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冷戰後中共在六方會談之角色:多邊安全機制的理論與實踐
The role of China in the six-party talks after the Post-Wa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security regime
作者 馮湘茹
貢獻者 邱坤玄
馮湘茹
關鍵詞 中共
北韓核武
六方會談
多邊主義
安全機制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Nov-2012 14:02:02 (UTC+8)
摘要 20世紀以來,多邊主義是全球化時代外交新思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種國際互動方式,是國際體系層面的一種制度框架。然而,多邊主義強調的並不只是從一個國家的對外戰略,而是從整體角度強調多邊制度結構,並且考慮國家之間的互動方式。自中共確立多邊外交政策以來,從過去消極參與態度到今日的積極參與多邊機制,不只代表中共對參與國際機制的重視,更意味在國際舞台上的整體國家實力提升,因而擴大對於國際多邊機制的影響性。

對中共而言,積極推動北韓核武危機解決,促成「六方會談」啟動,不只是符合中共的防止核武擴散的國家利益,更代表中共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角色,「六方會談」象徵中共以和平方式推動多邊機制的一環,在「六方會談」中的積極「有所作為」態度及策略立場,更成功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若以北韓核武為例,中共希望利用「六方會談」成功提升優勢,故中共以參與多邊安全機制作為角逐世界的工具。

然而,「六方會談」可能還有許多限制因素,但作為此區多邊安全機制框架,為來的關鍵在於必須要加強協調原有的安全機制,進而發展出完善的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綜觀而言,「六方會談」成功透過多邊對話機制解決危機,並成功為北韓和美國提供談判空間,也各自為彼此得到國家利益,維持東北亞和平與安全。在長期東北亞的安全結構中,周邊國家間出現全面的安全合作,不只可在軍事議題上合作,更能在經濟議題交流加深合作,使得沒有任何一國可在東北亞安全問題置身事外,逐漸形成鞏固的東北亞安全機制。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多邊機制與中國的定位。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國際熱點與中國的外交應對。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2009-2010)。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中國外交。上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中華歐亞基金會編,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臺北: 大屯出版社,2006年。
牛軍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巨克毅主編,當前全球戰略發展的新視野。臺北:鼎茂圖書,2007年。
石之瑜,社會科學方法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朱聽昌主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李柏彥譯,Evans S. Mediros著,中共的國際行為:積極參與、善用機會、手段多樣。臺北:史政編譯室,2011年。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臺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
孟慶義、趙文靜、劉會清,朝鮮半島:問題與出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倪建民、陳子舜,中國國際戰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唐永勝、徐棄郁,尋求複雜的平衡:國際安全機制與主權國家的參與。北京:世界知識出版上,2004年。
唐彥林,東亞秩序變遷中的中國角色轉換。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徐能武,國際安全機制:理論與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編,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9/2010)。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1年。
陳永芳譯,B. Guy Peters著,比較政治的理論與方法。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3年。
陳峰君,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郭樹勇譯,羅伯特˙基歐漢編,新現實主義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傅國良、曹炳陽,懷柔的中國?中共對外關係。臺北:海鴿文化,2004年。
楊公素、張植榮,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葉自成,中國大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劉杰,國際機制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潘世偉主編,俞新天等著,國際體系中的中國角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
潘忠岐編,多邊治理與國際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瑋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研中心,2005年。
蔡瑋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研中心,2005年。
閻學通,國際政治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金德湘主編,東亞和平與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孫學峰,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安全卷。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蘇長和等譯,羅伯特˙基歐漢著,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二)期刊論文
Cao Huayin,「試析東北亞新框架」,改革論壇學報,2004年第10期(2004年),頁27-36。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頁105-124。
于美華,「朝鮮半島形式與中國政策分析」,現代國際關係,1996年第10期(1996年),頁34-38。
仇發華,「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的作用及其受局限的原因分析」,東北亞論壇,第14卷第2期(2005年),頁23-27。
巴殿君,「論朝鮮半島多邊安全合作機制」,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1期(2004年),頁42-46。
王正毅,「亞洲區域化:從理性主義走向社會建構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5期(2003年),頁4-10。
王韋婷,「東北亞地區多邊對話機制之研究」,政大外交所碩士論文(2005年),頁61-68。
王逸舟,「中國與多邊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10期(2001年),頁4-8。
王逸舟,「新世紀的中國與多邊外交」,太平洋學報,2001年第4期(2001年),頁3-12。
石源華,「六方會談面臨的新挑戰與東北亞安全合作」,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8期(2007年),頁8-13。
石源華,「六方會談機制化:東北亞安全合作的努力方向」,國際觀察,第2期(2006年),頁15-20。
朱松柏,「六邊會談與朝鮮半核武危機」,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9期(2003年),頁4-7。
朱松柏,「美國與北韓簽訂核子協議及其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期(1995年),頁11-18。
