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中國醫療體制改革之研究
A Study on Medical Institution Reform of China作者 蔡文佩 貢獻者 康榮寶
蔡文佩關鍵詞 新醫改方案
醫療改革
政府主導
市場機制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3-Sep-2013 16:31:08 (UTC+8) 摘要 中國醫療體制改革始自1980年代,由於正值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之際,醫療領域引進市場機制,而政府財政投入逐漸退出。但是醫療領域存在資訊不對稱等外部性,市場化的結果導致藥費飆漲、醫療質量低下、醫療保障不足等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現象。 為解決上述問題,政府遂制訂一連串干預手段,卻由於法規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夠完善,導致政府失靈。2003年SARS事件爆發後,中國官方首度承認醫改失敗,也開啟醫改領域中「政府主導」或「市場主導」兩派之爭,至今尚未定論。2009年,中國國務院進一步推出「新醫改方案」,雖只是綱領性文件,卻因主導未來醫改而備受注目。 本研究基於以上醫改背景分五部分探討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第一部份,藉由釐清醫療市場不同於一般商品市場的特殊性,說明其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之因;其次,從基層醫療衛生體系、醫療保障體制、藥品流通機制與公立醫院等層面,探討在不同階段的中國醫改歷程中,所遇到的難題與相應政策;第三,接續前一部份的醫改分層討論,剖析中國醫療體制現況與新醫改方案公布後的醫改發展, 第四,分陳市場與政府在醫改領域中的角力;最後,提出政策建議。關鍵詞:新醫改方案、醫療改革、政府主導、市場機制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專書Charles E. Lindblom、Edward J. Woodhouse著,陳恆鈞、王崇斌、李珊瑩譯,最新政策制訂的過程(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Gordon Tullock,徐仁輝、陳敦源、黃光雄譯,政府失靈—公共選擇的初探(臺北:智勝出版社,2005年)。王正、徐偉初,財政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2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1978-2008(湖南: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林毓銘,社會保障管理機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中國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至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吳敬璉,計畫經濟還是市場經濟(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戰略與實施(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邱曉華等編,從十四大到十五大 大跨越—1992-1996年中國經濟(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黃德北,當代中國雇傭工人之研究(臺北:韋伯出版社,2008年)。趙錫文主編,中國農村公共財政制度(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年)。張建平,中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張新平、陳連釗主編,藥事法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二、中文期刊論文丁學坤,「『新醫改方案』的社會保障新思維」,法制與社會,2009年12期。王平霞、朱小云、魯玉玲,「某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補償基金使用情況」,咸寧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王擴建,「雙重失靈下的醫療改革及對策」,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石光,「市場失靈、政府失靈、志願失靈與衛生改革」,中國衛生經濟,2002年第7期。朱光磊,「服務型政府建設對大陸地方政府發展的影響」,發表於中國地方治理:變遷、趨勢與挑戰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0年3月20日)。左學金、胡蘇云,「城鎮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政府與市場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李衛平、鍾東波,「中國醫療衛生服務業的現狀、問題與發展前景」,中國衛生經濟,2003年第5期。李玉榮,「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理論前沿,2008年第23期。沈慧華、鄧巍,「新醫改實行現狀謅議」,大眾商務,2009年第12期。狄巨海,「關於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分析研究」,商場現代化,2010年第609期。高春亮、毛豐付、余暉,「激勵機制、財政負擔與中國醫療保障制度演變—基於建國後醫療制度相關文件的解讀」,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周雪光,「論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當代中國研究,1991年第5期。翁小丹,醫療保險的基礎風險與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北京:經營管理出版社,2010年)。楊士林,「論社會保險法律關係的特點」,工會論壇,2010年第2期。楊前蓉,「淺議新型農村合作制度」,新鄉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喬希玲、馬姣,「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問題的思考」,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4期。張競文,「淺析醫療服務行業的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13期。孫博洋,醫藥銷售市場中不和諧問題產生及解決對策的思考,(吉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5月)。侯賓、崔瑾,「中國醫療體系的現狀描述」,雲南中醫學院學報,2006年第29期。黃存瑞、梁浩材,「中國非政府衛生機構研究」,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年第7期。陳瑤、孟偉、劉國恩、陳鋼,「中國醫療保險對城鎮居民藥品經濟負擔影響研究」,中國藥物經濟學,2009年第1期。張余、鞠美庭、孟偉慶,「公司合作模式在我國醫療服務業中應用的探討」,中國衛生經濟,2007年第5期。姜曉兵,農民工醫療保險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5月)。俞彤、胡鴻、卞呈祥,「新醫改背景下的公立醫院改革戰略分析」,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第18期,頁201-202。趙娜,「新醫改—在政府與市場之間尋求平衡」,經濟論叢,2009年第8期。劉兆隆,中國醫療改革的制度分析,(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2月)。劉霖,「醫療市場化與政府角色」,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顧昕,「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矯正政府與市場雙失靈」,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顧昕,「走向有管理的市場化: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戰略選擇」,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5年第6期。顧昕,「走向有管理的競爭—醫保經辦服務全球性改革對中國的啟示」,學習與探索,2010年第1期。