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已開發經濟體之共同基金績效差異之比較
Mutual Fund Flows and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Developed Economies
作者 張仟苓
貢獻者 謝淑貞
張仟苓
關鍵詞 共同基金
已開發經濟體
績效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1-Jul-2013 16:14:10 (UTC+8)
摘要 由於避險需求的增加及共同基金以專業化管理的投資型態等,種種原因吸引國內投資人投資海外型共同基金,使得海外型共同基金的規模日益擴大,本研究即針對以海外股票作為投資標的的共同基金為研究對象,並且著重於已開發經濟體進行研究,探討投資不同已開發地區的股票型基金,其基金績效表現是否會有所不同,並進一步了解投資不同地區的基金經理人的操作策略是否也會隨之不同。
本研究共納入四個已開發經濟體,包括美國、歐洲、日本及亞太(不含日本)地區,分別共401檔、501檔、194檔及263檔共同基金。研究期間自2002年至2012年底的月報酬資料,並且將統計期間分為兩組為2002年至2012年和2006年至2012年,分別代表不同股市循環時期。除了分析整體樣本外,另外也將共同基金依照其基金特徵分組統計,包括基金規模及成立時間長短,期望探討不同地區下,擁有不同特性的共同基金的績效表現是否會有顯著差異。而本研究利用Fama and French(1993)三因子模型之alpha值,作為基金經理人之選股能力來進行比較。
本研究之實證結果顯示,平均而言,已扣除基金的總費用率之下,其alpha值,也就是無法被三因子解釋的異常報酬,不論地區皆為負值,顯示基金經理人無法為投資人賺回投資費用外,也無法轉取額外報酬。並且,本研究比較各經濟體的alpha值,可以發現亞太(不含日本)在過去十年的表現並不理想。若加入基金規模考量下,推測大型規模基金投資股票時,容易造成持股的價格波動,而因此產生成本,故中大型的基金績效表現顯著差於小型基金。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李育昇,1997,台灣股票型共同基金的績效檢驗 運氣?選股能力?,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碩士論文。
李晶晶,2009,金融危機後全球景氣復甦之路,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685期,5-14。
林盟強,1996,台灣開放型共同基金效率與影響因素之研究,玄奘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邱顯比、林清珮,1999,共同基金分類與基金績效持續性之研究,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y 7, 63-88。
侯真真、施舜耘及李晶晶,2008,世界經濟2007年回顧與2008年展望,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646期,5-20。
卓惠真,2009,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及前景,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689期,5-13。
高蘭芬、陳安琳、湯惠雯、曹美蘭,2005,共同基金績效之衡量─模擬分析法之應用,中山管理評論,第13卷,第2期,667-694。
靖心慈,2003,世界經濟2002年回顧與2003年展望,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468期,5-10。
靖心慈、侯真真,2012,全球經濟成長減緩下的歐債問題走向,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769期,5-18。
廖惠珠、卓惠真及靖心慈,2008,全球當前兩大經濟風險,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654期,5-22。
蔡如梅,1995,海外共同基金績效評估之研究,高雄工學院碩士論文。
闕河士、方怡,2011,基金持股不流動性對共同基金規模與績效關係之影響,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14卷,第2期,1-20。

貳、西文部分
Berk, J. B. and R. C. Green, 2004, Mutual fund flows and performance in rational marke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2, 1269-1295.
Carhart, M. M., 1997, On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e 52, 57-82.
Cheney, J. M., S. Atkinson and B. A. Bailey, 1992, International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U.S. vs. U.K., Managerial Finance 18, 39-48.
Cumby, R. E. and J. D. Glen, 1990, Evalu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mutual funds , Journal of Finance 45, 497-521.
Daniel, K., M. Grinblatt, S. Titman and R. Wermers, 1997, Measuring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with characteristics-based benchmarks, Journal of Finance 52, 1035-1058.
Fama, E. F. and K. French, 1993, Common risk factors in the returns on stocks and bond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3, 3-56.
Fama, E. F. and K. French, 2010, Luck versus skill in the cross-section of mutual fund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5, 1915-1947.
Grinblatt, M. and S. Titman, 1989, An analysis of quarterly portfolio holdings, Journal of Business 62, 393-416.
Jensen, M. C., 1968, Problems in selection of security portfolios- the performance of mutual funds in the period 1945-1964,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3, 389-416.
Kaminsky, G. L., R. K. Lyons and S. L. Schmukler, 2001, Mutual fund investmentin emerging markets: an overview,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5, 315-340.