朱威烈,「中國熱點外交的機制與經驗:以多邊主義外交機制為視角」,國際觀察,2009年第1期(2009年),頁1-7。
朴炳光,「胡錦濤時期中國對北韓政策及其對北韓核武問題之認知」,全球政治評論,第31期(2010年),頁27-46。
朱鋒,「六方會談的制度建設與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3期(2007年),頁1-7;13。
朱鋒,「六方會談與朝鮮棄核:多邊主義為什麼能發揮作用?」,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2007年),頁159-173。
朱鋒,「中國的外交斡旋與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外交評論,總第88期(2006年),頁23-30。
吳建民,「多邊主義是大勢所趨」,今日中國,2009年第7期(2009年),頁36-37。
吳建民,「多邊外交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平台」,外交評論,總第90期(2006年),頁10-14。
李明,「六方會談與中共」,海峽評論,第154期(2003年),頁10-12。
李明,「天安艦沉沒事件牽動東北亞國際政治」,海峽評論,第235期(2010年),頁16-18。
李明,「東北亞軍事對抗值得關注」,海峽評論,第237期(2010年),頁11-15。
李明,「南北韓爆發黃海軍事衝突與影響」,海峽評論,第241期(2011年),頁25-28。
李華,「朝核危機中的『停戰機制』:流變與困境」,遼東學院學報,第12卷4期(2010年),頁163-170。
沈丁立,「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現實、預期與結果」,解放日報,2003年8月31日。
岳燕霞,「論朝鮮半島地緣戰略利益的再分配危機」,天府新論,第5期(2007年),頁1-4。
林曉光,「朝核問題研究:從六方會談到地區安全機制」,和平與發展,總109期(2009年),頁4-10。
邱坤玄,「中共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2010年),頁1-41。
邱坤玄,「中共與朝鮮半島危機」,韓國學報,第14期(1996年),頁233-243。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中國事務,2001年第4期(2001年),頁90-102。
門洪華,「中國崛起與國際秩序」,太平洋學報,2004年第2期(2004年),頁4-13。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2001年),頁178-187。
金景一、金強一,「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意義及其對我國的影響研究」,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4期(2008年),頁5-12。
姜宅九,「中國地區多邊安全合作的動因」,國際政治科學,總第5期(2006年),頁1-27。
姜龍范,「朝核問題與中國的戰略選擇」,東疆學刊,第24卷第3期(2007年),頁62-69。
姜聯軍、匡國棟,「東北亞安全合作機制的構建」,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2005年),頁38-42。
苗萌,「試析六方會談各方在朝核問題上的考慮及所扮演的角色」,理論觀察,2008年第1期(2008年),頁36-37。
夏立平,「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進程與東北亞安全機制」,國際觀察,2002年第5期(2002年),頁1-6。
孫茹,「中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合作與分歧」,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2007年),頁12-21。
徐能武、金塞美,「國際安全機制的探索構建和參與選擇」,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10年),頁48-52。
時永明,「六方會談與美朝博弈分析」,和平與發展,總第106期(2008年),頁37-41。
時殷弘,「北京六方會談與中國外交作為」,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10期(2003年),頁21-23。
秦亞青,「多邊主義研究:理論與方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10期(2001年),頁9-14。
秦亞青、王燕,「建構共同體的東亞模式」,外交學院學報,2004年第12期(2004年),頁8-13。
張清敏,「冷戰後中國參與多邊外交的特點分析」,國際論壇,第8卷第2期(2006年),頁55-61。
張雅君,「『十六大』後的中共外交:相互依賴深化下的利益、挑戰與政策取向」,中國大陸研究,第46 卷第2期(2003年),頁1-26。
張雁虹、錢文華,「中國在六方會談中的作用探析」,世紀橋,總第176期(2009年),頁35-36。
許志嘉,「中國新睦鄰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8卷第3期(2007年),頁43-90。
陳光炳,「中共在北韓核武危機之角色」,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頁53。
彭慶,「從政府工作報告文字表述看我國多邊外交政策:1986-2005」,外交學院學報,2005年第8期(2005年),頁50-56。
游智偉,「東北亞區域安全困境與安全建制之未來」,全球政治評論,第36期(2011年),頁139-166。
黃宇藍,「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的中國國家利益」,學術論壇,2007年第2期(2007年),頁60-63。
楊潔勉,「試論中國在和平共處中的和平崛起」,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4年第6期(2004年),頁52-58。
楚樹龍,「全面建設小康時期的中國外交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8期(2003年),頁8-13。
楚樹龍等,「上升中的中國國力、國際地位與作用」,國際經濟評論,2009年第11期(2009年),頁9-21。
葉自成,「對中國多極化戰略的歷史與理論的反思」,國際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2004年),頁9-23。
雷才麗、舒銳鋒,「朝核問題之中國作用的雙重性及策略選擇」,學術探索,2008年第3期(2008年),頁31-35。
趙躍欽、謝劍南,「淺議朝核問題與東北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6期(2006年),頁13-18。
劉金質,「中國對朝鮮半島國家的政策」,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年第5期(2007年),頁78-84。
劉亮,「從朝核問題看中國參與全球性問題解決的質與量」,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3期(2010年),頁145-148。
劉振民,「國際秩序與中國的和平發展」,求是,2005年第10期(2005年),頁54-56。
劉德海,「後冷戰時代北韓的戰略外交、外交戰略及其對東北亞的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2期(1999年),頁71-92。
劉德海,「從北韓退出六方會談析東北亞局勢」,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5期(2009年),頁27-31。
蔡建,「六方會談與東北亞安全合作機制」,東北亞論壇,第17卷第6期(2008年),頁9-14。
蔡建,「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有限作用」,國際觀察,2006年第3期(2006年),頁55-61。
魯義,「朝核問題與六方會談」,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2006年),頁14-17。
鍾曉明、吳敏輝,「論韓國的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構想」,國際觀察,1998年第2期(1998年),頁46-48。
蕭歡容,「中國的大國責任與地區主義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期(2003年),頁46-51。
蕭歡容,「地區主義及其當代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2期(2000年),頁58-62。
閻學通,「東亞和平的基礎」,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3期(2004年),頁8-14。
