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戰後臺北市軍眷村之形成與變遷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armed forces military dependent quarters in Taipei City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
作者 莊勝傑
貢獻者 戴寶村
莊勝傑
關鍵詞 戰後
臺北市
軍眷村
軍眷村改建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3-Sep-2013 13:38:29 (UTC+8)
摘要 本文係以戰後在臺灣出現的新的聚落型態─軍眷村為主題,以歷史背景與地理空間為主軸,輔以法規、政策、軍事、都市設計等觀點,探討整個軍眷村從形成(生)、發展(長)、改建(死)等變遷歷程。軍眷村在包含後來升格北高兩市之廣義臺灣省境內各縣市皆有分布,且主要集中在各區域中心城市。換言之,軍眷村分布區位以各級城市為核心。城市的發展沿革,是戰後軍眷村形成背景;城市持續的都市化發展,也影響軍眷村建立後的發展變遷。因此,軍眷村發展變遷歷程,受地域在地相關因素與發展,反映出軍眷村的問題,各地實際變遷型態不同。本文選定臺灣首府臺北市為範圍,結合臺北市整體都市發展,探究臺北市的軍眷村發展演變。
軍眷村即俗稱眷村,其最初設置型態如同一般公務眷舍,為提供軍人及其眷屬所居住軍人眷舍。軍人眷舍為軍眷安置制度一環,在戰爭時期,可以同時兼顧動員集結與軍眷照護,在1921年正值第一次國共戰爭期間,已有部隊採取此措施安置軍眷。1945年後的國共內戰,是軍眷村產生的歷史背景,1949年前後,政府單位與軍種部隊陸續撤遷臺灣,也包含軍人眷屬,軍人眷屬以「集中管理,集中居住」為原則,由軍方辦理安置。
軍眷村在臺興建規劃,依興建年代可分為老眷村時期(1945-1956)、新眷村時期(1957-1980)、舊制眷村改建時期(1980-1997)、新制眷村改建時期(1997-迄今)。地域分布上以區域政治中心或中心城市為核心,或是軍眷村的列管軍種。軍眷村列管單位為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聯合後勤司令部、後備司令部、憲兵司令部、軍備局、參謀本部軍事情報局等軍事單位,其單位部署考量單位任務,以及日治時期遺留軍事設施基礎。軍眷村相關的管理制度與組織,法規以1956年發布的《國軍在臺軍眷業務處理辦法》為依據;相關行政主管,由地方軍事性質的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負責,後來轉移至聯勤總部,1664年改由總政治作戰部統籌,各列管單位執行,聯勤留守業務署協助補給。軍眷村內部設立村內公共事務自治委員會,以及婦聯會、聯勤相關單位派駐。
臺北市從清末成為全臺灣首府,在日治時期銳意規劃經營下,打造近代化都市規模,更強化全臺首府地位。臺北市在日治時期所建立的相關都會區位,在戰後皆被延續。1949年臺北市為動員戡亂時期「臨時首都」所在地,都市建設提升到首都戰略與外交層級。日治時期的發展規模,包含相關軍事設施遺留沿用,戰後的相關國防建設,甚至是臺北市提升為首都之因素,皆影響臺北市軍眷村地域空間分布。軍眷村生活空間,不同時期所興建的軍眷村房舍,每戶生活空間與呈現的生活品質也有所差異;每戶生活空間,也反映出軍中位階尊卑概念。軍眷村村內空間,則是套用營區規劃與部隊管理方式,為因應每戶有限的起居空間,以及水源問題,原有的住宅部份空間轉為公共化設施型態。
整體軍眷村改建問題,1970年代已浮現,包含房舍老舊,聚落環境不堪與公共安全問題,以及軍眷村週遭環境變遷,都市擴張發展,軍眷村所在地不再是創建初期邊陲地區,成為都市精華地帶,軍眷村高建蔽率與低容積率成為都市發展負擔。1978年國防部擬訂《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要點》,為第一階段的軍眷村改建。改建方式以「與地方政府合建國宅」為主,以及軍眷住宅合作社自辦重建、婦聯會改建職務眷舍、辦理遷村、就地整建等。軍眷村改建推動,也是軍眷村區域整合集體改建時刻,臺北市各區開始整併老舊軍眷村,配合國宅政策,原軍眷村區域轉變為高容積率的國宅區。1996年《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通過,軍眷村改建有了法源依據,第二階段軍眷村改建政策開始推行,以建大村、遷小村,先建後拆、全面改建辦理等原則。至此,舊有軍眷村不再興建,原有型態也因改建,逐漸走入歷史。
參考文獻 一、史料與專書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婦聯三十五年》,臺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85。
內政部營建署,《國民住宅資料彙編(民國六十五年至九十二年)》,臺北:內政部營建署,2004。
方兆麟,《臺北市志卷三政制志公共建設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王月鏡,《臺北市志卷四社會志人口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王俊昌、陳亮州,《進退存亡:民國38年前後軍事檔案專輯》,臺北:檔案管理局,2010。
王啟宗、鄭瑞明,《臺北市志卷七教育志學校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91。
古碧玲,《寄情眷村時》,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1999。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戀戀眷村 深深情義》,臺北: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06。
何思瞇,《臺北縣眷村調查研究》,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
