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可愛暴力角色流行因素初探
The study on the popularity of adorable and violent cartoon characters
作者 詹婉瑜
貢獻者 賴建都
詹婉瑜
關鍵詞 可愛角色
流行因素
暴力角色
可愛暴力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Sep-2013 11:47:34 (UTC+8)
摘要 本研究主要針對可愛暴力角色進行綜觀性的文化脈絡探討,並依據研究目的提出三大研究問題:一、可愛暴力角色風潮背後可能的文化脈絡,即為什麼可愛暴力角色會被產製並造成流行、二、可愛結合暴力的角色特質是如何形成,兩者在角色建構上如何互相影響,形成溝通魅力、三、閱聽對可愛暴力角色的意義建構為何,即閱聽人如何看待可愛暴力角色,又如何解讀角色中的暴力特質?而考量研究目的與需求,本研究選擇以質性取向作為研究方法,以四個可愛暴力角色角色:奈良美智娃娃、暴力熊、監獄兔、快活林的角色愛好者作為研究樣本的母體,透過滾雪球抽樣的方式,與八位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本研究結果發現,可愛暴力角色的產製乃奠基於可愛流行文化帶來的意識壓迫,可將可愛暴力角色視為現代人的縮影,角色中的可愛特質可視為觀者社會我的展現,暴力特質則為觀者真實我的展現。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四方田犬彥(2007)。《可愛力量大》。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幼福文化事業公司編輯部(1985)。《標準體國語大辭典》。台北縣:幼福文化。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1990)。《大美百科全書》。台北: 光復書局。
吳裕傑(2009)。《廣告中角色人物之 可愛與否,故事有無、與推薦方式對消費
者態度之影響》。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宏謙(2008)。《可愛的正負面特質對角色設計之影響》。臺灣藝術大
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林奕岑(2012)。《皮克斯動畫反派角色視覺表現之研究》。高雄師範大
學視覺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哈日杏子 (2007)。〈可愛是什麼?談台灣青少年的可愛流行文化〉,
《聯合文學》,216。
邱慈貞譯(2006)。《暴力十二章》。台北: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原書Wolfgang, S.(1996)Traktat Über die Gewalt.
Frankfurt: Fischer Verlag GmbH)。
洪榮照(2006)。《兒童攻擊行為之認知因素探究》。台中:台中教育大
學特殊教育中心。
徐美苓(1995)。〈男女有別乎?情感與新聞解讀〉,《新聞學研究》,
51,57-85。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 麗文文
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欣榮(2004)。《卡通角色外貌與性格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
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芷鈴(2011)。〈反敗為勝更快人心?以娛樂媒介理論探討體育賽事逆
轉勝之娛樂效果〉,「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台北。
陳虹穎、徐苑斐(2007)。〈日式卡哇依文化之台版觀點速寫〉,《文化
研究月報》,69。
陳品秀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
台北: 城邦文化出版(原書Marita, S. & Lisa, C.(2001)
Practices of Looking: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陳威達(2010)。《結合角色代言人、自我指涉與價格促發之線上推薦系統》。台
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一勤,魏叔倫(1991)。《牛津當代大辭典》。台北: 旺文社股份有限
公司。
曾奕築(2005)。《誰是「惡棍」?迪士尼反派角色形象研究─ 以1989
年至2004年間之迪士尼動畫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肅良(2003)〈解構“暴力美學”〉,《造形藝術學刊》, 29-41。
楊祖懷(2007)。《角色負面性格與造形研究─以PIXAR電影動畫角色為例》。臺
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玲娟(2005)。〈媒體暴力陳述特質之評析〉,《復興崗學報》,83,
355-380。
蔡辰男(1984)。《中文百科大辭典》。台北市: 百科文化。
蔡穗如(2008)《動畫櫻桃小丸子角色形象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台東大
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黎玉霞(2006)。《暴力基模與電視暴力對學童情緒、態度及行為之影響》。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國洲(1997)。《八點檔連續劇暴力情節內容分析》。台北:中華文化
復興運動總會電視文化硏究委員會。
劉維公(2007)。〈小世界裡的大力量〉,《可愛力量大》,10-13。
薛頌留(2005)。《新編中國辭典》。台北: 弘揚圖書有限公司。
蕭婕妤(2012)。《玩遊戲的魅力:互動敘事廣告研究》。政治大學廣告
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莉華(2007)。《個性化角色造型之創作研究-以衝突性元素公仔造型為例》。
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分
Angier, N. (2006). The Cute Factor. The New York Times.