瞿瓊、魏容、楊麗霞,「淺析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外交戰略困境」,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增)(2009年),頁92-93。
魏玲,「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建設: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為例」,外交評論,總第87期(2006年),頁44-50。
龐中英,「在六方會談基礎上建立東北亞地區安全制度?」,世界知識,2004年第6期(2004年),頁66。


(三)網路資料
《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網,2009年1月20日,http://big5.china.com.cn/news/txt/2009-01/20/content_17157185.htm。
框架協議(The Geneva Agreed Framework between US and DPRK),1994年10月21日,http://www1.korea-np.co.jp/pk/011th_issue/971001genevaagreemet.htm。
「1986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1986年3月25日,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850.htm.。
「1988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1988年3月25日,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865.htm.。
「中國參加多邊國際公約情況一覽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
江澤民,十六大報告,新華網,2002年11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1/17/content_693542.htm。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務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中國共產黨歷史網,1997年9月12日,http://www.zgdsw.org.cn/BIG5/218994/219016/220642/14737884.html。
胡錦濤,十七大報告,新華網,2007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香港中國通訊社, http://www.hkcna.hk/。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Alexandroff, Alan S., Andrew F. Cooper, ed. Rising State, Rising Institutions: Challenges for Global Governance. Waterloo, Ontario: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0.
Burton, John. Systems, States, Diplomacy and Rule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Buzan, Barry and Ole Waever. Regions and Powers: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Buzan, Barry. People, States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Boulder, Colorado: L. Rienner 1991).
Economy, Elizab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ed.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9.
Evans, Gareth. Cooperating for Peace: The Global Agenda for the 1990s and Beyond. Australia: Allen & Union, 1993.
Kihl, Young Whan and Peter Hayes ed. Peace and Security in Northeast Asia: the Nuclear Issue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1997.
Kim, Sung Chull and David Kang ed. Engagement with North Korea: A Viable Alternative. Albany, New York: Suny Press, 2009.
Krasner, Stephen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Kwak, Tae-Hwan and Seung-Ho Joo ed. North Korea’s Second Nuclear Crisis and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er, 2007.
Kwak, Tae-Hwan and Seung-Ho Joo ed. The Korean Peace Process and the Four Powers.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er, 2003.
Kwak, Tae-Hwan and Seung-Ho Joo 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in the 21st century.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er, 2006.
Kwak, Tae-Hwan, Edward A. Olsen ed. The Major Powers of Northeast Asia: Seeking Peace and Security.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6.
Lampton, David M.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Michishita, Narushige. North Korea`s Military-Diplomatic Campaigns, 1966-2008.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Ministry of Unification Republic of Korea. Policy towards North Korea for Peace, Reconciliation and Cooperation. Seoul: Ministry of Unification, Republic of Korea, 1999.
O’Neil, Andrew. Nuclear Prolif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The Quest for Securi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Rittberger, Volker and Peter Mayer ed. Regi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Rozman, Gilbert. Northeast Asia’s Stunted Regionalism: Bilateral Distrust in the Shadow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Shambaugh, David ed.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Snyder, Scoot. China’s Rise and the Two Koreas: Politics, Economics, Security.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9.
Sutter, Robert G.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Power and Policy Since the Cold War.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2010.
