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一九五0年代美國與台灣關係之探討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American and Taiwan in 1950`s作者 張加昇 貢獻者 陳文賢
張加昇關鍵詞 台美關係
台海危機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3-Sep-2013 13:36:22 (UTC+8) 摘要 1949年,中國國民黨在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中失利,國民黨失去中國的大片江山。面對中國內戰局勢的變化,美國政府公佈中美關係白皮書,將國共內戰失利的責任歸責於國民黨的腐敗,並採取等待塵埃落定的袖手旁觀政策,避免被捲入中國內戰的漩渦當中。 但1950年6月25日韓戰的爆發,改變了美國對台的政策,杜魯門總統派遣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讓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隔海分治的局勢成形。美國政府也對台灣進行軍事、經濟上的援助,改變了國民黨政權岌岌可危的情勢。同時,韓戰的爆發加速了對日和平條約的簽訂的時程,美國也居中促使日本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中日和約。 1954年以及1958年,中國共產黨發動兩次對外島炮擊的軍事行動,引起台灣海峽的危機。美國為支持國民黨政權,保衛台灣、澎湖的安全,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並經由國會通過台灣決議案。同時,美國與中國共產黨在華沙藉由大使級的會談,展開了外交的對話。 在第二次台海危機結束之後,中國共產黨為避免「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情況產生,放棄攻下外島的計畫,台灣海峽情勢因此趨於緩和。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相隔台灣海峽分治的情勢也確告定型,形成今日美國、台灣、中國三方關係的樣貌。 參考文獻 一、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外交部檔案 亞太司: 「中日和會談話及會議紀錄」,檔號:012.6/0009 「中日和會有關文件暨紀錄」,檔號:012.6/0011 「關於中日和約、中日往來文件」,檔號:012.6/0152 「關於中日和約、中美往來文件」,檔號:012.6/0153 「關於中日和約報告」,檔號:012.6/0155 「顧維鈞大使與杜勒斯談話紀錄」,檔號:012.6/0158 北美司: 「杜勒斯公報」,檔號:401.1/0027 「蔣中正總統與杜勒斯談話」,檔號:411.1/0047 「蔣中正總統與雷德福談話」,檔號:411.1/0055 「葉公超部長與藍欽談話」,檔號:411.1/0057 「中美聯合公報(蔣中正總統及杜勒斯會談)」,檔號:412/0016 「蔣中正總與杜勒斯台北會談」,檔號:412/0051 「蔣中正總統與雷德福會談紀錄(軍事會談)」,檔號:412/0052 「杜勒斯訪華」,檔號:412.22/0187 「對日和約」,檔號:412.6/0070 「美國解除台灣中立化政策」,檔號:412.7/0011二、書籍:Halbern, Morton H.著,謝永湉譯,《一九五八年台灣海峽危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年。譯自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of 1958,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1966.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台北:外交部,1952年。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共同防禦條約》,台北:外交部,1955年。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中華民國對日和約》,台北: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1966年。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的關係》,台北: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1966年。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 戰後中國(四),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編,《美援運用在各方面所發生效果之研究》,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196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九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十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十一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十二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五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1990年。王景弘,《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台北:遠流,2000年。王景弘,《強權政治與台灣:從開羅會議到舊金山和約》,台北:玉山社,2008年。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世界知識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第一集,北京:世界知識社出版社,1957年。世界知識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第二集,北京:世界知識社出版社,1958年。世界知識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第三集,北京:世界知識社出版社,1959年。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編,《中美合作經援概要》,台北: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1960年。艾奇遜(Dean Acheson)著,居仁譯,《美國對華政策─艾奇遜之自白》,台北:台灣商務,1971年。克萊恩(Ray Cline )著,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譯,《我所知道的蔣經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美國國務院編,中華民國外交部譯,《美國與中國之關係─特別著重1944年至1949年之一時期》,廣州:中華民國外交部,1949年。呂紹理主編,《冷戰與台海危機》,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2010年。余何青,《中日和平條約的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年。林正義,《1958年台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台北:台灣商務,1985年。林炳炎,《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台北:三民總經銷,2004年。林滿紅,《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台灣地位新論》,台北:黎明,2008年。沈志華、楊奎松,《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年。李元平等,《台海大戰─金門對決海峽風雲 下編:台灣觀點》,台北:風雲時代,1992年。李文志,《「外援」的政治經濟分析: 重構「美援來華」的歷史圖像(1946-1948)》,台北:憬藝企業, 2003年。吳冷西,《十年論戰:1956~1966中蘇關係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周湘華,《遺忘的危機:第一次台海危機的真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周琇環編,《台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一冊 軍援計畫(一)》,台北:國史館,1995年。周琇環編,《台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三冊 技術協助計畫》,台北:國史館,1998年。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新自然主義,2004年。胡為真,《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台灣商務,2001年。柯貝克(Anthony Kubek,)著,陳國儁譯,《遠東是怎樣失去的》,台北:黎明事業文化公司,1973年。秦孝儀總編撰,《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9卷,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2年。