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歷程1945―2010
The radio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1945-2010
作者 林彣鴻
貢獻者 黃葳威<br>林福岳
林彣鴻
關鍵詞 台灣原住民族
國家機器
解嚴
傳播史
廣播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state apparatus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communication history
radio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4-Sep-2013 16:15:18 (UTC+8)
摘要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自1945年以降發展至今,各時期的廣播政策與現象因當時的國內政經、科技等局勢的變遷,而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相關政策與現象發展隨之變化。然而我國以政經之傳播史學觀點探究至今仍乏人問津,政府的原住民族廣播相關政策也未有完詳的連貫性回顧與剖析,並且我國原住民族廣播至今尚未有專屬政策與法規,因此原住民族廣播發展背後的引導因素乃值得深度探索。

本研究以1945後至今各年代的我國政經發展為論述脈絡,乃包括台灣光復初期、解嚴前後、十梯次廣播頻道開放、蘭嶼廣播電台的創立、政府獎勵補助時期等年代,透過產官學之文獻資料蒐集,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第三部門與廣播人士的深度訪談,結合原住民族政經結構與廣播發展雙管齊下的史料分析,希冀達到史料與政經脈絡的對話。本研究核心乃著重在剖析各年代政府在原住民族廣播政策的規劃,並以多方比照的角度觀看解嚴前後國家機器力量透過哪些資源、營運類型與管道對原住民族發聲,以及探討解嚴前後原住民族在廣播營運所有權、語言近用等權利轉變情況。

根據本研究結果指出,1945年至解嚴前是政府國家機器掌控原住民族廣播發聲管道,並以山地平地化政策透過各行政部門對原住民族廣播訊息。解嚴後十梯次廣播頻道開放與廣播節目獎勵補助政策,以及各種跡象可得知政府、漢人與私人資本掌控當今原住民族廣播之營運,原住民族廣播之營運所有權仍掌控在漢人手中。本研究從史學觀點回顧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殷盼不僅從中找尋各年代的廣播發展的歷程,解構原住民族廣播發展困境的背後意涵,並彙整原住民族廣播史料,供相關產官學界反思與借鏡。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一般史料(公報、政府檔案及出版品)
丁蔭蓀(1995),〈強調「在地」發出的聲音---桃園調頻廣播電台〉,《廣播月刊》第161期,頁16-17。
丁蔭蓀(1996),〈中廣花蓮台讓「後山」的聲音更嘹亮〉,《廣播月刊》第172期,頁35-36。
毛定元(1954),〈山胞平地化的近貌〉,《中國一周》,第197期,頁13-14。
文妍(1996),〈少年讀書會邀你「航向未來」〉,《廣播月刊》,第173期,頁98-99。
中國國民黨改造委員會第四組(1952),《宣傳手冊》,台北:中國國民黨改造出版社。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58),《農建十年》,台北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中國廣播事業協會(1973),《中國廣播事業協會會員錄》,台北市:中國廣播事業協會。中央通訊社(2002),《中華民國年鑑,中華民國九十年》,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2005),《廣播電視年鑑(2003-2004)》,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a),〈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專員林忠等關於台灣廣播電台接收、經費、業務情形等事項的來往函電(1946年2月-1948年8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42冊,北京:九州出版,頁20-2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c),〈台灣廣播電台1946年、1948年工作報告及1947年、1948年度工作計畫(1946年12月-1948年9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171冊,北京:九州出版,頁234-23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b),〈善後救濟總署為行政院准將台灣省高山族改稱山地同胞的代電(1947年7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222冊,北京:九州出版,頁51-5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c),〈台灣廣播電台1946年、1948年工作報告及1947年、1948年度工作計畫(1946年12月-1948年9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171冊,北京:九州出版,頁234-23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d),〈台灣省教育廳行政組織系統及職掌圖〉,《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220冊,北京:九州出版,頁1-3。
中央廣播電台編輯小組(2008),《台灣之音:央廣改制十週年大事記》,台北市: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
水夫(1973),〈台灣省農業廣播簡介〉,《水利通訊》,第十二卷第四期,頁17。
丹耐夫正若(2005),〈全「原」動起來,讓部落的聲音傳出去〉,《原教界》第9期,台北市。頁8-9。
瓦歷斯․貝林(2005),〈原住民電視台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原教界》第9期,台北市。頁4-5。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7夏a),〈電各縣政府為廣播電台添設山地日語播講節目希轉飭知照〉,《台灣省政府公報》,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秘書處,頁249。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7夏b),〈電各縣政府轉飭所屬指導山地人民應用原中國姓名〉,《台灣省政府公報》,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秘書處,頁288。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8夏),〈電各縣市政府為民間稱呼山地同胞不得仍用「高山族」等名稱希飭屬注意糾正〉,《台灣省政府公報》,夏字第45期,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秘書處,頁665。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計室(1950),《台灣之教育統計》,台北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計室。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54),《進步中的本省山地》,南投縣: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69),《台灣省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省文教委員會、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3a),《省政綴言(上篇)》,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台灣省文教委員會、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3b),《省政綴言(下篇)》,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76),《台灣省政府向省議會施政報告:教育部門報告彙編》,台中縣: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編委會編輯小組(1986),《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台中市: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台北廣播電台(1996),〈台北電台朝公共化發展〉,《廣播月刊》第173期,頁98。
朱哲毅(2003a),〈呂必賢踩著月亮的腳印 傳承原住民文化〉,《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48
。朱哲毅(2003b),〈溫和柔美林智美 家人一般帶來無限溫馨〉,《eRadio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49。
朱哲毅(2003c),〈笛布斯披荊斬棘 致力培養原住民「聲」力軍〉,《e Radio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49-50。
朱哲毅(2003d),〈少多宜傳唱原住民文化 旮亙樂團敲出最美的聲音〉,《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50。
朱哲毅(2003e),〈新一代DJ潘哈拿 懷抱夢想初試啼聲〉,《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51。
江婉如(2008),〈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改革工程〉,《原住民族》2008年春季號,台北市。頁22-23。
向誠、王章陵、鍾賢濱、賓煥有(1959),《繁榮進步的台灣》,台北市:世界畫刊社。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一冊)》,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佚名(1987),〈國內首創山地語節目:復興台製播青山翠嶺〉,《廣播月刊》,第65期,頁98。
佚名(1993),〈世新「娜魯灣」節目 傳達原住民訊息〉,《廣播月刊》,第136期,頁70。
佚名(1995a),〈陳姿陵用心經營「花蓮鄉情」〉,《廣播月刊》第159期,頁116-117。
佚名(1995b),〈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獲重視〉,《廣播月刊》第161期,頁93。佚名(1995c),〈陳秀卿以「我愛花蓮」關心鄉內事〉,《廣播月刊》第161期,頁96-97。
佚名(1996a),〈關心原住民的「娜魯灣」〉,《廣播月刊》第166期,頁101。
佚名(1996b),〈「山海歡唱」族群大融合〉,《廣播月刊》第167期,頁86。
佚名(1997a),〈電台聯營、聯播處理原則〉,《廣播月刊》第183期,頁76。
佚名(1997b),〈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評鑑揭曉〉,《廣播月刊》第185期,頁76。
佚名(2009),〈原住民廣播節目〉,《原住民族》2009年3月刊,頁94。
艾麗珍(1996),〈佳音節目傳蘭嶼〉,《廣播月刊》第175期,頁83。
何儀琳(2009),〈學習族語,讓族群文化生根〉,《原住民族》2009年3月刊,台北市。頁4-27。
吳疏潭(1976),(農業廣播的理論與實際),《廣播與電視》,第二十九期,頁123-125。
吳貞宜(1994),〈文化建設,從廣播做起〉,《廣播月刊》第149期,台北市。頁55-57。
行政院新聞局(1996a),〈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座談會〉,《廣播月刊》第170期,頁93。
行政院新聞局(1996b),〈原住民母語廣播獲重視〉,《廣播月刊》第173期,頁92。
行政院新聞局(1997),〈八十六年度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評鑑頒獎典禮〉,《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一卷第八期,頁28-29。
行政院新聞局(1999a),〈行政院新聞局將公告開放第九梯次調頻廣播頻率供民眾申請〉,《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5期,頁12。
行政院新聞局(1999b),〈公告第九梯次調頻甲類(小功率)、乙類(中功率)頻率申請〉,《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6期,頁17-21。
行政院新聞局(1999c),〈公告小幅修正第九梯次調頻甲類(小功率)、乙類(中功率)頻率開放相關資料〉,《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7期,頁17。
行政院新聞局(1999d),〈公告延長第九梯次頻率開放案乙類(中功率)調頻頻率申設受理日期〉,《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10期,頁6。
行政院新聞局(1999e),〈第九梯次廣播頻率開放案乙類(中功率)申請期限延至十月十五日截止〉,《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10期,頁11-12。
行政院新聞局(1999f),〈行政院新聞局第九梯次廣播電台頻率開放,申請案件大爆滿〉,《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11期,頁35-36。
行政院新聞局(2000a),〈行政院新聞局公布第九梯次廣播頻率開放案「指定用途」電台申請案通過初審名單〉,《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4卷第6期,頁28-29。
