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東突問題之研究—分離主義或恐怖主義?
The research of eastern Turkistan : separatism or terrorism?
作者 陳俁吉
貢獻者 姜家雄
陳俁吉
關鍵詞 東突
分離運動
恐怖主義
反恐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3-Sep-2013 13:47:53 (UTC+8)
摘要 本文試圖對「東突」問題做一全面完整的探討,並釐清「東突」的屬性及其與恐怖主義之關聯,並經由個案探討,瞭解911事件後所形成的國際反恐情勢對全球民族分離運動產生之影響,以及中共如何因應911事件後的國際反恐環境,如何運用國際反恐合作處理「東突」問題,以及分析其作法所產生的利弊得失。

本文的研究核心是「東突」分離運動,包括分離主義的形成與發展,以及中共對新疆的統治,國際社會支持等兩外部影響,三個研究客體之間彼此進行影響與回饋,在分離主義未能解決之前,三者不斷進行循環,主要結論為:

東突問題實際上就是新疆地區之維吾爾族在中共政權下倡議的新疆分離運動。民族分離運動主要涉及要求分離之民族對統治政權之不滿,以及分離主義內部所產生之認同感而生。東突之民族歷史記憶雖被中共視為不曾存在之過往,但不論此種歷史記憶之真實性,此已成為東突推動分離運動之主要基石,且民族之成因複雜,「民族」之支配力及影響力絕不亞於身為一個公民之身分。中共之民族政策失誤也是構成東突主張之主要原因之ㄧ,如中共之無神論、社會階段演化論、民族自決論無一不招致反彈,加上中共在新疆實施之移民及同化政策、經濟資源發展與分配、人權迫害及核試爆等作為,均引起當地民眾之不滿,對於主張獨立之維吾爾菁英而言更是難以忍受。

東突分離主義在1933年、1944年曾兩度短暫建國,但在1990年代受到東歐及蘇聯解體,中亞各國紛紛獨立的影響,東突運動再度復興,並採取激進的暴力手段。中共於1996年起與俄羅斯、中亞5國合作反恐,此時已被中共公安部視為恐怖組織之東突組織,亦多於1996年、1997年在大陸境外成立,一方面顯示東突活動更趨活躍;另方面亦凸顯在中共之高壓嚴打政策下,東突份子亦不易在新疆立足,必須在境外尋覓與中共抗爭之基地。

911事件前,中共都將東突議題界定為內政問題,禁止各國以人權之加以干涉,更積極阻止這些分離主義團體將其訴求國際化。911事件後,中共雖然未改這些問題是內政問題之基調,但中共卻將這些問題冠以「恐怖主義」之名目,要求各國予以撻伐,惟西方國家多未認同中共所稱的內部威脅是恐怖組織,僅聯合國和美國僅有認定「東突伊斯蘭運動」組織有跡證顯示與基地組織有關。
東突運動再度受到重視,與911事件及國際反恐活動密切相關,尤其將分離運動「恐怖主義化」則已成為各國打擊分離主義之合理藉口。政治分離運動如何面,東突運動提供一個觀察參考,反恐問題開始與人權問題結合,成為國家主權受到恐怖主義威脅與分離運動追求民族基本權利之拉距戰,而分離運動如何整合發展及強化凝聚力,亦是後續研究值予探討之內容。


關鍵詞:東突、分離運動、恐怖主義、反恐、911事件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

王泰平主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王逸舟主編。《恐怖主義溯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王瑋主編。《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1776-1995》。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 年。

王輯思。《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出版社,2001年。

石嵐著。《從千年第一戰談起》。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包爾漢。《新疆五十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年。

沈明室主編。《新世紀反恐怖大戰》。台北: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2002年。

邢廣程。《中國和新獨立的中亞國家關係》。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年。

星野昭吉。劉小林、張勝軍譯。《全球政治學—全球化進城中的變動、衝突、治理與和平》。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紐先鐘譯。《大戰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黃淑芬譯。Mohan Malik著。《龍困險灘:九一一之後中共之戰術收穫與戰略損失》。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2月。

孫壯志。《中亞新格局與地區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許雲翔、江佩娟、葉錦娟、劉中文譯。Percy B. Lehning主編。《分離主義的理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年。

張驥。《跨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與對外戰略》。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

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1999年。

陳延琪、潘志平主編。《泛突厥主義文化透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葛公尚主編。《當代國際政治與跨國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楊發仁主編。《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1999。

劉達第主編。《中美關係重要文獻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1996年。

劉漢太、都幸福。《中國打擊東突報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潘志平主編。《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民族和當代民族分立主義》。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潘志平主編。《中亞的地緣政治文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潘志平主編。《2003:走出陰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19

