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工程契約中定作人協力問題之研究
A study of employers` duty to co-operate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s
作者 蘇珈漪
貢獻者 楊淑文
蘇珈漪
關鍵詞 工程契約
風險分配
定作人義務
協力行為
協力義務
合作義務
誠信原則
契約解釋
契約漏洞補充
適於施作狀態
工程用地取得
執照許可
關聯廠商
指示變更
受領(驗收)
工程遲延
工期展延
延期費用
遲延索賠
定型化契約
索賠棄權條款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4:24:48 (UTC+8)
摘要 於雙務、有償之營建施工契約中,承包商依約應設法實現業主所擬定之工程計畫並完成約定工作,而業主則相對地負有支付等值對價之給付義務,此種當事人間主要義務之建構,實與民法上承攬契約之典型狀態相似,然營建工程契約通常牽涉之標的金額相當龐大,且因履約期較長,工程推動期間可能面臨之風險亦與傳統承攬契約有別;此外,工程契約隨著當事人需求之變動,致使工作內容千變萬化,且工程契約之進行受到外界經濟或客觀環境影響甚鉅,具體工作項目為因應實際施作之需要而有隨時修正或補充之可能,而此亦或多或少影響當事人得否依原訂時程順利履約。是以,多數實務及學說見解固然肯認於解釋工程契約或處理相關紛爭時,可參考或援引承攬契約之概念或規範,然考量營建工程契約之特殊性,於探討工程履約爭議時,仍不可忽略當事人真意及利益狀態之評估,並應審慎兼顧經濟效率及契約目的之追求,對法律規範為最妥適之解釋與適用。
在工程契約之主給付義務外,是否當事人亦負有其他從給付義務或附隨義務,此問題向來較少被著墨,然由於承攬契約之給付內容涉及一定工作結果之提出,承攬人對工程之進行固然需具備專業技術與能力,惟工程進行中,若干工作內容之施作,常有待定作人積極配合,方能順利完成,是以,若承攬人於施作過程遭受阻礙而有賴定作人協助,此時定作人提供必要之協力並與承攬人合作履行契約給付,對於工程整體能否如期如質之推動,通常即具有舉足輕重之關鍵地位。
惟長久以來,定作人協力行為之性質及其相應適用之法律效果為何,由於現有法令規範之不完備,再加上各式不公平定型化約款之擬定及傳統保守見解之採行,以致學理及實務上對於相關議題之處理,未能進一步突破並跟隨工程實務運作上當事人實際之需求。基於此課題攸關工程實務上當事人義務及責任關係之釐清,具有探討之重要實益,是以本文乃分別以工程契約之性質與工程契約風險分配之概念為研究之出發點,嘗試推導出當事人間較為合理之風險分配原則,同時就工程契約中定作人協力行為之內容、性質及法律效果,分析比較我國與德國法制及契約實務運作中相關規範與制度之異同或優劣,藉以釐清定作人協力義務相關規定與其他法律制度間之關係,而透過此種分析與思辨之過程,應可進一步證立工程契約中當事人合作概念之重要性。
其次,本文將整合學理上相關論述,為定作人協力行為之案例類型提供一較為合適之檢驗標準,並以實務上常見之紛爭類型作為討論依據,針對案例事實予以類型化,釐清主要爭點,同時佐以本文之研究成果,逐一檢視個案中法院對於協力義務之定性是否妥適,並分析當事人間可能主張之請求權基礎或條款之約定,是否呼應本文對於工程契約風險分配及法律效果部分闡述之原則,進而引入定型化約款管制理論,對於個案中當事人間偏離之權利義務或風險分配約定予以調整,以期作為未來實務處理相關爭議之參考。最末,本文將綜合全篇之說明,嘗試對現行規範提出可行之修正建議,期能不僅有助於當事人間紛爭之解決,更希冀我國工程契約法制得以朝向更健全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書籍
(1)史尚寬,債法總則,1983年3月。
(2)史尚寬,債法各論,1981年7月。
(3)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三民,2002年6月,修訂二版一刷。
(4)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三民,1995年4月,修正十六版。
(5)王澤鑑,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債法原理(一),三民,2009年9月,增訂版。
(6)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2005年9月再刷。
(7)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三民,2009年12月版。
(8)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三民,2010年3月,修訂版。
(9)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2006年11月,修正三版。
(10)黃立等,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2004年10月,初版第三刷。
(11)黃立等,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2004年9月,初版第二刷。
(12)黃立,德國新債法之研究,元照,2009年9月,初版。
(13)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一冊,植根法學,2002年6月,初版。
(14)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二冊,植根法學,2004年7月,增訂版。
(15)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植根法學,2006年9月,增訂二版。
(16)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民法講義II,學林,2004年9月,一版再刷。
(17)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民法講義I,學林,2005年2月,一版再刷。
(18)陳自強,整合中之契約法,元照,2011年5月,初版一刷。
(19)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翰蘆圖書,2001年8月,三刷。
(20)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三)—消費者保護法專論,元照,2003年8月初版。
(21)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四),元照,2006年12月,初版。
(22)楊淑文,新型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元照,2006年,二版。
(23)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下),瑞興,2010年3月,初版。
(24)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2002年3月,初版。
(25)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元照,2001年2月,新訂一版一刷。
(26)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元照,2008年8月,初版二刷。
(27)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自版,2004年3月,初版。
(28)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文光圖書,1959年4月,五版。
(29)彭鳳至,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中、德立法、裁判、學說之比較,五南,1986年1月,初版。
(30)王文宇,從經濟觀點論保障財產權的方式,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元照,2000年5月,初版一刷。
(31)姚志明,契約法總論,元照,2011年9月,初版一刷。
(32)姚志明,債務不履行之研究(一),2003年8月,初版一刷。
(33)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2003年2月,初版一刷。
(34)姚志明,民事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元照,2009年11月,初版一刷。
(35)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上),翰蘆,2010年2月,增訂二版。
(36)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下),翰蘆,2010年2月,增訂二版。
(37)葉錦鴻,承攬,三民,2007年11月,初版一刷。
(38)羅昌發,政府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元照,2004年10月,二版。
(39)杜景林、盧湛,德國民法典評注,法律出版社,2011年8月,一版。
(40)杜景林、盧湛譯,德國債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6年3月,二刷。
(41)杜景林、盧湛譯,德國債法分論,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初版。
(42)王志興,工程仲裁案例選輯(1),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0年12月,一版。
(4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案例彙編III,1998年6月。
(44)民法研究修正實錄—債編部分(五),法務部編印,2000年1月。
(45)陳櫻琴、陳希佳、黃仲宜合著,工程與法律,新文京開發,2010年9月,二版。
(46)巫啟后,統包概說,文笙,2006年,初版。
(47)尹章華,公共工程與採購法,台北漢興,1998年7月,初版。
(48)黃鈺華主編,政府採購法解讀—逐條釋義,元照,2008年9月,三版一刷。
(49)張登科,強制執行法,2004年2月,自版。
(50)楊與齡,強制執行法論,五南經銷,2007年,修正十三版。
(51)呂彥彬,工程契約履約擔保制度之研究,元照,2010年3月,初版一刷。
(52)李家慶,工程與法律的對話,三民,2010年1月,初版一刷。
(53)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4年9月,初版。
(54)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元照,2008年10月,二版一刷。
(55)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10年12月,一版。
(56)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二),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10年12月,一版。
(57)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元照,2008年1月,二版二刷。
(58)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2008年1月,初版二刷。
(59)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三),元照,2007年7月,初版一刷。
(60)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四),元照,2008年9月,初版一刷。

