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曾守正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Tseng, Shou Che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徐巧玲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徐巧玲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Sep-2013 16:19:10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Sep-2013 16:19:10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Sep-2013 16:19:10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591201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395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5912012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陳世驤,字子龍,號石湘,河北省人。早年多致力於創作與新詩研究,1941年遠赴美國,專注於中西比較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詩歌等研究,後期則結合中西理論,投入研究先秦詩、騷文學,並發表多篇中英論文。陳世驤著述以中國古典文學為主,兼及中國當代文學以及翻譯研究,文章散見於各學刊或論文合集,其中十篇中文著作和譯文由楊牧編選收入《陳世驤文存》一書中,其它以英文寫成之論文則還未及結集成書。1971年陳世驤發表〈中國抒情傳統〉一文,提出「抒情」為中國文學主要特質之論述,凸顯了中國文學特質與價值,也為現代中國文學開啟一重要方向。 陳世驤在中西比較文學框架下,標舉出中國文學的光榮傳統在「抒情」,而此一「抒情」特質涵蓋於各種文類之上,《詩經》則為「抒情傳統」之起點。《詩經》是一種唱文,是人自然情感的流露,具濃厚抒情成份,這正是「抒情詩」的最大特質。《詩經》之後,接續的則是《楚辭》,所以陳世驤說:「中國抒情道統發源,楚辭和詩經把那兩大要素結合起來,時而以形式見長,時而以內容顯現。」此後,「抒情」繼續風靡六朝,延伸到唐朝以及之後的朝代。陳世驤認為中國文學便以「抒情詩」作為統御,樂府和漢賦則更拓廣加深這「抒情」主流,然後形成源遠流長傳統,稱之為「中國抒情傳統」。 從中國文學的發展來看,陳世驤「抒情傳統論述」內容是以《詩經》作為起點,之後《楚辭》則成為濫觴,至魏晉六朝,陸機〈文賦〉為「抒情」之流衍,唐代詩歌蓬勃發展,可以為「抒情」之巔峰。從陳世驤學術研究歷程來看,「抒情傳統」是他早期在中國學術生涯以及赴美國之後的學術研究,二者的結合與融合,由此可以看見陳世驤學術思想的承接和連貫,展現出創作的秩序性。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壹章 緒 論-----------------------------------------P. 1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P. 1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P. 9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P.30第貳章 陳世驤「抒情傳統」開端---------------------------P.33第一節 以《詩經》為「抒情」起點-------------------------P.34一、 「詩」字內涵探討----------------------------------P.35二、 「興」字意義探討----------------------------------P.39三、 結 語-------------------------------------------P.43第二節 以《楚辭》為「抒情」濫觴-------------------------P.45一、 中國文學「時間」意識的誕生-------------------------P.46二、 屈原〈離騷〉的「時間」流動-------------------------P.58三、 屈原〈九歌〉的「結構」建立-------------------------P.71四、 結 語-------------------------------------------P.80第參章 陳世驤「抒情傳統」發展---------------------------P.83第一節 以陸機〈文賦〉為「抒情」流衍----------------------P.85一、 〈文賦〉的「姿」----------------------------------P.86二、 〈文賦〉的「情」----------------------------------P.94三、 〈文賦〉的「秩序」-------------------------------P.105四、 結 語------------------------------------------P.109第二節 以唐代詩歌為「抒情」顛峰------------------------P.112一、 中國詩歌中的「自然」------------------------------P.113二、 中國詩歌中的「時間」與「律度」:論李商隱〈錦瑟〉-----P.116三、 中國詩歌的鑑賞:論杜甫〈八陣圖〉-------------------P.124四、 結 語------------------------------------------P.135第肆章 陳世驤「抒情傳統」建構歷程-----------------------P.137第一節 跨越「現代」與「傳統」--------------------------P.139一、 艾克敦的影響-------------------------------------P.139二、 朱光潛的影響-------------------------------------P.149三、 以現代恢復古典榮光-------------------------------P.154第二節 結合「抒情」與「秩序」--------------------------P.157一、 以文學為黑暗中曙光-------------------------------P.157二、 有情的歷史觀------------------------------------P.163三、 發憤與興發的人生---------------------------------P.170四、 結 語------------------------------------------P.175第伍章 結 論----------------------------------------P.179第一節 回顧陳世驤「抒情傳統論述」-----------------------P.179一、 醞釀期------------------------------------------P.179二、 開展期------------------------------------------P.184三、 融匯期------------------------------------------P.189第二節 反思陳世驤「抒情傳統論述」-----------------------P.191一、 「情」的界定-------------------------------------P.193二、 「言志」或「緣情」-------------------------------P.195三、 「抒情傳統」起點的認定----------------------------P.200參考書目 P.203附 錄 陳世驤著作知見錄 P.209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256861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12012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陳世驤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抒情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抒情傳統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陳世驤「抒情傳統論述」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A Study On Shih-Hsiang Chen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古典文獻(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漢)趙歧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漢)劉安,《淮南子》,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昭明文選》,台北市:文化圖書,1979年。