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我國工程承攬契約中工作毀損滅失風險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isk allocation of damage and loss of work in Taiwan`s construction contracts.
作者 張藝懷
貢獻者 黃立
張藝懷
關鍵詞 危險負擔
毀損滅失
驗收
受領
工程契約
完工
先行使用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3-Jun-2013 17:54:33 (UTC+8)
摘要 工程承攬契約中的風險分配近年來受到我國學界之關注,本文希冀藉由更細緻化的研究,故特別針對工程承攬履行過程中,關於毀損、滅失風險之部分加以檢討。例如,民法第508條第1項規定:「工作毀損滅失之危險,於定作人受領前,由承攬人負擔。如定作人受領遲延者,其危險由定作人負擔。」我國民法係以工作之「受領」作為工作毀損滅失危險負擔之分水嶺。然而,我國工程契約中並未有明確之「受領」規定,常見者係於工程完工或竣工後,由業主辦理驗收程序,經驗收合格後,再辦理點交、接收等程序,將完成之工作移交予業主。則民法上所指之「受領」究指「竣工時」、「驗收時」,抑或是「點交接受時」即產生問題?又或者在工程尚未完工或竣工前,因業主之需求而「先行使用時」,是否亦屬「受領」?
我國民法第508條第1項前段明文規定工作毀損滅失之危險,於定作人受領前,由承攬人負擔。雖然我國民法第508條第1項後段規定及第509條已將定作人之受領遲延、其所供給材料之瑕疵或指示不適當等定作人方因素而致毀損滅失之風險分配予定作人,但其餘風險仍均由承攬人負擔,這樣的風險分配於現今的工程承攬中是否對於承攬人過苛?在現實上更常見的是工作之完成仍屬可能,而承攬人尚需負擔工作完成義務之態樣,此時再履行費用應由何方負擔亦屬問題。此外,今日的工程承攬人多係帶工帶料進行施工,並非無法適用民法第508條第2項:「定作人所供給之材料,因不可抗力而毀損滅失者,承攬人不負其責。」之免責規定,故對於工作之毀損滅失,均由承攬人負擔是否亦屬過苛。
本文將基於工程承攬契約的特性加以分析,在傳統承攬編中「時間軸」危險負擔移轉已無法妥善分配工作之毀損、滅失風險,是否應以危險發生源的「領域軸」作為風險分配的基準。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書籍
王伯儉,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元照,2002年10月
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元照,2008年10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 2003年10月
王志興總編輯,工程仲裁案例選輯.(I),仲裁協會, 2000年
何伯森等,工程項目管理的國際慣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年
史尚寬,債法各論,1981年7月
張水波、何伯森,FIDIC新版合同條件導讀與解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年12月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處理案例彙編,2001年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自版,2006年11月
黃立,民法總則,自版,2005年9月
邱聰智著、姚志明校訂,新訂債法各論(中),自版,2002年10月
陳建宇、駱忠誠,政府採購申訴、異議、調解實務,2009年
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求償實務,台灣財經協會,2005年
湯禮智主編,國際工程承包總論,淑馨,1998年
鍾志明譯,Parsons Brinckerhoff公司編著,設計-施工(統包)計畫執行手册,美國顧問工程師協會(ACEC),2005年
梁鑑主編、陸繼雄審訂,國際工程施工索賠,淑馨,1999年
雷勝強主編、陸繼雄審訂,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淑馨,1999年
臺灣營建仲裁協會編著; 魏嘉甫總召集,營建仲裁案例彙編,臺灣營建仲裁協會,2005年
臺北市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編輯,臺北市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判斷書彙編 ,北市申訴會, 2005年
古嘉諄、吳詩敏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四),寰瀛法律事務所,2008年9月。
古嘉諄、吳詩敏、孫丁君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五)-營建工程契約條款之比較分析,寰瀛法律事務所,2009年11月。
王志興編,王伯儉等著,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二),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10年12月
