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自適與修持-公安三袁的死生情切
Self-contentment and Moral Cultivation: Life and Death seen by the Yuan Brothers of Gongan
作者 劉芝慶
貢獻者 林啟屏
劉芝慶
關鍵詞 生死觀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三教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Sep-2013 16:19:44 (UTC+8)
摘要 不少研究者早已指出,中國思想中對「死亡」的探索,為數頗繁。到了晚明時期,對死亡議題的關注,更是當時思潮的重要焦點之一。就在談生說死的眾多言論裡,公安三袁也深入其間,親身自證,思考反省了生死的問題。本文的出發點,就是對於他們生命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切身於心、一以貫之的思考重心──生死,不論是對死亡的焦慮,還是不知自身何去何從的生命疑惑,都是他們念茲在茲,企圖解決的問題。本文以生死的層面切入他們的思想世界,企圖要釐清的是,生死性命之學帶給他們的感受,到底是什麼?他們怎麼理解生死?為什麼這麼理解?是什麼因素,促使他們的改變?轉變之後的人生態度,又有何不同?在細觀三人著作,詳加分析之下,會發覺在他們的生死思考,呈現出許多有趣的現象,既有特殊的個人因緣,也有時代思潮的痕跡。這些觀點,並非只是泛泛地、印象式地連接到陽明心學、淨土、禪學等等,而是應該要更深入他們的思想,對他們的本身生命歷程與外部的環境背景作出更細膩、具體的探討與分析。

如果說時代背景是他們身處的歷史境遇,卻往往不能完全解釋他們為什麼這麼想,那我們就必須扣問在這些人的生命中,遇到了什麼樣的難題與困境。換句話說,不只是因為某些哲學思想促使這個人有這樣的看法,而是說在他生命中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他怎麼面對這個問題?他又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當他帶著這樣的疑惑來叩問世界,又產生什麼樣特殊的見解?這種問法,在晚明生死情切的普遍氛圍中,公安三袁就因此可能有了特殊的地位。因為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擁有他們獨特的才識與性格,生命歷程的不同,對生死的發言也呈現其獨特的風貌。他們同樣身處環境氛圍之中,又各有不同的際遇,如果說前者是同,後者是異,則在異與同之間,他們皆勇於對自己的生命負責,都不斷扣問這個困擾人們數千年的,卻始終難有統一答案的大哉問。因此三個人對生死的看法,既有時代的影響,也有個人不斷地反思,況且三人性格別有不同,對生死的理解,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本文的研究,即是以「自適」與「修持」為主軸,審視三人的言行經歷,深入他們的思想與行動,觀其言,察其行,探討他們的生死之學。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按作者或注釋者時代排列,近代以後則以筆畫)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收入《大正藏》,第2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姚秦)鳩摩羅什譯:《諸法無行經》,收入《大正藏》,第1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收入《大正藏》,第14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隋)智顗:《摩訶止觀》:收入《大正藏》,第46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收入《大正藏》,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收入《大正藏》,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牛僧儒、李復言(編):《玄怪錄.續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臺北:漢京,1984。
(唐)李商隱:《玉谿生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唐)杜甫:《杜少陵集詳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唐)宗密:《注華嚴法界觀門》,收入《大正藏》,第4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收入《大正藏》,第48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宗密著,閻韜譯,《禪源諸詮集都序》。高雄:佛光,1996。
(唐)慧然集,《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七冊。臺北:新文豐,1983-1988。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收入《大正藏》,第10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宋)本嵩述:《華嚴七字經題法界觀三十門頌》,收入《大正藏》,第4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頁94。
(宋)延壽:《萬善同歸集》,收入《大正藏》,第48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翻譯名義集》,收入《大正藏》,第2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歐陽脩:《歐陽脩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宋)蘊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收入《大正藏》,第47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元)王實甫原著,(明)金聖歎批點:《第六才子書西廂記》。臺北:三民,2008。
(元)智徹:《禪宗決疑集》,收入《大正藏》,第48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明)元賢編:《繼燈錄》,收入《大正藏》,第86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明)王思任:《王季重十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明)王畿:《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永覺元賢,(清)為霖道霈重編:《永覺元賢禪師廣錄》,收入《卍續藏經》,第72冊。臺北:新文豐,1997。
(明)朱時恩輯:《居士分燈錄》,收入《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1997。
(明)江盈科:《江盈科集》。湖南:岳麓書社,2008。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明)呂坤:《呻吟語》。臺北:志一出版社,1994。
(明)吳廷翰:《吳廷翰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明)牧雲通門:《七會語錄》,收入《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6冊。臺北:新文豐,1987。
(明)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統論》。出版地不詳,現藏於臺灣大學圖書館,1970。
(明)林兆恩:《林子全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周汝登:《東越證學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明)袁中道:《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明)袁中道:《珂雪齋外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別集類》。第1376冊。中國科學院館藏萬曆四十六年刻本影印原書版。
(明)袁宗道:《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袁宏道:《珊瑚林》。明清響齋刻本。
(明)袁宏道:《袁宏道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明)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明萬曆二十六年刻本。 
(明)屠隆:《白瑜集》。臺北:偉文圖書,1977。
(明)屠隆:《栖真館集》。明萬曆十八年刻本。
(明)陸紹珩:《醉古堂劍掃》(又名《小窗幽記》)。臺北:文津,1993。
(明)雲栖袾宏:《蓮池大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明)湛然圓澄:《宗門或問》,收入《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1997,第126冊。
(明)屠隆:《娑羅館清言.續娑羅館清言》。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張岱:《陶庵夢憶/西湖夢尋》。臺北:頂淵,2004。
(明)張翰:《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許元釗錄:《雲門麥浪懷禪師宗門設難》,收入《卍續藏經》,第73冊。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8。
(明)湯顯祖:《湯顯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明)湯顯祖:《湯顯祖戲曲集》。臺北:里仁,1981。
(明)陶望齡:《歇庵集》。臺北:偉文圖書,1976。
(明)陶奭齡:《小柴桑喃喃錄》。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間吳寧李為芝校刊本。
(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馮夢龍:《馮夢龍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明)雲栖袾宏,《竹窗隨筆》,臺北:新文豐,1997。
(明)無念:《黃蘗無念禪師復問》,收入《中華大藏經》,第 2輯第40 冊。臺北:修訂中華藏經會,1968。
(明)楊起元:《太史楊復所先生證學編》。東京:高橋情報,1991。
(明)談遷:《棗林雜俎》。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蕅益智旭選編:《淨土十要》。高雄:佛光出版社,1980。
(明)蕅益智旭:《蕅益智旭大師全集》。臺北:佛教書局,1989。
(明)憨山德清:《憨山老人夢游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明)憨山德清:《性相通說》。臺北:大千出版社,1999。