2、期刊論文
(1)王澤鑑,不當得利制度與衡平原則:定作人依民法第五一一條規定終止時,承攬人就承攬工作之全部支出費用得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法學叢刊第148期,1987年1月。
(2)王澤鑑,定作人終止契約時承攬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報酬請求權與不當得利請求權:最高法院三則判決之檢討,法學叢刊第137期,1990年1月。
(3)王澤鑑,民法總則在實務上的最新發展(五)—最高法院90及91年度若干判決的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7期,2004年4月。
(4)楊與齡,論承攬契約定作人之義務,法學叢刊第85期,1977年3月。
(5)黃茂榮等,承攬之終止與解除之效力—民法研究會第五次研討會紀錄,法學叢刊第166期,1997年4月。
(6)黃立,契約自由的限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
(7)黃立,消保法的定型化契約條款(一),月旦法學教室第15期,2004年1月。
(8)黃立,工程承攬契約中情事變更之適用問題,政大法學評論第119期,2011年2月。
(9)黃立,檢視短期消滅時效的問題兼論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156號及89年度台上字第831號民事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67期,2001年9月。
(10)楊淑文,工期展延之爭議與履約調解,月旦法學雜誌第143期,2007年4月。
(11)楊淑文,工程定型化契約之履約保證條款(含立即照付約款)—最高法院相關實務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87期,2010年12月。
(12)楊淑文,主債權範圍擴展條款之無效與異常—最高法院91年台上字第2336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2期,2005年7月。
(13)楊淑文教授之發言,最高法院99年度民事學術暨債法施行八十週年研討會,台灣法學雜誌第179期,2011年7月。
(14)詹森林,公共工程定型化工期展延條款之實務問題,法令月刊第61卷第8期,2010年8月。
(15)陳自強,雙務契約不當得利返還之請求,政大法學評論第54期,1995年12月。
(16)陳自強,論計算錯誤,政大法學評論第53期,1995年6月。
(17)林誠二,政府採購契約消滅時效條款,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2004年7月。
(18)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台灣本土法學第12期,2000年7月。
(19)楊芳賢,給付遲延時解除契約與損害賠償請求權關係之立法例以及我國民法第二百六十條等相關規定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58期,1997年12月。
(20)王千維,德國民法債編修正有關消滅時效制度之變動,月旦法學教室第8期,2003年6月。
(21)朱柏松,民法定型化契約規範之適用與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
(22)陳聰富,工程承攬契約之成立、解除與終止,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期,1999年8月。
(23)陳聰富,誠信原則的理論與實踐,政大法學評論104期,2008年8月。
(24)王文宇,契約定性、漏洞填補與任意規定:以一則工程契約終止的判決為例,台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2期,2009年6月。
(25)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營造天下第111期,2005年3月。
(26)顏玉明,從工程契約文件談契約價金之給付與調整,營造天下第112期,2005年4月。
(27)顏玉明,從FIDIC國際工程標準契約條款談工程索賠管理,營造天下第109期,2005年2月。
(28)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進度及工期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29)顏玉明,合作義務之實踐—工程契約定作人用地提供行為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期,2012年6月。
(30)顏玉明,工程變更(Variations)之探討—以異常地質(Differing Site Conditions)為對象,律師雜誌第282期,2003年3月。
(31)Canaris, Grundgedanken und Entwicklung des deutschen Vertragsrecht, 林美惠譯,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1999年4月。
(32)姚志明,營建工程承攬契約定作人協力義務之性質--評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台上字第一○九六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6期,2010年12月。
(33)姚志明,營建工程契約協力義務之研究,東亞法學評論,第1卷第1期,2010年3月。
(34)姚志明,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之成立—以營建工程之招標、決標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
(35)姚志明,德國民法債編修正介紹,月旦法學教室第8期,2003年2月。
(36)姚志明,民法債務不履行之新發展,月旦法學雜之第99期,2003年8月。
(37)姚志明,一般情事變更原則於給付工程款案例之適用—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台上字第八九八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2008年5月。
(38)楊佳元,雙務契約給付不能之效力,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1期,2007年3月。
(39)Gerhard Hohloch, 債法修正及新法侵害契約之類型,楊佳元譯,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
(40)邱琦,債務不履行體系的再構成—論德國法上的發展,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2000年10月。
(41)林易典,德國民法典新舊法部分譯文,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
(42)林易典,德國民法債編修正簡介,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43)陳彥良,論給付障礙法之新體例--以德國新修正之民法債篇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4月。
(44)林榮耀,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與實際,收錄於民法債編論文選輯,鄭玉波主編,1984年7月初版。
(45)李家慶,論工程承攬報酬之請求權時效,營建知訊第241期,2003年2月。
(46)李家慶,論工期展延索賠棄權條款之效力,營建知訊第242期,2003年3月。
(47)李家慶,遲延交付場地責任誰屬,營建知訊第226期,2001年11月。
(48)陳佑寰,真正還是不真正?論工程契約中業主協力行為之性質—最高法院97年台上字第360號民事判決之評析,法令月刊第62卷第8期,2011年8月。
(49)古嘉諄,論工程契約之生、老、病、死,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2008年1月。
(50)古嘉諄,工程契約之「老」與相關爭議,月旦法學教室第65期,2008年3月。
(51)古嘉諄,工程契約之病(上),月旦法學教室67期,2008年6月。
(52)林孜俞,工程契約業主不為協力行為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53)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54)余文恭,論工程契約定作人之指示—兼論FIDIC紅皮書之相關規定,法令月刊第55卷第11期,2004年11月。
(55)余文恭,工程爭議探討—論重大地質差異之三大特徵,營造天下第137期,2008年1月。
(56)余文恭,從工程契約之動態發展論工程契約之變更—兼論FIDIC紅皮書之相關規定,法令月刊第55卷第12期,2004年12月。
(57)張哲源,交付=受領—論承攬人之「交付」、定作人之「受領」與危險移轉、同時履行抗辯、物之瑕疵擔保間之關係,東吳法律學報第16卷第3期,2005年4月。
(58)鄭富方、孔繁琦、廖肇昌,工程承攬契約之解除與終止,營建管理季刊第85期,2011年3月。
(59)廖肇昌、黃一平,公共工程契約爭議類型之探討,營建管理季刊第64期,2005年9月。
(60)謝定亞,公共工程契約風險分配之兩難—以經濟效率分析為核心,土木水利第36期卷3,2009年6月。
(61)陳純敬,營建工程展延工期及額外費用補償之請求依據,土木水利第36卷第2期,2009年6月。
(62)黃越欽,承攬契約之履行責任與瑕疵擔保責任,政大法學評論第9期,1978年12月。
(63)劉福標,營建工程風險管理與分擔之初探,營建管理季刊第50期,2002年3月。
(64)鄧勝軒,淺論公共工程契約風險的公平合理分擔,營建管理季刊第70期,2007年。
(65)葉英惠,合約的風險管理,中鼎月刊第249期,2000年4月。
(66)林發立,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四)—工程合約之定義、在我國法律上之定性、種類及特性,萬國法律第81期,1995年6月。
(67)吳憲彰,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三)—承攬契約工程變更之爭議,營造天下第23期,1997年11月。
(68)吳憲彰,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六)--營繕工程驗收與保固之爭議,營造天下第40期,1999年4月。
(69)蔡宗儐、黃冠雄、蔡哲安,營造業聯合承攬現況初探(下),營造天下第113期,2005年5月。
(70)藍瀛芳,論工程契約的分類與統包(下),營建知訊第247期,2003年8月。
(71)林雅芬、陳鵬光、魏潮宗,工期展延與損失求償,工程法律探索,元照,2009年10月,初版一刷。
(72)馮馨儀,工程保留款之性質—評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950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40期,2007年1月。
(73)羅明通,論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上)—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營建知訊第232期,2002年5月。
(74)羅明通,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下),營建知訊第233期, 2002年6月。
(75)羅明通,公平合理原則與不可歸責於兩造之工期延宕之補償—兼論棄權條款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76)林美惠,淺論「工程預付款」之法律性質,營造天下第61/62期,2002年2月。
(77)黃泰鋒、陳麗嘉,論工程款請求權之消滅時效,仲裁季刊第77期,2006年3月。
(78)黃泰鋒、陳麗嘉,工期展延補償爭議爭點試析(上),仲裁季刊第78期,2006年7月。
(79)黃泰鋒、陳麗嘉,工期展延補償爭議爭點試析(下),仲裁季刊第79期,2006年11月。
(80)黃泰鋒,工期展延合理補償之請求依據—論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性,營造天下第40期,1999年4月。
(81)黃柏夫,「誠實信用原則」與「情事變更原則」如何適用於工程展期糾紛?萬國法律第108期,1999年12月。
(82)賴榮吉、謝宇珩,捷運工程因工期展延衍生公平調整合約金額探討,捷運技術半年刊第27期,2002年8月。
(83)藍秉強,從「工期展延索賠爭議」到「逾期罰款爭議」的趨勢預測,仲裁季刊第71期,2004 年5月。
(84)陳坤城,情事變更原則在營建工程之探討(一),現代營建第281期,2003年5月。
(85)黃世孟、陳坤成,營建工程受領(驗收接管)遲延之探討(下),現代營建第217期,1998年1月。
(86)張吉佐、李民政,隧道工程地質風險分攤研議,中興工程第64期,1999年7月。