行政院新聞局(2000b),〈行政院新聞局公布第九梯次廣播頻率開放案「指定用途」電台申請案審議結果〉,《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4卷第7期,頁28-29。
行政院新聞局(2008),《中華民國年鑑:2006》,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頁928。
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事業處(1997),《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李秋明(1994),〈新頻道傳送新風貌(中) 107.7兆赫 花蓮調頻電台 補足台灣後山的空洞〉,《廣播月刊》,第143期,頁19-20。
李中旺(2004),《部落之音:對他們來說撕裂的不只是大地》(錄影資料),台北市:全景文化。
李世偉、許麗玲(2006),《花蓮縣志(續修):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十年,文化篇》,花蓮市;花蓮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1970),《花蓮縣山地行政》,花蓮縣:花蓮縣政府。林文玲(2010),〈花蓮分台---前進校園回顧〉,《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118-120。
柯仁愛(1997),〈中廣花蓮台舉辦「原住民廣播研習班」〉,《廣播月刊》第178期,頁75-76。
席瑞瑛(2001),〈原住民廣播人才培訓班 用原住民母語製播節目〉,《e Radio國際廣播雜誌》,第12期,頁66-69。
洪瓊娟(1996),〈小功率電台的明天〉,《廣播月刊》第171期,頁76。
洪婉菁(1998),〈悲情媒體孤兒-原住民〉,《廣電人月刊》第39期,頁52-54。
財團法人豐年社(1998),《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志》,台北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秘書處、人事室(1949),《台灣省政紀要 - 機構調整概況》,不詳:不詳。
徐秀蓉(2001),〈後山電台˙培訓原住民廣播人才〉,《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10期,頁16。
胡美足(2010),〈台東分台節目發展〉,《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70。
陳春江(1947),〈電化教育之設施〉,《國民教育輔導月刊》,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第1卷第1期,頁23。
陳筱玉(1986a),〈再接再厲談優良廣播文化節目徵選活動---得獎人談節目說期許〉,《台灣廣播雜誌》第49期,頁7-8。
陳筱玉(1986b),〈第一屆「廣播文化節目研討會〉,《台灣廣播雜誌》第43期,頁4-9。
陳濮(1995),〈來自「後山」的新聲 花蓮廣播電台〉,《廣播月刊》第159期,頁35-37。
陳麗珍(1995),〈在地的語言,在地的新聞〉,《廣播月刊》第164期,頁98。
陳靖怡(1996),〈原住民母語廣播獲肯定〉,《廣播月刊》第175期,頁56-57。
陳夢玲(2010),〈廣播的星光大道---金聲獎〉,《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57。教育部(1989),《七十八年度山胞教育研討會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廣播電台(1990),《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廣播電台法規彙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
馬莉(1995),〈「原鄉之愛」---強調傾聽、關懷與認同〉,《廣播月刊》第159期,頁117-118。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莊金德整修(1971),《台灣省通志》(教育志 – 文化事業篇),卷五,第二冊,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222-226。
張雅婷(2002),〈教育電台與大學院校建教合作〉,《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3期,頁43-45。
梁修崑(1997),〈衝出社區廣播電台的一條生路〉,《廣播月刊》第189期,頁22-25。
黃杰(1984),《台灣省政府施政報告彙編》,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黃娟(1995),〈支持「突破電子媒體聯盟」「客家電台參與抗爭」〉,《客家雜誌》第58期,頁49-50。
黃季平(2005),〈原住民族的傳播媒體發展〉,《原教界》第9期,台北市:頁4-5。
黃順良(2005),〈序〉,《山地農村廣播書刊》第二十九輯,屏東市:台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高碧霞(2006),〈部落向前行〉,《原教界》第6期,頁42-44。
程日樂(1993),〈關懷原住民 落實本土文化〉,《廣播月刊》第137期,頁70。
晨光(2010),〈台東原住民感言〉,《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144。
傅寶玉、李淑鈴、歐盈君、陳宜君、林秋露、李錫鑫、楊復尊(1998),《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三輯:台灣省政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1)》,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稻芳(1997a),〈致力保存雅美文化的周宗經〉,《廣播月刊》第181期,頁77-78。
稻芳(1997b),〈傳承文化:優良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揭曉〉,《廣播月刊》第185期,頁32-34。彰化廣播(1998),〈「原鄉物語」與「銀髮春風」開播〉,《廣播月刊》第199期,頁79。
馮文清(1994),〈「福爾摩莎」、「娜魯灣」讓您更了解台灣及原住民〉,《廣播月刊》第150期,頁81-82。
游樹湄(2000),〈燕聲電台:東台灣發聲〉,《國際廣播雜誌》第26期,頁68-69。
游雅雯(2000),〈拯救原住民的聲音:專訪「納桑嘛谷~我的家」節目〉《廣電人月刊》第69期,頁40-41。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2002a),《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1945-1960)》,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2002b),《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八)新聞自由(1961-1987)》,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廣播電視年鑑撰委員會(1996),《廣播電視年鑑,中華民國79-84年》,台北市:廣播與電視。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7),《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7年3月廣播電臺裁處案件一覽表》,2008年3月31日公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a),《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7年3月廣播電臺裁處案件一覽表》,2008年3月31日公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b),《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7年12月廣播電臺裁處案件一覽表》,2008年12月3日公告。
戴雅萍(2007),(原住民的天籟之音-製播原住民廣播節目),《原源不絕․十一采風-原住民族教育文化政策與實踐成果專輯》,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139-141。

中文書籍(專書、學術期刊、碩博士論文)
中國人權協會(1987),《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台北市:大佳出版社。
王振寰(1993),〈廣播電視的控制權〉,鄭瑞城等編,《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頁77-128。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巨流。
王泰升計畫主持(1997),《台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
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之媒體再現〉,《淡江人文社會學刊》,頁67-95。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孔文吉(1998),〈前瞻跨世紀原住民傳播權益之藍圖〉,《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9 期。頁105-123。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瓦歷斯․尤幹(1994),〈台灣原住民語言、教育變遷年表〉,《山海文化》第4期,台北市。頁17-21。
北見隆(2007),《中華民國廣播簡史(上冊)》,神農廣播雜誌:雲林縣虎尾鎮。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1970),《台灣省山坡地保育利用概況》,南投縣: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1),《改善山胞生活》,台中市:台灣省各界慶祝中華民國建國六十年紀念籌備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文化政策組)》,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宋國誠(1990),〈社會批判理論的建構(上)-「法蘭克福研究所」的創立與初期活動〉,《東亞季刊》,第22卷第2期,頁23-38。
呂芳上(2002),〈廣播演說的魅力-從抗戰時期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在美的演說講起〉,《近代中國》第151期,頁36-46。
呂紹理(2002),〈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一九二八-一九四五)〉,《近代中國》第151期,頁115-134。
李瞻(1976),〈台灣廣播電視事業與廣播電視法〉,《報學》5:6,頁54-55。
李超宗(1988),〈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復興崗學報》,第40集,頁391-410。
李承嘉(1998),〈台灣戰後初期(1949-1953)農地改革政策形成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16期,頁81-114。
李文環(1999),《戰後初期台灣對外貿易之政經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陳國、羅卿元(2006),〈企業策略聯盟市場績效之賽局理論分析〉,《嶺東學報》,第19期,頁31-57。
李金詮(2009),〈台灣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媒介政治經濟學的悖論〉,《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3-20。
吳道一(1968),《中廣四十年》,台北市:中國廣播公司。
林承穎(1999),《多元文化主義在台灣的實踐?---以原住民廣播政策為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市:前衛。
林麗雲(2000),〈為台灣傳播研究另闢蹊徑?:傳播史研究與研究途徑〉,《新聞學研究》第六十三期,頁35-54。
林麗雲(2004a),《台灣傳播研究史:學院內的傳播學知識生產》,台北市:巨流。
林麗雲(2004b),〈傳播研究史:主要的途徑與圖像〉,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頁25-54。
林麗雲(2009),〈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177-198。
林富雄、邱運全(200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百年紀念專刊》,屏東市:農委會高雄農改場。
林佩君(2004),《台灣地區客家廣播電台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佳陵(2004),〈台灣戰後初期的原住民政策與法令〉,《台灣史料研究》,第23號,頁153-183。
林益陸(2004),〈台灣原住民族行政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林元輝(2004),〈本土學術史的「新聞」概念流變〉,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頁55-84。
林果顯(2004),〈戰後台灣統治體制的再思考---威權體制的理論與適用〉,《現代學術研究專刊 ⅩⅢ》,台北市:現代學術基金會,頁45-88。
林果顯(2007),〈日常生活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頁181-213。
林承宇(2007),〈當「稀有」可能不再「稀有」:重返廣播電波頻譜「稀有性」的規範立論〉,《傳播與管理研究》,第6卷第2期,頁65-86。
