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 en_US |
dc.contributo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劉蕭翔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9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7-Nov-2012 16:35:34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7-Nov-2012 16:35:34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7-Nov-2012 16:35:34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022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橫亙百餘年之久的俄屬遠東黃禍論已成為某種或然性規律,不但是俄羅斯與中國兩國的兩難困境,更是彼此關係的潛在負面變數。為此,本研究以理性主義初探當代黃禍何以復萌,繼而再以建構主義反向解構促使其復萌之俄中關係以及俄國內部中央與地方的互動,此雙重觀念結構之身份與利益的聯繫,以揭示黃禍恐懼的本質和深層原因,從而對其發展趨勢進行中長期預測,並由此對應推導命題:跨層次習得轉化,希冀藉此發展出超越時空範疇的一般性通則,而為觀念甚於物質再增添新的研究實例。研究發現:黃禍論必須在國際面-俄中兩國間的身份認知得到協調,在國內面-俄國內部以及遠東區當地俄人和中國人之間也必須要趨近,黃禍疑懼才有可能消弭。然而,從黃禍的建構過程可知,俄中兩國的「世代友好,永不為敵」尚未真正到位,俄國內部促成黃禍的離心傾向也仍舊存在。各造屬性若未能調和,黃禍仍將持續地與其所依附存在的雙重結構交錯建構,而其成因亦可能經社會化代代相傳。但遠東區俄人在與中國人互動多年後,其若干特質及行為方面意外地逐漸與中國人趨同,此有可能補足俄國內部欠缺的自下而上建構作用。此外,世代交替亦為俄羅斯再起的希望,俄中兩國的差距若能弭平,黃禍自亦消弭於無形。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relation (關聯) | 基礎研究 |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 學術補助 |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 研究期間:9808~ 9907 |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 研究經費:420仟元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建構主義;俄屬遠東黃禍論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建構主義視角下之俄屬遠東黃禍論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report |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