Ball-Rokeach, S. J. (1972). The legitimation of violence. Chicago: Aldine-Atherton.
Barwise, P., & Ehrenberg, A. (1988). Television and Its Audience.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erkowitz, L. (1993). Aggression: Its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Bryant, J., & Oliver, M. B. (2009).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Taylor & Francis Group.
Burnkrant, R.E., & Unnava, H.R.(1989). Self-referencing: A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processing of message cont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5, 628-638.
Callcott, M. F. L., W.N. (1995). Establishing the spokes-character in academic inquiry :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framework for definatio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2(1), 144-151.
Chang, C.C., (2005) Ad-Self-Congruency Effects: Self-Enhancing Congnitive and Affective Mechanisms. Psychology & Marketing, 22(11), 887-910.
Glocker, M. L., Langleben, D. D., Ruparel, K., Loughead, J. W., Gur, R. C., & Sachser, N. (2009). Baby Schema in Infant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for Caretaking in Adults. Ethology, 115(3), 257-263.
Jansz, J. (2005). The Emotional Appeal of Violent Video Games for Adolescent Males. Communication Theory, 15(3), 219-241.
Judith Anne Garretson Folse, R. G. N., and Scot Burton. (2012). Spokescharacters: How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sincerity, excitement, and competence help to buil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41(1), 17-32.
Kathleen, D., Jean B. R. (1992). Sel-reference processing on perception of verbal and visual commerci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1), 83-102.
Marjorie Delbaere, E. F. M., and Barbara J. Phillips. (2011). Personification in advertising: Using a visual metaphor to trigger anthropomorphism. Journal of Advertising, 40(1), 121-130.
Morreall, J. (1991). Cuteness.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 31(1).
Reiko Koyama, Y. T., Kazuo Mori. (2006). Assessing the cuteness of children: Significant factor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4(9), 1087-1100.
Riessland, A. (1991). Sweet Spots: The Use of Cutness in Japanese Advertising. Reason, 24.
Winfried Nöth, N. B. (2007). Self-Reference in the Media. Berlin: De Gruyter.
(Riessland, 1991)
(Glocker et al., 2009)

三、 網路部分
Asia Museum. (2012). Yoshitomo Nara, from http://sites.asiasociety.org/yoshitomonara/community/?cat=25
Gloomy Bear official web site. (2012). Gloomy Bear official web site from http://www.chax.cc/main.html?ja
H. T. F. Facebook page (2012). Happy Tree Friends Facebook Page,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TheOfficialHappyTreeFriends
H. T. F. official web site (2012). Happy Tree Friends official web Site, from http://www.mondomedia.com/shows/happytreefriends/
Online, M.-W. (2012). Merriam-Webster Online, from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
Yoshitomo Nara Facebok page(2012). Yoshitomo Nara,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Yoshitomo-Nara/103683093003072?__req=t&rf=109314322421753
Gloomy Bear Facebok page(2012). Gloomy Bear,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Gloomy-Bear/113089215383877
監獄兔官網
http://www.mtvjapan.com/usavich/to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100452009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452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賴建都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詹婉瑜zh_TW
