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社會行政程序中的個人資料保護-以公務機關間社會福利個人資料之傳遞使用為中心
Data Protection in the Field of Social Administrative Law: Emphasis on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作者 單鴻昇
貢獻者 孫迺翊
單鴻昇
關鍵詞 資訊自決
當事人協力義務
資料傳遞
目的拘束
目的外利用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Sep-2013 16:59:37 (UTC+8)
摘要 新修正之「個人資料保護法」於2012年10月正式施行後,對於「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時期立法所遭遇之諸多批評已有正面之回應。然而,新法並未針對各行政領域個人資料蒐集、處理與利用之要件另為較細緻之規定,本文認為社會行政程序中之個人資料保護議題,由於體現當事人社會給付受領權與隱私權保障之可能衝突,毋寧具更高之敏感性,立法上尤須嚴肅以對。尤其在社會福利個人資料於公務機關間之傳遞面向,新法之規範密度相對不足,除允許傳遞之要件過於寬鬆外,其中尚涉及以下具體問題有待解決:欠缺以當事人以外之人為蒐集對象之間接蒐集要件規範、資料庫建立連結比對之初未有一定程序控制、當事人受告知之權利易被架空,以及敏感性資料之傳遞未受特別嚴格之限制等。
本文第二章將先探討國內社會行政領域關於個人資料蒐集、處理與利用之法律規範及其彼此間之適用關係,並指出本文著重於資料傳遞面向探討之原因。第三章就現行實務上關於社會行政機關之間與其他行政機關在資料庫資料共享與個案資料傳遞請求之處理方式與其適法性做說明,並指出現行法可能之疏失。第四章則以歐盟個人資料保護相關規範、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與社會法典關於社會福利個人資料保護之規定為中心,介紹德國公務機關間社會福利個人資料之傳遞應遵守之程序與實體規範。第五章則以國內社會行政領域數項代表性案例為基礎,指出個資法立法本身與實務見解相應於此可能之疑義與疏漏,輔以德國法之規定為參考比較之對象,並提出本文之評析意見。第六章總結本文前章所述,就現行法之解釋適用及未來之立法政策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Eberhard Schmidt-Aßmann,林明鏘等譯,行政法總論作為秩序理念-行政法體系建構的基礎與任務,元照,2009年10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九版,三民,2006年8月。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08年9月。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修訂九版,三民書局,2011 年10 月。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01年11月。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元照,2006年3月。
許文義,個人資料保護法論,三民,2001年1月。
陳敏,行政法總論,第五版,自版,2007年5月。
陳麗娟,歐洲聯盟法精義,新學林,2006年2月。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2001年。
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個資保護1.0,五南,2013年1月。
劉佐國、李世德,個人資料保護法釋義與實務-如何面臨個資保護的新時代,碁峯,2012年11月。
蕭家捷、賴文智,個人資料保護法Q&A,元照,2013年2月。
(二)專書論文
李震山,論資訊自決權,收於氏著「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01年11月,頁276-318。
陳愛娥,行政程序制度中之當事人協力義務,收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2006年11月,頁5-28。
(三)期刊論文
王郁琦,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996年10月,頁37-40。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6期,2007年7月,頁21-44。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中),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7期,2007年8月,頁27-50。
余啟民,由肺結核病患名單資料外洩談公務機關就醫資訊管控與監督,月旦民商法第24期,2009年6月,頁5-22。
吳兆琰,論政府資料探勘應用之個人資料保護爭議,科技法律透析第19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21-39。
李震山,「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回顧與前瞻,中正法學集刊第14期,頁1-48。
李震山,資訊時代下「資訊權」入憲之芻議,律師雜誌第307期,2005年4月,頁15-25。
邱文聰,從資訊自決與資訊隱私的概念區分-評「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草案」的結構性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68期,2009年5月,頁172-189。
孫迺翊,社會救助制度中受救助者的人性尊嚴保障-一個憲政國家興起前後的比較觀察,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2006年9月,頁65-87。
孫迺翊,社會給付請求權、當事人協力義務與隱私保障,司法院大法官100年學術研討會,2011年12月,頁79-116。
張道義,德國社會法中個人資訊保護問題,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6期,2001年6月,頁185-239。
連賢明,如何使用健保資料推估社經變數,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3卷第3期,2011年9月,頁371-398。
