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李衣雲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齊藤啟介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Saito, Keisuke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齊藤啟介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Saito, Keisuke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Feb-2013 16:52:1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Feb-2013 16:52:1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Feb-2013 16:52:19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7158019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865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台灣史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7158019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帶來的鐵路通車為契機,歐洲出現近代旅行的概念。其概念傳達到明治維新以降積極引進歐洲思想及文化的日本。旅行成為日本內地人的娛樂之一。然而日治初期台灣被內地人視為「化外之地」,絕非內地人輕鬆造訪的地方。然而隨著台灣總督府推動近代化政策的進展,將其面貌煥然一新。但內地人對新領土台灣的負面印象相當深刻,消除此誤解與認識實際的統治情況是日治時期台灣的最大課題。旅行指南書是作為觀光活動媒介,具有復合性機能,為讀者提供觀光地點的資訊、空間、時間與凝視。至於官方發行的台灣旅行指南書,出版於明治41(1908)年的《台灣鐵道名所案內》為首。紀念縱貫線全線營運而發行的旅行指南書意味著台灣終於成為觀光地點之一。此後台灣的觀光地點與觀光設施急速發展。本論文的主體《台灣鐵道旅行案內》也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出版的一套旅行指南書系列。出版期間長達大正5(1916)年至昭和17(1942)年之久,共有12期。該書以鐵道沿線導覽的方式介紹台灣的景點,招攬觀光客,同時以「異國」的形容詞來襯托台灣的魅力塑造台灣形象,使讀者認識台灣的新面貌。其內容不斷改編與修訂,每一期的記述與介紹的觀光景點有所不同。昭和6(1931)年的滿洲事件以降日本進入的戰時體制,台灣的傳統文化上加以限制。接著昭和14(1939)台灣總督府推動「皇民化」與「皇民化運動」,社會與旅行形態皆有改變,一直到日本戰敗為止。然而《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在如此的情況下依然以「多變」、「有趣」、「豐富」的魅力介紹台灣,試圖吸引觀光客的注意與好奇。向讀者不斷傳達獨特的台灣魅力。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緒論===================================1第一章:歐洲與日本的旅行史========================6 第一節:歐洲旅行史及其發展----------------------6 第二節:日本國內旅行史及其發展--------------------8 第三節:國外旅行的出現與對台灣的視野-----------------11第二章:領台初期的狀況與旅行書之出現===================15 第一節:內地傳聞的台灣------------------------15 第二節:開發台灣交通與基礎建設--------------------18 第三節:旅行書之出現-------------------------23第三章:台灣近代旅遊的發展與《台灣鐵道旅行案內》之出版==========28 第一節:台灣總督府初期發行的《台灣鐵道名所案內》與《台灣鐵道案內》--28 第二節:「發展期」的《台灣鐵道旅行案內》所傳達的台灣形象-------30 第三節:鐵路票價折扣制度的實施--------------------36第四章:社會變化與《台灣鐵道旅行案內》==================39 第一節:「成熟期」之《台灣鐵道旅行案內》---------------39 第二節:走向戰爭時期的社會變化--------------------44 第三節:社會背景與《台灣鐵道旅行案內》的影響和差異----------47第五章:結論===============================50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8019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旅行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觀光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旅行指南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台灣鐵道旅行案內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形象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塑造的台灣形象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Taiwanese image formed by "Guidebooks of Taiwan Railway Tour"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日文資料(一)官方史料1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名所案內》(台北:1908年)。2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案內》(台北:1912年)。3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16年)。4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21年)。5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23年)。6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24年)。7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27年)。