李如南,《臺灣地區軍眷村更新配合都市發展之研究》,臺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1988。
林忠勝撰述,《高玉樹回憶錄:玉樹臨風步步高》,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
林海清主編,《眷戀―海軍眷村》,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林樹等編,《新竹市眷村田野調查報告書》,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2007。
孫建中主編,《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發展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
孫建中主編,《眷戀―憲兵與情報局眷村》,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國民革命建軍史第三部:八年抗戰與戡亂》,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2。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國軍後勤史第五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國軍後勤史第六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2。
張世瑛、葉健青,《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2。
張雅麗、龔延善,《臺北市志卷四社會志社會福利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郭冠麟,《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
陳正祥,《臺北市誌》,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
陳朝興等,《眷村的前世今生―分析與文化保存政策》,臺中: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年。
陳溪松主編,《眷戀―空軍眷村》,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
陳錦昌,《蔣中正遷臺記》,臺北:向陽文化,2005。
彭大年主編,《眷戀―後備眷村》,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
彭大年主編,《眷戀―陸軍眷村》,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
黃宇元、王國璠、陳三井編纂,《臺北市發展史(三)》,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3。
黃武達,《追尋都市史之足跡―臺北「近代都市」之構成》,臺北:臺灣都市史研究室,2000。
黃得時,《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黃翔瑜編,《富國島留越國軍史料彙編(一)入越交涉》,臺北:國史館,2006。
黃翔瑜編,《富國島留越國軍史料彙編(二)孤島生活》,臺北:國史館,2006。
黃翔瑜編,《富國島留越國軍史料彙編(三)運臺編撥》,臺北:國史館,2006。
楊放採訪整理,《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臺北:允晨文化,1996。
楊昇展,《南瀛眷村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9。
楊長鎮、莊嘉豐主編,《認識臺灣眷村》,臺北:民主進步黨族群事務部,2006。
溫振華,《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城市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臺北市都市發展紀要》,臺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1971。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眷村2005 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眷村2006 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
趙如璽,《一探桃園眷村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9。
趙莒玲,《臺北城的故事》,臺北:知青頻道出版有限公司,1997。
劉鳳翔主編,《眷戀―聯勤眷村》,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
劉鳳翰,《日軍在臺灣: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北:國史館,1997。
戴寶村,《簡明臺灣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二、期刊論文
李棟明,〈居臺外省籍人口之組成與分布〉,《臺北文獻》第11、12期合刊,1971,頁62-86。
柯茂榮,〈臺灣省都市在發展―論軍眷村改建過程及展望〉,《工程》第69卷第11期,1996,頁16-33。
翁樹陽,〈臺灣省軍眷村改建國宅業務之檢討〉,《住都雙月刊》第110期,1994,頁10-15。
馬自立,〈軍眷村改建住宅可行途徑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7卷第4期,1990,頁163-207。
陳孝惇,〈國共戰爭期間海軍整建之研究(一九四五─一九五○)〉,《中華軍事史學會會刊》第5期,1999,頁229-303。
黃宣範,〈眷村的「臺灣人」經驗〉,《臺灣風物》第43卷第2期,頁97-111。
