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黃美娥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余育婷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余育婷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0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Sep-2013 11:46:30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Sep-2013 11:46:30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Sep-2013 11:46:30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5151505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65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博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5151505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9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論文研究論題主要在建構清代臺灣古典詩歌的知識系譜,就時間而言,論述範疇為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領臺灣開始,到1895年乙未割臺為止;就研究對象而言,主要是以臺灣文人為主,觀察在臺灣土生土長的本土文人,其詩歌知識是如何開始,又如何生成。當清代臺灣文人的詩歌知識,落實到具體的書寫實踐時,其創作態度與審美傾向,又呈現怎樣的面貌。立基於此,本論文從「詩歌知識論」的角度出發,藉由審視清代臺灣文人如何認識詩、如何寫詩、如何評賞詩,從詩歌的本質、功用、創作、審美等面向,考察清代臺灣詩歌知識的生成歷程,以建構臺灣古典詩歌的知識系譜。換言之,在清帝國有秩序地推動文教建設下,臺灣文人是如何將來自中國的文學知識轉化成自我的範疇,並安置在臺灣古典詩歌的知識系統中,以呈顯屬於臺灣的詩歌知識系譜,均是觀察重點。循此脈絡,本論文開展出「詩歌知識的移植與傳播」、「詩歌體用論」、「詩歌創作論」、「詩歌審美論」等四個章節。透過這四個章節的論述,可以看見清代臺灣古典詩歌的生成歷程中,有幾個文學現象與美學特質值得關注,而在這當中,臺灣古典詩的獨特性、連續性與發展性也因之顯現。就「詩歌知識的移植與傳播」而言,首先觀察到的是詩歌典律的形成。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人領臺後開始將漢文化有系統地移植到臺灣來,詩歌知識也在同時經由各種管道進入臺灣。當學校教育的知識養成,與方志藝文志所形塑出的集體文學觀,以及宦遊詩歌入臺後所奠定的書寫模式,三方面相互交錯、辯證,而詩歌典律也就在此權力/知識的網絡中應運而生。就「詩歌體用論」而言,從清代臺灣詩歌體用論來看,詩歌在「清代臺灣」,仍處於一個初步發展的起始階段。因為清代臺灣文人對詩歌本質的認識,有許多矛盾、模稜的空間。由此,不難看出清代的臺灣文人並非有意識地去揉和各家詩說,而是因為其詩歌本質認識模糊不清,所以才有這樣矛盾、模稜的現象出現。是以,本論文在詩歌體用論中,提出「模糊認識」之說。所謂「模糊認識」,並非是一種貶抑的說法,而是一個相對性的說法。不論是對照「清代中國」或是「日治臺灣」的詩歌發展,都能看出「清代臺灣」的詩歌還停留在原始的摸索階段。 就「詩歌創作論」而言,清代臺灣文人的創作觀基本上並沒有具體的詩法主張,依然採取不分派別、各家均好的創作態度。而這樣的創作觀,實與詩歌本質的模糊認識關係密切。 就「詩歌審美論」而言,探討的是清代臺灣古典詩中的四種詩歌美學觀。過去研究臺灣古典詩,向來著重「以詩證史」的實用價值,因此「審美論」的提出,是為了說明臺灣古典詩除了史料價值外,還有其他美學特質存在。美學觀的生成與詩歌美學的呈現,不僅對應出臺灣文人的美學理想,還延伸說明臺灣南北區域文學的特色何在,以及清代臺灣文人主體意識的覺醒。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 1第二節 研究範疇與材料 7第三節 研究回顧 10第四節 研究方法 16第二章 清代臺灣古典詩歌知識的移植與傳播 24第一節 儒學/書院教育的推動 25第二節 方志藝文志的修纂 36第三節 宦遊詩歌對清代臺灣文人的影響 45小結 詩歌典律的形塑 59第三章 清代臺灣古典詩歌的體用論 61第一節 詩的本質 61第二節 詩的功用 77第三節 詩的象徵資本 86小結 一個「模糊認識」的詩歌起始階段 92 第四章 清代臺灣古典詩歌的創作論 97第一節 詩歌學問化的創作傾向 97第二節 格調/性靈的相互影響 104 第三節 清代臺灣文人眼中的詩學典範 113小結 缺乏具體詩法主張的創作態度 130第五章 清代臺灣古典詩歌的審美論 132第一節 「雅正美學」的評賞態度:詩歌典律對臺灣文人的影響 132第二節 「清真趣」的詩歌美學觀:兼論園林文學的出現及其意義 153第三節 「以詩為史」的書寫角度:寫實風格的產生 170第四節 從「不分唐宋」到「詩學晚唐」:清代臺灣文人對唐宋詩的審美態度 188 小結 詩歌美學觀的形成過程與象徵意義 202第六章 結論 207參考書目 217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1806509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1505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臺灣文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臺灣古典文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臺灣文人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詩歌知識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想像的系譜──清代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建構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Imagined genea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s classical poem’s epistemology in qing dynasty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文獻史料二畫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 1957。丁日健《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7 種,1959。四畫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王松《臺陽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編印,臺灣文獻叢刊 第90種,1961。六十七《使署閒情》臺中:文听閣,2007;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五畫丘逢甲《丘逢甲遺作》,臺北: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獻社,1998。丘逢甲著、黃志平、丘晨波主編《丘逢甲集》,長沙:岳麓書社,2001。六畫朱仕玠《小琉球漫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七畫沈有容《閩海贈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 56種,1959。沈茂蔭《苗栗縣志》臺北:成文書局,1984。