三、英文專書Arijita Dutta,” Prospects of Ancient Medical Systems in India and China in Today’s World”, B. Sudhakara Reddy ed., Economic Reforms In India and China: emerging issues and challenges,(New Delhi, India : SAGE Publications, 2009),pp.375~390.Chack-kie Wong, Vai lo Lo, Kwong-leung Tang,China’s Urban Health Care Reform,(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06), p103.Edited by David Silverma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2004)Mark Selden, “China’s Rural Welfare Systems: 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Hsin-hsing Wu ed, PRC Political Economy : Prospects Under Jiang Zemin,(Taipei, Taiwa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1999), p.37.Ofra Anson、Shi-Fang Sun, Health Care In Rural China: Lessons from HeBei Province, (England: ASHGATE, 2005), pp.9~43.Joseph Femia, Pareto and political theory,(London : Routledge, 2006),pp.23~30。四、網站中國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中國勞工通訊,http://www.clb.org.hk/。中國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中國衛生部網站,http://www.moh.gov.cn/。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http://www.ndrc.gov.cn/。中國國務院網站,http://www.gov.cn/。鳳凰財經網,http://finace.ifeng.co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7260021
98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002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康榮寶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文佩 zh_TW dc.creator (作者) 蔡文佩 zh_TW dc.date (日期) 2009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Sep-2013 16:31:08 (UTC+8) - dc.date.available 3-Sep-2013 16:31:08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Sep-2013 16:31:08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260021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896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260021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國醫療體制改革始自1980年代,由於正值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之際,醫療領域引進市場機制,而政府財政投入逐漸退出。但是醫療領域存在資訊不對稱等外部性,市場化的結果導致藥費飆漲、醫療質量低下、醫療保障不足等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現象。 為解決上述問題,政府遂制訂一連串干預手段,卻由於法規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夠完善,導致政府失靈。2003年SARS事件爆發後,中國官方首度承認醫改失敗,也開啟醫改領域中「政府主導」或「市場主導」兩派之爭,至今尚未定論。2009年,中國國務院進一步推出「新醫改方案」,雖只是綱領性文件,卻因主導未來醫改而備受注目。 本研究基於以上醫改背景分五部分探討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第一部份,藉由釐清醫療市場不同於一般商品市場的特殊性,說明其市場失靈與政府失靈之因;其次,從基層醫療衛生體系、醫療保障體制、藥品流通機制與公立醫院等層面,探討在不同階段的中國醫改歷程中,所遇到的難題與相應政策;第三,接續前一部份的醫改分層討論,剖析中國醫療體制現況與新醫改方案公布後的醫改發展, 第四,分陳市場與政府在醫改領域中的角力;最後,提出政策建議。關鍵詞:新醫改方案、醫療改革、政府主導、市場機制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研究背景 1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6第三節、研究方法、途徑與限制 9第四節、研究範圍,研究流程及架構 11第五節、預期成果 14第二章 文獻回顧 15第一節、醫療市場特性及相關理論 15第二節、中國大陸醫療體制改革相關研究 18第三節、中國醫療改革中的市場機制與政府主導 20第三章 中國大陸醫療改革史 27第一節、中國大陸醫療改革歷史進程 27第二節、中國醫療保障體制改革 37第三節、中國藥品流通制度改革 42第四章 中國大陸現行之醫療體制 47第一節、中國基層醫療衛生結構與現況 47第二節、中國公私立醫院體系現況 50第三節、中國醫療保障體制現況 53第四節、中國藥品流通體制現況 57第五章、中國「新醫改」現狀與困境: 「政府」 與「市場」之角力 61第一節、新醫改方案的改革重點與創新之處 61第二節、「政府主導」派vs.「市場主導派」之爭論 66第三節、有管理的競爭:政府和市場在醫改領域的結合 69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2第一節、研究發現 72第二節、研究建議 75參考文獻: 77附錄:中國醫療體制改革重要大事紀 83 圖次圖1:中國1990~2007年每人每次門診平均費用 5圖2:本研究流程圖 13圖3:2002~2009年間,中國參加城鎮醫療保險人數的變化 40圖4:中國藥品流通體系 43圖5:1950年至今,中國衛生機構數量變化 48圖6:中國醫療體系基本結構 50圖7:2006年,中國與部分國家人均醫療衛生費用比較 67表次表1:2006~2008年,以市轄區為例,中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籌資比例說明 41表2:2008~2009年,中國衛生人員數(萬人) 49表3:2001年中國部分城市醫療機構、床位數、醫院數統計 51表4:2008年中國政府興辦醫療機構之收入與支出一覽 52表5:2003年與2008年,中國居民社會醫療保險構成一覽(%) 54表6:中國2004~2008年與分區城鎮居民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情況 54表7:2004~2009年,中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情況 55表8:中國2005~2008年與分區城鄉醫療救助體系發展 56表9:2008~2009年,中國醫療機構門診和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 58表10:2008~2009年,中國不同級別綜合醫院門診和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 59表11:1978~1993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經費來源一覽 62 zh_TW dc.format.extent 643480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language.iso en_US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0021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新醫改方案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醫療改革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府主導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市場機制 zh_TW dc.title (題名) 中國醫療體制改革之研究 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Medical Institution Reform of China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專書Charles E. Lindblom、Edward J. Woodhouse著,陳恆鈞、王崇斌、李珊瑩譯,最新政策制訂的過程(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Gordon Tullock,徐仁輝、陳敦源、黃光雄譯,政府失靈—公共選擇的初探(臺北:智勝出版社,2005年)。