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Title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之研究:以委外職業訓練為對象
A study on the training institution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ructors in Taiwan: Case on contract-out vocational training
Creator林函瑩
Lin, Han Ying
Contributor成之約
林函瑩
Lin, Han Ying
Key Words職業訓練師資
培訓
委外職業訓練
Date2012
Date Issued11-Jul-2013 18:01:27 (UTC+8)
Summary觀察近年公共職業訓練辦理情形,以委託、補助方式辦理之比例已超過五成,委外職業訓練師資漸成為我國職業訓練系統主要師資來源。本研究旨在檢討我國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培訓現況、瞭解及比較其他國家職業訓練師資培訓情形,並研擬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與相關做法。
      透過訪談分析,本研究發現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培訓應以提升教學職能、掌握職訓學員結訓後就業率及對外連結、溝通與人際關係等能力為培訓目標;訓前應落實訓練需求分析,參訓者應具電腦、教學設備操作之先備技能;培訓內容應著重教學職能;訓練方式應重視實作,強調教學實務演練;設置前測及分流機制,依職業訓練師資所任職類個別規劃培訓內容,並以能力為單元進行培訓。培訓課程之訓練評估,應考核訓後行為層面之改變。
      建立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可提升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品質、委外職業訓練機構辦訓品質與競爭力,進而提升我國委外職業訓練整體辦訓水準。依據研究結果,歸納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制度面建議如下:
     一、研擬主動挖掘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問題,並即時處置之機制。
     二、建立專門、系統化之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品質評核機制。
     三、設置委外職業訓練機構之師資參與職業訓練師資培訓課程比例,由職業訓練師資市場需求端進行規範,並設置相關配套、積極輔導,分階段施行。
     四、職業訓練師資培訓相關事宜由職業訓練局,或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專責辦理,以落實訓練內容與品質,並維持培訓之公正性、客觀性以及一致性。
     五、規劃國家職能標準制度,建立產業職能或技能標準,提升職業訓練師資授課品質。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專書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等(譯)(2006),組織行為學(第十一版) (原作者:Stephen P. Robbins) ,台北:華泰。(原著出版年:2005)
     施溪泉(譯)(1986),教學能力:能力本位與行為本位教育之人員發展(原作者:Tuxworth, Eric. N.) ,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原著出版年:1982)
     胡瑋珊(譯)(2005),人力資源管理(初版一刷) (原作者:Luis R. Gomez-Mejia, David B. Balkin, Robert L. Cardy),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3)
     康自立(1982),工業職業教育能力本位課程發展之理論與實際,臺北:作者。
     黃孝棪(1984),能力本位職業教育,臺北市:正文書局有限公司。
     
     (二)期刊論文
     于承平、林俞均(2012),新加坡勞動力技能資歷系統之探討,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2),頁65-74。
     成之約(2006),公立職業訓練中心轉型的省思與展望,就業安全半年刊,95(1),檢自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430&ap_id=193。
     吳清山(2002),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頁1-31。
     胡如萍(2010),韓國的職業教育,臺灣國際研究季刊,6(4),頁71-92。
     張火燦(2003),知識經濟的新典範:能力概念的發展背景及啟示,T&D飛訊季刊,10。檢自:http://www.ncsi.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ff6d61c425b7166997e8b0537d9b135f.pdf。
     郭振昌(2008),韓國技能發展政策,臺灣勞工,15,頁105-120。
     郭振昌(2012),柯氏(Kirkpatrick)訓練評估模式的修正與反省,臺灣勞工季刊,29,頁115-124,檢自http://cla.hilearning.hinet.net/upload/periodical/136aa6219bf0000077dd.pdf。
     楊深坑(2006),國家管理、市場機制與德國近年來師資培育之改革,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頁133-143。
     趙志揚、楊得明(2002),能力本位於工職新課程之應用,技術及職業教育,68,頁46-49。
     趙曼寧、王明泉、程鈺雄(2008),國民小學特教教師教學熱忱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0,頁121-149。
     賴春金、李隆盛(2011),職能分析的方法與選擇,T&D飛訊季刊,114,檢自:http://hrd.college.itri.org.tw/competency/pdf/%E8%81%B7%E8%83%BD%E5%88%86%E6%9E%90%E6%96%B9%E6%B3%95-%E6%9D%8E%E9%9A%86%E7%9B%9B.pdf。
     
