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董金裕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Tung, Ching Yu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廖育菁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廖育菁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Feb-2013 16:51:3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Feb-2013 16:51:3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Feb-2013 16:51:32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94151510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85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博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4151510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王安石經學近十年來開始受到關注(2000年以來);在此之前,王安石的變法改革思想和詩文集的研究,其實已經非常蓬勃(1949-1990),尤其變法改革思想正好符合清末和新中國極欲改革的需求,因此,在大陸和美國都有王安石變法研究的專家。稍後有王安石思想具有道、佛思想的研究(1980-2000)。截至2010年,海峽兩岸相關王安石研究的單篇論文有三千多篇,博、碩士論文有六十多篇。而真正以王安石經學著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博、碩士論文海峽兩岸計有六本,而且都聚集在近十年(2005年以來)。 王安石經學著作在明初已全部亡佚,目前可見的只有清代所輯的《周官新義》一部輯佚書。王安石參與的宋代熙寧變法所著的《三經新義》,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周官新義》,內容鋪陳改革宋代吏治與經濟的藍圖,受到撻伐最深,王安石將他當作政治實踐的計畫書,最具有宋代精神,卻是偏離上古三代精神較遠。至於《尚書新義》則是規範帝王修身和治國的政治之書。 而王安石的《詩經新義》則不同,內容平易近人,其闡發儒家精神與禮儀規範,對於人倫與禮儀、人性與人為制度的推敲拿捏,在遵守禮樂之外,還有更多人文精神的體會。而王安石和《詩》的淵源其實頗深,從案頭書到科舉必讀經典,都可以看到王安石對於《詩》的重視。透過研究王安石的《詩經新義》,可以看到王安石學術思想理念的初衷─儒家經典理念和人倫禮儀思想;除了他對原始儒家、三代聖王賢人精神的繼承,還可以看到王安石對於人生倫理的規劃,這正是本文以王安石《詩經新義》為研究對象的重要價值所在。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次】 第一章 緒論……………………………………………………………………頁1 第一節 研究動機………………………………………………………………頁1 第二節 前人輯佚與研究成果評述……………………………………………頁4 第三節 研究綱要………………………………………………………………頁10 第二章 《詩經新義》的成書、亡佚情形與輯佚成果………………………頁15 第一節 《三經新義》的成書…………………………………………………頁17 第二節 《三經新義》亡佚情形探究…………………………………………頁32 第三節 輯佚成果…………………………………………………………………………………頁51 第三章 王安石的成學與及其對《詩》的認識 ………………………………頁61 第一節 王安石的家學…………………………………………………………頁62 第二節 對《詩》的認識………………………………………………………頁82 第四章 《詩經新義》的解經特色……………………………………………頁91 第一節 訓詁解經承漢唐餘風…………………………………………………頁92 第二節 發明經旨,開宋學新風………………………………………………頁110 第五章 《詩經新義》與禮相解─人倫實踐的禮儀書 ………………………頁127 第一節 《詩經新義》用禮正人倫之道………………………………………頁128 第二節 《詩經新義》所涵禮能變通的精神…………………………………頁155 第六章《詩經新義》明德尚勇─人際進退的處世書 …………………………頁179 第一節 《詩經新義》所明文王之德…………………………………………頁180 第二節 《詩經新義》所尚周公之勇…………………………………………頁200 第七章 結論 …………………………………………………………………頁215 【參考文獻】……………………………………………………………………頁219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151510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王安石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詩經新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宋代經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Wang An-Shih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the New Meaning of "Shi-Jing"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the Classics of Sung Dynasty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王安石《詩經新義》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Study of Wang An-Shih`s "the New Meaning of Shi-Jing"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一、王安石著作 宋.王安石:《周官新義》(臺北:商務印書館,1956年) 宋.王安石:《王安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王安石:《王荊公文集箋注》(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5月一版一刷) 宋.王安石,李壁箋注:《王荊文公詩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 二、古籍 (一)經 漢.班固:《白虎通義》《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漢.許慎,清.段玉裁:《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7.8) 宋.丘雍等:《重修玉篇》《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劉克:《詩說》《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呂祖謙:《呂氏家塾讀詩記》《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樗、黃櫄:《毛詩李黃集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3) 清.陳啟源:《毛詩稽古編》,《詩經要籍集成》(北京 : 學苑, 2003)第22冊。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1月) (二)史 劉宋.范曄:《後漢書》《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熊克:《中興小紀》《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二版、2008年9月二版二刷) 宋.王應麟:《玉海》《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杜大珪:《名臣碑傳琬琰之集》《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不著撰者:《靖康要錄》《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脫脫:《宋史》(臺北:中華學術院,華岡書局,1975年1月初版) 明.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7年5月第1版) 明.全祖望:《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楊士奇、黃淮等編:《歷代名臣奏議》《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紀昀等著:《欽定歷代職官表》(臺北:臺灣商務書館,1983年) 清.