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信息傳遞與帝國統治:唐代朝集使研究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Imperial Governance: A Study on Chao ji shi of Tang Daynasty
作者 于曉雯
Yu, Hsiao Wen
貢獻者 陳登武
Chen, Den WU
于曉雯
Yu, Hsiao Wen
關鍵詞 朝集使
信息傳遞
考使
朝集制度
朝集使勅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11-Jul-2013 17:20:36 (UTC+8)
摘要 隋唐時代的朝集使,是在秦漢上計的脈絡下發展而來。上計制度起初帶有「述職」的意味,地方將諸項統計資料上報官方,接受考核,官方藉此檢驗官員一年來的工作表現。隋文帝結束魏晉以來中國分裂的局面,建立一統政權。隋文帝改革上計,創建了朝集制度。朝集使由地方長官充使入京,展現中央對於地方的直接支配,也反映中央對地方的重視,帝國境內的每一吋土地都納入朝廷的統治之下。上計吏的工作也一分為二,戶籍與計帳由計帳使在年初攜帶入京,朝集使帶著考課與其他資料於年底入京,參加元會。唐代朝集使攜帶的簿冊,有考課、刑獄、捉錢品子名、官畜私馬與官船帳,以及僧尼身死還俗帳等,當中牽涉到官僚考績、司法運行、財政收入、運輸體系和特殊身份者優待事項,無一不是國家統治大項。朝廷透過朝集使的簿冊,掌握天下概況。朝集使提供的信息,除了有形簿冊之外,他對地方風俗的瞭解、對國家政策的看法,亦為朝廷採用。朝集使多由都督、刺史所任,兼具地方官的身份,朝集使群聚的場合,可作為天下的代表,唐代帝王在新君登基之時,召集朝集使,有展現皇權之效;武則天掌權時屢次利用朝集使,亦是仿此。
朝集使承襲了上計制度中,帶著貢士與貢物進京的傳統,展現國家對地方的統治力與統治範圍。唐代元會雖已不具更新君臣關係的功能,但在參與者的位次上,京官、朝集使、外藩的排序,為中國的天下觀的實際表現。唐代的諸多使職當中,唯有朝集使會參與多項國家禮儀,顯示其特殊性。朝集使參與的國家祭祀,絕大多數都是皇帝曾親祭過的、與皇權密切相關的儀式。唐代朝集使受到安史之亂的影響,暫停了二十五年,到德宗朝曾短暫恢復,但丕變的局勢,已不適合朝集使的運作。採訪使轉為觀察使,統領地方大權,刺史不再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連接點,考課權、送貢士入京也由觀察使負責。中晚唐信息傳遞的管道,由新起的進奏院來溝通上下。進奏院是在肅、代二帝因時興起的機構,最初是為藩鎮服務。進奏院與朝集使曾一度並存,但二者沒有繼承關係,朝集使的業務也沒有被進奏院接手。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古典文獻
(一) 正史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脩、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二) 傳記、編年、雜史、目錄、地理
(春秋)左丘明,(三國)吳昭注,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62。
(唐)韋述撰,辛德勇輯校,《兩京新記輯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唐)杜寶撰,辛德勇輯校,《大業雜記輯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7)。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平:古籍出版社,1956。
(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訂,《增訂唐兩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三) 政書、職官類
(漢)蔡質撰,《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一卷》,收入(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漢)衛宏撰,(清)紀昀等輯,《漢官舊儀》,收入(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吳競,《貞觀政要》,臺北:黎明文化,1990。
(唐)蕭嵩等撰,(日)池田溫解題,《大唐開元禮》,東京:古典研究院發行,汲古書院發賣,1972。
(唐)王涇,(日)池田溫解題,《大唐開元禮.附大唐郊祀錄》東京:古典研究院發行,汲古書院發賣,1972。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杜佑,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四) 經部
(春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襄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趙岐注,李學勤主編,《孟子注疏(上)》,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天官冢宰)》,臺北:臺灣古籍出版,2001。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毛亨注,(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頌)》,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儀禮注疏(嘉禮.上)》,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五) 子部
(戰國)韓非,陳奇猷校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1958。
(漢)劉向,《新序》,臺北:商務印書館,1991。
(漢)劉安,(漢)高誘注,《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1989。
(東漢)王充,《論衡》,北京:中華書局,1990。
(唐)張鷟,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劉肅,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李肇,《新校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1962。
(五代)王定保撰,黃壽成點校,《唐摭言》,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94。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王應麟,《玉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北京商務印書館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影印。
(宋)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8。
(宋)釋贊寧,《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附大宋僧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2,續修四庫全書版。
(六) 集部
(唐)許敬宗編,羅國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
(唐)張說,《張燕公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北京商務印書館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影印。
(唐)張九齡撰,熊飛校注,《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8。
