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先秦漢初五行思維方式研究
On the Thinking Mode of Five Phases in Pre-Qin and Early Han Dynasty
作者 詹筌亦
貢獻者 林啟屏
詹筌亦
關鍵詞 五行
思維方式
宇宙觀
四方
類應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Sep-2013 16:19:55 (UTC+8)
摘要 五行觀念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深層的基因,影響中國人的知識與生活甚巨,本文從思維方式、宇宙觀與知識體系作為切入點,梳理先秦至漢初五行思維方式之建構過程與意義內涵。
第二章思考五行宇宙圖式的起源。透過觀察四時宇宙圖式的內涵,可以發現五行宇宙圖式乃是奠基於四時宇宙圖式及四時知識體系中發展而來,將四時知識體系融攝於五行宇宙圖式中,進而開展出五行知識體系,成為中國先民認識與理解世界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探討五行宇宙圖式形成之過程。中國先民在分類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多本」配應模式,透過自然時物以及象徵意義將方位、季節、色彩與五行配應,並凝聚出各行的核心概念,形成一組配應模式,呈現「木-春-東-青-生」,「火-夏-南-赤-長」,「土-中-黃-中」,「金-秋-西-白-殺/收穫」,「水-冬-北-黑-藏」的宇宙圖式。
第四章討論五行宇宙圖式在人文世界之運用。五行宇宙圖式與五行知識體系在人文世界中成為君王政令與人類行為的規範與法則。而在中國醫學方面,則以五行宇宙圖式理解人類身體,將五臟納入五行系統,視為「五行的身體」。藉由五行於政令與人體領域的應用,說明五行宇宙圖式為有機整體宇宙觀,形成類應思維模式,在此種基礎上型塑五行宇宙圖式的基本架構。
透過對於五行宇宙圖式與五行知識體系的研究,以期增加對於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及文化傳統的認識與理解。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著作時代排序)

《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儀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爾雅》,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春秋‧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漢‧伏生撰:《尚書大傳》,《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漢‧劉安編,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2版。
漢‧戴德:《大戴禮記》,《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宏業書局,1996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漢‧崔寔:《四民月令》,《叢書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
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頂淵文化,2005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黎翔鳳,《管子校注》,臺北:中華書局,2006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1983年。
中村璋八:《五行大義校註》,東京:汲古書院,1984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懷信:《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撰人不詳:《黃帝內經靈樞》,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二、專書與專書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于省吾:〈釋四方和四方 的兩個問題〉,收於氏著:《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及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井上聰:《先秦陰陽五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仁井田陞著,牟發松譯:《中國法制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建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
王祥齡:《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編著:《中國氣候學總論》,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
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成中英:《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
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艾蘭:《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何介鈞:《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吾淳:《中國哲學的起源──前諸子時期觀念、概念、思想發生發展及成型的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呂思勉:〈辨梁任公〈陰陽五行說之來歷〉〉,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呂振羽:《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1980年。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0年。
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震:《哲學的宇宙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再版。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李甲孚:《中國法制史》,臺北:聯經出版,1988年。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李約瑟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二冊「中國科學思想史(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修訂三版。
李景淵:《史前認識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鐘鼎文化,1967年。
李維-史特勞斯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1989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2005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肖巍:《宇宙的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林會承:《先秦時期中國居住建築》,臺北:六合出版社,1984年。
