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社交媒體中的友誼展演── 八年級大學生的虛擬社會互動
The virtual social interaction of friendship in the social media: a case of the 1990’s generation.
作者 賴佩淇
貢獻者 林佳瑩
賴佩淇
關鍵詞 友誼關係
Facebook
Line
社會滲透
戲劇理論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Sep-2013 17:17:38 (UTC+8)
摘要 隨著科技的革新與網路的開展之下,帶來了人類在互動形式中的改變。然而,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無法全然離群索居,因而需要與他人互動,故對於友誼關係的需求,乃是無法缺少的。在面對科技革新的變遷之下,其所造成互動形式的改變,將對於人類友誼關係的需求帶來影響,特別是近年來Facebook與Line的大量使用之下更是明顯,因此,將以成長在網際網路世代的現今八年級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來討論人類對於友誼關係之需求。
本研究的發現可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互動形式的改變,以及對於友誼關係的討論。隨著科技革新下,互動形式自過往書信、電話到現今以網際網路做為互動的平台之下,使得互動更多元、即時,特別是近年社群網站的流行,以及即時通訊軟體的盛行使用下,使用者透過個人真實社會中的身分,在社交媒介之中與所知悉的對方互動。對於友誼關係的討論,則有以下五點發現:
(一)友誼關係的劃分:本研究以「點頭之交」、「普通朋友」與「好朋友」三種類型,藉以瞭解在自我揭露程度、互動次數以及互助程度的增加下,將使得雙方的友誼關係更加密切;(二)雙方的關係程度:以Facebook和Line做為其主要互動媒介時,對於雙方之間的互動程度,則會受到連帶關係強弱的影響,讓互動對象能更多、更廣;(三)社交媒介中的互動:透過社交媒介來發佈或關注朋友的動態消息、打卡、留言、按讚、聊天等行為之下,使用者藉由自我揭露的方式來與他人互動,並因社交媒介的功能,讓互動更為即時下,而有助於維繫友誼關係;(四)友誼關係於社交媒介上的展演:在虛擬世界中,以社交媒介所進行的互動,較現實社會中更容易出現戲劇論中的前台扮演,以使友誼關係和互動能繼續進行;(五)真實社會中的互動:以社交媒介做為互動形式下,固然具有其便利性,然而,友誼關係的維繫與增加,乃是終究無法脫離真實社會中的互動。
對於現今八年級大學生而言,互動的形式包含了真實社會與虛擬世界之中的互動,即使虛擬世界中的互動帶來了便利性、即時性、跨越地理限制,然而,卻依舊無法拋棄真實社會中的互動。故對於人類而言,隨著社會、科技的革新,互動形式產生了改變,但人類卻無法拋棄對於友誼關係的需求。
參考文獻 Altman , I. & Taylor, D. A.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Checkfacebook(2012)。Facebook Statistics。http://www.checkfacebook.com/(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DeVito, J. A. (2008). Essential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6th edition).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Facebook使用說明中心(2013)。Facebook使用說明中心。https://www.facebook.com/help/(取用日期:2013年06月14日)。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 Penguin.
Granovetter, M.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1380
Kassin, S., Fein, S., Markus, H. R. (2008). Social psychology (7th edi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Line(2012)。Line。http://line.naver.jp/zh-hant/(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Line(2013)。服務中心。http://line.naver.jp/help/iphone/zh-hant/serviceId/10155(取用日期:2013年06月11日)。
Mimiko、greg、果子離、turtle、漂浪、達爾文(2001)。《五年級同學會》。台北:圓神出版社。
NHH(2012)。「Line」、登録ユーザー数が8,000万人を突破。http://www.nhncorp.jp/press/2012/1130263(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王文秀、陸洛譯(1995),Michael Argyle著。《人際行為心理學》。台北:巨流。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Elliot Aronson, Tim Wilson, Robin Akert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弘智文化。
吳姝蒨(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吳齊殷(1998)。〈虛擬社區v.s.真實生活〉。《科學月刊》,29(8),668-674。
吳齊殷、莊庭瑞(2003)。〈超連結網絡分析〉。《資訊社會研究》,6,127-148。
李芳齡譯(2011),David Kirkpatrick著。《facebook臉書效應》。台北:天下雜誌。
李美枝(2002)。《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文笙書局。
周華健(1997)。音樂介紹。http://www.wakin.com/profile/(取用日期:2012年11月21日)。
林上祚(2012)。「宅童」沉溺網路,蕭萬長憂心。中時電子報(2012年5月5日)。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50500112.html(取用日期:2012年11月26日)。
林以正(2000)。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沉迷之研究。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9691(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7日)。
林冷、洪瑞麟、劉怡昀、劉承賢、顏涵銳譯(2007),Margaret L. Andersen, Howard F. Taylor著。《社會學》。台北:雙葉書廊公司。
