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天台智顗之止觀與智的現象學
Tientai Zhiyi’s Phenomenology of Meditation and Awakening
作者 李子圓
Li, Zin Yuan
貢獻者 林鎮國
Lin, Chen kuo
李子圓
Li, Zin Yuan
關鍵詞 天台智顗
止觀
佛教現象學
胡塞爾
智慧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3-Sep-2013 16:26:48 (UTC+8)
摘要 本文以「天台智顗之止觀與智的現象學」為標題,鋪展天台智顗哲學的「智的現象學」,並以檢視天台智顗所提出的「止觀」方法為入手。藉由開顯天台智顗哲學,如何透過「止觀」實證方法,彰顯智顗對實相的態度,期盼能從現象學的角度,解讀天台智顗哲學中的「一念心」與「實相」,或是與現實世界的互動關係,借以勾勒出所謂「智的現象學」之雛型。

天台智顗與現象學之關連。擬先討論,釐清天台智顗哲學與胡塞爾現象學的理論概念思想,並著重於早期的胡塞爾現象學之核心理論;天台智顗哲學部分,鎖定於智顗的《摩訶止觀》為主,並從《摩訶止觀》來深入探討天台智顗的佛教哲學思想。希望能藉此相互借鑒、相互補充,以為「智的現象學」,透過天台哲學所提供的「止觀」方法,去實踐獲得智慧,得以如實的認識真理。

最後,借以兩者對真理的理解態度:佛教欲達到開悟、覺的境界(解脫),開顯實相,而現象學則企圖回歸到事物本身的呈顯,依此為兩者相互對話的基礎。天台宗與胡塞爾現象學共同追求一套理論方法,來開顯真理之契機相合,並討論佛教真理與方法間的問題,試圖藉由「現象學方法」概念之啟發,透過不同脈絡中的實踐哲學,揭示更多樣的哲學方法,達至真理之境,以顯現天台宗智顗之「智」的現象學。
參考文獻 一、佛教典籍
《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
《長阿含經》(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大正藏》卷1,
經號:1。)
《雜阿含經》(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卷2,
經號:99。)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卷8,
經號:245。)
《菩薩瓔珞本業經》(姚秦‧竺佛念譯,《大正藏》卷24,經號:
1485。)
《大智度論》(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卷25,經號:1509。)
《佛地經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26,經號:153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27,經號:
1545。)
《阿毘達磨俱舍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29,經號:1558。)
《成唯識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31,經號:1585。)
《攝大乘論》(陳‧真諦譯,《大正藏》卷31,經號:1593。)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唐‧良賁述,《大正藏》卷33,
經號:1709。)
《妙法蓮華經玄義》(隋‧智者述、灌頂記,《大正藏》卷33,
經號:1716。)
《大乘義章》(遠法師撰,《大正藏》卷44,經號:1851。)
《二諦義》(隋‧吉藏撰,《大正藏》卷45,經號:1854。)
《摩訶止觀》(隋‧智者述、灌頂記,《大正藏》卷46,經號:1911。)
《止觀輔行傳弘決》(荊溪‧湛然,《大正藏》卷46,
經號:1912。)

二、工具書

慈怡主編
1988初版 《佛光大辭典》,高雄縣:佛光。
丁福保編
1989 《丁福保大辭典》,台北:天華出版。
藍吉富主編
1994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
塚本善隆編
1974 《望月仏教大辞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
中村元
1981 《佛教語大辭典》,東京:東京書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2009光碟版 CBETA電子佛典,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三、專書
(一) 中文

