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評估之研究-以傷殘命令退休為例
An eval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retiring system in Taiwan-Take the mandatory retirement for the disabled as an example
作者 何佳倫
He, Jia Lun
貢獻者 吳瓊恩<br>鄭美華
何佳倫
He, Jia Lun
關鍵詞 公務人員退休法制改革
傷殘命令退休制度
政策評估指標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5:23:31 (UTC+8)
摘要 退休制度與社會安全體系之良窳息息相關,在現今政府財政愈見困窘之情況下,世界各國對於退休制度均進行相關之改革,尤其在老年化與少子化衝擊之下,如何建構適當與合理的退休制度,實是政府不得不正視的課題。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行之已久,最廣為人知的變革即為1995年的退撫新制,近期則為2011年1月1日實施之改革,但是上述兩次修正,均屬對退休法制整體之改革,而國內對於退休法制中的重要制度卻付之闕如;尤其在現行社會環境快速變遷之下,有關退休法制中的傷殘命令退休制度是否應隨之有所修正,值得加以思考探究。
      本研究藉由次級資料分析法與歷史文獻回顧法了解傷殘命令退休之立法意旨與制度設計理念,並藉由對政策主管機關人員、各機關承辦退撫業務人事人員以及適用傷殘命令退休制度之公務人員共計9名,從事深度訪談,並以Dunn W. N. (1994)及Poister T. H. (1978)所提政策評估6個一般標準,探討傷殘命令退休制度政策之實際執行情形是否有需要再次修正之必要。研究結果顯示傷殘命令退休之立法意旨為淘汰機關不適任人力,並提升政府施政效能;惟其實施迄今卻開始與實際執行結果產生落差,並據此提出研究建議如下,冀能對退休法制提供若干參考:
     一、傷殘命令退休制度之成就要件部分,應適時因應修正公教人員保險殘廢給付標準表;並可設多元評估機制以資認定。
     二、服務機關應秉持客觀、中立之立場,審慎評估其工作能力之有無。
     三、因公傷殘命令退休之給與標準,可設置分類標準,而非一致擬制為相同年資。
     四、因公傷殘命令退休之因果關係認定,可設置客觀專業之審查機制。
     五、相關制度變革時,應舉辦座談會,加強人事人員素質,以維護權益。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限制..............................3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4
     第五節 名詞界定...................................6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8
     第一節 理論探討...................................8
     第二節 目前退休制度之文獻探討......................17
     第三章 退休制度之沿革與傷殘命令退休制度之分析.......25
     第一節 我國退休制度及傷殘命令退休之沿革.............25
     第二節 我國傷殘命令退休之相關規定..................41
     第三節 我國傷殘命令退休之態樣分析..................47
     第四節 問題探討..................................49
     第五節 與外國傷殘退休制度之比較....................51
     第四章 研究設計.................................58
     第一節 研究方法...................................58
     第二節 研究架構...................................59
     第三節 訪談過程...................................62
     第四節 信效度分析與訪談倫理........................69
     第五章 訪談資料分析..............................72
     第一節 效率性構面分析.............................72
     第二節 效能性構面分析.............................74
     第三節 充分性構面分析.............................78
     第四節 公正性構面分析.............................82
     第五節 回應性構面分析.............................87
     第六節 適當性構面分析.............................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0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0
     第二節 研究建議..................................106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108
     參考書目........................................109
     附錄............................................11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12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儷玲(2004)。英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載於銓敘部編印,美加英法德等五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彙編(23-29頁),未出版。
     ───(2009)。先進國家公務人員退撫制度之研究。銓敘部委託之專案研究報告,未出版。
     孔方正(2008)。研究方法。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4版)。臺北市:巨流圖書。
     考試院(2011)。日本、韓國考察團考察報告。考試院99年度考銓業務國外考察。考試院,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 (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上〉(原作者:Patton, M. Q.)。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 (譯) (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下〉(原作者:Patton, M. Q.)。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吳定(2000)。公共政策。臺北市:華視文化。
     吳瓊恩、張世杰、許世雨、董克用、蔡秀涓、蘇偉業等(2006)。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
     李明寰(譯) (2002)。公共政策分析(原作者:Dunn, W. N. )。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原著出版年:1994)。
     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2008)。公共政策。臺北市:智勝文化。
     呂建德(2004)。德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載於銓敘部編印,美加英法德等五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彙編(108-140頁),未出版。
     李震洲(1991)。我國退休制度之演進。載於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13-76頁),未出版。
     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10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邱偉哲(2006)。勞工保險殘廢給付精神障害等級及審查標準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柯木興(2000)。社會保險。臺北市:中國社會保險學會。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文化。
     徐有守、李震洲等編著(1991)。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出版。臺北市:正中書局。
