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從股權結構論獨立董事法制─以台灣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實證研究為例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nd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 a cas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aiwan
作者 許維貞
Hsu, Wei Chen
貢獻者 林國全
Lin, Kuo Chuan
許維貞
Hsu, Wei Chen
關鍵詞 獨立董事
股權結構
代理成本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3-Sep-2013 17:18:38 (UTC+8)
摘要 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權結構,因不同公司不同產業而可能有天壤之別。因此,如何設計一套能因應不同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權結構,一個兼具防弊與興利,而且能普遍適用發揮規範功能之公司法制,實際上並不容易。除了現行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等相關規範外,加強公司治理制度之推動,已是世界各國共同重視之議題。
股權分散或股權集中架構並無效能上好壞,純由各國文化、經營模式所逐漸衍生形成。因此在整個公司法制上應針對股權結構的不同為基礎,設計適當的公司治理法制。在股權集中結構而言,公司治理所關心的重點宜在「少數股東的保護」,在股權分散結構上,公司治理所強調的重點應在「資訊透明」。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份
 丁秀儀,「公司治理是否受到機構投資人的青睞」,管理學報26巻3期,民國98年,頁233-253。
 王文宇,「投資人保護法研討會─公益(或獨立)董事制度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42期,1998年11月,頁91。
 王文宇,「從股權結構論公司治理法制」,月旦民商法,第10期,2005年12月,頁5-24
 王文宇,「設立獨立董監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法令月刊,56卷第1期,2005年1月,頁45-64。
 王志誠,「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政大法學評論,第92期,95年8月,頁301-394。
 王志誠,「論公司員工參與經營之制度─以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機關改造為中心」,政大博士論文,民國87年。
 王育慧,「機構投資人股東權之行使─以公司治理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97期,96年6月,頁137-209。
 余雪明,「台灣新公司法與獨立董事(上)」,萬國法律第123期,2002年6月,頁63-77。
 余雪明,「獨立董事與投資人保護」,收錄於「法律與當代社會」(馬漢寶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1996年7月,頁89-119。
 周行一、陳錦村,陳坤宏,「家族企業,聯署集團與公司價值」,中國財務學刊,第四巻第一期,頁115-139。
 林仁光,「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經營權功能之強化與內部監控機制之設計」,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1期,民國95年1月,頁157-266。
 林仁光、柯承恩,「公開發行公司內部監控機制之設計─理論與實務之調和」,月旦法學雜誌,第153期,2008年2月,頁61-78。
 邱秀清、賴柏勳,「上市公司強制性與自願性設立獨立董監事對經營績效之影響」,商業學報第十三期,民國94年6月,頁101-115。
 柯承恩,「我國公司監理體系之問題與建議建議(上)(下)」,會計研究月刊,173-174期,頁75-81;79-83。
 洪榮華、陳香如、柯璟瑩,「從代理理論的角度探討董事會特性、股權結構與負債之關聯性」,管理與系統,第十二卷第四期,民國94年10月,頁33-53。
 許崇源、陳瑞斌、翁慈青,「公司治理結構對於資訊透明度之影響」,2005年財務金融學術研討會年會論文集,台灣財務金融學會。
 陳俊仁,「超越興利防弊防能之迷思─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地位之再建構」,月旦法學雜誌,第172期,2009年9月,頁75-93。
 陳茵琦,「機構投資人與公司治理」,證券櫃檯月刊,第 111期,民國94年12月,頁57-68。
 陳曉蓉、洪佩君,「機構投資人持股與公司治理、公司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集團公司與非集團公司為例」,中小企業發展季刊,第四期,頁69-114。
 陳麗娟,「全球化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當大陸法遇到英美法:兩岸公司治理的危機與轉機」,中原財經法學,第20期,2008年6月,頁1-43。
 黃惠雯,「談證券交易法引進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等制度之緣起及重點」,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4卷第3期,2006年3月,頁4-14。
 黃銘傑,「公司監控與監察人制度改革論─超越「獨立董事」之迷思」,收錄在「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法律與經濟之交錯」,元照出版社,頁3-65。
 楊敏華,「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的起源與發展」,全國律師,民國95年11月,頁88-115。
 楊敏華,「從公司治理探美國公司監督制度之運作」,臺灣人文生態研究,第5卷第1期,頁73-97。
 楊麗玲、沈明鑑,「公司治理:董事會組成、股權結構與盈餘管理」,證券櫃檯月刊,114期,2005年12月,頁68-77。
 萬國華,「中國證券市場問題報告」,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年1月1版,頁327-328。
 葉銀華,「如何健全獨立董事會制度?(上)(下)」,會計研究月刊,252期及253期,2006年11月及12月,頁82-90,頁62-68。
 葉銀華、李存修,「台灣之獨立董監制度的改革─政策性建議」,會計研究月刊213期,頁66-84。
 葉銀華、李存修、柯承恩,「公司治理與評分系統」,商智文化,2002年11月1版。
 葉銀華、邱顯比,「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公司價值關連性之實證研究 :代理成本理論」,台大管理論叢第七卷第二期,民國85年8月,頁57-89。