Timmermann, Martina and Jitsuo Tsuchiyama ed. Institutionalizing Northeast Asia: Regional Steps towards Global Governance. Tokyo, Japan;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Zhao, Suisheng. China-U.S. Relations Transformed: 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二)期刊
Buzan, Barry and Gerald Segal. “Rethinking East Asian Security.” Survival, Vol. 36, No. 2 (Summer 1994), pp. 3-21.
Cha, Victor D. “Korea’s Place in the Axis.” Foreign Affairs, Vol. 81, No. 3 (May/June 2002), pp. 79-92.
Deng, Yong. “China and the Six-Party Talks: Strategic Interests behind Crisis Management.”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30, No. 3 (Fall 2006), pp. 361-378.
Friedberg, Aaron L.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3 (Winter 1993 /94), pp. 5-33.
Friedberg, Aaron L.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s Conflict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2 (Fall 2005), pp. 7-45.
Glaser, Bonnie S. and Wang Liang. “North Korea: The Beginning of a China-U.S. Partnership?”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1, No. 3 (Summer 2008), pp. 165-180.
Hong, Yong-Pyo. “North Korea’s Strategic Culture and Threat Perception: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Korea Observer, Vol. 42, No. 1 (Spring 2011), pp. 95-115.
Hund, Markus. “ASEAN Plus Three: Towards a New Age of Pan-East Asian Regionalism?” The Pacific Review, Vol. 16, No. 3 (September 2003), pp. 383-418.
Inoguchi, Takashi. “Distant Neighbors? Japan and Asia,” Current History, Vol. 94, No. 595 (November 1995), pp. 362-369.
Jervis, Robert. “From Balance to Concert: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World Politics, Vol. 38, No. 1 (1985), p. 58-79.
Jervis, Robert. “Security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No. 2 (Spring 1982), p. 357-378.
Katzenstein, Peter.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 31, No. 2 (June 1996). pp. 123-159.
Keohane, Robert O. “Multilateralism: An Agenda fo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45, No. 4 (Autumn 1990), pp. 731-764.
Kim, Samuel. “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1 (January/ April 2004), pp. 39-67.
Kim, Tae-Hyo. “The Six-Way Multilateral Approach: Dilemma for Every Party.”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27, No. 3 (Fall 2003), pp. 342-355.
Kupchan, Charles. “After Pax American: Benign Power,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Sources of a Stable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2 (Fall 1998), pp. 40-79.
Lampton, David M.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The Need for Multilaterally Articulated Deterrence and Prevention.” Washington Journal of Modern China, Vol. 9, No. 2 (2010), pp. 27-35.
Maass, Mattias. “North Korea as a Quasi-Nuclear Weapons State.” Korea Observer, Vol. 41, No. 1 (Spring 2010), pp.131-160.
Mansfield, Edward and Helen Milner.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3, No. 3 (Summer 1999), pp. 589-627.
Nye, Joseph S. “Nuclear Learning and U.S.-Soviet Security Regi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1, No. 3 (Summer 1987), pp. 371-402.
Park, John S. “Inside Multilateralism: The Six-Party Talk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4 (Autumn 2005), pp. 87-89.
Ross, Robert 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4 (Spring 1999), pp. 111-118.
Ruggie, John G. “M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3 (Summer 1992), pp. 561-598.
Shambaugh, David.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Playing for the Long Term.”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6, No. 2 (Spring 2003), pp. 43-56.
Shambaugh, David.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Winter 2004/05), pp. 80, 98-99.
Shen, Dingli. “Cooperative Denuclearization toward Nor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2, No. 4 (October 2009), pp. 175-188.
