經》中的倫理意涵--由神話之鳥與山神祭祀論起》,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仁溶:《商周靑銅器上動物花紋的意義及其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張化興:《《山海經》中的神話與宗教初探》,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宜欣:《《山海經》羽族類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忠信:《先秦兩漢水思維研究─神話、思想與宗教三種視野之綜合分析》,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5年。
陳春玉:《《山海經》蛇類之寓意與象徵的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琬菁:《《山海經》死生觀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逸根:《《山海經》中之原始信仰研究》,臺北: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謝秀卉:《山海經郭璞注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謝智琴:《《山海經》中生命安頓及樂土嚮往之探討》,臺北: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鍾勝珍:《《山海經》女性神祇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羅相珍:《《山海經》自然神話分類及原始思維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7151021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02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高莉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妤諳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妤諳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4:22:51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4:22: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4:22:5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15102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93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102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古代中國先民依其認知所建構出來的世界樣貌,代表了先民觀看世界的視角與方式,透過《山海經》的記載,保留了古代先民的認知與想像世界,書中出現的大量動物,顯示在先民世界中動物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山海經》裡出現的眾多動物之中,蛇類現身的次數之多,很難不受到矚目;書裡所載的神或巫,有一部分不約而同地具有人面蛇身或珥蛇、操蛇、踐蛇的人物形象,顯示出蛇在這些神、巫形象中的重要性。蛇在先民的生活世界裡占有重要的份量,因此人們加諸其上的想像更多元,也豐富了蛇的象徵意義。蛇作為神、巫形象的一部分,不只象徵著這些人面蛇身者和珥蛇、操蛇、踐蛇者所擁有的能力,也是人與蛇之間關係緊密的證明。本文針對《山海經》中人面蛇身者與珥蛇、操蛇、踐蛇者進行分析,試圖探討人蛇關係的內涵意義,以冀一窺古人認知、理解世界的方式。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山海經》中的人物形象與蛇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圍的界定 5
(一) 研究對象的界定 5
(二) 研究範圍的界定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9
第四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13
(一)古代信仰研究 13
(二)蛇類動物研究 15
(三)神話傳說研究 17
(四)巫術信仰研究 19
(五)圖像實物研究 20
第五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安排 22

第二章 人面蛇身的神聖性考察 24
第一節 人面蛇身的神聖性 27
(一)祭祀秘法的神聖性 35
(二)事蹟敘述的神聖性 36
(三)形象特質的神聖性 38
(四)職能作用的神聖性 40
(五)實物圖像的神聖性 41
第二節 人面蛇身的神聖人面 43
第三節 小結 51
附表 一:獸首人身、獸身人手、獸身人足者 52
附表 二:人面獸身或人首獸身者 53
附表 三:人面蛇身者 57
附表 四:人面龍身者 58
圖表 一:人面蛇身、龍身者出現的方位分布 58
圖表 二:人面蛇身者出現的方位分布 58

第三章 飾蛇操蛇踐蛇的神聖性考察(一):與水的聯結 59
第一節 江淵馭水的神與巫 62
(一)遊于江淵之神 64
(二)操蛇珥蛇之巫 66
第二節 居處海渚之神 69
第三節 追日飲河的夸父 73
第四節 小結 78

第四章 飾蛇操蛇踐蛇的神聖性考察(二):神聖的形象 81
第一節 異方之神與奇獸異人 82
(一)操蛇珥蛇的異方之神 82
(二)奇珍異獸與遠國異人 89
第二節 溝通神聖的中介者 92
第三節 小結 102

第五章 結論 107

參考文獻 112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02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山海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人面蛇身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操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踐蛇zh_TW
dc.title (題名) 《山海經》中的人物形象與蛇關係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nakes and the combinatorial form of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in Shanhai J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春秋.左丘明著,晉.杜預集解,(日)竹添光鴻會箋:《左傳會箋》,臺北,鳳凰出版社,1976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資言考證,(日)水澤利忠校補:《史記會注考證附校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晉.郭璞注、明.沈明士、龍胡震同校:《山海經圖讚》,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晉.郭璞注、清.郝懿行箋疏:《山海經箋疏》,臺北:中華書局,1982年