3、論文
(1)曾婉雯,工程契約中之契約調整權—以情事變更原則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陳玉潔,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3)歐陽勝嘉,定型化違約金條款之法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4)吳若萍,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中遲延完工之問題研究--以不可歸責於承攬人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5)張南薰,情事變更原則在公共工程上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6)林孜俞,公共工程契約之訂定與招標機關之義務,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7)黃紋綦,工程契約風險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8)謝定亞,施工承攬契約不可抗力風險分配之法律經濟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9)林辰熹,工程採購契約之承攬報酬及危險負擔移轉問題探討,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10)林慧貞,附隨義務與民事責任之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11)詹文馨,契約法上之附隨義務—以德國法契約責任之擴大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12)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
(13)余文恭,兩岸工程施工契約之比較研究—以竣工義務及協力行為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大陸法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14)邊國鈞,公共工程履約爭議實務問題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5)林俊佑,工程承攬契約重大變更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6)張晏菁,論工程契約下定作人之協力義務,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7)劉芮圻,工程契約定作人義務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8)呂純純,公共工程逾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9)劉至芳,工程契約價金調整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0)謝家佳,公共工程展延爭議法律問題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1)孫玉珊,美國法下擬制變更理論於我國公共工程契約上之應用,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22)白惠淑,公共工程統包之相關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3)盧仲昱,營建工程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24)林明珠,受領遲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25)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26)盧克晃,工程履約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7)夏正台,FIDIC海牙國際工程土木工程契約一般條款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4、研討會論文、研究報告
(1)Prof.Dr. Stephan Lorenz,「債務法現代化後的德國法院實務現況」專題演講稿。
(2)楊淑文,工程契約之危險承擔與情事變更原則,發表於台灣工程法學會。
(3)詹森林,最高法院裁判與民事契約法之發展,發表於最高法院99年度民事學術暨債法施行八十週年研討會,2010年10月12日。
(4)顏玉明,引言—工程承攬契約中業主義務之探討,發表於工程法律系列論壇(九)。
(5)謝定亞,建立工程業主義務清單之初議,發表於工程法律系列論壇(九)。
(6)許俊逸,工程承攬契約之風險分配—以鐵路改建工程常見爭議類型為例,發表於工程法律系列論壇(五)。
(7)黃馨慧,由法院判決先例看工期展延及費用求償之爭議,發表於工程法律系列論壇(四)。
(8)理律法律事務所,政府採購爭議處理事件案源及問題類型分析,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2003年。
(9)李家慶計畫主持,政府採購契約之廠商所負損害賠償責任之研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2006年。
(10)陳堯中等計畫主持,隧道工程地質風險分攤及標準契約條款,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1999年8月。