(唐)獨孤及,劉鵬、李桃校注,蔣寅審訂,《毘陵集校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
(宋)李昉等編,(宋)彭叔夏辨證 ,(清)勞格拾遺,《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彭定求编,《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陳廷敬,《御選唐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孫星衍,《續古文苑》,上海:上海古籍書版社,1995,影印清嘉慶17年冶城山館刻本。
(清)李兆洛編,殷海國、殷海安校點,《駢體文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清)張英,《淵鑒類函》,臺北:世界書局,1987,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
(七) 其他
(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令集解》,東京:吉川弘文館,1974。
李希泌主編;毛華軒等編,《唐大詔令集補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武漢大學歷史系編,《吐魯番出土文書》(第六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唐耕耦、陸宏基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錄(第一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劉俊文,《敦煌吐魯番唐代法制文書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
(日)仁井田陞原著,栗勁等編譯,《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
唐耕耦、陸宏基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錄(第四輯)》,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0。
小田義久編,《大谷文書集成(貳)》,東京都:法藏館,1990。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俄藏敦煌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秦律十八種釋文註釋〉,收入《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二、 近人論著
(一) 專書
乜小紅,《唐五代畜牧經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王永興,《陳門問學叢稿》,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王東洋,《魏晉南北朝考課制度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史念海,《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日)池田溫著,龔澤銑譯,《中國古代籍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上)》,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
(日)古瀨奈津子著,高泉益譯,《遣唐使眼中的中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兼論總管府.都督府.節度司之關係》,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5。
(日)谷川道雄,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何平立,《巡狩與封禪——封建政治的文化軌跡》,河南:齊魯書社,2002。
李方,《唐西州行政體制考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
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2。
李錦繡,《唐代財政史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谷霽光,《府兵制度考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
辛德勇,《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孟憲實,《唐高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倉修良,《倉修良探方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高明士,《律令法與天下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高敏,《秦漢史探討》,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張弓主編,《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張達志,《唐代後期藩鎮與州之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張榮強,《漢唐籍帳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日)渡邊信一郎,徐冲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
陳志堅,《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陳長征,《唐宋地方政治體制轉型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陳祖言,《張說年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
陳俊強,《皇恩浩蕩:皇帝統治的另一面》,臺北:五南圖書,2005。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5。
陶新華,《北魏孝文帝以後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曾一民,《唐代考課制度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程志、韓濱娜著,《唐代的州和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楊曉宜,《唐代的捕亡制度》,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寧志新,《隋唐使職制度研究(農牧工商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
鄧小南,《課績.資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側談》,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
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羅彤華,《唐代官方放貸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08。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
顧建國,《張九齡年譜》,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日)大津透,《日唐律令制の財政構造》,東京都:岩波書店,2006。
(日)中村裕一,《中国古代の年中行事(第一卷:春)》,東京都:汲古書院,2009。