晉.郭璞注、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包汝楫:《南中紀聞》,收入宋.范成大、明.包汝楫、清.嚴如煜:《驂鸞錄、南中紀聞、三省山內風土雜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明.楊慎注:《山海經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胡應麟:《四部正偽》,臺北:華聯出版社,1968年。
清.畢沅校注:《山海經新校正》,臺北:新興書局,1962年。
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 : 華正書局,1987年。


(二)專著

1.中文專著
丁振宗:《古中國的X檔案──以現代科技知識解《山海經》之謎》,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上海博物館青銅器研究組編:《商周青銅紋飾》,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國畫像石全集編輯委員會:《中國畫像石全集》,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0年。
尹榮方:《神話求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王大有、王雙有:《圖說中國圖騰》,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王小盾:《中國早期思想與符號研究──關於四神的起源及其體系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國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孝廉:《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上編──東北、西南族群及其創世神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下編──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王孝廉:《水與水神》,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王昆吾:《中國早期藝術與宗教》,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
王東:《中國龍的新發現:中華神龍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建中:《漢代畫像石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善才編:《山海經與中華文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古添洪、陳慧樺:《從比較神話到文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3年。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編著:《三星堆與金沙──古蜀文明史上的兩次高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玄珠:《中國神話研究》,臺北:廣文書局,1998年。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彩陶大全》,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年。
甘肅省博物館:《甘肅彩陶大全》,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年。
向柏松:《中國水崇拜》,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朱乃誠:《中華龍:起源和形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朱狄:《信仰時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趨同與差異》,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對審美發生問題的思考》,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
朱鳳瀚:《中國靑銅器綜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0年。
何星亮:《中國自然崇拜》,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何星亮:《圖騰與中國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吳山編著,吳山、陸曄、陸原繪圖:《中國紋樣全集》,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9年。
呂思勉、童書業編:《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宋兆麟:《巫覡──人與鬼神之間》,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宋耀良:《中國史前神格人面岩畫》,臺北:書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李立:《漢墓神畫研究──神畫與神話藝術精神的考察與分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宗侗:《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李紹明、林向、趙殿增主編:《三星堆與巴蜀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臺北:時報文化,1981年。
杜而未:《山海經神話系統》,臺北:學生書局,1977年。
肖平:《古蜀文明與三星堆文化》,臺北: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年。
杭春曉:《商周青銅器之饕餮紋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
林河:《中國巫儺史》,廣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
林泊佑、蘇啟明主編:《龍文化特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林惠祥:《神話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河南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編:《河南商周靑銅器紋飾與藝術》,鄭州:河南美術出版社,1995年。
信立祥:《漢代畫像石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苑利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神話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茅盾:《茅盾說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孫新周:《中國原始藝術符號的文化破譯》,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5年。
宮玉海:《《山海經》與世界文化之謎》,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徐客:《圖解山海經》,海南: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