Paul L. Swanson著,史文、羅同兵譯
2009 《天台哲学的基础:二諦论在中國佛教中的成熟》,大陸:上海古籍出版,2009。
Robert Sokolowski著,李維倫譯
2004 《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川田熊太郎等著,李世傑譯
1989 《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
尤惠貞
1993 《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文津出版社。
1999 《天台哲學與佛教實踐》,南華大學出版。
王雷泉譯
1997 《摩訶止觀─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34》,台北:佛
光文化事業。
1998 《摩訶止觀》,佛光山文化事業。
田村芳朗、梅原猛,釋慧嶽譯
1988 《天臺思想》,收入於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0冊,台中:華宇出版社。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
1998 《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慧炬出版社。
牟宗三
1976 《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3 《佛性與般若》上、下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7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0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吳汝鈞
1988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 《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文津出版。
1996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8 《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文津出版。
1999 《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2 《法華玄義的哲學與綱領》,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2 《唯識現象學》(一)(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呂澂
1974 《佛教研究法》,台北:華嚴蓮社。
1991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濟南市:齊魯書社。
李世傑著
1984 《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臺北 : 彌勒。
李四龍著
2001 《智顗思想與宗教佛教的興起》,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
2003 《天台智者硏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李志夫
1986 《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中央文物供應社。
1997 《法華玄義研究》,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2001 《摩訶止觀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林鎮國
1999 《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立緒出版。
胡塞爾(Husserl, E.)著,李幼蒸譯
1995 《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一卷,第一冊,《純粹現象學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胡塞爾(Husserl, E.)著,倪梁康、張廷國譯
2005 《生活世界的現象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胡塞爾(Husserl, E.)著,倪梁康譯
1986 《現象學的觀念(五篇講座稿)》,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9-2000 《邏輯研究》、兩卷三冊,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5 《現象學的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
倪梁康
2004 《現象學的始基——對胡塞爾〈邏輯研究〉的理解與思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7 《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三聯書店。
2007 《意識的向度——以胡塞爾為軸心的現象學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倪梁康(編)
2000 《面對實事本身——現象學經典文選》,東方出版社。
倪梁康注、譯
2005 《新譯玄奘〈八識規矩頌〉》,臺北:三民書局。
倪梁康選編
1997 《胡塞爾選集》,兩卷本,上海三聯書店。
張曼濤
1978 《俱舍論研究》(現代佛學叢刊22),台北:大乘文化。
1979 《天台學概論》(現代佛學叢刊55),台北:大乘文化。
1979 《天台宗之判教與發展》(現代佛學叢刊56),台北:大乘文化。
1979 《天台思想論集》(現代佛學叢刊55),台北:大乘文化。
陳堅
2005 《無明即法性―天臺宗止觀思想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郭朝順著
2001 〈試論智顗「觀心釋」的詮釋學意〉,《現代學會年會: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
2004 《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里仁書局。
2006 〈天台智顗中道圓融思想之文化哲學義涵〉,《第三屆法華思想與天台佛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大學:台北大學東西哲學與詮釋學中心。
2007 〈從《摩訶止觀》「十境」論天台智顗的身心觀—禪觀者對身心的詮釋〉,《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討會論文。
2009 〈天台智顗詮釋理論的架構〉,《南華大學第五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
智旭
1993 《教觀綱宗》 釋義紀、講錄、科釋合刊,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湯用彤
1983 《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
1998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黃懺華
2000 《佛教各宗大綱》,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新田雅章著,凃玉盞譯
2003 《天台哲學入門》,東大出版社。
楊白衣
1998 《俱舍要義》,台北:佛光文化。
楊惠南
1988 《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
1989 《吉藏》,台北:東大圖書。
1995 《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
1997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
藍吉富
1993 《隋代佛教史述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7 《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
鎌田茂雄著,轉瑜譯
1989 《天台思想入門》,高雄:佛光出版社。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
1998 《中國佛教史》,新文豐。
釋印順
1981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1 《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2 《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2 《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2 《空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3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3 《華雨集》第四冊,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恆清
1997 《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
釋聖嚴
1994 《禪與悟》,東初出版。
2002 《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台北:法鼓文化。
釋演培
1971 《俱舍論頌講記(上、下)》,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

釋慧嶽
1995(1974年初版) 《天臺教學史》,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釋曉雲
1987 《天台宗論集》(第一輯),原泉出版社。
1997 《佛教論文集》,原泉出版。
釋諦觀
1997 《天台四教儀》-集註、集解、備釋合刊,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釋靜權
1987 《教觀綱宗科釋》,蓮因寺大專齋戒學會。
1993 《天台宗綱要》,佛教出版社,中國佛教文物印經會。

(二) 日文

大野栄人
1994 《天台止観成立史の硏究》,京都市:法藏館。
天台大師研究編集委員會
1997 《天台大師研究:天台大師千四百年御遠忌記念》,天台大師研究編集委員會,東京都:天台學會。
安藤俊雄
1973 《天台學:根本思想とその展開》,京都:平樂寺。
平井俊榮
1990 《三論教学の研究》,東京都:春秋社。
司馬春英
2003 《唯識思想と現象学:思想構造の比較硏究に向けて》,東京都 :大正大学出版会。
石津照璽
1981 《天台実相論の研究》,東京都:創文社。
池田魯参
2001 《摩訶止観研究序説》,京都:大東出版社。
佐藤哲英
1961 《天台大師の研究:智顗の著作に關する基礎的研究》,京都:百華苑。
1981 《續.天台大師の研究:天台智顗をめぐる諸問題》,京都:百華苑。
星川啟慈
1992 《悟りの現象學》,京都市:法藏館。
関口真大
1969 《天台止觀の研究》,東京都:岩波書店。
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刊行会編集
1991 《天台思想と東アジア文化の研究: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刊行会編集,東京都:山喜房佛書林。
新田雅章
1981 《天台實相論の硏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1988 《天台學入門》,東京:第三文明社。
櫻部建、小谷信千代、本庄良文著
2004 《俱舎論の原典硏究:智品定品》,東京都:大蔵出版。


(三) 西文

Lusthaus, Dan
2002 “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ācā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in”, USA: RoutledgeCurzon 2002.
Smith, David Woodruff
2007 Husserl, RoutledgeCurzon 2007.
Zahavi, Dan
2003 “Husserl’s Phenomenology,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Fa Qing
2001 “The Development of Prajñā in Buddhism From Early Buddhism to the Prajñāpāramitā Syste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arvāstivāda Tradition”,University of Calgary:2001三月。
Mohanty, Jitendar Nath
1992 Reason and Tradition in Indian Thought: An Essay on the Nature of Indian Philosophical Thinking,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J. Kitayama (北山淳友)
1992 Metaphysik des Buddhismus: Versuch einer philosophischen Interpretation der Lehre Vasubandhus und seiner Schule, Stuttgart: Verlag von W. Kohlhamer 1934.
Kantor, Hans-Rudolf
2000 “Zhiyi’s (538-597) Recep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cism of Dilun Teaching”, Netherlands University of Leid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June 2000.
Lin, Chen-kuo
2008 “Phenomenology of Awakening in Zhiyi`s Tientai Philosophy”, Annual Meeting,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Neal, Donner and Daniel B., Stevenson
1993 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 a study and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Chih-i`s Mo-ho chih-kuan. Honolulu, Hawaii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
Paul L., Swanson
1989 Foundations of T`ien-T`ai philosophy : the flowering of the two truths theory in Chinese Buddhism. Berkeley, Calif. :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9.
Robert, Sokolowski
2000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Wu, Ju-Chün
1993 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ādhyamika. Honolulu, Hawaii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