(梁)鍾嶸,《詩品》,(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台北市:木鐸出版社,1983年。(梁)劉勰撰、(清)黃叔琳注,《文心雕龍注》,台北市:明倫出版社,1970年。(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市:大安出版社,2004年。(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台北市:正中出版社,1969年。(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市:東大書局,2004年。(清)康熙(聖祖)敕編,《全唐詩》,台北市:明倫出版社,1971年。(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市:萬卷樓,1993年8月。二、專書1.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2.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市:正中書局,1984年。3.朱光潛,《朱光潛美學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4.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市:開明出版社,1972年。5.汝信主編,《西方美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月初版。6.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89年。7.呂正惠、蔡英俊,《中國文學批評》,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8.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市:麥田出版,2006年。9.柯慶明,《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92年。10.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12月初版。11.夏志清,《文學的前途》,台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74年。12.孫康宜,《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台北市:允晨文化,2001年。13.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14.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15.張少康,《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重印。16.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92年。17.張暉,《詩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18.陳世驤著,陳子善編,《陳世驤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19.陳世驤著,楊牧編,《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20.陳國球,《情迷家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21.楊牧,《柏克萊精神》,台北市:洪範書店,1980年。22.楊牧,《陸機文賦校釋》,台北市:洪範書店,1985年。23.楊牧,《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9年。24.鄔昆如,《存在主義真象》,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5年12月初版。25.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點》,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26.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86年。27.蔡英俊主編,《抒情的境界》,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年。28.蔡英俊主編,《意象的流變》,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年。29.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市:麥田出版,2005年。30.蕭馳,《中國抒情傳統》,台北市:允晨文化,1999年。31.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 第一卷:玄智與詩興》,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1年。32.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 第二卷:佛法與詩境》,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2年。33.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 第三卷:聖道與詩心》,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2年。34.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台北市:大安出版社,1990年。35.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三、期刊論文1.王文生,〈詩言志─中國文學思想的最早綱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209-304。2.王夢鷗,〈陸機文賦所代表的文學觀〉,《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市:正中書局,1984年,頁101-115。3.王德威,〈「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文學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8年9月,頁77-137。4.史誠之,〈桃李成蹊南山皓─悼陳世驤教授〉,《明報月刊》第6卷第8期,1971年8月,頁14-22。5.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上)〉,《中外文學》第6卷第4期,1977年,頁24-54。6.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下)〉,《中外文學》第6卷第5期,1977年,頁113-131。7.吳魯芹,〈記與世驤的最後一聚〉,《傳記文學》第19卷第5期,1971年11月,頁16-23。8.呂正惠,〈評蕭馳著《中國抒情傳統》〉,《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614-621。9.