李望洋《西行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李逢時《泰階詩稿》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吳大廷《小酉腴山館主人自著年譜》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吳幅員《臺灣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80 種,1970。吳子光《臺灣紀事》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吳子光《一肚皮集》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吳德功著、江寶釵校註《瑞桃齋詩話校註》高雄:麗文文化,2009。 八畫周元文、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胡建偉《澎湖紀略》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周鍾瑄《諸羅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周璽《彰化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胡傳《臺東州採訪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林豪《澎湖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林占梅《潛園琴餘草》徐慧鈺編,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邱秀堂編《鯤海粹編》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0。九畫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施瓊芳《石蘭山館遺稿》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施懿琳等編《全臺詩》1至5冊,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4。施懿琳等編《全臺詩》6至12冊,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8。洪棄生《寄鶴齋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3。十畫孫元衡《赤嵌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十一畫陳璸《陳清端公文選》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陳朝龍《新竹縣採訪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84。陳壽祺纂、魏敬中重纂《道光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陳肇興《陶村詩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陳肇興《陶村詩稿》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陳維英《太古巢聯集》,田大熊、陳鐓厚編,無聊齋發行,1937.10。陳維英《偷閑錄:太古巢詩抄》,曉綠先生抄本,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陳維英《偷閒錄》,廖漢臣整理,《臺北文物》2卷2期,1953.8;2卷4期,1954.1;3卷1期,1954.5;3卷4期,1655.3。屠繼善《恆春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黃敬《觀潮齋詩集》陳鐓厚編,芸香齋藏書,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章甫《半崧集簡編》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章甫《半崧集》大正六年(1917)據嘉慶二十一年(1816)謄錄的抄本,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連橫《臺灣通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連橫《臺灣詩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連橫《雅堂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2。十二畫曾孝雲《東寧擊缽吟前集》呂興昌審訂、黃哲永主編,《臺彎先賢詩文集彙刊》第5輯,臺北:龍文出版社,2006。曾孝雲《東寧擊缽吟後集》呂興昌審訂、黃哲永主編,《臺彎先賢詩文集彙刊》第5輯,臺北:龍文出版社,2006。十四畫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翟灝《臺陽筆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 1958。十五畫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劉家謀《觀海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鄭用鑑《靜遠堂詩文鈔》新竹:新竹市政府出版,2001。鄭如蘭《偏遠堂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鄭用錫《北郭園詩鈔》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淡水廳志稿》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鄭鵬雲《師友風義錄》,《臺灣文獻匯刊》第4輯,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蔡汝修《臺海擊缽吟集》,呂興昌審訂、黃哲永主編,《臺彎先賢詩文集彙刊》第5輯,臺北:龍文出版社,2006。十六畫賴柏舟《嘉義縣詩苑》嘉義:嘉義縣文獻委員會,1972。十七畫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十八畫藍鼎元《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 1951。二、專著 Harvey David著、王志弘譯,《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臺北:群學,2008。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4。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出版社,2003。Patrice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Prter Burke著、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狄德羅》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Pierre Bourdieu、Loic Wacquant著、李猛、李康譯《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麥田出版社,2008。Pierre Bourdieu著、宋偉航譯《布赫迪厄作品──實作理論綱要》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四畫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方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1999。