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金融改革對於本國銀行績效之影響
The effects of Taiwan`s banking reforms on banks` performance
作者 何慧格
Ho, Hui Ko
貢獻者 胡偉民
何慧格
Ho, Hui Ko
關鍵詞 金融改革
本國銀行
三階段模型
Olley-Pakes模型
差異中之差異法
Olley-Pakes 3-Step Estimator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4:27:13 (UTC+8)
摘要 本文旨在評估所有本國銀行自 1999 年至 2011 年的績效,以檢驗我國兩次金融改革的成效。研究方法主要採用 Olley and Pakes (1996) 的三階段模型,再者運用差異中之差異法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有別於相對於過去文獻中使用非計量的方式,或是以計量方式評估但卻未考慮到銀行進出的情況,本文考量因新設或是合併而解散所造成的銀行家數變化影響,並試圖歸納金融改革對於整體本國銀行之成效,以及對於同一本國銀行的生產力提升是否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David.J.Sumanth (1984) “Productivity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McGraw Hill.

Flux, A. W. (1913), “Gleanings from the Census of Production Report,”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Society, 76(6), 557-598.

Farrell, M., (1957),“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A, General 120(3),253-281.

Levinsohn, J. &Petrin, A. (2003), “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0(2), 317-342.

Olaoye, A.O. (1985),“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rends in Nigerian Manufacturing ,”Nigerian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7(3), 317-345.

Olley, S., and Pakes, A. (1996), “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 ”Econometrica, 64(6), 1263-1298.

Samuelson and Nordhaus. (1995), “Economics,” 15th edition, McGraw Hill, New York.

Yasar, M., Raciborski, R. and Poi, B.P. (2008) “Production function estimation in Stata using the Olley and Pakes method,” Stata Journal 8: 221-231.

中文文獻

陳景星 (2002),《銀行購併與財務績效關係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銘鈺 (2003),《台灣地區公營銀行民營化經營效率之研究─DEA方法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台南市。

吳嘉修 (2003),《台灣新舊銀行的經營效率及生產力變動之比較分析》,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沈千惠 (2004),《台灣地區銀行業相對經營效率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宜蘭縣。

張靜怡 (2004),《我國銀行業購併效率之實證分析》,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許振明 (2005),《台灣金融改革與金融發展前景》,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吳國貞 (2006),《我國金融改革經濟效益之研究》,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郭姵君 (2006),《臺灣地區主要公、民營與外商銀行總要素生產力之探索》,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論文,新北市。

林瑞國 (2007),《我國銀行併購前後之經營績效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蘇暉文 (2008),《台灣地區銀行業績效評估之研究》,佛光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宜蘭縣。

謝文馨 (2008),《台灣地區銀行經營績效之分析-以泛公股銀行與民營銀行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瑞蓉 (2008),《銀行效率分析與分類之比較》,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銘宏 (2009),《台灣金融改革對本國銀行營運效率的影響-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林益世 (2009),《我國金融改革政策之評析》,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璧芸 (2009),《臺灣銀行業的績效分析-網絡資料包絡分析法》,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威遠 (2010),《二次金改對銀行生產力之影響》,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

陳佳吟 (2010),《公股銀行與非公股銀行之經營績效評估分析》,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余淼杰 (2010) ,《中國貿易自由化與製造業企業生產率:來自企業層面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 2011年(12),第97-110頁。

蔡奇芳 (2011),《台灣地區公股、公股民營化及民營銀行經營績效與經營非傳統業務分析》,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陳美珍、邱金蘭 (2012年2月22日):〈公股銀整併 陳冲:不能黑白配〉,《經濟日報》(台北市)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財政研究所
99255008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5500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胡偉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何慧格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o, Hui Koen_US
dc.creator (作者) 何慧格zh_TW
dc.creator (作者) Ho, Hui Koen_US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4:27:13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4:27: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4:27: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25500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95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財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25500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旨在評估所有本國銀行自 1999 年至 2011 年的績效,以檢驗我國兩次金融改革的成效。研究方法主要採用 Olley and Pakes (1996) 的三階段模型,再者運用差異中之差異法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DID)。有別於相對於過去文獻中使用非計量的方式,或是以計量方式評估但卻未考慮到銀行進出的情況,本文考量因新設或是合併而解散所造成的銀行家數變化影響,並試圖歸納金融改革對於整體本國銀行之成效,以及對於同一本國銀行的生產力提升是否有所助益。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第一節 金融改革議題 3
第二節 公股、泛公股與民營銀行議題 4
第三節 有無進行併購行為的銀行 5
第四節 生產力的衡量方法 6
第五節 Olley-Pakes 三階段估計法 (3-Step Estimator)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0
第一節 Olley-Pakes 三階段估計法 (3-Step Estimator) 10
第二節 本文模型 12
第三節 資料來源及變數定義說明 15
第四節 變數敘述統計 16

