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混沌.追尋.邂逅-Gordon幼兒音樂學習理論在幼兒園實踐之研究
Chaos, searching, and encounter-A study on 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 and it’s practice in the kindergarten
作者 余蕙君
貢獻者 馮朝霖<br>莊惠君
余蕙君
關鍵詞 Gordon幼兒音樂學習理論
行動研究
教師專業知能發展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3-Sep-2013 14:02:07 (UTC+8)
摘要 過去許多哲人都曾讚揚過音樂之於人的意義,Mozart亦曾言:「音樂應是不刺耳,使人如沐春風」,然而近年來的研究卻指出:幼兒園中的音樂活動經常是所有人唱一樣的內容,並僅以是否有精神、聲音大小做為評斷標準,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兒究竟聆聽了什麼?從中習得了什麼?是否曾考慮幼兒在音樂發展及表現上的個別差異?
本研究基於上述的背景,試圖以Gordon幼兒音樂學習理論為基礎,參考相關教材-Music Play一書設計活動後,再到幼兒園進行教學,欲從中了解幼兒在課程參與、音樂性向及歌唱能力等三方面的樣貌,進一步建構研究者自身的教師專業圖像。本研究採行動研究取向,主要分為初探研究及正式研究兩部分:初探研究包含6次各30分鐘的活動,課程進行後重新了解理論並修正內容,再次進行兩個循環的正式行動,第一循環共計10次課程,第二循環為6次課程。課程完全結束後,以課堂錄影、教師省思日誌、幼兒觀察記錄表等工具為基礎,書寫初探及兩個循環研究之改變與收穫。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1、幼兒課堂參與的情形從嘻笑轉而認真投入,並開始發展個人不同的音樂表現方式;音樂性向隨著音樂環境的多寡有所轉變,經過課程後大多數的幼兒音樂性向略提升;歌唱能力則依個別差異在音高及節奏方面各有所轉變。
2、研究者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發現進行Gordon相關的教學方式,首先要能熟悉理論及教材內容,進一步適應曲調、節奏、音高型與節奏型的唱法後,搭配相關的律動、樂器、遊戲等,除能使教學更符合幼兒的個別差異,教師亦能建構屬於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自身的教師專業發展圖像。
根據本研究的歷程與收穫,研究者提出幾點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者與教師做為參考。
This stud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picture that 4-5 years old children learn on through 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 meanwhile, focus on the change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dopts action research, designs a series of lessons that building on Music Play and accompanied with teaching logs, music aptitude tests, singing performance tests, and observation records. The lessons contain three cycles. The first one is pilot study, within six times and thirty minutes for each lesson. Cycle 2 and cycle 3 are formal research, the former includes ten times and the latter includes 6 times, both 30 minutes for each less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
1)The curriculum of this study can improve children’s musical aptitude, singing performance and participation.
2)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should understand and internalize meter, tempo, rhythm, and continuous movement activities within 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early childhood. With a varie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teachers will improvise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n construct professional picture of teacher of himself.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李心敬(2009)。創造性幼兒音律活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亞蒨(2008)。以圖畫書發展主題教學之音樂活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
李佳玲(2006)。戈登(Gordon)「音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調性音樂性向」與「歌唱音準及節奏表現正確性」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原作者:McNiff, J., Lomax, P., & Whitehead, J.)。臺北市,揚智。
幸曼玲(譯)(1990)。。如何選擇幼教中的藝術活動(原作者:Spodek, B.)。幼教天地,9,145-154。
幸曼玲(2010年1月)。「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的發展與理念。「2010幼托整合政策的過去與未來」發表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林小玉(2010)。音樂教育哲學之範疇與議題:音樂教師面對的挑戰。美育,174,5-15。
林朱彥(2009)。幼兒聽覺與音樂能力發展知多少。國教之友,60(1),37-44。
林朱彥、陳詩雯(2007)。幼兒音樂概念學習多感官教學取向之探究-以台南縣市六間幼稚園所為例。兒童與教育研究,3,1-34。
林玫君(無日期)。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美感組。取自
http://www.tyc.edu.tw
林淑彬(2006)。幼稚園音樂教學現況研究-以桃園縣私立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洲賢(譯)(2006)。最初與最後的自由(原作者:Krishnamurti, J.)。臺北市:立緒文化。