     郝鳳鳴(2004)。法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載於銓敘部編印,美加英法德等五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彙編(30-107頁),未出版。
     許南雄(2008)。各國人事制度(9版)。臺北市:商鼎文化。
     ───(2011)。各國人事制度─比較人事制度(12版)。臺北市:商鼎文化。
     葉至誠(2003)。職業年金。臺北市:揚智文化。
     蔡良文(2008)。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4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蔡勇美、廖培珊、林南(2007)。社會學研究方法。臺北市:唐山。
     蔡祈賢(2008)。公務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商鼎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關中(1995)。健全文官制度的理念與作為。臺北市:銓敘部。
     
     二、期刊
     呂明泰(2006)。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因應人口結構變化應有的變革。公務人員月刊,124,23-35。
     吳容明(2006)。從公務人員退休相關數據談退休制度改革。研習論壇月刊,65,1-19。
     邱德明(2010)。公務人員退休法修正草案簡介。公務人員月刊,168,15-21。
     施華恩(2009)。我國公務人員保險及退休制度晚近變革之介紹。人事月刊,292,51-56。
     郝鳳鳴(2004)。勞工退休金條例規範基礎分析。月旦法學雜誌,112,170-186。
     許濱松(2007)。當前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問題及其改革。考銓季刊,50,19-36。
     葉長明(1996)。公務人員退撫制度檢討改進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6,3-12。
     蔡良文(2007)。公務人員退撫體制的現況與變革分析。考銓季刊,50,37-70。
     劉昊洲(2003)。談公務員退休的種類。研習論壇,31,16-23。
     
     三、博碩士論文
     王麗鴻(2007)。公務人員退休法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宋香蘭(2010)。退休新制對臺中縣公務人員工作士氣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靜宜(2010)。我國公教退休制度之探討─從七五制到八五制之相關議題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正山(2002)。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成喜(2009)。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君潔(2011)。我國退休公務人員優惠存款制度變革過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秋雲(1996)。我國公務人員新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惠娟(2004)。臺灣公務人員退休給付政策之趨勢研究(中程計劃迄至公元2020年)。佛光大學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林雅婷(2007)。政策論證與政策論述之研究─以國中小教育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方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瑞山(2008)。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研究:菁英理論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靜玟(2004)。現行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公平及管理層面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四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國誠(2010)。我國居家照護政策執行之評估。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柯怡伶(2000)。我國公務人員退休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倪惠珠(2007)。論年齡規範在退休法上之意義與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世良(2003)。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明質(2006)。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研究─澎湖縣現職與退休公務人員意見調查。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彩雲(2007)。退休制度再變革對公務人員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淑芳(2011)。身心障礙公務人員提早退休權益保障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惠娟(2005)。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採行展期年金制度可行性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連煌林(2005)。從信賴保護觀點論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改革。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麗玲(2008)。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之研究─以高雄縣公務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宣榕(2010)。自願退休公務人員月退休金起支年齡延後方案預評估之研究─以行政院衛生署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瑞蘭(2008)。中華民國公教人員退休政策之未來發展趨勢。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葛邦義(2005)。我國實施替代役政策執行成效評估─以法務部行政執行機關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淑珍(2007)。從特別權力關係論公務人員退休制度。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鄭瑞泰(2009)。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因應高齡化社會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碧雲(2007)。我國公教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簡慧紋(2006)。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變革對退休決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6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貳、西文部分
     Dunn, W. 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rvin, D. (1981). Theoritical frame for pension costs.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Farazmand, A. (2004). Innovation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uilding Capacit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Public Organization Review. 4: 3-24.