郭明政,社會法之概念、範疇與體系-以德國法制為例之比較觀察,政大法學評論第58期,1997年12月,頁369-380。
陳鋕雄、劉庭妤,從「個人資料保護法」看病患資訊自主權與資訊隱私權之保護,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4期,2011年12月,頁23-57。
曾中明、鄭文義、邱國光,內政部社政資訊系統的現況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11期,2005年9月,頁4-16。
程明修,基本權各論基礎講座(3)—資訊自決權:遺傳基因訊息,法學講座第19期,2003年7月,頁1-9。
劉佐國,我國個人資料隱私權益之保護-論「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立法與修法過程,律師雜誌第307期,2005年4月,頁42-51。
劉定基,「個人資料保護法初論」,台灣法學雜誌第159期,2010年9月,頁1-8。
劉定基,個人資料的定義、保護原則與個人資料保護法適用的例外-以監視錄影為例(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19期,2012年9月,頁39-53。
劉定基,析論個人資料保護法上「當事人同意」的概念,月旦法學雜誌第218期,2013年7月,頁146-167。
劉靜怡,不算進步的立法:「個人資料保護法」初步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10年7月15日,頁147-164。
劉靜怡,隱私權:第三講 隱私權保障與數位資訊社會,月旦法學教室第57期,2007年7月,頁39-50。
蕭奕弘,論個人資料保護法的法制性問題,成大法學第23期,2012年6月,頁141-191。
薛承泰、吳爾敏,台北市社會福利服務資訊化的經驗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11期,2005年9月,頁17-33。
鍾文岳、鄭文娗,公務機關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今後方向與課題--以日本實務經驗為借鏡,萬國法律第181期,2012年2月,頁18-32。
顏厥安,戶籍法第八條與全民指紋建檔合憲性問題之鑑定意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9期,2006年2月,頁145-177。
(四)研究報告
法治斌,政府行政作為與隱私權之探討,行政院研討會委託研究報告,2000年。
劉靜怡,如何健全個人資料保護機制:以公部門的資料處理為核心,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計畫,2004年12月。
(五)學位論文
王怡人,公務機關比對個人資料對資訊隱私權之可能影響,政治大學法律在職專班論文,2009年7月。
林美婉,公務機關之間傳輸個人資料保護規範之研究-以我國、美國及英國法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在職專班論文,2012年12月。
周逸濱,行政機關個人資料保護法制之研究-以日本法為比較中心,台北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翁逸泓,歐洲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以歐洲經驗反思我國作為,南華大學歐洲所碩士論文,2005。
劉得為,個人資料庫的隱私保護-以我國戶籍制度為例,台灣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劉蓉菁,個人資料與隱私權保護之法制與實踐,東吳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0年2月。
蔡秀卿,行政調查法制之探討,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6年。
蔡秉錡,敏感性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二、 德文部分
(一) 專書
Kokemoor, Axel, Sozialrecht, 4.Aufl., 2010.
Bake /Blobel /Münch (Hrsg.), Handbuch Datenschutz und Datensicherheit im Gesundheits-und Sozialwesen, 3.Aufl, 2009.
Beckmann, Ulrich, Der Schutz personenbezogener Daten im sozialen Sicherungssystem, Nomos, 2000.
Dillmann, Franz, Allgemeines Sozialverwaltungsrecht und Grundzüge des sozialgerichtlichen Verfahrens, 2008.
Diering/Timme/Waschull(Hrsg.), SozialgesetzbuchX-Sozialverwaltungsverfahren und Sozialdatenschutz, Aufl.3., 2011.
Eichenhofer, Eberhard, Sozialrecht, 6.Aufl., 2007.
Fichte/Plagemann/Waschull(Hrsg.), Sozialverfahrensrecht Handbuch, 2008.
Gola/Schomerus, Bundesdatenschutzgesetz Kommentar §1, 8.Aufl., 2005.
Gola/Klug, Grundzüge des Datenschutzrechts, 2003.
Mauer, Hartmut,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18Aufl., 2011.
Ipsen, Jörn, StaatsrechtII Grundrechte, 14.Aufl., 2011.
Kühling/Seidel/Sivridis, Datenschutzrecht, 2.Aufl, 2011.
Maunz/Dürig, Grundgesetz-Kommentar, 65.Ergänzungslieferung, 2012.
Maydell/Ruland/Becker(Hrsg.), Sozialrecht Handbuch, 5.Aufl., 2012.
