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政黨輪替下選民投票因素分析:2000年、2004年與2008年總統選舉之比較分析
作者 謝瑜君
Hsieh, Yu Chun
貢獻者 游清鑫
謝瑜君
Hsieh, Yu Chun
關鍵詞 投票因素分析
投票行為
政黨輪替
總統選舉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5:23:15 (UTC+8)
摘要 臺灣在2000年以及2008年的總統選舉分別進行了第一次以及第二次的政黨輪替,這對長期由單一政黨執政的臺灣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選民透過手中的選票,除了表達自己的政治態度以及對候選人或政黨的偏好外,同時也可以透過選票檢驗民眾對於政治人物或團體的滿意程度,有鑒於投票的重要性,希望透過本文對於總統選舉的討論,能對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研究主要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法,透過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及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的民調資料進行實證分析,利用次數分配、交叉分析、卡方檢定並依不同年度候選人進行多項勝算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與二分勝算對數模型(Binomial Logistic Model)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候選人評價、施政表現以及政黨認同的確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行為,尤其是
政黨認同迄今依然是穩定不易改變的變數。
二、省籍、統獨等臺灣特有的議題,依然持續影響選民的抉擇,但在同時受到
其他變數影響的情況下,兩者的影響力會有所不同。
三、除了一般常提及的影響因素以外,特殊事件對於臺灣選民進行投票抉擇時具
有影響力,例如:國民黨分裂、319槍擊案以及陳水扁國務機要費貪汙案等
特殊事件,雖然影響程度大小不一,但都會左右選民的投票抉擇。
四、本文藉由資料分析的協助,說明三次總統選舉的特性:2000年選舉時國民黨的
分裂,造成政黨體系的重組;2004年選舉時兩黨的族群動員,強調族群問題的
重要性;以及2008年選舉時執政黨施政表現不良導致政黨二次輪替。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Robert L. Miller等著,莊文忠譯,2006,《SPSS在社會科學的應用》。臺北:五南。
大紀元,2012年5月8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3/1/29/n271260.htm
王甫昌,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O年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臺灣社會學研究》2:1-45。
王鼎銘,2007,〈成本效益、公民責任與政治參與:2004年公民投票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5(1):1-37。
王鼎銘、蘇俊斌、黃紀、郭銘峰,2004,〈日本自民黨之選票穩定度研究:1993、 1996及2000 年眾議院選舉之定群追蹤分析〉。《選舉研究》11(2):81-109。
包正豪,2009,〈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以1996、2000、2004、2008等四屆總統選舉為例〉。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148–175。
田弘華、劉義周,2005,〈政黨合作與杜瓦傑法則:連宋配、國親合的賽局分析〉。《臺灣政治學刊》9(1):3-37。
劉義周,1994,〈台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1(1):53-73。
石計生主編,2006,《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臺灣資料庫的應用》,臺北:辰皓國際。
白瑋華,2005,《總統施政評價的影響因素探討-一個貫時性與橫斷性的共同資料分析》。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曉玉,2004,《我國獨立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 二○○○年與二○○四年總統選舉之分析與比較》。臺北: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何思因,1994,〈台灣地區選民政黨偏好的變遷:1989-1992〉。《選舉研究》1(1):39-52。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於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頁27-51。
吳家蕎,2007,《我國女性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2004年總統選舉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李世宏,2003,《總統施政表現對於國會選舉影響之初探:以二00一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世宏、吳重禮,2003,〈總統施政表現評價影響因素之分析與比較:以整體施政、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為例〉。《公共行政學報》,8:35-69。
林聰吉、游清鑫,2009,〈政黨形象與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1996-2008年總統選舉的實證分析〉。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148–175。
林耀淞 2004,《李登輝與國民黨分裂》,臺北:海峽學術。
胡幼偉,1997,〈選舉新聞的第三者效果〉,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年會論文。
胡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就(三) 政治參與選舉行為》,臺北:三民。
胡佛、陳德禹、陳明通、林佳龍等,1990,〈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七十五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臺北市:中央選舉委員會。
徐火炎,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臺灣2004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選舉動員類型的初步探討〉。《臺灣民主季刊》2(4):31-66。
涂志堅、劉念夏,2001,〈陳水扁總統就職週年施政滿意度之評估〉。《國家政策論壇》1(3):1-16。
張一彬,1998,《候選人評價與投票行為:臺灣一九九六年總統選舉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四明,2000,〈民意調查的科學基礎、政治功能與限制:以我國政府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2:1-40。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吳政治學報》22:121-160。
張佑宗、趙珮如,2006,〈社會脈絡、個人網絡與臺灣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的投票抉擇〉。《臺灣民主季刊》3(2):1-38。
張茂桂,1992,〈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國家政策雙週刊》32:8-9。