     Kim, S. & Daniel, C. F. (1998). Halthy, Wealthy. Or Wise: Predicting Actual Acceptances of Early Retirement Incentives at Three Points in Time. Personnel Psychology, 51: 623-642.
     Luchak, A. A. (1997). Retirement Plants and Pensions: An Empirical Study, Relations Industrielles, 52: 865-886.
     Marta, D. C. B. (1998). Pension reform in the Baltic’s, Russi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BRO). IMF Working Pape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oister, T. H. (1978). Public Program Analysis: Applied Research Methods. MD: University Park Press.
     Ron, E. (1993). Mandatory Retir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3(4) : 404-408.
     Roode, A. D. (1913). Pensions as wag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2): 287-295.
     
     參、網路資料
     內政部統計處,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瀏覽日期:2012年5月24日)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網址:http://npl.ly.gov.tw/do/www/homePage。(瀏覽日期:2012年3月12日)
     行政院衛生署,網址:http://www.doh.gov.tw。(瀏覽日期:2012年5月24日)
     銓敘部,網址:http://www.mos.gov.tw。(瀏覽日期:2012年4月20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7256015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6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瓊恩<br>鄭美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何佳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e, Jia L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何佳倫zh_TW
dc.creator (作者) He, Jia Lunen_US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Oct-2012 15:23:31 (UTC+8)-
dc.date.available 30-Oct-2012 15:23:3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Oct-2012 15:23:3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256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505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25601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退休制度與社會安全體系之良窳息息相關,在現今政府財政愈見困窘之情況下,世界各國對於退休制度均進行相關之改革,尤其在老年化與少子化衝擊之下,如何建構適當與合理的退休制度,實是政府不得不正視的課題。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行之已久,最廣為人知的變革即為1995年的退撫新制,近期則為2011年1月1日實施之改革,但是上述兩次修正,均屬對退休法制整體之改革,而國內對於退休法制中的重要制度卻付之闕如;尤其在現行社會環境快速變遷之下,有關退休法制中的傷殘命令退休制度是否應隨之有所修正,值得加以思考探究。
      本研究藉由次級資料分析法與歷史文獻回顧法了解傷殘命令退休之立法意旨與制度設計理念,並藉由對政策主管機關人員、各機關承辦退撫業務人事人員以及適用傷殘命令退休制度之公務人員共計9名,從事深度訪談,並以Dunn W. N. (1994)及Poister T. H. (1978)所提政策評估6個一般標準,探討傷殘命令退休制度政策之實際執行情形是否有需要再次修正之必要。研究結果顯示傷殘命令退休之立法意旨為淘汰機關不適任人力,並提升政府施政效能;惟其實施迄今卻開始與實際執行結果產生落差,並據此提出研究建議如下,冀能對退休法制提供若干參考:
     一、傷殘命令退休制度之成就要件部分,應適時因應修正公教人員保險殘廢給付標準表;並可設多元評估機制以資認定。
     二、服務機關應秉持客觀、中立之立場,審慎評估其工作能力之有無。
     三、因公傷殘命令退休之給與標準,可設置分類標準,而非一致擬制為相同年資。
     四、因公傷殘命令退休之因果關係認定,可設置客觀專業之審查機制。
     五、相關制度變革時,應舉辦座談會,加強人事人員素質,以維護權益。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限制..............................3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4
     第五節 名詞界定...................................6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8
     第一節 理論探討...................................8
     第二節 目前退休制度之文獻探討......................17
     第三章 退休制度之沿革與傷殘命令退休制度之分析.......25
     第一節 我國退休制度及傷殘命令退休之沿革.............25
     第二節 我國傷殘命令退休之相關規定..................41
     第三節 我國傷殘命令退休之態樣分析..................47
     第四節 問題探討..................................49
     第五節 與外國傷殘退休制度之比較....................51
     第四章 研究設計.................................58
     第一節 研究方法...................................58
     第二節 研究架構...................................59
     第三節 訪談過程...................................62
     第四節 信效度分析與訪談倫理........................69
     第五章 訪談資料分析..............................72
     第一節 效率性構面分析.............................72
     第二節 效能性構面分析.............................74
     第三節 充分性構面分析.............................78
     第四節 公正性構面分析.............................82
     第五節 回應性構面分析.............................87
     第六節 適當性構面分析.............................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0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0
     第二節 研究建議..................................106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108
     參考書目........................................109
     附錄............................................114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2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限制..............................3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4
     第五節 名詞界定...................................6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8