(明)鍾惺:《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聶豹:《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羅汝芳:《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譚元春:《譚元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清)丁元公等編:《湛然圓澄禪師語錄》,收入《卍續藏經》,第126冊。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8。
(清)丁宿章編輯:《湖北詩徵傳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07册集部詩文評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王弘撰:《山志》。北京:中華書局,1999。
(清)自融撰,(清)性磊輯補:《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收入《大正藏》,第79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清)周承弼等編修:《公安縣志》。臺北:學生書局,1969。
(清)納蘭性德:《納蘭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清)陸世儀:《論學酬答》,收於《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1997。
(清)黃宗羲:《黃黎洲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張廷玉等編:《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清)嚴可均輯:《全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大般涅槃經》,收入《大正藏》,第12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中華大藏經》(臺北:修訂中華藏經會,1968)。
《禮記.中庸》,《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1965。
朱劍心選注:《晚明小品選注》。臺北:臺灣商務,1964。
任巧珍譯注,董治安審閱:《三袁詩文選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袁行霈撰:《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8。
楊明照校注拾遺:《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二、專書與專書論文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學生書局,2000。
王尚義:《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臺北:水牛,2004。
巴壺天:《藝海微瀾》。台北:廣文書局,1987。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2013。
王均江:《衝突與和諧——李贄思想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王春瑜:《明朝酒文化》。臺北:東大,1990。
王鴻泰:《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2007。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任訪秋:《袁中郎研究》。上海:上海古籍,1983。
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正聞,2004。
印順:《佛法概論》。新竹:正聞,2003。
印順:《淨土與禪》。臺北:正聞,2003。
印順:《無諍之辯》。臺北:正聞,1985。
江政寬:〈歷史、虛構與敘事論述〉,收於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2001。
江燦騰:《明清民國佛教思想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稱涯為中心》。臺北:新文豐,1990。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
何宗美:《文人結社與明代文學的演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何宗美:《公安派結社考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何善蒙:《三一教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2004。
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1994。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1987。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2004。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三聯書店,2004。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汪榮祖:《史傳通說》。臺北:聯經,1997。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2002。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臺北:臺灣商務,2000。
吳康:《中國古代夢幻》。臺北:萬象圖書,1994。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吳震:《泰州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9。
巫仁恕、狄雅斯(Imma Di Biase)合著:《游道:明清旅遊文化》。臺北:三民書局,2010。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2002。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世風變異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收於《周作人全集(五)》。臺北:藍燈文化,1992。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1999。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周群:〈論袁宗道的《四書》詮釋〉,收於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周群:《袁宏道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周質平:《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兼論袁宏道的生平及其風格》。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易聞曉:《公安派的文化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3。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整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林其賢:《李卓吾事蹟繫年》。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林其賢:《李卓吾的佛學與世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林美惠:《朱子學與死亡倫理現象學》。臺南:復文圖書,2010。
林海權:《李贄年譜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緒,1999。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
邱敏捷:《修持與參禪:晚明袁宏道的佛教思想》。臺北:商鼎,1993。
范宜如:《行旅.地誌.社會記憶: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討》。臺北:萬卷樓,2011。
范嘉晨、段慧冬:《晚明公安派性靈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袁光儀:《李卓吾新論》。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出版社,2008。
馬定波:《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0。
張永剛:《東林黨議與晚明文學活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張再林:《車過麻城再晤李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中國人民
大學出版社,2011。
張隆溪:《比較文學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張隆溪:《五色韻母:從兩本書開始的神奇旅程》。臺北:大塊文化,2008。
張維昭:《悖離與回歸-晚明士人美學態度的現代觀照》。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張衛紅:《羅念庵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9。
曹淑娟:《孤光自照-晚明文士的言說與實踐》。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許敏:〈商業與社會變遷〉,收於萬明編:《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北京:商務出版社,2005。
許蘇民:《李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郭于華:《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臺北:洪葉文化,1994。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陳永革:《近世中國佛教思想史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陳思賢:《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臺北:五南,2007。
陳俊輝:《海德格論存有與死亡》。臺灣:學生書局,1994。
陳美雪:《湯顯祖的戲曲藝術》。臺北:學生書局,1997。
陳堅:《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5):煩惱即菩提》。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 
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9。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1988。
陳廣宏:《竟陵派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1994。
黃明理:《「晚明文人」型態之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