秦孝儀總編撰,《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10卷,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3年。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33卷,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年。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38卷,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年。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39卷,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年。翁之鏞,《美援在自由中國政策之檢討與建議》,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設計考核委員會,1957年。阮銘、張怡菁,《歷史的錯誤:台美中關係探源》,台北:玉山社,2006年。高棣民(Gold Thomas B.)著、胡煜嘉譯,《台灣奇蹟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台北:洞察,1987年。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北:五南1993年。徐燄,《台海大戰─上編:中共觀點》,台北:風雲時代,1992年。唐耐心(Tucker Nancy),《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1945-1992》,台北;新新聞,1995年。陳志奇,《美國對華政策30年》,台北:中華日報,1981年增訂再版。陳毓鈞,《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宇,1997年。張少書著,梅寅生譯《敵乎?友乎?─ 美國分化中蘇聯盟內幕》,台北:金禾,1992年。梅孜主編,《美台關係重要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1996年。國史館,《中華民國史外交志(初稿)》,台北:國史館,2002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俞大維先生年譜資料初編(二)》,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6年。費正清(John Fairbank)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楊奎松著,《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陶文釗,《中美關係: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陶文釗,《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識,2004年。陶文釗,《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三卷,北京:世界知識,2005年。康綠島,《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世界文化,2001年。彭明敏、黃昭堂,《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1995年。資中筠、何迪,《美台關係40年:1949-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葉飛,《葉飛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趙既昌,《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1985年。雅各布‧比姆(Jacob Beam)著,潘益世譯,《出使蘇聯東歐回憶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戴天昭,《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戴天昭,《台灣法律地位的歷史考察》,台北:前衛出版社,2010年。戴超武,《敵對與危機的年代 : 1954-1958年的中美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羅敦偉,《美援運用在各方面所發生效果之研究》,台北: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1960年。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韓懷智、譚旌樵編,《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三、期刊論文:李榮秋,〈第一次台海危機期間的美國對華政策〉,《政治學報》第9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1981年12月,頁195-237。李明,〈韓戰期間的美國對華政策〉,《國際關係學報》第23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2007年1月,頁57-88。吳聰敏,〈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1988年,頁145-158。栗國成,〈1958年台海危機期間 台、美、中之反應與互動〉,《國家發展研究》第4卷第1期,台北: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2004年12月,頁151-206。張啟雄,〈中日和約締結前後的國際政局與日本政經情勢〉,收入胡春惠、宋成有主編《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正中書局,2003年,頁83-103。張淑雅,〈美國對台政策轉變的考察,1950年12月──1951年5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6月,頁469-486。張淑雅,〈韓戰期間美國對台軍援政策初探〉,《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12月,頁468-510。張淑雅,〈安理會停火案:美國應付台海危機策略之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6月,頁63-106。張淑雅,〈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1950年代中美結盟過程之探討〉,《歐美研究》,第23卷第3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3年9月,頁51-99。張淑雅,〈台海危機前美國對外島的政策,1953-195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6月,頁295-330。張淑雅,〈金馬撤軍?美國應付第一次台海危機策略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6月,頁413-472。張淑雅,〈文攻武嚇下的退縮:美國決定與中共舉行大使級談判的過程分析,1954-195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5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6月,頁381-424。張淑雅,〈藍欽大使與1950年代的美國對台政策〉,《歐美研究》第28卷第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8年3月,頁193-262。張淑雅,〈台海危機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頁235-297。張淑雅,〈1950年代美國對台決策模式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6月,頁1-54。黃自進,〈戰後台灣主權爭議與中日和平條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12月,頁59-104。齊茂吉,〈韓戰及台海二次危機對台灣安全之影響〉,收入賴涵澤,于子橋主編《台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年,頁69-91。鈕先鍾,〈中美外交與台海危機(1953-1955)〉《歷史月刊》第33期,台北:歷史月刊雜誌社,1990年10月,頁36-47。莊榮輝,〈近年來美國與海峽兩岸學者對第一次台海危機的看法〉,《近代中國》第125期,台北:近代中國雜誌社,1998年6月,頁83-120。魏良才,〈杜勒斯的理念信仰及其1950年帶的中美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1992年1月,頁197-240。戴萬欽,〈舊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談判─杜魯門政府的利益與角色〉,收入賴涵澤,于子橋主編《台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年,頁93-133。