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National Sci-Tech Program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中日、中印安全困境與台灣安全空間的探討---新安全觀模式實踐與台灣的安全選擇(I)
其他題名 Sino-Japanese and Sino-Indian Security Dilemma and Taiwan`s Security Space---Practices of New Security Pattern and Taiwan`s Security Options
作者 張雅君
貢獻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關鍵詞 安全困境; 安全空間; 新安全觀; 大國崛起; 現實主義; 建構主義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30-Nov-2012 15:06:32 (UTC+8)
摘要 長期以來,中日與中印在安全領域始終互不信任,並且以實力相互威脅,此種形勢呈現的是現實主義指出的安全困境,也就是各方都把對方基於防禦性動機的任何安全行動視為自身安全的損失,從而以強化自身實力予以因應。中國與日本、印度在安全領域的相互威脅形勢基本上也對台灣安全空間及政策選擇具有明顯影響,台灣安全政策制定者一直深信中日與中印安全困境有利於自身安全。但自冷戰結束以來,國際社會對以國家為中心的傳統安全概念逐漸產生新的認知,安全內涵呈現多元化,軍事安全不再完全居於核心因素,共同安全、相互安全與合作安全逐漸獲得國際社會認同。中國也在九○年末提出新安全觀,並希望以此作為改善與周邊國家安全關係,尤其是緩解安全困境的基礎。本計劃目的有三,一是探討中國從新安全觀出發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在緩解中日與中印安全困境上的效用與侷限;二是探索傳統安全觀與新安全觀在作為理論典範上的解釋力及其限制,三是探討台灣應從事何種政策選擇才能使自身獲得最大安全空間,並且把中國可能對我方的安全損害減至最低。本項計劃主要研究方法為國際體系結構研究法,包括:1.從新現實主義的權力概念來探討安全困境的發展與緩和前景,2.從建構主義強調的文化與觀念來評估中印日在改善安全困境上的認同難題,以及對利益認知與評估的影響及作用。次要研究法為歷史研究法、文獻研究法與實地訪談。本項計劃為兩年期,第一年執行的部分為:中日與中印安全困境形成的不同背景與因素,中共新安全觀的形成,以及在實踐緩和中日與中印安全困境上的效果與限制。第二年執行的部分是中日、中印安全困境下台灣與日本、印度的非正式安全互動與影響,國際社會安全觀變化對台灣的啟示,中國對日本與印度實踐新安全觀政策對台灣安全空間的影響,以及台灣處於兩種安全典範中的最佳安全政策選擇。預期本計劃將有助於強化兩岸安全理論與實務研究。
關聯 基礎研究
學術補助
研究期間:9608~ 9707
研究經費:337仟元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en_US
dc.contributor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雅君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Nov-2012 15:06:32 (UTC+8)-
dc.date.available 30-Nov-2012 15:06:3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Nov-2012 15:06:32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209-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長期以來,中日與中印在安全領域始終互不信任,並且以實力相互威脅,此種形勢呈現的是現實主義指出的安全困境,也就是各方都把對方基於防禦性動機的任何安全行動視為自身安全的損失,從而以強化自身實力予以因應。中國與日本、印度在安全領域的相互威脅形勢基本上也對台灣安全空間及政策選擇具有明顯影響,台灣安全政策制定者一直深信中日與中印安全困境有利於自身安全。但自冷戰結束以來,國際社會對以國家為中心的傳統安全概念逐漸產生新的認知,安全內涵呈現多元化,軍事安全不再完全居於核心因素,共同安全、相互安全與合作安全逐漸獲得國際社會認同。中國也在九○年末提出新安全觀,並希望以此作為改善與周邊國家安全關係,尤其是緩解安全困境的基礎。本計劃目的有三,一是探討中國從新安全觀出發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在緩解中日與中印安全困境上的效用與侷限;二是探索傳統安全觀與新安全觀在作為理論典範上的解釋力及其限制,三是探討台灣應從事何種政策選擇才能使自身獲得最大安全空間,並且把中國可能對我方的安全損害減至最低。本項計劃主要研究方法為國際體系結構研究法,包括:1.從新現實主義的權力概念來探討安全困境的發展與緩和前景,2.從建構主義強調的文化與觀念來評估中印日在改善安全困境上的認同難題,以及對利益認知與評估的影響及作用。次要研究法為歷史研究法、文獻研究法與實地訪談。本項計劃為兩年期,第一年執行的部分為:中日與中印安全困境形成的不同背景與因素,中共新安全觀的形成,以及在實踐緩和中日與中印安全困境上的效果與限制。第二年執行的部分是中日、中印安全困境下台灣與日本、印度的非正式安全互動與影響,國際社會安全觀變化對台灣的啟示,中國對日本與印度實踐新安全觀政策對台灣安全空間的影響,以及台灣處於兩種安全典範中的最佳安全政策選擇。預期本計劃將有助於強化兩岸安全理論與實務研究。en_US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基礎研究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學術補助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期間:9608~ 9707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經費:337仟元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安全困境; 安全空間; 新安全觀; 大國崛起; 現實主義; 建構主義en_US
dc.title (題名) 中日、中印安全困境與台灣安全空間的探討---新安全觀模式實踐與台灣的安全選擇(I)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Sino-Japanese and Sino-Indian Security Dilemma and Taiwan`s Security Space---Practices of New Security Pattern and Taiwan`s Security Option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