張茂桂,1993 「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盛杏湲、陳義彥,2003,〈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2001年立委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10(1):7-40。
盛治仁,2001,《臺灣兩千年總統選舉投票行為研究》,臺北:韋伯文化。
許文賓,2003,《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 以2001年臺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
的決定因素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勝懋,〈施政表現與選民投票抉擇:以2004年及2008年總統選舉為例〉。發表於「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1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辦,2009年5月22-23日。
許俊湧,2005,《政見允諾的跳票與兌現-以陳水扁在兩千年大選時核四停建與客家的政見為例》。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46:149-168。
陳明澤,2006,《「319槍擊案」對2004年總統選舉結果之影響研究》。臺南: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助,1998,《候選人形象研究:以兩千年總統大選候選人連戰、宋楚瑜、陳水扁為例》。臺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主編,2009,《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

陳義彥、黃麗秋,1992,《選舉行為與政治發展》,臺北:黎明文化。
陳義彥,2000,《跨世紀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行為科技整合研究》,計畫編號:NSC 892414H004021SS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傅明穎,1996,《北市候選人與投票決定—以民國83年臺北市長選舉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盈隆,1996,〈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臺灣政治學會第三屆年會學術研討會。
游清鑫,2001,〈競選策略效果的探討:兼論2000年總統選舉之「興票案」〉。收錄於徐永明、黃紀編,《政治分析的層次》。臺北:韋伯。頁219-249。
游清鑫,2003,〈探索臺灣選民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以二000年總統選舉為例〉。《東吳政治學報》17:93-120。
游清鑫,2008,《2005年至2008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2008年總統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4-017,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游雅嵐,2006,《投票率研究之初探》。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端,1996,〈決定勝負的關鍵:候選人特質與能力在總統選舉中的重要性〉。《選舉研究》3(1):103-135。
黃秀端,2004,《2002年至2004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III):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計畫編號:NSC 92-2420-H-031- 00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信達,2006,《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嘉瑜,2007,《臺灣地區政黨認同的性別差異》。臺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新聞,2012年5月8日,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3&i=TXT20120116160536A18
楊婉瑩、林佩婷,2009,〈性別與選舉:我國總統大選之性別差距〉。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83–112。
劉子立,2004,《省籍族群政治與投票:臺北市選民行為之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昭卉,2010,《大型競選造勢活動研究:1996~2008四次總統選舉個案》。臺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嘉薇、鄭夙芬、陳陸輝,2009,〈2008年總統選舉中的候選人因素〉。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235–258。
蔡佳泓,2000,〈美國政治事件及國內經濟之選舉效應:1920-1996美國總統選舉研究〉。《歐美研究》30(3):143-191。
蔡宜寧,2010,《臺灣選民經濟投票行為之研究:以四次總統大選為例》。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夙芬、陳陸輝、劉嘉薇,〈2004年總統選舉中的候選人因素〉。《臺灣民主季刊》2(2):31-70。
鄭棟榮,2004,《選民投票行為的因素演變研究–以第二~五屆的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蕭怡靖、游清鑫,2008,〈施政表現與投票抉擇的南北差異—2006年北高市長選舉的探討〉。《臺灣民主季刊》5(2):1-25。
蕭怡靖、黃紀,〈政治課責與投票抉擇:2009年雲林縣縣長及鄉鎮市長選舉之分析〉。發表於「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1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基層選舉與基層治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辦,2010年10月30日。
聯合報,2011年5月19日,http://www.udn.com/2011/5/19/NEWS/NATIONAL/NATS1/6345764.shtml

聯合新聞網,2012年7月11,http://mag.udn.com/mag/vote2007-08/storypage.jsp?f_MAIN_ID=357&f_SUB_ID=3350&f_ART_ID=66373
謝雲嬌,1995,《臺灣選民的投票參與—民國75、78、81年三次立委選舉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鈺珒,2003,《2000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抉擇分析:候選人評價之影響》。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mond, G. and S.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 :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sher, Herbert B. . 1988. Presidential Electious and American Politics: Vote, Candidates and Campaigns Since 1952. Belmont, CA: Wadsworth.