四、學位論文:李俊融,《中共和美國會談與台海危機關聯性之研究(1955-1963)》,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莊榮輝,《美國學者對中美關係發展(1949-1958)的看法》,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曾咨翔,《台灣國際地位與中國流亡政府》,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游銘豐,《一九五○年代美國對台海外島的決策過程分析─以兩次外島危機為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謝其偉,《1954-55台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戴振豐,《吉田茂與戰後日本對華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五、報紙:《人民日報》,1954年7月23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4年12月5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4年12月9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4年12月28日,第一版。 《人民日報》,1955年1月31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5年4月24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7月17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7月19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7月20日,第二版。《人民日報》,1958年8月4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9月5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9月7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9月8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9月21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10月7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10月13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10月21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10月26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79年1月1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0年6月29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0年8月1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0年8月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1年4月2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2年2月18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2年2月20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4年12月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4年12月3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5年2月7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7月18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5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7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15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24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28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6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6日,第二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8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12日,第二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13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20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10月7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10月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10月2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64年5月30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78年12月17日,第二版。《聯合報》,1974年11月8日,第二版。六、日文書目:吉田茂,《回想十年》第三卷,東京:新潮社,1958年。吉田茂,《世界と日本》,東京:番町書房,1963年。吉田茂,《日本を決定した百年》,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1967年前田直樹,〈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機とアイゼンハワー政権─危機理米台摩擦〉,《広島法學》18卷4號,広島:広島大學法學會,1995年3月,頁149-180。前田直樹,〈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機をあぐる米台關係─大陸武力反攻とショーケース化〉,《現代台湾研究》第23號,大阪府吹田市:台湾史研究會,2002年7月,頁137-152。前田直樹,〈1958年米中ワルシヤワ会談と米國によ台湾単独行動の抑制〉,《広島法學》27卷2號,広島:広島大學法學會,2003年11月,頁331-348。七、英文書目:Acheson, Dean.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my years in the State Department,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Inc., 1969.Accinelli, Robert. Crisis and Commitment: United Stated Policy toward Taiwan, 1950-1955,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6.Beal, John Robinson. John Foster Dulles 1888-1959,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59.Chang, Gordon. Friend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Eisenhower, Dwight D., The White House Years: Mandate for Change 1953-1956,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3.Eisenhower, Dwight D., The White House Years: Waging Peace 1956-1961,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5.Fairbank, John. The United Stated and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Kubek, Anthony. 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 American Policy and the Creation of Communist China, 1941-1949, New York: Twin Circle Publishing Co., Inc., 1972.Jacoby, Neil H., U.S. Aid to Taiwan: A study of Foreign Aid, Self-Help,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4.Rankin, Karl Lott. China Assign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4.Tucker, Nancy. Taiwa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45-1992: Uncertain Friendships,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4.Truman, Harry. Memoirs by Harry Truman: Years of Trial and Hope, Vol.2, 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56.Morgenthau, Hans, “John Foster Dulles, 1953-1959”, in Norman A. Graebner, ed., An Uncertain Tradition: American Secreta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1, pp.289-308.Tucker, Nancy, “John Foster Dulles and Taiwan Roots of the ‘Two China Policy’”, in Richard Immerman, ed., John Foster Dulles and the Diplomacy of the Cold War,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235-262.U.S. Department of State,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U.S. Department of Stat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50-1955: Basic Documents, vol.2,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7.