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中國工程諮詢協會編譯,FIDIC施工合同條件,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年第1版
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上),2010年2月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 : 體系化解說(下)」,台北瑞興,2010 年3月

二、期刊論文
孔繁琦,論工程契約對於不可抗力致工程本體毀損滅失之風險分配原則,律師雜誌第330期,2005年3月
李家慶、蕭偉松,統包契約相關法律問題之探討,土木水利第36卷第3期,2009年6月
王要武、李清志、袁紅平,AIA合同文件介紹及其與FIDIC合同的比較研究,建築經濟,2007年第11期
李金松,異常工地狀況損失的風險分配與求償,營建天下,第109期,2005年
李金松,工作物毀損滅失之危險負擔與驗收,營造天下第107、108期合訂本, 2004年12月25年
余文恭,工程契約的正義從何而來?-從德國法學方法理論的變遷談起,律師雜誌第330期,2007年3月
余文恭,從工程契約關係的動態發展論工程契約之解釋,營造天下第107/108期合訂本,2004年12月
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黃立,契約自由的限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
黃立,德國新民法與工程契約採購契約要項關於承攬報酬之研究,國科會(NSC 95-2414-H-004-018-),2007年
黃泰峰,工期展延合理補償之請求依據-論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性,營造天下,第40期,1999年
鄢武誠,承攬之工作物有重大瑕疵不能達使用目的時契約能否解除之研究,全國律師,第9卷10期, 2005年10月
顏玉明,工程變更(Variations)之探討-以異常地質(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為對象,律師雜誌第282期,2004年3月
顏玉明,從FIDIC國際工程標準契約條款談工程索賠管理,營造天下第109/110期合訂本,2005年2月
顏玉明,從工程契約文件談契約價金之給付與調整,營造天下第112期,2005年4月
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營造天下第111期,2005年3月
顏玉明,工程變更之探討─以異常地質為對象,律師雜誌,第282期,2003年
羅明通,論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上)(下),營建知訊,第232,233 期,2002年
蕭偉松,論承商之保固與瑕疵擔保責任(下),營建知識,第292期, 2007年5月
蕭偉松,論承商之保固與瑕疵擔保責任(上),營建知識,第291期,2007年4月
楊淑文,工程契約之危險承擔與情事變更原則,發表於:台灣工程法學會。
張哲源,交付=受領?,東吳法律學報第16卷第3期

三、碩博士論文
吳若萍,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中遲延完工之問題研究-以不可歸責於承攬人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許增如,政府採購法減價收受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玉潔,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純敬,我國公共工程施工契約常見爭議法律關係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張南薰,情事變更原則在公共工程上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陳奕中,公共工程完工驗收期限問題之研究,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林幸頎,自國際規範FIDIC標準契約條款論我國工程保險-以保險責任期間為重心,政治大法律系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5月
胡大中,工程契約中權利義務讓與之研究-以監督付款制度與相關替代機制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民商法組碩士論文,2007年1月
李昇蓉,承包商對營建工程工期遲延及阻擾(Disruption)之索賠,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湯毓勳,公共工程保固條款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
曾婉雯,工程契約中之契約調整權--以情事變更原則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呂純純,公共工程逾期爭議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貳、外文文獻
