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詩經傳說彙纂》研究 ─以編撰背景、體式內涵與思想特質為中心
The research of Qin Ding Shi Jing Chuan Shuo Hui Zuan: Compile, Commentics and Confucian Classic Thoughts
作者 盧啟聰
Lou, Kai Chong
貢獻者 車行健
盧啟聰
Lou, Kai Chong
關鍵詞 詩經傳說彙纂
詩集傳
詩序
清代官學
康熙
雍正
揆叙
王鴻緒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1-Jul-2013 17:16:56 (UTC+8)
摘要  本文以清初康熙、雍正年間編纂之《詩經傳說彙纂》為研究對象,討論其書之編撰背景、體式內涵與思想特質,並考察其書在清代學術發展、傳播中所產生的作用。本文認為清代官學,雖然如同元、明兩代一般概以南宋朱熹之經學著作,懸為功令所宗,然清代官方對經義的看法,實則與元儒之「述朱」、明代官學「尊朱」的學術立場有所差別。其在《詩經》學上之具體表現,則是《詩經傳說彙纂》對朱《傳》內容之訂正、抉擇「漢、宋詩說異同」之態度,以及《詩經》為政實用的價值維護。依此,本文之架構,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依次闡釋本文研究視野之設定、研究範圍之限制、評述目前相關議題之研究概況,認為當前相關研究因議題設定限制,導致論述成果多有偏重,故本文以背景、體例、思想三個面向作為研究核心內容,將能更全面了解《彙纂》的構成與性質。第二章「《詩經傳說彙纂》的纂修背景及其流布情況考述」先從《彙纂》之編纂背景,觀察康熙、雍正二帝之纂修動機,以及相關承修人員的纂修歷程,以觀察權力因素在《彙纂》中之存在樣態,兼而考察《彙纂》之書在清代的流布情況與效果;第三章「《詩經傳說彙纂》的編纂原則及其意涵」則從《彙纂》「集說」、「附錄」、「總論」、「案語」等四種體例歸納出「宗朱」、「附見他說」、「間出己見」三種編纂原則,從中揭示清代官方對《詩集傳》說《詩》內容的支配方式及其可能存在之學術意涵。第四章「《詩經傳說彙纂》說《詩》之旨趣與態度」則從《彙纂》對傳統《詩經》學家經說,包括對朱熹《詩集傳》說《詩》內容的檢討、評論,觀察《彙纂》說《詩》之旨趣以及在漢、宋詩說異同方面的基本立場,而就《彙纂》言,則其重點實在於其對《詩序》說《詩》之依違,以及對《詩集傳》「淫詩說」所採持之態度。本章並從其經義的抉擇之中,點出《彙纂》實有「以《詩》觀政」的實用立場,作為經義去取、詮釋的主導。此外,第五章擴而及之,以「《詩經傳說彙纂》在清代經學發展中的意義」為主軸,綜合前述內容,對《彙纂》在康熙、雍正以後可能之實質影響進行判斷。主要分為兩個層面的討論:一是就其書與乾隆時期《御纂詩義折中》之互補關係進行分析,二是將之與乾、嘉以降的漢學思潮作為參照,並指出《彙纂》之輯在文獻、資料性方面所具有之參考價值。第六章「結論」,總結全文,提出後續研究之展望。
參考文獻 甲、專著
 壹、古籍
  一、經部
《毛詩注疏》,[漢]毛氏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春秋左傳注疏》,[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詩集傳》,[宋]朱熹著,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4年。
《詩集傳》,[宋]朱熹著,元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
《詩集傳》,[宋]朱熹著,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詩序辨說》,[宋]朱熹著,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詩傳綱領》,[宋]朱熹著,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毛詩正變指南圖》,[宋]楊甲撰、毛邦翰補,收入《重印宋版六經圖》第3冊,無出版項,影印民國劉燕夫舊藏明印宋版《六經圖》。
《詩傳遺說》,[宋]朱鑑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詩集傳通釋》,[元]劉瑾著,收入田國福編:《歷代詩經版本叢刊》第9冊,濟南市:齊魯書社,影印元至元十二年刻本,2008年。
《詩集傳名物鈔音釋纂輯》,[元]羅復著,收入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中華再造善本》,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至正十一年雙桂書堂刻本,2006年。
《詩傳大全》,[明]胡廣等著,明內府刊本。
《詩經圖史合攷》,[明]鍾惺著,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4輯第47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影印吉林省圖書館藏明刻本, 2000年。
《御撰周易折中》,[清]李光地等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御撰周易折中》(整理本),[清]李光地等著,劉大鈞整理,成都市:巴蜀書社,2006年第二版。
《御撰周易折中》(整理本),[清]李光地等著,馮雷益、鍾友文整理,北京市: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毛詩疑義》,[清]王圖炳著,收入《清代稿本百種彙刊》經部第19冊,臺北市:文海出版社,影印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間著者手稿本,1974年。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清]王鴻緒、揆叙等著,收入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第24、25冊,北京市:學苑出版社,影印清內府本,2002年。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清]王鴻緒、揆叙等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清]王鴻緒、揆叙等著,臺北市:鐘鼎文化出版公司,影印國立臺灣大學藏清同治七年馬新貽刻本,1967年。
《御纂詩義折中》,[清]孫嘉淦等撰,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御纂詩義折中》,[清]孫嘉淦等撰,臺北市:世界書局,影印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本,1986-1988年。
《御纂春秋直解》,[清]傅恒等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詩經通論》,[清]姚際恆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毛詩訂詁》,[清]顧棟高著,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經部第4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影印清光緒二十二年江蘇書局刻本,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詩經原始》(點校本),[清]方玉潤撰,李先耕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
《通志堂經解》,[清]徐乾學等編,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粵東書局重刊本,1993年。
《經義考新校》,[清]朱彝尊撰,林慶彰等主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國朝漢學師承記》(整理本),[清]江藩著,鍾哲整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
《皇清經解》,[清]阮元編,臺北市:藝文印書館,影印本,1962年。
《皇清經解續編》,[清]王先謙編,臺北市:復興書局,影印本,1972年。