林福岳、陳楚治(2008),〈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探源及詮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59-82。
林福岳(2009),〈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傳播研究的可能脈絡〉,《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5期,頁55-98。
林東泰(2009),〈邁向媒體自律:NCC廣電監理新政策〉,《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363-385。
林平(2009),〈戰後初年台灣廣播事業之接收與重建(1945-1947)--以台灣廣播電台為中心〉,《台灣學研究》,第8期,頁119-138。
邱榮舉、謝欣如(2008),〈台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新竹市:台灣客家研究學會出版;台北市:南天發行。
金智(2008),《蔣經國與臺灣黨國體制的建構(1949-1952)》,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孫大川(1995),〈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敬告中華民國》(蕭新煌主編),台北:日臻出版。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
洪固(1996),〈台灣地區的方言與語言政策〉,《東師語文學刊》,第9期,頁51-96。
洪瓊娟(2009),〈廣電開放政策的回顧與前瞻〉,《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23-41。
徐光正、蕭新煌(1995),《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市:東大發行。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8),《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陸正誼(2004),《蘭嶼廣播電台發展之研究》,台北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論文。
姜芃(2007),《西方史學的理論和流派》,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秀慧(2007),《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台北縣:稻鄉。陳宗韓(1994),《戰後台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駿德(1999),〈台灣政經關係的演變-政治經濟的研究途徑〉,《立法院院聞》,第27卷第10期,頁44-55。
陳全成(2000),《台灣原住民教育研究-源流及發展》,屏東縣內埔鄉:睿煜出版社。
陳江龍(2004),《廣播在台灣發展史》,嘉義市:陳江龍。
陳清河(2005),《廣播媒介生態與產業:台灣廣播產業與政策研究1992-2005》,台北市:亞太圖書。
陳建樾(2006),〈從”化外”到”化內”---1980年之前的台灣”原住民”政策述評〉,張海洋主編,《台灣少數民族研究論叢》,第6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陳純瑩(2007),〈我國威權體制建構初期之警政(1949-1958)〉,《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頁45-72。
陳楚治(2008),《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峰(2008),〈台灣政治史的重新建構〉,《台灣史學雜誌》,第4期,頁97-132。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 – 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黃光國(1993),〈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移植到東方所造成的相關問題及對策〉,杜祖貽編著,《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台北:遠流出版,頁33-35。
黃英哲(2001),〈台灣省行政長官署宣傳委員會研究(1945.11-1947.3)-陳儀政府台灣文化重編機構研究之二〉,《台灣歷史學會通訊》第12期,頁24-40。
黃瑞祺(1996),《批判與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黃葳威(2002),《聲音的所在---透視電台節目規劃管理》,台北市:道聲。
黃凱昕(2004),《我國原住民廣播政策規劃之研究:以澳大利亞經驗為例》,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克仁(1999),《廣播節目企劃與製作》,台北市:五南。
彭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彭懷恩(1997),《90年代台灣媒介發展與批判》,台北市:財團法人私立世界新聞傳撥學院。
葉龍彥,(1991),〈臺灣廣播電台的重建與發展(一九四五 ~ 一九四九)〉,《台北文獻》第96期,頁149-167。
曾建元(1998),〈台灣政經轉型與憲政改革〉,《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第8卷第5期,頁61-105。
曾建元(2009),〈戰後初期中華民國的台灣原住民政策〉,《國會月刊》第37卷,第11期,頁27-41。
張錦華(1992),〈批判傳播理論對傳播理論及社會發展之貢獻〉,《傳播與社會發展》,朱立、陳韜文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頁17-40。
張錦華(1996),〈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權益---以澳洲的原住民政策為例〉,「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張錦華(1997a),《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市:正中。
張錦華(1997b),〈多元文化主義與我國廣播政策---以台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為例〉,《廣播與電視》第3卷第1期,頁1-23。
張錦華(1998),〈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權益---以澳洲的原住民媒體政策為例〉,台大新聞論壇》第5期,頁37-60。
張錦華(2001),《傳播批判理論》,台北市:黎明文化。
張鴻邦(2010),《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廣電政策》,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程宗明(1997a),〈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1947-1961)- 抑制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1997年6月18日。台北縣,深坑鄉新翠谷世新會館。
程宗明(1997b),〈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 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供應〉,「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1997年6月18日。台北縣,深坑鄉新翠谷世新會館。
高郁雅(2005),《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變動(1945-1949)》,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高傳棋(2008),《台北放送局暨臺灣廣播電臺特展專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溫世光(1983),《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台北市:三民書局。詹懿廉(2000),〈有關廣播電台聯播、聯營、策略聯盟問題之探討〉,《行政院新聞局八十八年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研究報告彙編(下冊)》,行政院新聞局主編。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馮建三(1994),〈原住民沒有廣播電台〉,《自立晚報》,1994年8月7日,第四版。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77-234。
馮建三(1998),《大媒體貳:媒體與社會運動》,台北市:元尊出版社。
馮建三(2004),〈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頁665-701。
馮建三(2007),〈科斯的傳媒論述:與激進的反政府論對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8期,頁361-392。
翁秀琪(200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
蔡念中、陳文浩(2005),〈原住民廣播節目製播需求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聽眾調查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
蔡念中、張宏源、陳文浩(2007),〈原住民廣播節目製播需求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聽眾調查為例〉,《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頁1-32。
鄭梓(2002),〈廣播在臺灣現代命運轉折中所起的關鍵作用-聲音的魅力:穿透歷史抑或塑造歷史〉,《近代中國》151期,頁29-35。
楊曉雯(2003),《公資源補助廣播節目之製播指標研究--以原住民廣播節目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傑銘(2009)。〈失却家園的人:論五零年代國府政權文藝政策的國家主體建構〉,《台史珠璣》第二期,頁31-58。
管中祥、劉昌德(2000),〈戰後媒體反對運動〉,《台灣史料研究》,第16號,頁22-54。
管中祥(2002),〈「國民黨國機器」操控媒介資訊形式的轉變(1924-1999)〉,《傳播文化》,第9期,頁163-201。
管中祥(2009),〈台灣媒體改造運動的歷程與展望〉,《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279-310。
廖風德(1996),《台灣史探索》,台北市:台灣學生。
劉文慶(1977),〈序〉,《山地農村廣播書刊》第一輯,屏東市:台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劉幼琍(1996),〈原住民對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之調查分析〉,「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劉幼琍(1997a),《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出版。
劉幼琍(1997b),〈原住民廣播節目與電台所有權之研究〉,《廣播與電視》,第3卷第3期,頁6。
劉幼琍(1998),〈原住民對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之調查分析〉,《台大新聞論壇》,頁167-209。
鄭瑞城(1993),《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鄭梓(1994),《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灣現代史研究論集》,台北市:新化圖書。
鄭文吉(2002),〈山地農村農業廣播節目數位化上網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4:1,頁43-59。
薛月順(1996),《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賴祥蔚(2001),〈從電台執照身價的拉高看聯播網的趨勢發展〉,《廣電人月刊》。第七十六期,頁20-21。
蕭新煌(1983),〈三十年來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1953-1982〉,《思與言》,第20卷第6期,527-556。
蘇蘅(1993),〈語言(國 / 方)政策型態〉,鄭瑞城等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頁217-278。
羅莊鵬(2003),〈頻譜管理政策研究---以美國頻譜管制的歷史與發展為例〉,《經社法制論叢》。第三十二期。頁363-389。
羅世宏(2009),(台灣傳媒行政管制體系的解構與重建),《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125-149。
藤井志津枝(2001),《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
關尚仁(1997),〈台灣廣播事業的再生〉,《90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台北:中國新聞學會,頁68-69。

英文部分Albarran, A. B. (1997).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 Belmont, CA: Wadsworth.