(二)德文文獻
1.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 I, Allgemeiner Teil, 19. Aufl., 2010, C. H. Beck, München.
2.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 I, Besonderer Teil, 15. Aufl., 2010, C. H. Beck, München.
3.Brox/Walker, Besonderes Schuldrecht. 34. Aufl., 2010, C. H. Beck, München.
4.Brox/Walker, Allgemeines Schuldrecht. 33. Aufl., 2009, C. H. Beck, München.
5.Looschelders, 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6. Aufl., 2010, Carl Heymanns, Köln.
6.Jörn Eckert, 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2. Aufl., 2004, Baden-Baden.
7.Hans-Joachim Musielak, Grundkurs BGB : eine Darstellung zur Vermittlung von Grundlagenwissen im bürgerlichen Recht mit Fällen und Fragen zur Lern- und Verständniskontrolle sowie mit Übungsklausuren, 11. Aufl., 2009, C. H. Beck, München.
8.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mit Einführungsgesetz und Nebengesetzen, Buch 2 Recht der Schuldverhältnisse §§ 631-651 (Werkvertrag), Neubearbeitung 2008.
9.Kapellmann/Langen, Einführung in die VOB/B, 17. Aufl., 2008.
10.Kapellmann/Messerschmidt, VOB Teil A und B, 3. Aufl., 2010, C. H. Beck, München.
11.Messerschmidt/Voit, Privates Baurecht, 2008, München.
12.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and 4, 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II §§611-704, 5. Aufl., 2009, München.
13.Vygen/Joussen, Bauvertragsrecht nach VOB und BGB I , 4. Aufl., 2008.
14.Iris Oberhauser, Praxisleitfaden Privates Baurecht, 2010.
15.Günther Jansen, Beck`scher Online-Kommentar VOB Teil B, 2009.
16.Locher, das private Baurecht, 7. Aufl., 2005, C.H.Beck München.
17.Kleine-Möller Mehl, Handbuch des privaten Baurecht, 3. Aufl., 2005, München.
18.Christopf Müller-Foell, Die Mitwirkung des Bestellers beim Werkvertrag, Duncker & Humblot/Berlin, Band 69, 1982.
19.Marcus Daniel Strunk, Die Mitwirkung des Bestellers und ihre Auswirkungen auf den Vollzug des Werkvertrags, Verlag Dr. Kovac, Band 59, Hamburg 2008.

(三)網站資料
1.司法院法學資料搜尋系統 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2.法源法律網: http://www.lawbank.com.tw/
3.德國聯邦司法部網站: http://www.gesetze-im-internet.de/englisch_bgb/index.html
4.Juristischer Informationsdienst dejure. org: http://dejure.org/gesetze/VOB-B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8651002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651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淑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蘇珈漪zh_TW
dc.creator (作者) 蘇珈漪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4:24:48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4:24: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4:24:4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651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94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651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於雙務、有償之營建施工契約中,承包商依約應設法實現業主所擬定之工程計畫並完成約定工作,而業主則相對地負有支付等值對價之給付義務,此種當事人間主要義務之建構,實與民法上承攬契約之典型狀態相似,然營建工程契約通常牽涉之標的金額相當龐大,且因履約期較長,工程推動期間可能面臨之風險亦與傳統承攬契約有別;此外,工程契約隨著當事人需求之變動,致使工作內容千變萬化,且工程契約之進行受到外界經濟或客觀環境影響甚鉅,具體工作項目為因應實際施作之需要而有隨時修正或補充之可能,而此亦或多或少影響當事人得否依原訂時程順利履約。是以,多數實務及學說見解固然肯認於解釋工程契約或處理相關紛爭時,可參考或援引承攬契約之概念或規範,然考量營建工程契約之特殊性,於探討工程履約爭議時,仍不可忽略當事人真意及利益狀態之評估,並應審慎兼顧經濟效率及契約目的之追求,對法律規範為最妥適之解釋與適用。
在工程契約之主給付義務外,是否當事人亦負有其他從給付義務或附隨義務,此問題向來較少被著墨,然由於承攬契約之給付內容涉及一定工作結果之提出,承攬人對工程之進行固然需具備專業技術與能力,惟工程進行中,若干工作內容之施作,常有待定作人積極配合,方能順利完成,是以,若承攬人於施作過程遭受阻礙而有賴定作人協助,此時定作人提供必要之協力並與承攬人合作履行契約給付,對於工程整體能否如期如質之推動,通常即具有舉足輕重之關鍵地位。
惟長久以來,定作人協力行為之性質及其相應適用之法律效果為何,由於現有法令規範之不完備,再加上各式不公平定型化約款之擬定及傳統保守見解之採行,以致學理及實務上對於相關議題之處理,未能進一步突破並跟隨工程實務運作上當事人實際之需求。基於此課題攸關工程實務上當事人義務及責任關係之釐清,具有探討之重要實益,是以本文乃分別以工程契約之性質與工程契約風險分配之概念為研究之出發點,嘗試推導出當事人間較為合理之風險分配原則,同時就工程契約中定作人協力行為之內容、性質及法律效果,分析比較我國與德國法制及契約實務運作中相關規範與制度之異同或優劣,藉以釐清定作人協力義務相關規定與其他法律制度間之關係,而透過此種分析與思辨之過程,應可進一步證立工程契約中當事人合作概念之重要性。
其次,本文將整合學理上相關論述,為定作人協力行為之案例類型提供一較為合適之檢驗標準,並以實務上常見之紛爭類型作為討論依據,針對案例事實予以類型化,釐清主要爭點,同時佐以本文之研究成果,逐一檢視個案中法院對於協力義務之定性是否妥適,並分析當事人間可能主張之請求權基礎或條款之約定,是否呼應本文對於工程契約風險分配及法律效果部分闡述之原則,進而引入定型化約款管制理論,對於個案中當事人間偏離之權利義務或風險分配約定予以調整,以期作為未來實務處理相關爭議之參考。最末,本文將綜合全篇之說明,嘗試對現行規範提出可行之修正建議,期能不僅有助於當事人間紛爭之解決,更希冀我國工程契約法制得以朝向更健全的方向邁進。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第一項 研究範圍 3
第二項 研究方法 5
第三節 本文架構 7