《經學歷史》,[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
  二、史部
《隋書》,[唐]魏徵等著,北京市:中華書局,1973年。
《明史》,[清]王鴻緖奉敕編撰、長澤規矩也解題,東京都:古典研究會,影印日本內閣文庫藏和刻本,1978年初版。
《清史稿校註》,趙爾巽等纂、國史館校註,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大清聖祖仁(康熙)皇帝實錄》,華文書局輯,臺市北:華文書局,影印本,1964年。
《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華文書局輯,臺市北:華文書局,影印本,1964年。
《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華文書局輯,臺市北:華文書局,影印本,1964年。
《欽定學政全書校注》,[清]素爾訥等著,霍有明、郭海文校注,武昌市:武漢大學,2009年。
《欽定皇朝文獻通考》,[清]張廷玉等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欽定大清會典》,[清]崑岡等著,清光緖二十五年內府刊本。
《大清光緒新法令》,[清]端方等著,清宣統上海商務印書館刊本。
《宮中檔康熙朝奏摺》,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
《欽定科場條例》,[清]杜受田等撰,故宮博物院編,海口市:海南出版社,影印本,2000年。
《王鴻緒密摺彙存》,[清]王鴻緒著,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十八輯》,臺北縣:文海出版公司,1986年。
《孫文定公嘉淦疏奏》,[清]孫嘉淦著,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輯第22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影印清敦和堂刻本,2000年。
《馬端敏公新貽奏議》,[清]馬新貽著,收入吳海鷹主編:《回族典藏全書》第104冊,蘭州市:甘肅文化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影印光緒甲午冬月閩浙督署校刋本,2008年。
《華亭縣志》,[清]馮鼎高、王顯曾等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影印清乾隆五十六年刊本,1983年。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清]永瑢、紀昀等編纂,臺北市:藝文印書館,影印同治七年廣東書局本,1979年。
《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金毓黻輯,全國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編委會編,北京市: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出版,1999年。
《文津閣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編,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年。
《參校詩傳說存》,[清]倪紹經、王萃龢等輯校,收入田國福編:《歷代詩經版本叢刊》第4冊,濟南市 : 齊魯書社,影印清光緖五年上海守經堂校刊本,2008年。
《書目答問匯補》,[清]張之洞撰,來新夏、韋力、李國慶匯補,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
《中國古籍總目經部》,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編:北京市:中華書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三、子部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輯,收入朱杰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4-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御纂朱子全書》,[清]李光地等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隙光亭雜識》,[清]揆叙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46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康熙謙牧堂刻本,1995年。
  四、集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宋]朱熹著,收入朱杰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0-25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市 :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初、二、三、四集,[清]清聖祖著、張玉書等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清]清世宗著,蔣溥等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清高宗(乾隆)御製詩文全集》,[清]清高宗著,于敏中等編,北京市:中國人民出版社,影印本,1993年。
《榕村集》,[清]李光地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橫雲山人集》,[清]王鴻緒著,臺北市:漢華出版社,影印本,1972年。
《澄懷園文存》,[清]張廷玉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62册,臺南市:莊嚴出版社,影印清乾隆年間刻《澄懷園全集》本,1997年。
《近道齋文集》,[清]陳萬策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68冊,臺南市:莊嚴出版社,影印湖北省圖書館藏清乾隆八年刻本,1997年。
《望溪先生文集》,[清]方苞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421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咸豐元年戴衡刻本,1997年。
《嘯亭雜錄》,[清]昭槤撰、何英芳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
《清詩別裁集》,[清]沈德潛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吾學錄初編》,[清]吳榮光著,同治庚午年秋七月江蘇書局重刊本。
 貳、近代著作
《中國經學史》,馬宗霍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詩經學》,胡樸安著,長沙市:岳麓書社,2010年。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著,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三經新義輯考彙評》,程元敏著,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6年。
《國風毛序朱傳異同考析》,李家樹著,香港:學津出版社,1979 年。
《詩經的歷史公案》,李家樹著,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0年。
《傳統以外的詩經學》,李家樹著,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94年。
《詩補傳與戴震解經方法》,岑溢成著,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
《清初的群經辨偽學》,林慶彰著,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年。