Mrozynski, Peter, Sozialgesetzbuch Allgemeiner Teil Kommentar, 4.Aufl., 2010.
Roßnagel, Alexander(Hrsg.), Handbuch Datenschutzrecht, 2003.
Simitis, Spiros(Hrsg.), Kommentar zum BDSG, 6.Aufl., 2006.
(二) 期刊論文
Binne, Wolfgang, Das neue Recht des Sozialdatenschutzes, NZS 1995, S.97-109.
BSG: Entziehung einer Sozialleistung wegen fehlender Mitwirkung, NZS 1995, 523ff.
Bull, Hans Peter, Datenschutz als Informationsrecht und Gefahrenabwehr, NJW 1979, 1177ff.
Hardtung, Bernhard, Auskunftspflicht der Sozialbehörden nach §69I Nr.1SGB im staatsanwaltschaftlichen Ermittlungsverfahren, NJW 1992, 211ff.
Marscher, Andreas, Die Übermittlung von Sozialdaten durch die Bundesanstalt für Arbeit, NZS 1996, 113ff.
Mrozynski, Peter, Zum Schutz von Sozialdaten im Recht der Leistungserbringer, NZS 1996, 545ff.
OVG Berlin:Anspruchsverlust bei unterlassener Mitwirkung im Sozialrecht, NVwZ-RR 1989, 281ff.
Rasmussen, Heike, Der Schutz medizinischer Daten im Sozialdatenschutz, NZS, 1998, 67ff.
Rogall-Grothe, Cornelia, Ein neues Datenschutzrecht für Europa, ZRP 2012, 193ff.
Vahle, Jürgen, Medizinische Daten und Datenschutz, DuD 1991, 614ff.
Welke, Wanja Andreas, Zur Zulässigkeit der Übermittlung von Sozialdaten durch Sozialleistungsträger im Rahmen von Ermittlungsverfahren gegen Verantwortliche von Pflegedienste wegen Abrechnungsbetrugs, DÖV, 2010/2 Heft 4, S.175-180.
Wilke, Daniel Britta, Outsourcing der Verarbeitung von Patientendaten Fragen des Daten-und Geheimnisschutzes, NZS 2011, 641ff.
Zilkens, Martin, Datenschutz im Sozialrecht, ZfF, 2/2008,S.25-31.
三、 英文部分
(一) 專書
Charlene Brownlee/Blaze D.Waleski, PRIVACY LAW, Law Journal Press(2008).
Daniel J. Solove, THE DIGITAL PERSON:TECHNOLOGY AND PRIV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 express(2004).
(二) 期刊論文
Daniel J.Solove, Access and Aggregation:Public Records, Privacy and the Constitution, 86 Minn. L. Rev.1137(2001).
James Q. Whitman, The Two Western Cultures of Privacy: Dignity versus Liberty, 113 Yale L.J. 1151 (2004).
Julie E.Cohen, Examined Lives:Information Privacy and the Subject as Object, 52 Stan.L.Rev.1373(2000).
Paul M. Schwartz &Karl-Nikolaus Peifer, Prosser’s Privacy and the German Right of Personality: Are Four Privacy Torts Better than One Unitary Concept?, 98 Cal. L. Rev. 1925 (201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8651009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651009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孫迺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單鴻昇zh_TW