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49, Vol.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5.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0, Vol.7,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1, Vol.7, Part2,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2-1954, Vol.12,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5.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2-1954, Vol.14, Part1,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5.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5-1957, Vol.2,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6.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8-1960, Vol.1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4158004
99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8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文賢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加昇 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加昇 zh_TW dc.date (日期) 2010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Sep-2013 13:36:22 (UTC+8) - dc.date.available 3-Sep-2013 13:36:22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Sep-2013 13:36:22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158004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716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158004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1949年,中國國民黨在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中失利,國民黨失去中國的大片江山。面對中國內戰局勢的變化,美國政府公佈中美關係白皮書,將國共內戰失利的責任歸責於國民黨的腐敗,並採取等待塵埃落定的袖手旁觀政策,避免被捲入中國內戰的漩渦當中。 但1950年6月25日韓戰的爆發,改變了美國對台的政策,杜魯門總統派遣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讓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隔海分治的局勢成形。美國政府也對台灣進行軍事、經濟上的援助,改變了國民黨政權岌岌可危的情勢。同時,韓戰的爆發加速了對日和平條約的簽訂的時程,美國也居中促使日本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中日和約。 1954年以及1958年,中國共產黨發動兩次對外島炮擊的軍事行動,引起台灣海峽的危機。美國為支持國民黨政權,保衛台灣、澎湖的安全,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並經由國會通過台灣決議案。同時,美國與中國共產黨在華沙藉由大使級的會談,展開了外交的對話。 在第二次台海危機結束之後,中國共產黨為避免「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情況產生,放棄攻下外島的計畫,台灣海峽情勢因此趨於緩和。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相隔台灣海峽分治的情勢也確告定型,形成今日美國、台灣、中國三方關係的樣貌。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 2 第三節 章節架構與內容安排 ……………………………………… 8第二章 一九五○年代初期美國對臺政策 第一節 美援與美國對臺政策 …………………………………… 12 第二節 韓戰與美國對臺政策 …………………………………… 18 第三節 對日和平條約之締結 …………………………………… 29第三章 一九五四年第一次臺灣海峽危機 第一節 聯合國安理會停火案 …………………………………… 42 第二節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締結 ……………………………… 49 第三節 外島政策的演變 ………………………………………… 59第四章 一九五八年第二次臺灣海峽危機 第一節 八二三炮戰之起源與經過 ……………………………… 70 第二節 美國與中國大使級會談 ………………………………… 82 第三節 危機解除與美臺聯合聲明 ……………………………… 89第五章 結論 ……………………………………………………… 98附錄 附錄一 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全文 ……………………… 103 附錄二 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共同防禦條約全文 ………… 106 附錄三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新港聲明全文 ………………………… 108 附錄四 蔣介石與杜勒斯聯合公報全文 ………………………… 110參考書目 ……………………………………………………………… 112 zh_TW dc.format.extent 1745748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language.iso en_US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8004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美關係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海危機 zh_TW dc.title (題名) 一九五0年代美國與台灣關係之探討 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American and Taiwan in 1950`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外交部檔案 亞太司: 「中日和會談話及會議紀錄」,檔號:012.6/0009 「中日和會有關文件暨紀錄」,檔號:012.6/0011 「關於中日和約、中日往來文件」,檔號:012.6/0152 「關於中日和約、中美往來文件」,檔號:012.6/0153 「關於中日和約報告」,檔號:012.6/0155 「顧維鈞大使與杜勒斯談話紀錄」,檔號:012.6/0158 北美司: 「杜勒斯公報」,檔號:401.1/0027 「蔣中正總統與杜勒斯談話」,檔號:411.1/0047 「蔣中正總統與雷德福談話」,檔號:411.1/0055 「葉公超部長與藍欽談話」,檔號:411.1/0057 「中美聯合公報(蔣中正總統及杜勒斯會談)」,檔號:412/0016 「蔣中正總與杜勒斯台北會談」,檔號:412/0051 「蔣中正總統與雷德福會談紀錄(軍事會談)」,檔號:412/0052 「杜勒斯訪華」,檔號:412.22/0187 「對日和約」,檔號:412.6/0070 「美國解除台灣中立化政策」,檔號:412.7/0011二、書籍:Halbern, Morton H.著,謝永湉譯,《一九五八年台灣海峽危機》,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年。