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古典小說《金瓶梅》改編至電影研究:以〈新金瓶梅〉影片為例
Adaptation of the classical novel Jin Ping Mei : A case study of the film "Xin Jin Ping Mei"
作者 林慶塋
貢獻者 蔡琰
林慶塋
關鍵詞 金瓶梅
改編
電影
小說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2-Jul-2013 17:06:49 (UTC+8)
摘要 小說和電影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從小說取材改編至電影,是電影很常有的取材方法。然小說與電影是兩種不同的媒介,故無論電影是否忠於原著創作,二者在表現手法上總有不同,因此值得探討電影〈新金瓶梅〉是以什麼方式深入小說後,將它改編後再現於螢幕,並比較小說與電影在情節改編之後兩者間的差異,以及整理出改編《金瓶梅》故事時特有的模式。

筆者的寫作範圍是以研究古典長篇白話章回小說《金瓶梅》,如何被後人改編成電影版〈新金瓶梅〉。小說《金瓶梅》被改編成電影後,筆者對比二者情節差異,以得到相關研究結果。《金瓶梅》雖有頗多情色筆墨的小說內容,但坊間已有許多電影製片將《金瓶梅》改編為電影。針對《金瓶梅》的情色部分,筆者以電影〈新金瓶梅〉為例,分析電影轉換小說情色內容的表現方式。電影如何改寫《金瓶梅》、研究電影帶來的相關改寫方法,以及其視覺效果,為本論文書寫的核心內容。筆者的章節次序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歷來碩博士學位論文都極少研究《金瓶梅》的電影,筆者認為,可以把《金瓶梅》的相關系列電影置入金學研究範圍內,這樣能使金學研究更完整及全面。電影誕生後,小說與電影這兩種媒介有許多相似處,發展至後來,電影很自然取材小說內容,將小說故事改編成電影情節。

第二章節,筆者首先介紹與《金瓶梅》相關的背景知識,掌握這些背景知識,瞭解《金瓶梅》的時空的環境,使筆者在閱讀小說內容時,能夠理解《金瓶梅》所處的文化背景,以及笑笑生的思考模式。除了掌握原先熟知的《金瓶梅》內容外,此節的作用在於補充與《金瓶梅》相關的基本知識。在這節次中,筆者先從小說本身之改編談起,簡述《水滸傳》與《金瓶梅》的改編關係,再從這節漸入《金瓶梅》的電影改編,以電影〈新金瓶梅〉為主,專注闡述《金瓶梅》的電影與小說之間的改編關係。

第三章節,筆者要比較小說與電影的故事情節改編後有何差異。筆者自行摘要二者的故事內容,以方便回顧。在比較過程中,筆者以小說情節為主,對比到電影情節,整理電影情節改編後的差異,從這些差異分析電影情節流失小說原著的部分,以及對閱聽眾理解《金瓶梅》裡的人物角色會有的偏差。再來,以二者情節的差異,筆者試圖釐清編者在改編小說時,編者使用了哪些方式改編小說。

第四章節,筆者嘗試剖析電影如何處理《金瓶梅》最受爭議的情色部份。目前已有很多學者肯定《金瓶梅》的寫實、藝術成就,但筆者注意到四大奇書中,唯有《金瓶梅》的原著被電影翻拍之後,幾乎都成了限制級的電影。筆者要討論的電影版〈新金瓶梅〉也是限制級的電影,筆者想要知道當《金瓶梅》的情色部分被視覺化之後,電影會何如呈現與表達。故在此章節中,筆者試著剖析電影處理小說中的情慾部分,因此,筆者會擷取電影中的畫面,以截圖做為本章節最主要說明與依據。另外,筆者會同時擷取電影播放的秒數,以便日後複查可用,故在秒數播放的部分,筆者不會另外註明。