Berelson, B. R. , Lazarsfeld, P. F. , & W. N. McPhee. 1954. Voting.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Brace, P and B. Hinckley. 1991. “The Structure of Approval: Constraints Within and Cross Presidences”Journal of Politics 53: 993-1017.
Brace, P and B. Hinckley. 1992. Follow The Leader: Opinion Poll and the Modern Presidents. New York: BasicBooks.
Brody, R.A. 1991. Assessing the President: the Media, Elite Opinion, and Public Support. Stanford. CA: Prentice Hall.
Campbell,Angus,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 Miller. 1954. The Voter Decide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Campbell, Angus. et al.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Campbell, Angus. et al. 1966. Elections and the Political Order. New York: Wiley.
Crespi, Irving. 1980. “The Case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In Albert H. Cantril. ed. Polling on the Issues. Washington D.C: Seven Locks Press: 28-45.
Downs Anthony .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al Action in a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5(2): 135-150.
Edwards, Georges. 1983. The Public Presidency. New York:St. Martin’s.
Eisentein, Maurice M and Marie A Witting. 2000. “Time and Life Cycle of Presidential Approval: A Research Note.”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37: 27-42.
Erikson, Robert S.et al.2002. The Macro Polit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en, David G and James M. Poterba. 1980. “The Price of Popularity: 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Reexamined.”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4: 696-714.
Kelley, Stanly Jr., and Thad W. Mirer. 1974. “The Simple Act of Voting.”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1: 572-591.
Kenski, Henry C. 1977. “The Impact of Economic Conditions on Presidential Popularity.”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3: 705-731.
Kernell, Samuel. 1978 . “Explaining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2: 506-522.
Kernell, Samuel. 1986. Going Public: New Strategies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Washington, D. C.: CQ Press.
Kinder, Donald R. 1986. “Presidential Character Revisited.”In Political Cognition. edited by Richard R. Lau and David O. Sears. Hillsdale, N.J.: Erlbaum. Pp. 233-256.
MacKuen, M. B. 1983. “Political Drama,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7: 165-192.
Markus, G. B. and P. E. Converse. 1979. “A Dynamic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of Electoral Choi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3: 1055-1070.
Merriam, Charles Edward, and Gosnell, Harold Foote. 1924. Non-Voting, Caus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ller, Arther, Martin P. Wattenberg, and Oksana Malanchuk. 1986. “Schematic Assessments of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0: 521-540.
Mueller, John E. 1970.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from Truman to Johns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8: 18-34.
Norpoth, Helmut. 1984. “Economics, Politics, and the Cycle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Political Behavior 6: 253-271.
Ostrom, Charles Jr. and Dennis M. Simon. 1985. “Promise and Performance: A Dynamics Model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9:
334-358.
Seymour M. Lipset and Stein Rokkan. 1967. 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Seymour M. Lipset and Stein Rokka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amuel P. Huntington. 1991. The Third Wave.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p. 266-267.
Skorownek, Stephen. 1998. The Politics Presidents Make: Leadership from John Adams to Bill Clinton.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Stimson, J. A. 1976. “Public Support for American Presidents: A Cycle Model.”