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王國璠《臺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臺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74。王國璠、邱勝安《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高雄:臺灣時報社,1977。毛文芳《圖成行樂:明清文人畫像題詠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六畫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臺北:里仁書局,1998。《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朱雙一《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朱雙一《臺灣文學思潮與淵源》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 七畫余美玲《日治時期台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吳密察監修《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吳興明《中國傳統文論的知識譜系》成都:巴蜀書社,2001。吳宏聰、李鴻生主編《丘逢甲研究:一九八四年-一九九六年兩岸三地學者論文集》臺北:世界河南堂丘氏文獻社,1998。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1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汪毅夫《臺灣近代詩人在福建》臺北:幼獅出版社,1998。八畫東海大學中文系編《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明清時期的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東華大學中文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林淑慧《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2004。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的文化軌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林淑慧《禮俗‧記憶與啟蒙──臺灣文獻的文化論述及數位典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林明德策劃《彰化文學大論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7。林明德、黃文吉總策劃《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林美秀《傳統詩文的殖民地變奏:王松詩話與詩的現代詮釋》高雄:太普公關事業有限公司,2004。林翠鳳《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之研究》臺中:弘祥出版社,1999。林文龍《臺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文化,1999。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1945年)》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二版。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九畫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兼論一個典範的轉移歷程》臺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出版社,1988。施懿琳、楊翠《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 《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施懿琳《國民文選‧臺灣傳統漢詩卷》臺北:玉山社,2004。施懿琳《臺灣古典文學大事年表(明清篇)》臺北:里仁書局,2008。 胡經之、王岳川主編《文藝學美學方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所籌備處出版,2001。侯雅文《李夢陽的詩學與和同文化思想》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十畫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高宣揚《後現代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十一畫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5。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黃美娥《重層現代現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2007。黃景進《王漁洋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黃乃江《臺灣詩鐘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黃奕珍《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黃應貴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際》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0。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詩特色:兼論圖書傳播與詩分唐宋》臺北:里仁書局,2008。張健《明清文學批評》臺北:國家出版社,1983。張健《清代詩話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郭紹虞《中國詩的神韻、格調及性靈說》臺北:莊嚴書局,1982。陳昌明《緣情文學觀》臺北:臺灣書店,1999。陳國球《唐詩的傳承──明代復古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陳香編著《臺灣竹枝詞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陳漢光編《臺灣詩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陳昭瑛《臺灣詩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96。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增訂再版。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陳東榮、陳長房編《典律與文學教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陳明台《臺中市文學發展史初編》臺中市: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9。隽雪豔《文化的重寫: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許俊雅《講座FORMOSA》臺北:萬卷樓,2004。十三畫楊雲萍《臺灣史上的人物》臺北:成文出版社,1981。楊永智《明清時期臺南出版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十四畫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劉麗卿《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劉登翰等《臺灣文學史》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9。