徐顯之:《山海經探原》,武漢:武漢出版社,1991年。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袁珂:《中國神話通論》,四川:巴蜀書社,1993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袁珂:《袁珂神話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臺北:漢忠文化出版,1996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馬昌儀:《全像山海經圖比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高國藩:《中國巫術史》,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高莉芬:《絕唱──漢代歌詩人類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常征:《山海經管窺》,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1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1994年。
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二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0年。
張光直:《考古人類學隨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潘陽:遼寧教育,2002年。
張光直著,郭淨譯:《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岩:《《山海經》與古代社會》,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
張軍:《楚國神話原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莊吉發:《薩滿信仰的歷史考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閆德亮:《中國古代神話的文化觀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建明主編:《馬王堆漢墓陳列》,長沙:湖南省博物館,2010年。
陳振裕:《楚文化與漆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
陸思賢:《神話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富育光、郭淑雲:《薩滿文化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年。
程征、錢志強:《黃河彩陶》,臺北:南天書局,1994年。
新鄭 鄭公大墓青銅器編輯委員會編:《新鄭 鄭公大墓青銅器》,臺北 : 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楊利慧:《女媧溯源──女媧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楊新、李毅華、徐乃湘主編:《龍的藝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2004年。
葉舒憲:《千面女神──性別神話的象徵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老子與神話》,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神話意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舒憲:《詩經的文化闡釋》,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葉舒憲:《熊圖騰──中華祖先神話探源》,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7年。
詹鄞鑫:《心智的誤區──巫術與中國巫術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臺灣開明書店斷句:《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1年。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1993年。
蓋山林、蓋志浩:《內蒙古岩畫的文化解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蓋山林:《岩石上的歷史圖卷──中國岩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趙仲明:《巫師、巫術、秘境──中國巫術文化追蹤》,雲南:雲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趙容俊:《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趙殿增:《三星堆文化與巴蜀文明》,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趙憲章、朱存明:《美術考古與藝術美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
劉少匆:《三星堆文化探秘及《山海經》斷想》,北京:昆侖出版社,2001年。
劉城淮:《中國上古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劉惠萍:《伏羲神話傳說與信仰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劉毓慶:《圖騰神話與中國傳統人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蔡春華:《中日文學中的蛇形象》,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蔡靜芬主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精品》,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
蔣英炬、楊愛國:《漢代畫像石與畫像磚》,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鄭先興:《漢畫像的社會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鄭志明:《民俗生死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巫術儀式》,臺北:大元書局,2006年。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崇拜的起源》,臺北:大元書局,2005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魯剛:《文化神話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一──射手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二──棄子英雄篇》,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遼寧尚文考古研究所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與玉器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謝六逸:《神話學》,臺北:啟明書局,1961年。