金祖孟:《中國古宇宙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侯良:《塵封的文明──神秘的馬王堆漢墓》,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胡適:〈論秦畤及《周官書》〉,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據1944年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影印),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72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北京:北京圖書館,2000年。
胡厚宣:〈殷卜辭中所見四方受年與五方受年考〉,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主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86年。
范文瀾:〈與顧頡剛論五行說的起源〉,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徐文珊:〈儒家和五行的關係〉,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徐復觀:《陰陽五行觀念之演變及若干有關文獻的成立時代與解釋的問題》,臺北:民主評論社,196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恩斯特‧卡西爾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1版。
殷南根:《五行新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馬空群:《尚書洪範五行正義──澄清歷代對五行之誤解》,臺北:海獅出版公司,2001年。
高去尋:〈殷代大墓的木室及其涵義之推測〉,收於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考古編》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原載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九冊下,1969年10月。
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1990年。
張周天:《宇宙人生與中國文化》,臺北:巨流圖書,1989年。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臺北:五南圖書,1982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臺北:巨流圖書,1989年。
戚啟勳編譯:《中國氣候概論》,未著錄出版地與出版者,1974年。
曹錦炎、沈建華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第十一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梁啟超:〈陰陽五行說之來歷〉,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莊雅州:《夏小正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885年。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臺北:學海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郭沫若:《卜辭通纂》,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76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9年。
陳槃:〈寫在〈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之後〉,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陳江風:《天人合一:觀念與華夏文化傳統》,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陳茂仁:《楚帛書研究》,收入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十一編第十五冊。
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年。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文物藝術》,湖北:湖北美術,1992年。
童書業:〈五行說起源的討論〉,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馮時:〈天地交泰觀的考古學研究〉,收於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楊慶堃著,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修訂二版。
楊學鵬:《陰陽五行--破譯、詮釋、激活》,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楊樹達:〈甲文中之四方神名與風名〉,收於氏著:《積微居甲文說》,臺灣:臺灣大通書局,1971年。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2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路先‧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2006年。
漢寶德:《中國的建築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2004年。
趙仲牧:〈思維的分類與思維的演化〉,收入鄧啟耀編:《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四川:重慶出版社,1992年。
鄢良:《人身小天地--中國象數醫學源流》,臺北:明文書局,1994年。
齊思和:〈五行說之起源〉,收入氏著:《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劉節:〈〈洪範〉疏證〉,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劉節:〈論今古學書〉,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修訂版。
劉敦楨等編撰:《中國古代建築史》,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
翦伯贊:《秦漢史》,香港:中國圖書出版社,1984年。
蔡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灣:唐山出版社,1996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年。
錢穆:〈評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戴君仁:〈陰陽五行說究源〉,收入胡適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77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年。
謝扶雅:〈田駢和鄒衍〉,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謝松齡:《陰陽五行與中醫學》,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譚戒甫:〈思孟五行考〉,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龐樸:《穰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2000年。