新田孝二,危険負担と危険配分,信山社,1998年
太田知行,建築請負契約における危険負担,收錄於遠藤浩,林良平,水本浩監修,現代契約法大系第7卷,1985年
川島武宜,建設請負契約における危険負担,收錄於契約法大系刊行委員会編,契約法大系IV,有斐閣,1963年
笠井 修,建設請負契約のリスクと帰責,日本評論社,2009年11月13日
潼井繁男,逐條解說工事請負契約約款,酒井書店株式會社發行,1998年11月
島本幸一郎,改定版現代建設工事契約の基礎知識,大成出版社,2008年9月
建設業法研究会編著,改定3版公共工事標準請負契約約款の解説,大成出版社,2009 年7月
民間(旧四会)連合協定工事請負契約約款委員会編著,工事請負契約約款の解説-民間(旧四会)連合協定,大成出版社,2009年7月
大阪府建築部建築振興課,大阪府建設工事紛争審査会仲裁判断集; [第1集] , 第2集 , 1986年
建設工事紛争研究会編,中央建設工事紛争審査会仲裁判断集第1集 , 第2集 ,大成出版社,1985年、1997年
松本克美, 齋藤隆, 小久保孝雄編,建築訴訟,民事法研究会, 2009年4月
山口康夫,判例にみる請負契約の法律実務,新日本法規出版, 2006年5月
鈴木愿一郎,建設工事請負契約の解説と判例,理工図書, 1990年10月
大阪府建設工事紛争審査会編,大阪府建設工事紛争審査会40周年記念誌,大阪府建築部建築振興課, 1996年7月
荒井八太郎,建築の裁判例,有斐閣, 1992年6月
内山尚三,現代建設請負契約法,1999年
遠藤浩、珍田龍哉,不動產法大系V(改定版),青林書院,1975年
FIDIC(1999),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
FIDIC(1999), 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Plant and Design-Build
FIDIC(1999), 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Turnkey Projects
N.G. Bunni , The FIDIC forms of contracts , Oxford, U.K.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Science, 2005
Barry B. Bramble, Michael T. Callahan, Construction delay claims , Gaithersburg, Md. : Aspen Law & Business, c200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4651002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651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藝懷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藝懷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Jun-2013 17:54:33 (UTC+8)-
dc.date.available 3-Jun-2013 17:54: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Jun-2013 17:54:3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651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33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651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工程承攬契約中的風險分配近年來受到我國學界之關注,本文希冀藉由更細緻化的研究,故特別針對工程承攬履行過程中,關於毀損、滅失風險之部分加以檢討。例如,民法第508條第1項規定:「工作毀損滅失之危險,於定作人受領前,由承攬人負擔。如定作人受領遲延者,其危險由定作人負擔。」我國民法係以工作之「受領」作為工作毀損滅失危險負擔之分水嶺。然而,我國工程契約中並未有明確之「受領」規定,常見者係於工程完工或竣工後,由業主辦理驗收程序,經驗收合格後,再辦理點交、接收等程序,將完成之工作移交予業主。則民法上所指之「受領」究指「竣工時」、「驗收時」,抑或是「點交接受時」即產生問題?又或者在工程尚未完工或竣工前,因業主之需求而「先行使用時」,是否亦屬「受領」?
我國民法第508條第1項前段明文規定工作毀損滅失之危險,於定作人受領前,由承攬人負擔。雖然我國民法第508條第1項後段規定及第509條已將定作人之受領遲延、其所供給材料之瑕疵或指示不適當等定作人方因素而致毀損滅失之風險分配予定作人,但其餘風險仍均由承攬人負擔,這樣的風險分配於現今的工程承攬中是否對於承攬人過苛?在現實上更常見的是工作之完成仍屬可能,而承攬人尚需負擔工作完成義務之態樣,此時再履行費用應由何方負擔亦屬問題。此外,今日的工程承攬人多係帶工帶料進行施工,並非無法適用民法第508條第2項:「定作人所供給之材料,因不可抗力而毀損滅失者,承攬人不負其責。」之免責規定,故對於工作之毀損滅失,均由承攬人負擔是否亦屬過苛。