Xia, Liping. “The Role of the Korean Factor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29, No. 2 (Summer 2005), pp. 249-27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98253036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5303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邱坤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馮湘茹zh_TW
dc.creator (作者) 馮湘茹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Nov-2012 14:02:02 (UTC+8)-
dc.date.available 1-Nov-2012 14:02:0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Nov-2012 14:02:0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25303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516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25303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20世紀以來,多邊主義是全球化時代外交新思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種國際互動方式,是國際體系層面的一種制度框架。然而,多邊主義強調的並不只是從一個國家的對外戰略,而是從整體角度強調多邊制度結構,並且考慮國家之間的互動方式。自中共確立多邊外交政策以來,從過去消極參與態度到今日的積極參與多邊機制,不只代表中共對參與國際機制的重視,更意味在國際舞台上的整體國家實力提升,因而擴大對於國際多邊機制的影響性。

對中共而言,積極推動北韓核武危機解決,促成「六方會談」啟動,不只是符合中共的防止核武擴散的國家利益,更代表中共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角色,「六方會談」象徵中共以和平方式推動多邊機制的一環,在「六方會談」中的積極「有所作為」態度及策略立場,更成功受到國際社會高度肯定。若以北韓核武為例,中共希望利用「六方會談」成功提升優勢,故中共以參與多邊安全機制作為角逐世界的工具。

然而,「六方會談」可能還有許多限制因素,但作為此區多邊安全機制框架,為來的關鍵在於必須要加強協調原有的安全機制,進而發展出完善的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綜觀而言,「六方會談」成功透過多邊對話機制解決危機,並成功為北韓和美國提供談判空間,也各自為彼此得到國家利益,維持東北亞和平與安全。在長期東北亞的安全結構中,周邊國家間出現全面的安全合作,不只可在軍事議題上合作,更能在經濟議題交流加深合作,使得沒有任何一國可在東北亞安全問題置身事外,逐漸形成鞏固的東北亞安全機制。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i
表次....................................................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7
第五節 章節安排.........................................18

第貳章 國際安全機制與中共多邊外交戰略......................20
第一節 現有國際安全機制之發展.............................20
第二節 中共參與國際安全機制之理論與實踐....................28
第三節 中共未來多邊安全戰略之發展.........................37
第四節 小結............................................41

第參章 北韓核武危機與中共的多邊外交戰略....................43
第一節 北韓核武危機與及其外交戰略.........................43
第二節 中共對朝鮮半島之外交戰略...........................49
第三節 北韓核武危機對中共多邊外交戰略之影響.................55
第四節 小結............................................60

第肆章 中共推動「六方會談」之角色與功能....................62
第一節 「六方會談」之背景及過程...........................62
第二節 中共在「六方會談」之戰略目標與角色...................75
第三節 「六方會談」的成效與限制...........................80
第四節 小結............................................84

第伍章 六方會談與東北亞多邊安全對話機制....................86
第一節 地區主義與東北亞安全建構...........................87
第二節 中共推行東北亞多邊安全對話機制之立場................92
第三節 周邊國家對推行東北亞多邊安全對話機制之立場...........97
第四節 評析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之可行性 ....................101
第五節 小結...........................................106

第陸章 結論...........................................108
第一節 研究發現........................................108
第二節 研究展望........................................112

參考文獻.................................................115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5303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北韓核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六方會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多邊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安全機制zh_TW
dc.title (題名) 冷戰後中共在六方會談之角色:多邊安全機制的理論與實踐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ole of China in the six-party talks after the Post-Wa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security regim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多邊機制與中國的定位。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國際熱點與中國的外交應對。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2009-2010)。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編,中國外交。上海: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中華歐亞基金會編,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臺北: 大屯出版社,2006年。
牛軍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巨克毅主編,當前全球戰略發展的新視野。臺北:鼎茂圖書,2007年。
石之瑜,社會科學方法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朱聽昌主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李柏彥譯,Evans S. Mediros著,中共的國際行為:積極參與、善用機會、手段多樣。臺北:史政編譯室,2011年。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臺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
孟慶義、趙文靜、劉會清,朝鮮半島:問題與出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倪建民、陳子舜,中國國際戰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唐永勝、徐棄郁,尋求複雜的平衡:國際安全機制與主權國家的參與。北京:世界知識出版上,2004年。
唐彥林,東亞秩序變遷中的中國角色轉換。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徐能武,國際安全機制:理論與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編,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9/2010)。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1年。