黃卓越:《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黃卓越:《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傅正谷:《中國夢文學史:先秦兩漢部分》。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2004。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2001。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2005。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彭國翔編:《學思答問-余英時訪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楊正顯:《陶望齡與晚明思想》。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1995。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導論〉,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史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
聖嚴法師:《明末佛教之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聖嚴法師著,釋會靖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9。
鄒元江:《湯顯祖新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
葉舒憲:《詩可以興-神話思維與詩國文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葉嘉瑩:《南宋名家詞講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九世紀》。北京:北京大學,2006。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廖藤葉:《中國夢戲研究》。臺北:學思出版社,2000。
賈宗普:《公安派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2008。
趙偉:《林兆恩與《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趙偉:《晚明狂禪思潮與文學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7。
熊道麟:《先秦夢文化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2004。
鄧克銘:《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8。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臺北:曉園,1993。
劉文英、曹田玉:《夢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劉季倫:《李卓吾》。臺北:東大,1999。
劉海濱:《焦竑與晚明會通思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劉貴傑:《佛教哲學》。臺北:五南,2006。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2009。
鄭志明:《民俗生死學》。臺北:文津,2008。
鄭志明:《佛教生死學》。臺北:文津,2006。
鄭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臺北:學生,1988。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臺北:文津,2006。
鄭幸雅:《晚明清言研究:醒世癒病,自覺自解》。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2005。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
蕭國亮:《中國娼妓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
賴賢宗:《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臺北:新文豐,2006。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99。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1988。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七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錢穆:《晚學盲言(下)》。臺北:東大,1996。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1991。
鄺士元:《國史論衡(第二冊)》。臺北:里仁書局,1998。
鍾林斌:《公安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0。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1993。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臺北:文津,1994。
戴紅賢:《袁宏道與晚明性靈文學思潮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羅宗強:《當代名家學術思想文庫.羅宗強卷》。北京:萬卷出版公司,2010。
譚佳:《敘事的神話:晚明敘事的現代性話語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龔鵬程:《才》。臺北:學生書局,2006。
龔鵬程:《佛學新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1992。
龔鵬程:《異議分子》。臺北:印刻,2004。
三、期刊與碩博士論文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
毛興貴:〈死亡、此在與存在-論死亡問題對海德格哲學的意義〉,《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第 5期(2007年9月)。
左東嶺:〈陽明心學與湯顯祖的言情說〉,《文藝研究》(2000年5月)。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年12月)。
宋明宏:《《維摩詰經》思想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京圭:《明代文人結社運動的研究-以復社為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89。
李函真、陳繼權:〈《中陰大聞解脫》卷與死亡研究內容之探討〉,《新世紀宗教研究》第五卷第三期(2007年3月)。
周群:〈論袁宏道的佛學思想〉,《中華佛學研究》第六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年3月。
徐泓:〈明末社會風氣的變遷〉,《明末社會變化與文化新傾向研討會論文》(第五屆東洋學學術演講會),漢城:漢城大學主辦,1986。
張祥龍:〈「Dasein」的含義與譯名(「緣在」)-理解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線索〉,《普門學報》(臺北:佛光山文教基會會)第7期(2002年1月)。
陳立勝:〈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臺大歷史學報》29期(2002年6月)。
陳萬益:《晚明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
梅廣:〈錢新祖教授與焦竑的再發現〉,《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九期。1998年3月。
游淙祺:〈舒茲論處境與行動〉,《揭諦》第四期(2002年7月)。
黃莘瑜:〈論中晚明情觀於社會經濟視野下的所見與侷限〉,《清華學報》新第38卷第2期。新竹:清華大學,2008。
黃莘瑜:〈遂涉俳優體,將延歲月身:湯顯祖的創作顛峰及其經濟與性命之學〉,《明代研究》第十二期(2009年6月),頁113。
黃雅雯:《袁中道溪遊生活研究-以《遊居柿錄》為例》。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
黃繼立:《「身體」與「工夫」:明代儒學身體觀類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台大中文學報》第三十期。2009年6月。
楊儒賓:〈論「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五卷,第三期。2005年9月。
鄭文惠:〈公共園林與人文建構:明代中期虎丘地景的文化書寫〉,《政大中文學報》第十一期(2009年6月)。
鄭淑娟:《李卓吾儒學思想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鄧克銘:〈借禪詮儒:袁宗道之四書說解─以「性體」、「致知格物」為中心〉,
《文與哲》第16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2010。
廖俊裕:〈儒學的生死學-以晚明儒學為文本〉,《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四期(2004年12月),頁230-233。
劉芝慶:〈北宋理學「天人之道」溯源:以唐中葉「氣、天、易」為線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48卷第4期(2010年12月)。
劉芝慶:〈白話文學與文學革命-重探胡適《白話文學史》〉,《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4卷第1期(2011年4月)。
劉芝慶:〈李贄的生死之學〉,《新世紀宗教研究》10-1期(2011年9月)。
劉芝慶:〈林希逸莊子學發微〉,《九州學林》,2011年夏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劉芝慶:〈陳亮經學述義〉,《東華漢學》第十七期(2013年6月)。
劉芝慶:《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鄭幸雅:〈識趣,空靈與情膩—論晚明文人的審美意識〉,《文學新鑰》第五期。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2007年6月。
鄭鈞瑋,《莊子生死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賴位政:《轉型視域下之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通」義及其實踐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收於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四、外語文獻(包括翻譯、國外學者使用中文書寫之著作)

Arnold Joseph Toynbee, “The Relation Between Life and Death,” Man’s Concern with Death(St. Louis : McGraw-Hill ).