(二)期刊論文

王崑義。〈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臺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第3卷第2期,2002年4月,頁137-182。

毛鑄倫。〈911事件相關問題的評析〉。《海峽評論》,第130期,2001年10月,頁21-25。

戎撫天。〈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的影響〉。《台灣綜合展望》,第1期,2001年1月,頁81-85。

安辛哲。〈恐怖主義與游擊戰〉。《警政學報》,第23期,1993年7月,頁421-422。

李正屏。〈美國執行反恐怖主義現況分析〉。《源遠學報》,第11卷,1999年12月,頁15-40。

李華球。〈恐怖主義:文明衝突的深層啟示—美國九一一事件〉。《立法院院聞》,第30卷第3期,2002年3月,頁69-83。

宋以敏。〈美國啟動特殊戰爭後的國際關係〉。《中國評論》,第47期,2001年11月,頁5-8。

周煦。〈新世紀的中(共)美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2000年12月,頁69-82。
林文程,〈恐怖主義的特質與反恐怖主義的困境〉。《立法院院聞》,第29卷第10期,2001年10月,頁36-49。

林正義。〈美國因應911事件的危機處理〉。《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08-127。

林季蓉。〈恐怖主義時代來臨〉。《遠見雜誌》,第185期,2001年11月,頁44-48。

林建財。〈美國、賓拉登、恐怖主義〉。《歷史月刊》,第168期,2002年1月,頁28-33。

林毅明。〈恐怖主義活動的特徵和發展趨勢〉。《憲兵學術季刊》,第35期,1996年11月,頁44-51。

官政哲。〈二十一世紀第一場戰爭-打擊災難性恐怖主義的戰略〉。《警光》,543期,2001年10月,頁18-20。

官政哲。〈反恐怖主義之緊急應變機制與作為—美國緊急應變模式簡介〉。《警光》,544期,2001年11月,頁23-25。

施子中。〈九一一事件對中共推動上海合作組織之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28-176。

帥化民。〈泛恐怖聯盟,全球公敵〉。《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9期,2001年11月,頁217-221。

倪樂雄。〈中美衝突的本源因素及不確定性〉。《二十一世紀》,第67期,2001年10月,頁27-34。

倪世雄、莊建中。〈美中關係發生戰略性變化〉。《中國評論》,第51期,2002年3月,頁14-17。

時殷宏。〈論恐怖襲擊後美國的世界態勢〉。《二十一世紀》,第67期,2001年10月,頁4-7。

徐博東。〈九一一對中美及兩岸關係的影響〉。《中國評論》,第48期,2001年12月,頁65-67。

秦邦九。〈中共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與夥伴外交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1999年9月,頁40-47。

郭震遠。〈九一一後的美國與海峽兩岸關係〉。《中國評論》,第51期,2002年3月,頁10-13。

陳一新。〈伐謀??伐交??伐兵看美國處理九一一危機與反恐戰爭〉。《全球防衛雜誌》,第208期,2001年12月,頁95-99。

陳佩堯。〈安全戰略變化與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中國評論》,第51期,2002年3月,頁6-9。

張中勇。〈美國對恐怖主義的對策〉。《美國月刊》,第8卷第2期,1993年2月,頁101-114。

張中勇。〈論各國反恐怖主義之對策與經驗對我國國境安全維護的啟示〉。《警學叢刊》,第23卷第4期,1993年6月,頁39-62。

張中勇。〈國際恐怖主義的演變與發展〉。《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58。

張平吾、丘臺峰。〈論恐怖主義及其起源與發展〉。《警政學報》,第21期,1992年7月,頁423-441。

張達基。〈全球反恐怖主義的重大轉折點:美國遭遇國際恐怖主義暴力襲擊後的思攷〉。《中國評論》,第46期,2001年 10月,頁19-20。

張毅弘。〈國際恐怖主義—新的戰爭型式〉。《當代》,1991年5月,頁112-117。
張鎮邦。〈中共外交政策的演變及其當前國際處境〉。《中共研究》,第25卷第3期,1991年3月,頁24-32。

張麟徵。〈驚悚悲痛之餘,美國應如何應對〉。《海峽評論》,第130期,2001年10月,頁17-20。

渚靜濤。〈美國遭受恐怖襲擊的根源何在?〉。《中國評論》,第47期,2001年11月,頁20-22。

鈕先鐘。〈泛論恐怖主義舊經驗與新趨勢〉。《國防雜誌》,第13卷5期,1997年11月,頁15-26。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1999年3月,頁82-93。

傅亞蘭。〈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影響〉。《共黨問題與研究》,第28卷第1期,2002年1月,頁80-83。

楊永明。〈從國際法觀點分析九一一事件影響下的國際安全秩序〉。《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59-79。