(日)坂本太郎,《日本古代史の基礎的研究(下)》,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1964。
(日)金子修一,《古代中国と皇帝祭祀》,東京都:汲古書院,2001。
(日)金子修一,《中国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東京都:岩波書院,2006。
(日)青山定雄,《唐宋時代の交通と地誌地圖の研究》,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63。
(日)曾我部靜雄,《中國社會經濟史の研究》,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76。
(日)渡邊信一郎,《中国古代国家の思想構造》,東京都:校倉書房,1994。
(日)渡邊信一郎,《天空の玉座——中國古代帝國の朝政と儀禮》,東京都:柏書房,1996。
(二) 論文
林宗賓,〈唐代地方監察制度之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陳登武,〈唐代司法制度研究—以大理寺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于賡哲,〈從朝集使到進奏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5(2002)。
(日)工藤元男,李守愛譯,〈秦內史—依睡虎地簡為主之研究〉,《簡牘學報》10(1981),。
王德權,〈東京與京都之外——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收入(日)渡邊信一郎,徐冲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
王靜,〈唐長安城中的節度使宅第——中晚唐中央與方鎮關係的一個側面〉,《人文雜誌》,2006年第2期。
王靜,〈朝廷和方鎮的聯絡樞紐:試談中晚唐的進奏院〉,收入鄧小南主編,《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申忠玲,〈唐代朝集制度與進奏制度關係之辨析〉,《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9:4(2010.07)。
申忠玲,〈唐代朝集制度確立時間小考〉,《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0: 1(2007),。
石曉軍,〈隋唐四方館考略〉,《唐研究》7(2001)。
伍伯常,〈唐德宗的建藩政策——論中唐以來制禦藩鎮戰略格局的形成〉,《東吳歷史學報》,6(2000)。
(日)池田溫,〈採訪使考〉,收入《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唐代研究學者聯誼會出版,1989。
(日)池田溫,〈開元十三年西州都督府牒秦州殘牒簡介〉,收入季羨林等編,《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日)金子修一,〈唐代長安的朝賀之禮〉,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十一輯)》,西安:三秦出版,2009。
(日)金子修一、(日)小澤勇司,〈唐代後半期的朝賀之禮〉,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十二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日)妹尾達彥,黃正建譯,〈唐代長安城的禮儀空間〉,收入(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吳昌廉,〈兩漢障侯、都尉上計考略〉,收入簡牘學會編輯部主編,《勞貞一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簡牘學報第十六期)》,臺北:蘭臺出版社,1997。
吳麗娛,〈兼論南北:《大唐開元禮》的冊后之源〉,收入武漢大學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朝资料(第23輯)》,武漢:武漢大學,2006。
吳麗娛,〈朝賀皇后:《大唐開元禮》中的則天舊儀〉,《文史》,74(2006)。
李永,〈從P.3547號敦煌文書看唐中後期的賀正使〉,《史學月刊》,2012年第4期。
李永,〈從州邸到進奏院:唐代長安城政治格局的變化〉,《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30:2(2010.03)。
李永,〈從朝集使到進奏官——兼談中國古代的”駐京辦事處”〉,《天府新論》,2011年第6期。
李彬,〈唐代進奏院述略〉,《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
孟彥弘,〈唐代的驛、傳送與轉運—以交通與運輸之關係為中心〉,《唐研究》,12(2006)。
孟憲實,〈唐令中關於僧籍內容的復原問題〉,《唐研究》,14(2008)。
胡寶華,〈唐代朝集制度初探〉,《河北學刊》,3(1986)。
唐長儒,〈北朝的彌勒信仰及其衰落〉,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
翁俊雄,〈唐代計帳制度探索〉,《北京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高明士,〈唐律中的皇權〉,收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編委會主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慶祝韓國磐先生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
高恒,〈漢代上計制度論考—兼評尹灣漢墓木牘《集簿》〉,《東南文化》,123(1999)。
陳俊強,〈唐代量移試探〉,收入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合編,《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2001。
陳俊強,〈從《天聖.獄官令》看唐宋的流刑〉,《唐研究》,14(2008)。
陳登武,〈從內律到王法:唐代僧人的法律規範〉,《政大法學評論》,111(2009)。
彭邦炯,〈從出土秦簡再探秦內史與大內、少內和少府的關係與職掌〉,《中國文化月刊》,123(1990)。
張國剛,〈唐代鄉村基層組織及其演變〉,《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5(2009.09)。
游自勇,〈漢唐時期「鄉飲酒」禮制化考論〉,《漢學研究》,22:2(2004)。
華林甫,〈隋唐《圖經》輯考(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7(2007)。
黃永年,〈說永徽六年廢立皇后事真相〉,收入氏著,《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黃永年,〈論建中元年實施兩稅法的意圖〉,收入氏著,《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黃清連,〈唐代的文官考課制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1984)。
(日)渡邊信一郎,周長山譯,〈元會的建構——中國古代帝國的朝政與禮儀〉,收入(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楊希義,〈唐代君臣朝參制度初探〉,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十輯)》,西安:三秦出版,2008。
葛劍雄,〈秦漢的上計和上計吏〉,《中華文史論叢》,22(1982)。
雷聞,〈俄藏敦煌Дx.06521殘卷考釋〉,《敦煌學輯刊》,39(2001)。
雷聞,〈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兼論其與兩漢上計制之異同〉,《唐研究》,7(2001)。
齊濤,〈巡院與唐宋地方政體的轉化〉,《文史哲》,1991年第5期。