謝選駿:《神話與民族精神──幾個文化圈的比較》,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87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譚達先:《中國神話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顧頡剛:《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龔維英:《原始崇拜綱要──中華圖騰文化與生殖文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2.外文譯著
(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賈福永譯:《神話學入門》,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年。
(日)小尾郊一著、劭毅平譯:《中國文學中所表現的自然與自然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日)小南一郎著,孫昌武譯:《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日)白川靜著,王孝廉譯:《中國神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日)白川靜著,加地伸行等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日)林巳奈夫著,常光華、王平、劉曉燕、李環譯:《神與獸的紋樣學──中國古代諸神》,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日)御手洗勝等著,王孝廉譯:《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
(日)藤野岩友著,韓基國譯:《巫系文學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加)諾思洛普.弗萊,Northn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y-Strauss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y-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生食與熟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2年。
(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y-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從蜂蜜到煙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2年。
(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y-Strauss著,周昌忠譯:《神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8年。
(法)馬塞爾.毛斯,Marcel Mauss著,佘碧平譯:《社會學與人類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年。
(法)馬塞爾.莫斯,Marcel Mauss、昂利.于貝爾,Henri Hubert著,楊渝東、梁永佳、趙丙祥譯:《巫術的一般理──論獻祭的性質與功能》,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 M.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én Lévy Brü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美)David R. Shaffer著,林翠湄、黃俊豪等譯:《發展心理學》,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美)Robert H. Hopcke著,蔣滔譯:《導讀榮格》,臺北:立緒文化,2005年。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神話──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4年。
(美)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李子寧譯:《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6年。
(美)巫鴻著,柳揚、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美)巫鴻著,鄭岩、王睿編:《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美)阿蘭.鄭迪斯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美)楊曉能著,唐際根、孫亞冰譯:《青銅器紋飾──圖形文字與圖像銘文的解讀》,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美)羅伯特.霍普克,Robert H. Hopcke著,蔣滔譯:《導讀榮格》,臺北:立緒文化,2005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費孝通等譯:《文化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
(英)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英)麥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uller)著,金澤譯:《比較神話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英)麥克斯.繆勒,Friedrich Max Muller,金澤譯:《宗教的起源與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英)詹姆斯・喬治・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圖書公司,1990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德)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結構群審譯:《人論》,臺北:結構群出版,1989年。
(德)利普斯,Julius Ernst Lips著,汪寧生譯:《事物的起源》,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等譯:《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黃漢青、陳衛平譯:《國家的神話》,臺北:成均出版社,1983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德)路德維希.費爾巴哈著,榮震華、王太慶、劉磊譯:《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年。
(羅馬尼亞)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吳曉琴、姚蓓琴譯:《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6年。
(羅馬尼亞)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羅馬尼亞)耶律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2000年。

3.外文專著
(羅馬尼亞)Mircea Eliade:Images and Symbol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三)期刊會議論文