施植明(譯)(1993)。著。複合思想導論(原作者:Morin, E.)。臺北市:時報文化。
范瓊方(2002)。九年一貫藝術教育與幼兒藝術教育之關係。「2002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作者: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臺北市:遠流。
許月貴、鄭欣欣、黃瀞瑩(譯)(2000)。幼兒音樂與肢體活動理論與實務(原作者:Pica, R.)。臺北市:心理。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
陳玉婷(2007)。美感教育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上之運用:一位音樂老師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113-136。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詩穎(2006)。幼稚園教師音樂專業知能與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縣。
陳曉雰、張紅蘋(譯)(2010)。美國音樂教育哲學回顧概要(原作者:Thompson, K. P.)。美育,174,16-27。
陳曉雰(2002)。音樂教學法另一篇-戈登音樂學習理論。國教新知,49(2),23-30。
莊惠君(譯)(2000)。幼兒音樂學習理論(原作者:Gorden, E. E.)。臺北市:心理。
莊惠君(2010)。戈登音樂學習理論之曲調教學。柯大宜電子報,26。取自:
http://www.kodaly.org.tw/enews/1012/enews_04.php
馮至、范大燦(譯)(1989)。著。審美教育書簡(原作者:Schiller, F.)。臺北市:淑馨。
馮朝霖(2002)。橫繫理性與網化思維。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季刊,9(1),4-21。
馮朝霖(2006)。希望與參化Fe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之嘗試。載於李錦旭、王蕙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137-168頁)。臺北市:心理。
馮朝霖(2007)。隳形去智‧縱適大化-關於教育文化「美學領導」的遐思。「2007權力‧意識與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南華大學。
馮朝霖(2007)。技術乎‧騙術乎‧藝術乎?¬¬-後現代教育美學論述的可能性,載於黃乃熒(主編),後現代主義與教育關懷(195-216頁),臺北市:心理。
馮朝霖(2008)。<藝術‧技術‧冷漠的神>述評。載於楊忠斌(主編),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述評(289-30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馮朝霖(2010)。三興有幸-教師生命哲學的管見。華德福教育(人哲),8,28-29。
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臺北市:心理。
黃麗卿(2007)。以主題探索建構幼兒音樂律動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文傑(2007)。音樂經驗本質之教育學觀點:技術與實踐智關係之詮釋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臺北市。
葉君健(譯)(2005)。安徒生故事全集(原作者:Andersen, H.)。臺北市,遠流。
楊艾琳、林公欽、陳惠齡、劉英淑、林小玉(1998)。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幼兒音樂篇。臺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楊茂秀(譯)(1992)。手拿著黃褐色蠟筆的女孩(原作者:Paley, V.)。臺北市:成長基金會。
楊深坑(2008)。美育在後現代社會中的人格陶冶功能。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8,1-16。
曾筱芸(2008)。幼稚園實施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從被動聆聽到活動參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
蓉子(1982)。青鳥集。臺北市,爾雅。
廖美瑩、劉欣儒、徐千蕙、林詩茜、林育如(2009)。幼教師歌唱教學活動之探討。「2009音材施教-音樂教學法在台灣之發展與創新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高雄市:復文。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藍雲、陳世佳(譯)(2009)。教學的勇氣(原作者:Palmer, P.)。臺北市:心理。
蔡瓊慧(2009)。鷹架概念應用於幼兒音樂教學引導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鍾淑慧(2004)。幼兒音樂性向與音樂表現能力發展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顏端儀(2007)。影響南部地區公幼教師音樂教學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
蘇郁惠(2003)。兒童音樂性向發展與音樂環境關係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6,265-292。

英文部分
Denac, O. (2008). A Case Study of Children’s Musical Interests at Home and at Schoo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5, 439-444.
Edwin E. Gordon Archive. (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sc.edu/library/music/gordon.html
Garner, A. M. (2009). Singing and moving: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audiation in children. Music Education Journal, 95(4), 46-50.
Gordon, E. E. (1971).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teaching.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Gordon, E. E. (1997). A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 Chicago:GIA.
Gordon, E. E. (1997). Learning sequences in music: a contemporary music learning theory. Chicago:GIA.