 葉銀華與李存修,詳註33。
 趙莊敏、戴德昇,「台灣銀行股權結構、董事會特性與其經營成本效率之相關性研究」,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七輯第三期,95年9月,頁95-125。
 劉連煜,「現行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之檢討暨改進方案─從實證面出發」,政大法學評論第114期,民國99年4月,頁53-156。
 劉連煜,「證交法新修規範引進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之介紹與評論」,法官協會雜誌,2006年6月,頁45-56。
 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賴英照,2006年2月初版,頁113-150。
 賴英照,「賴英照說法:從內線交易到企業社會責任」,聯經出版事業(股),2007年4月初版,頁122-125。



貳、 英文部份
 Agrawal, A. and Mandelker, G.N.,「Large Shareholders and the Monitoring of Managers: The Case of Antitakeover Charter Amendment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Vol.25, 1990, pp.143-161。
 Agrawal, A., & Knoeber, C. R.,「Firm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to Control Agency Problems between Managers and Shareholder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Vol 31 No 3,September 1996。
 Barnea A., R. A. Haugen and L.W. Senbet,「A rationale for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and call provisions in the agency theoretic framework」,Journal of Finance, No. 5 (1980), 1223-1234。
 Berle, A. A. and C. G.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 New York: Macmillan. 1932.
 Bernard S. Black, Hasung Jans & Woochan Kim, 「Does Corporate Governance Predict Firms’ Market Values? Evidence from Korea」,May 2005, (working paper 237),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
 Demsetz H.,「The structure of Ownership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 26,1983,pp 375-390。
 Duggal, R.,Millar J A.,「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The Case of Bidder Return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5),(1999)pp.103-117。.
 Healy P. M, & Palepu K.G.,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 31 (2001),405-440。
 Jensen, M. C. and Meckling WH,「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 1976,pp 305-360。
 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 A. Shleifer,「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e 54(2), 471-517,April 1999。
 Lins K,「Equity Ownership and Firm Value in Emerging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3), Vol 38, 159-184。
 Morck, R., Shleifer A., & Vishny, R. W.,「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 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1988) 293-315。
 Pound, J.,「Proxy Contests and the Efficiency of Shareholders Oversigh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1988, pp.237-26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3961010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61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國全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Kuo Chu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許維貞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Hsu, Wei Ch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許維貞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u, Wei Ch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Sep-2013 17:18:38 (UTC+8)-
dc.date.available 3-Sep-2013 17:18:3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Sep-2013 17:18:3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961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91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96101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權結構,因不同公司不同產業而可能有天壤之別。因此,如何設計一套能因應不同公司股權結構與經營權結構,一個兼具防弊與興利,而且能普遍適用發揮規範功能之公司法制,實際上並不容易。除了現行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等相關規範外,加強公司治理制度之推動,已是世界各國共同重視之議題。