1.中文期刊
(日)吉村苣子著,賈曉梅譯:〈楚墓鎮墓獸的產生和展開〉,《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及設計版》1997年3期,頁29-35。
丁清賢、宋峰:〈中國美術史上的新發現──濮陽西水坡仰韶墓內擺塑龍虎圖案藝術〉,《美術》第4期,1988年,頁59-62。
丁蘭:〈試論楚式「鎮墓獸」與東周時期楚民族的巫文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2008年5月,頁151-154。
干振瑋:〈龍紋圖像的考古學依據〉,《北方文物》第4期,1995年,頁23-27。
王立仕:〈淮陰高莊戰國墓〉,《考古學報》第2期,1988年,頁189-232、265-272。
王孝廉編譯:〈神話的定義問題〉,《民俗曲藝》第27期,1983年12月,頁89-103。
王瑞明:〈「鎮墓獸」考〉,《文物》第6期,1979年,頁85-87。
白崇人:〈試論神話與原始宗教的關係〉,《中南民族學院學報》,第2期,1981年,頁73-79。
向柏松:〈水生型創世神話在現代民族習俗中的沈積〉,《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總第87期,第2期,1997年,頁34-38。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第三次發掘簡報〉,《考古》第11期,1999年,頁961-972、圖版1-7。
朱玲:〈圖騰、神話主角與原型置換——“鷹/蛇”文化符號的人類學闡釋〉,《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1年,頁90-95。
吳榮曾:〈戰國漢代的「操蛇神怪」及其有關神話迷信的變異〉,《文物》1989年第10期,頁46-52。
李文鈺:〈《山海經》的海與海神神話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七期,2007年6月,頁1-24。
李炳海:〈蛇:參與神靈形象整合的活性因子──珥蛇、操蛇、踐蛇之神的文化意蘊〉,《文藝研究》2004年第1期,頁81-89。
李秋零:〈古希臘哲學解神話的過程及其結果〉,《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頁40-46。
李豐楙:〈山經靈異動物之研究〉,《中華學苑》第24、25期,1981年9月,頁1-25。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結構性意義──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二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頁75-141。
李豐楙:〈先秦變化神話的結構性意義──一個「常與非常」觀點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年3月,頁287-318。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一)、(二)、(三)〉,《大陸雜誌》104卷1、2、3期,2002年1、2、3月,頁1-14、1-15、1-10。
林富士:〈神話與歷史〉,《興大中文學報》第27期增刊《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2010年12月,頁643-645。
林群英、林瑤棋:〈從蛇王菩薩--談閩越族的蛇圖騰崇拜〉,《歷史月刊》第197期,2004年6月,頁137-141。
邱宜文:〈《山海經》中故事性神話之詮釋〉,《中國技術學院學報》26期,2004年7月,頁1-8。
侯迺慧:〈從山海經的神狀蠡測鳥和蛇的象徵及其轉化關係〉,《中外文學》第15卷第9期,1987年2月,頁112-129。
俞偉超、李家浩:〈論“兵闢太歲”戈〉,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古文獻硏究室編:《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頁138-145。
俞偉超:〈“大武 兵”:銅戚與巴人的“大武”舞〉,《考古》第3期,1963年,頁153-155。
俞偉超:〈“大武戚”續記〉,《考古》第1期,1964年,頁54-57。
柳存仁:〈神話與中國神話接受外來因素的限度和理由〉,《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03月,頁1-31。
孫德萱、丁清賢、趙連生、張相梅:〈濮陽西水坡遺址試掘簡報〉,《中原文物》第1期,1988年,頁1-4、29。
孫機:〈神龍出世六千年──龍的形象之出現、演變和定型〉,收入林泊佑、蘇啟明主編:《龍文化特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頁24-58。
徐志平:〈《山海經》神話的身體思維〉,《文學與神話特刊──第七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11月,頁55-93。
馬承源:〈再論“大武舞戚”的圖像〉,原載《考古》第8期(1965年),頁413-415,收錄於劉慶柱,段志洪主編:《中國古文字大系.金文文獻集成》第29冊(香港:明石文化,2004年,頁353。
馬承源:〈關於“大武戚”的銘文及圖像〉,《考古》,第10期,1963年,頁562-564。
張明華:〈玉龍的功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78期,2000年1月,頁34-41。
梅瓊林:〈王國維與「三重證據法」〉,《民族藝術》第3期,1998年,頁50-55。
陳忠信:〈試論《山海經》之水思維──神話與宗教兩種視野的綜合分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3期,2004年6月,頁249-281。
陳忠信:〈試論《山海經》之水思維──神話與宗教兩種視野的綜合分析〉,《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3期,2004年6月,頁249-281。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頁485-576。
陳躍均、院文清:〈「鎮墓獸」略考〉,《江漢考古》第3期,1983年,頁63-67。
彭浩:〈「鎮墓獸」新解〉,《江漢考古》第2期,1988年,頁66-68。
彭毅:〈諸神示象──《山海經》神話資料中的萬物靈跡〉,《文史哲學報》46期,1997年6月,頁17-57。
黃忠天:〈臺灣漢族與原住民蛇文化的差異〉,《歷史月刊》第171期,2002年4月,頁18-20。
黃銘崇:〈東亞早期神話性題材的圖文關係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27期增刊,2010年12月,頁121-176。
楊式昭:〈春秋青銅器上的蛇紋飾〉《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39期,2009年05月,頁1-17。
楊怡:〈楚式鎮墓獸的式微和漢俑的興起──解析秦漢靈魂觀的轉變〉,《考古與文物》第1期,2004年,頁54-60。
葉舒憲:〈《山海經》神話政治地理觀〉,《民族藝術》,1999年03月,頁60-75。
葉舒憲:〈《容成氏》夏禹建鼓神話通釋──五論「四重證據法」的知識考古範式〉,《民族藝術》,2009年第1期,頁98-108。
葉舒憲:〈二里頭銅牌飾與夏代神話研究──再論「第四重證據」〉,《民族藝術》,第4期,2008年,頁86-95。
葉舒憲:〈中華文明探源的人類學視角──以二里頭與三星堆銅鈴銅牌的民族志解讀為例〉,《文藝研究》,第7期,2009年,頁125-136。
葉舒憲:〈文學人類學的中國化過程與四重證據法──學術史的回顧及展望〉,《社會科學戰線》,第6期,2010年,頁109-125。
葉舒憲:〈玄鳥原型的圖像學探源──六論「四重證據法」的知識考古範式〉,《民族藝術》,第3期,2009年,頁84-93。