楊開煌。〈化解恐怖主義之道〉。《海峽評論》,第130期,2001年10月,頁24-25。

熊玠。〈對911恐怖份子襲擊美國的反思與前瞻〉。《海峽評論》,第130期,2001年10月,頁26-27。

熊玠。〈美國開戰後的安全戰略走向〉。《中國評論》,第47期,2001年11月,頁12-17。

趙崇明。〈中共當前國際戰略指導原則之探討-新安全觀決策的環境因素〉。《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1999年9月,頁4-17。

鄭瑞耀。〈從911事件看NMD戰略思維〉。《兩岸雙贏》,第33期,2001年10月,頁13-17。

滕晰雲。〈恐怖主義:窮國的不對稱戰爭〉。《全球防衛雜誌》,第207期,2001年11月,頁55-59。

魏艾。〈反恐模糊了上海亞太經合會議的焦點〉。《中共研究》,第35卷第11期,2001年11月,頁22-24。

(三)碩博士學位論文

王婉蘭。〈德國政府反恐活動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王崑義。〈國際恐怖主義與美國的危機決策—一九八六年美國對利比亞的危機行為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1月。

丘臺峰。〈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李年財。〈美國全球反恐戰爭戰略之評估〉。國立政治大學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吳瑞麟。〈元代伊蘭教徒在華之活動〉。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6月。

沈世海。〈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研究:動因及侷限〉。國防管理學院國防科學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0月。

呂松成。〈法國穆斯林市民權發展之研究〉。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4月。

余苺苺。〈911震盪對中國中亞戰略的衝擊〉。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2 年8月。
孫承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10

夏義明。〈新疆分離主義的研究—維吾爾族分離運動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10

陳嘉猷。〈中共政權「維吾爾自治區」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6月。

陳振農。〈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與反恐發展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科學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陳明佑。〈土耳其庫德族分離運動之研究(1978-2003)〉。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3月。

陳舜莉。〈中共與中亞國家間安全合作關係之研究-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之探討〉。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0月。

曹文忠。〈後911全球反恐時代的美國對華政策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張珍瑜。〈民族主義分離運動之比較研究─以南斯拉夫與捷克斯洛伐克為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張念卿。〈伊斯蘭激進主義與國際恐怖活動〉。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1月。

張建新。〈從「上海合作組織」論中共對中亞的外交政策〉。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2年10月。

許育嘉。〈中共公安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許乃權。〈冷戰後中共新安全觀與反恐戰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4年11月。

黃錦彬。〈中( 共) 蘇邊界糾紛之研究--新疆地區之戰略對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6月。

黃明瓊。〈清乾隆時期回疆社會與伊斯蘭教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8月。

黃雅蒂。〈新加坡華人穆斯林社群之研究--宗教文化認同之探討〉。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5月。

游寶珠。〈恐怖主義與國際法〉。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曾靖芳。〈民族分離運動的比較研究--以俄羅斯聯邦之韃靼共和國與車臣共和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2002年6月。

萬仁政。〈中共中央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董振南。〈上海合作組織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0月。

管麗莉。〈魁北克民族分離運動因素之分析〉。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1997年1月。

趙昌倫。〈美國反恐作為之演變〉。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9月。

鄧素貞。〈雷根政府反國際恐怖主義政策之探討〉。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鄭月裡。〈清代中期西北穆斯林的新舊教衝突〉。國立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

劉守仁。〈美國反恐戰爭與中共中亞安全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2年7月。

潘明諧。〈美國與中國在中亞地區反恐議題的競逐關係〉。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蔡忠誠。〈九一一事件後美中俄在中亞的競逐〉。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4年12月。

謝政憲。〈晚清經營新疆之研究〉。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6月。

謝俊民。〈國際恐怖主義蓋達(AL-Qaeda)組織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8月。

羅素娟。〈阿古柏政權興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1月。

蕭勇成。〈中國大陸少數民族的分離運動:以西藏為例(1949-1995)〉。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Alali, A. Odasuo, and Gary W. Byrd, Terrorism and the News Media. Jefferson, N.C.: McFarland, 1994.

Brown, Michael E.,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Chan, Henry Y.S, Terrorism and Revolu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88.

Combs, Cindy, Terror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3rd,ed.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2003.

Freedman, Lawrence, Christopher Hill, and Adam Roberts, eds, Terrorism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6.

Fuller, Graham E., and Frederick S. Starr, The Xinjiang Problem. 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3.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Gladney, Dru C., Dislocating China: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Halberstam, David, War in a time of Peace.New York:Scribner, 2001.

Harmon, Christopher C., Terrorism Today. London: Frank Cass Publishers , 2000.