蔡上翔:《王荊公年譜考略》(北京:中華書局,2006.6初版二刷) 清.張晉生、黃廷桂等著:《四川通志》《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三)子 東周.孫武:《孫子》(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4初版二刷) 唐.王冰,宋.林億:《黃帝內經.素問》《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唐慎微,曹宗奭等著:《證類本草》,《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四)集 宋.程顥、程顥:《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二版四刷) 宋.曾鞏:《元豐類藁》《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陸佃:《陶山集》《四庫全書珍本別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陸九淵:《象山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臺一版)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魏了翁:《鶴山集》《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陳淵:《默堂文集》《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金.趙秉文:《滏水文集》《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吳澄:〈臨川王文公集序〉《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李紱:《穆堂初稿》《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2年) 三、今人專著 (一)學術專著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4月一版一刷) 董師金裕:《宋儒風範》(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8年10月初版) 葉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出版,臺灣大學文學院發行,1980年) 何澤恆:《歐陽修之經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邱漢生:《詩義鉤沈》(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9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夏傳才:《《詩經》研究史概要》(河南:中州書畫出版社,1982年)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高亨:《詩經今注》(臺北:漢京文化,1984年) 錢基博:《經學通志》(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蔣秋華:《宋人洪範學》(臺台: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出版,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發行,1986年) 程元敏:《三經新義輯考彙評─詩經》(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9月) 程元敏:《三經新義輯考彙評─尚書》(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7月) 徐錫臺:《周原甲骨文綜述》(西安:三秦書局,1987年) 程元敏:《三經新義輯考彙評─周禮》(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12月)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汪惠敏:《宋代經學之研究著》臺北:師大書苑公司,1989 年4 月) 林慶彰主編:《經學硏究論著目錄.1912-1987》(臺北:漢學硏究中心,1989年) 楊幼炯:《中國政治思想史》《國民叢書》(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阮昌銳:《中國婚姻習俗之研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89年)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硏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林慶彰:《清初的群經辨偽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林耀潾:《先秦儒家詩教硏究》(板橋:天工書局,1990年)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 趙吉惠主編:《中國儒學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高明:《羣經述要》(臺北:黎明文化,1992年) 林慶彰主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林慶彰主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貴民:《中國禮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鶴泉:《周代祭祀硏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許倬雲:《西周史》(三聯書店,1994年) 林慶彰主編,汪嘉玲等編輯:《經學硏究論著目錄. 1988-1992》(臺北:漢學硏究中心,1995年) 葉國良:《儀禮士冠禮硏究. (一) : 經學與文化人類學的綜合考察》(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5年) 林明德:《詩經.周南詩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彭美玲:《古代禮俗左右之辨硏究 : 以三禮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1997年)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臺北:臺灣書店,1997年) 陸益龍:《中國歷代家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彭美玲:《近代民間婚禮或不親迎問題之硏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 傅林輝:《王安石世系傳論》(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5月) 葛晨虹:《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林慶彰,陳恆嵩主編:《經學硏究論著目錄. 1993-1997》(臺北:漢學硏究中心,2002年) 車行健:《詩本義析論 : 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雒啟坤:《《詩經》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林慶彰:《五十年來的經學硏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13刷)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新華經銷,2003年) 馮浩菲:《歷代詩經論說述評》(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葉國良:《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齊魯書社:《中國歷代官制》(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初版五刷) 梅珍生:《晚周禮的文質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11)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三版七刷) 傅斯年:《詩經講義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6一版二刷)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編著:《經學通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葉國良,李隆獻著:《群經概說》(臺北:大安發行,臺灣學生總經銷,2005年) 