四、學術論文

古天英
1989 《智顗《摩訶止觀》之研究》,文化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
吳宜芳
1993 《智者「三諦圓融」思想之探微》,文化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
林志欽
1999 《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
許國華
1995 《天台圓教與佛性思想之研究》,政大哲研所,碩士論文。
陳相仲
2002 《天台圓教觀心哲學之義理與實踐》,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東明
2002 《天台智顗《摩訶止觀》「一念三千」說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釋大睿
1997 《天台懺法之研究》,中華佛研所,碩士論文。
2000 《天台懺法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仁宥(李秋奉)
2002 《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如戒(陳文光)
2007 《吉藏的二諦與三諦思想探討—兼論智顗的二‧三諦思想》,台北: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妙璋
2000 《《摩訶止觀》十乘觀法之研究 以「觀不思議境」為主》,南華大學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期刊/專書論文
(一) 中文

Kern, I.(耿寧)
1995 〈從現象學的角度看唯識三世〉,《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一輯,上海譯文出版社,頁351-363。
Kern, I.(耿寧),陳永革譯
1994 〈試論玄奘唯識學的意識結構〉,《禪學研究》,第二輯,頁124~135。
王惠昕
1994 〈智者大師早期止觀架構之基礎 -- 以《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的「四禪」為中〉,載於《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3期,頁61~88。
冉雲華
1990 〈從智顗的《摩訶止觀》看中華佛教對印度禪學的吸收與改造模式〉,《中華佛學學報》,3期。
李四龍
1998 〈以現象學方法分析佛教中觀學到唯識學的過渡〉,《哲學雜誌》第一卷第二期,哲學雜誌編會,頁173-215。
李志夫
1983 〈天台宗之理事觀〉,載於:《華岡佛學報》,6期。
林志欽
1999 〈天台對南北朝判教說之判攝〉,《哲學與文化月刊》297,第廿六卷第二期,頁168-179。
2001 〈天台智顗教觀思想體系〉,《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205-232。
2003 〈天台別圓二教之三觀說〉,《人文學報》創刊號,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出版,頁67-85。
2004 〈試論印順法師對天台宗之評斷〉,《人文學報》第二期,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出版,頁55-83。
2005 〈天台別圓二教觀法之比較—兼論三種止觀〉,《玄奘佛學研究》第二期,玄奘大學發行,頁173-215。
倪梁康
2007 〈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誤析〉,《讀書》,第一期。
2007 〈唯識學中‘自證分’的基本意蘊〉,載於:劉國英、張燦輝[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3)——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臺灣: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8 〈關於佛教量論中遮遣問題的幾點思考——從現象學的角度看〉,載於:《邏輯學研究》,年,第1輯(創刊號)。
2008 〈最終意識與阿賴耶識——對現象學與唯識學所理解的深層心識結構的比較研究〉,載於:《漢語佛學研究》,第1輯(創刊號)(即將出版)。
2008 〈客體化行為與非客體化行為的奠基關係問題——從唯識學和現象學的角度看〉,載於:《哲學研究》,第十二期(即將出版)。
陳英善
1994 〈天台智者大師修學心路歷程之探索〉,《獅子吼月刊》,33期。
1995 〈《摩訶止觀》、《釋禪》、《小止觀》之比較〉,《諦觀》,80期。
1996 〈評(從「法性即無明」到「性惡」〉,《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期。
1998 〈慧思與智者心意識說之探討〉,《中華華學學報》,11期。
2004 〈天台圓頓止觀「事修˙理觀」雙重奏—以《摩訶止觀》為主〉,《圓光佛學學報》,圓光佛學研究所出版,第9期。
郭朝順
1992 〈智者的圓頓思想〉,《中華佛學學報》,5期。
2001 〈佛教哲學的方法論/佛教哲學的基本類型與論述方法〉,《正觀雜誌》,16期。
2001 〈從《法華玄義》所引重要經論看智者大師的思想結構〉,《世界中國哲學學報》,3期,頁93~120。
2004 〈天台智顗「觀心法門」的詮釋學意涵〉,《華梵人文學報》,3期,頁35~74。
2008 〈天台中道佛性思想與文化價值世界之安立〉,《玄奘佛學學報》,10期,頁81~114。
湯銘鈞
1998 〈對真如的認識與言說—天臺宗、三論宗與慈恩宗二諦論的詮釋〉,《正觀雜誌》第42期,頁223-257。
楊惠南
2001 〈智顗的「三諦」思想及其所依經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頁67~109。
劉宇光
1995 〈唯識哲學的現代研究 一個方法論上的初步反思〉,《哲學雜誌》,14期。
蔡瑞霖
1991 〈世親「識轉變」與胡塞爾「建構性」的對比研究--關於唯識學時間意識的現象學考察〉,《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頁147~184。

釋真定(吳鴻燕)
2008 〈天台縱橫觀與圓觀之關涉初考〉《圓光佛學學報》,圓光佛學院出版,第12期。
釋慧嶽
1979 〈天台大師的三諦三觀思想〉,《海潮音雜誌》。
釋曉雲
1984 〈般若思想與中國禪〉,載於:《華梵佛學年刊》,2、3期合刊。
1984 〈般若對人性的轉化與慧命開顯〉,載於:《華梵佛學年刊》,2、3期合刊。