劉豔杰,〈唐代進奏院小考〉,《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4期。
蔣寅,〈獨孤及文繫年補正〉,《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1996)。
鄧小南,〈課績與考察:試談唐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發展趨勢〉,收入鄧小南主編,《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日)濱口重國,黃正建譯,〈所謂隋的廢止鄉官〉,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六朝隋唐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
韓連琪,〈漢代的戶籍和上計制度〉,《文史哲》,126(1978)。
嚴耕望,〈景雲十三道與開元十六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6上(1965.12)。
(日)池田溫,〈沙洲図経略考〉,收入榎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編纂委員會編,《榎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都:山川出版社,1975。
(日)重近啟樹,〈秦の內史をめぐる諸問題〉,收入「中國古代の国家と民眾」編輯委員會編,《堀敏一先生古稀記念:中國古代の国家と民眾》,東京:汲古書院,1995。
(日)前田紫穗美,〈律令制下における朝集使と文書の逓送〉,《皇學館論叢》,34:6( 2001)。
(日)福景信昭,〈唐代の進奏院—唐後半期「藩鎮體制」の一側面—〉,《東方學》,105(2003)。
〈讀貓記〉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072330100rfu1.html(100/10/20)。
(日)金子修一,〈則天武后與杜嗣先墓誌——與新發現井真成墓誌有關〉,讀書網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725/1058189.html(100/10/18)本文收入王雙懷,郭紹林主編,《武則天與神都洛陽》。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6153003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1530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登武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Den W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于曉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Yu, Hsiao W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于曉雯zh_TW
dc.creator (作者) Yu, Hsiao W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Jul-2013 17:20:36 (UTC+8)-
dc.date.available 11-Jul-2013 17:20:3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Jul-2013 17:20:36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61530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84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153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隋唐時代的朝集使,是在秦漢上計的脈絡下發展而來。上計制度起初帶有「述職」的意味,地方將諸項統計資料上報官方,接受考核,官方藉此檢驗官員一年來的工作表現。隋文帝結束魏晉以來中國分裂的局面,建立一統政權。隋文帝改革上計,創建了朝集制度。朝集使由地方長官充使入京,展現中央對於地方的直接支配,也反映中央對地方的重視,帝國境內的每一吋土地都納入朝廷的統治之下。上計吏的工作也一分為二,戶籍與計帳由計帳使在年初攜帶入京,朝集使帶著考課與其他資料於年底入京,參加元會。唐代朝集使攜帶的簿冊,有考課、刑獄、捉錢品子名、官畜私馬與官船帳,以及僧尼身死還俗帳等,當中牽涉到官僚考績、司法運行、財政收入、運輸體系和特殊身份者優待事項,無一不是國家統治大項。朝廷透過朝集使的簿冊,掌握天下概況。朝集使提供的信息,除了有形簿冊之外,他對地方風俗的瞭解、對國家政策的看法,亦為朝廷採用。朝集使多由都督、刺史所任,兼具地方官的身份,朝集使群聚的場合,可作為天下的代表,唐代帝王在新君登基之時,召集朝集使,有展現皇權之效;武則天掌權時屢次利用朝集使,亦是仿此。
朝集使承襲了上計制度中,帶著貢士與貢物進京的傳統,展現國家對地方的統治力與統治範圍。唐代元會雖已不具更新君臣關係的功能,但在參與者的位次上,京官、朝集使、外藩的排序,為中國的天下觀的實際表現。唐代的諸多使職當中,唯有朝集使會參與多項國家禮儀,顯示其特殊性。朝集使參與的國家祭祀,絕大多數都是皇帝曾親祭過的、與皇權密切相關的儀式。唐代朝集使受到安史之亂的影響,暫停了二十五年,到德宗朝曾短暫恢復,但丕變的局勢,已不適合朝集使的運作。採訪使轉為觀察使,統領地方大權,刺史不再是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連接點,考課權、送貢士入京也由觀察使負責。中晚唐信息傳遞的管道,由新起的進奏院來溝通上下。進奏院是在肅、代二帝因時興起的機構,最初是為藩鎮服務。進奏院與朝集使曾一度並存,但二者沒有繼承關係,朝集使的業務也沒有被進奏院接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朝集使的歷史淵源與性質 11
第一節 秦漢上計 11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時代 21
第三節 朝集使與朝集制度的建立 28
小結 55
第三章 朝集使與帝國統治 57
第一節 朝集使與信息傳遞 58
第二節 朝集使的禮儀職能 89
第三節 朝集使的任期與敕戒 125
小結 142
第四章 朝集制度的終結 143
第一節 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改變 144
第二節 採訪使與考課權 154
第三節 賀正使與禮儀參與 171
小結 182
第五章 結論 185
參考書目 189
zh_TW
dc.format.extent 677550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1530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朝集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信息傳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考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朝集制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朝集使勅zh_TW
dc.title (題名) 信息傳遞與帝國統治:唐代朝集使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Imperial Governance: A Study on Chao ji shi of Tang Daynas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古典文獻