嚴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饒宗頤、曾憲通編著:《楚帛書》,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5年。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第五冊,臺北:新文豐,2003年初版。
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顧頡剛:〈跋錢穆〈評〈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欒調甫:〈梁任公五行說之商榷〉,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三、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與研討會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志紅:〈五行類比的邏輯結構〉,《雲南中醫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1996年。
王金凌:〈論京房的宇宙圖式〉,《輔仁國文學報》第9期,1993年6月。
王繼訓:〈先秦秦漢陰陽五行思想之探析〉,《管子學刊》第1期,2003年。
白奚:〈中國古代陰陽與五行說的合流-《管子》陰陽五行思想新探〉,《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1997年。
安志敏、陳公柔:〈長沙戰國繒書及其有關問題〉,《文物》1963年第9期。
成中英:《《易經》的方法思維》,《國文天地》第6卷第11期,1991年4月。
牟鍾鑑:〈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比較分析--兼論秦漢之際的學術思潮〉,收於《哲學研究》第1期,1984年。
吳一舟:〈中國哲學的宇宙論與人生論〉,《中原文獻》第25卷4期,1993年10月。
李志林:〈論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兩重性──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的一個重要側面〉,《國文天地》第7卷第1期,1992年6月。
李國文:〈彝族的五行生人及其宇宙觀〉,《宗教哲學》第4卷第1期,1998年。
李國安:〈類比的思維──一項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初步考察〉,《哲學與文化》第16卷第1期,1989年1月。
邢玉瑞:〈陰陽五行學說與原始思維〉,《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期,2004年3月。
周行之:〈今本「禮記•月令」必出於「呂氏春秋」〉,《成大中文學報》第3期,1995年5月。
周鳳五:〈說巫〉,《臺大中文學報》1989年第三期。
武占江:〈四時與陰陽五行-先秦思想史的另一條線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6卷第3期,2003年。
姜廣輝:〈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特點〉,《孔孟學報》第62期,1991年9月。
胡化凱:〈五行說--中國古代的符號體系〉,《自然辯證法通訊》第17卷第3期,1995年3月。
胡化凱:〈五行說的數學論證〉,《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5年第5期,1995年10月。
胡化凱:〈中國古代的五元化科學分類理論〉,《大自然探索》1996年第2期,1996年6月。
胡化凱:〈五行起源新探〉,《安徽史學》1997年第1期,1997年3月。
胡化凱:〈簡論五行說的演變與發展〉,《中國文化月刊》第206期,1997年。
胡厚宣:〈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第1期。
胡厚宣:〈卜辭零簡〉,《責善半月刊》第2卷第18期,1968年5月。
孫廣仁:〈古代哲學的氣化學說與中醫學的氣化理論〉,《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1年5月。
徐克謙:〈陰陽五行學說:中國古代的宇宙解釋系統〉,《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2卷第4期,1999年。
徐志輝〈天人感應論與中國古代宇宙觀〉,《齊魯學刊》2004年第4期。
翁銀陶:〈略論先秦兩漢的陰陽五行學說〉,《內蒙古社會科學》第24卷第3期,2003年。
連紹名:〈殷墟卜辭中的四戈與四巫〉,《殷都學刊》2008年第4期。
陳槃:〈先秦兩漢帛書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本,1953年6月。
陳福濱:〈陰陽五行與「黃帝內經」〉,《哲學與文化》第24卷10期,1997年10月。
陳德興:〈《黃帝內經》氣論的思想內涵〉,《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1期,2001年。
馮樹勳:〈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
黃信陽:〈陰陽五行關係〉,《中國道教》第4期,2002年。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維〉,《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年3月。
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思想〉,《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7月。
楊儒賓:〈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
楊儒賓:〈通天之柱與維護──木的原型象徵〉,第五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全國學術研討會議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4年10月。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台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
楊儒賓:〈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38卷第4期,2008年。
溫長路、溫武兵:〈對中醫五行構式的橫向觀察與思考〉,《河南中醫》第20卷第1期,2000年。
葛志毅:〈重論陰陽五行之學的形成〉,《中華文化論壇》第1期,2003年。
趙東栓:〈陰陽五行──諸子前的「原初哲學」〉,《克山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
劉可勛:〈從數學模型看中醫五行藏象的系統特徵〉,《中醫研究》第6卷第1期,1993年。
劉可勛:〈「氣」,宇宙模式的文化要義與中醫學〉,《中國醫藥學報》第13卷第3期,1998年。
劉長林:〈《內經》的五行學說與系統論〉,《社會科學輯刊》第4期,1980年。
劉寶才:〈先秦思想史上的陰陽五行學說〉,《人文雜誌》1986年第3期。
潘朝陽:〈「中心一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結構〉,《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第23期,1995年3月。
鄭吉雄:〈中國古代形上學中數字觀念的發展〉,臺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2005年。
鄭吉雄、楊秀芳、朱歧祥、劉承慧:〈先秦經典「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5期, 2009年9月。
鄭毓瑜:〈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