Kushner, Harvey W., The Future of Terrorism:Violence in the New Millennium. San Francisco:Sage Publications, 1990.

Lambert, Joseph J., Terrorism and hostages in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Grotius Publications, 1990.

Lampton, David M. and Richard Daniel Ewing,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Fa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rises: Three Case Studies in Post-9/11 Bilateral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2004.

Mickolus, Edward F., and Peter A. Flemming, Terrorism, 1980-1987.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1988.

Mickolus, Edward F., and Susan L Simmons, Terrorism, 1992-1995.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 1997.

Newton, Michael,and Judy Ann Newton, Terror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1800-1959. New York:Garland, 1988.

Pillar, Paul R, Terrorism and U.S. Foreign Policy. Washington,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1.

Poland, James M., Understanding Terrorism:Groups, Strategies, and Responses.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Press, 1988.

Reich,Walter, Origins of Terrorism:Psychologies, Ideologies, Theologies, States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Starr, S. Frederick, Xing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 Armonk: M. E. Sharpe, 2004.





(二)期刊論文

Allison, Graham, and Robert Blackwill, “America’s Stake in the Soviet Future, ” Foreign Affairs, Vol. 30, No. 3 (Summer 1991), pp. 53~67.
Baker, James,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the Pacific,”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5 (Winter 1991/92), pp. 9~17.

Bassan, Tibi, “The Challenge of Fundamentalism: Political Islam and the New World Disorder,”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 45(1998), pp. 53~67.

Crise, Nur Bilge, and Turan çetiner Yavuz, “Terrorism and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Journal of Conflict Studies, Vol. 20, No.1 (2000) , pp. 16~186.

Copeland, Thomas,“Is the‘New Terrorism’Really New?: An Analysis of the New Paradigm for Terrorism,” Journal of Conflict Studies, Vol. 21, No.2 (2001), pp. 60~121.

Cronin, Audrey Kurth, “Behind the Curve: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errorism,”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3 (2002/03), pp. 30~58.

Goldberg, Andrew C., “Selective Engament:U.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in the 1990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15, No. 3(Summer 1992), pp. 165~176.

Hoffman, Bruce, “Rethinking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since 9/11,”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25, No. 5(September/October 2002), pp. 245-303.

Heraclides,Alexis, “Secession, Self-Determination and Nonintervention: In Quest of a Normativ Symbiosis,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5, No.2(Winter 1992), pp. 399~420.
Karner, Christian,“Terror in the Mind of God:The Global Rise of Religious Violence,” Religion, Vol. 36, No. 3(September 2000), pp. 298-300.

Lake, Darren, “Lines of Communication: Alliance Air Strikes Continue to Target Talib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Jane’s Defense Weekly, Vol. 36, No. 16, (October 17, 2001), pp. 18-26.

Lan,Johnson, and Steve Liesman ,“Sino-Russia Summit: All Talk, No Action,” Wall Street Jounal(Eastern Edition),Vol.230, No.92, November 7, 1997, P.A16.

Medd, Roger, and Frank Goldstein,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on the Eve Millennium,”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20, No. 3(July-
September 1997), Pages 281 - 316.

Merari,Ariel, “Terrorism as a Strategy of Insurgency,”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Vol.5, No. 4 (Winter 1993), pp. 213-251.

Mills, Edwin S., “Terrorism and U.S. Real Estate,”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 51 (March 2002), pp. 198-204.

Obote-Odora, Alex, “Defining International Terrorism,”Murdoch University Electronic Journal of Law, Vol. 6, No. 1 (March, 1999), pp. 98-117.

Taylor, David C., “A Reflection on the Recent Terrorism in America,” Epilepsy & Behavior, Vol. 2, No. 6 (December 2001), pp. 516-51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91253031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5303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姜家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俁吉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俁吉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Sep-2013 13:47:53 (UTC+8)-
dc.date.available 3-Sep-2013 13:47:5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Sep-2013 13:47:5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125303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74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25303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試圖對「東突」問題做一全面完整的探討,並釐清「東突」的屬性及其與恐怖主義之關聯,並經由個案探討,瞭解911事件後所形成的國際反恐情勢對全球民族分離運動產生之影響,以及中共如何因應911事件後的國際反恐環境,如何運用國際反恐合作處理「東突」問題,以及分析其作法所產生的利弊得失。

本文的研究核心是「東突」分離運動,包括分離主義的形成與發展,以及中共對新疆的統治,國際社會支持等兩外部影響,三個研究客體之間彼此進行影響與回饋,在分離主義未能解決之前,三者不斷進行循環,主要結論為:

東突問題實際上就是新疆地區之維吾爾族在中共政權下倡議的新疆分離運動。民族分離運動主要涉及要求分離之民族對統治政權之不滿,以及分離主義內部所產生之認同感而生。東突之民族歷史記憶雖被中共視為不曾存在之過往,但不論此種歷史記憶之真實性,此已成為東突推動分離運動之主要基石,且民族之成因複雜,「民族」之支配力及影響力絕不亞於身為一個公民之身分。中共之民族政策失誤也是構成東突主張之主要原因之ㄧ,如中共之無神論、社會階段演化論、民族自決論無一不招致反彈,加上中共在新疆實施之移民及同化政策、經濟資源發展與分配、人權迫害及核試爆等作為,均引起當地民眾之不滿,對於主張獨立之維吾爾菁英而言更是難以忍受。

東突分離主義在1933年、1944年曾兩度短暫建國,但在1990年代受到東歐及蘇聯解體,中亞各國紛紛獨立的影響,東突運動再度復興,並採取激進的暴力手段。中共於1996年起與俄羅斯、中亞5國合作反恐,此時已被中共公安部視為恐怖組織之東突組織,亦多於1996年、1997年在大陸境外成立,一方面顯示東突活動更趨活躍;另方面亦凸顯在中共之高壓嚴打政策下,東突份子亦不易在新疆立足,必須在境外尋覓與中共抗爭之基地。

911事件前,中共都將東突議題界定為內政問題,禁止各國以人權之加以干涉,更積極阻止這些分離主義團體將其訴求國際化。911事件後,中共雖然未改這些問題是內政問題之基調,但中共卻將這些問題冠以「恐怖主義」之名目,要求各國予以撻伐,惟西方國家多未認同中共所稱的內部威脅是恐怖組織,僅聯合國和美國僅有認定「東突伊斯蘭運動」組織有跡證顯示與基地組織有關。
東突運動再度受到重視,與911事件及國際反恐活動密切相關,尤其將分離運動「恐怖主義化」則已成為各國打擊分離主義之合理藉口。政治分離運動如何面,東突運動提供一個觀察參考,反恐問題開始與人權問題結合,成為國家主權受到恐怖主義威脅與分離運動追求民族基本權利之拉距戰,而分離運動如何整合發展及強化凝聚力,亦是後續研究值予探討之內容。


關鍵詞:東突、分離運動、恐怖主義、反恐、911事件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文獻探討..................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13
第二章 東突問題之由來 .............19
第一節 東突與突厥之關聯................20
第二節 東突運動之思想背景 ............. .23
第三節 兩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 ...........29
第三章 東突問題之屬性 .............38
第一節 中共之民族政策與對東突立場 ..........38
第二節 東突與恐怖主義之關聯 .............54
第三節 民族分離運動與恐怖主義關聯 ..........58
第四章 911事件後中共因應東突活動之策略..... 80
第一節 中共利用國際反恐合作打擊東突活動........81
第二節 中共將東突做為內部反恐之主要目標........93
第五章 東突運動之未來.............99
第一節 「東突」組織發展現況 .............101
第二節 國際社會對「東突」之態度...........105
第三節「東突」面臨問題之探討.............108
第六章 結 論.................112
第一節 歸納與總結 ..................113
第二節 研究發現與心得.................115
第三節 檢討與展望................... 117
附錄........................ 119
參考資料....................... 123
zh_TW
dc.format.extent 1623587 bytes-
dc.format.extent 162358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5303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東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分離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恐怖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反恐zh_TW
dc.title (題名) 東突問題之研究—分離主義或恐怖主義?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search of eastern Turkistan : separatism or terrorism?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

王泰平主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王逸舟主編。《恐怖主義溯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王瑋主編。《美國對亞太政策的演變:1776-1995》。 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5 年。

王輯思。《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出版社,2001年。

石嵐著。《從千年第一戰談起》。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包爾漢。《新疆五十年》。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年。

沈明室主編。《新世紀反恐怖大戰》。台北: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2002年。

邢廣程。《中國和新獨立的中亞國家關係》。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年。

星野昭吉。劉小林、張勝軍譯。《全球政治學—全球化進城中的變動、衝突、治理與和平》。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紐先鐘譯。《大戰略》。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黃淑芬譯。Mohan Malik著。《龍困險灘:九一一之後中共之戰術收穫與戰略損失》。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2月。

孫壯志。《中亞新格局與地區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許雲翔、江佩娟、葉錦娟、劉中文譯。Percy B. Lehning主編。《分離主義的理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

張亞中、孫國祥。《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出版社,1999年。

張驥。《跨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與對外戰略》。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

陳啟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1999年。

陳延琪、潘志平主編。《泛突厥主義文化透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葛公尚主編。《當代國際政治與跨國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楊發仁主編。《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烏魯木齊:新疆社會科學院,1999。