Berger, A. A.(1992)。媒介分析方法(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黃新生譯)。台北市:遠流。Bitter, J. R.(1994). Law and 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2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Durand, J. P. & Weil, R.(1996)。當代社會學(Sociologic contemporaine)(蔡筱穎、郭光予譯)。台北市:遠流。Emory, A. G.(2006)。傳播理論(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 , 5th ed.)(陳柏安、林宜蓁、陳蓉萱譯)。台北市:麥格羅希爾。Fishman, J.(1991).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of assistance to threatened languages.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Graber, D.(1984).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2nd edition,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pp.19-27.
Golding, P., & Murdock, G.(1994).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J. Curran & M. Gurevitch(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pp.15-32). NY: Eward Arnold.
Gilpin, R.(1997)。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楊宇光等譯)。台北:桂冠圖書。Giddens, A.(2002)。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李康、李猛譯)。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Habermas, J.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rests. Boston: Beacon Press.Horkhrimer, M. (1972). Critical Theory.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Ingram, J. K. (1923). A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A&C Black.
Issac, J. C. (1987). Power and Marxist Theory, Ithaca: Cornwell University Press.
Jessop, B.(1982). The Capitalist State. Oxford: Martin Robertson.
Kocka, J.(2006)。社會史:理論與實踐(景德祥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elody, W. H. (1980). Radio Specturm Allocation: Role of the Marke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2): 393-97.
McQuail, D.(1983).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duction, Sage Publication, Inc.
McQuail, D.(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陳芸芸、劉慧雯譯)。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McKerrow, R. E.(1989). Critical Rhetoric: Theory and Praxi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6, pp.91-111.
MCS(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1993).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July, a special issue on “public relations and media strategy”.Mosco, V. (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馮建三、程宗明譯)。台北:五南。Marshall, C., Rossman, G. B.(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李政賢譯)。台北:五南。Nerone, J. C.(1995). Last Rights: Revisiting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aulu, B.(1981).”Television and Radio in the United Kingdo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orter, Vincent (1989) . The Re-reguation of Television: Pluralism, Consituationality and the Free Market in the USA, West Germany, France and the UK. Media, Cluture and Society II: 5-27.Riggins, S. H.(1992). The media imperative: ethnic minority media: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p.01-2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Slater, P.(1977).Orig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rankfur t School,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Henley and Boston.
Siebert, F.(1979). Theodore Peterson, and Wilbur Schamm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12th edi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chramm, W. (1994)。人類傳播史(The 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cave painting to microchip)(游梓翔、吳韻儀譯)。台北:遠流。Woolley, L . (1963). The Beginnings of Civiliz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p.379.
Young, I. M.(1990). Jus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Ch6: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網路資料〈山明水秀廣播電台執照遭新聞局撤銷〉原住民網路特區,詳見:http://web.pts.org.tw/~abori/archives/010331/index.html,下載日期:2011/1/2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扶植原住民傳播團體推動傳播事務作業要點」,詳見:http://www.apc.gov.tw/chinese/laws/law_detail.jsp?lm_num=137,下載日期:2011/1/25。hi channel廣播(高屏溪客家與原住民母語廣播電台)節目表,詳見: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do?id=298,下載日期:2011/1/25。大法官解釋釋字第 364 號,詳見: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364,下載日期:2011/1/25。山地農村農業廣播教學節目,詳見:http://radio.kdais.gov.tw/,下載日期:2011/1/25。王品文(2009),〈台灣母語瀕危 7種語言已消失〉,《台灣醒報》,詳見: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684,下載日期:2011/1/2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99年度原住民人口數統計年表〉,詳見: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4051&cateID=A000296&linkSelf=160&linkRoot=4&linkParent=49&url=,下載日期:2011/1/25。府城之聲廣播電台,詳見:http://www.fm911.com.tw/ ,下載日期:2011/1/25。金聲獎網站,詳見:http://liverec.ner.gov.tw/other/goldvoice/goldvoice.htm,下載日期:2011/1/25。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詳見:http://www.ipcf.org.tw/aboutus.html,下載日期:2011/1/25。原住民美雅麥網路電台,詳見:http://miyamay.idv.tw/miyamayradio/,下載日期:2011/1/25。第二屆的世界原住民廣電大會(World Indigenous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Conference,WITBC),詳見:http://www.witbc2010.org/01.html,下載日期:2011/1/25。高屏溪客家與原住民母語廣播電台,詳見:http://1204361972477.web66.com.tw/ ,下載日期:2011/1/25。國立東華大學東方小城,詳見:telnet://bbs.ndhu.edu.tw,下載日期:2011/1/25。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網站,詳見: http://lci.ndhu.edu.tw/Chinese/main.php?sel=3,下載日期:2011/1/2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2009),〈98年度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考 試〉,詳見:http://ipt.sce.ntnu.edu.tw/ipt/news.php,下載日期:2011/1/25。蘭嶼廣播電台,詳見:http://www.lanan.org.tw/radeo.htm,下載日期:2011/1/2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6453008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45300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葳威<br>林福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彣鴻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彣鴻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Sep-2013 16:15:18 (UTC+8)-
dc.date.available 4-Sep-2013 16:15:1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Sep-2013 16:15:1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45300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13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45300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自1945年以降發展至今,各時期的廣播政策與現象因當時的國內政經、科技等局勢的變遷,而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相關政策與現象發展隨之變化。然而我國以政經之傳播史學觀點探究至今仍乏人問津,政府的原住民族廣播相關政策也未有完詳的連貫性回顧與剖析,並且我國原住民族廣播至今尚未有專屬政策與法規,因此原住民族廣播發展背後的引導因素乃值得深度探索。

本研究以1945後至今各年代的我國政經發展為論述脈絡,乃包括台灣光復初期、解嚴前後、十梯次廣播頻道開放、蘭嶼廣播電台的創立、政府獎勵補助時期等年代,透過產官學之文獻資料蒐集,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第三部門與廣播人士的深度訪談,結合原住民族政經結構與廣播發展雙管齊下的史料分析,希冀達到史料與政經脈絡的對話。本研究核心乃著重在剖析各年代政府在原住民族廣播政策的規劃,並以多方比照的角度觀看解嚴前後國家機器力量透過哪些資源、營運類型與管道對原住民族發聲,以及探討解嚴前後原住民族在廣播營運所有權、語言近用等權利轉變情況。