鄭毓瑜:〈替代與類推──「感知模式」與上古文學傳統〉,《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3月。
鄭毓瑜:〈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清華學報》新第41卷第1期,2011年3月。
鄭毓瑜:〈「文」的發源──從「天文」與「人文」的類比談起〉,《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
蕭登福:〈先秦子書所見之陰陽五行說〉,《宗教哲學》第5卷第4期,1999年。
龐樸:〈火曆鉤沉──一個遺失已久的古曆之發現〉,《中國文化》創刊號,1989年12月。
饒宗頤:〈四方風新義〉,《中山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
櫻井謙介著,李建民譯:〈《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注中有關五臟之記載〉,《大陸雜誌》,2000年7月。
顧忠華:〈巫術、宗教與科學的「世界圖像」-一個宗教社會學的考察〉,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舉辦「論命、靈、科學──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研討會」,1997年12月5、6日。

四、學位論文

吳振鵬:《陰陽五行之研究》,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李國璽:《秦漢之際陰陽五行政治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汪義麗:《帛書《五行篇》思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林明正:《《說文》陰陽五行觀探析及對後世字書之影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林金泉:《周秦陰陽五行家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2年。
林哲民:《《黃帝內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金仕起:《古代解釋生命危機的知識基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崔逸華:《禮記‧月令》與庶民生活關聯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張寅成:《戰國秦漢時代的禁忌──以時日禁忌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莊曙瑜:《《管子‧幼官圖》析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許信昌:《秦簡日書數術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郭國泰:《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陳冠明:《陰陽五行思想、原理與推算法則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楊素珍:《秦漢以前「四方」觀念的演變及發展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楊濟襄:《秦漢以前「四方」觀念的演變及發展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葉美玲:《論《黃帝內經》中陰陽五行的運用》,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裘正:《《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蔡翼隆:《禮記中的陰陽五行思想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蔡璧名:《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因何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5年。
鄭惠珍:《中西圖書分類原理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蕭進銘:《《內經》認識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7151007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151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啟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詹筌亦zh_TW
dc.creator (作者) 詹筌亦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13 16:19:55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13 16:19:5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13 16:19:5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7151007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39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100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五行觀念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深層的基因,影響中國人的知識與生活甚巨,本文從思維方式、宇宙觀與知識體系作為切入點,梳理先秦至漢初五行思維方式之建構過程與意義內涵。
第二章思考五行宇宙圖式的起源。透過觀察四時宇宙圖式的內涵,可以發現五行宇宙圖式乃是奠基於四時宇宙圖式及四時知識體系中發展而來,將四時知識體系融攝於五行宇宙圖式中,進而開展出五行知識體系,成為中國先民認識與理解世界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探討五行宇宙圖式形成之過程。中國先民在分類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多本」配應模式,透過自然時物以及象徵意義將方位、季節、色彩與五行配應,並凝聚出各行的核心概念,形成一組配應模式,呈現「木-春-東-青-生」,「火-夏-南-赤-長」,「土-中-黃-中」,「金-秋-西-白-殺/收穫」,「水-冬-北-黑-藏」的宇宙圖式。
第四章討論五行宇宙圖式在人文世界之運用。五行宇宙圖式與五行知識體系在人文世界中成為君王政令與人類行為的規範與法則。而在中國醫學方面,則以五行宇宙圖式理解人類身體,將五臟納入五行系統,視為「五行的身體」。藉由五行於政令與人體領域的應用,說明五行宇宙圖式為有機整體宇宙觀,形成類應思維模式,在此種基礎上型塑五行宇宙圖式的基本架構。
透過對於五行宇宙圖式與五行知識體系的研究,以期增加對於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及文化傳統的認識與理解。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回顧……………………………………………………………………6
    一、五行研究之文獻回顧………………………………………………………6
      (一)歷史研究……………………………………………………………6
      (二)思想研究……………………………………………………………8
      (三)科學研究……………………………………………………………9
    二、中國分類思維研究之文獻回顧…………………………………………10
  第三節 時代斷限與研究進路……………………………………………………13

第二章 五行宇宙圖式起源之討論──以宇宙圖式與知識體系為思考核心………15