第四章 實證估計結果 18
第一節 迴歸結果 18
第二節 影響事件 18
第三節 整體本國銀行平均生產力變化 19
第四節 公股、泛公股及民營銀行的分類比較 22
第五節 本國銀行有無進行併購過的生產力表現 27
第六節 本章小結 30

第五章 兩次金融改革對生產力的影響-DID的分析 31
第一節 實證分析 31
第二節 本章小結 3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37
第一節 結論 37
第二節 建議 39

參考文獻 40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5500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金融改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本國銀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三階段模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Olley-Pakes模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差異中之差異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Olley-Pakes 3-Step Estimato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en_US
dc.title (題名) 金融改革對於本國銀行績效之影響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effects of Taiwan`s banking reforms on banks` performanc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David.J.Sumanth (1984) “Productivity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McGraw Hill.

Flux, A. W. (1913), “Gleanings from the Census of Production Report,”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Society, 76(6), 557-598.

Farrell, M., (1957),“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A, General 120(3),253-281.

Levinsohn, J. &Petrin, A. (2003), “Estimat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Input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0(2), 317-342.

Olaoye, A.O. (1985),“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rends in Nigerian Manufacturing ,”Nigerian 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7(3), 317-345.

Olley, S., and Pakes, A. (1996), “The Dynamics of Productivity in the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 ”Econometrica, 64(6), 1263-1298.

Samuelson and Nordhaus. (1995), “Economics,” 15th edition, McGraw Hill, New York.

Yasar, M., Raciborski, R. and Poi, B.P. (2008) “Production function estimation in Stata using the Olley and Pakes method,” Stata Journal 8: 221-231.

中文文獻

陳景星 (2002),《銀行購併與財務績效關係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銘鈺 (2003),《台灣地區公營銀行民營化經營效率之研究─DEA方法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台南市。

吳嘉修 (2003),《台灣新舊銀行的經營效率及生產力變動之比較分析》,朝陽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沈千惠 (2004),《台灣地區銀行業相對經營效率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宜蘭縣。

張靜怡 (2004),《我國銀行業購併效率之實證分析》,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許振明 (2005),《台灣金融改革與金融發展前景》,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吳國貞 (2006),《我國金融改革經濟效益之研究》,中興大學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郭姵君 (2006),《臺灣地區主要公、民營與外商銀行總要素生產力之探索》,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論文,新北市。

林瑞國 (2007),《我國銀行併購前後之經營績效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蘇暉文 (2008),《台灣地區銀行業績效評估之研究》,佛光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宜蘭縣。

謝文馨 (2008),《台灣地區銀行經營績效之分析-以泛公股銀行與民營銀行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財務金融組碩士論文,新竹市。

張瑞蓉 (2008),《銀行效率分析與分類之比較》,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銘宏 (2009),《台灣金融改革對本國銀行營運效率的影響-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林益世 (2009),《我國金融改革政策之評析》,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璧芸 (2009),《臺灣銀行業的績效分析-網絡資料包絡分析法》,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威遠 (2010),《二次金改對銀行生產力之影響》,國防大學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桃園縣。

陳佳吟 (2010),《公股銀行與非公股銀行之經營績效評估分析》,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余淼杰 (2010) ,《中國貿易自由化與製造業企業生產率:來自企業層面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 2011年(12),第97-110頁。

蔡奇芳 (2011),《台灣地區公股、公股民營化及民營銀行經營績效與經營非傳統業務分析》,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陳美珍、邱金蘭 (2012年2月22日):〈公股銀整併 陳冲:不能黑白配〉,《經濟日報》(台北市)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