     (三)研究報告
     成之約、王瀅婷、張秋蘭(2009),職業訓練師資培訓架構與實施方法探討,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計畫。
     孫仲山(2009),中長期失業者職業訓練成效之影響因素與評估研究,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孫仲山、吳思達(2005),職訓中心以類群實施多能工模式之研究,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桂正權、成之約、鄭秀苓、洪金鳳(2010),職業訓練師資培訓暨職能架構系統及認證方式,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張嘉育、劉曉芬(2009),委外職業訓練師資輔導及品質管理之研發,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曾淑惠、張嘉育(2008),建置職業訓練師師資培訓之研發,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馮丹白、吳明果、吳銘達(1999),職業訓練訓練師應具備能力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8-2516-S-003-001)。
     
     (四)學位論文
     田振榮(1986),我國專責職業訓練機構師資培訓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汪方涵(2009),國家職能標準制度建構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林安男(2004),公共職業訓練機構職訓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孫仲山(1984),我國職業訓練師資培育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翁大峯(1982),我國職業訓練師資養成訓練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許焜仁(2009),職訓局所屬職業訓練師制度變革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怡如(2009),人才培訓計畫策略聯盟之分析—以勞委會職訓局中區人才培訓計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 博士論文,南投。
     陳玟曄(2006),職業訓練師資的能力內涵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瑞璧(1984),我國公共職業訓練中心職業訓練師在職進修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潘盈竹(2008),職業訓練委外政策之評估-以泰山職訓中心的訓練需求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班論文,臺北市。
     
     (五)研討會論文
     李誠、辛炳隆(2004),人力資本投資與核心職能開發新思維,2003年中臺灣人力資源研討會,頁89-98,檢自http://tcesa.evta.gov.tw/upload/cht/attachment/10bc82f0e635c268bc4d90a970aa01e7.pdf。
     孫仲山、黃敏雄(2009),職業訓練對就業結果的影響分析,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頁46-52。
     
     (六)網路資料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3),職業訓練師甄審遴聘辦法,檢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8000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0),職業訓練局所屬職訓中心規劃委外辦理失業者職業訓練原則與實施基準,檢自http://www.evta.gov.tw/topicsite/content.asp?mfunc_id=124&func_id=124&type_id=0&cata_id=0&site_id=1&id=20685&mcata_id=0&SearchDataValue=。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3a),統計速報提要分析—職業訓練(資料月份2012/12),檢自http://www.evta.gov.tw/files/60/%E5%85%AC%E8%A8%93%E5%88%86%E6%9E%9010112.doc。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3b),職業訓練統計,2013年1月份檢自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56。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無日期),新加坡—勞動力技能資歷架構,泛太平洋地區國家職能標準制度簡介,檢自http://icap.evta.gov.tw/download/ch05_%E6%96%B0%E5%8A%A0%E5%9D%A1.pdf。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2009),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所屬職業訓練中心「委外訓練師資教學專業之能培訓計畫」,檢自http://www.nvc.gov.tw/UserFiles/%E5%B8%AB%E8%B3%87%E6%95%99%E5%AD%B8%E8%81%B7%E8%83%BD%E5%9F%B9%E8%A8%93%E8%A8%88%E7%95%AB.pdf。
     陳文典(2003),能力本位課程的解讀與實行,檢自:http://phy.ntnu.edu.tw/nstsc/doc/class/921027.doc。
     鐘琳惠(2010),澳洲職業訓練與資歷架構制度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國報告),檢自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ownload.jspx?sysId=C09903507&fileNo=001。
     