dc.creator (作者) 詹婉瑜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13 11:47:34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13 11:47: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13 11:47:3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452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19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45200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主要針對可愛暴力角色進行綜觀性的文化脈絡探討,並依據研究目的提出三大研究問題:一、可愛暴力角色風潮背後可能的文化脈絡,即為什麼可愛暴力角色會被產製並造成流行、二、可愛結合暴力的角色特質是如何形成,兩者在角色建構上如何互相影響,形成溝通魅力、三、閱聽對可愛暴力角色的意義建構為何,即閱聽人如何看待可愛暴力角色,又如何解讀角色中的暴力特質?而考量研究目的與需求,本研究選擇以質性取向作為研究方法,以四個可愛暴力角色角色:奈良美智娃娃、暴力熊、監獄兔、快活林的角色愛好者作為研究樣本的母體,透過滾雪球抽樣的方式,與八位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本研究結果發現,可愛暴力角色的產製乃奠基於可愛流行文化帶來的意識壓迫,可將可愛暴力角色視為現代人的縮影,角色中的可愛特質可視為觀者社會我的展現,暴力特質則為觀者真實我的展現。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9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1
第一節 何謂角色 21
第二節 關於可愛 24
第三節 關於暴力 28
第四節 小結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質性研究取向 3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4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38
第一節 角色的可愛特質-社會我的展現 39
第二節 角色中的暴力特質-真實我的嶄露 42
第三節 轉換反差的意義 45
第四節 虛擬中的真實我 47
第五節 小結 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1
第二節 研究貢獻 58
第三節 研究限制 59
第四節 研究建議 60
參考文獻 62
附錄一 訪談內容摘要 67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70
一、 受訪者A研究訪談逐字稿 2012年12月20日 70
二、 受訪者B研究訪談逐字稿 2012年12月21日 76
三、 受訪者C研究訪談逐字稿 2013年03月10日 82
四、 受訪者D研究訪談逐字稿 2013年03月16日 91
五、 受訪者E研究訪談逐字稿 2013月03月19日 98
六、 受訪者F研究訪談逐字稿 2013年03月22日 106
七、 受訪者G研究訪談逐字稿 2013年03月23日 115
八、 受訪者H研究訪談逐字稿 2013年04月03日 125
zh_TW
dc.format.extent 1139784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452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可愛角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流行因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暴力角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可愛暴力zh_TW
dc.title (題名) 可愛暴力角色流行因素初探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n the popularity of adorable and violent cartoon character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四方田犬彥(2007)。《可愛力量大》。台北: 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幼福文化事業公司編輯部(1985)。《標準體國語大辭典》。台北縣:幼福文化。
光復書局大美百科全書編輯部(1990)。《大美百科全書》。台北: 光復書局。
吳裕傑(2009)。《廣告中角色人物之 可愛與否,故事有無、與推薦方式對消費
者態度之影響》。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宏謙(2008)。《可愛的正負面特質對角色設計之影響》。臺灣藝術大
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林奕岑(2012)。《皮克斯動畫反派角色視覺表現之研究》。高雄師範大
學視覺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哈日杏子 (2007)。〈可愛是什麼?談台灣青少年的可愛流行文化〉,
《聯合文學》,216。
邱慈貞譯(2006)。《暴力十二章》。台北: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原書Wolfgang, S.(1996)Traktat Über die Gewalt.
Frankfurt: Fischer Verlag GmbH)。
洪榮照(2006)。《兒童攻擊行為之認知因素探究》。台中:台中教育大
學特殊教育中心。
徐美苓(1995)。〈男女有別乎?情感與新聞解讀〉,《新聞學研究》,
51,57-85。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 麗文文
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欣榮(2004)。《卡通角色外貌與性格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
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芷鈴(2011)。〈反敗為勝更快人心?以娛樂媒介理論探討體育賽事逆
轉勝之娛樂效果〉,「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台北。
陳虹穎、徐苑斐(2007)。〈日式卡哇依文化之台版觀點速寫〉,《文化
研究月報》,69。
陳品秀譯(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
台北: 城邦文化出版(原書Marita, S. & Lisa, C.(2001)
Practices of Looking: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陳威達(2010)。《結合角色代言人、自我指涉與價格促發之線上推薦系統》。台
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一勤,魏叔倫(1991)。《牛津當代大辭典》。台北: 旺文社股份有限
公司。
曾奕築(2005)。《誰是「惡棍」?迪士尼反派角色形象研究─ 以1989
年至2004年間之迪士尼動畫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肅良(2003)〈解構“暴力美學”〉,《造形藝術學刊》, 29-41。
楊祖懷(2007)。《角色負面性格與造形研究─以PIXAR電影動畫角色為例》。臺
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玲娟(2005)。〈媒體暴力陳述特質之評析〉,《復興崗學報》,83,
355-380。
蔡辰男(1984)。《中文百科大辭典》。台北市: 百科文化。
蔡穗如(2008)《動畫櫻桃小丸子角色形象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台東大
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黎玉霞(2006)。《暴力基模與電視暴力對學童情緒、態度及行為之影響》。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國洲(1997)。《八點檔連續劇暴力情節內容分析》。台北:中華文化
復興運動總會電視文化硏究委員會。
劉維公(2007)。〈小世界裡的大力量〉,《可愛力量大》,10-13。
薛頌留(2005)。《新編中國辭典》。台北: 弘揚圖書有限公司。
蕭婕妤(2012)。《玩遊戲的魅力:互動敘事廣告研究》。政治大學廣告
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莉華(2007)。《個性化角色造型之創作研究-以衝突性元素公仔造型為例》。
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分
Angier, N. (2006). The Cute Factor. The New York Times.