陳永芳譯,B. Guy Peters著,比較政治的理論與方法。臺北:韋伯文化國際,2003年。
陳峰君,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郭樹勇譯,羅伯特˙基歐漢編,新現實主義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傅國良、曹炳陽,懷柔的中國?中共對外關係。臺北:海鴿文化,2004年。
楊公素、張植榮,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葉自成,中國大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劉杰,國際機制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潘世偉主編,俞新天等著,國際體系中的中國角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
潘忠岐編,多邊治理與國際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瑋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研中心,2005年。
蔡瑋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政大國研中心,2005年。
閻學通,國際政治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金德湘主編,東亞和平與安全。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孫學峰,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安全卷。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蘇長和等譯,羅伯特˙基歐漢著,霸權之後:世界政治經濟中的合作與紛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二)期刊論文
Cao Huayin,「試析東北亞新框架」,改革論壇學報,2004年第10期(2004年),頁27-36。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頁105-124。
于美華,「朝鮮半島形式與中國政策分析」,現代國際關係,1996年第10期(1996年),頁34-38。
仇發華,「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的作用及其受局限的原因分析」,東北亞論壇,第14卷第2期(2005年),頁23-27。
巴殿君,「論朝鮮半島多邊安全合作機制」,東北亞論壇,第13卷第1期(2004年),頁42-46。
王正毅,「亞洲區域化:從理性主義走向社會建構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5期(2003年),頁4-10。
王韋婷,「東北亞地區多邊對話機制之研究」,政大外交所碩士論文(2005年),頁61-68。
王逸舟,「中國與多邊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10期(2001年),頁4-8。
王逸舟,「新世紀的中國與多邊外交」,太平洋學報,2001年第4期(2001年),頁3-12。
石源華,「六方會談面臨的新挑戰與東北亞安全合作」,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8期(2007年),頁8-13。
石源華,「六方會談機制化:東北亞安全合作的努力方向」,國際觀察,第2期(2006年),頁15-20。
朱松柏,「六邊會談與朝鮮半核武危機」,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9期(2003年),頁4-7。
朱松柏,「美國與北韓簽訂核子協議及其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期(1995年),頁11-18。
朱威烈,「中國熱點外交的機制與經驗:以多邊主義外交機制為視角」,國際觀察,2009年第1期(2009年),頁1-7。
朴炳光,「胡錦濤時期中國對北韓政策及其對北韓核武問題之認知」,全球政治評論,第31期(2010年),頁27-46。
朱鋒,「六方會談的制度建設與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3期(2007年),頁1-7;13。
朱鋒,「六方會談與朝鮮棄核:多邊主義為什麼能發揮作用?」,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2007年),頁159-173。
朱鋒,「中國的外交斡旋與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外交評論,總第88期(2006年),頁23-30。
吳建民,「多邊主義是大勢所趨」,今日中國,2009年第7期(2009年),頁36-37。
吳建民,「多邊外交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平台」,外交評論,總第90期(2006年),頁10-14。
李明,「六方會談與中共」,海峽評論,第154期(2003年),頁10-12。
李明,「天安艦沉沒事件牽動東北亞國際政治」,海峽評論,第235期(2010年),頁16-18。
李明,「東北亞軍事對抗值得關注」,海峽評論,第237期(2010年),頁11-15。
李明,「南北韓爆發黃海軍事衝突與影響」,海峽評論,第241期(2011年),頁25-28。
李華,「朝核危機中的『停戰機制』:流變與困境」,遼東學院學報,第12卷4期(2010年),頁163-170。
沈丁立,「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現實、預期與結果」,解放日報,2003年8月31日。
岳燕霞,「論朝鮮半島地緣戰略利益的再分配危機」,天府新論,第5期(2007年),頁1-4。
林曉光,「朝核問題研究:從六方會談到地區安全機制」,和平與發展,總109期(2009年),頁4-10。
邱坤玄,「中共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2010年),頁1-41。
邱坤玄,「中共與朝鮮半島危機」,韓國學報,第14期(1996年),頁233-243。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中國事務,2001年第4期(2001年),頁90-102。
門洪華,「中國崛起與國際秩序」,太平洋學報,2004年第2期(2004年),頁4-13。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2001年),頁178-187。
金景一、金強一,「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意義及其對我國的影響研究」,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4期(2008年),頁5-12。
姜宅九,「中國地區多邊安全合作的動因」,國際政治科學,總第5期(2006年),頁1-27。
姜龍范,「朝核問題與中國的戰略選擇」,東疆學刊,第24卷第3期(2007年),頁62-69。
姜聯軍、匡國棟,「東北亞安全合作機制的構建」,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2005年),頁38-42。
苗萌,「試析六方會談各方在朝核問題上的考慮及所扮演的角色」,理論觀察,2008年第1期(2008年),頁36-37。
夏立平,「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進程與東北亞安全機制」,國際觀察,2002年第5期(2002年),頁1-6。
孫茹,「中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合作與分歧」,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2007年),頁12-21。
徐能武、金塞美,「國際安全機制的探索構建和參與選擇」,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10年),頁48-52。
時永明,「六方會談與美朝博弈分析」,和平與發展,總第106期(2008年),頁37-41。
時殷弘,「北京六方會談與中國外交作為」,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10期(2003年),頁21-23。
秦亞青,「多邊主義研究:理論與方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1年第10期(2001年),頁9-14。
秦亞青、王燕,「建構共同體的東亞模式」,外交學院學報,2004年第12期(2004年),頁8-13。
張清敏,「冷戰後中國參與多邊外交的特點分析」,國際論壇,第8卷第2期(2006年),頁55-61。
張雅君,「『十六大』後的中共外交:相互依賴深化下的利益、挑戰與政策取向」,中國大陸研究,第46 卷第2期(2003年),頁1-26。
張雁虹、錢文華,「中國在六方會談中的作用探析」,世紀橋,總第176期(2009年),頁35-36。
許志嘉,「中國新睦鄰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8卷第3期(2007年),頁43-90。
陳光炳,「中共在北韓核武危機之角色」,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頁53。
彭慶,「從政府工作報告文字表述看我國多邊外交政策:1986-2005」,外交學院學報,2005年第8期(2005年),頁50-56。