     第一節 理論探討...................................8
     第二節 目前退休制度之文獻探討......................17
     第三章 退休制度之沿革與傷殘命令退休制度之分析.......25
     第一節 我國退休制度及傷殘命令退休之沿革.............25
     第二節 我國傷殘命令退休之相關規定..................41
     第三節 我國傷殘命令退休之態樣分析..................47
     第四節 問題探討..................................49
     第五節 與外國傷殘退休制度之比較....................51
     第四章 研究設計.................................58
     第一節 研究方法...................................58
     第二節 研究架構...................................59
     第三節 訪談過程...................................62
     第四節 信效度分析與訪談倫理........................69
     第五章 訪談資料分析..............................72
     第一節 效率性構面分析.............................72
     第二節 效能性構面分析.............................74
     第三節 充分性構面分析.............................78
     第四節 公正性構面分析.............................82
     第五節 回應性構面分析.............................87
     第六節 適當性構面分析.............................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0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0
     第二節 研究建議..................................106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者之建議.........................108
     參考書目........................................109
     附錄............................................114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6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務人員退休法制改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傷殘命令退休制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策評估指標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評估之研究-以傷殘命令退休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n evaluation of civil servants retiring system in Taiwan-Take the mandatory retirement for the disabled as an examp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12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儷玲(2004)。英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載於銓敘部編印,美加英法德等五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彙編(23-29頁),未出版。
     ───(2009)。先進國家公務人員退撫制度之研究。銓敘部委託之專案研究報告,未出版。
     孔方正(2008)。研究方法。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
     丘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4版)。臺北市:巨流圖書。
     考試院(2011)。日本、韓國考察團考察報告。考試院99年度考銓業務國外考察。考試院,未出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 (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上〉(原作者:Patton, M. Q.)。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 (譯) (2008)。質性研究與評鑑〈下〉(原作者:Patton, M. Q.)。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吳定(2000)。公共政策。臺北市:華視文化。
     吳瓊恩、張世杰、許世雨、董克用、蔡秀涓、蘇偉業等(2006)。公共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智勝文化。
     李明寰(譯) (2002)。公共政策分析(原作者:Dunn, W. N. )。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原著出版年:1994)。
     余致力、毛壽龍、陳敦源、郭昱瑩(2008)。公共政策。臺北市:智勝文化。
     呂建德(2004)。德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載於銓敘部編印,美加英法德等五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彙編(108-140頁),未出版。
     李震洲(1991)。我國退休制度之演進。載於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13-76頁),未出版。
     林水波、張世賢(2006)。公共政策(10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邱偉哲(2006)。勞工保險殘廢給付精神障害等級及審查標準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委託研究報告,未出版。
     柯木興(2000)。社會保險。臺北市:中國社會保險學會。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文化。
     徐有守、李震洲等編著(1991)。中華民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出版。臺北市:正中書局。
     郝鳳鳴(2004)。法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載於銓敘部編印,美加英法德等五國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制度彙編(30-107頁),未出版。
     許南雄(2008)。各國人事制度(9版)。臺北市:商鼎文化。
     ───(2011)。各國人事制度─比較人事制度(12版)。臺北市:商鼎文化。
     葉至誠(2003)。職業年金。臺北市:揚智文化。
     蔡良文(2008)。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4版)。臺北市:五南圖書。
     蔡勇美、廖培珊、林南(2007)。社會學研究方法。臺北市:唐山。
     蔡祈賢(2008)。公務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商鼎文化。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關中(1995)。健全文官制度的理念與作為。臺北市:銓敘部。
     
     二、期刊
     呂明泰(2006)。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因應人口結構變化應有的變革。公務人員月刊,124,23-35。
     吳容明(2006)。從公務人員退休相關數據談退休制度改革。研習論壇月刊,65,1-19。
     邱德明(2010)。公務人員退休法修正草案簡介。公務人員月刊,168,15-21。
     施華恩(2009)。我國公務人員保險及退休制度晚近變革之介紹。人事月刊,292,51-56。
     郝鳳鳴(2004)。勞工退休金條例規範基礎分析。月旦法學雜誌,112,170-186。
     許濱松(2007)。當前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問題及其改革。考銓季刊,50,19-36。
     葉長明(1996)。公務人員退撫制度檢討改進之研究。公務人員月刊,6,3-12。