  第一節 五行宇宙圖式之起源──以楚帛書之四時宇宙圖式為切入點………16
    一、二分二至:四時宇宙觀之基礎…………………………………………18
    二、物類配應:四時宇宙圖式之建構………………………………………25
  第二節 四方宇宙觀與五方宇宙觀──五行宇宙圖式與四時宇宙圖式………34
    一、由甲骨卜辭探討四方宇宙觀與五方宇宙觀……………………………34
    二、由文字形體探討四方宇宙觀與五方宇宙觀……………………………37
    三、由墓葬木室探討四方宇宙觀與五方宇宙觀……………………………40
    四、由式圖結構探討四方宇宙觀與五方宇宙觀……………………………42
  第三節 小結:五行宇宙圖式的多本源起………………………………………47

第三章 自然世界的五行宇宙圖式──五行知識體系及其核心概念的建構………53
  第一節 五行宇宙圖式之基礎──季節、方位與色彩之配應…………………54
    一、季節與方位配應之可能緣由……………………………………………56
    二、色彩與方位配應之可能緣由……………………………………………61
  第二節 五行宇宙圖式之發展──四時時令與五行時令之融攝………………66
  第三節 五行宇宙圖式之形成──五行知識體系核心概念之建構……………70
    一、木行之生…………………………………………………………………72
    二、火行之長…………………………………………………………………75
    三、水行之藏…………………………………………………………………77
    四、金行之殺…………………………………………………………………80
    五、土行之中…………………………………………………………………82
  第四節 小結………………………………………………………………………84

第四章 人文世界的五行宇宙圖式──五行知識體系在社會與醫學的應用………87
  第一節 社會的五行宇宙圖式──五行作為人事與政令之指導原則…………88
    一、木行:從自然之生到人文之興…………………………………………89
    二、火行:從自然之長到人文之行…………………………………………99
    三、金行:從自然之殺到人文之刑………………………………………103
    四、水行:從自然之藏到人文之息………………………………………107
    五、土行:從自然之中到人文之載………………………………………111
  第二節 身體的五行宇宙圖式──五行知識體系在身體醫學之運用………112
    一、五行知識體系與身體醫學之配應模式………………………………114
    二、五行宇宙圖式在身體醫學之運作模式………………………………119
  第三節 小結:五行宇宙圖式與類應思維模式之摶成………………………124

第五章 結論…………………………………………………………………………131

參考書目………………………………………………………………………………135
zh_TW
dc.format.extent 545983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151007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五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思維方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宇宙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四方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類應zh_TW
dc.title (題名) 先秦漢初五行思維方式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On the Thinking Mode of Five Phases in Pre-Qin and Early Han Dynas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著作時代排序)

《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儀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爾雅》,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
春秋‧左丘明撰,吳‧韋昭注:《國語》,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4月。
漢‧伏生撰:《尚書大傳》,《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漢‧劉安編,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民國68年2版。
漢‧戴德:《大戴禮記》,《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宏業書局,1996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漢‧崔寔:《四民月令》,《叢書集成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
唐‧王冰:《黃帝內經素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頂淵文化,2005年。
清‧王聘珍:《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黎翔鳳,《管子校注》,臺北:中華書局,2006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1983年。
中村璋八:《五行大義校註》,東京:汲古書院,1984年。
袁珂:《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
黃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懷信:《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撰人不詳:《黃帝內經靈樞》,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二、專書與專書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
于省吾:〈釋四方和四方 的兩個問題〉,收於氏著:《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及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井上聰:《先秦陰陽五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仁井田陞著,牟發松譯:《中國法制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建文:《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臺北:東大圖書,1995年。
王祥齡:《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王夢鷗:《鄒衍遺說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編著:《中國氣候學總論》,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
白川靜著,加地伸行、范月嬌譯:《中國古代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
成中英:《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臺北:三民書局,197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