游智偉,「東北亞區域安全困境與安全建制之未來」,全球政治評論,第36期(2011年),頁139-166。
黃宇藍,「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的中國國家利益」,學術論壇,2007年第2期(2007年),頁60-63。
楊潔勉,「試論中國在和平共處中的和平崛起」,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4年第6期(2004年),頁52-58。
楚樹龍,「全面建設小康時期的中國外交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8期(2003年),頁8-13。
楚樹龍等,「上升中的中國國力、國際地位與作用」,國際經濟評論,2009年第11期(2009年),頁9-21。
葉自成,「對中國多極化戰略的歷史與理論的反思」,國際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2004年),頁9-23。
雷才麗、舒銳鋒,「朝核問題之中國作用的雙重性及策略選擇」,學術探索,2008年第3期(2008年),頁31-35。
趙躍欽、謝劍南,「淺議朝核問題與東北亞多邊安全合作機制」,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6期(2006年),頁13-18。
劉金質,「中國對朝鮮半島國家的政策」,世界經濟與政治,2007年第5期(2007年),頁78-84。
劉亮,「從朝核問題看中國參與全球性問題解決的質與量」,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3期(2010年),頁145-148。
劉振民,「國際秩序與中國的和平發展」,求是,2005年第10期(2005年),頁54-56。
劉德海,「後冷戰時代北韓的戰略外交、外交戰略及其對東北亞的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2期(1999年),頁71-92。
劉德海,「從北韓退出六方會談析東北亞局勢」,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5期(2009年),頁27-31。
蔡建,「六方會談與東北亞安全合作機制」,東北亞論壇,第17卷第6期(2008年),頁9-14。
蔡建,「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的有限作用」,國際觀察,2006年第3期(2006年),頁55-61。
魯義,「朝核問題與六方會談」,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2006年),頁14-17。
鍾曉明、吳敏輝,「論韓國的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構想」,國際觀察,1998年第2期(1998年),頁46-48。
蕭歡容,「中國的大國責任與地區主義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年第1期(2003年),頁46-51。
蕭歡容,「地區主義及其當代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2期(2000年),頁58-62。
閻學通,「東亞和平的基礎」,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年第3期(2004年),頁8-14。
瞿瓊、魏容、楊麗霞,「淺析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外交戰略困境」,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增)(2009年),頁92-93。
魏玲,「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建設: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為例」,外交評論,總第87期(2006年),頁44-50。
龐中英,「在六方會談基礎上建立東北亞地區安全制度?」,世界知識,2004年第6期(2004年),頁66。


(三)網路資料
《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網,2009年1月20日,http://big5.china.com.cn/news/txt/2009-01/20/content_17157185.htm。
框架協議(The Geneva Agreed Framework between US and DPRK),1994年10月21日,http://www1.korea-np.co.jp/pk/011th_issue/971001genevaagreemet.htm。
「1986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1986年3月25日,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850.htm.。
「1988年政府工作報告-關於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1988年3月25日,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865.htm.。
「中國參加多邊國際公約情況一覽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
BBC中文網,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
江澤民,十六大報告,新華網,2002年11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1/17/content_693542.htm。
江澤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務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中國共產黨歷史網,1997年9月12日,http://www.zgdsw.org.cn/BIG5/218994/219016/220642/14737884.html。
胡錦濤,十七大報告,新華網,2007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香港中國通訊社, http://www.hkcna.hk/。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Alexandroff, Alan S., Andrew F. Cooper, ed. Rising State, Rising Institutions: Challenges for Global Governance. Waterloo, Ontario: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0.
Burton, John. Systems, States, Diplomacy and Rule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Buzan, Barry and Ole Waever. Regions and Powers: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Buzan, Barry. People, States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Boulder, Colorado: L. Rienner 1991).
Economy, Elizabeth and Michel Oksenberg ed.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Press, 1999.
Evans, Gareth. Cooperating for Peace: The Global Agenda for the 1990s and Beyond. Australia: Allen & Union, 1993.
Kihl, Young Whan and Peter Hayes ed. Peace and Security in Northeast Asia: the Nuclear Issue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1997.
Kim, Sung Chull and David Kang ed. Engagement with North Korea: A Viable Alternative. Albany, New York: Suny Press, 2009.
Krasner, Stephen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Kwak, Tae-Hwan and Seung-Ho Joo ed. North Korea’s Second Nuclear Crisis and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er, 2007.
Kwak, Tae-Hwan and Seung-Ho Joo ed. The Korean Peace Process and the Four Powers.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er, 2003.
Kwak, Tae-Hwan and Seung-Ho Joo e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in the 21st century.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er, 2006.