dc.creator (作者) 單鴻昇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13 16:59:37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13 16:59: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13 16:59:3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8651009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45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65100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新修正之「個人資料保護法」於2012年10月正式施行後,對於「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時期立法所遭遇之諸多批評已有正面之回應。然而,新法並未針對各行政領域個人資料蒐集、處理與利用之要件另為較細緻之規定,本文認為社會行政程序中之個人資料保護議題,由於體現當事人社會給付受領權與隱私權保障之可能衝突,毋寧具更高之敏感性,立法上尤須嚴肅以對。尤其在社會福利個人資料於公務機關間之傳遞面向,新法之規範密度相對不足,除允許傳遞之要件過於寬鬆外,其中尚涉及以下具體問題有待解決:欠缺以當事人以外之人為蒐集對象之間接蒐集要件規範、資料庫建立連結比對之初未有一定程序控制、當事人受告知之權利易被架空,以及敏感性資料之傳遞未受特別嚴格之限制等。
本文第二章將先探討國內社會行政領域關於個人資料蒐集、處理與利用之法律規範及其彼此間之適用關係,並指出本文著重於資料傳遞面向探討之原因。第三章就現行實務上關於社會行政機關之間與其他行政機關在資料庫資料共享與個案資料傳遞請求之處理方式與其適法性做說明,並指出現行法可能之疏失。第四章則以歐盟個人資料保護相關規範、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與社會法典關於社會福利個人資料保護之規定為中心,介紹德國公務機關間社會福利個人資料之傳遞應遵守之程序與實體規範。第五章則以國內社會行政領域數項代表性案例為基礎,指出個資法立法本身與實務見解相應於此可能之疑義與疏漏,輔以德國法之規定為參考比較之對象,並提出本文之評析意見。第六章總結本文前章所述,就現行法之解釋適用及未來之立法政策提出建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一項 背景說明 1
第二項 問題意識之提出 5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9
第三節 架構安排 10
第二章 我國社會福利資料蒐集、處理與利用之法律規範 12
第一節 憲法基礎 12
第一項 從隱私權到資訊自決權 12
第二項 資訊自決權及其內涵-德國法與美國法之觀察 14
第一款 德國法 15
第一目 一般人格權 15
第二目 資訊自決權 16
第二款 美國法 20
第一目 隱私權-獨處不受干擾之權利 21
第二目 資訊隱私權(Information Privacy) 22
第三款 小結-資訊隱私權或資訊自決權? 23
第二節 資料保護法制 24
第一項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25
第二項 個人資料保護法 29
第三項 新個資法的缺失 31
第四項 小結 33
第三節 個別社會福利立法 34
第一項 社會行政任務與資料蒐集 34
第二項 涉及個人資訊之相關社會立法及其態樣 36
第一款 蒐集態樣 36
第二款 管理利用態樣 37
第三款 法定通報義務態樣 39
第三項 社會行政中之行政調查與當事人協力義務 40
第一款 我國行政程序法 40
第二款 德國社會行政程序法 41
第四項 社會立法及授權命令與個資法之適用關係 43
第五項 小結 44
第三章 機關間社會福利資料傳遞使用情形暨合法性 46
第一節 機關間資訊傳遞對個人隱私之影響 46
第一項 資料探勘技術(data mining )的使用 47
第二項 聚積效果(Aggregation Effect) 49
第二節 社會福利資料庫資料共享情形與合法性 50
第一項 資料庫間連線比對 50
第一款 資料庫連線比對之需求 50
第二款 實務案例 52
第一目 健保資料庫 52
第二目 內政部社政資訊系統 54
第二項 開放其他機關人員查詢使用 55
第三項 舊個資法時期資料庫流通使用之合法性 56
第一款 個資法之規定 56
第一目 資料傳遞之依據 56
第二目 關於資料庫共享之授權規定 57
第三目 實務案例 58
第二款 行政程序法 59
第三款 個別社會福利立法 59
第四款 新個資法之修正 60
第三節 個案資料傳遞情形暨其合法性 61
第一項 社會行政機關處理他機關資料傳遞請求 61
第一款 健保局作為被請求資料傳遞對象 61
第一目 健保局內部處理方式 61
第二目 實務上健保局作為傳遞機關之案例 62
第二款 勞保局作為被請求資料傳遞對象 64
第三款 內政部作為作為被請求資料傳遞對象 65
第四款 實務見解之檢討 65
第一目 舊個資法時期 66
第二目 新個資法時期 66
第三目 行政程序法 68
第二項 社會救助主管機關向他機關資料傳遞請求 69
第四節 個資法修法評析 70
第四章 德國社會福利資料傳遞之限制規範 76
第一節 歐盟個人資料保護規定 77
第一項 1995年個人資料保護指令(RL 95/46/EG, 1995) 77
第二項 2012年一般資料保護規則(Datenschutz-Grundverordnung 80
第二節 德國聯邦個人資料保護法 82
第一項 概說 82
第一款 架構 82
第二款 總則部分重點規定 84
第一目 立法定義 84
第二目 其他重點 84
第三款 重要原則 86
第二項 公務機關個人資料之蒐集 88
第一款 一般個人資料 89
第二款 敏感性個人資料 91
第三項 公務機關個人資料之儲存 93
第一款 目的拘束原則之例外(第14條第2項) 94
第二款 擬制特定目的合致原蒐集目的(第14條第3項) 95
第三款 絕對不許特定目的變更 96
第四項 公務機關之資料傳遞 97
第一款 傳遞之意義與要件 97
第二款 受傳遞對象為公務機關之情形 98
第三款 自動化資料截取程序之特別規範 99
第五項 當事人程序權之保障 99
第一款 諮詢說明權 100
第一目 要件 100
第二目 例外不予諮詢之情形 100