(二) 日文

山口弘江
2008 〈天台智顗の地論四宗義批判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56卷2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pp.187~706。
大野栄人
1990 〈天台文献にみられる吉蔵以前の三論教学〉, 《三論教学の研究》,東京都:春秋社,319-344。
木村周誠
2005 〈空と假- 天台大師における「假名」理解の二重性について-〉,《大正大学綜合佛教研究所》 第二十七號,東京:大正大学綜合佛教研究所,pp.136~163。
吉村誠
2009 〈天台文献に見られる地論・摂論学派の心識説-智顗と湛然の著作を中心に-〉,《印度学仏教学研究》57卷2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pp.184-189。
早川 進
1976 〈識と実存との等価性に関する考察 唯識現象学試論(第一報)〉,《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48(24-2) 大谷大学における第二十六回学術大会紀要(二),pp.219-222。
池田魯参
1970 〈天台智顗の止観論〉,《印度学仏教学研究》37(19-1) 花園大学における第二十一回学術大会紀要(一),pp.251~254。
1973 〈天台学から円頓の観念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3(22-1) 九州大学における第二十四回学術大会紀要(一),pp.307~310。
1982 〈天台智顗の地論摂論学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60(30卷-2號) 同朋学園における第三十二回学術大会紀要(二),pp.43-48。
西 義雄
1957 〈止観と智〉,《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0(5-2) 立正大学における第七回学術大会紀要(二),pp.1~12。
佐藤哲英
1976 〈天台大師の教相論について-関口博士の所論関連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25卷1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 pp.55-61。
林 善信
1976 〈摩訶止観に於ける四種三昧の一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9(25-1) 愛知学院大学における第二十七回学術大会紀要(一),pp.208~210。

青木隆
1997 〈天台大師と地論宗教学〉,《天台大師研究:天台大師千四百年御遠忌記念》,天台大師研究編集委員會, 東京都:天台學會,pp. 245~267。
野本覚成
1976 〈二つの三種三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25卷1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pp.134-135。
福田雅人
1991 〈天台智顗の二諦說の特色〉,《天台思想と東アジア文化の研究 : 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刊行会編集,東京都:山喜房佛書林,27-38。
1997 〈天台大師の実相論の特色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特に「三諦偈」の解釈関連して〉,《天台大師研究:天台大師千四百年御遠忌記念》,天台大師研究編集委員會編,東京都:天台學會,pp. 341~354。
関口真大
1976 〈天台大師教学の綱要〉,《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25卷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pp.47-54。
鹽入良道
1957 〈三諦思想の基調としての假〉,《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5卷2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pp.438~447(110~119)。




(三) 西文

Kern, I.(耿寧)
1988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Vol. 19, No. 3, p. 282-295.
KL., Dhammajoti(法光)
2006 “Sarvāstivāda, Dārṣṭāntika, Sautrāntika and Yogācāra — Some Reflections on Their Interrelation”,Journal of the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Journal of the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VOLUME IV, 2006:2006),pp.184~214。
Paul L., Swanson
2000 “Dandala, Dharani, and Denaril- A T’ien-t’ai Perspective on The Great Vaipulya Dhāraṇī Sūtra”,Buddhist Literature,(Bloomington : East Asian Studies Center, Indiana University, [2000]:2000),pp.197~233。
2003 “Ch`an and Chih-kuan- Tien-t’ai Chih-i`s View of “Zen”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Lotus Sutra”,《天台學報》,(東京:天台學會:平成十五年特別號[2003]),pp.143-164。
Plamen, Gradinarov
2005 “Husserl and Yogacara: Book Review on Buddhist Phenomenology”, Indo-Pacfic Journal of Phenomenology,(Online Open Access Journals: Vol.5, Edition 1, [April 2005]:2005),pp.1-10。
S. A., Shaida
2005 Some features of Husserl’s Life-world,Indi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Publications,(Pune:University of Poona V.32 no.3 [2005,7月]:2005,7月),pp.219~230。
Surya Kanta, Maharana
2006 On consciousness: Load Buddha and edmund Husserl,Indi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Publications,(Pune:University of Poona V.33 no.2 [2006,4月]:2006,4月),pp.171~185。
倪梁康
2004 “Self-Consciousness (Svasamvittibhaga) and Ego-Consciousness (Manas) in Yogacara Buddhism and in Husserl’s Phenomenology”, in: D. Carr/Cheung, Ch-F. (EDS), Space, Time, and Cultur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Boston/Londo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6156009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6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鎮國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Chen ku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李子圓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 Zin Yu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李子圓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 Zin Yu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Sep-2013 16:26:48 (UTC+8)-
dc.date.available 3-Sep-2013 16:26: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Sep-2013 16:26:4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156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88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宗教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15600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天台智顗之止觀與智的現象學」為標題,鋪展天台智顗哲學的「智的現象學」,並以檢視天台智顗所提出的「止觀」方法為入手。藉由開顯天台智顗哲學,如何透過「止觀」實證方法,彰顯智顗對實相的態度,期盼能從現象學的角度,解讀天台智顗哲學中的「一念心」與「實相」,或是與現實世界的互動關係,借以勾勒出所謂「智的現象學」之雛型。

天台智顗與現象學之關連。擬先討論,釐清天台智顗哲學與胡塞爾現象學的理論概念思想,並著重於早期的胡塞爾現象學之核心理論;天台智顗哲學部分,鎖定於智顗的《摩訶止觀》為主,並從《摩訶止觀》來深入探討天台智顗的佛教哲學思想。希望能藉此相互借鑒、相互補充,以為「智的現象學」,透過天台哲學所提供的「止觀」方法,去實踐獲得智慧,得以如實的認識真理。