黃俊傑:《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蔡根祥:《宋代尚書學案》(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 潘秀玲:《《詩經》存古史考辨:《詩經》與《史記》所載史事之比較》(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 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古出版社,2006年1月) 王其全:《《詩經》工藝文化闡釋》(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6年) 張建軍:《詩經與周文化考論》(濟南:齊魯書社,2006.3一版二刷) 程元敏:《詩序新考》(臺北:五南書局,2005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初版) 夏長樸:《道德同風俗 : 王安石新學的歷史定位及相關問題》(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06年) 呂珍玉:《《詩經》訓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車行健:《毛鄭《詩經》解經學硏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邱靜子:《《詩經》蟲魚意象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 彭美玲,呂敦華,羅健蔚著:《深情相約:婚嫁禮俗面面觀》(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年) 夏長樸:《「安石力學而不知道」:楊時評王安石新學》《何佑森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09年) 彭林:《《周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一版增訂)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陳亦伶編輯:《中國經學相關研究博碩士論文目錄(1978-2007)》(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9年) 王政:《《詩經》文化人類學》(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 江林:《《詩經》與宗周禮樂文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葉國良:《禮學硏究的諸面向》(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 葉國良:《宋代金石學硏究》(臺北:臺灣書房,2011年) 林慶彰:《偽書與禁書》(臺北:華藝學術出版,2012年) (二)單篇論文 饒宗頤:〈天神觀與道德思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8年)。 程元敏:〈三經新義修撰通考〉,《孔孟學報》,1979年4月,頁135-147。 王明蓀:〈王安石的王霸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82年2月,第15期,頁6-12。 蔣義斌:〈朱熹之排佛及其對王安石之評價〉,《史學彙刊》,1984年9月,第13期,頁113-126。 夏長樸:〈王安石思想與孟子的關係〉,《江西文獻》,1986年7月,第125期,頁13-24、43。 程元敏:〈評介邱著詩義鉤沈〉,《漢學研究》5卷2期,1987年12月,頁635-676。 夏長樸:〈近人有關李覯與王安石關係諸說之商榷〉,《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頁371-382。 方元珍:〈王安石著作考述〉,《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92年12月,第25期,頁133-150。 黃復山:〈王安石三不足說考辨〉,1993年7月,第21期,頁209-252。 蔡根祥:〈王安石之尚書學〉,《臺北工專學報》,1994年7月,第27期,頁357-410。 劉浩洋:〈王安石《三經新義》的經世意義〉,《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論文集》第1集,政治大學文學院,1997年,頁323-341。 樂文華、陳小瓊、戴文君:〈論宋神宗與王安石的關係〉,《撫州師專學報》,2001年6月,第20卷第2期,頁13-15。 林素芬:〈「道之不一久矣」--論王安石的「道一」說〉,《臺大中文學報》,2002年,第17期,頁125-159。 廖育菁:《王安石《三經新義》初探》,《文與哲》,2003年6月,頁1-38。 高志成:〈王安石易學述論〉,《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6月,第5期,頁1-25。 黃姿瑜:〈王安石〈洪範傳〉析論〉,《問學》,2004年12月,第7期,頁125-147。 王家泠:〈劉敞、歐陽修、王安石三家人性論與聖人觀析論--兼論其與程朱理學的幾點思想差異〉,《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6月,第20期,頁171-210。 鄭小江:〈論王安石的學術思想與變法實踐〉,《孔孟學報》,2006年9月,第84期,頁165-94。 張鴻愷:〈王安石「以《禮》解《詩》」的《詩經》學〉,《弘光人文社會學報》,2006年11月,第5期,頁87-101。 簡光明:〈王安石論莊子〉,《人文研究期刊》,2007年1月,第2期,頁157-183。 江淑君:〈王安石學派「引《莊》解《老》」探析〉《政大中文學報》,2007年6月,頁53-82。 蔡哲修:〈北宋「市易之獄」淺探--熙寧政爭研究〉,《中興史學》,2007年6月,第13期,頁27-44。 林裕學:〈王安石尊孟思想與北宋儒學--由〈性情論〉、〈王霸論〉、〈大人論〉來探討〉,《孔孟月刊》,2008年6月,第46期,頁20-27。 廖育菁:《兩岸王安石研究回顧與未來發展 (1949-2007)》,《漢學研究通訊》,2008.11,頁21-32。 黃士恆:〈王安石《老子注》的道論與天人關係〉,《清華中文學報》,2008年12月,第2期,頁17-44。 夏長樸:〈「介父之學,大抵支離」--二程論王安石新學〉》,第42期,頁123-147。 廖育菁:《胡一桂引[(宋)王安石著]《詩經新義》佚文考》,《書目季刊》,2010年3月,頁47-62。 潘斌:〈王安石佚書《禮記發明》輯考〉,《古代文明》,2010年4月,第4卷第2期,頁61-70。 (三)學位論文 林敬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夏長樸:《王安石的經世思想》,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 黃復山:《王安石《字說》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蔣義斌:《宋代儒釋調和論及排佛論之演進--王安石之融通儒釋及程朱學派之排佛反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 何湘妃:《南宋高孝兩朝王安石評價的變遷過程與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黃碧端:《王安石政治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黃良昇:《商鞅與王安石治國思想的比較》,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何澤恆:《王應麟之經史學》,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彭美玲:《鄭玄毛詩箋以禮說詩硏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林翠玟:《王安石《字說》之價值》,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楊晉龍:《明代詩經學硏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施輝煌:《王安石與北宋孟子學》,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王書華:《荊公新學初探》,河北大學歷史學博士論文,2001年4月 廖育菁:《王安石《周官新義》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林素芬:《北宋儒學道論研究: 以范仲淹、歐陽修、卲雍、王安石為探討對象》,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方笑一:《北宋新學與文學─以王安石為中心》,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中國文學博士學位,2004年8月。 張潔:《詩經新義研究》,山西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