Ball-Rokeach, S. J. (1972). The legitimation of violence. Chicago: Aldine-Atherton.
Barwise, P., & Ehrenberg, A. (1988). Television and Its Audience.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Berkowitz, L. (1993). Aggression: Its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Bryant, J., & Oliver, M. B. (2009).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Taylor & Francis Group.
Burnkrant, R.E., & Unnava, H.R.(1989). Self-referencing: A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processing of message cont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5, 628-638.
Callcott, M. F. L., W.N. (1995). Establishing the spokes-character in academic inquiry :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framework for definatio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2(1), 144-151.
Chang, C.C., (2005) Ad-Self-Congruency Effects: Self-Enhancing Congnitive and Affective Mechanisms. Psychology & Marketing, 22(11), 887-910.
Glocker, M. L., Langleben, D. D., Ruparel, K., Loughead, J. W., Gur, R. C., & Sachser, N. (2009). Baby Schema in Infant Faces Induces Cuteness Perception and Motivation for Caretaking in Adults. Ethology, 115(3), 257-263.
Jansz, J. (2005). The Emotional Appeal of Violent Video Games for Adolescent Males. Communication Theory, 15(3), 219-241.
Judith Anne Garretson Folse, R. G. N., and Scot Burton. (2012). Spokescharacters: How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sincerity, excitement, and competence help to buil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41(1), 17-32.
Kathleen, D., Jean B. R. (1992). Sel-reference processing on perception of verbal and visual commercial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1), 83-102.
Marjorie Delbaere, E. F. M., and Barbara J. Phillips. (2011). Personification in advertising: Using a visual metaphor to trigger anthropomorphism. Journal of Advertising, 40(1), 121-130.
Morreall, J. (1991). Cuteness. British Journal of Aesthetic, 31(1).
Reiko Koyama, Y. T., Kazuo Mori. (2006). Assessing the cuteness of children: Significant factor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4(9), 1087-1100.
Riessland, A. (1991). Sweet Spots: The Use of Cutness in Japanese Advertising. Reason, 24.
Winfried Nöth, N. B. (2007). Self-Reference in the Media. Berlin: De Gruyter.
(Riessland, 1991)
(Glocker et al., 2009)

三、 網路部分
Asia Museum. (2012). Yoshitomo Nara, from http://sites.asiasociety.org/yoshitomonara/community/?cat=25
Gloomy Bear official web site. (2012). Gloomy Bear official web site from http://www.chax.cc/main.html?ja
H. T. F. Facebook page (2012). Happy Tree Friends Facebook Page,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TheOfficialHappyTreeFriends
H. T. F. official web site (2012). Happy Tree Friends official web Site, from http://www.mondomedia.com/shows/happytreefriends/
Online, M.-W. (2012). Merriam-Webster Online, from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
Yoshitomo Nara Facebok page(2012). Yoshitomo Nara,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Yoshitomo-Nara/103683093003072?__req=t&rf=109314322421753
Gloomy Bear Facebok page(2012). Gloomy Bear, from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Gloomy-Bear/113089215383877
監獄兔官網
http://www.mtvjapan.com/usavich/top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