趙富盛、蕭炎泉,〈新制眷村改建執行之簡介〉,《營建管理》第317期,2006,頁41-49。
劉鳳翰,〈國軍(陸軍)在臺澎金馬整編經過(民國39年至70年)〉,《中華軍事史學會會刊》第7期,2002年,頁277-317。
鍾麗娜,〈關懷國土資源―探究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闖關的大震撼(下)〉,《人與地》第150期,1996,頁51-55。
鍾麗娜,〈關懷國土資源―探究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闖關的大震撼(上)〉,《人與地》第148期,1996,頁32-36。

三、學位論文
何鳳嬌,〈戰後初期臺灣土地的接收與處理(1945-195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李宜潔,〈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臺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尚道明,〈眷村居民的生命歷程與國家認同─樂群新村的個案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唐於華,〈臺南市水交社眷村居民的文化與族群身分變遷〉,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夏傳宇,〈臺北市軍眷眷村重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梁成文,〈眷村改建國宅之政策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黃文珊,〈高雄左營眷村聚落的發展與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7。
黃顯琪,〈交錯時空的「眷」戀─彰化市民族新村聚落空間意涵與社會文化變遷探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8。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裴笛,〈從遷徙過程探討眷村文化的形成與變遷—以臺北市北投區中心新村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劉益誠,〈竹籬笆內的老鄉們─外省人的兩個社區比較〉,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賴志一,〈眷村:差異的公共領域〉,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駱怡筠,〈臺北市軍眷村改建國宅政策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1991。
羅於陵,〈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和再界定〉,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四、網路資料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社團法人外省臺灣人協會http://amtorg-amtorg.blogspot.com/
國防法規資料庫http://law.mnd.gov.tw/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http://gpwd.mnd.gov.tw/
國科會數位典藏臺灣眷村GIS Online
http://www.twgisonline.com/index.php
臺北市眷村文化網http://tw.myblog.yahoo.com/taipei-militaryhousin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6158010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8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戴寶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莊勝傑zh_TW
dc.creator (作者) 莊勝傑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Sep-2013 13:38:29 (UTC+8)-
dc.date.available 3-Sep-2013 13:38:2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Sep-2013 13:38:2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158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72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15801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係以戰後在臺灣出現的新的聚落型態─軍眷村為主題,以歷史背景與地理空間為主軸,輔以法規、政策、軍事、都市設計等觀點,探討整個軍眷村從形成(生)、發展(長)、改建(死)等變遷歷程。軍眷村在包含後來升格北高兩市之廣義臺灣省境內各縣市皆有分布,且主要集中在各區域中心城市。換言之,軍眷村分布區位以各級城市為核心。城市的發展沿革,是戰後軍眷村形成背景;城市持續的都市化發展,也影響軍眷村建立後的發展變遷。因此,軍眷村發展變遷歷程,受地域在地相關因素與發展,反映出軍眷村的問題,各地實際變遷型態不同。本文選定臺灣首府臺北市為範圍,結合臺北市整體都市發展,探究臺北市的軍眷村發展演變。