股權分散或股權集中架構並無效能上好壞,純由各國文化、經營模式所逐漸衍生形成。因此在整個公司法制上應針對股權結構的不同為基礎,設計適當的公司治理法制。在股權集中結構而言,公司治理所關心的重點宜在「少數股東的保護」,在股權分散結構上,公司治理所強調的重點應在「資訊透明」。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獨立董事法制 5
第一節 獨立董事 5
第二節 英美法系獨立董事法制 9
第一項 美國獨立董事法制 9
第二項 英國獨立董事法制 12
第三節 大陸法系獨立董事法制 13
第一項 德國獨立董事法制 13
第二項 日本獨立董事法制 16
第三項 韓國獨立董事法制 18
第四節 台灣獨立董事法制 18
第一項 證券交易法 19
第二項 上市/上櫃契約 23
第三項 外國法制之移植與排斥 24
第五節 獨立董事產生及執行獨立性 25
第一項 獨立董事產生 25
第二項 獨立董事職責 27
第三項 獨立董事功能 34
第四項 獨立董事執行獨立性 34
第五項 獨立董事與經營績效 35
第六節 小結 37
第三章 股權結構與代理成本 39
第一節 股權研究分析 39
第一項 股權分散結構 44
第二項 股權集中結構 45
第三項 機構投資人 46
第1款 機構投資人之分類 46
第2款 機構投資人之受託義務 52
第3款 機構投資人的角色定位及與公司治理的關連性 54
第四項 小結 56
第二節 代理成本 57
第一項 股權分散結構之代理成本(經理人vs 股東) 60
第二項 股權集中結構之代理成本(控制股東vs 小股東) 60
第三項 小結 62
第三節 資訊不對稱 63
第四章 研究方法及實證結果分析 65
第一節 研究樣本 65
第二節 研究變數定義 69
第一項 股權結構分類一:投資股東、經營股東、投機股東 69
第二項 股權結構分類二:控制股東與非控制股東 71
第三項 股權分類三:經營者控制型態 71
第四項 產業分類:金融業、五百億以上企業 72
第五項 績效變數 73
第三節 研究模型 74
第四節 基本統計量分析 78
第一項 股權結構分類一:投資股東、經營股東、投機股東 78
第1款 原股東結構分類 78
第2款 調整後股權結構 89
第二項 股權結構分類二:控制股東與非控制股東 95
第三項 股權分類三:經營者控制型態 96
第四項 產業分類:金融業、五百億以上企業 97
第五節 迴歸實證分析 100
第五章 台灣股權結構與獨立董事法制之檢討(代結論) 104
第一節 台灣之股權結構 104
第二節 有關獨立董事適用性疑義及修正方向建議 106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08
zh_TW
dc.format.extent 122616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61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獨立董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股權結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代理成本zh_TW
dc.title (題名) 從股權結構論獨立董事法制─以台灣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實證研究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 and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 a cas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aiw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 中文部份
 丁秀儀,「公司治理是否受到機構投資人的青睞」,管理學報26巻3期,民國98年,頁233-253。
 王文宇,「投資人保護法研討會─公益(或獨立)董事制度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42期,1998年11月,頁91。
 王文宇,「從股權結構論公司治理法制」,月旦民商法,第10期,2005年12月,頁5-24
 王文宇,「設立獨立董監事對公司治理的影響」,法令月刊,56卷第1期,2005年1月,頁45-64。
 王志誠,「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政大法學評論,第92期,95年8月,頁301-394。
 王志誠,「論公司員工參與經營之制度─以股份有限公司經營機關改造為中心」,政大博士論文,民國87年。
 王育慧,「機構投資人股東權之行使─以公司治理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97期,96年6月,頁137-209。
 余雪明,「台灣新公司法與獨立董事(上)」,萬國法律第123期,2002年6月,頁63-77。
 余雪明,「獨立董事與投資人保護」,收錄於「法律與當代社會」(馬漢寶教授七秩榮慶論文集),1996年7月,頁89-119。
 周行一、陳錦村,陳坤宏,「家族企業,聯署集團與公司價值」,中國財務學刊,第四巻第一期,頁115-139。
 林仁光,「董事會功能性分工之法制課題─經營權功能之強化與內部監控機制之設計」,台大法學論叢,第35卷第1期,民國95年1月,頁157-266。
 林仁光、柯承恩,「公開發行公司內部監控機制之設計─理論與實務之調和」,月旦法學雜誌,第153期,2008年2月,頁61-78。
 邱秀清、賴柏勳,「上市公司強制性與自願性設立獨立董監事對經營績效之影響」,商業學報第十三期,民國94年6月,頁101-115。
 柯承恩,「我國公司監理體系之問題與建議建議(上)(下)」,會計研究月刊,173-174期,頁75-81;79-83。
 洪榮華、陳香如、柯璟瑩,「從代理理論的角度探討董事會特性、股權結構與負債之關聯性」,管理與系統,第十二卷第四期,民國94年10月,頁33-53。
 許崇源、陳瑞斌、翁慈青,「公司治理結構對於資訊透明度之影響」,2005年財務金融學術研討會年會論文集,台灣財務金融學會。
 陳俊仁,「超越興利防弊防能之迷思─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地位之再建構」,月旦法學雜誌,第172期,2009年9月,頁75-93。
 陳茵琦,「機構投資人與公司治理」,證券櫃檯月刊,第 111期,民國94年12月,頁57-68。
 陳曉蓉、洪佩君,「機構投資人持股與公司治理、公司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集團公司與非集團公司為例」,中小企業發展季刊,第四期,頁69-114。