《明代經學研究論集》,林慶彰著,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清代經學研究論集》,林慶彰著,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林慶彰著,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詩經研究史概要》,夏傳才著,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中國歷代詩經學》,林葉連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五經正義研究》,張寶三著,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東亞《詩經》學論集》,張寶三著,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
《從經學到文學 : 明代《詩經》學史論》,劉毓慶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年。
《朱子詩經學新探》,黃忠慎著,臺北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詩經學史》,洪湛侯著,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
《清代詩經學論稿》,黃忠慎著,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11年。
《清代獨立治《詩》三大家研究-姚際恆、崔述、方玉潤》,黃忠慎著,臺北市:五南出版公司,2012年。
《毛鄭詩經解經學研究》,車行健著,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車行健著,臺北市:里仁書局,2002年。
《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車行健著,臺北市:里仁書局,2011年。
《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林慶彰、蔣秋華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朱熹《詩經》學與《詩經》漢學傳統異同之研究》,陳明義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年。
《中國經學史》,許道勛,徐洪興著,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一)》,林慶彰、蔣秋華主編,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鄭氏詩譜考訂》,馮浩菲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五經大全》纂修研究》,陳恆嵩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經學義理》,鄧國光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楊自平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清代前期春秋學研究》,文廷海著,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中國訓詁學》馮浩菲著,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年。
《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李國鈞、王炳照主編,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葉高樹著,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兩宋詩經著述考》,陳文采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5年。
《《四庫全書》之纂修與清初崇實思潮之關係研究:以經史二部為主的觀察》,曾紀剛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5年。
《史學、經學與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對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思考》,劉家和著,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書院史》,鄧洪波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司馬朝軍著,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清史講義》,孟森撰,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
《清代進士群體與學術文化》,李潤強著,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楊念群著,北京市:三聯書店,2010年。
《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 : 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楊念群著,北京市:三聯書店,2011年修訂版。
《清代《孟子》學史大綱》,李暢然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年。
《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陳永明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天祿琳琅研究》,劉薔著,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李弘祺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著,臺北市:華正書局,1994年。
《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黃進興著,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1994年。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經學.科舉.文化史:艾爾曼自選集》,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
《乾嘉考據學研究》,漆永祥著,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宋代疑經研究》,楊新勛著,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
《李光地與清初理學》,楊菁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清初理學思想研究》,楊菁著,臺北市:里仁書局,2008年。
《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林啟屏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
《朱熹與經典詮釋》,林維杰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
《三禮館:清代學術與政治互動的鏈環》,林存陽著,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邊緣與非漢──儒學及其非主流傳播》,黃麗生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李紱與清代陸王學派》,黃進興著,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
《王安石對於典籍之詮釋與應用》,林菁菁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章氏叢書正續編》,章炳麟著,臺北市:世界書局,影印本,1982年再版。