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0: 1-2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7261006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1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游清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謝瑜君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ieh, Yu Ch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謝瑜君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ieh, Yu Ch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5:23:15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5:23:1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5:23:1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261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505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家發展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26100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臺灣在2000年以及2008年的總統選舉分別進行了第一次以及第二次的政黨輪替,這對長期由單一政黨執政的臺灣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選民透過手中的選票,除了表達自己的政治態度以及對候選人或政黨的偏好外,同時也可以透過選票檢驗民眾對於政治人物或團體的滿意程度,有鑒於投票的重要性,希望透過本文對於總統選舉的討論,能對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研究主要採用二手資料分析法,透過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及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的民調資料進行實證分析,利用次數分配、交叉分析、卡方檢定並依不同年度候選人進行多項勝算對數模型(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與二分勝算對數模型(Binomial Logistic Model)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候選人評價、施政表現以及政黨認同的確會影響到選民的投票行為,尤其是
政黨認同迄今依然是穩定不易改變的變數。
二、省籍、統獨等臺灣特有的議題,依然持續影響選民的抉擇,但在同時受到
其他變數影響的情況下,兩者的影響力會有所不同。
三、除了一般常提及的影響因素以外,特殊事件對於臺灣選民進行投票抉擇時具
有影響力,例如:國民黨分裂、319槍擊案以及陳水扁國務機要費貪汙案等
特殊事件,雖然影響程度大小不一,但都會左右選民的投票抉擇。
四、本文藉由資料分析的協助,說明三次總統選舉的特性:2000年選舉時國民黨的
分裂,造成政黨體系的重組;2004年選舉時兩黨的族群動員,強調族群問題的
重要性;以及2008年選舉時執政黨施政表現不良導致政黨二次輪替。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檢閱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1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21
第五節 章節安排 ..........................23
第二章 2000年總統選舉分析–政黨重組的選舉 .....24
第一節2000年總統選舉背景整理描述 ............24
第二節2000年總統選舉基本描述分析 ............26
第三節2000年總統選舉綜合描述 ...............34
第四節2000年總統選舉小結 ..................45
第三章 2004年總統選舉分析-族群動員的選舉 .....46
第一節2004年總統選舉背景整理描述 ............47
第二節2004年總統選舉基本描述分析 ............49
第三節2004年總統選舉綜合描述 ...............56
第四節2004年總統選舉小結 ..................64
第四章 2008年總統選舉分析–二次政黨輪替的選舉 ..67
第一節2008年總統選舉背景整理描述 ............67
第二節2008年總統選舉基本描述分析 ............69
第三節2008年總統選舉綜合描述 ...............77
第四節2008年總統選舉小結 ...................83
第五章 結論 ..............................8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假設驗證 ..................8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4
參考文獻 ................................96
中文部分 ................................96
英文部分 ...............................101
附錄 ..................................104
附錄一、2000年總統選舉測量方式與處理說明 .....104
附錄二、2004年總統選舉測量方式與處理說明 .....107
附錄三、2008年總統選舉測量方式與處理說明 .....111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1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投票因素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投票行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黨輪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總統選舉zh_TW
dc.title (題名) 政黨輪替下選民投票因素分析:2000年、2004年與2008年總統選舉之比較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Robert L. Miller等著,莊文忠譯,2006,《SPSS在社會科學的應用》。臺北:五南。
大紀元,2012年5月8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3/1/29/n271260.htm
王甫昌,1998,〈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O年代臺灣的族群政治〉。《臺灣社會學研究》2:1-45。
王鼎銘,2007,〈成本效益、公民責任與政治參與:2004年公民投票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5(1):1-37。
王鼎銘、蘇俊斌、黃紀、郭銘峰,2004,〈日本自民黨之選票穩定度研究:1993、 1996及2000 年眾議院選舉之定群追蹤分析〉。《選舉研究》11(2):81-109。
包正豪,2009,〈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以1996、2000、2004、2008等四屆總統選舉為例〉。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148–175。
田弘華、劉義周,2005,〈政黨合作與杜瓦傑法則:連宋配、國親合的賽局分析〉。《臺灣政治學刊》9(1):3-37。
劉義周,1994,〈台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1(1):53-73。
石計生主編,2006,《社會科學研究與SPSS資料分析:臺灣資料庫的應用》,臺北:辰皓國際。
白瑋華,2005,《總統施政評價的影響因素探討-一個貫時性與橫斷性的共同資料分析》。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曉玉,2004,《我國獨立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 二○○○年與二○○四年總統選舉之分析與比較》。臺北: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何思因,1994,〈台灣地區選民政黨偏好的變遷:1989-1992〉。《選舉研究》1(1):39-52。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於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頁27-51。
吳家蕎,2007,《我國女性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2004年總統選舉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李世宏,2003,《總統施政表現對於國會選舉影響之初探:以二00一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世宏、吳重禮,2003,〈總統施政表現評價影響因素之分析與比較:以整體施政、經濟發展與兩岸關係為例〉。《公共行政學報》,8:35-69。
林聰吉、游清鑫,2009,〈政黨形象與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1996-2008年總統選舉的實證分析〉。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148–175。
林耀淞 2004,《李登輝與國民黨分裂》,臺北:海峽學術。
胡幼偉,1997,〈選舉新聞的第三者效果〉,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年會論文。
胡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就(三) 政治參與選舉行為》,臺北:三民。