譯自The Taiwan Strait Crisis of 1958,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1966.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台北:外交部,1952年。中華民國外交部,《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共同防禦條約》,台北:外交部,1955年。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中華民國對日和約》,台北: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1966年。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的關係》,台北: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1966年。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七編 戰後中國(四),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編,《美援運用在各方面所發生效果之研究》,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196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九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十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十一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十二分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五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文馨瑩,《經濟奇蹟的背後─台灣美援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1990年。王景弘,《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台北:遠流,2000年。王景弘,《強權政治與台灣:從開羅會議到舊金山和約》,台北:玉山社,2008年。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世界知識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第一集,北京:世界知識社出版社,1957年。世界知識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第二集,北京:世界知識社出版社,1958年。世界知識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係文件集》第三集,北京:世界知識社出版社,1959年。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編,《中美合作經援概要》,台北: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1960年。艾奇遜(Dean Acheson)著,居仁譯,《美國對華政策─艾奇遜之自白》,台北:台灣商務,1971年。克萊恩(Ray Cline )著,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譯,《我所知道的蔣經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美國國務院編,中華民國外交部譯,《美國與中國之關係─特別著重1944年至1949年之一時期》,廣州:中華民國外交部,1949年。呂紹理主編,《冷戰與台海危機》,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2010年。余何青,《中日和平條約的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年。林正義,《1958年台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台北:台灣商務,1985年。林炳炎,《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台北:三民總經銷,2004年。林滿紅,《獵巫、叫魂與認同危機─台灣地位新論》,台北:黎明,2008年。沈志華、楊奎松,《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年。李元平等,《台海大戰─金門對決海峽風雲 下編:台灣觀點》,台北:風雲時代,1992年。李文志,《「外援」的政治經濟分析: 重構「美援來華」的歷史圖像(1946-1948)》,台北:憬藝企業, 2003年。吳冷西,《十年論戰:1956~1966中蘇關係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周湘華,《遺忘的危機:第一次台海危機的真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周琇環編,《台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一冊 軍援計畫(一)》,台北:國史館,1995年。周琇環編,《台灣光復後美援史料第三冊 技術協助計畫》,台北:國史館,1998年。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新自然主義,2004年。胡為真,《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台灣商務,2001年。柯貝克(Anthony Kubek,)著,陳國儁譯,《遠東是怎樣失去的》,台北:黎明事業文化公司,1973年。秦孝儀總編撰,《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9卷,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2年。秦孝儀總編撰,《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第10卷,台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2003年。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33卷,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年。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38卷,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年。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39卷,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年。翁之鏞,《美援在自由中國政策之檢討與建議》,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設計考核委員會,1957年。阮銘、張怡菁,《歷史的錯誤:台美中關係探源》,台北:玉山社,2006年。高棣民(Gold Thomas B.)著、胡煜嘉譯,《台灣奇蹟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台北:洞察,1987年。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北:五南1993年。徐燄,《台海大戰─上編:中共觀點》,台北:風雲時代,1992年。唐耐心(Tucker Nancy),《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1945-1992》,台北;新新聞,1995年。陳志奇,《美國對華政策30年》,台北:中華日報,1981年增訂再版。陳毓鈞,《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宇,1997年。張少書著,梅寅生譯《敵乎?友乎?─ 美國分化中蘇聯盟內幕》,台北:金禾,1992年。梅孜主編,《美台關係重要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1996年。國史館,《中華民國史外交志(初稿)》,台北:國史館,2002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局,《俞大維先生年譜資料初編(二)》,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6年。費正清(John Fairbank)著,張理京譯,《美國與中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楊奎松著,《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陶文釗,《中美關係: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陶文釗,《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二卷,北京:世界知識,2004年。陶文釗,《美國對華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三卷,北京:世界知識,2005年。康綠島,《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世界文化,2001年。彭明敏、黃昭堂,《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1995年。