《金明館叢稿二編》,陳寅恪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傅斯年全集》,傅斯年著,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錢賓四先生全集》,錢穆著,,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朱熹的文學批評研究》,張健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三版。
《朱熹文學研究》,莫礪峰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清代詩經的文學闡釋》,朱孟庭著,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7年。
《六經皆文-經學史/文學史》,龔鵬程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權力、知識與批評史圖像-《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的文學思想》,曾守正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乙、單篇及學位論文
 壹、單篇論文
〈朱熹詩集傳與毛詩的初步比較〉,莫礪鋒著,《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2 輯,1985 年8 月。
〈朱子對傳統經說的態度──以朱子詩經著述為例〉,林慶彰著,收入《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
〈論《詩傳大全》與《詩傳通釋》的差異〉,楊晉龍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
〈《詩傳大全》來源問題探究〉,楊晉龍著,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朱熹詩序辨說述義〉,楊晉龍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2期,1998年3月。
〈《詩傳大全》與《詩傳通釋》關係再探──試析元代《詩經》學之延續〉,楊晉
  龍著,收入楊晉龍主編:《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硏究院
  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2000年。
〈乾嘉漢宋學之分與史觀關係試析──以《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總序》為中心〉,陳逢源著,收入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
〈從《詩經傳說彙纂》到《詩義折中》──清代兩部官訂《詩經》注本詮釋形式之比較〉,楊晉龍著,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
〈朱子「詩集傳•二南」之教化觀〉,林慶彰著,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編》,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朱子《詩傳綱領》研究〉,朱傑人著,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編》,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詩傳大全》與《詩經傳說彙纂》關係探論:簡析明代《詩經》官學的延續與發展〉,伍純嫺著,收入《中山人文學報》第20期,2005年6月。
〈朱子《詩集傳‧二南》的教化觀〉,林慶彰著,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南宋朱熹、呂祖謙“淫詩說”駁議述評〉,李家樹著,《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01期,2005年1月。
〈《四庫全書總目》與漢宋之學的關係〉,夏長樸著,《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
〈論提要的客觀性、主觀性與導引性〉,周彥文著,《書目季刊》,第39卷第3期,2005年12月。
〈明清變局下的書院〉,古偉瀛著,收入李弘祺編:《東亞的書院傳統與近代教育的轉折》,臺北市:喜瑪拉雅研發基金會,2006年。
〈朱子《詩集傳》引文考〉,朱傑人著,收入蔣秋華、馮曉庭主編:《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
〈三禮館與清代學術轉向〉,林存陽著,《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2007年1月。
〈康熙《皇輿表》的編撰及其在蘇州的刊刻過程考〉,曹紅軍著,《新世紀圖書館》2007年第3期,2007年3月。
〈欽定春秋傳說匯纂纂修時間考正〉,王豐先著,《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第2期(總第69期),2009年4月。
〈論清初官方對胡安國《春秋胡氏傳》的批評〉,康凱淋著,《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3月。
〈《日講書經解義》之帝王教化觀探析〉,何銘鴻著,收入林慶彰、錢宗武主編:《首屆國際《尚書》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貳、學位論文
《孔穎達周易正義研究》,龔鵬程著,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詩傳大全與詩經傳說彙纂比較研究》,伍純嫺著,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宋代詩經新說研究》,簡澤峰著,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朱熹《詩經》學在南宋至明初的形成與發展》,黃郁雯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四庫全書》的《詩經》學觀點研究》,林怡芬撰,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康熙朝御纂諸經編纂研究》,王豐先著,北京市: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論文,2009年。
《三經新義與王安石新學的形成》,吳依凡著,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9151022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15102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車行健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盧啟聰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ou, Kai Cho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盧啟聰zh_TW
dc.creator (作者) Lou, Kai Cho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Jul-2013 17:16:56 (UTC+8)-