Gordon, E. E.(2011). Early Childhood music abuse: Misdeeds and Neglect. Visions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7. Retrieved from http://www--usr.rider.edu/vrme~/
Gordon Institute for Music Learning(GIML). (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giml.org/gordon.php
Hatton, S. D.(2005). Teaching by Heart, The Foxfire Interviews.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Hornbach, C. M. & Taggart, C. M.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tonal aptitude and singing achievement among kindergarten, First-, Second-, and Third-Grade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53(4), 322-331.
Liperote, K. A. (2006). Audiation for beginning instrumentalists: listen, speak, read, write. Music Education Journal, 93(1), 46-52.
Mayesky, M. M. (2006). Creative activities for young children, 8th Ed.,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Pinzino, P. M. (1998). A Conversation with Edwin Gord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mechildrensing.com
Pound, L. & Harrison, C. (2003). Supporting musical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years. Ber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eynolds, A. M., Bolton, B. M., Taggert, C. C. & Gordon, E. E., Valerio, W. H. (1998). Music Play: The Early childhood Music Curriculum Guide for Parent Teachers and Caregivers Spirial(Jump Right in Preschool Series). Chicago,GIA.
Taggart, C. C. (2011). Response to Edwin Gordon’s “Early childhood music abuse: Misdeeds and Neglect”.Visions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7. Retrieved from http://www--usr.rider.edu/vrm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97157002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7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馮朝霖<br>莊惠君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余蕙君zh_TW
dc.creator (作者) 余蕙君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Sep-2013 14:02:07 (UTC+8)-
dc.date.available 3-Sep-2013 14:02:0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Sep-2013 14:02:0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157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75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幼兒教育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7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過去許多哲人都曾讚揚過音樂之於人的意義,Mozart亦曾言:「音樂應是不刺耳,使人如沐春風」,然而近年來的研究卻指出:幼兒園中的音樂活動經常是所有人唱一樣的內容,並僅以是否有精神、聲音大小做為評斷標準,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兒究竟聆聽了什麼?從中習得了什麼?是否曾考慮幼兒在音樂發展及表現上的個別差異?
本研究基於上述的背景,試圖以Gordon幼兒音樂學習理論為基礎,參考相關教材-Music Play一書設計活動後,再到幼兒園進行教學,欲從中了解幼兒在課程參與、音樂性向及歌唱能力等三方面的樣貌,進一步建構研究者自身的教師專業圖像。本研究採行動研究取向,主要分為初探研究及正式研究兩部分:初探研究包含6次各30分鐘的活動,課程進行後重新了解理論並修正內容,再次進行兩個循環的正式行動,第一循環共計10次課程,第二循環為6次課程。課程完全結束後,以課堂錄影、教師省思日誌、幼兒觀察記錄表等工具為基礎,書寫初探及兩個循環研究之改變與收穫。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1、幼兒課堂參與的情形從嘻笑轉而認真投入,並開始發展個人不同的音樂表現方式;音樂性向隨著音樂環境的多寡有所轉變,經過課程後大多數的幼兒音樂性向略提升;歌唱能力則依個別差異在音高及節奏方面各有所轉變。
2、研究者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發現進行Gordon相關的教學方式,首先要能熟悉理論及教材內容,進一步適應曲調、節奏、音高型與節奏型的唱法後,搭配相關的律動、樂器、遊戲等,除能使教學更符合幼兒的個別差異,教師亦能建構屬於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自身的教師專業發展圖像。
根據本研究的歷程與收穫,研究者提出幾點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者與教師做為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stud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picture that 4-5 years old children learn on through 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 meanwhile, focus on the change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dopts action research, designs a series of lessons that building on Music Play and accompanied with teaching logs, music aptitude tests, singing performance tests, and observation records. The lessons contain three cycles. The first one is pilot study, within six times and thirty minutes for each lesson. Cycle 2 and cycle 3 are formal research, the former includes ten times and the latter includes 6 times, both 30 minutes for each lesson.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
1)The curriculum of this study can improve children’s musical aptitude, singing performance and participation.