第五章節為本論文結論部分。筆者將此章節分作兩個部分討論,主要以研究結果以及後續研究方向為主,整理前面四個章節的研究成果。分析電影如何改寫小說研究,不只能使金學的小說研究發展愈近完善;對於往後想要從事改寫《金瓶梅》小說至電影的部分也會有助益,往後也可以本論文的研究結果出發,理解電影改編文學巨著後是如何呈現原著的人物特色及故事情節。這一觀察屬於較廣的角度與方向,雖然歷來也有不少研究小說改編至電影的文章,但是以《金瓶梅》為討論對象的篇章甚少,因此筆者試圖將二者結合後,詮釋改寫《金瓶梅》至電影的樣貌,並整理《金瓶梅》與電影在故事情節中,發展出來的相異處。當能夠瞭解並掌握這種改動情節的模式後,研究小說與電影二者間的情節編改與再現,有助於促進文字創作者與影像創作者之間在創作上的互動交流;除了可以仿製、套用編改模式外,觀眾也能對〈新金瓶梅〉的改寫原著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參考文獻 古籍原典
【明】蘭陵笑笑生著,梅節校訂:《夢梅館校本金瓶梅詞話》,(臺北:里仁書局,
2007 年 11 月)。
近人專著
(一) 中文書目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年)。
中國電影出版社本國電影編輯部編:《再創作:電影改編問題討論集》(北京:
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發行,1992 年)。
文史哲編輯部:《文學與社會:明清小說名著探微》(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
方志遠:《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1 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 年)。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王秋佳:《韓南中國小說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
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年)。
田曉菲:《秋水堂論金瓶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
安德列‧戈德羅著;劉雲舟譯:《從文學到影片:敘事休系》(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0 年)。
朱建新:〈作為一種文學批評的電影改編--論電影改編對亨利‧詹姆斯小說的
闡釋〉,《文本與視覺的互動︰英美文學電影改編的理論與應用》(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年 06 月 01 日)。
吳晗、鄭振鐸:《論金瓶梅》(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1962 年)。115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
李西成:《明清小說研究論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年)。
李歐梵:《文學改編電影》(香港:三聯書店,2010 年)。
李顯立:《解讀電影》(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 年)。
李顯立:《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 年)。
李顯立:《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 年)。
周中明:《金瓶梅藝術論》(臺北:裏仁書局,2001 年)。
周晏子:《如何欣賞電影》(臺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1989 年)。
孟超:《金瓶梅人物》(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 年)。
金慧敏:《媒介的後果──文學終結點上的批判理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5 年)。
侯健:《中國小說比較研究》(臺北:東大圖書,1983 年)。
段馨君:《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年)。
胡文彬、張慶善:《論金瓶梅》(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 年)。
胡衍南:《飲食情色《金瓶梅》》(臺北:裏仁書局,2004 年)。
奚浩等人:《文學‧影像‧創意:華語電影獨立製片面面觀》(臺南:臺灣文學
館,2011 年 10 月)。
祝重壽:《中國插圖藝術史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年)。
康正果:《肉像與紙韻》(臺北:允晨文化,2006 年)。
張金蘭:《《金瓶梅》女性服飾文化》(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 年)。
張國星:《中國古代小說中的性描寫》(天津:文藝出版社,1993 年)。
張國慶:《邊緣辯證:電影、文學與文化評論》(臺北:樹林,1998 年)。
曹煒、寧宗一:《《金瓶梅》的藝術世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年)。
曹煒:《《金瓶梅》文學語言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年)。
梁秉釣等人:《香港文學與電影》(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2012 年 1 月)。
梁秉鈞、黃淑嫺編《香港文學電影片目》(香港:香港嶺南大學,2005 年)。
梅節:《金瓶梅詞話校讀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4 年)。
盛源、北嬰:《名家解讀金瓶梅》(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年)。
許瑞昌:《電影影像與文字的關係探討》(臺北:秀威資訊,2012 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年)。116
陳東有:《金瓶梅:中國文人發展的一個斷面》(廣州:花城出版社,1990 年)。
陳東有:《金瓶梅文化研究》(臺:貫雅文化,1992 年)。
陳益源:《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臺北:裏仁書局,2001 年)。
陸潤棠:《電影與文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 年)。
傅修廷:《文本學--文本主義文論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傅憎享:《金瓶梅隱語揭秘》(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 年)。
游惠真、李顯立:《電影意義的追尋—電影解讀手法的剖析與反思》(臺北:遠流
出版公司,1994 年)。
馮果:《當代中國電影的藝術困境:對電影與文學關係的一個考察》(上海:上
海文化出版社,2007 年)。
馮際罡:《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臺北:書林書店,1988 年)。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臺北:洪葉文化,1995 年)。
黃維樑:《中國現代文學導讀》(臺北:揚智,2004 年)。
黃霖、杜明德主編:《《金瓶梅》與臨清──第六屆國際《金瓶梅》學術討論會
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08 年)。
黃霖:《金瓶梅考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 年)。
楊義:《中國古代小說十二講》(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葉桂桐:《論金瓶梅》(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年)。
廖雯:《綠肥紅瘦──古代藝術中的女性形象和閨閣藝術》(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5 年)。