軍眷村即俗稱眷村,其最初設置型態如同一般公務眷舍,為提供軍人及其眷屬所居住軍人眷舍。軍人眷舍為軍眷安置制度一環,在戰爭時期,可以同時兼顧動員集結與軍眷照護,在1921年正值第一次國共戰爭期間,已有部隊採取此措施安置軍眷。1945年後的國共內戰,是軍眷村產生的歷史背景,1949年前後,政府單位與軍種部隊陸續撤遷臺灣,也包含軍人眷屬,軍人眷屬以「集中管理,集中居住」為原則,由軍方辦理安置。
軍眷村在臺興建規劃,依興建年代可分為老眷村時期(1945-1956)、新眷村時期(1957-1980)、舊制眷村改建時期(1980-1997)、新制眷村改建時期(1997-迄今)。地域分布上以區域政治中心或中心城市為核心,或是軍眷村的列管軍種。軍眷村列管單位為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聯合後勤司令部、後備司令部、憲兵司令部、軍備局、參謀本部軍事情報局等軍事單位,其單位部署考量單位任務,以及日治時期遺留軍事設施基礎。軍眷村相關的管理制度與組織,法規以1956年發布的《國軍在臺軍眷業務處理辦法》為依據;相關行政主管,由地方軍事性質的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負責,後來轉移至聯勤總部,1664年改由總政治作戰部統籌,各列管單位執行,聯勤留守業務署協助補給。軍眷村內部設立村內公共事務自治委員會,以及婦聯會、聯勤相關單位派駐。
臺北市從清末成為全臺灣首府,在日治時期銳意規劃經營下,打造近代化都市規模,更強化全臺首府地位。臺北市在日治時期所建立的相關都會區位,在戰後皆被延續。1949年臺北市為動員戡亂時期「臨時首都」所在地,都市建設提升到首都戰略與外交層級。日治時期的發展規模,包含相關軍事設施遺留沿用,戰後的相關國防建設,甚至是臺北市提升為首都之因素,皆影響臺北市軍眷村地域空間分布。軍眷村生活空間,不同時期所興建的軍眷村房舍,每戶生活空間與呈現的生活品質也有所差異;每戶生活空間,也反映出軍中位階尊卑概念。軍眷村村內空間,則是套用營區規劃與部隊管理方式,為因應每戶有限的起居空間,以及水源問題,原有的住宅部份空間轉為公共化設施型態。
整體軍眷村改建問題,1970年代已浮現,包含房舍老舊,聚落環境不堪與公共安全問題,以及軍眷村週遭環境變遷,都市擴張發展,軍眷村所在地不再是創建初期邊陲地區,成為都市精華地帶,軍眷村高建蔽率與低容積率成為都市發展負擔。1978年國防部擬訂《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要點》,為第一階段的軍眷村改建。改建方式以「與地方政府合建國宅」為主,以及軍眷住宅合作社自辦重建、婦聯會改建職務眷舍、辦理遷村、就地整建等。軍眷村改建推動,也是軍眷村區域整合集體改建時刻,臺北市各區開始整併老舊軍眷村,配合國宅政策,原軍眷村區域轉變為高容積率的國宅區。1996年《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通過,軍眷村改建有了法源依據,第二階段軍眷村改建政策開始推行,以建大村、遷小村,先建後拆、全面改建辦理等原則。至此,舊有軍眷村不再興建,原有型態也因改建,逐漸走入歷史。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 相關研究與文獻回顧 2
三、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8
第二章 臺灣軍眷村形成歷史背景 10
第一節 軍眷村定義與起源 10
一、 軍眷村之定義 10
二、 軍眷村起源 11
第二節 臺灣軍眷村產生背景 13
一、 戰後的國共內戰 13
二、 遷臺前的部署 15
三、 政府單位遷臺 18
第三節 國軍部隊撤退來臺與安置 19
一、 空軍遷臺 20
二、 海軍遷臺 22
三、 陸軍遷臺 26
第三章 臺灣軍眷村創建與發展 35
第一節 軍眷村的規劃 35
一、 興建年代 35
二、 軍眷村的分布 37
三、 眷村的命名 49
第二節 軍眷村管理機制 53
一、 主要法規 53
二、 行政管理機構與安置措施 54
第三節 軍眷村內部組織 58
一、 自治委員會 59
二、 婦聯會相關組織 60
三、 聯勤單位組織 62
第四章 臺北市軍眷村形成與分布 64
第一節 臺北市近代都會區域之發展 64
一、 臺北都市近代化 64
二、 臺北都市職能區分與二元都市型態 66
三、 戰後臺北都市發展與擴張 68
四、 外省人口在臺北市分布 70
第二節 臺北市軍眷村的創建與分布 73
一、 各軍種列管軍眷村分布 74
二、 各年代興建軍眷村之分布 80
三、 各規模軍軍眷村之分布 84
第三節 臺北市軍眷村之生活空間 87
一、 每戶空間與生活 88
二、 村內公共空間 94
三、 村落周圍空間 100
第五章 臺北市軍眷村之改建 102
第一節 臺北市都市空間發展 102
一、 臺北市人口成長 102
二、 臺北市人口分布與市區擴張 105
三、 臺北市都市計畫 107
第二節 軍眷村改建政策 111
一、 國家軍眷村改建政策緣起 111
二、 舊制眷村改建時期 113
三、 新制眷村改建時期 116
第三節 臺北市軍眷村改建情況 122
一、 第一階段軍眷村改建(1978-1996) 122
二、 第二階段軍眷村改建(1996年-迄今) 129
第六章 結論 133
徵引書目 139
附錄一、臺北市軍眷村一覽表 144
附錄二、國軍老舊眷村重建試辦期間作業要點 150
附錄三、國防部/臺北市政府合作運用眷村土地試辦興建國民住宅協議書 155
附錄四、陸軍總司令部/臺北市政府合作運用「自立二村」基地興建國民住宅個案協議書 159
附錄五、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 163
zh_TW
dc.format.extent 252549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8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戰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臺北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軍眷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軍眷村改建zh_TW