2)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should understand and internalize meter, tempo, rhythm, and continuous movement activities within 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early childhood. With a variet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teachers will improvise in the classroom, and then construct professional picture of teacher of himself.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幼兒美感領域的本質與發展 7
第二節 Gordon音樂學習理論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行動研究發展與取向 41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44
第四章 開啟未知的探險 57
第一節 摸索‧迷航 57
第二節 意外‧岔路 82
第五章 回首來時路 99
第一節 重新認識同伴 99
第二節 再次描繪地圖 108
第六章 無止盡的旅程 123
參考文獻 131
中文部分 131
英文部分 136
附錄一 Music Play課程要素總表 137
附錄二 課程開頭與結尾曲目 138
附錄三 初探研究課程設計總表 139
附錄四 第一循環課程設計總表 140
附錄五 第二循環課程設計總表 142
附錄六 初探研究歷程分析 143
附錄七 正式研究教學日誌舉隅 149
附錄八 音樂性向測驗內容 152
附錄九 歌唱能力測驗譜例、評量與觀察表格 153
附錄十 正式研究逐字稿舉隅 154
zh_TW
dc.format.extent 121868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7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ordon幼兒音樂學習理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行動研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師專業知能發展zh_TW
dc.title (題名) 混沌.追尋.邂逅-Gordon幼兒音樂學習理論在幼兒園實踐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Chaos, searching, and encounter-A study on Gordon’s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 and it’s practice in the kindergarte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李心敬(2009)。創造性幼兒音律活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亞蒨(2008)。以圖畫書發展主題教學之音樂活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
李佳玲(2006)。戈登(Gordon)「音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調性音樂性向」與「歌唱音準及節奏表現正確性」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原作者:McNiff, J., Lomax, P., & Whitehead, J.)。臺北市,揚智。
幸曼玲(譯)(1990)。。如何選擇幼教中的藝術活動(原作者:Spodek, B.)。幼教天地,9,145-154。
幸曼玲(2010年1月)。「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的發展與理念。「2010幼托整合政策的過去與未來」發表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林小玉(2010)。音樂教育哲學之範疇與議題:音樂教師面對的挑戰。美育,174,5-15。
林朱彥(2009)。幼兒聽覺與音樂能力發展知多少。國教之友,60(1),37-44。
林朱彥、陳詩雯(2007)。幼兒音樂概念學習多感官教學取向之探究-以台南縣市六間幼稚園所為例。兒童與教育研究,3,1-34。
林玫君(無日期)。幼兒園教保活動與課程大綱-美感組。取自
http://www.tyc.edu.tw
林淑彬(2006)。幼稚園音樂教學現況研究-以桃園縣私立幼稚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胡洲賢(譯)(2006)。最初與最後的自由(原作者:Krishnamurti, J.)。臺北市:立緒文化。
施植明(譯)(1993)。著。複合思想導論(原作者:Morin, E.)。臺北市:時報文化。
范瓊方(2002)。九年一貫藝術教育與幼兒藝術教育之關係。「2002中小學一般藝術教育師資培育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夏林清等(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作者:Altrichter, H., Posch, P., & Somekh, B.)。臺北市:遠流。
許月貴、鄭欣欣、黃瀞瑩(譯)(2000)。幼兒音樂與肢體活動理論與實務(原作者:Pica, R.)。臺北市:心理。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
陳玉婷(2007)。美感教育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上之運用:一位音樂老師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2),113-136。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詩穎(2006)。幼稚園教師音樂專業知能與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臺東縣。
陳曉雰、張紅蘋(譯)(2010)。美國音樂教育哲學回顧概要(原作者:Thompson, K. P.)。美育,174,16-27。
陳曉雰(2002)。音樂教學法另一篇-戈登音樂學習理論。國教新知,49(2),23-30。
莊惠君(譯)(2000)。幼兒音樂學習理論(原作者:Gorden, E. E.)。臺北市:心理。
莊惠君(2010)。戈登音樂學習理論之曲調教學。柯大宜電子報,26。取自:
http://www.kodaly.org.tw/enews/1012/enews_04.php
馮至、范大燦(譯)(1989)。著。審美教育書簡(原作者:Schiller, F.)。臺北市:淑馨。
馮朝霖(2002)。橫繫理性與網化思維。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季刊,9(1),4-21。
馮朝霖(2006)。希望與參化Fe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之嘗試。載於李錦旭、王蕙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137-168頁)。臺北市:心理。
馮朝霖(2007)。隳形去智‧縱適大化-關於教育文化「美學領導」的遐思。「2007權力‧意識與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南華大學。
馮朝霖(2007)。技術乎‧騙術乎‧藝術乎?¬¬-後現代教育美學論述的可能性,載於黃乃熒(主編),後現代主義與教育關懷(195-216頁),臺北市:心理。