第二章 工程契約之特性與風險分配 11
第一節 總說 11
第一項 工程契約概述 11
壹、工程契約之種類 11
貳、工程契約之特性 15
第二項 工程契約之法律性質 17
壹、承攬契約 17
貳、有償、雙務契約 24
參、長期關係性契約 26
肆、小結 28
第二節 工程契約之風險分配 29
第一項 概說 29
第二項 法律預定之風險分配 32
壹、給付危險與對待給付危險 33
貳、材料毀損滅失之危險 38
參、工作瑕疵 38
第三項 契約約定之風險分配 40
壹、概說 40
貳、契約計價之風險分配 41
參、我國工程採購契約範本之風險分配 46
肆、當事人無法預見之風險分配 55
第四項 外國法及工程契約範本風險體系 56
壹、德國民法 57
貳、VOB簡介—以VOB/B為中心 63
第五項 小結 73

第三章 定作人協力義務之內容與性質 77
第一節 定作人義務概述 77
第二節 定作人之付款義務 78
第一項 承攬報酬之給付 78
壹、承攬報酬之意涵 79
貳、報酬債權發生及給付之時點 80
參、報酬僅估計概數 83
第二項 契約付款方式 85
壹、預付款 85
貳、估驗款 89
參、保留款 93
第三項 報酬請求權之消滅時效 101
第三節 定作人之協力義務 107
第一項 概說 107
壹、探討源起 107
貳、探討脈絡 108
第二項 協力義務性質之爭議 109
壹、實務見解 109
貳、學說見解 114
參、外國法規定 117
肆、本文看法 128
第三項 小結 144

第四章 定作人違反協力義務之法律效果 147
第一節 概說 147
第二節 定型化契約管制理論於工程契約中之適用 149
第一項 契約自由與定型化約款管制 149
第二項 工程定型化契約之運作與規範 151
壹、工程契約是否屬於定型化契約 151
貳、定型化契約條款之效力控制 155
第三節 展延工期 161
第一項 概說 161
第二項 德國法上工期展延之相關規範 163
壹、VOB/B第6條第2項 163
貳、VOB/B第6條第2項第2款 165
參、延展期限之基準 166
第三項 比較分析 166
壹、約定之風險分配 166
貳、工期展延相關定型化契約條款之效力 169
第四節 增加費用或損失之請求 175
第一項 概說 175
第二項 索賠棄權條款之效力 177
壹、條款內容及實務裁判 177
貳、本文看法 181
第三項 德國民法及VOB/B之規定 185
壹、德國民法第642條、VOB/B第6條第6項 185
貳、德國民法第645條:業主之責任 190
參、德國民法第643條、VOB/B第9條:承攬人之終止權 195
第四項 我國法下相關之請求權基礎 197
壹、民法第507條 197
貳、民法第509條 210
參、民法第240條 214
肆、債務不履行之規定 219
伍、情事變更原則 227
第五項 小結 242

第五章 定作人協力義務之類型 245
第一節 提供適於施作狀態之義務 246
第一項 概說 246
第二項 提供工地(場所)、機具、遷移管線 247
壹、工程契約範本 247
貳、實務判決 248
參、評析 253
第三項 提供必要之執照、許可 266
壹、工程契約範本 266
貳、實務判決 267
參、評析 268
第四項 協調關聯廠商 273
壹、工程契約範本 273
貳、實務判決 275
參、評析 276
第五項 提供正確之施工資料、給予必要之指示與辦理契約變更 286
壹、工程契約範本 286
貳、實務判決 290
參、評析 292
第二節 受領(驗收)義務 311
第一項 工程契約範本 312
壹、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工程採購契約範本 312
貳、交通部臺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一般規範 313
第二項 實務判決 314
壹、業主是否有辦理驗收之義務 314
貳、業主拒絕或遲延辦理驗收之效果 315
參、業主先行使用而未辦理驗收之相關問題 316
第三項 評析 318
壹、實務現況分析 318
貳、外國法相關規定 319
參、本文看法 324