Kwak, Tae-Hwan, Edward A. Olsen ed. The Major Powers of Northeast Asia: Seeking Peace and Security.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6.
Lampton, David M.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 1978-2000.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Michishita, Narushige. North Korea`s Military-Diplomatic Campaigns, 1966-2008.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Ministry of Unification Republic of Korea. Policy towards North Korea for Peace, Reconciliation and Cooperation. Seoul: Ministry of Unification, Republic of Korea, 1999.
O’Neil, Andrew. Nuclear Proliferation In Northeast Asia: The Quest for Securi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Rittberger, Volker and Peter Mayer ed. Regi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Rozman, Gilbert. Northeast Asia’s Stunted Regionalism: Bilateral Distrust in the Shadow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Shambaugh, David ed. Power Shift: China and Asia`s New Dynamic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Snyder, Scoot. China’s Rise and the Two Koreas: Politics, Economics, Security.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9.
Sutter, Robert G.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Power and Policy Since the Cold War.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2010.
Timmermann, Martina and Jitsuo Tsuchiyama ed. Institutionalizing Northeast Asia: Regional Steps towards Global Governance. Tokyo, Japan;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Zhao, Suisheng. China-U.S. Relations Transformed: Perspectiv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二)期刊
Buzan, Barry and Gerald Segal. “Rethinking East Asian Security.” Survival, Vol. 36, No. 2 (Summer 1994), pp. 3-21.
Cha, Victor D. “Korea’s Place in the Axis.” Foreign Affairs, Vol. 81, No. 3 (May/June 2002), pp. 79-92.
Deng, Yong. “China and the Six-Party Talks: Strategic Interests behind Crisis Management.”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30, No. 3 (Fall 2006), pp. 361-378.
Friedberg, Aaron L.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3 (Winter 1993 /94), pp. 5-33.
Friedberg, Aaron L.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 Is Conflict Inevitabl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2 (Fall 2005), pp. 7-45.
Glaser, Bonnie S. and Wang Liang. “North Korea: The Beginning of a China-U.S. Partnership?”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1, No. 3 (Summer 2008), pp. 165-180.
Hong, Yong-Pyo. “North Korea’s Strategic Culture and Threat Perception: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Korea Observer, Vol. 42, No. 1 (Spring 2011), pp. 95-115.
Hund, Markus. “ASEAN Plus Three: Towards a New Age of Pan-East Asian Regionalism?” The Pacific Review, Vol. 16, No. 3 (September 2003), pp. 383-418.
Inoguchi, Takashi. “Distant Neighbors? Japan and Asia,” Current History, Vol. 94, No. 595 (November 1995), pp. 362-369.
Jervis, Robert. “From Balance to Concert: A Stud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World Politics, Vol. 38, No. 1 (1985), p. 58-79.
Jervis, Robert. “Security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No. 2 (Spring 1982), p. 357-378.
Katzenstein, Peter.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 31, No. 2 (June 1996). pp. 123-159.
Keohane, Robert O. “Multilateralism: An Agenda fo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45, No. 4 (Autumn 1990), pp. 731-764.
Kim, Samuel. “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1 (January/ April 2004), pp. 39-67.
Kim, Tae-Hyo. “The Six-Way Multilateral Approach: Dilemma for Every Party.”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27, No. 3 (Fall 2003), pp. 342-355.
Kupchan, Charles. “After Pax American: Benign Power,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Sources of a Stable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2 (Fall 1998), pp. 40-79.
Lampton, David M.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The Need for Multilaterally Articulated Deterrence and Prevention.” Washington Journal of Modern China, Vol. 9, No. 2 (2010), pp. 27-35.
Maass, Mattias. “North Korea as a Quasi-Nuclear Weapons State.” Korea Observer, Vol. 41, No. 1 (Spring 2010), pp.131-160.
Mansfield, Edward and Helen Milner.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3, No. 3 (Summer 1999), pp. 589-627.
Nye, Joseph S. “Nuclear Learning and U.S.-Soviet Security Regim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1, No. 3 (Summer 1987), pp. 371-402.
Park, John S. “Inside Multilateralism: The Six-Party Talk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4 (Autumn 2005), pp. 87-89.
Ross, Robert 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4 (Spring 1999), pp. 111-118.
Ruggie, John G. “M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3 (Summer 1992), pp. 561-598.
Shambaugh, David.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Playing for the Long Term.”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6, No. 2 (Spring 2003), pp. 43-56.
Shambaugh, David.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Winter 2004/05), pp. 80, 98-99.
Shen, Dingli. “Cooperative Denuclearization toward Nor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2, No. 4 (October 2009), pp. 175-188.
Xia, Liping. “The Role of the Korean Factor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Korea and World Affairs, Vol. 29, No. 2 (Summer 2005), pp. 249-27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