最後,借以兩者對真理的理解態度:佛教欲達到開悟、覺的境界(解脫),開顯實相,而現象學則企圖回歸到事物本身的呈顯,依此為兩者相互對話的基礎。天台宗與胡塞爾現象學共同追求一套理論方法,來開顯真理之契機相合,並討論佛教真理與方法間的問題,試圖藉由「現象學方法」概念之啟發,透過不同脈絡中的實踐哲學,揭示更多樣的哲學方法,達至真理之境,以顯現天台宗智顗之「智」的現象學。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 i
目次 ..................................................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主題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1
第三節 文獻資料 .......................................... 3
第四節 研究進路與方法 ..................................... 4
第五節 相關研究之成果 ..................................... 5
一、 識的現象學 .......................................... 5
二、 智的現象學 .......................................... 11
三、 天台哲學 ............................................ 14
第六節 論文結構與章節 ..................................... 18
第二章 天台智顗哲學與現象學之關連 ........................... 24
第一節 基本態度與立場 ..................................... 24
一、 胡塞爾現象學 ......................................... 24
二、 天台智顗哲學 ......................................... 32
第二節 「止觀」與「現象學方法」 ............................. 46
第三章 「智」之理論及其實踐 ................................ 55
第一節 「識」與「智」概念之發展史概略 ....................... 57
第二節 《俱舍論》之「十智」 ................................ 59
第三節 《佛地經論》、《成唯識論》之「四智」 .................. 66
第四節 《大智度論》、《摩訶止觀》之「三智」 .................. 73
第四章 結論:天台智顗之「止觀」與「智」的現象學 ............... 80

參考文獻 ................................................. 83
一、佛教典籍 ............................................. 83
二、工具書 ............................................... 84
三、專書 ........................................,........ 84
(一) 中文 ............................................... 84
(二) 日文 ............................................... 90
(三) 西文 ............................................... 92
四、學術論文 ............................................. 93
五、期刊/專書論文 ........................................ 95
(一) 中文 ............................................... 95
(二) 日文 ............................................... 98
(三) 西文 .............................................. 101
zh_TW
dc.format.extent 852140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6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天台智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止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佛教現象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胡塞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智慧zh_TW
dc.title (題名) 天台智顗之止觀與智的現象學zh_TW
dc.title (題名) Tientai Zhiyi’s Phenomenology of Meditation and Awaken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佛教典籍
《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
《長阿含經》(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大正藏》卷1,
經號:1。)
《雜阿含經》(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卷2,
經號:99。)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卷8,
經號:245。)
《菩薩瓔珞本業經》(姚秦‧竺佛念譯,《大正藏》卷24,經號:
1485。)
《大智度論》(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卷25,經號:1509。)
《佛地經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26,經號:1530。)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27,經號:
1545。)
《阿毘達磨俱舍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29,經號:1558。)
《成唯識論》(唐‧玄奘譯,《大正藏》卷31,經號:1585。)
《攝大乘論》(陳‧真諦譯,《大正藏》卷31,經號:1593。)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唐‧良賁述,《大正藏》卷33,
經號:1709。)
《妙法蓮華經玄義》(隋‧智者述、灌頂記,《大正藏》卷33,
經號:1716。)
《大乘義章》(遠法師撰,《大正藏》卷44,經號:1851。)
《二諦義》(隋‧吉藏撰,《大正藏》卷45,經號:1854。)
《摩訶止觀》(隋‧智者述、灌頂記,《大正藏》卷46,經號:1911。)
《止觀輔行傳弘決》(荊溪‧湛然,《大正藏》卷46,
經號:1912。)

二、工具書

慈怡主編
1988初版 《佛光大辭典》,高雄縣:佛光。
丁福保編
1989 《丁福保大辭典》,台北:天華出版。
藍吉富主編
1994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
塚本善隆編
1974 《望月仏教大辞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
中村元
1981 《佛教語大辭典》,東京:東京書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2009光碟版 CBETA電子佛典,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三、專書
(一) 中文