胡佛、陳德禹、陳明通、林佳龍等,1990,〈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七十五年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臺北市:中央選舉委員會。
徐火炎,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臺灣2004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選舉動員類型的初步探討〉。《臺灣民主季刊》2(4):31-66。
涂志堅、劉念夏,2001,〈陳水扁總統就職週年施政滿意度之評估〉。《國家政策論壇》1(3):1-16。
張一彬,1998,《候選人評價與投票行為:臺灣一九九六年總統選舉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四明,2000,〈民意調查的科學基礎、政治功能與限制:以我國政府首長施政滿意度調查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2:1-40。
張佑宗,2006,〈選舉事件與選民的投票抉擇:以臺灣2004年總統選舉為分析對象〉。《東吳政治學報》22:121-160。
張佑宗、趙珮如,2006,〈社會脈絡、個人網絡與臺灣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選民的投票抉擇〉。《臺灣民主季刊》3(2):1-38。
張茂桂,1992,〈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國家政策雙週刊》32:8-9。
張茂桂,1993 「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盛杏湲、陳義彥,2003,〈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2001年立委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10(1):7-40。
盛治仁,2001,《臺灣兩千年總統選舉投票行為研究》,臺北:韋伯文化。
許文賓,2003,《誰是政黨認同者與獨立選民? 以2001年臺灣地區選民政黨認同
的決定因素為例》。嘉義: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勝懋,〈施政表現與選民投票抉擇:以2004年及2008年總統選舉為例〉。發表於「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1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辦,2009年5月22-23日。
許俊湧,2005,《政見允諾的跳票與兌現-以陳水扁在兩千年大選時核四停建與客家的政見為例》。臺北: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敏,1992,〈候選人形象與選民投票行為〉。《新聞學研究》46:149-168。
陳明澤,2006,《「319槍擊案」對2004年總統選舉結果之影響研究》。臺南: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助,1998,《候選人形象研究:以兩千年總統大選候選人連戰、宋楚瑜、陳水扁為例》。臺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主編,2009,《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

陳義彥、黃麗秋,1992,《選舉行為與政治發展》,臺北:黎明文化。
陳義彥,2000,《跨世紀總統選舉中選民投票行為科技整合研究》,計畫編號:NSC 892414H004021SS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傅明穎,1996,《北市候選人與投票決定—以民國83年臺北市長選舉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盈隆,1996,〈臺灣選民的投票行為〉,臺灣政治學會第三屆年會學術研討會。
游清鑫,2001,〈競選策略效果的探討:兼論2000年總統選舉之「興票案」〉。收錄於徐永明、黃紀編,《政治分析的層次》。臺北:韋伯。頁219-249。
游清鑫,2003,〈探索臺灣選民心目中理想的候選人:以二000年總統選舉為例〉。《東吳政治學報》17:93-120。
游清鑫,2008,《2005年至2008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V):2008年總統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4-017,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游雅嵐,2006,《投票率研究之初探》。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端,1996,〈決定勝負的關鍵:候選人特質與能力在總統選舉中的重要性〉。《選舉研究》3(1):103-135。
黃秀端,2004,《2002年至2004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III):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計畫編號:NSC 92-2420-H-031- 00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信達,2006,《我國選民投票行為模型之檢視與重構: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嘉瑜,2007,《臺灣地區政黨認同的性別差異》。臺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新聞,2012年5月8日,http://www.new7.com.tw/NewsView.aspx?t=03&i=TXT20120116160536A18
楊婉瑩、林佩婷,2009,〈性別與選舉:我國總統大選之性別差距〉。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83–112。
劉子立,2004,《省籍族群政治與投票:臺北市選民行為之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昭卉,2010,《大型競選造勢活動研究:1996~2008四次總統選舉個案》。臺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嘉薇、鄭夙芬、陳陸輝,2009,〈2008年總統選舉中的候選人因素〉。收錄於陳陸輝、游清鑫、黃紀等編,《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頁235–258。
蔡佳泓,2000,〈美國政治事件及國內經濟之選舉效應:1920-1996美國總統選舉研究〉。《歐美研究》30(3):143-191。
蔡宜寧,2010,《臺灣選民經濟投票行為之研究:以四次總統大選為例》。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夙芬、陳陸輝、劉嘉薇,〈2004年總統選舉中的候選人因素〉。《臺灣民主季刊》2(2):31-70。
鄭棟榮,2004,《選民投票行為的因素演變研究–以第二~五屆的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蕭怡靖、游清鑫,2008,〈施政表現與投票抉擇的南北差異—2006年北高市長選舉的探討〉。《臺灣民主季刊》5(2):1-25。
蕭怡靖、黃紀,〈政治課責與投票抉擇:2009年雲林縣縣長及鄉鎮市長選舉之分析〉。發表於「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201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基層選舉與基層治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主辦,2010年10月30日。
聯合報,2011年5月19日,http://www.udn.com/2011/5/19/NEWS/NATIONAL/NATS1/6345764.shtml

聯合新聞網,2012年7月11,http://mag.udn.com/mag/vote2007-08/storypage.jsp?f_MAIN_ID=357&f_SUB_ID=3350&f_ART_ID=66373
謝雲嬌,1995,《臺灣選民的投票參與—民國75、78、81年三次立委選舉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鈺珒,2003,《2000年總統選舉選民投票抉擇分析:候選人評價之影響》。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lmond, G. and S.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 :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sher, Herbert B. . 1988. Presidential Electious and American Politics: Vote, Candidates and Campaigns Since 1952. Belmont, CA: Wadsworth.