趙元:《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上海:复旦大學出版社,2010 年)。
趙聰:《中國四大小說之研究》(香港:友聯出版社,1964 年)。
劉立行、井迎瑞、陳清河:《電影藝術》(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年)。
劉立行:《電影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 年)。
劉明銀:《改編:從文學到影像的審美轉換》(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2008
年)。
劉紀蕙《文學與電影:影像‧真實‧文化批判》(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 年)。
王潤華〈文化批評與文學電影〉(未發表論文)。
劉輝:《金瓶梅論集》(臺北:貫雅文化,1992 年)。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117
2005 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書店,2001 年)。
韓叢耀:《圖像傳播學》(臺北:威仕曼文化,2005 年)。
魏子雲:《小說金瓶梅》(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年)。
魏子雲:《金瓶梅的幽隱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羅伯特‧斯塔姆(Robert Stam)、亞曆桑德拉‧雷恩格(Alessandra Reogo):《文
學和電影:電影改編理論與實踐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1
月)。
(二)外文書目
【日】飯田吉郎等著,黃霖等譯:《日本研究金瓶梅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
1989)。
【加】卜正民著,方駿等譯:《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
經出版社,2009 年)。
【美】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
年)。
【英】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講》(臺北:明文書局,1979 年)。
【荷】高羅佩著、郭曉惠等譯:《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臺
北:桂冠出版社,1991 年)。
【德】Wolfgang Iser 著,霍桂桓、李寶彥譯:《審美過程研究──閱讀活動:審
美響應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年)。
【德】姚斯(Hans Robert Jauss)。著,顧建光、顧建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
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年)。
期刊論文
王平:〈論明清小說傳播的基本特徵〉,《文史哲》總第 279 期(2003 年),頁
33-37。
王昕:〈四大名著電視劇再改編的美學省思〉,《南方電視學刊》第 5 期(2012 年)。
王際峰、張金朔:〈淺談電影對小說改編的困惑〉,《電影評價》第 17 期(2007
年)。118
史小軍:〈《金瓶梅詞話》的敘述風格變異與作者問題──以潘金蓮與陳經濟的
偷情故事為例〉,《文藝研究》第 7 期(2008 年),頁 59-66。
田苗秦興華:〈淺析中國電影對外國文學的改編——以《夜宴》為例〉,《影視評
論》第 21 期(2012 年)。
吳德利:〈現代性鏡像中的城市時間與空間——評小說《長恨歌》的電影改編〉,
《藝術廣角》第 5 期(2006 年)。
李先遊:〈試析同一素材小說與電影敘事結構的差異與相通——兼論電影劇本改
編的基礎問題〉,《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第 2 期(2005 年 6 月)。
李珊:〈陳嘉上給中國古典小說「畫皮」——淺談電影「畫皮」的商業化改編〉,
《電影評介》第 15 期(2009 年)。
李梁淑:〈論《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的女性人物批評〉,《中國文學研究》第
15 期(2001 年 6 月),頁 179-208。
李瑞:〈從純小說到大銀幕視聽本體的確立——談影片《在世界中心呼喊愛》的
電影改編〉,《電影文學》第 21 期(2007 年 11 月)。
周志雄:〈論小說與電影的改編〉,《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 53 卷第 2 期(2008
年)。
周建華:〈改編中的意象移植——以小說《喜福會》的電影改編為例〉,《海外英
語(上)》第 5 期(2012 年)。
東大康:〈熊大木現象一古代通俗小說傳播模式及其意義〉,《文學遺產》第 2 期
(2000 年),頁 99-140。
賈宏:〈「文本」間修辭移植的文化體例──析莫言小說的電影改編〉,《石河子大
學學報》第 20 卷第 2 期(2006 年 4 月)。
劉丹羽:〈《愛麗絲夢遊仙境》:互文性透視下的電影改編〉,《文學界:理論版》
第 9 期(2012 年)。
李小平:〈20 世紀中國文學與中國電影之緣——從 20 世紀 10、20 年代話劇、小
說的電影改編說起〉,《東南傳播》第 12 期(2009 年)。
趙如冰:〈小說《金陵十三釵》的電影改編策略研究〉,《電影評介》第 12 期(2012
年)。
丁曉萍,張志豪:〈小說《傾城之戀》改編電影后的精神錯位〉,《紹興文理學院
學報》(2009 年 1 月)。
尹曉麗:〈小說在電影世界中的浮沉──關於中篇小說電影改編的個案考察〉,《渤119
海大學學報》第 27 卷第 5 期(2005 年 9 月)。
林榮欽、范鵬南:〈論《西遊記》影視改編的合理性因素〉,《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第 20 期(2012 年)。
姚馨丙:〈試論魯迅小說的電影改編〉,《南通師範學院學報》第 16 卷第 1 期(2000
年 3 月)。
胡泊:〈建國 60 年小說電影改編的觀念演變與實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
28 卷第 7 期(2009 年 7 月)。
胡衍南:〈兩部《金瓶梅》──詞話本與繡像本對照研究〉,《中國學術年刊》
第 29 期(2008 年 3 月),頁 115-144。
苑青松:〈找準從文學文本到電影文本的核心點——對小說《白鹿原》改編成電
影劇本的思考〉,《電影評介》第 24 期(2007 年)。
茌攀:〈先鋒文學遭襲於影視之後——從蘇童小說改編成電影作品談起〉,《銅仁
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 7 卷第 3 期(2009 年 6 月)。
孫媛:〈文本轉換中迷失的城市寓言——長篇小說《長恨歌》的電影改編研究〉,
《長城》第 4 期(2011 年)。
峻冰:〈論小說到電影的改編悖反〉,《呼蘭師專學報》第 2 期(1995 年)。
徐瓊:〈論電影《山椒大夫》對小說文本的改編〉,《影視評論》第 11 期(2010
年)。
袁彥博:〈淺談文學名著影視改編的評價標準〉,《文學藝術》第 10 期(2012 年)。
高超:〈古典名著電視劇改編中的情節敘事研究——以《三國演義》、《水滸傳》
為例〉,《電影評介》第 21 期(2012 年)。
高衛紅:〈全球化語境下看小說文本與電影世界——百年中國電影改編理念淺探〉,
《電影文學》第 13 期(2007 年)。
張東馮永:〈從《鐵皮鼓》論小說改編電影〉,《電影文學》第 5 期(2008 年)。
張海欣:〈改編:當代小說對電影藝術創造的積極召喚〉,《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
報》第 28 卷第 2 期(2011 年 4 月)。
張強:〈打破文學傳統的佳構一論世情小說《金瓶梅》〉,《明清小說研究》第
91 期(2009 年 1 月),頁 150-163、 219。
張璟慧:〈可改編與不可重現及主題意蘊的保留--藉《黑暗之心》的改編試論
小說藝術與電影藝術間的若干基本問題〉,《中州學刊》第 1 期(2008 年 1 月)。
莫薇(Laura Mulvey)著,林寶源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電影研究》第120