Paul L. Swanson著,史文、羅同兵譯
2009 《天台哲学的基础:二諦论在中國佛教中的成熟》,大陸:上海古籍出版,2009。
Robert Sokolowski著,李維倫譯
2004 《現象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川田熊太郎等著,李世傑譯
1989 《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
尤惠貞
1993 《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文津出版社。
1999 《天台哲學與佛教實踐》,南華大學出版。
王雷泉譯
1997 《摩訶止觀─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34》,台北:佛
光文化事業。
1998 《摩訶止觀》,佛光山文化事業。
田村芳朗、梅原猛,釋慧嶽譯
1988 《天臺思想》,收入於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0冊,台中:華宇出版社。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
1998 《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慧炬出版社。
牟宗三
1976 《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3 《佛性與般若》上、下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87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0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吳汝鈞
1988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 《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文津出版。
1996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1998 《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文津出版。
1999 《天台智顗的心靈哲學》,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2 《法華玄義的哲學與綱領》,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2 《唯識現象學》(一)(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呂澂
1974 《佛教研究法》,台北:華嚴蓮社。
1991 《呂澂佛學論著選集》,濟南市:齊魯書社。
李世傑著
1984 《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臺北 : 彌勒。
李四龍著
2001 《智顗思想與宗教佛教的興起》,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出版,2001。
2003 《天台智者硏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李志夫
1986 《中印佛學之比較研究》,中央文物供應社。
1997 《法華玄義研究》,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2001 《摩訶止觀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林鎮國
1999 《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立緒出版。
胡塞爾(Husserl, E.)著,李幼蒸譯
1995 《純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一卷,第一冊,《純粹現象學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胡塞爾(Husserl, E.)著,倪梁康、張廷國譯
2005 《生活世界的現象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胡塞爾(Husserl, E.)著,倪梁康譯
1986 《現象學的觀念(五篇講座稿)》,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9-2000 《邏輯研究》、兩卷三冊,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5 《現象學的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
倪梁康
2004 《現象學的始基——對胡塞爾〈邏輯研究〉的理解與思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7 《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三聯書店。
2007 《意識的向度——以胡塞爾為軸心的現象學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倪梁康(編)
2000 《面對實事本身——現象學經典文選》,東方出版社。
倪梁康注、譯
2005 《新譯玄奘〈八識規矩頌〉》,臺北:三民書局。
倪梁康選編
1997 《胡塞爾選集》,兩卷本,上海三聯書店。
張曼濤
1978 《俱舍論研究》(現代佛學叢刊22),台北:大乘文化。
1979 《天台學概論》(現代佛學叢刊55),台北:大乘文化。
1979 《天台宗之判教與發展》(現代佛學叢刊56),台北:大乘文化。
1979 《天台思想論集》(現代佛學叢刊55),台北:大乘文化。
陳堅
2005 《無明即法性―天臺宗止觀思想研究》,台北:法鼓文化。
郭朝順著
2001 〈試論智顗「觀心釋」的詮釋學意〉,《現代學會年會:佛教研究的傳承與創新》。
2004 《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里仁書局。
2006 〈天台智顗中道圓融思想之文化哲學義涵〉,《第三屆法華思想與天台佛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大學:台北大學東西哲學與詮釋學中心。
2007 〈從《摩訶止觀》「十境」論天台智顗的身心觀—禪觀者對身心的詮釋〉,《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討會論文。
2009 〈天台智顗詮釋理論的架構〉,《南華大學第五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南華大學。
智旭
1993 《教觀綱宗》 釋義紀、講錄、科釋合刊,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湯用彤
1983 《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
1998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黃懺華
2000 《佛教各宗大綱》,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新田雅章著,凃玉盞譯
2003 《天台哲學入門》,東大出版社。
楊白衣
1998 《俱舍要義》,台北:佛光文化。
楊惠南
1988 《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
1989 《吉藏》,台北:東大圖書。
1995 《禪史與禪思》,台北:東大圖書。
1997 《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
藍吉富
1993 《隋代佛教史述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7 《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
鎌田茂雄著,轉瑜譯
1989 《天台思想入門》,高雄:佛光出版社。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
1998 《中國佛教史》,新文豐。
釋印順
1981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1 《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2 《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2 《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2 《空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3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
1993 《華雨集》第四冊,台北:正聞出版社。
釋恆清
1997 《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
釋聖嚴
1994 《禪與悟》,東初出版。
2002 《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台北:法鼓文化。
釋演培
1971 《俱舍論頌講記(上、下)》,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

釋慧嶽
1995(1974年初版) 《天臺教學史》,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釋曉雲
1987 《天台宗論集》(第一輯),原泉出版社。
1997 《佛教論文集》,原泉出版。
釋諦觀
1997 《天台四教儀》-集註、集解、備釋合刊,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
釋靜權
1987 《教觀綱宗科釋》,蓮因寺大專齋戒學會。
1993 《天台宗綱要》,佛教出版社,中國佛教文物印經會。

(二) 日文

大野栄人
1994 《天台止観成立史の硏究》,京都市:法藏館。
天台大師研究編集委員會
1997 《天台大師研究:天台大師千四百年御遠忌記念》,天台大師研究編集委員會,東京都:天台學會。
安藤俊雄
1973 《天台學:根本思想とその展開》,京都:平樂寺。
平井俊榮
1990 《三論教学の研究》,東京都:春秋社。
司馬春英
2003 《唯識思想と現象学:思想構造の比較硏究に向けて》,東京都 :大正大学出版会。
石津照璽
1981 《天台実相論の研究》,東京都:創文社。
池田魯参
2001 《摩訶止観研究序説》,京都:大東出版社。
佐藤哲英
1961 《天台大師の研究:智顗の著作に關する基礎的研究》,京都:百華苑。
1981 《續.天台大師の研究:天台智顗をめぐる諸問題》,京都:百華苑。
星川啟慈
1992 《悟りの現象學》,京都市:法藏館。
関口真大
1969 《天台止觀の研究》,東京都:岩波書店。
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刊行会編集
1991 《天台思想と東アジア文化の研究: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刊行会編集,東京都:山喜房佛書林。
新田雅章
1981 《天台實相論の硏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1988 《天台學入門》,東京:第三文明社。
櫻部建、小谷信千代、本庄良文著
2004 《俱舎論の原典硏究:智品定品》,東京都:大蔵出版。