(一) 正史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59。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脩、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二) 傳記、編年、雜史、目錄、地理
(春秋)左丘明,(三國)吳昭注,上海師范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62。
(唐)韋述撰,辛德勇輯校,《兩京新記輯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唐)杜寶撰,辛德勇輯校,《大業雜記輯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7)。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平:古籍出版社,1956。
(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訂,《增訂唐兩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三) 政書、職官類
(漢)蔡質撰,《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一卷》,收入(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漢)衛宏撰,(清)紀昀等輯,《漢官舊儀》,收入(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吳競,《貞觀政要》,臺北:黎明文化,1990。
(唐)蕭嵩等撰,(日)池田溫解題,《大唐開元禮》,東京:古典研究院發行,汲古書院發賣,1972。
(唐)王涇,(日)池田溫解題,《大唐開元禮.附大唐郊祀錄》東京:古典研究院發行,汲古書院發賣,1972。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杜佑,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四) 經部
(春秋)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春秋左傳正義(襄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趙岐注,李學勤主編,《孟子注疏(上)》,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天官冢宰)》,臺北:臺灣古籍出版,2001。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禮記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毛亨注,(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頌)》,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李學勤主編,《儀禮注疏(嘉禮.上)》,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
(五) 子部
(戰國)韓非,陳奇猷校注、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1958。
(漢)劉向,《新序》,臺北:商務印書館,1991。
(漢)劉安,(漢)高誘注,《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1989。
(東漢)王充,《論衡》,北京:中華書局,1990。
(唐)張鷟,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劉肅,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李肇,《新校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1962。
(五代)王定保撰,黃壽成點校,《唐摭言》,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94。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5。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宋)王應麟,《玉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北京商務印書館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影印。
(宋)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8。
(宋)釋贊寧,《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附大宋僧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2,續修四庫全書版。
(六) 集部
(唐)許敬宗編,羅國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
(唐)張說,《張燕公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北京商務印書館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影印。
(唐)張九齡撰,熊飛校注,《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8。
(唐)獨孤及,劉鵬、李桃校注,蔣寅審訂,《毘陵集校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
(宋)李昉等編,(宋)彭叔夏辨證 ,(清)勞格拾遺,《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彭定求编,《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陳廷敬,《御選唐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孫星衍,《續古文苑》,上海:上海古籍書版社,1995,影印清嘉慶17年冶城山館刻本。
(清)李兆洛編,殷海國、殷海安校點,《駢體文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清)張英,《淵鑒類函》,臺北:世界書局,1987,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
(七) 其他
(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令集解》,東京:吉川弘文館,1974。
李希泌主編;毛華軒等編,《唐大詔令集補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武漢大學歷史系編,《吐魯番出土文書》(第六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唐耕耦、陸宏基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錄(第一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劉俊文,《敦煌吐魯番唐代法制文書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
(日)仁井田陞原著,栗勁等編譯,《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
唐耕耦、陸宏基編,《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錄(第四輯)》,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0。