七卷第 6 期(1989 年 11 月),頁 21-31。
郭紹清:〈名著改編與忠於原著〉,《東北史地》第 2 期(1998 年)。
陳承:〈電影改編理論初探——從改編作品的「相像」到改編主體的「選擇」〉,《文
學界》第 158 期(2012 年)。
陳晶:〈體裁、故事、影像化:小說的電影改編三題--以蘇童的改編作品為中
心〉,《濟寧學院學報》第 30 卷第 2 期(2009 年 4 月)。
舒琪:〈小說改電影改編不成萬劫不復〉,《作家雜誌》第 4 期(2008 年)。
華麗:〈金庸談他的小說的電影改編〉,《當代電視》第 1 期(1994 年)。
楊劍龍:〈論夏衍電影對現代小說名著的改編〉,《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 27 卷第
5 期(2005 年 10 月)。
廖為應:〈文學改編電影中的藝術繼承與嬗變——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與
原著小說的異同剖析〉,《電影評介》第 14 期(2009 年)。
熊禮杭:〈改編:在文學小說與文學劇本之間〉,《廣角鏡》第 6 期(2012 年)。
劉凡:〈敘事的置換:小說到電影的改編〉,《電影文學》第 18 期(2010 年)。
劉菲:〈從小說到電影到電視劇——小議小說的影視劇改編〉,《魅力中國》第 3
期下(2010 年)。
鄭雪來:〈銀海遐思錄(之十)——也談《色‧戒》的小說原作及電影改編〉,《電
影評價》第 17 期(2008 年)。
餘紀:〈論魯迅小說的電影改編〉,《電影改編》第 6 期(2000 年)。
學位論文
昊哲銘:《墮落與沈淪的情慾飛舞一明代春宮畫的審美與象徵》(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年)。
馬琇芬:《從婚姻、嫉妒、性慾看《金瓶梅》中的女性》(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
張薇庭:《魯冰花及其改編電影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2011 年)。
林宣孝:《女同志書寫:白先勇小說〈孤戀花〉及其改編電影研究》(新莊:輔
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石安伶:《雙重消費,多重愉悅─知情閱聽人消費小說改編電影之跨媒體愉悅經121
驗》(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潘立銘:《《蘭花賊》從小說到電影:論改編電影的互文性、作者論與製作模式》
(臺北: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陳孟壎:《金庸《笑傲江湖》及其改編電影之研究—以徐克《笑傲江湖》為例》
(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徐建國:《誰的《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之小說與其改編電影》(嘉義:
中正大學外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 年)。
曹書翰:《《夏日之戀─居樂與雋》:從敘事學角度分析小說與改編電影》(新
莊: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曾玉菁:《鍾肇政《插天山之歌》及其改編電影之研究》(新竹:交通大學客家
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年)。
陳鳳涵:《從文化觀點出發:以精神分析理論看史蒂芬金原著改編電影作品》(嘉
義: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楊思親:《當奇幻文學遇上改編電影──以國小三年級的閱讀歷程為例》(臺東: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張佳玲:《《桂花巷》及其改編電影研究》(逢甲: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
文,2004 年)。
楊嘉玲:《臺灣客籍作家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研究》(臺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0 年)。
陳翠英:《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年)。
馬琇芬:《從婚姻、嫉妒、性慾看《金瓶梅》中的女性》(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
網路資料
網址: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hjftJy/result#result
網址:http:tieba.baidu.com/p/1003435383
網址:http:eladies.sina.com.cn/news/p/2008/0924/1157771045.shtml
網址:ent.qq.com/a/20040801/000049.htm
網址: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7%93%B6%E9%A3%8E%E6%9C%88
網址:122
zh.wikipedia.org/wiki/%E8%81%8A%E6%96%8B%E9%87%91%E7%93%B6%E6%A2
%85
網址:www.movieworld.com.hk/zine/Office/hkyear/hk1996c-b5.shtml
網址: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52071
網址: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BdJc6O/webmge?mode=basic
網址:
zh.wikipedia.org/wiki/%E5%85%B0%E9%99%B5%E7%AC%91%E7%AC%91%E7%94%9F
網址: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4458
網址:www.chinanews.com/cul/2011/01-24/2808319.shtml
網址:big5.chinanews.com:89/yl/2011/01-06/2769930.shtml
網址:baike.baidu.com/view/1790758.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915102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2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蔡琰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慶塋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慶塋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2-Jul-2013 17:06:49 (UTC+8)-
dc.date.available 22-Jul-2013 17:06: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2-Jul-2013 17:06:4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15102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896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15102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小說和電影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從小說取材改編至電影,是電影很常有的取材方法。然小說與電影是兩種不同的媒介,故無論電影是否忠於原著創作,二者在表現手法上總有不同,因此值得探討電影〈新金瓶梅〉是以什麼方式深入小說後,將它改編後再現於螢幕,並比較小說與電影在情節改編之後兩者間的差異,以及整理出改編《金瓶梅》故事時特有的模式。