     
     二、 外文部分
     日本厚生労働省(無日期) ,職業訓練指導員制度概要,檢自:http://www.mhlw.go.jp/shingi/2007/03/dl/s0328-9c.pdf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07, TAA04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training package, 1(1), Retrieved from http://wiki.tafensw.edu.au/sydney/mylearning/images/c/c2/TAA04_1.pdf.
     Robertson, I., 2009, Teacher training and teacher identity in Australian VET: Discussion pap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VET practitioners` network conference 2009, William angliss conference centre, Melbour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ved=0CDYQFjAA&url=http%3A%2F%2Fsites.google.com%2Fsite%2FrobbOian%2FTEACHERIDENTITY_TEACHERTRAINING_AUST.pdf&ei=NxgzUZAFw4SRBbHqgLAL&usg=AFQjCNHSay_vMMjCUVfGejgcUFU_U-ZL6Q.
     Singapore 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 2012a, Enhance CET professional`s competency for effectiv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da.gov.sg/content/dam/wda/pdf/L307C/Training%20and%20Adult%20Education%20WSQ%20Brochure%20FA.PDF.
     Singapore 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 2012b, Qualifications requirements for WSQ adult educato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wda.gov.sg/content/dam/wda/pdf/L225/Ver_1.4_Qualifications_Requirements_for_WSQ_AEs.pdf.
     Kim, Su-Won., 2012, Vocational training teacher system and education practices in Korea, KRIVET working pap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eng.krivet.re.kr/eu/ec/prg_euCDAVw.jsp?pgn=1&gk=&gv=&gn=M06-M060000017.
Description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7262007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2007
Type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成之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函瑩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Han Y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函瑩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Han Y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Jul-2013 18:01:27 (UTC+8)-
dc.date.available 11-Jul-2013 18:01: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Jul-2013 18:01:2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2620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86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26200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觀察近年公共職業訓練辦理情形,以委託、補助方式辦理之比例已超過五成,委外職業訓練師資漸成為我國職業訓練系統主要師資來源。本研究旨在檢討我國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培訓現況、瞭解及比較其他國家職業訓練師資培訓情形,並研擬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與相關做法。
      透過訪談分析,本研究發現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培訓應以提升教學職能、掌握職訓學員結訓後就業率及對外連結、溝通與人際關係等能力為培訓目標;訓前應落實訓練需求分析,參訓者應具電腦、教學設備操作之先備技能;培訓內容應著重教學職能;訓練方式應重視實作,強調教學實務演練;設置前測及分流機制,依職業訓練師資所任職類個別規劃培訓內容,並以能力為單元進行培訓。培訓課程之訓練評估,應考核訓後行為層面之改變。
      建立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可提升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品質、委外職業訓練機構辦訓品質與競爭力,進而提升我國委外職業訓練整體辦訓水準。依據研究結果,歸納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制度面建議如下:
     一、研擬主動挖掘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問題,並即時處置之機制。
     二、建立專門、系統化之委外職業訓練師資品質評核機制。
     三、設置委外職業訓練機構之師資參與職業訓練師資培訓課程比例,由職業訓練師資市場需求端進行規範,並設置相關配套、積極輔導,分階段施行。
     四、職業訓練師資培訓相關事宜由職業訓練局,或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專責辦理,以落實訓練內容與品質,並維持培訓之公正性、客觀性以及一致性。
     五、規劃國家職能標準制度,建立產業職能或技能標準,提升職業訓練師資授課品質。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5
     第四節 章節安排 7
     
     第二章 我國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 9
     第一節 職業訓練概述 9
     第二節 職業訓練師資之條件 18
     第三節 職業訓練師資之培訓 32
     第四節 小結 48
     
     第三章 他國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 49
     第一節 新加坡 49
     第二節 日本 54
     第三節 韓國 58
     第四節 澳洲 65
     第五節 小結 70
     