第六章 結論 339

參考文獻 I

附錄 德國民法及工程契約範本VOB/B相關法條 I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651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工程契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風險分配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定作人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協力行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協力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合作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誠信原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契約解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契約漏洞補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適於施作狀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程用地取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執照許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關聯廠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指示變更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受領(驗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程遲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期展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延期費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遲延索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定型化契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索賠棄權條款zh_TW
dc.title (題名) 工程契約中定作人協力問題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employers` duty to co-operate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書籍
(1)史尚寬,債法總則,1983年3月。
(2)史尚寬,債法各論,1981年7月。
(3)鄭玉波,民法債編總論,三民,2002年6月,修訂二版一刷。
(4)鄭玉波,民法債編各論(上),三民,1995年4月,修正十六版。
(5)王澤鑑,基本理論債之發生,債法原理(一),三民,2009年9月,增訂版。
(6)王澤鑑,民法總則,三民,2005年9月再刷。
(7)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三民,2009年12月版。
(8)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下),三民,2010年3月,修訂版。
(9)黃立,民法債編總論,元照,2006年11月,修正三版。
(10)黃立等,民法債編各論(上),元照,2004年10月,初版第三刷。
(11)黃立等,民法債編各論(下),元照,2004年9月,初版第二刷。
(12)黃立,德國新債法之研究,元照,2009年9月,初版。
(13)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一冊,植根法學,2002年6月,初版。
(14)黃茂榮,債法總論第二冊,植根法學,2004年7月,增訂版。
(15)黃茂榮,債法各論第一冊,植根法學,2006年9月,增訂二版。
(16)陳自強,契約之內容與消滅,民法講義II,學林,2004年9月,一版再刷。
(17)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民法講義I,學林,2005年2月,一版再刷。
(18)陳自強,整合中之契約法,元照,2011年5月,初版一刷。
(19)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翰蘆圖書,2001年8月,三刷。
(20)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三)—消費者保護法專論,元照,2003年8月初版。
(21)詹森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四),元照,2006年12月,初版。
(22)楊淑文,新型契約與消費者保護法,元照,2006年,二版。
(23)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體系化解說(下),瑞興,2010年3月,初版。
(24)林誠二,民法債編各論(中),瑞興,2002年3月,初版。
(25)邱聰智,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元照,2001年2月,新訂一版一刷。
(26)邱聰智,新訂債法各論(中),元照,2008年8月,初版二刷。
(27)劉春堂,民法債編各論(中),自版,2004年3月,初版。
(28)戴修瓚,民法債編各論,文光圖書,1959年4月,五版。
(29)彭鳳至,情事變更原則之研究—中、德立法、裁判、學說之比較,五南,1986年1月,初版。
(30)王文宇,從經濟觀點論保障財產權的方式,民商法理論與經濟分析,元照,2000年5月,初版一刷。
(31)姚志明,契約法總論,元照,2011年9月,初版一刷。
(32)姚志明,債務不履行之研究(一),2003年8月,初版一刷。
(33)姚志明,誠信原則與附隨義務之研究,元照,2003年2月,初版一刷。
(34)姚志明,民事法理論與判決研究(一),元照,2009年11月,初版一刷。
(35)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上),翰蘆,2010年2月,增訂二版。
(36)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下),翰蘆,2010年2月,增訂二版。
(37)葉錦鴻,承攬,三民,2007年11月,初版一刷。
(38)羅昌發,政府採購法與政府採購協定論析,元照,2004年10月,二版。
(39)杜景林、盧湛,德國民法典評注,法律出版社,2011年8月,一版。
(40)杜景林、盧湛譯,德國債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6年3月,二刷。
(41)杜景林、盧湛譯,德國債法分論,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初版。
(42)王志興,工程仲裁案例選輯(1),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0年12月,一版。
(43)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案例彙編III,1998年6月。
(44)民法研究修正實錄—債編部分(五),法務部編印,2000年1月。
(45)陳櫻琴、陳希佳、黃仲宜合著,工程與法律,新文京開發,2010年9月,二版。
(46)巫啟后,統包概說,文笙,2006年,初版。
(47)尹章華,公共工程與採購法,台北漢興,1998年7月,初版。
(48)黃鈺華主編,政府採購法解讀—逐條釋義,元照,2008年9月,三版一刷。
(49)張登科,強制執行法,2004年2月,自版。
(50)楊與齡,強制執行法論,五南經銷,2007年,修正十三版。
(51)呂彥彬,工程契約履約擔保制度之研究,元照,2010年3月,初版一刷。
(52)李家慶,工程與法律的對話,三民,2010年1月,初版一刷。
(53)李家慶,工程法律與索賠實務,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04年9月,初版。
(54)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元照,2008年10月,二版一刷。
(55)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一),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10年12月,一版。
(56)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二),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10年12月,一版。
(57)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一),元照,2008年1月,二版二刷。
(58)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二),元照,2008年1月,初版二刷。
(59)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三),元照,2007年7月,初版一刷。
(60)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四),元照,2008年9月,初版一刷。