本文將基於工程承攬契約的特性加以分析,在傳統承攬編中「時間軸」危險負擔移轉已無法妥善分配工作之毀損、滅失風險,是否應以危險發生源的「領域軸」作為風險分配的基準。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工程契約中風險的多樣性 1
貳、工程契約中之工作毀損、滅失風險 2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可能解決方案 3
壹、研究範圍 3
貳、研究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危險負擔概說 6
第一節 危險負擔的意義 6
壹、危險的意義 6
貳、危險負擔之定義 7
肆、危險負擔與給付不能 10
伍、危險負擔主義 10
第二節 我國民法危險負擔與危險負擔移轉 13
壹、民法債編通則之危險負擔 13
貳、我國民法債編承攬節之危險負擔規定 14
第三節 工程契約上之危險負擔與危險負擔移轉 17
壹、前言 17
貳、工程契約之定性 17
參、工程承攬契約中危險負擔之特殊性 19
肆、工程承攬契約之工作毀損滅失危險負擔 23
第三章 危險負擔移轉與工程驗收 46
第一節 工程驗收 46
壹、驗收之定義 46
貳、驗收目的 47
参、驗收之效果 47
肆、驗收程序 48
第二節 驗收相關契約條款比較 54
壹、驗收與危險負擔相關條款 54
第三節 估驗與驗收 63
壹、估驗付款與驗收 63
第四節 完工與驗收 69
壹、完工之意義 69
貳、實質完工(Substantial Completion)之概念 71
参、小結 74
第五節 遲延驗收 76
壹、定作人受領義務 76
貳、驗收之期限 78
参、遲延驗收為無過失責任 79
肆、定作人遲延驗收之效力 80
第四章 部分驗收與未驗收先行使用 86
第一節 部分驗收 86
第二節 定作人未經驗收先行使用 87
壹、爭議範圍 87
貳、我國工程契約範本規定 87
参、日本工程契約範本中「部分使用」、「部分交付」 90
肆、FIDIC新紅皮書部分接收 99
第三節 我國實務見解 103
壹、法院見解 103
貳、調解及仲裁實務見解 114
第四節 小結 117
壹、承攬人得否拒絕定作人之先行使用 117
貳、先行使用部分之毀損、滅失風險應由定作人負擔 117
参、先行使用部分之保固期應自先行使用時起算 119
第五章 工作以外之材料、設備毀損滅失風險 120
第一節 概說 120
壹、前言 120
貳、工程契約中工作以外之材料、設備 120
第二節 我國對於工作以外之材料、設備毀損滅失風險分配 130
壹、我國民法第508條第2項之規定 130
貳、我國契約範本對於之工作以外之材料、設備毀損滅失風險分配 133
参、外國契約範本中工作以外之材料、設備毀損滅失風險分配 134
第三節 實務見解 138
壹、我國法院實務見解 138
貳、仲裁及調解實務見解 150
第四節 小結 156
壹、工作以外之材料設備利益與危險分配不均 156
貳、承攬人保管義務? 156
參、承攬人不可抗力之除外責任 157
肆、纜線失竊之爭議 157
第六章 工程契約中之毀損、滅失風險分配再檢討 160
第一節 「受領」作為毀損、滅失風險分配之妥當性 160
壹、國內外工程契約範本之趨勢 160
貳、日本工程契約範本對於不可抗力致毀損滅失風險之規範 162
参、FIDIC新紅皮書對於不可抗力致毀損滅失風險之規範 171
肆、國內契約範本對於不可抗力致毀損滅失風險之規範 172
第二節 德國法上危險領域之確定 176
壹、德國民法承攬之危險分配 176
貳、德國法院實務對於危險分配之修正 178
参、德國工程採購契約要項B對於危險分配之修正 185
第三節 小結 188
壹、「受領」作為風險分配基準之不足 188
貳、我國工程契約範本「不可抗力條款」之不足 188
参、德國聯邦法院「領域說」之借鏡 189
第七章 結論 191
壹、工程驗收與受領之關係 191
貳、驗收之爭議 192
参、未驗收先行使用之爭議 194
肆、工作以外之材料、設備毀損滅失風險 196
伍、「受領」以外之毀損、滅失風險分配方式 199
陸、總結 201
參考文獻 202
壹、中文文獻 202
貳、外文文獻 204
zh_TW
dc.format.extent 220684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651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危險負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毀損滅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驗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受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工程契約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完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先行使用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工程承攬契約中工作毀損滅失風險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risk allocation of damage and loss of work in Taiwan`s construction contract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書籍