dc.date.available 11-Jul-2013 17:16:5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Jul-2013 17:16:5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915102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83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15102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清初康熙、雍正年間編纂之《詩經傳說彙纂》為研究對象,討論其書之編撰背景、體式內涵與思想特質,並考察其書在清代學術發展、傳播中所產生的作用。本文認為清代官學,雖然如同元、明兩代一般概以南宋朱熹之經學著作,懸為功令所宗,然清代官方對經義的看法,實則與元儒之「述朱」、明代官學「尊朱」的學術立場有所差別。其在《詩經》學上之具體表現,則是《詩經傳說彙纂》對朱《傳》內容之訂正、抉擇「漢、宋詩說異同」之態度,以及《詩經》為政實用的價值維護。依此,本文之架構,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依次闡釋本文研究視野之設定、研究範圍之限制、評述目前相關議題之研究概況,認為當前相關研究因議題設定限制,導致論述成果多有偏重,故本文以背景、體例、思想三個面向作為研究核心內容,將能更全面了解《彙纂》的構成與性質。第二章「《詩經傳說彙纂》的纂修背景及其流布情況考述」先從《彙纂》之編纂背景,觀察康熙、雍正二帝之纂修動機,以及相關承修人員的纂修歷程,以觀察權力因素在《彙纂》中之存在樣態,兼而考察《彙纂》之書在清代的流布情況與效果;第三章「《詩經傳說彙纂》的編纂原則及其意涵」則從《彙纂》「集說」、「附錄」、「總論」、「案語」等四種體例歸納出「宗朱」、「附見他說」、「間出己見」三種編纂原則,從中揭示清代官方對《詩集傳》說《詩》內容的支配方式及其可能存在之學術意涵。第四章「《詩經傳說彙纂》說《詩》之旨趣與態度」則從《彙纂》對傳統《詩經》學家經說,包括對朱熹《詩集傳》說《詩》內容的檢討、評論,觀察《彙纂》說《詩》之旨趣以及在漢、宋詩說異同方面的基本立場,而就《彙纂》言,則其重點實在於其對《詩序》說《詩》之依違,以及對《詩集傳》「淫詩說」所採持之態度。本章並從其經義的抉擇之中,點出《彙纂》實有「以《詩》觀政」的實用立場,作為經義去取、詮釋的主導。此外,第五章擴而及之,以「《詩經傳說彙纂》在清代經學發展中的意義」為主軸,綜合前述內容,對《彙纂》在康熙、雍正以後可能之實質影響進行判斷。主要分為兩個層面的討論:一是就其書與乾隆時期《御纂詩義折中》之互補關係進行分析,二是將之與乾、嘉以降的漢學思潮作為參照,並指出《彙纂》之輯在文獻、資料性方面所具有之參考價值。第六章「結論」,總結全文,提出後續研究之展望。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摘要 1
目次 3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官學化學術型態:研究視野的確立 5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目前研究情況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方案 17
第二章 《詩經傳說彙纂》的纂修背景及其流布情況考述 23
第一節 康熙與《詩經傳說彙纂》的纂修 23
第二節 《詩經傳說彙纂》的承修人員及其纂修歷程 34
第三節 《詩經傳說彙纂》的完成及其流布情況考述 48
第三章 《詩經傳說彙纂》的編纂原則及其意涵 53
第一節 宗朱與述朱:朱熹《詩經》學的總結 53
第二節 古義與徵實:附見他說的編纂原則 65
第三節 折中與評析:間出己見的詮《詩》方式 77
第四章 《詩經傳說彙纂》說《詩》之旨趣與態度 87
第一節 《詩經傳說彙纂》說《詩》旨趣與基本立場 87
第二節 對朱熹《詩集傳》說《詩》之檢討 97
第三節 強調發揮以《詩》觀政的實用意義 109
第五章 《詩經傳說彙纂》在清代經學發展中的意義 115
第一節 朱學在官方經解權威中的賡續 兼論《詩義折中》與《彙纂》的互補關係 115
第二節 《詩經傳說彙纂》對清代經學發展的貢獻與影響 126
第三節 《詩經傳說彙纂》在文獻、資料性方面的參考價值 133
第六章 結語 139
附錄一 《詩經傳說彙纂》「案語」整理 144
附錄二 書影 181
參考書目 185
zh_TW
dc.format.extent 388414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15102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詩經傳說彙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詩集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詩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清代官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康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雍正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揆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王鴻緒zh_TW
dc.title (題名) 《詩經傳說彙纂》研究 ─以編撰背景、體式內涵與思想特質為中心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search of Qin Ding Shi Jing Chuan Shuo Hui Zuan: Compile, Commentics and Confucian Classic Thought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甲、專著
 壹、古籍
  一、經部
《毛詩注疏》,[漢]毛氏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春秋左傳注疏》,[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臺北縣:藝文印書館,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55年。
《詩集傳》,[宋]朱熹著,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74年。
《詩集傳》,[宋]朱熹著,元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
《詩集傳》,[宋]朱熹著,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詩序辨說》,[宋]朱熹著,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詩傳綱領》,[宋]朱熹著,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毛詩正變指南圖》,[宋]楊甲撰、毛邦翰補,收入《重印宋版六經圖》第3冊,無出版項,影印民國劉燕夫舊藏明印宋版《六經圖》。
《詩傳遺說》,[宋]朱鑑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詩集傳通釋》,[元]劉瑾著,收入田國福編:《歷代詩經版本叢刊》第9冊,濟南市:齊魯書社,影印元至元十二年刻本,2008年。
《詩集傳名物鈔音釋纂輯》,[元]羅復著,收入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中華再造善本》,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至正十一年雙桂書堂刻本,2006年。
《詩傳大全》,[明]胡廣等著,明內府刊本。
《詩經圖史合攷》,[明]鍾惺著,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4輯第47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影印吉林省圖書館藏明刻本, 2000年。
《御撰周易折中》,[清]李光地等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御撰周易折中》(整理本),[清]李光地等著,劉大鈞整理,成都市:巴蜀書社,2006年第二版。