2、期刊論文
(1)王澤鑑,不當得利制度與衡平原則:定作人依民法第五一一條規定終止時,承攬人就承攬工作之全部支出費用得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法學叢刊第148期,1987年1月。
(2)王澤鑑,定作人終止契約時承攬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報酬請求權與不當得利請求權:最高法院三則判決之檢討,法學叢刊第137期,1990年1月。
(3)王澤鑑,民法總則在實務上的最新發展(五)—最高法院90及91年度若干判決的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7期,2004年4月。
(4)楊與齡,論承攬契約定作人之義務,法學叢刊第85期,1977年3月。
(5)黃茂榮等,承攬之終止與解除之效力—民法研究會第五次研討會紀錄,法學叢刊第166期,1997年4月。
(6)黃立,契約自由的限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
(7)黃立,消保法的定型化契約條款(一),月旦法學教室第15期,2004年1月。
(8)黃立,工程承攬契約中情事變更之適用問題,政大法學評論第119期,2011年2月。
(9)黃立,檢視短期消滅時效的問題兼論最高法院88年度台上字第156號及89年度台上字第831號民事判決,政大法學評論第67期,2001年9月。
(10)楊淑文,工期展延之爭議與履約調解,月旦法學雜誌第143期,2007年4月。
(11)楊淑文,工程定型化契約之履約保證條款(含立即照付約款)—最高法院相關實務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87期,2010年12月。
(12)楊淑文,主債權範圍擴展條款之無效與異常—最高法院91年台上字第2336號判決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22期,2005年7月。
(13)楊淑文教授之發言,最高法院99年度民事學術暨債法施行八十週年研討會,台灣法學雜誌第179期,2011年7月。
(14)詹森林,公共工程定型化工期展延條款之實務問題,法令月刊第61卷第8期,2010年8月。
(15)陳自強,雙務契約不當得利返還之請求,政大法學評論第54期,1995年12月。
(16)陳自強,論計算錯誤,政大法學評論第53期,1995年6月。
(17)林誠二,政府採購契約消滅時效條款,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2004年7月。
(18)林誠二,情事變更原則之再探討,台灣本土法學第12期,2000年7月。
(19)楊芳賢,給付遲延時解除契約與損害賠償請求權關係之立法例以及我國民法第二百六十條等相關規定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58期,1997年12月。
(20)王千維,德國民法債編修正有關消滅時效制度之變動,月旦法學教室第8期,2003年6月。
(21)朱柏松,民法定型化契約規範之適用與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4期,1999年11月。
(22)陳聰富,工程承攬契約之成立、解除與終止,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期,1999年8月。
(23)陳聰富,誠信原則的理論與實踐,政大法學評論104期,2008年8月。
(24)王文宇,契約定性、漏洞填補與任意規定:以一則工程契約終止的判決為例,台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2期,2009年6月。
(25)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營造天下第111期,2005年3月。
(26)顏玉明,從工程契約文件談契約價金之給付與調整,營造天下第112期,2005年4月。
(27)顏玉明,從FIDIC國際工程標準契約條款談工程索賠管理,營造天下第109期,2005年2月。
(28)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進度及工期問題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29)顏玉明,合作義務之實踐—工程契約定作人用地提供行為之探討,政大法學評論第期,2012年6月。
(30)顏玉明,工程變更(Variations)之探討—以異常地質(Differing Site Conditions)為對象,律師雜誌第282期,2003年3月。
(31)Canaris, Grundgedanken und Entwicklung des deutschen Vertragsrecht, 林美惠譯,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1999年4月。
(32)姚志明,營建工程承攬契約定作人協力義務之性質--評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台上字第一○九六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6期,2010年12月。
(33)姚志明,營建工程契約協力義務之研究,東亞法學評論,第1卷第1期,2010年3月。
(34)姚志明,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之成立—以營建工程之招標、決標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81期,2010年6月。
(35)姚志明,德國民法債編修正介紹,月旦法學教室第8期,2003年2月。
(36)姚志明,民法債務不履行之新發展,月旦法學雜之第99期,2003年8月。
(37)姚志明,一般情事變更原則於給付工程款案例之適用—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台上字第八九八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56期,2008年5月。
(38)楊佳元,雙務契約給付不能之效力,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61期,2007年3月。
(39)Gerhard Hohloch, 債法修正及新法侵害契約之類型,楊佳元譯,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
(40)邱琦,債務不履行體系的再構成—論德國法上的發展,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2000年10月。
(41)林易典,德國民法典新舊法部分譯文,月旦法學雜誌第99期,2003年8月。
(42)林易典,德國民法債編修正簡介,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
(43)陳彥良,論給付障礙法之新體例--以德國新修正之民法債篇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95期,2003年4月。
(44)林榮耀,情事變更原則之理論與實際,收錄於民法債編論文選輯,鄭玉波主編,1984年7月初版。
(45)李家慶,論工程承攬報酬之請求權時效,營建知訊第241期,2003年2月。
(46)李家慶,論工期展延索賠棄權條款之效力,營建知訊第242期,2003年3月。
(47)李家慶,遲延交付場地責任誰屬,營建知訊第226期,2001年11月。
(48)陳佑寰,真正還是不真正?論工程契約中業主協力行為之性質—最高法院97年台上字第360號民事判決之評析,法令月刊第62卷第8期,2011年8月。
(49)古嘉諄,論工程契約之生、老、病、死,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2008年1月。
(50)古嘉諄,工程契約之「老」與相關爭議,月旦法學教室第65期,2008年3月。
(51)古嘉諄,工程契約之病(上),月旦法學教室67期,2008年6月。
(52)林孜俞,工程契約業主不為協力行為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53)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54)余文恭,論工程契約定作人之指示—兼論FIDIC紅皮書之相關規定,法令月刊第55卷第11期,2004年11月。
(55)余文恭,工程爭議探討—論重大地質差異之三大特徵,營造天下第137期,2008年1月。
(56)余文恭,從工程契約之動態發展論工程契約之變更—兼論FIDIC紅皮書之相關規定,法令月刊第55卷第12期,2004年12月。
(57)張哲源,交付=受領—論承攬人之「交付」、定作人之「受領」與危險移轉、同時履行抗辯、物之瑕疵擔保間之關係,東吳法律學報第16卷第3期,2005年4月。
(58)鄭富方、孔繁琦、廖肇昌,工程承攬契約之解除與終止,營建管理季刊第85期,2011年3月。
(59)廖肇昌、黃一平,公共工程契約爭議類型之探討,營建管理季刊第64期,2005年9月。
(60)謝定亞,公共工程契約風險分配之兩難—以經濟效率分析為核心,土木水利第36期卷3,2009年6月。
(61)陳純敬,營建工程展延工期及額外費用補償之請求依據,土木水利第36卷第2期,2009年6月。
(62)黃越欽,承攬契約之履行責任與瑕疵擔保責任,政大法學評論第9期,1978年12月。
(63)劉福標,營建工程風險管理與分擔之初探,營建管理季刊第50期,2002年3月。
(64)鄧勝軒,淺論公共工程契約風險的公平合理分擔,營建管理季刊第70期,2007年。
(65)葉英惠,合約的風險管理,中鼎月刊第249期,2000年4月。
(66)林發立,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四)—工程合約之定義、在我國法律上之定性、種類及特性,萬國法律第81期,1995年6月。
(67)吳憲彰,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三)—承攬契約工程變更之爭議,營造天下第23期,1997年11月。
(68)吳憲彰,工程合約實務問題泛論(六)--營繕工程驗收與保固之爭議,營造天下第40期,1999年4月。
(69)蔡宗儐、黃冠雄、蔡哲安,營造業聯合承攬現況初探(下),營造天下第113期,2005年5月。
(70)藍瀛芳,論工程契約的分類與統包(下),營建知訊第247期,2003年8月。
(71)林雅芬、陳鵬光、魏潮宗,工期展延與損失求償,工程法律探索,元照,2009年10月,初版一刷。
(72)馮馨儀,工程保留款之性質—評最高法院93年度台上字第1950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40期,2007年1月。
(73)羅明通,論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上)—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營建知訊第232期,2002年5月。
(74)羅明通,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下),營建知訊第233期, 2002年6月。
(75)羅明通,公平合理原則與不可歸責於兩造之工期延宕之補償—兼論棄權條款之效力,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76)林美惠,淺論「工程預付款」之法律性質,營造天下第61/62期,2002年2月。
(77)黃泰鋒、陳麗嘉,論工程款請求權之消滅時效,仲裁季刊第77期,2006年3月。
(78)黃泰鋒、陳麗嘉,工期展延補償爭議爭點試析(上),仲裁季刊第78期,2006年7月。
(79)黃泰鋒、陳麗嘉,工期展延補償爭議爭點試析(下),仲裁季刊第79期,2006年11月。
(80)黃泰鋒,工期展延合理補償之請求依據—論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性,營造天下第40期,1999年4月。
(81)黃柏夫,「誠實信用原則」與「情事變更原則」如何適用於工程展期糾紛?萬國法律第108期,1999年12月。
(82)賴榮吉、謝宇珩,捷運工程因工期展延衍生公平調整合約金額探討,捷運技術半年刊第27期,2002年8月。
(83)藍秉強,從「工期展延索賠爭議」到「逾期罰款爭議」的趨勢預測,仲裁季刊第71期,2004 年5月。
(84)陳坤城,情事變更原則在營建工程之探討(一),現代營建第281期,2003年5月。
(85)黃世孟、陳坤成,營建工程受領(驗收接管)遲延之探討(下),現代營建第217期,1998年1月。
(86)張吉佐、李民政,隧道工程地質風險分攤研議,中興工程第64期,1999年7月。