劉誠《中國詩學史‧清代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廖一瑾《臺灣詩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廖振富《櫟社研究新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6。廖振富《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十五畫蕭瓊瑞《島民‧風俗‧畫》臺北:東大,1999。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5。歐麗娟《唐詩中的樂園意識》永和:花木蘭文化,2007。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蔡錚雲《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臺北:邊城,2006。十六畫盧嘉興《臺灣古典文學作家論集》臺南:臺南市立藝術中心,2000。十七畫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簡恩定《清初杜詩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簡恩定《中國文學復古風氣探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蘭臺,2002。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十八畫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二十畫嚴迪昌《清詩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二十三畫龔顯宗《臺灣文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龔顯宗《臺灣文學家列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龔顯宗《臺南縣文學史》臺南縣:臺南縣政府,2006。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三、論文(一)學位論文四畫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王鐿容〈傳播.聲譽.性別──以袁枚《隨園詩話》為中心的文化研究〉南投: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六畫向麗頻〈施士洁及其文學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七畫吳玲瑛〈孫元衡及其《赤嵌集》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吳淑娟〈臺灣基隆地區古典詩歌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吳毓琪〈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吳青霞〈清代臺灣三大民變書寫──以古典詩文為主〉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吳東晟〈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吳珮文《沈德潛「詩教」觀研究──以詩歌評選為論述文本》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李知灝〈吳德功「瑞桃齋詩話」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余育婷〈施瓊芳詩歌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八畫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1。周滿枝〈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范文鳳〈鄭用錫暨其《北郭園全集》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林麗鳳〈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清代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6。林孟輝〈清代臺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十畫徐慧鈺〈林占梅先生年譜〉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徐慧鈺〈林占梅園林生活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高雪卿〈臺灣苗栗地區古典詩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5。十一畫黃美娥〈清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黃淑華〈劉家謀宦臺詩歌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黃繼立〈「神韻」詩學譜系研究──以王漁洋為基點的後設考察〉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陳佳妏〈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陳虹如〈郁永河《裨海紀遊》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1。陳怡如〈回歸風雅傳統──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陳家煌〈白居易詩人自覺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陳麗蓮〈蘭陽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800-1945)〉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陳淑美〈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郭侑欣〈憂鬱的亞熱帶:郁永河《裨海紀遊》中的臺灣圖像及其衍異〉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張永錦〈孫元衡詩探析〉臺中:中興大學中文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張月女〈章甫生平及其《半崧集》詩歌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張淑玲〈臺灣南投地區傳統詩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3。張鈺翎〈清代臺灣方志中藝文志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許惠玟〈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許雯琪〈洪棄生「寄鶴齋詩話」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十三畫楊永智〈明清臺南刻書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楊添發〈陳維英及其文學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楊明珠〈許南英及其詩詞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楊明珠〈臺灣海東四子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十四畫廖淑慧〈清初唐宋詩之爭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十五畫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劉靜宜〈學以詩現,詩以彰學:清代讀書詩探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9。