《御撰周易折中》(整理本),[清]李光地等著,馮雷益、鍾友文整理,北京市: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毛詩疑義》,[清]王圖炳著,收入《清代稿本百種彙刊》經部第19冊,臺北市:文海出版社,影印臺北國家圖書館藏清康熙間著者手稿本,1974年。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清]王鴻緒、揆叙等著,收入中國詩經學會編:《詩經要籍集成》第24、25冊,北京市:學苑出版社,影印清內府本,2002年。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清]王鴻緒、揆叙等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清]王鴻緒、揆叙等著,臺北市:鐘鼎文化出版公司,影印國立臺灣大學藏清同治七年馬新貽刻本,1967年。
《御纂詩義折中》,[清]孫嘉淦等撰,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御纂詩義折中》,[清]孫嘉淦等撰,臺北市:世界書局,影印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本,1986-1988年。
《御纂春秋直解》,[清]傅恒等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詩經通論》,[清]姚際恆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毛詩訂詁》,[清]顧棟高著,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經部第4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影印清光緒二十二年江蘇書局刻本,北京市:北京出版社,2000年。
《詩經原始》(點校本),[清]方玉潤撰,李先耕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年。
《通志堂經解》,[清]徐乾學等編,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同治十二年粵東書局重刊本,1993年。
《經義考新校》,[清]朱彝尊撰,林慶彰等主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國朝漢學師承記》(整理本),[清]江藩著,鍾哲整理,北京市:中華書局,1983年。
《皇清經解》,[清]阮元編,臺北市:藝文印書館,影印本,1962年。
《皇清經解續編》,[清]王先謙編,臺北市:復興書局,影印本,1972年。
《經學歷史》,[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8年。
  二、史部
《隋書》,[唐]魏徵等著,北京市:中華書局,1973年。
《明史》,[清]王鴻緖奉敕編撰、長澤規矩也解題,東京都:古典研究會,影印日本內閣文庫藏和刻本,1978年初版。
《清史稿校註》,趙爾巽等纂、國史館校註,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大清聖祖仁(康熙)皇帝實錄》,華文書局輯,臺市北:華文書局,影印本,1964年。
《大清世宗憲(雍正)皇帝實錄》,華文書局輯,臺市北:華文書局,影印本,1964年。
《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華文書局輯,臺市北:華文書局,影印本,1964年。
《欽定學政全書校注》,[清]素爾訥等著,霍有明、郭海文校注,武昌市:武漢大學,2009年。
《欽定皇朝文獻通考》,[清]張廷玉等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欽定大清會典》,[清]崑岡等著,清光緖二十五年內府刊本。
《大清光緒新法令》,[清]端方等著,清宣統上海商務印書館刊本。
《宮中檔康熙朝奏摺》,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
《欽定科場條例》,[清]杜受田等撰,故宮博物院編,海口市:海南出版社,影印本,2000年。
《王鴻緒密摺彙存》,[清]王鴻緒著,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十八輯》,臺北縣:文海出版公司,1986年。
《孫文定公嘉淦疏奏》,[清]孫嘉淦著,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1輯第22冊,北京市:北京出版社,影印清敦和堂刻本,2000年。
《馬端敏公新貽奏議》,[清]馬新貽著,收入吳海鷹主編:《回族典藏全書》第104冊,蘭州市:甘肅文化出版社、寧夏人民出版社,影印光緒甲午冬月閩浙督署校刋本,2008年。
《華亭縣志》,[清]馮鼎高、王顯曾等著,臺北市:成文出版社,影印清乾隆五十六年刊本,1983年。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清]永瑢、紀昀等編纂,臺北市:藝文印書館,影印同治七年廣東書局本,1979年。
《金毓黻手定本文溯閣四庫全書提要》,金毓黻輯,全國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編委會編,北京市: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出版,1999年。
《文津閣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出版工作委員會編,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6年。
《參校詩傳說存》,[清]倪紹經、王萃龢等輯校,收入田國福編:《歷代詩經版本叢刊》第4冊,濟南市 : 齊魯書社,影印清光緖五年上海守經堂校刊本,2008年。
《書目答問匯補》,[清]張之洞撰,來新夏、韋力、李國慶匯補,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年。
《中國古籍總目經部》,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編:北京市:中華書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三、子部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輯,收入朱杰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14-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御纂朱子全書》,[清]李光地等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隙光亭雜識》,[清]揆叙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146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康熙謙牧堂刻本,1995年。
  四、集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宋]朱熹著,收入朱杰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0-25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本。
《呂祖謙全集》,[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杭州市 : 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初、二、三、四集,[清]清聖祖著、張玉書等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清]清世宗著,蔣溥等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清高宗(乾隆)御製詩文全集》,[清]清高宗著,于敏中等編,北京市:中國人民出版社,影印本,1993年。
《榕村集》,[清]李光地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
《橫雲山人集》,[清]王鴻緒著,臺北市:漢華出版社,影印本,1972年。
《澄懷園文存》,[清]張廷玉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62册,臺南市:莊嚴出版社,影印清乾隆年間刻《澄懷園全集》本,1997年。
《近道齋文集》,[清]陳萬策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68冊,臺南市:莊嚴出版社,影印湖北省圖書館藏清乾隆八年刻本,1997年。
