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招魂曲:《楚辭》注釋的抒情向度 作者 廖棟樑 貢獻者 政大中文系 日期 2010-06 上傳時間 25-Mar-2013 14:27:52 (UTC+8) 摘要 依仗诗人的接引,在自我的深处找到深藏其中的形象,这不再是参与他人的诗,而是为了自己而诗化。于是批评家变成了诗人。——乔治·布莱众所周知,经由陈世骧、高友工等人的阐述,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已广为人知。这个传统主要是关注中国文学中强烈的抒情特质,这种抒情特质,不只是通贯历史上整个诗言志的脉络,不只是当作文类的标记。其实,士人内在之情志更显示着生命的形态,表现了生命意识。 關聯 勵耘學刊, 2010.1, 11, 209-240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政大中文系 en_US dc.creator (作者) 廖棟樑 zh_TW dc.date (日期) 2010-06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5-Mar-2013 14:27:52 (UTC+8) - dc.date.available 25-Mar-2013 14:27:52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5-Mar-2013 14:27:52 (UTC+8) -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7304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依仗诗人的接引,在自我的深处找到深藏其中的形象,这不再是参与他人的诗,而是为了自己而诗化。于是批评家变成了诗人。——乔治·布莱众所周知,经由陈世骧、高友工等人的阐述,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已广为人知。这个传统主要是关注中国文学中强烈的抒情特质,这种抒情特质,不只是通贯历史上整个诗言志的脉络,不只是当作文类的标记。其实,士人内在之情志更显示着生命的形态,表现了生命意识。 - dc.language.iso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勵耘學刊, 2010.1, 11, 209-240 en_US dc.title (題名) 招魂曲:《楚辭》注釋的抒情向度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