林志共、王靜譯(2013)。《Facebook看不見的力量》。台北:人類智庫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林佳瑩(2005)。〈虛擬同居人際互動之初探─以愛情公寓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8。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8/48-12.htm(取用日期:2012年12月16日)。
林倖妃(2011)。〈網路─要玩也要負責任〉。《天下雜誌》,486,141-144。
林義傑譯(2012),Paul Adams著。《社群效應─小圈圈如何改變世界》。台北:碁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邱史珊、劉俊昌(2008)。〈大學生的睡眠與學校生活型態、環境間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某國立師資培育大學學生為例〉。《學校衛生》,52,1-11。
信報財經新聞(2012)。Facebook用戶數量已突破10億。http://www.hkej.com/template/onlinenews/jsp/detail.jsp?title_id=123267&cat_id=1(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施寄青譯(1987),Dr. Sherry Turkle著。《電腦革命》。台北:遠流出版。
柯朝欽、鄭祖邦譯(2007),George Ritzer, Douglas Goodman著。《社會學理論(上)》。台北:巨流。
洪嘉蓮(2012)。《Facebook社群遊戲與社會連結的關係: 反思遊戲成癮之人格特質》。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孫秀蕙(1998)。〈台灣網際網路發展與問題初探〉。《廣播與電視第十二集》,1-20。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a)。2012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http://www.twnic.net.tw/NEWS4/122.pdf(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7日)。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b)。2012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http://www.twnic.net.tw/total/total_01.htm(取用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張真榮(2007)。《青少年友誼網絡對社會支持的影響:通訊媒介與其社會能供性之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碩士論文。
莊伯仲(2009)。網路溝通。見賴祥蔚、鈕則勳主編,《人際溝通的理論與應用》,頁169-187。台北:五南圖書。
郭秀琪譯(2000)。《享受人際關係》。台北:迪茂國際。
陳怡蒨(2005)。《行動電話溝通的人際接觸:探討不同性別的使用行為對人際接觸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陳奕陵、洪培馨、盧貞伶、梁鳯琄、梁宗鎏、韓豐年(2011)。〈Facebook社群網站的涉入程度與人際關係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1,96-102。
陳炳宏(2013)。免費簡訊與臉書當紅/付費簡訊 跨年衰退3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2/today-life6.htm(取用日期:2013年06月15日)。
陳皎眉、鄭美芳(200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弘揚。
陳榮政譯(2011),David M. Newman著。《日常生活的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創市際(2013)。創市際ARO公佈台灣首份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測量報告。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3_23_13.html(取用日期:2013年04月14日)。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Rudolph F. Verderber & Kathleen S. Verderber著。《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曾寶璐(2004)。〈手指世代來了〉。《商業周刊》,878,114-120。
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28: 119-153。
黃惟饒、邱紹一、陳文政(2003)。《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楊極東(1992)。《大學道上─做個快樂的大學生》。台北:桂冠圖書。
資策會(2013)。2012年6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40(取用日期:2013年05月27日)。
熊瑞梅(2011)。團體與組織。見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1-74。高雄:巨流圖書。
翟本瑞(2011)。資訊與社會。見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445-468。高雄:巨流圖書。
劉鶴群、房智慧譯(2005),Richard T. Schaefer著。《社會學》。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雨生、吳齊殷、李文傑(2006)。〈青少年網絡特性、互動結構和友誼動態〉。《台灣社會學》,11,175-236。
謝琬婷(2010)。《Facebook 台灣使用者行為與行銷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家德(2000)。〈Are 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 Independent from Reality?〉。《2000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100254005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54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佳瑩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賴佩淇zh_TW