艾蘭、汪濤、范毓周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艾蘭:《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何介鈞:《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何新:《諸神的起源》,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吾淳:《中國哲學的起源──前諸子時期觀念、概念、思想發生發展及成型的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呂思勉:〈辨梁任公〈陰陽五行說之來歷〉〉,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呂振羽:《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上海:三聯書店,1980年。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0年。
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震:《哲學的宇宙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再版。
李方桂:《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李甲孚:《中國法制史》,臺北:聯經出版,1988年。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李約瑟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二冊「中國科學思想史(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修訂三版。
李景淵:《史前認識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臺北:鐘鼎文化,1967年。
李維-史特勞斯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臺北:聯經出版,1989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2005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肖巍:《宇宙的觀念》,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周策縱:《古巫醫與「六詩」考──中國浪漫文學探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林會承:《先秦時期中國居住建築》,臺北:六合出版社,1984年。
金祖孟:《中國古宇宙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侯良:《塵封的文明──神秘的馬王堆漢墓》,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胡適:〈論秦畤及《周官書》〉,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據1944年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影印),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72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北京:北京圖書館,2000年。
胡厚宣:〈殷卜辭中所見四方受年與五方受年考〉,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主編:《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86年。
范文瀾:〈與顧頡剛論五行說的起源〉,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徐文珊:〈儒家和五行的關係〉,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徐復觀:《陰陽五行觀念之演變及若干有關文獻的成立時代與解釋的問題》,臺北:民主評論社,196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恩斯特‧卡西爾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1版。
殷南根:《五行新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馬空群:《尚書洪範五行正義──澄清歷代對五行之誤解》,臺北:海獅出版公司,2001年。
高去尋:〈殷代大墓的木室及其涵義之推測〉,收於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論文類編‧考古編》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原載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九冊下,1969年10月。
張立文主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1990年。
張周天:《宇宙人生與中國文化》,臺北:巨流圖書,1989年。
張晉藩:《中國法制史》,臺北:五南圖書,1982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臺北:巨流圖書,1989年。
戚啟勳編譯:《中國氣候概論》,未著錄出版地與出版者,1974年。
曹錦炎、沈建華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第十一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梁啟超:〈陰陽五行說之來歷〉,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莊雅州:《夏小正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885年。
許進雄:《簡明中國文字學》,臺北:學海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郭沫若:《卜辭通纂》,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76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9年。
陳槃:〈寫在〈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之後〉,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陳江風:《天人合一:觀念與華夏文化傳統》,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陳茂仁:《楚帛書研究》,收入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十一編第十五冊。
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台灣原住民為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年。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文物藝術》,湖北:湖北美術,1992年。
童書業:〈五行說起源的討論〉,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馮時:〈天地交泰觀的考古學研究〉,收於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馮時:《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修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楊慶堃著,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年。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修訂二版。