dc.title (題名) 戰後臺北市軍眷村之形成與變遷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armed forces military dependent quarters in Taipei City during the postwar period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料與專書
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婦聯三十五年》,臺北:中華婦女反共聯合會,1985。
內政部營建署,《國民住宅資料彙編(民國六十五年至九十二年)》,臺北:內政部營建署,2004。
方兆麟,《臺北市志卷三政制志公共建設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王月鏡,《臺北市志卷四社會志人口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王俊昌、陳亮州,《進退存亡:民國38年前後軍事檔案專輯》,臺北:檔案管理局,2010。
王啟宗、鄭瑞明,《臺北市志卷七教育志學校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91。
古碧玲,《寄情眷村時》,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1999。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戀戀眷村 深深情義》,臺北: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2006。
何思瞇,《臺北縣眷村調查研究》,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1。
李如南,《臺灣地區軍眷村更新配合都市發展之研究》,臺北: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1988。
林忠勝撰述,《高玉樹回憶錄:玉樹臨風步步高》,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
林海清主編,《眷戀―海軍眷村》,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林樹等編,《新竹市眷村田野調查報告書》,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2007。
孫建中主編,《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發展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
孫建中主編,《眷戀―憲兵與情報局眷村》,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國民革命建軍史第三部:八年抗戰與戡亂》,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2。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國軍後勤史第五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國軍後勤史第六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2。
張世瑛、葉健青,《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2。
張雅麗、龔延善,《臺北市志卷四社會志社會福利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郭冠麟,《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
陳正祥,《臺北市誌》,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
陳朝興等,《眷村的前世今生―分析與文化保存政策》,臺中: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年。
陳溪松主編,《眷戀―空軍眷村》,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
陳錦昌,《蔣中正遷臺記》,臺北:向陽文化,2005。
彭大年主編,《眷戀―後備眷村》,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
彭大年主編,《眷戀―陸軍眷村》,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
黃宇元、王國璠、陳三井編纂,《臺北市發展史(三)》,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3。
黃武達,《追尋都市史之足跡―臺北「近代都市」之構成》,臺北:臺灣都市史研究室,2000。
黃得時,《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封域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黃翔瑜編,《富國島留越國軍史料彙編(一)入越交涉》,臺北:國史館,2006。
黃翔瑜編,《富國島留越國軍史料彙編(二)孤島生活》,臺北:國史館,2006。
黃翔瑜編,《富國島留越國軍史料彙編(三)運臺編撥》,臺北:國史館,2006。
楊放採訪整理,《落地生根:眷村人物與經驗》,臺北:允晨文化,1996。
楊昇展,《南瀛眷村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9。
楊長鎮、莊嘉豐主編,《認識臺灣眷村》,臺北:民主進步黨族群事務部,2006。