根據本研究結果指出,1945年至解嚴前是政府國家機器掌控原住民族廣播發聲管道,並以山地平地化政策透過各行政部門對原住民族廣播訊息。解嚴後十梯次廣播頻道開放與廣播節目獎勵補助政策,以及各種跡象可得知政府、漢人與私人資本掌控當今原住民族廣播之營運,原住民族廣播之營運所有權仍掌控在漢人手中。本研究從史學觀點回顧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殷盼不僅從中找尋各年代的廣播發展的歷程,解構原住民族廣播發展困境的背後意涵,並彙整原住民族廣播史料,供相關產官學界反思與借鏡。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8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流程……………………………………………………9
第貳章 政經理論與原住民族廣電發展……………………………11
第一節 原住民族傳播政經研究之脈絡……………………………………11
第二節 批判政經理論與歷史詮釋…………………………………………15
第三節 原住民族廣播研究回顧 ……………………………………………23
第四節 調頻廣播發軔之簡史 ……………………………………………27
第五節 原住民族語言政策簡史 ……………………………………………29
第參章 研究方法……………………………………………………………34
第一節 文獻資料蒐集與分析 ……………………………………………35
第二節 深度訪談之設定……………………………………………………38
第肆章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前)1945-1999 ……………42
第一節 台灣光復初期………………………………………………………42
第二節 「山地之聲」與「青山翠嶺」時期………………………………51
第三節 前八梯次之電台頻道開放…………………………………………62
第四節 原住民族廣播節目個案獎助時期 ………………………………68
第伍章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後)1999-2010 ……………76
第一節 原住民族指定用途頻道發軔期……………………………………76
第二節 網路、都會電台與建教合作時期 ………………………………82
第三節 原住民族指定用途頻道開播期……………………………………87
第陸章 研究分析 ………………………………………………………94
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權利發展與變遷………………………………95
第二節 結果摘要……………………………………………………………99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104
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歷程中之問題反思 ………………………10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09
附錄……………………………………………………………………………123
zh_TW
dc.format.extent 17087 bytes-
dc.format.extent 299124 bytes-
dc.format.extent 132800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45300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原住民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家機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解嚴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傳播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廣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ate apparatu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munication histo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adioen_US
dc.title (題名) 台灣原住民族廣播發展歷程1945―2010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adio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1945-2010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一般史料(公報、政府檔案及出版品)
丁蔭蓀(1995),〈強調「在地」發出的聲音---桃園調頻廣播電台〉,《廣播月刊》第161期,頁16-17。
丁蔭蓀(1996),〈中廣花蓮台讓「後山」的聲音更嘹亮〉,《廣播月刊》第172期,頁35-36。
毛定元(1954),〈山胞平地化的近貌〉,《中國一周》,第197期,頁13-14。
文妍(1996),〈少年讀書會邀你「航向未來」〉,《廣播月刊》,第173期,頁98-99。
中國國民黨改造委員會第四組(1952),《宣傳手冊》,台北:中國國民黨改造出版社。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1958),《農建十年》,台北市: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中國廣播事業協會(1973),《中國廣播事業協會會員錄》,台北市:中國廣播事業協會。中央通訊社(2002),《中華民國年鑑,中華民國九十年》,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中華民國廣播電視事業協會(2005),《廣播電視年鑑(2003-2004)》,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a),〈中央廣播事業管理處、專員林忠等關於台灣廣播電台接收、經費、業務情形等事項的來往函電(1946年2月-1948年8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42冊,北京:九州出版,頁20-2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c),〈台灣廣播電台1946年、1948年工作報告及1947年、1948年度工作計畫(1946年12月-1948年9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171冊,北京:九州出版,頁234-23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b),〈善後救濟總署為行政院准將台灣省高山族改稱山地同胞的代電(1947年7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222冊,北京:九州出版,頁51-5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c),〈台灣廣播電台1946年、1948年工作報告及1947年、1948年度工作計畫(1946年12月-1948年9月)〉,《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171冊,北京:九州出版,頁234-23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2007d),〈台灣省教育廳行政組織系統及職掌圖〉,《館藏民國台灣檔案匯編》,第220冊,北京:九州出版,頁1-3。
中央廣播電台編輯小組(2008),《台灣之音:央廣改制十週年大事記》,台北市: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
水夫(1973),〈台灣省農業廣播簡介〉,《水利通訊》,第十二卷第四期,頁17。
丹耐夫正若(2005),〈全「原」動起來,讓部落的聲音傳出去〉,《原教界》第9期,台北市。頁8-9。
瓦歷斯․貝林(2005),〈原住民電視台的現況與未來發展〉,《原教界》第9期,台北市。頁4-5。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7夏a),〈電各縣政府為廣播電台添設山地日語播講節目希轉飭知照〉,《台灣省政府公報》,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秘書處,頁249。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7夏b),〈電各縣政府轉飭所屬指導山地人民應用原中國姓名〉,《台灣省政府公報》,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秘書處,頁288。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8夏),〈電各縣市政府為民間稱呼山地同胞不得仍用「高山族」等名稱希飭屬注意糾正〉,《台灣省政府公報》,夏字第45期,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秘書處,頁665。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計室(1950),《台灣之教育統計》,台北市: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計室。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54),《進步中的本省山地》,南投縣: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69),《台灣省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台中,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省文教委員會、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3a),《省政綴言(上篇)》,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台灣省文教委員會、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3b),《省政綴言(下篇)》,台中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76),《台灣省政府向省議會施政報告:教育部門報告彙編》,台中縣: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編委會編輯小組(1986),《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台中市: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台北廣播電台(1996),〈台北電台朝公共化發展〉,《廣播月刊》第173期,頁98。
朱哲毅(2003a),〈呂必賢踩著月亮的腳印 傳承原住民文化〉,《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48
。朱哲毅(2003b),〈溫和柔美林智美 家人一般帶來無限溫馨〉,《eRadio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49。
朱哲毅(2003c),〈笛布斯披荊斬棘 致力培養原住民「聲」力軍〉,《e Radio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49-50。
朱哲毅(2003d),〈少多宜傳唱原住民文化 旮亙樂團敲出最美的聲音〉,《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50。
朱哲毅(2003e),〈新一代DJ潘哈拿 懷抱夢想初試啼聲〉,《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7期,頁51。
江婉如(2008),〈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改革工程〉,《原住民族》2008年春季號,台北市。頁22-23。
向誠、王章陵、鍾賢濱、賓煥有(1959),《繁榮進步的台灣》,台北市:世界畫刊社。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一冊)》,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佚名(1987),〈國內首創山地語節目:復興台製播青山翠嶺〉,《廣播月刊》,第65期,頁98。
佚名(1993),〈世新「娜魯灣」節目 傳達原住民訊息〉,《廣播月刊》,第136期,頁70。
佚名(1995a),〈陳姿陵用心經營「花蓮鄉情」〉,《廣播月刊》第159期,頁116-117。
佚名(1995b),〈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獲重視〉,《廣播月刊》第161期,頁93。佚名(1995c),〈陳秀卿以「我愛花蓮」關心鄉內事〉,《廣播月刊》第161期,頁96-97。
佚名(1996a),〈關心原住民的「娜魯灣」〉,《廣播月刊》第166期,頁101。
佚名(1996b),〈「山海歡唱」族群大融合〉,《廣播月刊》第167期,頁86。
佚名(1997a),〈電台聯營、聯播處理原則〉,《廣播月刊》第183期,頁76。
佚名(1997b),〈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評鑑揭曉〉,《廣播月刊》第185期,頁76。
佚名(2009),〈原住民廣播節目〉,《原住民族》2009年3月刊,頁94。
艾麗珍(1996),〈佳音節目傳蘭嶼〉,《廣播月刊》第175期,頁83。
何儀琳(2009),〈學習族語,讓族群文化生根〉,《原住民族》2009年3月刊,台北市。頁4-27。
吳疏潭(1976),(農業廣播的理論與實際),《廣播與電視》,第二十九期,頁123-125。
吳貞宜(1994),〈文化建設,從廣播做起〉,《廣播月刊》第149期,台北市。頁55-57。