dc.creator (作者) 賴佩淇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13 17:17:38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13 17:17: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13 17:17:3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0254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51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254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科技的革新與網路的開展之下,帶來了人類在互動形式中的改變。然而,人類作為社會性動物,無法全然離群索居,因而需要與他人互動,故對於友誼關係的需求,乃是無法缺少的。在面對科技革新的變遷之下,其所造成互動形式的改變,將對於人類友誼關係的需求帶來影響,特別是近年來Facebook與Line的大量使用之下更是明顯,因此,將以成長在網際網路世代的現今八年級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來討論人類對於友誼關係之需求。
本研究的發現可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互動形式的改變,以及對於友誼關係的討論。隨著科技革新下,互動形式自過往書信、電話到現今以網際網路做為互動的平台之下,使得互動更多元、即時,特別是近年社群網站的流行,以及即時通訊軟體的盛行使用下,使用者透過個人真實社會中的身分,在社交媒介之中與所知悉的對方互動。對於友誼關係的討論,則有以下五點發現:
(一)友誼關係的劃分:本研究以「點頭之交」、「普通朋友」與「好朋友」三種類型,藉以瞭解在自我揭露程度、互動次數以及互助程度的增加下,將使得雙方的友誼關係更加密切;(二)雙方的關係程度:以Facebook和Line做為其主要互動媒介時,對於雙方之間的互動程度,則會受到連帶關係強弱的影響,讓互動對象能更多、更廣;(三)社交媒介中的互動:透過社交媒介來發佈或關注朋友的動態消息、打卡、留言、按讚、聊天等行為之下,使用者藉由自我揭露的方式來與他人互動,並因社交媒介的功能,讓互動更為即時下,而有助於維繫友誼關係;(四)友誼關係於社交媒介上的展演:在虛擬世界中,以社交媒介所進行的互動,較現實社會中更容易出現戲劇論中的前台扮演,以使友誼關係和互動能繼續進行;(五)真實社會中的互動:以社交媒介做為互動形式下,固然具有其便利性,然而,友誼關係的維繫與增加,乃是終究無法脫離真實社會中的互動。
對於現今八年級大學生而言,互動的形式包含了真實社會與虛擬世界之中的互動,即使虛擬世界中的互動帶來了便利性、即時性、跨越地理限制,然而,卻依舊無法拋棄真實社會中的互動。故對於人類而言,隨著社會、科技的革新,互動形式產生了改變,但人類卻無法拋棄對於友誼關係的需求。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致謝 I
摘要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緣起──天涯若比鄰 1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研究背景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科技的變革 8
第二節 互動形式的改變 15
第三節 友誼關係與維繫 18
第四節 社交媒介裡的喬裝 22
第五節 網路中的友誼關係 24
第六節 小節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8
第一節 研究問題 2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8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0
第四章 研究發現 32
第一節 大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 32
一、回到人手一機的時代 32
二、沒有Facebook或Line,沒有朋友 35
第二節 這樣才是朋友? 39
一、友誼關係三層次:點頭之交、普通朋友、好朋友 40
二、人脈圈的親疏遠近 45
三、虛擬世界中的朋友互動形式 49
四、似真似假的友誼關係 64
五、回到真實社會中的互動才是朋友 67
第五章 討論與限制 74
第一節 研究討論 7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76
參考文獻 77
附錄一 訪談大綱 81
zh_TW
dc.format.extent 164152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540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友誼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acebook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Line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滲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戲劇理論zh_TW
dc.title (題名) 社交媒體中的友誼展演── 八年級大學生的虛擬社會互動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virtual social interaction of friendship in the social media: a case of the 1990’s generat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tman , I. & Taylor, D. A.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Checkfacebook(2012)。Facebook Statistics。http://www.checkfacebook.com/(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DeVito, J. A. (2008). Essential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6th edition).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Facebook使用說明中心(2013)。Facebook使用說明中心。https://www.facebook.com/help/(取用日期:2013年06月14日)。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London : Penguin.