劉達第主編。《中美關係重要文獻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1996年。

劉漢太、都幸福。《中國打擊東突報告》。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潘志平主編。《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民族和當代民族分立主義》。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潘志平主編。《中亞的地緣政治文化》。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潘志平主編。《2003:走出陰霾》。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19

(二)期刊論文

王崑義。〈美國的反恐怖主義與國際安全—兼論九一一事件以後臺海兩岸的處境〉。《遠景季刊》,第3卷第2期,2002年4月,頁137-182。

毛鑄倫。〈911事件相關問題的評析〉。《海峽評論》,第130期,2001年10月,頁21-25。

戎撫天。〈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的影響〉。《台灣綜合展望》,第1期,2001年1月,頁81-85。

安辛哲。〈恐怖主義與游擊戰〉。《警政學報》,第23期,1993年7月,頁421-422。

李正屏。〈美國執行反恐怖主義現況分析〉。《源遠學報》,第11卷,1999年12月,頁15-40。

李華球。〈恐怖主義:文明衝突的深層啟示—美國九一一事件〉。《立法院院聞》,第30卷第3期,2002年3月,頁69-83。

宋以敏。〈美國啟動特殊戰爭後的國際關係〉。《中國評論》,第47期,2001年11月,頁5-8。

周煦。〈新世紀的中(共)美關係〉。《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2000年12月,頁69-82。
林文程,〈恐怖主義的特質與反恐怖主義的困境〉。《立法院院聞》,第29卷第10期,2001年10月,頁36-49。

林正義。〈美國因應911事件的危機處理〉。《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08-127。

林季蓉。〈恐怖主義時代來臨〉。《遠見雜誌》,第185期,2001年11月,頁44-48。

林建財。〈美國、賓拉登、恐怖主義〉。《歷史月刊》,第168期,2002年1月,頁28-33。

林毅明。〈恐怖主義活動的特徵和發展趨勢〉。《憲兵學術季刊》,第35期,1996年11月,頁44-51。

官政哲。〈二十一世紀第一場戰爭-打擊災難性恐怖主義的戰略〉。《警光》,543期,2001年10月,頁18-20。

官政哲。〈反恐怖主義之緊急應變機制與作為—美國緊急應變模式簡介〉。《警光》,544期,2001年11月,頁23-25。

施子中。〈九一一事件對中共推動上海合作組織之影響〉。《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28-176。

帥化民。〈泛恐怖聯盟,全球公敵〉。《國家政策論壇》,第1卷第9期,2001年11月,頁217-221。

倪樂雄。〈中美衝突的本源因素及不確定性〉。《二十一世紀》,第67期,2001年10月,頁27-34。

倪世雄、莊建中。〈美中關係發生戰略性變化〉。《中國評論》,第51期,2002年3月,頁14-17。

時殷宏。〈論恐怖襲擊後美國的世界態勢〉。《二十一世紀》,第67期,2001年10月,頁4-7。

徐博東。〈九一一對中美及兩岸關係的影響〉。《中國評論》,第48期,2001年12月,頁65-67。

秦邦九。〈中共推動多極化世界格局與夥伴外交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1999年9月,頁40-47。

郭震遠。〈九一一後的美國與海峽兩岸關係〉。《中國評論》,第51期,2002年3月,頁10-13。

陳一新。〈伐謀??伐交??伐兵看美國處理九一一危機與反恐戰爭〉。《全球防衛雜誌》,第208期,2001年12月,頁95-99。

陳佩堯。〈安全戰略變化與美國對華政策的調整〉。《中國評論》,第51期,2002年3月,頁6-9。

張中勇。〈美國對恐怖主義的對策〉。《美國月刊》,第8卷第2期,1993年2月,頁101-114。

張中勇。〈論各國反恐怖主義之對策與經驗對我國國境安全維護的啟示〉。《警學叢刊》,第23卷第4期,1993年6月,頁39-62。

張中勇。〈國際恐怖主義的演變與發展〉。《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58。

張平吾、丘臺峰。〈論恐怖主義及其起源與發展〉。《警政學報》,第21期,1992年7月,頁423-441。

張達基。〈全球反恐怖主義的重大轉折點:美國遭遇國際恐怖主義暴力襲擊後的思攷〉。《中國評論》,第46期,2001年 10月,頁19-20。

張毅弘。〈國際恐怖主義—新的戰爭型式〉。《當代》,1991年5月,頁112-117。
張鎮邦。〈中共外交政策的演變及其當前國際處境〉。《中共研究》,第25卷第3期,1991年3月,頁24-32。