王伯儉,工程糾紛與索賠實務,元照,2002年10月
王伯儉,工程契約法律實務,元照,2008年10月
王澤鑑,債法原理(一)基本理論債之發生, 2003年10月
王志興總編輯,工程仲裁案例選輯.(I),仲裁協會, 2000年
何伯森等,工程項目管理的國際慣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年
史尚寬,債法各論,1981年7月
張水波、何伯森,FIDIC新版合同條件導讀與解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年12月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政府採購履約爭議處理案例彙編,2001年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自版,2006年11月
黃立,民法總則,自版,2005年9月
邱聰智著、姚志明校訂,新訂債法各論(中),自版,2002年10月
陳建宇、駱忠誠,政府採購申訴、異議、調解實務,2009年
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求償實務,台灣財經協會,2005年
湯禮智主編,國際工程承包總論,淑馨,1998年
鍾志明譯,Parsons Brinckerhoff公司編著,設計-施工(統包)計畫執行手册,美國顧問工程師協會(ACEC),2005年
梁鑑主編、陸繼雄審訂,國際工程施工索賠,淑馨,1999年
雷勝強主編、陸繼雄審訂,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淑馨,1999年
臺灣營建仲裁協會編著; 魏嘉甫總召集,營建仲裁案例彙編,臺灣營建仲裁協會,2005年
臺北市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委員會編輯,臺北市政府採購申訴審議判斷書彙編 ,北市申訴會, 2005年
古嘉諄、吳詩敏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四),寰瀛法律事務所,2008年9月。
古嘉諄、吳詩敏、孫丁君主編,工程法律實務研析(五)-營建工程契約條款之比較分析,寰瀛法律事務所,2009年11月。
王志興編,王伯儉等著,工程爭議問題與實務(二),中華民國仲裁協會2010年12月
國際諮詢工程師聯合會、中國工程諮詢協會編譯,FIDIC施工合同條件,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年第1版
謝哲勝、李金松,工程契約理論與實務(上),2010年2月
林誠二,「債法總論新解 : 體系化解說(下)」,台北瑞興,2010 年3月

二、期刊論文
孔繁琦,論工程契約對於不可抗力致工程本體毀損滅失之風險分配原則,律師雜誌第330期,2005年3月
李家慶、蕭偉松,統包契約相關法律問題之探討,土木水利第36卷第3期,2009年6月
王要武、李清志、袁紅平,AIA合同文件介紹及其與FIDIC合同的比較研究,建築經濟,2007年第11期
李金松,異常工地狀況損失的風險分配與求償,營建天下,第109期,2005年
李金松,工作物毀損滅失之危險負擔與驗收,營造天下第107、108期合訂本, 2004年12月25年
余文恭,工程契約的正義從何而來?-從德國法學方法理論的變遷談起,律師雜誌第330期,2007年3月
余文恭,從工程契約關係的動態發展論工程契約之解釋,營造天下第107/108期合訂本,2004年12月
余文恭,論工程契約之性質及其義務群,月旦法學雜誌第129期,2006年2月
黃立,契約自由的限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
黃立,德國新民法與工程契約採購契約要項關於承攬報酬之研究,國科會(NSC 95-2414-H-004-018-),2007年
黃泰峰,工期展延合理補償之請求依據-論情事變更原則適用性,營造天下,第40期,1999年
鄢武誠,承攬之工作物有重大瑕疵不能達使用目的時契約能否解除之研究,全國律師,第9卷10期, 2005年10月
顏玉明,工程變更(Variations)之探討-以異常地質(Different Site Conditions)為對象,律師雜誌第282期,2004年3月
顏玉明,從FIDIC國際工程標準契約條款談工程索賠管理,營造天下第109/110期合訂本,2005年2月
顏玉明,從工程契約文件談契約價金之給付與調整,營造天下第112期,2005年4月
顏玉明,營建工程契約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係,營造天下第111期,2005年3月
顏玉明,工程變更之探討─以異常地質為對象,律師雜誌,第282期,2003年
羅明通,論工期展延費用之風險分擔-從不可歸責於廠商之角度談起(上)(下),營建知訊,第232,233 期,2002年
蕭偉松,論承商之保固與瑕疵擔保責任(下),營建知識,第292期, 2007年5月