小田義久編,《大谷文書集成(貳)》,東京都:法藏館,1990。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俄藏敦煌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秦律十八種釋文註釋〉,收入《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二、 近人論著
(一) 專書
乜小紅,《唐五代畜牧經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王永興,《陳門問學叢稿》,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王東洋,《魏晉南北朝考課制度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史念海,《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日)池田溫著,龔澤銑譯,《中國古代籍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研究(上)》,台北:稻鄉出版社,2003。
(日)古瀨奈津子著,高泉益譯,《遣唐使眼中的中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兼論總管府.都督府.節度司之關係》,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5。
(日)谷川道雄,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何平立,《巡狩與封禪——封建政治的文化軌跡》,河南:齊魯書社,2002。
李方,《唐西州行政體制考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
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2。
李錦繡,《唐代財政史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谷霽光,《府兵制度考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
辛德勇,《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孟憲實,《唐高宗的真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胡寶華,《唐代監察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倉修良,《倉修良探方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高明士,《律令法與天下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2。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高敏,《秦漢史探討》,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張弓主編,《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張達志,《唐代後期藩鎮與州之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張榮強,《漢唐籍帳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日)渡邊信一郎,徐冲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
陳志堅,《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陳長征,《唐宋地方政治體制轉型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陳祖言,《張說年譜》,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4。
陳俊強,《皇恩浩蕩:皇帝統治的另一面》,臺北:五南圖書,2005。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5。
陶新華,《北魏孝文帝以後北朝官僚管理制度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曾一民,《唐代考課制度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程志、韓濱娜著,《唐代的州和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
楊曉宜,《唐代的捕亡制度》,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寧志新,《隋唐使職制度研究(農牧工商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
鄧小南,《課績.資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側談》,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
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羅彤華,《唐代官方放貸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2008。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
顧建國,《張九齡年譜》,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日)大津透,《日唐律令制の財政構造》,東京都:岩波書店,2006。
(日)中村裕一,《中国古代の年中行事(第一卷:春)》,東京都:汲古書院,2009。
(日)坂本太郎,《日本古代史の基礎的研究(下)》,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1964。
(日)金子修一,《古代中国と皇帝祭祀》,東京都:汲古書院,2001。
(日)金子修一,《中国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東京都:岩波書院,2006。
(日)青山定雄,《唐宋時代の交通と地誌地圖の研究》,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63。
(日)曾我部靜雄,《中國社會經濟史の研究》,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76。
(日)渡邊信一郎,《中国古代国家の思想構造》,東京都:校倉書房,1994。
(日)渡邊信一郎,《天空の玉座——中國古代帝國の朝政と儀禮》,東京都:柏書房,1996。
(二) 論文
林宗賓,〈唐代地方監察制度之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陳登武,〈唐代司法制度研究—以大理寺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于賡哲,〈從朝集使到進奏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5(2002)。
(日)工藤元男,李守愛譯,〈秦內史—依睡虎地簡為主之研究〉,《簡牘學報》10(1981),。
王德權,〈東京與京都之外——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收入(日)渡邊信一郎,徐冲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
王靜,〈唐長安城中的節度使宅第——中晚唐中央與方鎮關係的一個側面〉,《人文雜誌》,2006年第2期。
王靜,〈朝廷和方鎮的聯絡樞紐:試談中晚唐的進奏院〉,收入鄧小南主編,《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申忠玲,〈唐代朝集制度與進奏制度關係之辨析〉,《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9:4(2010.07)。