8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30年)。9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32年)。10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34年)。11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35年)。12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39年)。13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40年)。14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灣鐵道旅行案內》(台北:1942年)。15 《府報》(台北:台灣總督府,1920年1月10日)。16 鐵道省,《鐵道旅行案内》,(東京:博文館,1921年)。17 鉄道省,《鉄道旅行案内》,(東京:博文館,1936年)。18 〈地方別現住人口(昭和元年)〉,《台湾総督府第三十統計書》,台北:1928年。(二)報刊雜誌1 《新潟新聞》2 《山陽新報》3 《読売新聞》4 《台灣實業界》5 《台灣日日新報》6 《台灣時報》(三)專屬1 前田勇,《現代観光総論》(東京:学文社,2003年)。2 井上萬壽蔵,《観光教室》(東京:朝日新聞社,1957年)。3 ジョンアーリ,加太宏邦譯《観光のまなざしー現代社会におけるレジャーと旅行》(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1994年)。4 有山輝雄,《海外観光旅行の誕生》(東京:吉川弘文館),頁3。5 本城靖久,《トーマス・クックの旅ー近代ツーリズムの誕生》(東京:講談社現代新書,1996年)。6 武内貞義,《台灣:改訂版》(台北:新高堂書店,1927年)。7 原田勝正,《日本の鉄道》(東京:吉川弘文社,1996年)。8 沢和哉,《日本の鉄道120年の話》(東京:築地書舘,1993年)。9 小林一三,《逸翁自叙伝》(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1997年)。10 小松史生子,《コレクション・モダン都市文化 第52巻 軽井沢と避暑》(東京:ゆまに書房,2009年)。11 橋爪紳也,《モダニズムのニッポン》(東京:角川学芸出版,2006年)。12 曽山毅,《植民地台湾と近代ツーリズム》(東京:青弓社,2004年)。13 高橋泰隆,《日本植民地鉄道史論(台湾、朝鮮、満州、華北、華中鉄道の経営史的研究)》(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1995年)。14 今尾恵介・原武史監修,《日本鉄道旅行地図帳歴史編成朝鮮台湾》(東京:新潮社,2009年)。15 高成鳳,《植民地鉄道と民衆生活 朝鮮・台湾・中国東北》(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1999年)。16 田中一二,《台北市史》(台北:台湾通信社,1931年)。17 武内貞義,《台湾》(台北:台湾日日新報社,1914年)。18 中島春甫,《金山草山北投礁渓台北近郊の温泉案内》(台北:台湾案内社,1930年)。19 日本旅行協会,《旅はクーポン》(東京:1935年)。20 武内貞義,《台湾》(台北:台湾日日新報社,1927年)。 田村剛,《台湾の風景》(東京:1928年)。21 載國煇,《台湾》(東京:岩波書店,1988年)。22 竹中信子,《植民地台湾の日本人女性生活史・昭和篇上》(東京:田畑書店,2001年)。23 山中恒,《暮らしの中の太平洋戦争ー欲シガリマセン勝ツマデハー》(東京:岩波新書,1989年)。24 竹中信子,《植民地台湾の日本人女性生活史・昭和篇下》(東京:田畑書店,2001年)。25 新井堯爾,《観光の日本と将来》(東京:観光事業研究会,1931年)。26 日本交通公社,《日本交通公社70年史》(東京:日本交通公社,1982年)。27 日本交通公社,《五十年史:1912-1962》(東京:日本交通公社,1962年)。(四)學位論文1 畑野勇,《外国人の法的地位−国際化時代と法制度のあり方》(東京:信山社,2001年)。2 上田卓爾,〈明治期を主とした「海外観光旅行」について〉,《名古屋外国語大学現代国際学部紀要》第6号。3 岩佐淳一,〈旅行とメディアー戦前期旅行ガイドブックのまなざしー〉,《学習院女子大学紀要》第三号,2001年3月。4 長坂契那,〈明治初期における日本初の外国人向け旅行ガイドブック〉,《慶応義塾大学社会学研究科紀要》第69号,2010年2月。5 中川浩一,《度の文化誌ーガイドブックと時刻表と旅行者たち》(東京:伝統と現代社,1979年)。6 平田剛志,〈鉄道省編『鉄道旅行案内』諸版の比較研究〉,《立命館大学Core Ethics》Vol.8,2012年4月。7 曽山毅,〈「台湾鉄道旅行案内」と植民地台湾の「旅行空間」〉,《九州産業大学商経論叢》,第48巻第1号。8 野林厚志,〈今を生きる台湾の人びと〉,《民族学》第35卷3號,2011年。9 中村宏,〈戦時下における国際観光政策ー満州事変、日中戦争、第二次大戦ー〉,《神戸学院法学》第36巻第3・4号,2007年4月。二,中文資料(一)專屬1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利、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達》(麥田出版社,2005)。2 蔡錦堂,《戰爭體制下的台灣》(台北:日創社,2006年)。(二)學位論文1 臼井進,〈近代日本的旅行國家化:日本旅行協會、雜誌《旅》與台灣形象的建構(1924-1943)〉(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2 林雅慧,〈「修」台灣「學」日本:日治時期台灣修學旅行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3 葉龍彥,〈日治時期台灣觀光行程之研究〉,《台北文獻直字》第一四五期,2003年9月。4 張倩容,〈日治時期台灣的觀光旅遊活動〉,(台北: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5 葉龍彥,〈一九O八年在台北觀光史上的意義〉,《台北文獻直字第一五一期》,2005年3月。6 蔡龍保,〈日治時期台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台北文獻直字》第一四二期,2002年12月。7 蘇碩斌,〈觀光/被觀光:日治台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第36期,2006年6月。三,英文資料1 《Tourisim Satellite Account:Recommend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2008》(UNWTO,2009年)。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