資中筠、何迪,《美台關係40年:1949-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葉飛,《葉飛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年。趙既昌,《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1985年。雅各布‧比姆(Jacob Beam)著,潘益世譯,《出使蘇聯東歐回憶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戴天昭,《台灣國際政治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戴天昭,《台灣法律地位的歷史考察》,台北:前衛出版社,2010年。戴超武,《敵對與危機的年代 : 1954-1958年的中美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羅敦偉,《美援運用在各方面所發生效果之研究》,台北:中央委員會設計考核委員會,1960年。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韓懷智、譚旌樵編,《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三、期刊論文:李榮秋,〈第一次台海危機期間的美國對華政策〉,《政治學報》第9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1981年12月,頁195-237。李明,〈韓戰期間的美國對華政策〉,《國際關係學報》第23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2007年1月,頁57-88。吳聰敏,〈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1988年,頁145-158。栗國成,〈1958年台海危機期間 台、美、中之反應與互動〉,《國家發展研究》第4卷第1期,台北: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2004年12月,頁151-206。張啟雄,〈中日和約締結前後的國際政局與日本政經情勢〉,收入胡春惠、宋成有主編《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正中書局,2003年,頁83-103。張淑雅,〈美國對台政策轉變的考察,1950年12月──1951年5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9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6月,頁469-486。張淑雅,〈韓戰期間美國對台軍援政策初探〉,《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1年12月,頁468-510。張淑雅,〈安理會停火案:美國應付台海危機策略之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6月,頁63-106。張淑雅,〈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訂:1950年代中美結盟過程之探討〉,《歐美研究》,第23卷第3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3年9月,頁51-99。張淑雅,〈台海危機前美國對外島的政策,1953-195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下),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6月,頁295-330。張淑雅,〈金馬撤軍?美國應付第一次台海危機策略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4期(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6月,頁413-472。張淑雅,〈文攻武嚇下的退縮:美國決定與中共舉行大使級談判的過程分析,1954-195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5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6月,頁381-424。張淑雅,〈藍欽大使與1950年代的美國對台政策〉,《歐美研究》第28卷第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8年3月,頁193-262。張淑雅,〈台海危機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12月,頁235-297。張淑雅,〈1950年代美國對台決策模式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6月,頁1-54。黃自進,〈戰後台灣主權爭議與中日和平條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12月,頁59-104。齊茂吉,〈韓戰及台海二次危機對台灣安全之影響〉,收入賴涵澤,于子橋主編《台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年,頁69-91。鈕先鍾,〈中美外交與台海危機(1953-1955)〉《歷史月刊》第33期,台北:歷史月刊雜誌社,1990年10月,頁36-47。莊榮輝,〈近年來美國與海峽兩岸學者對第一次台海危機的看法〉,《近代中國》第125期,台北:近代中國雜誌社,1998年6月,頁83-120。魏良才,〈杜勒斯的理念信仰及其1950年帶的中美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9期,1992年1月,頁197-240。戴萬欽,〈舊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談判─杜魯門政府的利益與角色〉,收入賴涵澤,于子橋主編《台灣與四鄰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年,頁93-133。四、學位論文:李俊融,《中共和美國會談與台海危機關聯性之研究(1955-1963)》,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莊榮輝,《美國學者對中美關係發展(1949-1958)的看法》,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曾咨翔,《台灣國際地位與中國流亡政府》,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游銘豐,《一九五○年代美國對台海外島的決策過程分析─以兩次外島危機為例》,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謝其偉,《1954-55台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戴振豐,《吉田茂與戰後日本對華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五、報紙:《人民日報》,1954年7月23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4年12月5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4年12月9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4年12月28日,第一版。 《人民日報》,1955年1月31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5年4月24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7月17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7月19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7月20日,第二版。《人民日報》,1958年8月4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9月5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9月7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9月8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9月21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10月7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10月13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10月21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58年10月26日,第一版。