劉麗珠〈臺灣詩史──洪棄生詩與史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蔡叔珍〈白居易「閒適」詩研究──以「情性」為考察基點〉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蔡寶琴〈海音詩俗語典故分析〉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十六畫賴麗娟〈劉家謀及其寫實詩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賴筱萍〈許南英及其窺園留草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十七畫謝志賜〈道咸同時期淡水廳文人及詩文研究──以鄭用錫、陳維英、林占梅為對象〉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5。謝碧菁〈陳維英生平及其詩歌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謝崇耀〈日治時期臺灣詩話比較研究〉彰化:彰化師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戴雅芬〈臺灣天然災害類古典詩歌研究──清代至日據時代〉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1。薛建蓉〈清代臺灣仕紳角色扮演及在地意識研究──以竹塹文人鄭用錫與林占梅為探討對象〉臺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二十一畫顧敏耀〈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顧敏耀〈臺灣古典文學系譜的多元考掘與脈絡重構〉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二)單篇論文四畫王璦玲〈重寫文學史──「經典性」重構與明清文學之新詮釋〉,王璦玲、胡曉真主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第55期,2009。六畫向麗頻〈唐景崧《詩畸》研究〉,《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7卷,2006.7。米彥青〈論黃任對李商隱的接受〉,《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9卷2期,2007.03。八畫施懿琳〈憂鬱的南方──孫元衡《赤嵌集》的臺灣物候書寫及其內在情蘊〉,《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12。施懿琳〈世代變遷與典律更迭──從莊太岳、莊遂性昆仲漢詩作品之比較談起〉,陳嘉瑞、廖振富編《中臺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縣文化局,2002。周婉窈〈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林文龍,〈黃任《香草箋》對臺灣詩壇的影響〉,《臺灣文獻》47卷1期,1996.3。林朝成、盧其薇〈從鼇峰書院到海東書院:論清代臺灣朱子學的二個向度〉《東華漢學》第9期,2009.6。邵軒磊〈作為研究方法的系譜學〉,《政治科學論叢》第34期,2007.12。九畫柯慶明〈文學傳播與接受的一些理論思考(代序)〉,《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十一畫康來新、顏崑陽、蔡英俊、龔鵬程討論、陳益源紀錄,〈建立一個中國文學理論體系──會評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國文天地》2卷4期,1986.9。黃美娥〈北臺灣傳統文學發展概述──清代至日治時代(上)〉,《國文天地》16卷9期,2001.2。黃美娥〈北臺灣傳統文學發展概述──清代至日治時代(下)〉,《國文天地》16卷10期,2001.3。黃美娥〈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台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11。黃慶萱〈劉若愚《中國文學本論》內容析議〉,《中國學術年刊》第19期,1998.3。黃慶萱〈劉若愚《中國文學本論》架構方法析議〉,《國文學報》第27期,1998.6。黃武智〈《臺海使槎錄》的史料價值與學術價值:以〈番俗六考〉與〈番俗雜記〉為例〉,《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2006。陳岸峰〈格調的追求──論沈德潛對明清詩學的傳承與突破〉,《漢學研究》24卷2期,2006.12。陳龍廷〈帝國觀點下的文學想像:清代臺灣原住民的妖魔化書寫〉,《臺灣文獻》55卷4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4。陳佳妏〈滾滾波濤聲不息,斐然有序煥文章──論清代臺灣八景詩中的自然景觀書寫〉,臺灣生態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十二畫賀國強、魏中林〈論「詩人之詩」與「學人之詩」〉《學術研究》第9期,2009。十三畫詹素娟〈文化符碼與歷史圖像:再看「番社采風圖」〉,《古今論衡》第2期,1999。楊玉成〈後設詩歌:唐代論詩詩與文學閱讀〉,《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2006.6。十四畫寧夏江、魏中林〈論學人之詩〉,《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9。十五畫蔡英俊〈古典詩歌意義的構成方式〉,《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12。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12。蔡瑜〈從典律之辨論明代詩學的分歧〉,《台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2.12。鄭祖邦〈對布迪厄社會學知識進展的考察〉,《社會理論學報》6卷1期,2003。十七畫蕭瓊瑞〈認同與懷鄉──臺灣方志八景圖中的文人意識(以大八景為例)〉,《臺灣美術》第65期,2006.7。十八畫顏崑陽〈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東華人文學報》第1期,1999.7。顏崑陽〈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顏崑陽〈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建構「中國詩用學」三論〉《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6。魏中林〈古典詩學的學問化問題與清詩研究〉,《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第3期,2005。二十畫嚴明〈學人與詩人的際會合流──清代「學人之詩」的形成與發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卷3期,2003.9。四、網路資料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xdcm.nmtl.gov.tw/twp/b/b02.htm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tdb=臺灣文獻叢刊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