《望溪先生文集》,[清]方苞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421冊,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清咸豐元年戴衡刻本,1997年。
《嘯亭雜錄》,[清]昭槤撰、何英芳點校,北京市:中華書局,1980年。
《清詩別裁集》,[清]沈德潛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吾學錄初編》,[清]吳榮光著,同治庚午年秋七月江蘇書局重刊本。
 貳、近代著作
《中國經學史》,馬宗霍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詩經學》,胡樸安著,長沙市:岳麓書社,2010年。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著,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三經新義輯考彙評》,程元敏著,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6年。
《國風毛序朱傳異同考析》,李家樹著,香港:學津出版社,1979 年。
《詩經的歷史公案》,李家樹著,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0年。
《傳統以外的詩經學》,李家樹著,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94年。
《詩補傳與戴震解經方法》,岑溢成著,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
《清初的群經辨偽學》,林慶彰著,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年。
《明代經學研究論集》,林慶彰著,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清代經學研究論集》,林慶彰著,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林慶彰著,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詩經研究史概要》,夏傳才著,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
《中國歷代詩經學》,林葉連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五經正義研究》,張寶三著,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東亞《詩經》學論集》,張寶三著,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
《從經學到文學 : 明代《詩經》學史論》,劉毓慶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年。
《朱子詩經學新探》,黃忠慎著,臺北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詩經學史》,洪湛侯著,北京市:中華書局,2002年。
《清代詩經學論稿》,黃忠慎著,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11年。
《清代獨立治《詩》三大家研究-姚際恆、崔述、方玉潤》,黃忠慎著,臺北市:五南出版公司,2012年。
《毛鄭詩經解經學研究》,車行健著,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車行健著,臺北市:里仁書局,2002年。
《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車行健著,臺北市:里仁書局,2011年。
《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林慶彰、蔣秋華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朱熹《詩經》學與《詩經》漢學傳統異同之研究》,陳明義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年。
《中國經學史》,許道勛,徐洪興著,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經典的形成、流傳與詮釋(一)》,林慶彰、蔣秋華主編,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鄭氏詩譜考訂》,馮浩菲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五經大全》纂修研究》,陳恆嵩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經學義理》,鄧國光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楊自平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清代前期春秋學研究》,文廷海著,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中國訓詁學》馮浩菲著,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年。
《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李國鈞、王炳照主編,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葉高樹著,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兩宋詩經著述考》,陳文采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5年。
《《四庫全書》之纂修與清初崇實思潮之關係研究:以經史二部為主的觀察》,曾紀剛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5年。
《史學、經學與思想-在世界史背景下對於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思考》,劉家和著,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書院史》,鄧洪波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司馬朝軍著,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清史講義》,孟森撰,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年。
《清代進士群體與學術文化》,李潤強著,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楊念群著,北京市:三聯書店,2010年。
《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 : 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楊念群著,北京市:三聯書店,2011年修訂版。
《清代《孟子》學史大綱》,李暢然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年。
《清代前期的政治認同與歷史書寫》,陳永明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天祿琳琅研究》,劉薔著,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李弘祺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啟超著,臺北市:華正書局,1994年。
《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黃進興著,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1994年。