     第四章 訪談分析 75
     第一節 訪談設計與對象 75
     第二節 職業訓練師資聘用現況 79
     第三節 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之建立 92
     第四節 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規範與影響 112
     第五節 小結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9
     第一節 結論 129
     第二節 建議 135
     參考文獻 141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47
     附錄二 訪談紀錄 150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20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職業訓練師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培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委外職業訓練zh_TW
dc.title (題名) 職業訓練師資培訓制度之研究:以委外職業訓練為對象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training institution for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ructors in Taiwan: Case on contract-out vocational train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專書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等(譯)(2006),組織行為學(第十一版) (原作者:Stephen P. Robbins) ,台北:華泰。(原著出版年:2005)
     施溪泉(譯)(1986),教學能力:能力本位與行為本位教育之人員發展(原作者:Tuxworth, Eric. N.) ,南投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原著出版年:1982)
     胡瑋珊(譯)(2005),人力資源管理(初版一刷) (原作者:Luis R. Gomez-Mejia, David B. Balkin, Robert L. Cardy),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03)
     康自立(1982),工業職業教育能力本位課程發展之理論與實際,臺北:作者。
     黃孝棪(1984),能力本位職業教育,臺北市:正文書局有限公司。
     
     (二)期刊論文
     于承平、林俞均(2012),新加坡勞動力技能資歷系統之探討,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29(2),頁65-74。
     成之約(2006),公立職業訓練中心轉型的省思與展望,就業安全半年刊,95(1),檢自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430&ap_id=193。
     吳清山(2002),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頁1-31。
     胡如萍(2010),韓國的職業教育,臺灣國際研究季刊,6(4),頁71-92。
     張火燦(2003),知識經濟的新典範:能力概念的發展背景及啟示,T&D飛訊季刊,10。檢自:http://www.ncsi.gov.tw/NcsiWebFileDocuments/ff6d61c425b7166997e8b0537d9b135f.pdf。
     郭振昌(2008),韓國技能發展政策,臺灣勞工,15,頁105-120。
     郭振昌(2012),柯氏(Kirkpatrick)訓練評估模式的修正與反省,臺灣勞工季刊,29,頁115-124,檢自http://cla.hilearning.hinet.net/upload/periodical/136aa6219bf0000077dd.pdf。
     楊深坑(2006),國家管理、市場機制與德國近年來師資培育之改革,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頁133-143。
     趙志揚、楊得明(2002),能力本位於工職新課程之應用,技術及職業教育,68,頁46-49。
     趙曼寧、王明泉、程鈺雄(2008),國民小學特教教師教學熱忱之研究,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0,頁121-149。
     賴春金、李隆盛(2011),職能分析的方法與選擇,T&D飛訊季刊,114,檢自:http://hrd.college.itri.org.tw/competency/pdf/%E8%81%B7%E8%83%BD%E5%88%86%E6%9E%90%E6%96%B9%E6%B3%95-%E6%9D%8E%E9%9A%86%E7%9B%9B.pdf。
     
     (三)研究報告
     成之約、王瀅婷、張秋蘭(2009),職業訓練師資培訓架構與實施方法探討,臺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委託計畫。
     孫仲山(2009),中長期失業者職業訓練成效之影響因素與評估研究,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孫仲山、吳思達(2005),職訓中心以類群實施多能工模式之研究,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桂正權、成之約、鄭秀苓、洪金鳳(2010),職業訓練師資培訓暨職能架構系統及認證方式,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張嘉育、劉曉芬(2009),委外職業訓練師資輔導及品質管理之研發,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曾淑惠、張嘉育(2008),建置職業訓練師師資培訓之研發,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委託研究報告。
     馮丹白、吳明果、吳銘達(1999),職業訓練訓練師應具備能力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8-2516-S-003-001)。
     
     (四)學位論文
     田振榮(1986),我國專責職業訓練機構師資培訓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汪方涵(2009),國家職能標準制度建構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林安男(2004),公共職業訓練機構職訓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孫仲山(1984),我國職業訓練師資培育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翁大峯(1982),我國職業訓練師資養成訓練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許焜仁(2009),職訓局所屬職業訓練師制度變革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怡如(2009),人才培訓計畫策略聯盟之分析—以勞委會職訓局中區人才培訓計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 博士論文,南投。
     陳玟曄(2006),職業訓練師資的能力內涵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瑞璧(1984),我國公共職業訓練中心職業訓練師在職進修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市。
     潘盈竹(2008),職業訓練委外政策之評估-以泰山職訓中心的訓練需求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班論文,臺北市。
     