楊學鵬:《陰陽五行--破譯、詮釋、激活》,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楊樹達:〈甲文中之四方神名與風名〉,收於氏著:《積微居甲文說》,臺灣:臺灣大通書局,1971年。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2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路先‧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雷可夫(George Lakoff)、詹森(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聯經出版,2006年。
漢寶德:《中國的建築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2004年。
趙仲牧:〈思維的分類與思維的演化〉,收入鄧啟耀編:《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四川:重慶出版社,1992年。
鄢良:《人身小天地--中國象數醫學源流》,臺北:明文書局,1994年。
齊思和:〈五行說之起源〉,收入氏著:《中國史探研》,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劉節:〈〈洪範〉疏證〉,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劉節:〈論今古學書〉,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劉昭民:《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修訂版。
劉敦楨等編撰:《中國古代建築史》,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
翦伯贊:《秦漢史》,香港:中國圖書出版社,1984年。
蔡錦昌:《拿捏分寸的思考──荀子與古代思想新論》,臺灣:唐山出版社,1996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
鄭張尚芳:《上古音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年。
錢穆:〈評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錢穆:《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戴君仁:〈陰陽五行說究源〉,收入胡適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臺北:牧童出版社,1977年。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年。
謝扶雅:〈田駢和鄒衍〉,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謝松齡:《陰陽五行與中醫學》,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年。
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譚戒甫:〈思孟五行考〉,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龐樸:《穰莠集──中國文化與哲學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2000年。
嚴文明:《仰韶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饒宗頤、曾憲通編著:《楚帛書》,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5年。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第五冊,臺北:新文豐,2003年初版。
顧頡剛:〈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顧頡剛:〈跋錢穆〈評〈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欒調甫:〈梁任公五行說之商榷〉,收入《古史辨》第五冊,臺北:藍燈文化,1987年。

三、期刊論文、論文集論文與研討會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志紅:〈五行類比的邏輯結構〉,《雲南中醫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1996年。
王金凌:〈論京房的宇宙圖式〉,《輔仁國文學報》第9期,1993年6月。
王繼訓:〈先秦秦漢陰陽五行思想之探析〉,《管子學刊》第1期,2003年。
白奚:〈中國古代陰陽與五行說的合流-《管子》陰陽五行思想新探〉,《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1997年。
安志敏、陳公柔:〈長沙戰國繒書及其有關問題〉,《文物》1963年第9期。
成中英:《《易經》的方法思維》,《國文天地》第6卷第11期,1991年4月。
牟鍾鑑:〈呂氏春秋與淮南子的比較分析--兼論秦漢之際的學術思潮〉,收於《哲學研究》第1期,1984年。
吳一舟:〈中國哲學的宇宙論與人生論〉,《中原文獻》第25卷4期,1993年10月。
李志林:〈論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兩重性──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的一個重要側面〉,《國文天地》第7卷第1期,1992年6月。
李國文:〈彝族的五行生人及其宇宙觀〉,《宗教哲學》第4卷第1期,1998年。
李國安:〈類比的思維──一項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初步考察〉,《哲學與文化》第16卷第1期,1989年1月。
邢玉瑞:〈陰陽五行學說與原始思維〉,《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期,2004年3月。
周行之:〈今本「禮記•月令」必出於「呂氏春秋」〉,《成大中文學報》第3期,1995年5月。
周鳳五:〈說巫〉,《臺大中文學報》1989年第三期。
武占江:〈四時與陰陽五行-先秦思想史的另一條線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6卷第3期,2003年。
姜廣輝:〈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特點〉,《孔孟學報》第62期,1991年9月。
胡化凱:〈五行說--中國古代的符號體系〉,《自然辯證法通訊》第17卷第3期,1995年3月。
胡化凱:〈五行說的數學論證〉,《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5年第5期,1995年10月。
胡化凱:〈中國古代的五元化科學分類理論〉,《大自然探索》1996年第2期,1996年6月。
胡化凱:〈五行起源新探〉,《安徽史學》1997年第1期,1997年3月。
胡化凱:〈簡論五行說的演變與發展〉,《中國文化月刊》第206期,1997年。
胡厚宣:〈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第1期。
胡厚宣:〈卜辭零簡〉,《責善半月刊》第2卷第18期,1968年5月。
孫廣仁:〈古代哲學的氣化學說與中醫學的氣化理論〉,《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1年5月。
徐克謙:〈陰陽五行學說:中國古代的宇宙解釋系統〉,《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12卷第4期,1999年。
徐志輝〈天人感應論與中國古代宇宙觀〉,《齊魯學刊》2004年第4期。
翁銀陶:〈略論先秦兩漢的陰陽五行學說〉,《內蒙古社會科學》第24卷第3期,2003年。