Ch’ien, Edward T(錢新祖), Chiao Hung and the Resturing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Ming, New York:Colo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Ch’ien, Edward T., “Neither Structuralism Nor Lovejoy`s History of Ideas: A Disidentificaion with Professor Yü Ying-shih`s Review as a Dis-course,” Ming Studies 31(1991).
Elizabeth Shove, Comfort, Cleanliness and Convenienc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Normality(Oxford, England ; New York : Berg, 2003). 
Georg Lukacs, The Historical Novel, tr. Hannah and Stanley Mitchell, N. J., (Altantic Highlands: Humanities Press, 1978).
Havi Carel, Life and death in Freud and Heidegger(Amsterdam ; New York : Rodopi, 2006).
Yü, Ying-Shihm(余英時), “The Intellectual World of Chiao Hung Revisited: A Review Article,” Ming Studies 25(1988).(中譯本可見余英時著,程嫩生譯:〈重訪焦竑的思想世界〉,收於氏著,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加納喜光:〈醫書中所見的氣論──中國傳統醫學中的疾病觀〉,收入小野澤精一等編:《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1992。
(日)合山究:〈明末清初における「人生はドラマである」 の說〉,收於荒木見悟教授退休紀念會編:《荒木教授退休紀念論文集─中國哲學史研究論集》。福岡:葦書房,1981。
(日)荒木見悟:《明代思想研究-明代における儒教と仏教の交流》。東京:創文社,1972。
(日)荒木見悟:〈公安派の佛教思想〉,《明末宗教思想研究》。東京:創文社,1979。
(日)荒木見悟:《佛敎と儒敎:中國思想を形成するもの》。東京:平樂寺,昭和41年(1966)。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2006。
(日)馬昌淵也著,史甄陶譯:〈宋明時期儒學對靜坐的看法以及三教合一思想的興起〉,收於楊儒賓等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日)溝口雄三:〈公安派の道〉,《入矢教授小川教授退休記念中國文學語學論集》。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1974。
(日)溝口雄三著.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北京:三聯書店,2011。
(加)卜正民著,方駿等譯:《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北京:三聯書店,2004。
(加)高夫曼(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2004。
(法)卡繆(Albert Camus)著,張一喬譯:《異鄉人》。臺北:麥田,2013。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俄)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著,許海燕譯:《伊凡.伊里奇之死》。臺北:志文出版社,1997。
(美)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著,白裕承譯:《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臺北:大塊文化,1998。
(美)保羅.田利克(Paul Tillich)著,陳俊輝譯:《新存有》。臺北:水牛,2008。
(美)雷蒙.穆迪(Raymond A. Moody)著,林宏濤譯,《死後的世界》。臺北:商周出版,2012。
(英)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原著,張隆溪導讀:《靈魂的史詩:失樂園》。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英)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陳正國譯:《生與死的雙重變奏-人類生命的社會學詮釋》。臺北:東大,1997。
(德)貝克勒(Franz Boekle)編,張念東等譯:《向死而生》。北京:三聯書店,1995。
(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2012。
(挪威)艾皓德(Halvor Eifring)著,呂春憙譯:〈東亞靜坐傳統的特點〉,收於楊儒賓等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奧地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孫名之譯:《釋夢》。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奧地利)舒茲(Alfred Schutz)著,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第一冊)》。臺北:桂冠,1992。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8151507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5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啟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劉芝慶zh_TW
dc.creator (作者) 劉芝慶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13 16:19:44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13 16:19:4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13 16:19:4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1515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398-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5150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不少研究者早已指出,中國思想中對「死亡」的探索,為數頗繁。到了晚明時期,對死亡議題的關注,更是當時思潮的重要焦點之一。就在談生說死的眾多言論裡,公安三袁也深入其間,親身自證,思考反省了生死的問題。本文的出發點,就是對於他們生命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切身於心、一以貫之的思考重心──生死,不論是對死亡的焦慮,還是不知自身何去何從的生命疑惑,都是他們念茲在茲,企圖解決的問題。本文以生死的層面切入他們的思想世界,企圖要釐清的是,生死性命之學帶給他們的感受,到底是什麼?他們怎麼理解生死?為什麼這麼理解?是什麼因素,促使他們的改變?轉變之後的人生態度,又有何不同?在細觀三人著作,詳加分析之下,會發覺在他們的生死思考,呈現出許多有趣的現象,既有特殊的個人因緣,也有時代思潮的痕跡。這些觀點,並非只是泛泛地、印象式地連接到陽明心學、淨土、禪學等等,而是應該要更深入他們的思想,對他們的本身生命歷程與外部的環境背景作出更細膩、具體的探討與分析。

如果說時代背景是他們身處的歷史境遇,卻往往不能完全解釋他們為什麼這麼想,那我們就必須扣問在這些人的生命中,遇到了什麼樣的難題與困境。換句話說,不只是因為某些哲學思想促使這個人有這樣的看法,而是說在他生命中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他怎麼面對這個問題?他又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當他帶著這樣的疑惑來叩問世界,又產生什麼樣特殊的見解?這種問法,在晚明生死情切的普遍氛圍中,公安三袁就因此可能有了特殊的地位。因為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擁有他們獨特的才識與性格,生命歷程的不同,對生死的發言也呈現其獨特的風貌。他們同樣身處環境氛圍之中,又各有不同的際遇,如果說前者是同,後者是異,則在異與同之間,他們皆勇於對自己的生命負責,都不斷扣問這個困擾人們數千年的,卻始終難有統一答案的大哉問。因此三個人對生死的看法,既有時代的影響,也有個人不斷地反思,況且三人性格別有不同,對生死的理解,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本文的研究,即是以「自適」與「修持」為主軸,審視三人的言行經歷,深入他們的思想與行動,觀其言,察其行,探討他們的生死之學。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關懷生死的晚明思潮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0
第三節 研究取徑 13
第二章 在良知與因緣之間:袁伯修 21
第一節 凡人聰明者,多欠真實 21
第二節 道緣漸熟俗緣輕:伯修的學道歷程 27
a.艮背行庭之旨 31