筆者的寫作範圍是以研究古典長篇白話章回小說《金瓶梅》,如何被後人改編成電影版〈新金瓶梅〉。小說《金瓶梅》被改編成電影後,筆者對比二者情節差異,以得到相關研究結果。《金瓶梅》雖有頗多情色筆墨的小說內容,但坊間已有許多電影製片將《金瓶梅》改編為電影。針對《金瓶梅》的情色部分,筆者以電影〈新金瓶梅〉為例,分析電影轉換小說情色內容的表現方式。電影如何改寫《金瓶梅》、研究電影帶來的相關改寫方法,以及其視覺效果,為本論文書寫的核心內容。筆者的章節次序安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歷來碩博士學位論文都極少研究《金瓶梅》的電影,筆者認為,可以把《金瓶梅》的相關系列電影置入金學研究範圍內,這樣能使金學研究更完整及全面。電影誕生後,小說與電影這兩種媒介有許多相似處,發展至後來,電影很自然取材小說內容,將小說故事改編成電影情節。

第二章節,筆者首先介紹與《金瓶梅》相關的背景知識,掌握這些背景知識,瞭解《金瓶梅》的時空的環境,使筆者在閱讀小說內容時,能夠理解《金瓶梅》所處的文化背景,以及笑笑生的思考模式。除了掌握原先熟知的《金瓶梅》內容外,此節的作用在於補充與《金瓶梅》相關的基本知識。在這節次中,筆者先從小說本身之改編談起,簡述《水滸傳》與《金瓶梅》的改編關係,再從這節漸入《金瓶梅》的電影改編,以電影〈新金瓶梅〉為主,專注闡述《金瓶梅》的電影與小說之間的改編關係。