3、論文
(1)曾婉雯,工程契約中之契約調整權—以情事變更原則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陳玉潔,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3)歐陽勝嘉,定型化違約金條款之法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4)吳若萍,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中遲延完工之問題研究--以不可歸責於承攬人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5)張南薰,情事變更原則在公共工程上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6)林孜俞,公共工程契約之訂定與招標機關之義務,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7)黃紋綦,工程契約風險之研究—以公共工程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8)謝定亞,施工承攬契約不可抗力風險分配之法律經濟分析,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9)林辰熹,工程採購契約之承攬報酬及危險負擔移轉問題探討,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10)林慧貞,附隨義務與民事責任之發展,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11)詹文馨,契約法上之附隨義務—以德國法契約責任之擴大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12)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2001年。
(13)余文恭,兩岸工程施工契約之比較研究—以竣工義務及協力行為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大陸法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6年。
(14)邊國鈞,公共工程履約爭議實務問題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5)林俊佑,工程承攬契約重大變更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6)張晏菁,論工程契約下定作人之協力義務,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17)劉芮圻,工程契約定作人義務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8)呂純純,公共工程逾期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9)劉至芳,工程契約價金調整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0)謝家佳,公共工程展延爭議法律問題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1)孫玉珊,美國法下擬制變更理論於我國公共工程契約上之應用,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22)白惠淑,公共工程統包之相關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3)盧仲昱,營建工程契約遲延問題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24)林明珠,受領遲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25)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26)盧克晃,工程履約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7)夏正台,FIDIC海牙國際工程土木工程契約一般條款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4、研討會論文、研究報告
(1)Prof.Dr. Stephan Lorenz,「債務法現代化後的德國法院實務現況」專題演講稿。
(2)楊淑文,工程契約之危險承擔與情事變更原則,發表於台灣工程法學會。
(3)詹森林,最高法院裁判與民事契約法之發展,發表於最高法院99年度民事學術暨債法施行八十週年研討會,2010年10月12日。
(4)顏玉明,引言—工程承攬契約中業主義務之探討,發表於工程法律系列論壇(九)。
(5)謝定亞,建立工程業主義務清單之初議,發表於工程法律系列論壇(九)。
(6)許俊逸,工程承攬契約之風險分配—以鐵路改建工程常見爭議類型為例,發表於工程法律系列論壇(五)。
(7)黃馨慧,由法院判決先例看工期展延及費用求償之爭議,發表於工程法律系列論壇(四)。
(8)理律法律事務所,政府採購爭議處理事件案源及問題類型分析,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2003年。
(9)李家慶計畫主持,政府採購契約之廠商所負損害賠償責任之研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2006年。
(10)陳堯中等計畫主持,隧道工程地質風險分攤及標準契約條款,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1999年8月。

(二)德文文獻
1.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 I, Allgemeiner Teil, 19. Aufl., 2010, C. H. Beck, München.
2.Medicus/Lorenz, Schuldrecht I, Besonderer Teil, 15. Aufl., 2010, C. H. Beck, München.
3.Brox/Walker, Besonderes Schuldrecht. 34. Aufl., 2010, C. H. Beck, München.
4.Brox/Walker, Allgemeines Schuldrecht. 33. Aufl., 2009, C. H. Beck, München.
5.Looschelders, 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6. Aufl., 2010, Carl Heymanns, Köln.
6.Jörn Eckert, 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2. Aufl., 2004, Baden-Baden.
7.Hans-Joachim Musielak, Grundkurs BGB : eine Darstellung zur Vermittlung von Grundlagenwissen im bürgerlichen Recht mit Fällen und Fragen zur Lern- und Verständniskontrolle sowie mit Übungsklausuren, 11. Aufl., 2009, C. H. Beck, München.
8.Staudingers,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mit Einführungsgesetz und Nebengesetzen, Buch 2 Recht der Schuldverhältnisse §§ 631-651 (Werkvertrag), Neubearbeitung 2008.
9.Kapellmann/Langen, Einführung in die VOB/B, 17. Aufl., 2008.
10.Kapellmann/Messerschmidt, VOB Teil A und B, 3. Aufl., 2010, C. H. Beck, München.
11.Messerschmidt/Voit, Privates Baurecht, 2008, München.
12.Münchener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and 4, 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II §§611-704, 5. Aufl., 2009, München.
13.Vygen/Joussen, Bauvertragsrecht nach VOB und BGB I , 4. Aufl., 2008.
14.Iris Oberhauser, Praxisleitfaden Privates Baurecht, 2010.
15.Günther Jansen, Beck`scher Online-Kommentar VOB Teil B, 2009.
16.Locher, das private Baurecht, 7. Aufl., 2005, C.H.Beck München.
17.Kleine-Möller Mehl, Handbuch des privaten Baurecht, 3. Aufl., 2005, München.
18.Christopf Müller-Foell, Die Mitwirkung des Bestellers beim Werkvertrag, Duncker & Humblot/Berlin, Band 69, 1982.
19.Marcus Daniel Strunk, Die Mitwirkung des Bestellers und ihre Auswirkungen auf den Vollzug des Werkvertrags, Verlag Dr. Kovac, Band 59, Hamburg 2008.

(三)網站資料
1.司法院法學資料搜尋系統 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
2.法源法律網: http://www.lawbank.com.tw/
3.德國聯邦司法部網站: http://www.gesetze-im-internet.de/englisch_bgb/index.html
4.Juristischer Informationsdienst dejure. org: http://dejure.org/gesetze/VOB-B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