b. 龍潭問學 41
c.伯修的自適 44
第三節 良知的真實,因緣的虛妄 49
a.參話頭與疑情工夫 49
b.談良知 61
第四節 小結:思想的曲折複雜處 74
第三章 見山又是山:袁中郎的生死之學 81
第一節 肆情以快意氣:不拘格套獨抒性靈 81
a.自適與文學 88
b.自適與禪學 92
第二節 再變而為苦寂:生命的收攝持謹 102
第三節 求生西方淨土:既重悟,也重修 111
a.《廣莊》:生命的難處 111
b. 鼓吹淨土的修持 121
第四節 小結:平淡是真,平實是道 130
第四章 最後的「活著」:袁小修 139
第一節 貪生怕死:僕隱隱有深怖 139
第二節 以身試法:酒色不礙菩提 150
a.小修的生命型態 150
b. 酒色不礙菩提 157
第三節 倘佯山水:去情習究生死 173
a 習氣染著 173
b. 樂山樂水 184
第四節 小結:正視生命的幽黯處 195
第五章 生死之道:對生命的認識 199
第一節 人性的基本焦慮:死亡困惑 199
第二節 一場遊戲一場夢:人生如夢,人生如戲 201
第三節 才與命的衝突:以「冷」處世,以「隔」涉世 214
第四節 小結 231
第六章 結論 233
附錄一 公安三袁年表 253
附錄二 李贄的生死之學* 267
引用文獻及書目 295
zh_TW
dc.format.extent 907701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5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死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袁宗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袁宏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袁中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三教zh_TW
dc.title (題名) 自適與修持-公安三袁的死生情切zh_TW
dc.title (題名) Self-contentment and Moral Cultivation: Life and Death seen by the Yuan Brothers of Gong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按作者或注釋者時代排列,近代以後則以筆畫)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收入《大正藏》,第2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姚秦)鳩摩羅什譯:《諸法無行經》,收入《大正藏》,第1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收入《大正藏》,第14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隋)智顗:《摩訶止觀》:收入《大正藏》,第46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收入《大正藏》,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收入《大正藏》,第31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牛僧儒、李復言(編):《玄怪錄.續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
(唐)白居易:《白居易集》。臺北:漢京,1984。
(唐)李商隱:《玉谿生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唐)杜甫:《杜少陵集詳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唐)宗密:《注華嚴法界觀門》,收入《大正藏》,第4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收入《大正藏》,第48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唐)宗密著,閻韜譯,《禪源諸詮集都序》。高雄:佛光,1996。
(唐)慧然集,《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七冊。臺北:新文豐,1983-1988。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收入《大正藏》,第10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宋)本嵩述:《華嚴七字經題法界觀三十門頌》,收入《大正藏》,第4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頁94。
(宋)延壽:《萬善同歸集》,收入《大正藏》,第48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翻譯名義集》,收入《大正藏》,第25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歐陽脩:《歐陽脩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宋)蘊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收入《大正藏》,第47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元)王實甫原著,(明)金聖歎批點:《第六才子書西廂記》。臺北:三民,2008。
(元)智徹:《禪宗決疑集》,收入《大正藏》,第48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明)元賢編:《繼燈錄》,收入《大正藏》,第86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明)王思任:《王季重十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明)王畿:《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永覺元賢,(清)為霖道霈重編:《永覺元賢禪師廣錄》,收入《卍續藏經》,第72冊。臺北:新文豐,1997。
(明)朱時恩輯:《居士分燈錄》,收入《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1997。
(明)江盈科:《江盈科集》。湖南:岳麓書社,2008。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李贄:《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明)呂坤:《呻吟語》。臺北:志一出版社,1994。
(明)吳廷翰:《吳廷翰集》。北京:中華書局,1984。
(明)牧雲通門:《七會語錄》,收入《明版嘉興大藏經》,第26冊。臺北:新文豐,1987。
(明)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統論》。出版地不詳,現藏於臺灣大學圖書館,1970。
(明)林兆恩:《林子全集》。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明)周汝登:《東越證學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明)袁中道:《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明)袁中道:《珂雪齋外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別集類》。第1376冊。中國科學院館藏萬曆四十六年刻本影印原書版。
(明)袁宗道:《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袁宏道:《珊瑚林》。明清響齋刻本。
(明)袁宏道:《袁宏道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明)耿定向:《耿天臺先生文集》。明萬曆二十六年刻本。 
(明)屠隆:《白瑜集》。臺北:偉文圖書,1977。
(明)屠隆:《栖真館集》。明萬曆十八年刻本。
(明)陸紹珩:《醉古堂劍掃》(又名《小窗幽記》)。臺北:文津,1993。
(明)雲栖袾宏:《蓮池大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明)湛然圓澄:《宗門或問》,收入《卍續藏經》。臺北:新文豐,1997,第126冊。
(明)屠隆:《娑羅館清言.續娑羅館清言》。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張岱:《陶庵夢憶/西湖夢尋》。臺北:頂淵,2004。
(明)張翰:《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許元釗錄:《雲門麥浪懷禪師宗門設難》,收入《卍續藏經》,第73冊。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8。
(明)湯顯祖:《湯顯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
(明)湯顯祖:《湯顯祖戲曲集》。臺北:里仁,1981。
(明)陶望齡:《歇庵集》。臺北:偉文圖書,1976。
(明)陶奭齡:《小柴桑喃喃錄》。國家圖書館藏,明崇禎間吳寧李為芝校刊本。
(明)焦竑:《焦氏筆乘(續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馮夢龍:《馮夢龍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明)雲栖袾宏,《竹窗隨筆》,臺北:新文豐,1997。
(明)無念:《黃蘗無念禪師復問》,收入《中華大藏經》,第 2輯第40 冊。臺北:修訂中華藏經會,1968。
(明)楊起元:《太史楊復所先生證學編》。東京:高橋情報,1991。
(明)談遷:《棗林雜俎》。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蕅益智旭選編:《淨土十要》。高雄:佛光出版社,1980。