第三章節,筆者要比較小說與電影的故事情節改編後有何差異。筆者自行摘要二者的故事內容,以方便回顧。在比較過程中,筆者以小說情節為主,對比到電影情節,整理電影情節改編後的差異,從這些差異分析電影情節流失小說原著的部分,以及對閱聽眾理解《金瓶梅》裡的人物角色會有的偏差。再來,以二者情節的差異,筆者試圖釐清編者在改編小說時,編者使用了哪些方式改編小說。

第四章節,筆者嘗試剖析電影如何處理《金瓶梅》最受爭議的情色部份。目前已有很多學者肯定《金瓶梅》的寫實、藝術成就,但筆者注意到四大奇書中,唯有《金瓶梅》的原著被電影翻拍之後,幾乎都成了限制級的電影。筆者要討論的電影版〈新金瓶梅〉也是限制級的電影,筆者想要知道當《金瓶梅》的情色部分被視覺化之後,電影會何如呈現與表達。故在此章節中,筆者試著剖析電影處理小說中的情慾部分,因此,筆者會擷取電影中的畫面,以截圖做為本章節最主要說明與依據。另外,筆者會同時擷取電影播放的秒數,以便日後複查可用,故在秒數播放的部分,筆者不會另外註明。

第五章節為本論文結論部分。筆者將此章節分作兩個部分討論,主要以研究結果以及後續研究方向為主,整理前面四個章節的研究成果。分析電影如何改寫小說研究,不只能使金學的小說研究發展愈近完善;對於往後想要從事改寫《金瓶梅》小說至電影的部分也會有助益,往後也可以本論文的研究結果出發,理解電影改編文學巨著後是如何呈現原著的人物特色及故事情節。這一觀察屬於較廣的角度與方向,雖然歷來也有不少研究小說改編至電影的文章,但是以《金瓶梅》為討論對象的篇章甚少,因此筆者試圖將二者結合後,詮釋改寫《金瓶梅》至電影的樣貌,並整理《金瓶梅》與電影在故事情節中,發展出來的相異處。當能夠瞭解並掌握這種改動情節的模式後,研究小說與電影二者間的情節編改與再現,有助於促進文字創作者與影像創作者之間在創作上的互動交流;除了可以仿製、套用編改模式外,觀眾也能對〈新金瓶梅〉的改寫原著有更全面、完整的瞭解。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論文寫作之研究動機與目的 ----------- 1-4
  第二節 〈金瓶梅〉電影介紹 -------------- 4-11
  第三節 電影改編小說通則 --------------- 11-2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25-29
  第五節 研究步驟 ------------------- 30-31

第二章 《金瓶梅》背景與改編 --------------- 32
  第一節 金瓶梅背景 ------------------ 32-47
  第二節 金瓶梅之改編 ----------------- 47-57

第三章 小說與電影情節比較與呈現方法 ----------- 58-59
  第一節 小說情節與電影情節之比較 ----------- 59-69
  第二節 電影改編原著內容的幾種方法 ---------- 69-87

第四章 紙慾與像慾 -------------------- 88-89
 第一節 從淫慾之事變成淫慾之視 ------------ 90-102
 第二節 電影慣用的性特徵 --------------- 102-109

第五章 結論 ----------------------- 110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發現 ---------------- 110-112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 113
 