第二款 受通知權 101
第一目 要件與內容 101
第二目 例外 101
第三款 更正權 101
第四款 刪除權 102
第五款 限制權 102
第六款 異議權 102
第三節 社會資料保護法 103
第一項 概說 103
第一款 緣由 103
第二款 規範架構 104
第三款 特別規定 105
第二項 適用對象與範圍 106
第一款 社會福利個人資料之界定 106
第二款 與其他條文適用關係 107
第一目 聯邦個資法 107
第二目 其他個別社會法規 107
第三項 資料傳遞之特別規定 108
第一款 請求傳遞機關應滿足之間接蒐集要件 108
第一目 向其他社會行政機關蒐集 108
第二目 向其他機關或私人蒐集 109
第二款 傳遞機關應符合之傳遞要件 109
第三款 社會個資法列舉之傳遞事由 110
第一目 履行社會行政任務目的而為傳遞 110
第二目 履行非社會任務而為之傳遞 114
第四款 特別社會資料傳遞所受之額外限制 117
第一目 負有保密義務之人所做成之資料 117
第二目 額外限制之例外 118
第四節 小結 119
第一項 聯邦個資法與社會個資法共同規範特色 119
第二項 社會個資法規範特色 120
第三項 其他共同細部規範 123
第五章 我國案例分析檢討 126
第一節 行政程序法職務協助之規定與個資法之適用關係 127
第一項 案例事實 127
第二項 適法性疑義 128
第三項 德國法上相關見解 129
第四項 評析 130
第二節 「增進公共利益」作為傳遞要件 131
第一項 適法性疑義 131
第二項 德國法上做法 133
第三項 評析 134
第三節 「有利於當事人之權益」作為傳遞要件 136
第一項 案例事實 136
第二項 適法性疑義 137
第三項 德國法上做法 139
第四項 評析 140
第四節 個資法外其他法律授權傳遞之密度 142
第一項 案例事實 142
第二項 適法性疑義 142
第三項 德國法上做法 144
第四項 評析 145
第五節 對資料搜索扣押與個資法之適用關係 147
第一項 案例事實 147
第二項 適法性疑義 147
第三項 德國法上做法 149
第四項 評析 150
第六節 敏感性資料所受之特別限制 151
第一項 適法性疑義 151
第二項 德國法上做法 153
第三項 評析 154
第六章 結論與立法建議 156
zh_TW
dc.format.extent 125879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651009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資訊自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當事人協力義務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資料傳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目的拘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目的外利用zh_TW
dc.title (題名) 社會行政程序中的個人資料保護-以公務機關間社會福利個人資料之傳遞使用為中心zh_TW
dc.title (題名) Data Protection in the Field of Social Administrative Law: Emphasis on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Eberhard Schmidt-Aßmann,林明鏘等譯,行政法總論作為秩序理念-行政法體系建構的基礎與任務,元照,2009年10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九版,三民,2006年8月。
李惠宗,憲法要義,元照,2008年9月。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修訂九版,三民書局,2011 年10 月。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01年11月。
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元照,2006年3月。
許文義,個人資料保護法論,三民,2001年1月。
陳敏,行政法總論,第五版,自版,2007年5月。
陳麗娟,歐洲聯盟法精義,新學林,2006年2月。
蔡維音,社會國之法理基礎,正典,2001年。
資訊工業策進會科技法律研究所,個資保護1.0,五南,2013年1月。
劉佐國、李世德,個人資料保護法釋義與實務-如何面臨個資保護的新時代,碁峯,2012年11月。
蕭家捷、賴文智,個人資料保護法Q&A,元照,2013年2月。
(二)專書論文
李震山,論資訊自決權,收於氏著「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元照,2001年11月,頁276-318。
陳愛娥,行政程序制度中之當事人協力義務,收於台灣行政法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2006年11月,頁5-28。
(三)期刊論文
王郁琦,網路上的隱私權問題,資訊法務透析,1996年10月,頁37-40。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6期,2007年7月,頁21-44。
王澤鑑,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三)-人格權的具體化及保護範圍(6)-隱私權(中),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7期,2007年8月,頁27-50。
余啟民,由肺結核病患名單資料外洩談公務機關就醫資訊管控與監督,月旦民商法第24期,2009年6月,頁5-22。
吳兆琰,論政府資料探勘應用之個人資料保護爭議,科技法律透析第19卷第11期,2007年11月,頁21-39。