(明)蕅益智旭:《蕅益智旭大師全集》。臺北:佛教書局,1989。
(明)憨山德清:《憨山老人夢游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明)憨山德清:《性相通說》。臺北:大千出版社,1999。
(明)鍾惺:《隱秀軒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明)聶豹:《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羅汝芳:《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譚元春:《譚元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清)丁元公等編:《湛然圓澄禪師語錄》,收入《卍續藏經》,第126冊。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8。
(清)丁宿章編輯:《湖北詩徵傳略》,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1707册集部詩文評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王弘撰:《山志》。北京:中華書局,1999。
(清)自融撰,(清)性磊輯補:《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收入《大正藏》,第79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清)周承弼等編修:《公安縣志》。臺北:學生書局,1969。
(清)納蘭性德:《納蘭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清)陸世儀:《論學酬答》,收於《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1997。
(清)黃宗羲:《黃黎洲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張廷玉等編:《明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清)嚴可均輯:《全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大般涅槃經》,收入《大正藏》,第12冊。臺北:新文豐,1983-88。
《中華大藏經》(臺北:修訂中華藏經會,1968)。
《禮記.中庸》,《重刋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1965。
朱劍心選注:《晚明小品選注》。臺北:臺灣商務,1964。
任巧珍譯注,董治安審閱:《三袁詩文選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
袁行霈撰:《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8。
楊明照校注拾遺:《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二、專書與專書論文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學生書局,2000。
王尚義:《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臺北:水牛,2004。
巴壺天:《藝海微瀾》。台北:廣文書局,1987。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汎森:《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臺北:聯經,2013。
王均江:《衝突與和諧——李贄思想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
王春瑜:《明朝酒文化》。臺北:東大,1990。
王鴻泰:《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2007。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任訪秋:《袁中郎研究》。上海:上海古籍,1983。
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正聞,2004。
印順:《佛法概論》。新竹:正聞,2003。
印順:《淨土與禪》。臺北:正聞,2003。
印順:《無諍之辯》。臺北:正聞,1985。
江政寬:〈歷史、虛構與敘事論述〉,收於盧建榮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2001。
江燦騰:《明清民國佛教思想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稱涯為中心》。臺北:新文豐,1990。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
何宗美:《文人結社與明代文學的演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何宗美:《公安派結社考論》。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何善蒙:《三一教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2004。
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1994。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1987。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2004。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三聯書店,2004。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汪榮祖:《史傳通說》。臺北:聯經,1997。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2002。
吳兆路:《中國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臺北:臺灣商務,2000。
吳康:《中國古代夢幻》。臺北:萬象圖書,1994。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吳震:《泰州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9。
巫仁恕、狄雅斯(Imma Di Biase)合著:《游道:明清旅遊文化》。臺北:三民書局,2010。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2002。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世風變異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收於《周作人全集(五)》。臺北:藍燈文化,1992。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1999。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周群:〈論袁宗道的《四書》詮釋〉,收於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周群:《袁宏道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周質平:《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兼論袁宏道的生平及其風格》。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易聞曉:《公安派的文化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3。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整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林其賢:《李卓吾事蹟繫年》。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林其賢:《李卓吾的佛學與世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林美惠:《朱子學與死亡倫理現象學》。臺南:復文圖書,2010。
林海權:《李贄年譜考略》。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臺北:立緒,1999。
林鎮國:《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
邱敏捷:《修持與參禪:晚明袁宏道的佛教思想》。臺北:商鼎,1993。
范宜如:《行旅.地誌.社會記憶:王士性紀遊書寫探討》。臺北:萬卷樓,2011。
范嘉晨、段慧冬:《晚明公安派性靈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袁光儀:《李卓吾新論》。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出版社,2008。
馬定波:《中國佛教心性說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80。
張永剛:《東林黨議與晚明文學活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張再林:《車過麻城再晤李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終極視域的開啟與交融》。北京:中國人民
大學出版社,2011。