徵引文獻 ------------------------- 114-122

附錄【一】 ------------------------ 123-126

附錄【二】 ------------------------ 127-133



表目錄

表一:小說改編至電影之成敗 ----------------- 20


圖目錄

圖一:研究步驟流程圖 -------------------- 31
圖二:摘自孫遜《金瓶梅鑑賞辭典》 -------------- 40
圖三:小說與電影的改編關係 ----------------- 53
zh_TW
dc.format.extent 226725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5102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金瓶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改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電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小說zh_TW
dc.title (題名) 古典小說《金瓶梅》改編至電影研究:以〈新金瓶梅〉影片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daptation of the classical novel Jin Ping Mei : A case study of the film "Xin Jin Ping Mei"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籍原典
【明】蘭陵笑笑生著,梅節校訂:《夢梅館校本金瓶梅詞話》,(臺北:里仁書局,
2007 年 11 月)。
近人專著
(一) 中文書目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年)。
中國電影出版社本國電影編輯部編:《再創作:電影改編問題討論集》(北京:
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發行,1992 年)。
文史哲編輯部:《文學與社會:明清小說名著探微》(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
方志遠:《明代城市與市民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1 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 年)。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王秋佳:《韓南中國小說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
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年)。
田曉菲:《秋水堂論金瓶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
安德列‧戈德羅著;劉雲舟譯:《從文學到影片:敘事休系》(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0 年)。
朱建新:〈作為一種文學批評的電影改編--論電影改編對亨利‧詹姆斯小說的
闡釋〉,《文本與視覺的互動︰英美文學電影改編的理論與應用》(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年 06 月 01 日)。
吳晗、鄭振鐸:《論金瓶梅》(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1962 年)。115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年)。
李西成:《明清小說研究論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年)。
李歐梵:《文學改編電影》(香港:三聯書店,2010 年)。
李顯立:《解讀電影》(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 年)。
李顯立:《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 年)。
李顯立:《電影敘事—劇情片中的敘述活動》(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 年)。
周中明:《金瓶梅藝術論》(臺北:裏仁書局,2001 年)。
周晏子:《如何欣賞電影》(臺北: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影事業,1989 年)。
孟超:《金瓶梅人物》(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年)。
宗白華:《美學與意境》(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 年)。
金慧敏:《媒介的後果──文學終結點上的批判理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5 年)。
侯健:《中國小說比較研究》(臺北:東大圖書,1983 年)。
段馨君:《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年)。
胡文彬、張慶善:《論金瓶梅》(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 年)。
胡衍南:《飲食情色《金瓶梅》》(臺北:裏仁書局,2004 年)。
奚浩等人:《文學‧影像‧創意:華語電影獨立製片面面觀》(臺南:臺灣文學
館,2011 年 10 月)。
祝重壽:《中國插圖藝術史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年)。
康正果:《肉像與紙韻》(臺北:允晨文化,2006 年)。
張金蘭:《《金瓶梅》女性服飾文化》(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 年)。
張國星:《中國古代小說中的性描寫》(天津:文藝出版社,1993 年)。
張國慶:《邊緣辯證:電影、文學與文化評論》(臺北:樹林,1998 年)。
曹煒、寧宗一:《《金瓶梅》的藝術世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 年)。
曹煒:《《金瓶梅》文學語言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年)。
梁秉釣等人:《香港文學與電影》(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2012 年 1 月)。
梁秉鈞、黃淑嫺編《香港文學電影片目》(香港:香港嶺南大學,2005 年)。
梅節:《金瓶梅詞話校讀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4 年)。
盛源、北嬰:《名家解讀金瓶梅》(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年)。
許瑞昌:《電影影像與文字的關係探討》(臺北:秀威資訊,2012 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年)。116
陳東有:《金瓶梅:中國文人發展的一個斷面》(廣州:花城出版社,1990 年)。
陳東有:《金瓶梅文化研究》(臺:貫雅文化,1992 年)。
陳益源:《古典小說與情色文學》(臺北:裏仁書局,2001 年)。
陸潤棠:《電影與文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 年)。
傅修廷:《文本學--文本主義文論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傅憎享:《金瓶梅隱語揭秘》(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 年)。
游惠真、李顯立:《電影意義的追尋—電影解讀手法的剖析與反思》(臺北:遠流
出版公司,1994 年)。
馮果:《當代中國電影的藝術困境:對電影與文學關係的一個考察》(上海:上
海文化出版社,2007 年)。
馮際罡:《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臺北:書林書店,1988 年)。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臺北:洪葉文化,1995 年)。
黃維樑:《中國現代文學導讀》(臺北:揚智,2004 年)。
黃霖、杜明德主編:《《金瓶梅》與臨清──第六屆國際《金瓶梅》學術討論會
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08 年)。
黃霖:《金瓶梅考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 年)。
楊義:《中國古代小說十二講》(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
葉桂桐:《論金瓶梅》(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年)。
廖雯:《綠肥紅瘦──古代藝術中的女性形象和閨閣藝術》(重慶:重慶出版社,
2005 年)。
趙元:《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上海:复旦大學出版社,2010 年)。
趙聰:《中國四大小說之研究》(香港:友聯出版社,1964 年)。
劉立行、井迎瑞、陳清河:《電影藝術》(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 年)。
劉立行:《電影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 年)。
劉明銀:《改編:從文學到影像的審美轉換》(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2008
年)。
劉紀蕙《文學與電影:影像‧真實‧文化批判》(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 年)。
王潤華〈文化批評與文學電影〉(未發表論文)。
劉輝:《金瓶梅論集》(臺北:貫雅文化,1992 年)。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117
2005 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書店,2001 年)。
韓叢耀:《圖像傳播學》(臺北:威仕曼文化,2005 年)。
魏子雲:《小說金瓶梅》(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年)。
魏子雲:《金瓶梅的幽隱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
羅伯特‧斯塔姆(Robert Stam)、亞曆桑德拉‧雷恩格(Alessandra Reogo):《文
學和電影:電影改編理論與實踐指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 1
月)。
(二)外文書目
【日】飯田吉郎等著,黃霖等譯:《日本研究金瓶梅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
1989)。
【加】卜正民著,方駿等譯:《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臺北:聯
經出版社,2009 年)。
【美】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社,1996
年)。
【英】John Berger:《觀看的方式講》(臺北:明文書局,1979 年)。
【荷】高羅佩著、郭曉惠等譯:《中國古代房內考:中國古代的性與社會》(臺
北:桂冠出版社,1991 年)。
【德】Wolfgang Iser 著,霍桂桓、李寶彥譯:《審美過程研究──閱讀活動:審