(三) 西文

Lusthaus, Dan
2002 “Buddhist Phenomenology: A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of Yogācāra Buddhism and the Ch’eng Wei-shih lin”, USA: RoutledgeCurzon 2002.
Smith, David Woodruff
2007 Husserl, RoutledgeCurzon 2007.
Zahavi, Dan
2003 “Husserl’s Phenomenology,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Fa Qing
2001 “The Development of Prajñā in Buddhism From Early Buddhism to the Prajñāpāramitā Syste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arvāstivāda Tradition”,University of Calgary:2001三月。
Mohanty, Jitendar Nath
1992 Reason and Tradition in Indian Thought: An Essay on the Nature of Indian Philosophical Thinking,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J. Kitayama (北山淳友)
1992 Metaphysik des Buddhismus: Versuch einer philosophischen Interpretation der Lehre Vasubandhus und seiner Schule, Stuttgart: Verlag von W. Kohlhamer 1934.
Kantor, Hans-Rudolf
2000 “Zhiyi’s (538-597) Recep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cism of Dilun Teaching”, Netherlands University of Leid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June 2000.
Lin, Chen-kuo
2008 “Phenomenology of Awakening in Zhiyi`s Tientai Philosophy”, Annual Meeting,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Neal, Donner and Daniel B., Stevenson
1993 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 a study and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of Chih-i`s Mo-ho chih-kuan. Honolulu, Hawaii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
Paul L., Swanson
1989 Foundations of T`ien-T`ai philosophy : the flowering of the two truths theory in Chinese Buddhism. Berkeley, Calif. :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9.
Robert, Sokolowski
2000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3.
Wu, Ju-Chün
1993 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ādhyamika. Honolulu, Hawaii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3.

四、學術論文

古天英
1989 《智顗《摩訶止觀》之研究》,文化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
吳宜芳
1993 《智者「三諦圓融」思想之探微》,文化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
林志欽
1999 《智者大師教觀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
許國華
1995 《天台圓教與佛性思想之研究》,政大哲研所,碩士論文。
陳相仲
2002 《天台圓教觀心哲學之義理與實踐》,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東明
2002 《天台智顗《摩訶止觀》「一念三千」說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釋大睿
1997 《天台懺法之研究》,中華佛研所,碩士論文。
2000 《天台懺法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仁宥(李秋奉)
2002 《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如戒(陳文光)
2007 《吉藏的二諦與三諦思想探討—兼論智顗的二‧三諦思想》,台北: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妙璋
2000 《《摩訶止觀》十乘觀法之研究 以「觀不思議境」為主》,南華大學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期刊/專書論文
(一) 中文

Kern, I.(耿寧)
1995 〈從現象學的角度看唯識三世〉,《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一輯,上海譯文出版社,頁351-363。
Kern, I.(耿寧),陳永革譯
1994 〈試論玄奘唯識學的意識結構〉,《禪學研究》,第二輯,頁124~135。
王惠昕
1994 〈智者大師早期止觀架構之基礎 -- 以《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的「四禪」為中〉,載於《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3期,頁61~88。
冉雲華
1990 〈從智顗的《摩訶止觀》看中華佛教對印度禪學的吸收與改造模式〉,《中華佛學學報》,3期。
李四龍
1998 〈以現象學方法分析佛教中觀學到唯識學的過渡〉,《哲學雜誌》第一卷第二期,哲學雜誌編會,頁173-215。
李志夫
1983 〈天台宗之理事觀〉,載於:《華岡佛學報》,6期。
林志欽
1999 〈天台對南北朝判教說之判攝〉,《哲學與文化月刊》297,第廿六卷第二期,頁168-179。
2001 〈天台智顗教觀思想體系〉,《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205-232。
2003 〈天台別圓二教之三觀說〉,《人文學報》創刊號,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出版,頁67-85。
2004 〈試論印順法師對天台宗之評斷〉,《人文學報》第二期,真理大學人文學院出版,頁55-83。
2005 〈天台別圓二教觀法之比較—兼論三種止觀〉,《玄奘佛學研究》第二期,玄奘大學發行,頁173-215。
倪梁康
2007 〈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誤析〉,《讀書》,第一期。
2007 〈唯識學中‘自證分’的基本意蘊〉,載於:劉國英、張燦輝[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3)——現象學與佛家哲學專輯》,臺灣:漫遊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8 〈關於佛教量論中遮遣問題的幾點思考——從現象學的角度看〉,載於:《邏輯學研究》,年,第1輯(創刊號)。
2008 〈最終意識與阿賴耶識——對現象學與唯識學所理解的深層心識結構的比較研究〉,載於:《漢語佛學研究》,第1輯(創刊號)(即將出版)。
2008 〈客體化行為與非客體化行為的奠基關係問題——從唯識學和現象學的角度看〉,載於:《哲學研究》,第十二期(即將出版)。
陳英善
1994 〈天台智者大師修學心路歷程之探索〉,《獅子吼月刊》,33期。
1995 〈《摩訶止觀》、《釋禪》、《小止觀》之比較〉,《諦觀》,80期。
1996 〈評(從「法性即無明」到「性惡」〉,《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期。
1998 〈慧思與智者心意識說之探討〉,《中華華學學報》,11期。
2004 〈天台圓頓止觀「事修˙理觀」雙重奏—以《摩訶止觀》為主〉,《圓光佛學學報》,圓光佛學研究所出版,第9期。
郭朝順
1992 〈智者的圓頓思想〉,《中華佛學學報》,5期。
2001 〈佛教哲學的方法論/佛教哲學的基本類型與論述方法〉,《正觀雜誌》,16期。
2001 〈從《法華玄義》所引重要經論看智者大師的思想結構〉,《世界中國哲學學報》,3期,頁93~120。
2004 〈天台智顗「觀心法門」的詮釋學意涵〉,《華梵人文學報》,3期,頁35~74。
2008 〈天台中道佛性思想與文化價值世界之安立〉,《玄奘佛學學報》,10期,頁81~114。
湯銘鈞
1998 〈對真如的認識與言說—天臺宗、三論宗與慈恩宗二諦論的詮釋〉,《正觀雜誌》第42期,頁223-257。
楊惠南
2001 〈智顗的「三諦」思想及其所依經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頁67~109。
劉宇光
1995 〈唯識哲學的現代研究 一個方法論上的初步反思〉,《哲學雜誌》,14期。
蔡瑞霖
1991 〈世親「識轉變」與胡塞爾「建構性」的對比研究--關於唯識學時間意識的現象學考察〉,《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頁147~184。