《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經學.科舉.文化史:艾爾曼自選集》,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北京市:中華書局,2010年。
《乾嘉考據學研究》,漆永祥著,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宋代疑經研究》,楊新勛著,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年。
《李光地與清初理學》,楊菁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清初理學思想研究》,楊菁著,臺北市:里仁書局,2008年。
《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林啟屏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
《朱熹與經典詮釋》,林維杰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
《三禮館:清代學術與政治互動的鏈環》,林存陽著,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邊緣與非漢──儒學及其非主流傳播》,黃麗生著,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李紱與清代陸王學派》,黃進興著,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10年。
《王安石對於典籍之詮釋與應用》,林菁菁著,臺北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章氏叢書正續編》,章炳麟著,臺北市:世界書局,影印本,1982年再版。
《金明館叢稿二編》,陳寅恪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傅斯年全集》,傅斯年著,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錢賓四先生全集》,錢穆著,,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朱熹的文學批評研究》,張健著,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三版。
《朱熹文學研究》,莫礪峰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清代詩經的文學闡釋》,朱孟庭著,臺北市:文津出版社,2007年。
《六經皆文-經學史/文學史》,龔鵬程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權力、知識與批評史圖像-《四庫全書總目》「詩文評類」的文學思想》,曾守正著,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乙、單篇及學位論文
 壹、單篇論文
〈朱熹詩集傳與毛詩的初步比較〉,莫礪鋒著,《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2 輯,1985 年8 月。
〈朱子對傳統經說的態度──以朱子詩經著述為例〉,林慶彰著,收入《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
〈論《詩傳大全》與《詩傳通釋》的差異〉,楊晉龍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
〈《詩傳大全》來源問題探究〉,楊晉龍著,收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朱熹詩序辨說述義〉,楊晉龍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2期,1998年3月。
〈《詩傳大全》與《詩傳通釋》關係再探──試析元代《詩經》學之延續〉,楊晉
  龍著,收入楊晉龍主編:《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硏究院
  中國文哲硏究所籌備處,2000年。
〈乾嘉漢宋學之分與史觀關係試析──以《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總序》為中心〉,陳逢源著,收入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
〈從《詩經傳說彙纂》到《詩義折中》──清代兩部官訂《詩經》注本詮釋形式之比較〉,楊晉龍著,收入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
〈朱子「詩集傳•二南」之教化觀〉,林慶彰著,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編》,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朱子《詩傳綱領》研究〉,朱傑人著,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編》,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詩傳大全》與《詩經傳說彙纂》關係探論:簡析明代《詩經》官學的延續與發展〉,伍純嫺著,收入《中山人文學報》第20期,2005年6月。
〈朱子《詩集傳‧二南》的教化觀〉,林慶彰著,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南宋朱熹、呂祖謙“淫詩說”駁議述評〉,李家樹著,《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年01期,2005年1月。
〈《四庫全書總目》與漢宋之學的關係〉,夏長樸著,《故宮學術季刊》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
〈論提要的客觀性、主觀性與導引性〉,周彥文著,《書目季刊》,第39卷第3期,2005年12月。
〈明清變局下的書院〉,古偉瀛著,收入李弘祺編:《東亞的書院傳統與近代教育的轉折》,臺北市:喜瑪拉雅研發基金會,2006年。
〈朱子《詩集傳》引文考〉,朱傑人著,收入蔣秋華、馮曉庭主編:《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
〈三禮館與清代學術轉向〉,林存陽著,《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2007年1月。
〈康熙《皇輿表》的編撰及其在蘇州的刊刻過程考〉,曹紅軍著,《新世紀圖書館》2007年第3期,2007年3月。
〈欽定春秋傳說匯纂纂修時間考正〉,王豐先著,《中國典籍與文化》2009年第2期(總第69期),2009年4月。
〈論清初官方對胡安國《春秋胡氏傳》的批評〉,康凱淋著,《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3月。
〈《日講書經解義》之帝王教化觀探析〉,何銘鴻著,收入林慶彰、錢宗武主編:《首屆國際《尚書》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貳、學位論文
《孔穎達周易正義研究》,龔鵬程著,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詩傳大全與詩經傳說彙纂比較研究》,伍純嫺著,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宋代詩經新說研究》,簡澤峰著,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朱熹《詩經》學在南宋至明初的形成與發展》,黃郁雯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四庫全書》的《詩經》學觀點研究》,林怡芬撰,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康熙朝御纂諸經編纂研究》,王豐先著,北京市: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論文,2009年。
《三經新義與王安石新學的形成》,吳依凡著,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