連紹名:〈殷墟卜辭中的四戈與四巫〉,《殷都學刊》2008年第4期。
陳槃:〈先秦兩漢帛書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本,1953年6月。
陳福濱:〈陰陽五行與「黃帝內經」〉,《哲學與文化》第24卷10期,1997年10月。
陳德興:〈《黃帝內經》氣論的思想內涵〉,《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1期,2001年。
馮樹勳:〈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
黃信陽:〈陰陽五行關係〉,《中國道教》第4期,2002年。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維〉,《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1994年3月。
楊儒賓:〈水與先秦諸子思想〉,《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7月。
楊儒賓:〈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
楊儒賓:〈通天之柱與維護──木的原型象徵〉,第五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全國學術研討會議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4年10月。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台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
楊儒賓:〈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新38卷第4期,2008年。
溫長路、溫武兵:〈對中醫五行構式的橫向觀察與思考〉,《河南中醫》第20卷第1期,2000年。
葛志毅:〈重論陰陽五行之學的形成〉,《中華文化論壇》第1期,2003年。
趙東栓:〈陰陽五行──諸子前的「原初哲學」〉,《克山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
劉可勛:〈從數學模型看中醫五行藏象的系統特徵〉,《中醫研究》第6卷第1期,1993年。
劉可勛:〈「氣」,宇宙模式的文化要義與中醫學〉,《中國醫藥學報》第13卷第3期,1998年。
劉長林:〈《內經》的五行學說與系統論〉,《社會科學輯刊》第4期,1980年。
劉寶才:〈先秦思想史上的陰陽五行學說〉,《人文雜誌》1986年第3期。
潘朝陽:〈「中心一四方」空間形式及其宇宙結構〉,《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第23期,1995年3月。
鄭吉雄:〈中國古代形上學中數字觀念的發展〉,臺大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2期,2005年。
鄭吉雄、楊秀芳、朱歧祥、劉承慧:〈先秦經典「行」字字義的原始與變遷──兼論「五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5期, 2009年9月。
鄭毓瑜:〈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詩──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
鄭毓瑜:〈替代與類推──「感知模式」與上古文學傳統〉,《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3月。
鄭毓瑜:〈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清華學報》新第41卷第1期,2011年3月。
鄭毓瑜:〈「文」的發源──從「天文」與「人文」的類比談起〉,《政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11年6月。
蕭登福:〈先秦子書所見之陰陽五行說〉,《宗教哲學》第5卷第4期,1999年。
龐樸:〈火曆鉤沉──一個遺失已久的古曆之發現〉,《中國文化》創刊號,1989年12月。
饒宗頤:〈四方風新義〉,《中山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
櫻井謙介著,李建民譯:〈《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注中有關五臟之記載〉,《大陸雜誌》,2000年7月。
顧忠華:〈巫術、宗教與科學的「世界圖像」-一個宗教社會學的考察〉,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舉辦「論命、靈、科學──宗教、靈異、科學與社會研討會」,1997年12月5、6日。

四、學位論文

吳振鵬:《陰陽五行之研究》,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李國璽:《秦漢之際陰陽五行政治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汪義麗:《帛書《五行篇》思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林明正:《《說文》陰陽五行觀探析及對後世字書之影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林金泉:《周秦陰陽五行家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2年。
林哲民:《《黃帝內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金仕起:《古代解釋生命危機的知識基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崔逸華:《禮記‧月令》與庶民生活關聯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張寅成:《戰國秦漢時代的禁忌──以時日禁忌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莊曙瑜:《《管子‧幼官圖》析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許信昌:《秦簡日書數術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郭國泰:《秦漢思想中有關「陰陽」「五行」之探討》,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陳冠明:《陰陽五行思想、原理與推算法則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楊素珍:《秦漢以前「四方」觀念的演變及發展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楊濟襄:《秦漢以前「四方」觀念的演變及發展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葉美玲:《論《黃帝內經》中陰陽五行的運用》,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裘正:《《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蔡翼隆:《禮記中的陰陽五行思想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蔡璧名:《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因何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2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5年。
鄭惠珍:《中西圖書分類原理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蕭進銘:《《內經》認識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