葉舒憲:〈國學考據學的證據法研究及展望──從一重證據法到四重證據法〉,《證據科學》,第17卷第4期,2009年,頁389-404。
葉舒憲:〈第四重證據:比較圖像學的視覺說服力──以貓頭鷹象徵的跨文化解讀為例〉,《文學評論》,第5期,2006年,172-179。
葉舒憲:〈鯀禹啟化熊神話通解──四重證據的立體釋古方法〉,《文學與神話特刊──第七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中興大學,2008年11月,頁33-53。
廖群:〈《山海經》中的原始徵兆信仰及其民俗學價值〉,《民俗研究》第2期,2006年,頁146-154。
蒙文通:〈略論《山海經》的寫作時代及其產生地域〉,《中華文史論叢,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08月,頁43-70。
蒙傳銘:〈《山海經》作者及其成書年代之重新考察〉,《中國學術年刊》第15期,1994年3月,頁243-286。
趙建軍:〈《山海經》的神話思維結構〉,《淮陰師專學報》,1997年02期,頁19-23
潛明茲:〈神話與原始宗教源于一個統一體〉,《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1年,頁15-21、51。
蔡哲茂:〈燭龍的神話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8期,1994年3月,頁41-65。
蔡振豐:〈《山海經》所隱含的神話結構試論〉,《中國文學研究》,第8卷,1994年5月,頁235-246。
蔣衛東:〈「鎮墓獸」意義辨〉,《江漢考古》第2期,1991年,頁40-44、22。
鄧喬彬:〈古代文學研究二重、三重證據法及其他〉,《洛陽大學學報》,第19卷第1期,2004年3月,頁5-9。
鄭在書:〈再論中國神話觀念:以文本的角度來看《山海經》〉,《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03月,頁91-101。
鄭志明:〈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上、下,《社會科學》第2、3期,1993年7月、10月,頁65-90、頁15-33。
鄭德坤:〈《山海經》及其神話〉,《史學年報》第4期,1932年。
蕭兵:〈中國上古文物中人與動物的關係──評張光直教授「動物伙伴」之泛薩滿理論〉,《社會科學》,2006年第1期,頁172-179。
蕭兵:〈圖像的威力:由神話讀神畫,以神畫解神話〉,《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1期,2006年2月,頁19-21。
蕭兵:〈操蛇或飾蛇:神性與權力的象徵〉,《民族藝術》第3期,2002年,頁43-57。
謝繼昌:〈布農族神話傳說思維的探討〉,載於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637-649。
鍾宗憲:〈「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東華漢學》第2期,2004年5月,頁1-45。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語言構成初探〉,《興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8年11月,頁163-191。
鍾宗憲:〈圖騰與中國神話研究的迷思〉,《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01期,頁25-28。
鍾敬文:〈馬王堆漢墓帛畫的神話史意義〉,《中華文史論叢》第10期,1979年4月,頁75-98。
韓湖初:〈對「燭龍神話即極光現象」說的質疑〉,《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3年,頁42-69。
韓鼎:〈女媧「人首蛇身」形象的結構分析〉,《廣西民族研究》第1期,2010年,頁62-66。
蘇啟明:〈龍源象與龍文化〉,《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78期,2000年1月,頁5-14。

2.外文期刊
(美)Carolyn C. Goren, Merrill Sarty, Paul Y. K. Wu, “Visual Following and Pattern Discrimination of Face-like Stimuli by Newborn Infants,”,新生兒對似人臉孔圖案的視線追蹤與辨識 Pediatrics, Vol.56 No.4(1975.10) ,pp.544-549


(四)學位論文
王仁鴻:《《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以空間、身體、食物、樂園為探討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王信元:《中國上古幽冥神話研究──以《山海經》為中心展開》,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代岱:《中國古代的蛇崇拜和蛇紋飾研究》,蘇州:蘇州大學設計藝術學碩士論文,2008年。
况國高:《蛇,上古人類的食物和工具──《山海經》“蛇”研究之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仁澤:《山海經神話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86年。
李永正:《《山海經》動物形象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邱宜文:《《山海經》神話思維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2年。
金鮮燕:《商周靑銅器中的人形紋飾》,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硏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施玫芳:《論《山海經》中的倫理意涵--由神話之鳥與山神祭祀論起》,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仁溶:《商周靑銅器上動物花紋的意義及其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張化興:《《山海經》中的神話與宗教初探》,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宜欣:《《山海經》羽族類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陳忠信:《先秦兩漢水思維研究─神話、思想與宗教三種視野之綜合分析》,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5年。
陳春玉:《《山海經》蛇類之寓意與象徵的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琬菁:《《山海經》死生觀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
陳逸根:《《山海經》中之原始信仰研究》,臺北: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謝秀卉:《山海經郭璞注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謝智琴:《《山海經》中生命安頓及樂土嚮往之探討》,臺北: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鍾勝珍:《《山海經》女性神祇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羅相珍:《《山海經》自然神話分類及原始思維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