李佳蓮,〈試從屈原、曹植、李白「遊仙詩作」談抒情自我的追尋與超越〉,《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5卷,2004年7月,頁121-147。10.柯慶明,〈悲劇情感與命運—陳世驤先生「中國詩之分析與鑑賞示例」一文中若干論點之再思〉,《中外文學》第2卷第5期,1976年7月,頁98-107。11.夏志清,〈悼念陳世驤─並試論其治學之成就〉,《傳記文學》第19卷第5期,1971年11月,頁16-23。後刊載於夏志清《文學的前途》一書,台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74年,頁211-229。收入《陳世驤文存》作序言二,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9-29。12.夏濟安,〈香港一九五0 (附後記)〉,《文學雜誌》第4卷第6期,1958年8月,頁7-16。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159-168。13.張靜,〈「物色」:一個彰顯中國抒情傳統發展的理論概念〉,《台大文史哲學報》第67期,2007年11月,頁39-62。14.許又方,〈以「時間」作為〈九歌〉詮釋的進路〉,《淡江中文學報》14期,2006年6月,頁33-61。15.許又方,〈楊牧《陸機文賦校釋》述評〉,《東華人文學報》第12期,2008年1月,頁197-232。16.許又方,〈路曼曼其脩遠兮/論〈離騷〉中的時空焦慮〉,《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頁381-416。17.陳世驤、逯欽立,〈關於文賦疑年的四封討論信〉,《民主評論》第9卷第13期,1960年2月,頁16-18。18.陳世驤著,古添洪譯,〈論時:屈賦發微上〉,《幼獅月刊》45卷2期,1973年2月,頁51-62。19.陳世驤著,古添洪譯,〈論時:屈賦發微下〉,《幼獅月刊》45卷3期,1977年3月,頁13-21。20.陳世驤著,吳菲菲譯,〈《楚辭‧九歌》結構分析〉,《幼獅月刊》45卷5期,1979年5月,頁56-60。21.陳世驤著,吳潛誠譯,〈以光明對抗黑暗:〈文賦〉英譯敘文〉,《中外文學》第18卷第8期,1990年1月,頁4-14。22.陳國球,〈「抒情精神」與中國文學傳統─普實克論中國文學〉,《現代中國‧第十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頁23-34。23.陳國球,〈「抒情傳統」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頁219-246。24.陳國球,〈「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與中國現代文學及政治〉,《現代中文學刊》第3期,2009年,頁64-74。25.陳國球,〈從律詩美典到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高友工“抒情美典論”初探〉,《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53-89。26.陳國球,〈陳世驤「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文化與詩學》第1期(卷),2011年12月23日,線上出版日2012年5月16日,資料來源http://mall.cnki.net/magazine/magadetail/WHSX201101.htm。27.陳逸根,〈論〈離騷〉之悲劇快感〉,《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1期,2008年3月,頁21-40。28.曾守仁,〈對「抒情傳統」研究之幾點思索〉,《中極學刊》第3輯,2003年12月,頁2-15。29.曾守正,〈中國「詩言志」與「詩緣情」的文學思想─以漢代詩歌為考察對象〉,《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十期,2002年3月,頁1-34。30.黃淑卿、李靜惠,〈從屈原的自沉看其生命情調〉,《東方學報》28期,2007年12月,頁208-217。31.黃雅淳,〈屈原悲情意識之文化意義初探〉,《弘光學報》38期,2001年7月,頁95-112。32.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頁158-185。33.逯欽立,〈〈文賦〉撰出年代考〉,《學原》第2卷第1期,1948年,頁61-64。34.楊聯陞,〈追懷石湘一陳世驤選集序〉,《傳記文學》第19卷第6期,1971年11月,頁18-19。收入《陳世驤文存》作序言一,頁1-7。35.葉珊,〈服飾的象徵及追求/〈離騷〉與〈仙后〉比較研究〉,《純文學》第10卷第4期,1971年10月,頁22-43。36.葉珊,〈柏克萊─懷念陳世驤先生〉,《純文學》第10卷第2期,1971年8月,頁69-78。37.廖棟樑,〈論屈原「發憤以抒情」說及其歷史發展〉,《輔仁國文學報》第24期,2007年6月,頁159-180。38.廖棟樑,〈招魂曲:《楚辭》注釋的抒情向度〉,《勵耘學刊》,Vol.2010.1,No.11,pp.209-240。39.蔡英俊、顏崑陽,〈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現代視域與方法―“百年論學”學術對談〉,《政大中文學報》第9期,2008年6月,頁1-21。40.鄭毓瑜,〈抒情、身體與空間─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一個反思〉,《淡江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頁257-272。41.鄭毓瑜,〈詩歌創作過程的兩種模式─「詩緣情」與「詩言志」〉,《中外文學》第11卷第9期,1983年2月,頁4-19。42.鄭毓瑜,〈詮釋的界域─從〈詩大序〉再探「抒情傳統」的建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9月,頁1-32。43.蕭馳,〈「書寫聲音」中的群與我、情與感─〈古詩十九首〉詩學性質與詩史地位的再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0期,2007年3月,頁45-85。44.謝朝樞,〈生離死別太頻頻─記陳世驤教授〉,《明報月刊》第6卷第8期,1971年8月,頁27。45.謝朝樞,〈斷竹‧續竹‧飛土‧逐宍一陳世驤教授談:詩經‧海外‧楚辭‧台港文學〉,《明報月刊》第6卷第8期,1971年8月,頁23-30。46.顏崑陽,〈自有我在與客觀對話─評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2卷第3期,2002年,頁249-254。47.顏崑陽,〈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 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頁1-47。48.顏崑陽,〈從混融、交涉、衍變到分流、佈體─對建構「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113-154。49.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39-52。50.Charles Witke,〈Shih-Hsiang Chen:In Memoriam〉,《Tamkang Review》淡江學報(Vol.2,No.1),(April/1971),頁1-2。四、會議論文1.陳國球,〈「抒情傳統」與陳世驤中國文學論述初探〉,《第十屆文學與美學暨第二屆中國文藝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2007年6月,頁367-378。2.陳國球,〈「追蹤「抒情」─「中國抒情傳統」現代論述溯源(之一)〉,《抒情文學史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2009年4月。3.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抒情文學史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2009年4月。五、學位論文1.曾守正,《先秦兩漢文學言志思想及其文化意義─兼論與六朝文化的對照》,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9年。(博士論文)2.