張隆溪:《比較文學入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張隆溪:《五色韻母:從兩本書開始的神奇旅程》。臺北:大塊文化,2008。
張維昭:《悖離與回歸-晚明士人美學態度的現代觀照》。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張衛紅:《羅念庵的生命歷程與思想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9。
曹淑娟:《孤光自照-晚明文士的言說與實踐》。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曹淑娟:《晚明性靈小品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許敏:〈商業與社會變遷〉,收於萬明編:《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北京:商務出版社,2005。
許蘇民:《李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郭于華:《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臺北:洪葉文化,1994。
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陳永革:《近世中國佛教思想史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陳思賢:《西洋政治思想史(中世紀篇)》。臺北:五南,2007。
陳俊輝:《海德格論存有與死亡》。臺灣:學生書局,1994。
陳美雪:《湯顯祖的戲曲藝術》。臺北:學生書局,1997。
陳堅:《中國佛教學術論典(15):煩惱即菩提》。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 
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9。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1988。
陳廣宏:《竟陵派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1994。
黃明理:《「晚明文人」型態之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
黃卓越:《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黃卓越:《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傅正谷:《中國夢文學史:先秦兩漢部分》。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2004。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2001。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店,2005。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彭國翔編:《學思答問-余英時訪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楊正顯:《陶望齡與晚明思想》。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1995。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導論〉,收入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史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
聖嚴法師:《明末佛教之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聖嚴法師著,釋會靖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臺北:法鼓文化,2009。
鄒元江:《湯顯祖新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
葉舒憲:《詩可以興-神話思維與詩國文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葉嘉瑩:《南宋名家詞講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葛兆光:《中國禪思想史──從六世紀到九世紀》。北京:北京大學,2006。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廖藤葉:《中國夢戲研究》。臺北:學思出版社,2000。
賈宗普:《公安派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2008。
趙偉:《林兆恩與《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趙偉:《晚明狂禪思潮與文學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7。
熊道麟:《先秦夢文化探微》。臺北:學海出版社,2004。
鄧克銘:《華嚴思想之心與法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2008。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臺北:曉園,1993。
劉文英、曹田玉:《夢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劉季倫:《李卓吾》。臺北:東大,1999。
劉海濱:《焦竑與晚明會通思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劉貴傑:《佛教哲學》。臺北:五南,2006。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2009。
鄭志明:《民俗生死學》。臺北:文津,2008。
鄭志明:《佛教生死學》。臺北:文津,2006。
鄭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臺北:學生,1988。
鄭志明:《道教生死學》。臺北:文津,2006。
鄭幸雅:《晚明清言研究:醒世癒病,自覺自解》。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2005。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
蕭國亮:《中國娼妓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
賴賢宗:《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臺北:新文豐,2006。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99。
錢鍾書:《談藝錄》。臺北:書林,1988。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第七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錢穆:《晚學盲言(下)》。臺北:東大,1996。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1991。
鄺士元:《國史論衡(第二冊)》。臺北:里仁書局,1998。
鍾林斌:《公安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10。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1993。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臺北:文津,1994。
戴紅賢:《袁宏道與晚明性靈文學思潮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羅宗強:《當代名家學術思想文庫.羅宗強卷》。北京:萬卷出版公司,2010。
譚佳:《敘事的神話:晚明敘事的現代性話語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龔鵬程:《才》。臺北:學生書局,2006。
龔鵬程:《佛學新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學生書局,1992。
龔鵬程:《異議分子》。臺北:印刻,2004。
三、期刊與碩博士論文
毛文芳:〈晚明「狂禪」探論〉,《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
毛興貴:〈死亡、此在與存在-論死亡問題對海德格哲學的意義〉,《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4第 5期(2007年9月)。
左東嶺:〈陽明心學與湯顯祖的言情說〉,《文藝研究》(2000年5月)。
呂妙芬:〈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99年12月)。
宋明宏:《《維摩詰經》思想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京圭:《明代文人結社運動的研究-以復社為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89。
李函真、陳繼權:〈《中陰大聞解脫》卷與死亡研究內容之探討〉,《新世紀宗教研究》第五卷第三期(2007年3月)。
周群:〈論袁宏道的佛學思想〉,《中華佛學研究》第六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年3月。
徐泓:〈明末社會風氣的變遷〉,《明末社會變化與文化新傾向研討會論文》(第五屆東洋學學術演講會),漢城:漢城大學主辦,1986。