王正、徐偉初,財政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2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1978-2008(湖南: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林毓銘,社會保障管理機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中國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至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吳敬璉,計畫經濟還是市場經濟(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戰略與實施(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周雪光主編,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邱曉華等編,從十四大到十五大 大跨越—1992-1996年中國經濟(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黃德北,當代中國雇傭工人之研究(臺北:韋伯出版社,2008年)。趙錫文主編,中國農村公共財政制度(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年)。張建平,中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研究(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張新平、陳連釗主編,藥事法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二、中文期刊論文丁學坤,「『新醫改方案』的社會保障新思維」,法制與社會,2009年12期。王平霞、朱小云、魯玉玲,「某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補償基金使用情況」,咸寧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王擴建,「雙重失靈下的醫療改革及對策」,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石光,「市場失靈、政府失靈、志願失靈與衛生改革」,中國衛生經濟,2002年第7期。朱光磊,「服務型政府建設對大陸地方政府發展的影響」,發表於中國地方治理:變遷、趨勢與挑戰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0年3月20日)。左學金、胡蘇云,「城鎮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政府與市場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李衛平、鍾東波,「中國醫療衛生服務業的現狀、問題與發展前景」,中國衛生經濟,2003年第5期。李玉榮,「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理論前沿,2008年第23期。沈慧華、鄧巍,「新醫改實行現狀謅議」,大眾商務,2009年第12期。狄巨海,「關於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分析研究」,商場現代化,2010年第609期。高春亮、毛豐付、余暉,「激勵機制、財政負擔與中國醫療保障制度演變—基於建國後醫療制度相關文件的解讀」,管理世界,2009年第4期。周雪光,「論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當代中國研究,1991年第5期。翁小丹,醫療保險的基礎風險與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北京:經營管理出版社,2010年)。楊士林,「論社會保險法律關係的特點」,工會論壇,2010年第2期。楊前蓉,「淺議新型農村合作制度」,新鄉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喬希玲、馬姣,「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問題的思考」,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4期。張競文,「淺析醫療服務行業的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13期。孫博洋,醫藥銷售市場中不和諧問題產生及解決對策的思考,(吉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5月)。侯賓、崔瑾,「中國醫療體系的現狀描述」,雲南中醫學院學報,2006年第29期。黃存瑞、梁浩材,「中國非政府衛生機構研究」,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年第7期。陳瑤、孟偉、劉國恩、陳鋼,「中國醫療保險對城鎮居民藥品經濟負擔影響研究」,中國藥物經濟學,2009年第1期。張余、鞠美庭、孟偉慶,「公司合作模式在我國醫療服務業中應用的探討」,中國衛生經濟,2007年第5期。姜曉兵,農民工醫療保險研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5月)。俞彤、胡鴻、卞呈祥,「新醫改背景下的公立醫院改革戰略分析」,經濟研究導刊,2010年第18期,頁201-202。趙娜,「新醫改—在政府與市場之間尋求平衡」,經濟論叢,2009年第8期。劉兆隆,中國醫療改革的制度分析,(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2月)。劉霖,「醫療市場化與政府角色」,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顧昕,「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配置:矯正政府與市場雙失靈」,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顧昕,「走向有管理的市場化: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戰略選擇」,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5年第6期。顧昕,「走向有管理的競爭—醫保經辦服務全球性改革對中國的啟示」,學習與探索,2010年第1期。三、英文專書Arijita Dutta,” Prospects of Ancient Medical Systems in India and China in Today’s World”, B. Sudhakara Reddy ed., Economic Reforms In India and China: emerging issues and challenges,(New Delhi, India : SAGE Publications, 2009),pp.375~390.Chack-kie Wong, Vai lo Lo, Kwong-leung Tang,China’s Urban Health Care Reform,(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06), p103.Edited by David Silverma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2004)Mark Selden, “China’s Rural Welfare Systems: 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Hsin-hsing Wu ed, PRC Political Economy : Prospects Under Jiang Zemin,(Taipei, Taiwa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1999), p.37.Ofra Anson、Shi-Fang Sun, Health Care In Rural China: Lessons from HeBei Province, (England: ASHGATE, 2005), pp.9~43.Joseph Femia, Pareto and political theory,(London : Routledge, 2006),pp.23~30。四、網站中國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中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中國勞工通訊,http://www.clb.org.hk/。中國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中國衛生部網站,http://www.moh.gov.cn/。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http://www.ndrc.gov.cn/。中國國務院網站,http://www.gov.cn/。鳳凰財經網,http://finace.ifeng.com/。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