Perold, A. F. and R. F. Salomon, 1991, The right amount of assets under management, 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 47, 31-3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
100351022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351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謝淑貞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仟苓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仟苓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Jul-2013 16:14:10 (UTC+8)-
dc.date.available 11-Jul-2013 16:14:1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Jul-2013 16:14:10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351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75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35102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由於避險需求的增加及共同基金以專業化管理的投資型態等,種種原因吸引國內投資人投資海外型共同基金,使得海外型共同基金的規模日益擴大,本研究即針對以海外股票作為投資標的的共同基金為研究對象,並且著重於已開發經濟體進行研究,探討投資不同已開發地區的股票型基金,其基金績效表現是否會有所不同,並進一步了解投資不同地區的基金經理人的操作策略是否也會隨之不同。
本研究共納入四個已開發經濟體,包括美國、歐洲、日本及亞太(不含日本)地區,分別共401檔、501檔、194檔及263檔共同基金。研究期間自2002年至2012年底的月報酬資料,並且將統計期間分為兩組為2002年至2012年和2006年至2012年,分別代表不同股市循環時期。除了分析整體樣本外,另外也將共同基金依照其基金特徵分組統計,包括基金規模及成立時間長短,期望探討不同地區下,擁有不同特性的共同基金的績效表現是否會有顯著差異。而本研究利用Fama and French(1993)三因子模型之alpha值,作為基金經理人之選股能力來進行比較。
本研究之實證結果顯示,平均而言,已扣除基金的總費用率之下,其alpha值,也就是無法被三因子解釋的異常報酬,不論地區皆為負值,顯示基金經理人無法為投資人賺回投資費用外,也無法轉取額外報酬。並且,本研究比較各經濟體的alpha值,可以發現亞太(不含日本)在過去十年的表現並不理想。若加入基金規模考量下,推測大型規模基金投資股票時,容易造成持股的價格波動,而因此產生成本,故中大型的基金績效表現顯著差於小型基金。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目錄 II
表圖目次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第一節 共同基金介紹 5
第二節 共同基金績效評估 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10
第一節 已開發經濟體之股市概況 1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7
第二節 資料來源 17
第四節 資料變數定義 18
第五節 研究設計 21
第四章 實證結果分析 23
第一節 各變數之敘述性統計 23
第二節 全體及分組之實證結果與分析 26
第五章 結論 34
第一節 實證結論 34
第二節 建議 35
參考文獻 36
zh_TW
dc.format.extent 249306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351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共同基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已開發經濟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績效zh_TW
dc.title (題名) 已開發經濟體之共同基金績效差異之比較zh_TW
dc.title (題名) Mutual Fund Flows and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Developed Economie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李育昇,1997,台灣股票型共同基金的績效檢驗 運氣?選股能力?,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碩士論文。
李晶晶,2009,金融危機後全球景氣復甦之路,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685期,5-14。
林盟強,1996,台灣開放型共同基金效率與影響因素之研究,玄奘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邱顯比、林清珮,1999,共同基金分類與基金績效持續性之研究,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y 7, 63-88。
侯真真、施舜耘及李晶晶,2008,世界經濟2007年回顧與2008年展望,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646期,5-20。
卓惠真,2009,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及前景,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689期,5-13。
高蘭芬、陳安琳、湯惠雯、曹美蘭,2005,共同基金績效之衡量─模擬分析法之應用,中山管理評論,第13卷,第2期,667-694。
靖心慈,2003,世界經濟2002年回顧與2003年展望,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468期,5-10。
靖心慈、侯真真,2012,全球經濟成長減緩下的歐債問題走向,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769期,5-18。
廖惠珠、卓惠真及靖心慈,2008,全球當前兩大經濟風險,國際經濟情勢雙周報,第1654期,5-22。
蔡如梅,1995,海外共同基金績效評估之研究,高雄工學院碩士論文。
闕河士、方怡,2011,基金持股不流動性對共同基金規模與績效關係之影響,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14卷,第2期,1-20。

貳、西文部分
Berk, J. B. and R. C. Green, 2004, Mutual fund flows and performance in rational marke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2, 1269-1295.
Carhart, M. M., 1997, On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e 52, 57-82.
Cheney, J. M., S. Atkinson and B. A. Bailey, 1992, International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U.S. vs. U.K., Managerial Finance 18, 39-48.
Cumby, R. E. and J. D. Glen, 1990, Evalu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mutual funds , Journal of Finance 45, 497-521.
Daniel, K., M. Grinblatt, S. Titman and R. Wermers, 1997, Measuring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with characteristics-based benchmarks, Journal of Finance 52, 1035-1058.
Fama, E. F. and K. French, 1993, Common risk factors in the returns on stocks and bond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3, 3-56.
Fama, E. F. and K. French, 2010, Luck versus skill in the cross-section of mutual fund returns, Journal of Finance 5, 1915-1947.
Grinblatt, M. and S. Titman, 1989, An analysis of quarterly portfolio holdings, Journal of Business 62, 393-416.
Jensen, M. C., 1968, Problems in selection of security portfolios- the performance of mutual funds in the period 1945-1964,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3, 389-416.
Kaminsky, G. L., R. K. Lyons and S. L. Schmukler, 2001, Mutual fund investmentin emerging markets: an overview,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5, 315-340.
Perold, A. F. and R. F. Salomon, 1991, The right amount of assets under management, Financial Analyst Journal 47, 31-39.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