Granovetter, M.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 1360-1380
Kassin, S., Fein, S., Markus, H. R. (2008). Social psychology (7th edi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Line(2012)。Line。http://line.naver.jp/zh-hant/(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Line(2013)。服務中心。http://line.naver.jp/help/iphone/zh-hant/serviceId/10155(取用日期:2013年06月11日)。
Mimiko、greg、果子離、turtle、漂浪、達爾文(2001)。《五年級同學會》。台北:圓神出版社。
NHH(2012)。「Line」、登録ユーザー数が8,000万人を突破。http://www.nhncorp.jp/press/2012/1130263(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王文秀、陸洛譯(1995),Michael Argyle著。《人際行為心理學》。台北:巨流。
王智弘(2004)。〈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Elliot Aronson, Tim Wilson, Robin Akert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弘智文化。
吳姝蒨(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吳齊殷(1998)。〈虛擬社區v.s.真實生活〉。《科學月刊》,29(8),668-674。
吳齊殷、莊庭瑞(2003)。〈超連結網絡分析〉。《資訊社會研究》,6,127-148。
李芳齡譯(2011),David Kirkpatrick著。《facebook臉書效應》。台北:天下雜誌。
李美枝(2002)。《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文笙書局。
周華健(1997)。音樂介紹。http://www.wakin.com/profile/(取用日期:2012年11月21日)。
林上祚(2012)。「宅童」沉溺網路,蕭萬長憂心。中時電子報(2012年5月5日)。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50500112.html(取用日期:2012年11月26日)。
林以正(2000)。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沉迷之研究。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9691(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7日)。
林冷、洪瑞麟、劉怡昀、劉承賢、顏涵銳譯(2007),Margaret L. Andersen, Howard F. Taylor著。《社會學》。台北:雙葉書廊公司。
林志共、王靜譯(2013)。《Facebook看不見的力量》。台北:人類智庫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林佳瑩(2005)。〈虛擬同居人際互動之初探─以愛情公寓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8。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8/48-12.htm(取用日期:2012年12月16日)。
林倖妃(2011)。〈網路─要玩也要負責任〉。《天下雜誌》,486,141-144。
林義傑譯(2012),Paul Adams著。《社群效應─小圈圈如何改變世界》。台北:碁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邱史珊、劉俊昌(2008)。〈大學生的睡眠與學校生活型態、環境間之關係研究─以中部地區某國立師資培育大學學生為例〉。《學校衛生》,52,1-11。
信報財經新聞(2012)。Facebook用戶數量已突破10億。http://www.hkej.com/template/onlinenews/jsp/detail.jsp?title_id=123267&cat_id=1(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日)。
施寄青譯(1987),Dr. Sherry Turkle著。《電腦革命》。台北:遠流出版。
柯朝欽、鄭祖邦譯(2007),George Ritzer, Douglas Goodman著。《社會學理論(上)》。台北:巨流。
洪嘉蓮(2012)。《Facebook社群遊戲與社會連結的關係: 反思遊戲成癮之人格特質》。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孫秀蕙(1998)。〈台灣網際網路發展與問題初探〉。《廣播與電視第十二集》,1-20。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a)。2012年台灣無線網路使用調查報告。http://www.twnic.net.tw/NEWS4/122.pdf(取用日期:2012年12月27日)。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2b)。2012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http://www.twnic.net.tw/total/total_01.htm(取用日期:2012年11月27日)。
張真榮(2007)。《青少年友誼網絡對社會支持的影響:通訊媒介與其社會能供性之初探》。元智大學資訊社會所碩士論文。
莊伯仲(2009)。網路溝通。見賴祥蔚、鈕則勳主編,《人際溝通的理論與應用》,頁169-187。台北:五南圖書。
郭秀琪譯(2000)。《享受人際關係》。台北:迪茂國際。
陳怡蒨(2005)。《行動電話溝通的人際接觸:探討不同性別的使用行為對人際接觸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
陳奕陵、洪培馨、盧貞伶、梁鳯琄、梁宗鎏、韓豐年(2011)。〈Facebook社群網站的涉入程度與人際關係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1,96-102。
陳炳宏(2013)。免費簡訊與臉書當紅/付費簡訊 跨年衰退3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2/today-life6.htm(取用日期:2013年06月15日)。
陳皎眉、鄭美芳(200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弘揚。
陳榮政譯(2011),David M. Newman著。《日常生活的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創市際(2013)。創市際ARO公佈台灣首份智慧型手機使用行為測量報告。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3_23_13.html(取用日期:2013年04月14日)。
曾端真、曾玲珉譯(1996),Rudolph F. Verderber & Kathleen S. Verderber著。《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文化。
曾寶璐(2004)。〈手指世代來了〉。《商業周刊》,878,114-120。
游康婷(2001)。《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佈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28: 119-153。
黃惟饒、邱紹一、陳文政(2003)。《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楊極東(1992)。《大學道上─做個快樂的大學生》。台北:桂冠圖書。
資策會(2013)。2012年6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340(取用日期:2013年05月27日)。
熊瑞梅(2011)。團體與組織。見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1-74。高雄:巨流圖書。
翟本瑞(2011)。資訊與社會。見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445-468。高雄:巨流圖書。
劉鶴群、房智慧譯(2005),Richard T. Schaefer著。《社會學》。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雨生、吳齊殷、李文傑(2006)。〈青少年網絡特性、互動結構和友誼動態〉。《台灣社會學》,11,175-236。
謝琬婷(2010)。《Facebook 台灣使用者行為與行銷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家德(2000)。〈Are Virtual Social Relationship Independent from Reality?〉。《2000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