 陳麗娟,「全球化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當大陸法遇到英美法:兩岸公司治理的危機與轉機」,中原財經法學,第20期,2008年6月,頁1-43。
 黃惠雯,「談證券交易法引進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等制度之緣起及重點」,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4卷第3期,2006年3月,頁4-14。
 黃銘傑,「公司監控與監察人制度改革論─超越「獨立董事」之迷思」,收錄在「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法律與經濟之交錯」,元照出版社,頁3-65。
 楊敏華,「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的起源與發展」,全國律師,民國95年11月,頁88-115。
 楊敏華,「從公司治理探美國公司監督制度之運作」,臺灣人文生態研究,第5卷第1期,頁73-97。
 楊麗玲、沈明鑑,「公司治理:董事會組成、股權結構與盈餘管理」,證券櫃檯月刊,114期,2005年12月,頁68-77。
 萬國華,「中國證券市場問題報告」,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年1月1版,頁327-328。
 葉銀華,「如何健全獨立董事會制度?(上)(下)」,會計研究月刊,252期及253期,2006年11月及12月,頁82-90,頁62-68。
 葉銀華、李存修,「台灣之獨立董監制度的改革─政策性建議」,會計研究月刊213期,頁66-84。
 葉銀華、李存修、柯承恩,「公司治理與評分系統」,商智文化,2002年11月1版。
 葉銀華、邱顯比,「資本結構、股權結構與公司價值關連性之實證研究 :代理成本理論」,台大管理論叢第七卷第二期,民國85年8月,頁57-89。
 葉銀華與李存修,詳註33。
 趙莊敏、戴德昇,「台灣銀行股權結構、董事會特性與其經營成本效率之相關性研究」,台灣金融財務季刊,第七輯第三期,95年9月,頁95-125。
 劉連煜,「現行上市上櫃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之檢討暨改進方案─從實證面出發」,政大法學評論第114期,民國99年4月,頁53-156。
 劉連煜,「證交法新修規範引進獨立董事與審計委員會之介紹與評論」,法官協會雜誌,2006年6月,頁45-56。
 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賴英照,2006年2月初版,頁113-150。
 賴英照,「賴英照說法:從內線交易到企業社會責任」,聯經出版事業(股),2007年4月初版,頁122-125。



貳、 英文部份
 Agrawal, A. and Mandelker, G.N.,「Large Shareholders and the Monitoring of Managers: The Case of Antitakeover Charter Amendment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Vol.25, 1990, pp.143-161。
 Agrawal, A., & Knoeber, C. R.,「Firm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s to Control Agency Problems between Managers and Shareholder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Vol 31 No 3,September 1996。
 Barnea A., R. A. Haugen and L.W. Senbet,「A rationale for debt maturity structure and call provisions in the agency theoretic framework」,Journal of Finance, No. 5 (1980), 1223-1234。
 Berle, A. A. and C. G.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 New York: Macmillan. 1932.
 Bernard S. Black, Hasung Jans & Woochan Kim, 「Does Corporate Governance Predict Firms’ Market Values? Evidence from Korea」,May 2005, (working paper 237),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
 Demsetz H.,「The structure of Ownership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 26,1983,pp 375-390。
 Duggal, R.,Millar J A.,「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The Case of Bidder Return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5),(1999)pp.103-117。.
 Healy P. M, & Palepu K.G.,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ournal of Accounting Economics 31 (2001),405-440。
 Jensen, M. C. and Meckling WH,「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 1976,pp 305-360。
 La Porta, R, F. Lopez-de-Silanes & A. Shleifer,「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e 54(2), 471-517,April 1999。
 Lins K,「Equity Ownership and Firm Value in Emerging Market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3), Vol 38, 159-184。
 Morck, R., Shleifer A., & Vishny, R. W.,「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 An Empirical Analysi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1988) 293-315。
 Pound, J.,「Proxy Contests and the Efficiency of Shareholders Oversight」,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1988, pp.237-26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