蕭偉松,論承商之保固與瑕疵擔保責任(上),營建知識,第291期,2007年4月
楊淑文,工程契約之危險承擔與情事變更原則,發表於:台灣工程法學會。
張哲源,交付=受領?,東吳法律學報第16卷第3期

三、碩博士論文
吳若萍,公共營建工程契約中遲延完工之問題研究-以不可歸責於承攬人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許增如,政府採購法減價收受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玉潔,工程契約變更之爭議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純敬,我國公共工程施工契約常見爭議法律關係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張南薰,情事變更原則在公共工程上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顧美春,工程契約風險分配與常見爭議問題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蕭偉松,論營建工程遲延與情事變更原則之適用,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陳奕中,公共工程完工驗收期限問題之研究,逢甲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林幸頎,自國際規範FIDIC標準契約條款論我國工程保險-以保險責任期間為重心,政治大法律系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5月
胡大中,工程契約中權利義務讓與之研究-以監督付款制度與相關替代機制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民商法組碩士論文,2007年1月
李昇蓉,承包商對營建工程工期遲延及阻擾(Disruption)之索賠,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湯毓勳,公共工程保固條款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所碩士論文
曾婉雯,工程契約中之契約調整權--以情事變更原則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呂純純,公共工程逾期爭議之研究,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貳、外文文獻
新田孝二,危険負担と危険配分,信山社,1998年
太田知行,建築請負契約における危険負担,收錄於遠藤浩,林良平,水本浩監修,現代契約法大系第7卷,1985年
川島武宜,建設請負契約における危険負担,收錄於契約法大系刊行委員会編,契約法大系IV,有斐閣,1963年
笠井 修,建設請負契約のリスクと帰責,日本評論社,2009年11月13日
潼井繁男,逐條解說工事請負契約約款,酒井書店株式會社發行,1998年11月
島本幸一郎,改定版現代建設工事契約の基礎知識,大成出版社,2008年9月
建設業法研究会編著,改定3版公共工事標準請負契約約款の解説,大成出版社,2009 年7月
民間(旧四会)連合協定工事請負契約約款委員会編著,工事請負契約約款の解説-民間(旧四会)連合協定,大成出版社,2009年7月
大阪府建築部建築振興課,大阪府建設工事紛争審査会仲裁判断集; [第1集] , 第2集 , 1986年
建設工事紛争研究会編,中央建設工事紛争審査会仲裁判断集第1集 , 第2集 ,大成出版社,1985年、1997年
松本克美, 齋藤隆, 小久保孝雄編,建築訴訟,民事法研究会, 2009年4月
山口康夫,判例にみる請負契約の法律実務,新日本法規出版, 2006年5月
鈴木愿一郎,建設工事請負契約の解説と判例,理工図書, 1990年10月
大阪府建設工事紛争審査会編,大阪府建設工事紛争審査会40周年記念誌,大阪府建築部建築振興課, 1996年7月
荒井八太郎,建築の裁判例,有斐閣, 1992年6月
内山尚三,現代建設請負契約法,1999年
遠藤浩、珍田龍哉,不動產法大系V(改定版),青林書院,1975年
FIDIC(1999),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Construction
FIDIC(1999), 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Plant and Design-Build
FIDIC(1999), Conditions of Contract for EPC/Turnkey Projects
N.G. Bunni , The FIDIC forms of contracts , Oxford, U.K.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Science, 2005
Barry B. Bramble, Michael T. Callahan, Construction delay claims , Gaithersburg, Md. : Aspen Law & Business, c200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