美響應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年)。
【德】姚斯(Hans Robert Jauss)。著,顧建光、顧建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
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年)。
期刊論文
王平:〈論明清小說傳播的基本特徵〉,《文史哲》總第 279 期(2003 年),頁
33-37。
王昕:〈四大名著電視劇再改編的美學省思〉,《南方電視學刊》第 5 期(2012 年)。
王際峰、張金朔:〈淺談電影對小說改編的困惑〉,《電影評價》第 17 期(2007
年)。118
史小軍:〈《金瓶梅詞話》的敘述風格變異與作者問題──以潘金蓮與陳經濟的
偷情故事為例〉,《文藝研究》第 7 期(2008 年),頁 59-66。
田苗秦興華:〈淺析中國電影對外國文學的改編——以《夜宴》為例〉,《影視評
論》第 21 期(2012 年)。
吳德利:〈現代性鏡像中的城市時間與空間——評小說《長恨歌》的電影改編〉,
《藝術廣角》第 5 期(2006 年)。
李先遊:〈試析同一素材小說與電影敘事結構的差異與相通——兼論電影劇本改
編的基礎問題〉,《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第 2 期(2005 年 6 月)。
李珊:〈陳嘉上給中國古典小說「畫皮」——淺談電影「畫皮」的商業化改編〉,
《電影評介》第 15 期(2009 年)。
李梁淑:〈論《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的女性人物批評〉,《中國文學研究》第
15 期(2001 年 6 月),頁 179-208。
李瑞:〈從純小說到大銀幕視聽本體的確立——談影片《在世界中心呼喊愛》的
電影改編〉,《電影文學》第 21 期(2007 年 11 月)。
周志雄:〈論小說與電影的改編〉,《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 53 卷第 2 期(2008
年)。
周建華:〈改編中的意象移植——以小說《喜福會》的電影改編為例〉,《海外英
語(上)》第 5 期(2012 年)。
東大康:〈熊大木現象一古代通俗小說傳播模式及其意義〉,《文學遺產》第 2 期
(2000 年),頁 99-140。
賈宏:〈「文本」間修辭移植的文化體例──析莫言小說的電影改編〉,《石河子大
學學報》第 20 卷第 2 期(2006 年 4 月)。
劉丹羽:〈《愛麗絲夢遊仙境》:互文性透視下的電影改編〉,《文學界:理論版》
第 9 期(2012 年)。
李小平:〈20 世紀中國文學與中國電影之緣——從 20 世紀 10、20 年代話劇、小
說的電影改編說起〉,《東南傳播》第 12 期(2009 年)。
趙如冰:〈小說《金陵十三釵》的電影改編策略研究〉,《電影評介》第 12 期(2012
年)。
丁曉萍,張志豪:〈小說《傾城之戀》改編電影后的精神錯位〉,《紹興文理學院
學報》(2009 年 1 月)。
尹曉麗:〈小說在電影世界中的浮沉──關於中篇小說電影改編的個案考察〉,《渤119
海大學學報》第 27 卷第 5 期(2005 年 9 月)。
林榮欽、范鵬南:〈論《西遊記》影視改編的合理性因素〉,《重慶科技學院學報》
第 20 期(2012 年)。
姚馨丙:〈試論魯迅小說的電影改編〉,《南通師範學院學報》第 16 卷第 1 期(2000
年 3 月)。
胡泊:〈建國 60 年小說電影改編的觀念演變與實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
28 卷第 7 期(2009 年 7 月)。
胡衍南:〈兩部《金瓶梅》──詞話本與繡像本對照研究〉,《中國學術年刊》
第 29 期(2008 年 3 月),頁 115-144。
苑青松:〈找準從文學文本到電影文本的核心點——對小說《白鹿原》改編成電
影劇本的思考〉,《電影評介》第 24 期(2007 年)。
茌攀:〈先鋒文學遭襲於影視之後——從蘇童小說改編成電影作品談起〉,《銅仁
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 7 卷第 3 期(2009 年 6 月)。
孫媛:〈文本轉換中迷失的城市寓言——長篇小說《長恨歌》的電影改編研究〉,
《長城》第 4 期(2011 年)。
峻冰:〈論小說到電影的改編悖反〉,《呼蘭師專學報》第 2 期(1995 年)。
徐瓊:〈論電影《山椒大夫》對小說文本的改編〉,《影視評論》第 11 期(2010
年)。
袁彥博:〈淺談文學名著影視改編的評價標準〉,《文學藝術》第 10 期(2012 年)。
高超:〈古典名著電視劇改編中的情節敘事研究——以《三國演義》、《水滸傳》
為例〉,《電影評介》第 21 期(2012 年)。
高衛紅:〈全球化語境下看小說文本與電影世界——百年中國電影改編理念淺探〉,
《電影文學》第 13 期(2007 年)。
張東馮永:〈從《鐵皮鼓》論小說改編電影〉,《電影文學》第 5 期(2008 年)。
張海欣:〈改編:當代小說對電影藝術創造的積極召喚〉,《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
報》第 28 卷第 2 期(2011 年 4 月)。
張強:〈打破文學傳統的佳構一論世情小說《金瓶梅》〉,《明清小說研究》第
91 期(2009 年 1 月),頁 150-163、 219。
張璟慧:〈可改編與不可重現及主題意蘊的保留--藉《黑暗之心》的改編試論
小說藝術與電影藝術間的若干基本問題〉,《中州學刊》第 1 期(2008 年 1 月)。
莫薇(Laura Mulvey)著,林寶源譯:〈視覺快感與敘事電影〉,《電影研究》第120
七卷第 6 期(1989 年 11 月),頁 21-31。
郭紹清:〈名著改編與忠於原著〉,《東北史地》第 2 期(1998 年)。
陳承:〈電影改編理論初探——從改編作品的「相像」到改編主體的「選擇」〉,《文
學界》第 158 期(2012 年)。
陳晶:〈體裁、故事、影像化:小說的電影改編三題--以蘇童的改編作品為中
心〉,《濟寧學院學報》第 30 卷第 2 期(2009 年 4 月)。
舒琪:〈小說改電影改編不成萬劫不復〉,《作家雜誌》第 4 期(2008 年)。
華麗:〈金庸談他的小說的電影改編〉,《當代電視》第 1 期(1994 年)。
楊劍龍:〈論夏衍電影對現代小說名著的改編〉,《臨沂師範學院學報》第 27 卷第
5 期(2005 年 10 月)。
廖為應:〈文學改編電影中的藝術繼承與嬗變——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與
原著小說的異同剖析〉,《電影評介》第 14 期(2009 年)。
熊禮杭:〈改編:在文學小說與文學劇本之間〉,《廣角鏡》第 6 期(2012 年)。
劉凡:〈敘事的置換:小說到電影的改編〉,《電影文學》第 18 期(2010 年)。
劉菲:〈從小說到電影到電視劇——小議小說的影視劇改編〉,《魅力中國》第 3
期下(2010 年)。
鄭雪來:〈銀海遐思錄(之十)——也談《色‧戒》的小說原作及電影改編〉,《電
影評價》第 17 期(2008 年)。
餘紀:〈論魯迅小說的電影改編〉,《電影改編》第 6 期(2000 年)。
學位論文
昊哲銘:《墮落與沈淪的情慾飛舞一明代春宮畫的審美與象徵》(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年)。
馬琇芬:《從婚姻、嫉妒、性慾看《金瓶梅》中的女性》(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
張薇庭:《魯冰花及其改編電影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在職專
班碩士論文,2011 年)。
林宣孝:《女同志書寫:白先勇小說〈孤戀花〉及其改編電影研究》(新莊:輔
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石安伶:《雙重消費,多重愉悅─知情閱聽人消費小說改編電影之跨媒體愉悅經121
驗》(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年)。
潘立銘:《《蘭花賊》從小說到電影:論改編電影的互文性、作者論與製作模式》
(臺北: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碩士論文,2011 年)。
陳孟壎:《金庸《笑傲江湖》及其改編電影之研究—以徐克《笑傲江湖》為例》
(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徐建國:《誰的《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之小說與其改編電影》(嘉義:
中正大學外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 年)。
曹書翰:《《夏日之戀─居樂與雋》:從敘事學角度分析小說與改編電影》(新
莊: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年)。
曾玉菁:《鍾肇政《插天山之歌》及其改編電影之研究》(新竹:交通大學客家
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年)。
陳鳳涵:《從文化觀點出發:以精神分析理論看史蒂芬金原著改編電影作品》(嘉
義: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楊思親:《當奇幻文學遇上改編電影──以國小三年級的閱讀歷程為例》(臺東:
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
張佳玲:《《桂花巷》及其改編電影研究》(逢甲: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
文,2004 年)。
楊嘉玲:《臺灣客籍作家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研究》(臺南: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0 年)。
陳翠英:《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年)。
馬琇芬:《從婚姻、嫉妒、性慾看《金瓶梅》中的女性》(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年)。
網路資料
網址: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hjftJy/result#result
網址:http:tieba.baidu.com/p/1003435383
網址:http:eladies.sina.com.cn/news/p/2008/0924/1157771045.shtml
網址:ent.qq.com/a/20040801/000049.htm
網址: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7%93%B6%E9%A3%8E%E6%9C%88
網址:122
zh.wikipedia.org/wiki/%E8%81%8A%E6%96%8B%E9%87%91%E7%93%B6%E6%A2
%85
網址:www.movieworld.com.hk/zine/Office/hkyear/hk1996c-b5.shtml
網址:hongkongfilms.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352071
網址: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BdJc6O/webmge?mode=basic
網址:
zh.wikipedia.org/wiki/%E5%85%B0%E9%99%B5%E7%AC%91%E7%AC%91%E7%94%9F
網址: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4458
網址:www.chinanews.com/cul/2011/01-24/2808319.shtml
網址:big5.chinanews.com:89/yl/2011/01-06/2769930.shtml
網址:baike.baidu.com/view/1790758.htm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