馮朝霖(2008)。<藝術‧技術‧冷漠的神>述評。載於楊忠斌(主編),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述評(289-300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馮朝霖(2010)。三興有幸-教師生命哲學的管見。華德福教育(人哲),8,28-29。
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臺北市:心理。
黃麗卿(2007)。以主題探索建構幼兒音樂律動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文傑(2007)。音樂經驗本質之教育學觀點:技術與實踐智關係之詮釋性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臺北市。
葉君健(譯)(2005)。安徒生故事全集(原作者:Andersen, H.)。臺北市,遠流。
楊艾琳、林公欽、陳惠齡、劉英淑、林小玉(1998)。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幼兒音樂篇。臺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楊茂秀(譯)(1992)。手拿著黃褐色蠟筆的女孩(原作者:Paley, V.)。臺北市:成長基金會。
楊深坑(2008)。美育在後現代社會中的人格陶冶功能。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8,1-16。
曾筱芸(2008)。幼稚園實施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從被動聆聽到活動參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
蓉子(1982)。青鳥集。臺北市,爾雅。
廖美瑩、劉欣儒、徐千蕙、林詩茜、林育如(2009)。幼教師歌唱教學活動之探討。「2009音材施教-音樂教學法在台灣之發展與創新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高雄市:復文。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藍雲、陳世佳(譯)(2009)。教學的勇氣(原作者:Palmer, P.)。臺北市:心理。
蔡瓊慧(2009)。鷹架概念應用於幼兒音樂教學引導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鍾淑慧(2004)。幼兒音樂性向與音樂表現能力發展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顏端儀(2007)。影響南部地區公幼教師音樂教學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縣。
蘇郁惠(2003)。兒童音樂性向發展與音樂環境關係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6,265-292。

英文部分
Denac, O. (2008). A Case Study of Children’s Musical Interests at Home and at Schoo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5, 439-444.
Edwin E. Gordon Archive. (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sc.edu/library/music/gordon.html
Garner, A. M. (2009). Singing and moving: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audiation in children. Music Education Journal, 95(4), 46-50.
Gordon, E. E. (1971). The psychology of music teaching.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Gordon, E. E. (1997). A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children. Chicago:GIA.
Gordon, E. E. (1997). Learning sequences in music: a contemporary music learning theory. Chicago:GIA.
Gordon, E. E.(2011). Early Childhood music abuse: Misdeeds and Neglect. Visions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7. Retrieved from http://www--usr.rider.edu/vrme~/
Gordon Institute for Music Learning(GIML). (n.d.). Retrieved from http://www.giml.org/gordon.php
Hatton, S. D.(2005). Teaching by Heart, The Foxfire Interviews.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Hornbach, C. M. & Taggart, C. M.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tonal aptitude and singing achievement among kindergarten, First-, Second-, and Third-Grade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53(4), 322-331.
Liperote, K. A. (2006). Audiation for beginning instrumentalists: listen, speak, read, write. Music Education Journal, 93(1), 46-52.
Mayesky, M. M. (2006). Creative activities for young children, 8th Ed., Thomson Delmar Learning.
Pinzino, P. M. (1998). A Conversation with Edwin Gord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mechildrensing.com
Pound, L. & Harrison, C. (2003). Supporting musical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years. Ber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Reynolds, A. M., Bolton, B. M., Taggert, C. C. & Gordon, E. E., Valerio, W. H. (1998). Music Play: The Early childhood Music Curriculum Guide for Parent Teachers and Caregivers Spirial(Jump Right in Preschool Series). Chicago,GIA.
Taggart, C. C. (2011). Response to Edwin Gordon’s “Early childhood music abuse: Misdeeds and Neglect”.Visions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7. Retrieved from http://www--usr.rider.edu/vrme~/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