李震山,「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回顧與前瞻,中正法學集刊第14期,頁1-48。
李震山,資訊時代下「資訊權」入憲之芻議,律師雜誌第307期,2005年4月,頁15-25。
邱文聰,從資訊自決與資訊隱私的概念區分-評「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正草案」的結構性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168期,2009年5月,頁172-189。
孫迺翊,社會救助制度中受救助者的人性尊嚴保障-一個憲政國家興起前後的比較觀察,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2006年9月,頁65-87。
孫迺翊,社會給付請求權、當事人協力義務與隱私保障,司法院大法官100年學術研討會,2011年12月,頁79-116。
張道義,德國社會法中個人資訊保護問題,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46期,2001年6月,頁185-239。
連賢明,如何使用健保資料推估社經變數,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3卷第3期,2011年9月,頁371-398。
郭明政,社會法之概念、範疇與體系-以德國法制為例之比較觀察,政大法學評論第58期,1997年12月,頁369-380。
陳鋕雄、劉庭妤,從「個人資料保護法」看病患資訊自主權與資訊隱私權之保護,月旦民商法雜誌第34期,2011年12月,頁23-57。
曾中明、鄭文義、邱國光,內政部社政資訊系統的現況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11期,2005年9月,頁4-16。
程明修,基本權各論基礎講座(3)—資訊自決權:遺傳基因訊息,法學講座第19期,2003年7月,頁1-9。
劉佐國,我國個人資料隱私權益之保護-論「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立法與修法過程,律師雜誌第307期,2005年4月,頁42-51。
劉定基,「個人資料保護法初論」,台灣法學雜誌第159期,2010年9月,頁1-8。
劉定基,個人資料的定義、保護原則與個人資料保護法適用的例外-以監視錄影為例(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19期,2012年9月,頁39-53。
劉定基,析論個人資料保護法上「當事人同意」的概念,月旦法學雜誌第218期,2013年7月,頁146-167。
劉靜怡,不算進步的立法:「個人資料保護法」初步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83期,2010年7月15日,頁147-164。
劉靜怡,隱私權:第三講 隱私權保障與數位資訊社會,月旦法學教室第57期,2007年7月,頁39-50。
蕭奕弘,論個人資料保護法的法制性問題,成大法學第23期,2012年6月,頁141-191。
薛承泰、吳爾敏,台北市社會福利服務資訊化的經驗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11期,2005年9月,頁17-33。
鍾文岳、鄭文娗,公務機關適用個人資料保護法之今後方向與課題--以日本實務經驗為借鏡,萬國法律第181期,2012年2月,頁18-32。
顏厥安,戶籍法第八條與全民指紋建檔合憲性問題之鑑定意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9期,2006年2月,頁145-177。
(四)研究報告
法治斌,政府行政作為與隱私權之探討,行政院研討會委託研究報告,2000年。
劉靜怡,如何健全個人資料保護機制:以公部門的資料處理為核心,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計畫,2004年12月。
(五)學位論文
王怡人,公務機關比對個人資料對資訊隱私權之可能影響,政治大學法律在職專班論文,2009年7月。
林美婉,公務機關之間傳輸個人資料保護規範之研究-以我國、美國及英國法為中心,政治大學法律在職專班論文,2012年12月。
周逸濱,行政機關個人資料保護法制之研究-以日本法為比較中心,台北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翁逸泓,歐洲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以歐洲經驗反思我國作為,南華大學歐洲所碩士論文,2005。
劉得為,個人資料庫的隱私保護-以我國戶籍制度為例,台灣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劉蓉菁,個人資料與隱私權保護之法制與實踐,東吳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10年2月。
蔡秀卿,行政調查法制之探討,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6年。
蔡秉錡,敏感性個人資料保護之研究,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二、 德文部分
(一) 專書
Kokemoor, Axel, Sozialrecht, 4.Aufl., 2010.
Bake /Blobel /Münch (Hrsg.), Handbuch Datenschutz und Datensicherheit im Gesundheits-und Sozialwesen, 3.Aufl, 2009.
Beckmann, Ulrich, Der Schutz personenbezogener Daten im sozialen Sicherungssystem, Nomos, 2000.