《人民日報》,1979年1月1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0年6月29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0年8月1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0年8月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1年4月2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2年2月18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2年2月20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4年12月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4年12月3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5年2月7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7月18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5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7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15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24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8月28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6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6日,第二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8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12日,第二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13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9月20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10月7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10月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58年10月22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64年5月30日,第一版。《中央日報》,1978年12月17日,第二版。《聯合報》,1974年11月8日,第二版。六、日文書目:吉田茂,《回想十年》第三卷,東京:新潮社,1958年。吉田茂,《世界と日本》,東京:番町書房,1963年。吉田茂,《日本を決定した百年》,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1967年前田直樹,〈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機とアイゼンハワー政権─危機理米台摩擦〉,《広島法學》18卷4號,広島:広島大學法學會,1995年3月,頁149-180。前田直樹,〈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機をあぐる米台關係─大陸武力反攻とショーケース化〉,《現代台湾研究》第23號,大阪府吹田市:台湾史研究會,2002年7月,頁137-152。前田直樹,〈1958年米中ワルシヤワ会談と米國によ台湾単独行動の抑制〉,《広島法學》27卷2號,広島:広島大學法學會,2003年11月,頁331-348。七、英文書目:Acheson, Dean.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my years in the State Department,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Inc., 1969.Accinelli, Robert. Crisis and Commitment: United Stated Policy toward Taiwan, 1950-1955,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6.Beal, John Robinson. John Foster Dulles 1888-1959,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59.Chang, Gordon. Friend and Enemie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1948-1972,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Eisenhower, Dwight D., The White House Years: Mandate for Change 1953-1956,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3.Eisenhower, Dwight D., The White House Years: Waging Peace 1956-1961,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5.Fairbank, John. The United Stated and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Kubek, Anthony. 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 American Policy and the Creation of Communist China, 1941-1949, New York: Twin Circle Publishing Co., Inc., 1972.Jacoby, Neil H., U.S. Aid to Taiwan: A study of Foreign Aid, Self-Help,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r, 1964.Rankin, Karl Lott. China Assign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4.Tucker, Nancy. Taiwan, Hong Kong,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45-1992: Uncertain Friendships,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4.Truman, Harry. Memoirs by Harry Truman: Years of Trial and Hope, Vol.2, 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56.Morgenthau, Hans, “John Foster Dulles, 1953-1959”, in Norman A. Graebner, ed., An Uncertain Tradition: American Secretar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1, pp.289-308.Tucker, Nancy, “John Foster Dulles and Taiwan Roots of the ‘Two China Policy’”, in Richard Immerman, ed., John Foster Dulles and the Diplomacy of the Cold War,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235-262.U.S. Department of State,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U.S. Department of Stat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1950-1955: Basic Documents, vol.2,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7.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49, Vol.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5.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0, Vol.7,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6.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1, Vol.7, Part2,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3.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2-1954, Vol.12,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5.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2-1954, Vol.14, Part1,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5.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5-1957, Vol.2,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6.U.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58-1960, Vol.1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