行政院新聞局(1996a),〈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座談會〉,《廣播月刊》第170期,頁93。
行政院新聞局(1996b),〈原住民母語廣播獲重視〉,《廣播月刊》第173期,頁92。
行政院新聞局(1997),〈八十六年度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評鑑頒獎典禮〉,《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一卷第八期,頁28-29。
行政院新聞局(1999a),〈行政院新聞局將公告開放第九梯次調頻廣播頻率供民眾申請〉,《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5期,頁12。
行政院新聞局(1999b),〈公告第九梯次調頻甲類(小功率)、乙類(中功率)頻率申請〉,《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6期,頁17-21。
行政院新聞局(1999c),〈公告小幅修正第九梯次調頻甲類(小功率)、乙類(中功率)頻率開放相關資料〉,《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7期,頁17。
行政院新聞局(1999d),〈公告延長第九梯次頻率開放案乙類(中功率)調頻頻率申設受理日期〉,《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10期,頁6。
行政院新聞局(1999e),〈第九梯次廣播頻率開放案乙類(中功率)申請期限延至十月十五日截止〉,《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10期,頁11-12。
行政院新聞局(1999f),〈行政院新聞局第九梯次廣播電台頻率開放,申請案件大爆滿〉,《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3卷第11期,頁35-36。
行政院新聞局(2000a),〈行政院新聞局公布第九梯次廣播頻率開放案「指定用途」電台申請案通過初審名單〉,《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4卷第6期,頁28-29。
行政院新聞局(2000b),〈行政院新聞局公布第九梯次廣播頻率開放案「指定用途」電台申請案審議結果〉,《行政院新聞局公報》第4卷第7期,頁28-29。
行政院新聞局(2008),《中華民國年鑑:2006》,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頁928。
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事業處(1997),《中華民國八十六年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李秋明(1994),〈新頻道傳送新風貌(中) 107.7兆赫 花蓮調頻電台 補足台灣後山的空洞〉,《廣播月刊》,第143期,頁19-20。
李中旺(2004),《部落之音:對他們來說撕裂的不只是大地》(錄影資料),台北市:全景文化。
李世偉、許麗玲(2006),《花蓮縣志(續修):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十年,文化篇》,花蓮市;花蓮縣政府。
花蓮縣政府(1970),《花蓮縣山地行政》,花蓮縣:花蓮縣政府。林文玲(2010),〈花蓮分台---前進校園回顧〉,《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118-120。
柯仁愛(1997),〈中廣花蓮台舉辦「原住民廣播研習班」〉,《廣播月刊》第178期,頁75-76。
席瑞瑛(2001),〈原住民廣播人才培訓班 用原住民母語製播節目〉,《e Radio國際廣播雜誌》,第12期,頁66-69。
洪瓊娟(1996),〈小功率電台的明天〉,《廣播月刊》第171期,頁76。
洪婉菁(1998),〈悲情媒體孤兒-原住民〉,《廣電人月刊》第39期,頁52-54。
財團法人豐年社(1998),《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志》,台北市:台灣省政府農林廳。
秘書處、人事室(1949),《台灣省政紀要 - 機構調整概況》,不詳:不詳。
徐秀蓉(2001),〈後山電台˙培訓原住民廣播人才〉,《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10期,頁16。
胡美足(2010),〈台東分台節目發展〉,《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70。
陳春江(1947),〈電化教育之設施〉,《國民教育輔導月刊》,台灣省政府教育廳編,第1卷第1期,頁23。
陳筱玉(1986a),〈再接再厲談優良廣播文化節目徵選活動---得獎人談節目說期許〉,《台灣廣播雜誌》第49期,頁7-8。
陳筱玉(1986b),〈第一屆「廣播文化節目研討會〉,《台灣廣播雜誌》第43期,頁4-9。
陳濮(1995),〈來自「後山」的新聲 花蓮廣播電台〉,《廣播月刊》第159期,頁35-37。
陳麗珍(1995),〈在地的語言,在地的新聞〉,《廣播月刊》第164期,頁98。
陳靖怡(1996),〈原住民母語廣播獲肯定〉,《廣播月刊》第175期,頁56-57。
陳夢玲(2010),〈廣播的星光大道---金聲獎〉,《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57。教育部(1989),《七十八年度山胞教育研討會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廣播電台(1990),《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廣播電台法規彙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
馬莉(1995),〈「原鄉之愛」---強調傾聽、關懷與認同〉,《廣播月刊》第159期,頁117-118。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莊金德整修(1971),《台灣省通志》(教育志 – 文化事業篇),卷五,第二冊,南投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222-226。
張雅婷(2002),〈教育電台與大學院校建教合作〉,《eRadio 國際廣播雜誌》第23期,頁43-45。
梁修崑(1997),〈衝出社區廣播電台的一條生路〉,《廣播月刊》第189期,頁22-25。
黃杰(1984),《台灣省政府施政報告彙編》,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黃娟(1995),〈支持「突破電子媒體聯盟」「客家電台參與抗爭」〉,《客家雜誌》第58期,頁49-50。
黃季平(2005),〈原住民族的傳播媒體發展〉,《原教界》第9期,台北市:頁4-5。
黃順良(2005),〈序〉,《山地農村廣播書刊》第二十九輯,屏東市:台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高碧霞(2006),〈部落向前行〉,《原教界》第6期,頁42-44。
程日樂(1993),〈關懷原住民 落實本土文化〉,《廣播月刊》第137期,頁70。
晨光(2010),〈台東原住民感言〉,《教育之聲:飛揚50》,胡紹謙主編,台北市:教育廣播電台,頁144。
傅寶玉、李淑鈴、歐盈君、陳宜君、林秋露、李錫鑫、楊復尊(1998),《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三輯:台灣省政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1)》,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稻芳(1997a),〈致力保存雅美文化的周宗經〉,《廣播月刊》第181期,頁77-78。
稻芳(1997b),〈傳承文化:優良原住民母語廣播節目揭曉〉,《廣播月刊》第185期,頁32-34。彰化廣播(1998),〈「原鄉物語」與「銀髮春風」開播〉,《廣播月刊》第199期,頁79。
馮文清(1994),〈「福爾摩莎」、「娜魯灣」讓您更了解台灣及原住民〉,《廣播月刊》第150期,頁81-82。
游樹湄(2000),〈燕聲電台:東台灣發聲〉,《國際廣播雜誌》第26期,頁68-69。
游雅雯(2000),〈拯救原住民的聲音:專訪「納桑嘛谷~我的家」節目〉《廣電人月刊》第69期,頁40-41。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2002a),《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1945-1960)》,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楊秀菁、薛化元、李福鐘(2002b),《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八)新聞自由(1961-1987)》,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廣播電視年鑑撰委員會(1996),《廣播電視年鑑,中華民國79-84年》,台北市:廣播與電視。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7),《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7年3月廣播電臺裁處案件一覽表》,2008年3月31日公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a),《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7年3月廣播電臺裁處案件一覽表》,2008年3月31日公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8b),《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7年12月廣播電臺裁處案件一覽表》,2008年12月3日公告。
戴雅萍(2007),(原住民的天籟之音-製播原住民廣播節目),《原源不絕․十一采風-原住民族教育文化政策與實踐成果專輯》,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頁139-141。

中文書籍(專書、學術期刊、碩博士論文)
中國人權協會(1987),《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台北市:大佳出版社。
王振寰(1993),〈廣播電視的控制權〉,鄭瑞城等編,《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頁77-128。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市:巨流。
王泰升計畫主持(1997),《台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
王嵩音(1998),〈台灣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之媒體再現〉,《淡江人文社會學刊》,頁67-95。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孔文吉(1998),〈前瞻跨世紀原住民傳播權益之藍圖〉,《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9 期。頁105-123。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瓦歷斯․尤幹(1994),〈台灣原住民語言、教育變遷年表〉,《山海文化》第4期,台北市。頁17-21。
北見隆(2007),《中華民國廣播簡史(上冊)》,神農廣播雜誌:雲林縣虎尾鎮。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1970),《台灣省山坡地保育利用概況》,南投縣: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1),《改善山胞生活》,台中市:台灣省各界慶祝中華民國建國六十年紀念籌備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文化政策組)》,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宋國誠(1990),〈社會批判理論的建構(上)-「法蘭克福研究所」的創立與初期活動〉,《東亞季刊》,第22卷第2期,頁23-38。
呂芳上(2002),〈廣播演說的魅力-從抗戰時期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在美的演說講起〉,《近代中國》第151期,頁36-46。
呂紹理(2002),〈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一九二八-一九四五)〉,《近代中國》第151期,頁115-134。
李瞻(1976),〈台灣廣播電視事業與廣播電視法〉,《報學》5:6,頁54-55。
李超宗(1988),〈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復興崗學報》,第40集,頁391-410。
李承嘉(1998),〈台灣戰後初期(1949-1953)農地改革政策形成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第16期,頁81-114。
李文環(1999),《戰後初期台灣對外貿易之政經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陳國、羅卿元(2006),〈企業策略聯盟市場績效之賽局理論分析〉,《嶺東學報》,第19期,頁31-57。
李金詮(2009),〈台灣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媒介政治經濟學的悖論〉,《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3-20。
吳道一(1968),《中廣四十年》,台北市:中國廣播公司。