張麟徵。〈驚悚悲痛之餘,美國應如何應對〉。《海峽評論》,第130期,2001年10月,頁17-20。

渚靜濤。〈美國遭受恐怖襲擊的根源何在?〉。《中國評論》,第47期,2001年11月,頁20-22。

鈕先鐘。〈泛論恐怖主義舊經驗與新趨勢〉。《國防雜誌》,第13卷5期,1997年11月,頁15-26。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1999年3月,頁82-93。

傅亞蘭。〈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影響〉。《共黨問題與研究》,第28卷第1期,2002年1月,頁80-83。

楊永明。〈從國際法觀點分析九一一事件影響下的國際安全秩序〉。《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頁59-79。

楊開煌。〈化解恐怖主義之道〉。《海峽評論》,第130期,2001年10月,頁24-25。

熊玠。〈對911恐怖份子襲擊美國的反思與前瞻〉。《海峽評論》,第130期,2001年10月,頁26-27。

熊玠。〈美國開戰後的安全戰略走向〉。《中國評論》,第47期,2001年11月,頁12-17。

趙崇明。〈中共當前國際戰略指導原則之探討-新安全觀決策的環境因素〉。《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9期,1999年9月,頁4-17。

鄭瑞耀。〈從911事件看NMD戰略思維〉。《兩岸雙贏》,第33期,2001年10月,頁13-17。

滕晰雲。〈恐怖主義:窮國的不對稱戰爭〉。《全球防衛雜誌》,第207期,2001年11月,頁55-59。

魏艾。〈反恐模糊了上海亞太經合會議的焦點〉。《中共研究》,第35卷第11期,2001年11月,頁22-24。

(三)碩博士學位論文

王婉蘭。〈德國政府反恐活動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王崑義。〈國際恐怖主義與美國的危機決策—一九八六年美國對利比亞的危機行為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1月。

丘臺峰。〈恐怖主義與反恐怖主義〉。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李年財。〈美國全球反恐戰爭戰略之評估〉。國立政治大學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吳瑞麟。〈元代伊蘭教徒在華之活動〉。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6月。

沈世海。〈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研究:動因及侷限〉。國防管理學院國防科學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0月。

呂松成。〈法國穆斯林市民權發展之研究〉。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4月。

余苺苺。〈911震盪對中國中亞戰略的衝擊〉。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2 年8月。
孫承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問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10

夏義明。〈新疆分離主義的研究—維吾爾族分離運動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10

陳嘉猷。〈中共政權「維吾爾自治區」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6月。

陳振農。〈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與反恐發展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國防科學決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陳明佑。〈土耳其庫德族分離運動之研究(1978-2003)〉。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3月。

陳舜莉。〈中共與中亞國家間安全合作關係之研究-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之探討〉。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0月。

曹文忠。〈後911全球反恐時代的美國對華政策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張珍瑜。〈民族主義分離運動之比較研究─以南斯拉夫與捷克斯洛伐克為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張念卿。〈伊斯蘭激進主義與國際恐怖活動〉。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11月。

張建新。〈從「上海合作組織」論中共對中亞的外交政策〉。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2年10月。

許育嘉。〈中共公安制度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許乃權。〈冷戰後中共新安全觀與反恐戰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4年11月。

黃錦彬。〈中( 共) 蘇邊界糾紛之研究--新疆地區之戰略對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6月。

黃明瓊。〈清乾隆時期回疆社會與伊斯蘭教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8月。

黃雅蒂。〈新加坡華人穆斯林社群之研究--宗教文化認同之探討〉。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5月。

游寶珠。〈恐怖主義與國際法〉。國立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曾靖芳。〈民族分離運動的比較研究--以俄羅斯聯邦之韃靼共和國與車臣共和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2002年6月。

萬仁政。〈中共中央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董振南。〈上海合作組織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0月。

管麗莉。〈魁北克民族分離運動因素之分析〉。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1997年1月。

趙昌倫。〈美國反恐作為之演變〉。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9月。

鄧素貞。〈雷根政府反國際恐怖主義政策之探討〉。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鄭月裡。〈清代中期西北穆斯林的新舊教衝突〉。國立政治大學民族所碩士論文,1997年7月。

劉守仁。〈美國反恐戰爭與中共中亞安全政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2年7月。

潘明諧。〈美國與中國在中亞地區反恐議題的競逐關係〉。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蔡忠誠。〈九一一事件後美中俄在中亞的競逐〉。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4年12月。

謝政憲。〈晚清經營新疆之研究〉。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6月。

謝俊民。〈國際恐怖主義蓋達(AL-Qaeda)組織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8月。

羅素娟。〈阿古柏政權興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1月。

蕭勇成。〈中國大陸少數民族的分離運動:以西藏為例(1949-1995)〉。政治作戰學校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二、英文部分

(一)專書

Alali, A. Odasuo, and Gary W. Byrd, Terrorism and the News Media. Jefferson, N.C.: McFarland, 1994.