釋真定(吳鴻燕)
2008 〈天台縱橫觀與圓觀之關涉初考〉《圓光佛學學報》,圓光佛學院出版,第12期。
釋慧嶽
1979 〈天台大師的三諦三觀思想〉,《海潮音雜誌》。
釋曉雲
1984 〈般若思想與中國禪〉,載於:《華梵佛學年刊》,2、3期合刊。
1984 〈般若對人性的轉化與慧命開顯〉,載於:《華梵佛學年刊》,2、3期合刊。

(二) 日文

山口弘江
2008 〈天台智顗の地論四宗義批判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56卷2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pp.187~706。
大野栄人
1990 〈天台文献にみられる吉蔵以前の三論教学〉, 《三論教学の研究》,東京都:春秋社,319-344。
木村周誠
2005 〈空と假- 天台大師における「假名」理解の二重性について-〉,《大正大学綜合佛教研究所》 第二十七號,東京:大正大学綜合佛教研究所,pp.136~163。
吉村誠
2009 〈天台文献に見られる地論・摂論学派の心識説-智顗と湛然の著作を中心に-〉,《印度学仏教学研究》57卷2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pp.184-189。
早川 進
1976 〈識と実存との等価性に関する考察 唯識現象学試論(第一報)〉,《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48(24-2) 大谷大学における第二十六回学術大会紀要(二),pp.219-222。
池田魯参
1970 〈天台智顗の止観論〉,《印度学仏教学研究》37(19-1) 花園大学における第二十一回学術大会紀要(一),pp.251~254。
1973 〈天台学から円頓の観念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3(22-1) 九州大学における第二十四回学術大会紀要(一),pp.307~310。
1982 〈天台智顗の地論摂論学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60(30卷-2號) 同朋学園における第三十二回学術大会紀要(二),pp.43-48。
西 義雄
1957 〈止観と智〉,《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0(5-2) 立正大学における第七回学術大会紀要(二),pp.1~12。
佐藤哲英
1976 〈天台大師の教相論について-関口博士の所論関連し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25卷1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 pp.55-61。
林 善信
1976 〈摩訶止観に於ける四種三昧の一考察〉,《印度学仏教学研究》49(25-1) 愛知学院大学における第二十七回学術大会紀要(一),pp.208~210。

青木隆
1997 〈天台大師と地論宗教学〉,《天台大師研究:天台大師千四百年御遠忌記念》,天台大師研究編集委員會, 東京都:天台學會,pp. 245~267。
野本覚成
1976 〈二つの三種三観〉,《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25卷1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pp.134-135。
福田雅人
1991 〈天台智顗の二諦說の特色〉,《天台思想と東アジア文化の研究 : 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塩入良道先生追悼論文集刊行会編集,東京都:山喜房佛書林,27-38。
1997 〈天台大師の実相論の特色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特に「三諦偈」の解釈関連して〉,《天台大師研究:天台大師千四百年御遠忌記念》,天台大師研究編集委員會編,東京都:天台學會,pp. 341~354。
関口真大
1976 〈天台大師教学の綱要〉,《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25卷1號,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pp.47-54。
鹽入良道
1957 〈三諦思想の基調としての假〉,《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5卷2號 ,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 ,pp.438~447(110~119)。




(三) 西文

Kern, I.(耿寧)
1988 Journal of the British Society for Phenomenology, Vol. 19, No. 3, p. 282-295.
KL., Dhammajoti(法光)
2006 “Sarvāstivāda, Dārṣṭāntika, Sautrāntika and Yogācāra — Some Reflections on Their Interrelation”,Journal of the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Journal of the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SRI LANKA VOLUME IV, 2006:2006),pp.184~214。
Paul L., Swanson
2000 “Dandala, Dharani, and Denaril- A T’ien-t’ai Perspective on The Great Vaipulya Dhāraṇī Sūtra”,Buddhist Literature,(Bloomington : East Asian Studies Center, Indiana University, [2000]:2000),pp.197~233。
2003 “Ch`an and Chih-kuan- Tien-t’ai Chih-i`s View of “Zen”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Lotus Sutra”,《天台學報》,(東京:天台學會:平成十五年特別號[2003]),pp.143-164。
Plamen, Gradinarov
2005 “Husserl and Yogacara: Book Review on Buddhist Phenomenology”, Indo-Pacfic Journal of Phenomenology,(Online Open Access Journals: Vol.5, Edition 1, [April 2005]:2005),pp.1-10。
S. A., Shaida
2005 Some features of Husserl’s Life-world,Indi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Publications,(Pune:University of Poona V.32 no.3 [2005,7月]:2005,7月),pp.219~230。
Surya Kanta, Maharana
2006 On consciousness: Load Buddha and edmund Husserl,Indi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Publications,(Pune:University of Poona V.33 no.2 [2006,4月]:2006,4月),pp.171~185。
倪梁康
2004 “Self-Consciousness (Svasamvittibhaga) and Ego-Consciousness (Manas) in Yogacara Buddhism and in Husserl’s Phenomenology”, in: D. Carr/Cheung, Ch-F. (EDS), Space, Time, and Cultur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Boston/London.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