林承穎(1999),《多元文化主義在台灣的實踐?---以原住民廣播政策為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淑雅(2000),《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市:前衛。
林麗雲(2000),〈為台灣傳播研究另闢蹊徑?:傳播史研究與研究途徑〉,《新聞學研究》第六十三期,頁35-54。
林麗雲(2004a),《台灣傳播研究史:學院內的傳播學知識生產》,台北市:巨流。
林麗雲(2004b),〈傳播研究史:主要的途徑與圖像〉,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頁25-54。
林麗雲(2009),〈變遷與挑戰:解禁後的台灣報業〉,《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177-198。
林富雄、邱運全(2002),《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百年紀念專刊》,屏東市:農委會高雄農改場。
林佩君(2004),《台灣地區客家廣播電台經營管理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林佳陵(2004),〈台灣戰後初期的原住民政策與法令〉,《台灣史料研究》,第23號,頁153-183。
林益陸(2004),〈台灣原住民族行政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林元輝(2004),〈本土學術史的「新聞」概念流變〉,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頁55-84。
林果顯(2004),〈戰後台灣統治體制的再思考---威權體制的理論與適用〉,《現代學術研究專刊 ⅩⅢ》,台北市:現代學術基金會,頁45-88。
林果顯(2007),〈日常生活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頁181-213。
林承宇(2007),〈當「稀有」可能不再「稀有」:重返廣播電波頻譜「稀有性」的規範立論〉,《傳播與管理研究》,第6卷第2期,頁65-86。
林福岳、陳楚治(2008),〈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探源及詮釋〉,《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1卷第1期,頁59-82。
林福岳(2009),〈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傳播研究的可能脈絡〉,《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5期,頁55-98。
林東泰(2009),〈邁向媒體自律:NCC廣電監理新政策〉,《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363-385。
林平(2009),〈戰後初年台灣廣播事業之接收與重建(1945-1947)--以台灣廣播電台為中心〉,《台灣學研究》,第8期,頁119-138。
邱榮舉、謝欣如(2008),〈台灣客家運動與客家發展〉,《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主編,新竹市:台灣客家研究學會出版;台北市:南天發行。
金智(2008),《蔣經國與臺灣黨國體制的建構(1949-1952)》,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孫大川(1995),〈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敬告中華民國》(蕭新煌主編),台北:日臻出版。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
洪固(1996),〈台灣地區的方言與語言政策〉,《東師語文學刊》,第9期,頁51-96。
洪瓊娟(2009),〈廣電開放政策的回顧與前瞻〉,《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23-41。
徐光正、蕭新煌(1995),《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市:東大發行。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1998),《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市: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陸正誼(2004),《蘭嶼廣播電台發展之研究》,台北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論文。
姜芃(2007),《西方史學的理論和流派》,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秀慧(2007),《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台北縣:稻鄉。陳宗韓(1994),《戰後台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駿德(1999),〈台灣政經關係的演變-政治經濟的研究途徑〉,《立法院院聞》,第27卷第10期,頁44-55。
陳全成(2000),《台灣原住民教育研究-源流及發展》,屏東縣內埔鄉:睿煜出版社。
陳江龍(2004),《廣播在台灣發展史》,嘉義市:陳江龍。
陳清河(2005),《廣播媒介生態與產業:台灣廣播產業與政策研究1992-2005》,台北市:亞太圖書。
陳建樾(2006),〈從”化外”到”化內”---1980年之前的台灣”原住民”政策述評〉,張海洋主編,《台灣少數民族研究論叢》,第6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
陳純瑩(2007),〈我國威權體制建構初期之警政(1949-1958)〉,《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頁45-72。
陳楚治(2008),《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正峰(2008),〈台灣政治史的重新建構〉,《台灣史學雜誌》,第4期,頁97-132。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 – 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黃光國(1993),〈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移植到東方所造成的相關問題及對策〉,杜祖貽編著,《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台北:遠流出版,頁33-35。
黃英哲(2001),〈台灣省行政長官署宣傳委員會研究(1945.11-1947.3)-陳儀政府台灣文化重編機構研究之二〉,《台灣歷史學會通訊》第12期,頁24-40。
黃瑞祺(1996),《批判與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黃葳威(2002),《聲音的所在---透視電台節目規劃管理》,台北市:道聲。
黃凱昕(2004),《我國原住民廣播政策規劃之研究:以澳大利亞經驗為例》,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克仁(1999),《廣播節目企劃與製作》,台北市:五南。
彭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彭懷恩(1997),《90年代台灣媒介發展與批判》,台北市:財團法人私立世界新聞傳撥學院。
葉龍彥,(1991),〈臺灣廣播電台的重建與發展(一九四五 ~ 一九四九)〉,《台北文獻》第96期,頁149-167。
曾建元(1998),〈台灣政經轉型與憲政改革〉,《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第8卷第5期,頁61-105。
曾建元(2009),〈戰後初期中華民國的台灣原住民政策〉,《國會月刊》第37卷,第11期,頁27-41。
張錦華(1992),〈批判傳播理論對傳播理論及社會發展之貢獻〉,《傳播與社會發展》,朱立、陳韜文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頁17-40。
張錦華(1996),〈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權益---以澳洲的原住民政策為例〉,「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張錦華(1997a),《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市:正中。
張錦華(1997b),〈多元文化主義與我國廣播政策---以台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為例〉,《廣播與電視》第3卷第1期,頁1-23。
張錦華(1998),〈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權益---以澳洲的原住民媒體政策為例〉,台大新聞論壇》第5期,頁37-60。
張錦華(2001),《傳播批判理論》,台北市:黎明文化。
張鴻邦(2010),《解∕重構台灣原住民族廣電政策》,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程宗明(1997a),〈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1947-1961)- 抑制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1997年6月18日。台北縣,深坑鄉新翠谷世新會館。
程宗明(1997b),〈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 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供應〉,「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1997年6月18日。台北縣,深坑鄉新翠谷世新會館。
高郁雅(2005),《國民黨的新聞宣傳與戰後中國政局變動(1945-1949)》,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高傳棋(2008),《台北放送局暨臺灣廣播電臺特展專輯》,台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溫世光(1983),《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台北市:三民書局。詹懿廉(2000),〈有關廣播電台聯播、聯營、策略聯盟問題之探討〉,《行政院新聞局八十八年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研究報告彙編(下冊)》,行政院新聞局主編。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馮建三(1994),〈原住民沒有廣播電台〉,《自立晚報》,1994年8月7日,第四版。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77-234。
馮建三(1998),《大媒體貳:媒體與社會運動》,台北市:元尊出版社。
馮建三(2004),〈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台北市:巨流,頁665-701。
馮建三(2007),〈科斯的傳媒論述:與激進的反政府論對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8期,頁361-392。
翁秀琪(200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
蔡念中、陳文浩(2005),〈原住民廣播節目製播需求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聽眾調查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
蔡念中、張宏源、陳文浩(2007),〈原住民廣播節目製播需求研究:以台灣北部地區聽眾調查為例〉,《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頁1-32。
鄭梓(2002),〈廣播在臺灣現代命運轉折中所起的關鍵作用-聲音的魅力:穿透歷史抑或塑造歷史〉,《近代中國》151期,頁29-35。
楊曉雯(2003),《公資源補助廣播節目之製播指標研究--以原住民廣播節目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傑銘(2009)。〈失却家園的人:論五零年代國府政權文藝政策的國家主體建構〉,《台史珠璣》第二期,頁31-58。
管中祥、劉昌德(2000),〈戰後媒體反對運動〉,《台灣史料研究》,第16號,頁22-54。
管中祥(2002),〈「國民黨國機器」操控媒介資訊形式的轉變(1924-1999)〉,《傳播文化》,第9期,頁163-201。
管中祥(2009),〈台灣媒體改造運動的歷程與展望〉,《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279-310。
廖風德(1996),《台灣史探索》,台北市:台灣學生。
劉文慶(1977),〈序〉,《山地農村廣播書刊》第一輯,屏東市:台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
劉幼琍(1996),〈原住民對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之調查分析〉,「原住民傳播權益與新聞報導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劉幼琍(1997a),《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出版。
劉幼琍(1997b),〈原住民廣播節目與電台所有權之研究〉,《廣播與電視》,第3卷第3期,頁6。
劉幼琍(1998),〈原住民對廣電媒體使用與滿足之調查分析〉,《台大新聞論壇》,頁167-209。