Brown, Michael E.,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Chan, Henry Y.S, Terrorism and Revolu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88.

Combs, Cindy, Terrorism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3rd,ed.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2003.

Freedman, Lawrence, Christopher Hill, and Adam Roberts, eds, Terrorism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6.

Fuller, Graham E., and Frederick S. Starr, The Xinjiang Problem. 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2003.

Gladney, Dru C.,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Gladney, Dru C., Dislocating China: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Halberstam, David, War in a time of Peace.New York:Scribner, 2001.

Harmon, Christopher C., Terrorism Today. London: Frank Cass Publishers , 2000.

Kushner, Harvey W., The Future of Terrorism:Violence in the New Millennium. San Francisco:Sage Publications, 1990.

Lambert, Joseph J., Terrorism and hostages in international law. Cambridge:Grotius Publications, 1990.

Lampton, David M. and Richard Daniel Ewing,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Fa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rises: Three Case Studies in Post-9/11 Bilateral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The Nixon Center, 2004.

Mickolus, Edward F., and Peter A. Flemming, Terrorism, 1980-1987.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1988.

Mickolus, Edward F., and Susan L Simmons, Terrorism, 1992-1995.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 1997.

Newton, Michael,and Judy Ann Newton, Terror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1800-1959. New York:Garland, 1988.

Pillar, Paul R, Terrorism and U.S. Foreign Policy. Washington,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1.

Poland, James M., Understanding Terrorism:Groups, Strategies, and Responses.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Press, 1988.

Reich,Walter, Origins of Terrorism:Psychologies, Ideologies, Theologies, States of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Starr, S. Frederick, Xingjiang: China’s Muslim Borderland. Armonk: M. E. Sharpe, 2004.





(二)期刊論文

Allison, Graham, and Robert Blackwill, “America’s Stake in the Soviet Future, ” Foreign Affairs, Vol. 30, No. 3 (Summer 1991), pp. 53~67.
Baker, James,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the Pacific,” Foreign Affairs, Vol.70, No.5 (Winter 1991/92), pp. 9~17.

Bassan, Tibi, “The Challenge of Fundamentalism: Political Islam and the New World Disorder,”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 45(1998), pp. 53~67.

Crise, Nur Bilge, and Turan çetiner Yavuz, “Terrorism and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Journal of Conflict Studies, Vol. 20, No.1 (2000) , pp. 16~186.

Copeland, Thomas,“Is the‘New Terrorism’Really New?: An Analysis of the New Paradigm for Terrorism,” Journal of Conflict Studies, Vol. 21, No.2 (2001), pp. 60~121.

Cronin, Audrey Kurth, “Behind the Curve: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errorism,”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3 (2002/03), pp. 30~58.

Goldberg, Andrew C., “Selective Engament:U.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in the 1990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15, No. 3(Summer 1992), pp. 165~176.

Hoffman, Bruce, “Rethinking Terrorism and Counterterrorism since 9/11,”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25, No. 5(September/October 2002), pp. 245-303.

Heraclides,Alexis, “Secession, Self-Determination and Nonintervention: In Quest of a Normativ Symbiosis,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45, No.2(Winter 1992), pp. 399~420.
Karner, Christian,“Terror in the Mind of God:The Global Rise of Religious Violence,” Religion, Vol. 36, No. 3(September 2000), pp. 298-300.

Lake, Darren, “Lines of Communication: Alliance Air Strikes Continue to Target Talib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Jane’s Defense Weekly, Vol. 36, No. 16, (October 17, 2001), pp. 18-26.

Lan,Johnson, and Steve Liesman ,“Sino-Russia Summit: All Talk, No Action,” Wall Street Jounal(Eastern Edition),Vol.230, No.92, November 7, 1997, P.A16.

Medd, Roger, and Frank Goldstein,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on the Eve Millennium,” Studies in Conflict & Terrorism, Vol. 20, No. 3(July-
September 1997), Pages 281 - 316.

Merari,Ariel, “Terrorism as a Strategy of Insurgency,”Terrorism and Political Violence, Vol.5, No. 4 (Winter 1993), pp. 213-251.

Mills, Edwin S., “Terrorism and U.S. Real Estate,”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Vol. 51 (March 2002), pp. 198-204.

Obote-Odora, Alex, “Defining International Terrorism,”Murdoch University Electronic Journal of Law, Vol. 6, No. 1 (March, 1999), pp. 98-117.

Taylor, David C., “A Reflection on the Recent Terrorism in America,” Epilepsy & Behavior, Vol. 2, No. 6 (December 2001), pp. 516-51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