江明玲,《六朝物色觀研究:從「感物」到「體物」的詩歌發展》,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1年。(碩士論文)附 錄陳世驤著作知見錄1.1933年12月〈北大外景速寫〉,載《北京大學卅五週年紀念刊》,收入陳平原、夏曉虹編《北大舊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449-451。2.1935年12月6日〈對於詩刊的意見〉,《大公報‧文藝》第55期。3.1937年〈今日的詩〉,《新詩》第2卷第2期,頁144-145。4.1948年〈美國文藝的後顧與前瞻〉,《新路》第2卷,頁17-20。5.1948年〈法國唯在主義運動的哲學背景〉,發表於朱光潛主編北平出版《文學雜誌》第3卷第1期,頁17-27。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169-187。6.1948年“Literature as Light Against Darkness”,中文題為《文學作為黑暗中閃耀的光華》,刊載《北京大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第11冊。1953年再修訂為“Essay on Literature:Written by the Third-Century Chinese Poet Lu Chi”,中文書名為《陸機文賦》。7.1951年“In Search of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探求中國文學批評的起源〉,《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Semitic and Oriental Philology》,(Vol.XI,1951),P.45-63。8.1952年“China─Literature”〈中國文學〉,《Encyclopedia Americana, Vol.6》,p.541-548。9.1953年“The Cultural Essence of Chinese Literature”〈中國文學的文化本質〉,《Interrelations of Cultures: their contributim to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Paris:Unesco,1953),P.43-85。10.1956年“On the Historical and Religious Significance of the Tun-huang MS. of Lao-tzu, Book1, with commentaries by “Hsiang Erh”〈「想爾」老子道德經敦煌殘卷論證〉,《清華學報》新1卷第2期,1957年4月,頁41-62。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189-218。11.1956年〈姿與GESTURE〉,《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頁319-334。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63-90。12.1957年“Chinese Poetics and Zenism”〈中國詩學與禪學〉,原載於《東方》第10卷,由張海明譯,田守真校。收入《陳世驤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182-189。13.1958年〈宋代文藝思想之一斑〉,為陳世驤6月10日於台灣大學文學院第四次演講內容。14.1958年〈時間和律度在中國詩中之示意作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下冊,1958年11月,頁793-808。為陳世驤5月31日於台灣大學文學院第一次演講內容,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91-118。15.1958年〈中國詩之分析與鑑賞示例〉,《文學雜誌》第4卷第4期,1958年6月,頁4-16。為陳世驤6月7日於台灣大學文學院第三次演講內容,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127-150。16.1958年〈關於傳統‧創造‧模仿〉,《文學雜誌》第4卷第6期,1958年8月,頁4-6。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151-168。17.1959年〈中國詩歌中的自然〉,《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119-126。18.1960年,陳世驤、逯欽立,〈關於文賦疑年的四封討論信〉,《民主評論》第9卷第13期,頁16-18。19.1961年〈中國詩字之原始觀念試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外編》第四種下冊,1961年6月,頁899-912。原為1958年6月3日陳世驤於台灣大學第二次演講之內容,主題為〈試論中國詩原始觀念之形成〉。1966年寫成“Early Chinese Concept of Poetry”〈早期中國的詩觀念〉,發表於《Transa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11:p.63-68。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39-61。20.1961年“Chinese Poetry and Its Popular Sources”〈中國詩歌與民俗之因緣〉,《清華學報》新2卷第2期,1961年6月,頁320-326。21.1968年“To Circumvent‘The Design of Eightfold Array’”〈「八陣圖」圜論〉,《清華學報》新7卷第1期,1968年8月,頁26-53。22.1968年“On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Ch’u Tz’u Nine Song”〈《楚辭‧九歌》之結構分析〉,《Tamkang Review》(Vol.2,No.1),(April 1971),頁3-14。23.1969年“The Genesis of Poetic Time:The Greatness of Ch’u Yuan ”〈論詩時間:屈原的偉大〉,《清華學報》新10卷第1期,1973年6月,頁1-44。24.1969年“The Shih-ching : Its Generic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d Poetics.”〈《詩經》在中國文學史與詩學的意義〉,《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1969年1月,頁371-414。後經楊牧翻譯為〈原興:兼論中國文學特質〉,經陳世驤再次修訂,發表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3卷第1期,1970年9月,頁135-161。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219-266。25.1970年〈《夏濟安選集》序〉,《夏濟安選集》,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1年3月。收入《陳世驤文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190-199。26.1970年“Re-Creation of Chinese Image”〈中國文學意象的再創造〉,《The WORLD of TRANSLATION》,(May,1970)。27.1971年“On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中國的抒情傳統〉,《Tamkang Review》(Vol.2,No.2/Vol.3,No.1),(Oct 1971/Apr 1972),頁17-24。經楊銘塗先生翻譯為中文,發表於《純文學》第10卷第6期,1971年12月,頁4-9。收入《陳世驤文存》,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頁31-37。28.1971年,〈中西文學的相互影響〉,《幼獅文藝》第33卷第1期,1971年1月,頁20-23。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