鄭瑞城(1993),《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鄭梓(1994),《戰後台灣的接收與重建:台灣現代史研究論集》,台北市:新化圖書。
鄭文吉(2002),〈山地農村農業廣播節目數位化上網之研究〉,《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14:1,頁43-59。
薛月順(1996),《台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
賴祥蔚(2001),〈從電台執照身價的拉高看聯播網的趨勢發展〉,《廣電人月刊》。第七十六期,頁20-21。
蕭新煌(1983),〈三十年來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1953-1982〉,《思與言》,第20卷第6期,527-556。
蘇蘅(1993),〈語言(國 / 方)政策型態〉,鄭瑞城等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市:澄社,頁217-278。
羅莊鵬(2003),〈頻譜管理政策研究---以美國頻譜管制的歷史與發展為例〉,《經社法制論叢》。第三十二期。頁363-389。
羅世宏(2009),(台灣傳媒行政管制體系的解構與重建),《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市:巨流,頁125-149。
藤井志津枝(2001),《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
關尚仁(1997),〈台灣廣播事業的再生〉,《90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台北:中國新聞學會,頁68-69。

英文部分Albarran, A. B. (1997).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edia. Belmont, CA: Wadsworth.
Berger, A. A.(1992)。媒介分析方法(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黃新生譯)。台北市:遠流。Bitter, J. R.(1994). Law and Regulation of Electronic Media, 2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Durand, J. P. & Weil, R.(1996)。當代社會學(Sociologic contemporaine)(蔡筱穎、郭光予譯)。台北市:遠流。Emory, A. G.(2006)。傳播理論(A first look at communication theory , 5th ed.)(陳柏安、林宜蓁、陳蓉萱譯)。台北市:麥格羅希爾。Fishman, J.(1991). Reversing language shif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oundations of assistance to threatened languages. Clevedon,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Graber, D.(1984).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2nd edition,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pp.19-27.
Golding, P., & Murdock, G.(1994).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J. Curran & M. Gurevitch(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pp.15-32). NY: Eward Arnold.
Gilpin, R.(1997)。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楊宇光等譯)。台北:桂冠圖書。Giddens, A.(2002)。社會的構成(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李康、李猛譯)。台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Habermas, J.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rests. Boston: Beacon Press.Horkhrimer, M. (1972). Critical Theory.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Ingram, J. K. (1923). A 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A&C Black.
Issac, J. C. (1987). Power and Marxist Theory, Ithaca: Cornwell University Press.
Jessop, B.(1982). The Capitalist State. Oxford: Martin Robertson.
Kocka, J.(2006)。社會史:理論與實踐(景德祥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Melody, W. H. (1980). Radio Specturm Allocation: Role of the Marke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2): 393-97.
McQuail, D.(1983).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duction, Sage Publication, Inc.
McQuail, D.(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陳芸芸、劉慧雯譯)。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McKerrow, R. E.(1989). Critical Rhetoric: Theory and Praxi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6, pp.91-111.
MCS(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1993).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July, a special issue on “public relations and media strategy”.Mosco, V. (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rethinking and renewal)(馮建三、程宗明譯)。台北:五南。Marshall, C., Rossman, G. B.(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劃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李政賢譯)。台北:五南。Nerone, J. C.(1995). Last Rights: Revisiting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Paulu, B.(1981).”Television and Radio in the United Kingdo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orter, Vincent (1989) . The Re-reguation of Television: Pluralism, Consituationality and the Free Market in the USA, West Germany, France and the UK. Media, Cluture and Society II: 5-27.Riggins, S. H.(1992). The media imperative: ethnic minority media: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p.01-20).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Slater, P.(1977).Orig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Frankfur t School,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Henley and Boston.
Siebert, F.(1979). Theodore Peterson, and Wilbur Schamm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12th edi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chramm, W. (1994)。人類傳播史(The St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cave painting to microchip)(游梓翔、吳韻儀譯)。台北:遠流。Woolley, L . (1963). The Beginnings of Civiliz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p.379.
Young, I. M.(1990). Jus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ceton, NJ: Princeton Univ. Press. Ch6: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網路資料〈山明水秀廣播電台執照遭新聞局撤銷〉原住民網路特區,詳見:http://web.pts.org.tw/~abori/archives/010331/index.html,下載日期:2011/1/2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扶植原住民傳播團體推動傳播事務作業要點」,詳見:http://www.apc.gov.tw/chinese/laws/law_detail.jsp?lm_num=137,下載日期:2011/1/25。hi channel廣播(高屏溪客家與原住民母語廣播電台)節目表,詳見: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do?id=298,下載日期:2011/1/25。大法官解釋釋字第 364 號,詳見: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364,下載日期:2011/1/25。山地農村農業廣播教學節目,詳見:http://radio.kdais.gov.tw/,下載日期:2011/1/25。王品文(2009),〈台灣母語瀕危 7種語言已消失〉,《台灣醒報》,詳見:http://www.awakeningtw.com/awakening/news_center/show.php?itemid=3684,下載日期:2011/1/25。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99年度原住民人口數統計年表〉,詳見: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4051&cateID=A000296&linkSelf=160&linkRoot=4&linkParent=49&url=,下載日期:2011/1/25。府城之聲廣播電台,詳見:http://www.fm911.com.tw/ ,下載日期:2011/1/25。金聲獎網站,詳見:http://liverec.ner.gov.tw/other/goldvoice/goldvoice.htm,下載日期:2011/1/25。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詳見:http://www.ipcf.org.tw/aboutus.html,下載日期:2011/1/25。原住民美雅麥網路電台,詳見:http://miyamay.idv.tw/miyamayradio/,下載日期:2011/1/25。第二屆的世界原住民廣電大會(World Indigenous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Conference,WITBC),詳見:http://www.witbc2010.org/01.html,下載日期:2011/1/25。高屏溪客家與原住民母語廣播電台,詳見:http://1204361972477.web66.com.tw/ ,下載日期:2011/1/25。國立東華大學東方小城,詳見:telnet://bbs.ndhu.edu.tw,下載日期:2011/1/25。國立東華大學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網站,詳見: http://lci.ndhu.edu.tw/Chinese/main.php?sel=3,下載日期:2011/1/2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進修推廣學院(2009),〈98年度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考 試〉,詳見:http://ipt.sce.ntnu.edu.tw/ipt/news.php,下載日期:2011/1/25。蘭嶼廣播電台,詳見:http://www.lanan.org.tw/radeo.htm,下載日期:2011/1/2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