Dillmann, Franz, Allgemeines Sozialverwaltungsrecht und Grundzüge des sozialgerichtlichen Verfahrens, 2008.
Diering/Timme/Waschull(Hrsg.), SozialgesetzbuchX-Sozialverwaltungsverfahren und Sozialdatenschutz, Aufl.3., 2011.
Eichenhofer, Eberhard, Sozialrecht, 6.Aufl., 2007.
Fichte/Plagemann/Waschull(Hrsg.), Sozialverfahrensrecht Handbuch, 2008.
Gola/Schomerus, Bundesdatenschutzgesetz Kommentar §1, 8.Aufl., 2005.
Gola/Klug, Grundzüge des Datenschutzrechts, 2003.
Mauer, Hartmut,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18Aufl., 2011.
Ipsen, Jörn, StaatsrechtII Grundrechte, 14.Aufl., 2011.
Kühling/Seidel/Sivridis, Datenschutzrecht, 2.Aufl, 2011.
Maunz/Dürig, Grundgesetz-Kommentar, 65.Ergänzungslieferung, 2012.
Maydell/Ruland/Becker(Hrsg.), Sozialrecht Handbuch, 5.Aufl., 2012.
Mrozynski, Peter, Sozialgesetzbuch Allgemeiner Teil Kommentar, 4.Aufl., 2010.
Roßnagel, Alexander(Hrsg.), Handbuch Datenschutzrecht, 2003.
Simitis, Spiros(Hrsg.), Kommentar zum BDSG, 6.Aufl., 2006.
(二) 期刊論文
Binne, Wolfgang, Das neue Recht des Sozialdatenschutzes, NZS 1995, S.97-109.
BSG: Entziehung einer Sozialleistung wegen fehlender Mitwirkung, NZS 1995, 523ff.
Bull, Hans Peter, Datenschutz als Informationsrecht und Gefahrenabwehr, NJW 1979, 1177ff.
Hardtung, Bernhard, Auskunftspflicht der Sozialbehörden nach §69I Nr.1SGB im staatsanwaltschaftlichen Ermittlungsverfahren, NJW 1992, 211ff.
Marscher, Andreas, Die Übermittlung von Sozialdaten durch die Bundesanstalt für Arbeit, NZS 1996, 113ff.
Mrozynski, Peter, Zum Schutz von Sozialdaten im Recht der Leistungserbringer, NZS 1996, 545ff.
OVG Berlin:Anspruchsverlust bei unterlassener Mitwirkung im Sozialrecht, NVwZ-RR 1989, 281ff.
Rasmussen, Heike, Der Schutz medizinischer Daten im Sozialdatenschutz, NZS, 1998, 67ff.
Rogall-Grothe, Cornelia, Ein neues Datenschutzrecht für Europa, ZRP 2012, 193ff.
Vahle, Jürgen, Medizinische Daten und Datenschutz, DuD 1991, 614ff.
Welke, Wanja Andreas, Zur Zulässigkeit der Übermittlung von Sozialdaten durch Sozialleistungsträger im Rahmen von Ermittlungsverfahren gegen Verantwortliche von Pflegedienste wegen Abrechnungsbetrugs, DÖV, 2010/2 Heft 4, S.175-180.
Wilke, Daniel Britta, Outsourcing der Verarbeitung von Patientendaten Fragen des Daten-und Geheimnisschutzes, NZS 2011, 641ff.
Zilkens, Martin, Datenschutz im Sozialrecht, ZfF, 2/2008,S.25-31.
三、 英文部分
(一) 專書
Charlene Brownlee/Blaze D.Waleski, PRIVACY LAW, Law Journal Press(2008).
Daniel J. Solove, THE DIGITAL PERSON:TECHNOLOGY AND PRIV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 express(2004).
(二) 期刊論文
Daniel J.Solove, Access and Aggregation:Public Records, Privacy and the Constitution, 86 Minn. L. Rev.1137(2001).
James Q. Whitman, The Two Western Cultures of Privacy: Dignity versus Liberty, 113 Yale L.J. 1151 (2004).
Julie E.Cohen, Examined Lives:Information Privacy and the Subject as Object, 52 Stan.L.Rev.1373(2000).
Paul M. Schwartz &Karl-Nikolaus Peifer, Prosser’s Privacy and the German Right of Personality: Are Four Privacy Torts Better than One Unitary Concept?, 98 Cal. L. Rev. 1925 (201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