     (五)研討會論文
     李誠、辛炳隆(2004),人力資本投資與核心職能開發新思維,2003年中臺灣人力資源研討會,頁89-98,檢自http://tcesa.evta.gov.tw/upload/cht/attachment/10bc82f0e635c268bc4d90a970aa01e7.pdf。
     孫仲山、黃敏雄(2009),職業訓練對就業結果的影響分析,科技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8,頁46-52。
     
     (六)網路資料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3),職業訓練師甄審遴聘辦法,檢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80003。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0),職業訓練局所屬職訓中心規劃委外辦理失業者職業訓練原則與實施基準,檢自http://www.evta.gov.tw/topicsite/content.asp?mfunc_id=124&func_id=124&type_id=0&cata_id=0&site_id=1&id=20685&mcata_id=0&SearchDataValue=。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3a),統計速報提要分析—職業訓練(資料月份2012/12),檢自http://www.evta.gov.tw/files/60/%E5%85%AC%E8%A8%93%E5%88%86%E6%9E%9010112.doc。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3b),職業訓練統計,2013年1月份檢自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56。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無日期),新加坡—勞動力技能資歷架構,泛太平洋地區國家職能標準制度簡介,檢自http://icap.evta.gov.tw/download/ch05_%E6%96%B0%E5%8A%A0%E5%9D%A1.pdf。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2009),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所屬職業訓練中心「委外訓練師資教學專業之能培訓計畫」,檢自http://www.nvc.gov.tw/UserFiles/%E5%B8%AB%E8%B3%87%E6%95%99%E5%AD%B8%E8%81%B7%E8%83%BD%E5%9F%B9%E8%A8%93%E8%A8%88%E7%95%AB.pdf。
     陳文典(2003),能力本位課程的解讀與實行,檢自:http://phy.ntnu.edu.tw/nstsc/doc/class/921027.doc。
     鐘琳惠(2010),澳洲職業訓練與資歷架構制度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出國報告),檢自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ownload.jspx?sysId=C09903507&fileNo=001。
     
     
     二、 外文部分
     日本厚生労働省(無日期) ,職業訓練指導員制度概要,檢自:http://www.mhlw.go.jp/shingi/2007/03/dl/s0328-9c.pdf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2007, TAA04 training and assessment training package, 1(1), Retrieved from http://wiki.tafensw.edu.au/sydney/mylearning/images/c/c2/TAA04_1.pdf.
     Robertson, I., 2009, Teacher training and teacher identity in Australian VET: Discussion pap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VET practitioners` network conference 2009, William angliss conference centre, Melbourn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1&ved=0CDYQFjAA&url=http%3A%2F%2Fsites.google.com%2Fsite%2FrobbOian%2FTEACHERIDENTITY_TEACHERTRAINING_AUST.pdf&ei=NxgzUZAFw4SRBbHqgLAL&usg=AFQjCNHSay_vMMjCUVfGejgcUFU_U-ZL6Q.
     Singapore 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 2012a, Enhance CET professional`s competency for effectiv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wda.gov.sg/content/dam/wda/pdf/L307C/Training%20and%20Adult%20Education%20WSQ%20Brochure%20FA.PDF.
     Singapore workforce development agency, 2012b, Qualifications requirements for WSQ adult educators, Retrieved from http://www.wda.gov.sg/content/dam/wda/pdf/L225/Ver_1.4_Qualifications_Requirements_for_WSQ_AEs.pdf.
     Kim, Su-Won., 2012, Vocational training teacher system and education practices in Korea, KRIVET working pap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eng.krivet.re.kr/eu/ec/prg_euCDAVw.jsp?pgn=1&gk=&gv=&gn=M06-M060000017.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