申忠玲,〈唐代朝集制度確立時間小考〉,《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0: 1(2007),。
石曉軍,〈隋唐四方館考略〉,《唐研究》7(2001)。
伍伯常,〈唐德宗的建藩政策——論中唐以來制禦藩鎮戰略格局的形成〉,《東吳歷史學報》,6(2000)。
(日)池田溫,〈採訪使考〉,收入《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唐代研究學者聯誼會出版,1989。
(日)池田溫,〈開元十三年西州都督府牒秦州殘牒簡介〉,收入季羨林等編,《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日)金子修一,〈唐代長安的朝賀之禮〉,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十一輯)》,西安:三秦出版,2009。
(日)金子修一、(日)小澤勇司,〈唐代後半期的朝賀之禮〉,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十二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日)妹尾達彥,黃正建譯,〈唐代長安城的禮儀空間〉,收入(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吳昌廉,〈兩漢障侯、都尉上計考略〉,收入簡牘學會編輯部主編,《勞貞一先生九秩榮慶論文集(簡牘學報第十六期)》,臺北:蘭臺出版社,1997。
吳麗娛,〈兼論南北:《大唐開元禮》的冊后之源〉,收入武漢大學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朝资料(第23輯)》,武漢:武漢大學,2006。
吳麗娛,〈朝賀皇后:《大唐開元禮》中的則天舊儀〉,《文史》,74(2006)。
李永,〈從P.3547號敦煌文書看唐中後期的賀正使〉,《史學月刊》,2012年第4期。
李永,〈從州邸到進奏院:唐代長安城政治格局的變化〉,《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30:2(2010.03)。
李永,〈從朝集使到進奏官——兼談中國古代的”駐京辦事處”〉,《天府新論》,2011年第6期。
李彬,〈唐代進奏院述略〉,《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
孟彥弘,〈唐代的驛、傳送與轉運—以交通與運輸之關係為中心〉,《唐研究》,12(2006)。
孟憲實,〈唐令中關於僧籍內容的復原問題〉,《唐研究》,14(2008)。
胡寶華,〈唐代朝集制度初探〉,《河北學刊》,3(1986)。
唐長儒,〈北朝的彌勒信仰及其衰落〉,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
翁俊雄,〈唐代計帳制度探索〉,《北京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
高明士,〈唐律中的皇權〉,收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編委會主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慶祝韓國磐先生八十華誕紀念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
高恒,〈漢代上計制度論考—兼評尹灣漢墓木牘《集簿》〉,《東南文化》,123(1999)。
陳俊強,〈唐代量移試探〉,收入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歷史系合編,《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2001。
陳俊強,〈從《天聖.獄官令》看唐宋的流刑〉,《唐研究》,14(2008)。
陳登武,〈從內律到王法:唐代僧人的法律規範〉,《政大法學評論》,111(2009)。
彭邦炯,〈從出土秦簡再探秦內史與大內、少內和少府的關係與職掌〉,《中國文化月刊》,123(1990)。
張國剛,〈唐代鄉村基層組織及其演變〉,《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5(2009.09)。
游自勇,〈漢唐時期「鄉飲酒」禮制化考論〉,《漢學研究》,22:2(2004)。
華林甫,〈隋唐《圖經》輯考(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7(2007)。
黃永年,〈說永徽六年廢立皇后事真相〉,收入氏著,《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黃永年,〈論建中元年實施兩稅法的意圖〉,收入氏著,《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
黃清連,〈唐代的文官考課制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1(1984)。
(日)渡邊信一郎,周長山譯,〈元會的建構——中國古代帝國的朝政與禮儀〉,收入(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楊希義,〈唐代君臣朝參制度初探〉,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十輯)》,西安:三秦出版,2008。
葛劍雄,〈秦漢的上計和上計吏〉,《中華文史論叢》,22(1982)。
雷聞,〈俄藏敦煌Дx.06521殘卷考釋〉,《敦煌學輯刊》,39(2001)。
雷聞,〈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兼論其與兩漢上計制之異同〉,《唐研究》,7(2001)。
齊濤,〈巡院與唐宋地方政體的轉化〉,《文史哲》,1991年第5期。
劉豔杰,〈唐代進奏院小考〉,《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4期。
蔣寅,〈獨孤及文繫年補正〉,《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1996)。
鄧小南,〈課績與考察:試談唐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發展趨勢〉,收入鄧小南主編,《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日)濱口重國,黃正建譯,〈所謂隋的廢止鄉官〉,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六朝隋唐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
韓連琪,〈漢代的戶籍和上計制度〉,《文史哲》,126(1978)。
嚴耕望,〈景雲十三道與開元十六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6上(1965.12)。
(日)池田溫,〈沙洲図経略考〉,收入榎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編纂委員會編,《榎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都:山川出版社,1975。
(日)重近啟樹,〈秦の內史をめぐる諸問題〉,收入「中國古代の国家と民眾」編輯委員會編,《堀敏一先生古稀記念:中國古代の国家と民眾》,東京:汲古書院,1995。
(日)前田紫穗美,〈律令制下における朝集使と文書の逓送〉,《皇學館論叢》,34:6( 2001)。
(日)福景信昭,〈唐代の進奏院—唐後半期「藩鎮體制」の一側面—〉,《東方學》,105(2003)。
〈讀貓記〉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072330100rfu1.html(100/10/20)。
(日)金子修一,〈則天武后與杜嗣先墓誌——與新發現井真成墓誌有關〉,讀書網http://big5.dushu.com/showbook/101725/1058189.html(100/10/18)本文收入王雙懷,郭紹林主編,《武則天與神都洛陽》。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