     蔡良文(2007)。公務人員退撫體制的現況與變革分析。考銓季刊,50,37-70。
     劉昊洲(2003)。談公務員退休的種類。研習論壇,31,16-23。
     
     三、博碩士論文
     王麗鴻(2007)。公務人員退休法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宋香蘭(2010)。退休新制對臺中縣公務人員工作士氣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李靜宜(2010)。我國公教退休制度之探討─從七五制到八五制之相關議題分析。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正山(2002)。公務人員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成喜(2009)。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改革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君潔(2011)。我國退休公務人員優惠存款制度變革過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林秋雲(1996)。我國公務人員新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惠娟(2004)。臺灣公務人員退休給付政策之趨勢研究(中程計劃迄至公元2020年)。佛光大學社會學院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林雅婷(2007)。政策論證與政策論述之研究─以國中小教育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方案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林瑞山(2008)。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研究:菁英理論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靜玟(2004)。現行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公平及管理層面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四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國誠(2010)。我國居家照護政策執行之評估。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柯怡伶(2000)。我國公務人員退休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倪惠珠(2007)。論年齡規範在退休法上之意義與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世良(2003)。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明質(2006)。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改革方案之研究─澎湖縣現職與退休公務人員意見調查。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彩雲(2007)。退休制度再變革對公務人員工作士氣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莊淑芳(2011)。身心障礙公務人員提早退休權益保障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惠娟(2005)。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採行展期年金制度可行性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連煌林(2005)。從信賴保護觀點論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改革。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麗玲(2008)。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合理化之研究─以高雄縣公務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宣榕(2010)。自願退休公務人員月退休金起支年齡延後方案預評估之研究─以行政院衛生署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瑞蘭(2008)。中華民國公教人員退休政策之未來發展趨勢。佛光大學未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葛邦義(2005)。我國實施替代役政策執行成效評估─以法務部行政執行機關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淑珍(2007)。從特別權力關係論公務人員退休制度。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鄭瑞泰(2009)。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因應高齡化社會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碧雲(2007)。我國公教退休制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簡慧紋(2006)。公務人員退休制度變革對退休決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6屆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貳、西文部分
     Dunn, W. N. (1994).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rvin, D. (1981). Theoritical frame for pension costs.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Farazmand, A. (2004). Innovation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uilding Capacity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Public Organization Review. 4: 3-24.
     Kim, S. & Daniel, C. F. (1998). Halthy, Wealthy. Or Wise: Predicting Actual Acceptances of Early Retirement Incentives at Three Points in Time. Personnel Psychology, 51: 623-642.
     Luchak, A. A. (1997). Retirement Plants and Pensions: An Empirical Study, Relations Industrielles, 52: 865-886.
     Marta, D. C. B. (1998). Pension reform in the Baltic’s, Russia, and other countri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BRO). IMF Working Pape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Poister, T. H. (1978). Public Program Analysis: Applied Research Methods. MD: University Park Press.
     Ron, E. (1993). Mandatory Retir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3(4) : 404-408.
     Roode, A. D. (1913). Pensions as wag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3(2): 287-295.
     
     參、網路資料
     內政部統計處,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瀏覽日期:2012年5月24日)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網址:http://npl.ly.gov.tw/do/www/homePage。(瀏覽日期:2012年3月12日)
     行政院衛生署,網址:http://www.doh.gov.tw。(瀏覽日期:2012年5月24日)
     銓敘部,網址:http://www.mos.gov.tw。(瀏覽日期:2012年4月20日)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