Berelson, B. R. , Lazarsfeld, P. F. , & W. N. McPhee. 1954. Voting.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Brace, P and B. Hinckley. 1991. “The Structure of Approval: Constraints Within and Cross Presidences”Journal of Politics 53: 993-1017.
Brace, P and B. Hinckley. 1992. Follow The Leader: Opinion Poll and the Modern Presidents. New York: BasicBooks.
Brody, R.A. 1991. Assessing the President: the Media, Elite Opinion, and Public Support. Stanford. CA: Prentice Hall.
Campbell,Angus,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 Miller. 1954. The Voter Decide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Campbell, Angus. et al. 1960. The American Voter.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Campbell, Angus. et al. 1966. Elections and the Political Order. New York: Wiley.
Crespi, Irving. 1980. “The Case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In Albert H. Cantril. ed. Polling on the Issues. Washington D.C: Seven Locks Press: 28-45.
Downs Anthony . 1957. “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al Action in a 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5(2): 135-150.
Edwards, Georges. 1983. The Public Presidency. New York:St. Martin’s.
Eisentein, Maurice M and Marie A Witting. 2000. “Time and Life Cycle of Presidential Approval: A Research Note.” The Social Science Journal 37: 27-42.
Erikson, Robert S.et al.2002. The Macro Polity.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en, David G and James M. Poterba. 1980. “The Price of Popularity: 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Reexamined.”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4: 696-714.
Kelley, Stanly Jr., and Thad W. Mirer. 1974. “The Simple Act of Voting.”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1: 572-591.
Kenski, Henry C. 1977. “The Impact of Economic Conditions on Presidential Popularity.”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3: 705-731.
Kernell, Samuel. 1978 . “Explaining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2: 506-522.
Kernell, Samuel. 1986. Going Public: New Strategies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Washington, D. C.: CQ Press.
Kinder, Donald R. 1986. “Presidential Character Revisited.”In Political Cognition. edited by Richard R. Lau and David O. Sears. Hillsdale, N.J.: Erlbaum. Pp. 233-256.
MacKuen, M. B. 1983. “Political Drama,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e Dynamics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7: 165-192.
Markus, G. B. and P. E. Converse. 1979. “A Dynamic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of Electoral Choi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3: 1055-1070.
Merriam, Charles Edward, and Gosnell, Harold Foote. 1924. Non-Voting, Caus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ller, Arther, Martin P. Wattenberg, and Oksana Malanchuk. 1986. “Schematic Assessments of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0: 521-540.
Mueller, John E. 1970. “Presidential Popularity from Truman to Johns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8: 18-34.
Norpoth, Helmut. 1984. “Economics, Politics, and the Cycle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Political Behavior 6: 253-271.
Ostrom, Charles Jr. and Dennis M. Simon. 1985. “Promise and Performance: A Dynamics Model of Presidential Popularit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9:
334-358.
Seymour M. Lipset and Stein Rokkan. 1967. Party Systems and Voter Alignments: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Seymour M. Lipset and Stein Rokka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amuel P. Huntington. 1991. The Third Wave.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p. 266-267.
Skorownek, Stephen. 1998. The Politics Presidents Make: Leadership from John Adams to Bill Clinton. Cambridge, Mass.: Belknap Press.
Stimson, J. A. 1976. “Public Support for American Presidents: A Cycle Model.”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0: 1-21.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