溫振華,《臺北市志卷一沿革志城市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臺北市都市發展紀要》,臺北:臺北市政府工務局,1971。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眷村2005 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5。
臺北縣擎天青年協會,《眷村2006 臺北縣地方文史研究―眷村篇》,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6。
趙如璽,《一探桃園眷村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9。
趙莒玲,《臺北城的故事》,臺北:知青頻道出版有限公司,1997。
劉鳳翔主編,《眷戀―聯勤眷村》,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8。
劉鳳翰,《日軍在臺灣: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的軍事措施與主要活動》,臺北:國史館,1997。
戴寶村,《簡明臺灣史》,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

二、期刊論文
李棟明,〈居臺外省籍人口之組成與分布〉,《臺北文獻》第11、12期合刊,1971,頁62-86。
柯茂榮,〈臺灣省都市在發展―論軍眷村改建過程及展望〉,《工程》第69卷第11期,1996,頁16-33。
翁樹陽,〈臺灣省軍眷村改建國宅業務之檢討〉,《住都雙月刊》第110期,1994,頁10-15。
馬自立,〈軍眷村改建住宅可行途徑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27卷第4期,1990,頁163-207。
陳孝惇,〈國共戰爭期間海軍整建之研究(一九四五─一九五○)〉,《中華軍事史學會會刊》第5期,1999,頁229-303。
黃宣範,〈眷村的「臺灣人」經驗〉,《臺灣風物》第43卷第2期,頁97-111。
趙富盛、蕭炎泉,〈新制眷村改建執行之簡介〉,《營建管理》第317期,2006,頁41-49。
劉鳳翰,〈國軍(陸軍)在臺澎金馬整編經過(民國39年至70年)〉,《中華軍事史學會會刊》第7期,2002年,頁277-317。
鍾麗娜,〈關懷國土資源―探究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闖關的大震撼(下)〉,《人與地》第150期,1996,頁51-55。
鍾麗娜,〈關懷國土資源―探究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闖關的大震撼(上)〉,《人與地》第148期,1996,頁32-36。

三、學位論文
何鳳嬌,〈戰後初期臺灣土地的接收與處理(1945-195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李宜潔,〈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臺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尚道明,〈眷村居民的生命歷程與國家認同─樂群新村的個案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唐於華,〈臺南市水交社眷村居民的文化與族群身分變遷〉,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夏傳宇,〈臺北市軍眷眷村重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梁成文,〈眷村改建國宅之政策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黃文珊,〈高雄左營眷村聚落的發展與變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7。
黃顯琪,〈交錯時空的「眷」戀─彰化市民族新村聚落空間意涵與社會文化變遷探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8。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裴笛,〈從遷徙過程探討眷村文化的形成與變遷—以臺北市北投區中心新村為例〉,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劉益誠,〈竹籬笆內的老鄉們─外省人的兩個社區比較〉,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賴志一,〈眷村:差異的公共領域〉,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駱怡筠,〈臺北市軍眷村改建國宅政策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1991。
羅於陵,〈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和再界定〉,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四、網路資料
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社團法人外省臺灣人協會http://amtorg-amtorg.blogspot.com/
國防法規資料庫http://law.mnd.gov.tw/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http://gpwd.mnd.gov.tw/
國科會數位典藏臺灣眷村GIS Online
http://www.twgisonline.com/index.php
臺北市眷村文化網http://tw.myblog.yahoo.com/taipei-militaryhousing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