張祥龍:〈「Dasein」的含義與譯名(「緣在」)-理解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線索〉,《普門學報》(臺北:佛光山文教基會會)第7期(2002年1月)。
陳立勝:〈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臺大歷史學報》29期(2002年6月)。
陳萬益:《晚明性靈文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
梅廣:〈錢新祖教授與焦竑的再發現〉,《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九期。1998年3月。
游淙祺:〈舒茲論處境與行動〉,《揭諦》第四期(2002年7月)。
黃莘瑜:〈論中晚明情觀於社會經濟視野下的所見與侷限〉,《清華學報》新第38卷第2期。新竹:清華大學,2008。
黃莘瑜:〈遂涉俳優體,將延歲月身:湯顯祖的創作顛峰及其經濟與性命之學〉,《明代研究》第十二期(2009年6月),頁113。
黃雅雯:《袁中道溪遊生活研究-以《遊居柿錄》為例》。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4。
黃繼立:《「身體」與「工夫」:明代儒學身體觀類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台大中文學報》第三十期。2009年6月。
楊儒賓:〈論「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五卷,第三期。2005年9月。
鄭文惠:〈公共園林與人文建構:明代中期虎丘地景的文化書寫〉,《政大中文學報》第十一期(2009年6月)。
鄭淑娟:《李卓吾儒學思想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鄧克銘:〈借禪詮儒:袁宗道之四書說解─以「性體」、「致知格物」為中心〉,
《文與哲》第16期。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2010。
廖俊裕:〈儒學的生死學-以晚明儒學為文本〉,《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四期(2004年12月),頁230-233。
劉芝慶:〈北宋理學「天人之道」溯源:以唐中葉「氣、天、易」為線索〉,《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48卷第4期(2010年12月)。
劉芝慶:〈白話文學與文學革命-重探胡適《白話文學史》〉,《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4卷第1期(2011年4月)。
劉芝慶:〈李贄的生死之學〉,《新世紀宗教研究》10-1期(2011年9月)。
劉芝慶:〈林希逸莊子學發微〉,《九州學林》,2011年夏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劉芝慶:〈陳亮經學述義〉,《東華漢學》第十七期(2013年6月)。
劉芝慶:《修身與治國-從先秦諸子到西漢前期身體政治論的嬗變》。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鄭幸雅:〈識趣,空靈與情膩—論晚明文人的審美意識〉,《文學新鑰》第五期。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2007年6月。
鄭鈞瑋,《莊子生死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賴位政:《轉型視域下之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通」義及其實踐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收於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四、外語文獻(包括翻譯、國外學者使用中文書寫之著作)

Arnold Joseph Toynbee, “The Relation Between Life and Death,” Man’s Concern with Death(St. Louis : McGraw-Hill ).
Ch’ien, Edward T(錢新祖), Chiao Hung and the Resturing of Neo-Confucianism in the Late Ming, New York:Colo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Ch’ien, Edward T., “Neither Structuralism Nor Lovejoy`s History of Ideas: A Disidentificaion with Professor Yü Ying-shih`s Review as a Dis-course,” Ming Studies 31(1991).
Elizabeth Shove, Comfort, Cleanliness and Convenienc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Normality(Oxford, England ; New York : Berg, 2003). 
Georg Lukacs, The Historical Novel, tr. Hannah and Stanley Mitchell, N. J., (Altantic Highlands: Humanities Press, 1978).
Havi Carel, Life and death in Freud and Heidegger(Amsterdam ; New York : Rodopi, 2006).
Yü, Ying-Shihm(余英時), “The Intellectual World of Chiao Hung Revisited: A Review Article,” Ming Studies 25(1988).(中譯本可見余英時著,程嫩生譯:〈重訪焦竑的思想世界〉,收於氏著,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加納喜光:〈醫書中所見的氣論──中國傳統醫學中的疾病觀〉,收入小野澤精一等編:《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1992。
(日)合山究:〈明末清初における「人生はドラマである」 の說〉,收於荒木見悟教授退休紀念會編:《荒木教授退休紀念論文集─中國哲學史研究論集》。福岡:葦書房,1981。
(日)荒木見悟:《明代思想研究-明代における儒教と仏教の交流》。東京:創文社,1972。
(日)荒木見悟:〈公安派の佛教思想〉,《明末宗教思想研究》。東京:創文社,1979。
(日)荒木見悟:《佛敎と儒敎:中國思想を形成するもの》。東京:平樂寺,昭和41年(1966)。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2006。
(日)馬昌淵也著,史甄陶譯:〈宋明時期儒學對靜坐的看法以及三教合一思想的興起〉,收於楊儒賓等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日)溝口雄三:〈公安派の道〉,《入矢教授小川教授退休記念中國文學語學論集》。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1974。
(日)溝口雄三著.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開》。北京:三聯書店,2011。
(加)卜正民著,方駿等譯:《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北京:三聯書店,2004。
(加)高夫曼(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2004。
(法)卡繆(Albert Camus)著,張一喬譯:《異鄉人》。臺北:麥田,2013。
(法)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俄)托爾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著,許海燕譯:《伊凡.伊里奇之死》。臺北:志文出版社,1997。
(美)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著,白裕承譯:《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臺北:大塊文化,1998。
(美)保羅.田利克(Paul Tillich)著,陳俊輝譯:《新存有》。臺北:水牛,2008。
(美)雷蒙.穆迪(Raymond A. Moody)著,林宏濤譯,《死後的世界》。臺北:商周出版,2012。
(英)約翰.彌爾頓(John Milton)原著,張隆溪導讀:《靈魂的史詩:失樂園》。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英)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陳正國譯:《生與死的雙重變奏-人類生命的社會學詮釋》。臺北:東大,1997。
(德)貝克勒(Franz Boekle)編,張念東等譯:《向死而生》。北京:三聯書店,1995。
(德)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2012。
(挪威)艾皓德(Halvor Eifring)著,呂春憙譯:〈東亞靜坐傳統的特點〉,收於楊儒賓等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奧地利)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孫名之譯:《釋夢》。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奧地利)舒茲(Alfred Schutz)著,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第一冊)》。臺北:桂冠,199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