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台灣華語「有字句」的語法及語義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you + VP in Taiwan Mandarin
作者 蔡雅雯
Tsai, Ya Wen
貢獻者 張郇慧
Chang, Hsun Huei
蔡雅雯
Tsai, Ya Wen
關鍵詞 台灣華語
有字句
時體標記
時制標記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Sep-2013 14:41:24 (UTC+8)
摘要 台灣是一個多個族群融合的社會,同時也匯集多種語言,除了被稱為國語的北京話之外,還有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這些語言相互影響之下,必定對語言本身產生了變化。
本論文主要針對台灣華語中的「有字句」句法結構進行探討,根據在台灣所收集的實際語料,歸納出該句式的語義特徵以及句法搭配方式。截至目前為止,研究「有」的學者相當多,但各有各的分析,本論文以時間系統的角度來看「有字句」,針對「有字句」與其後的動詞搭配後的語義互動及限制來做討論,最後也從「有字句」以及時體動詞搭配的現象來進行分析。
據本論文的分析來看,「有字句」與其後動詞本身所帶有的時間概念有關係,「有字句」不僅能與帶有「+終止」義的動詞配合,同時還能與持有「+持續」義的動詞(包含狀態動詞)一起搭配,這同時也推翻了「有字句」其實等同於「了」的看法。
另外,台灣華語中「有字句」也能與「了」、「過」、「在」一起使用,這樣的句式代表的語義也在我們的討論之中。
隨著台灣華語使用的程度加深加廣,或多或少都不能避免使用這些句式,本論文將台灣華語中常見的「有字句」結構列入討論,希望為正在變化中的語言提供一個思考、討論的方向,並期待能將「有字句」的語法、語義結構研究的更為透徹、詳細。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筆劃順)
丁健純(2008),〈湘潭話中的有字句〉,湘南學院學報,第29卷第六期,75-79。
丁聲樹(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太田辰夫(1958[1987]),蔣紹愚、徐昌華譯,《中國語歷史文法(修訂譯本)》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孔見(2002),〈從“有”與“have”談開去〉,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頁65-79。
王力(1945),《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松茂(1981),〈漢語時體範疇論〉,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頁65-76。
史有為(1984),〈表已然義的「的」補議〉,語言研究,第一期,頁249-255。
左思民(1999),〈現代漢語中“體”的研究——兼及體研究的類型學意義〉,《語文研究》第1期,9-20。
申云玲(2007),《有沒有/有+VP句法結構的嬗變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山西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毓智(2004),《漢語研究的類型學視野》,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伍文英(2003),《有+VP格式研究》,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系所碩士論
文。
伍文英、夏俐萍(2002),〈現代漢語的「有+VP」格式〉,《邵陽學院學報(社
科)》,第五期,頁119-122。
任慶(2009),《現代漢語「有+VP」格式研究》,上海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2007再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宋玉柱(1981),〈關於時間助詞「的」和「來著」〉,中國語文,1981:4。
宋金蘭(1994),〈「有」字句新探—有的體助詞用法〉,青海:青海師專學報,1994:
2,33-37。
李訥、石毓智(1997),〈論漢語體標記誕生的機制〉,中國語文,1997:2,82-96。
李臨定(1990),《現代漢語動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鐵根(1999),《現代漢語時制研究》,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
汪大明(2002),〈有(無)+VP結構補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2:17:5,71-73。
究所碩士論文。
何萬順(2009),〈台灣華語與本土母語:衝突抑或相容?〉,海翁台語文教學
季刊,春季號。於http://www3.nccu.edu.tw/~osh/TM&MT.pdf下載。
尚新(2006),〈語法點的視點體特徵與漢語了的語法意義闡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四卷第六期,32-37。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林芳如(1999),《台灣國語中的有字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若望(2002),〈論現代漢語的時制意義〉,Language and linguistics,3.1:1-25。
林慶勳(2001),《臺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邵敬敏主編(2001),《現代漢語通論》(13次印刷),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施其生(1996),〈論「有字句」〉,語言研究,1996:1,26-31。
施春宏(2008),《漢語動結式的句法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胡裕樹主編(1962),《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裕樹、范曉主編(1996),《動詞研究綜述》,山西: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胡裕樹、范曉主編(1995),《動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范曉 等(1987),《漢語動詞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孫琴(2003),〈對話中的”有+VP”句〉,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九月第三期,162-166。
馬慶株(1981),〈時量賓語和動詞的類〉,中國語文,第2期,頁86起。從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195885.html 下載電子檔(20100124)
馬慶株(2000),〈略談漢語動詞時體研究的思路—兼論語法分類研究中的對立原
則〉,《語法研究與探索(九)》,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再蘭(2003),〈「有+VP」的語義考察〉,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社),2003:
4,頁105-107。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標準局(1992),《現代漢語字頻統計表》,北京:語言出版社。
張佩茹(2003),《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泰源(1994),《漢語動貌體系硏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莉萍(2003-2004),《華語八千詞》,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1-H-003-045)。
張斌(1993),〈關於有的思考〉,語文建設通訊,42期,收錄於:邢福義(1998),
《漢語語法學》,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繼卿(1998),〈論現代漢語的時制與體結構(上)〉,《語文研究》,第三期,17-25。
曹敏(2004),《漢語表達過去的手段》,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論文。
曹逢甫(1998),〈台灣閩南語中與時貌有關的語詞-“有”“0”和“啊”試析〉,清華學報,新二十八卷第三期,頁299-334。
曹逢甫、鄭縈(1994),〈談閩南語「有」的五種用法及其間的關係〉,中國語文研究,第11期,155-168。
許秀霞(2008),《漢語動詞分類的句法搭配與教學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平(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中國語文,第6期,401-422。
陳立民(2002),〈漢語的時貌與時貌成份〉,語言研究,第3期,14-31。
陳前瑞(2008),《漢語體貌研究的類型學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葉紅(2007),〈副詞性確認標記詞:「有」〉,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33-136。
章天明、齊滬揚(2001),〈漢語和日語的時相比較研究〉,世界漢語教學,第二
期,頁54-62。
竟成 主編(2004),《漢語時體系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
傅習濤(2006),〈關於構式“有+VP”〉,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六卷第五期,頁97-103。
傅習濤(2007),〈「有+VP」研究述評〉,台北:漢學研究通訊,2007:8,頁1-9。
曾心怡(2002),《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黃宣範譯(1983),《漢語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楊文全、董于雯(2003),〈語言變異:漢語「有+VP」句簡析〉,語文建設通訊,2003:09,頁27-32。
董小琴(2008),〈外國學生有字句偏誤分析及習得研究〉,南京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系所碩士論文。
詹開弟(1981),〈有字句〉,中國語文,第一期,頁27-34。
熊文華(1997),《漢英應用對比概論》,北京:北語出版社。
熊仲儒(2003),〈來著的詞彙特徵〉,語言科學,2003:2,58-65。
管娟娟(2006),〈論”有”+VP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1,頁85-90。
蒲彥汝(2009),《臺灣國語「到」之語義功能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
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元任(1968),《中國話的文法》(丁邦新譯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趙元任(1979),《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恆玉(2001),《漢語有的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小梅(1997),《閩客語的動態文法體系及動態詞的上加動貌語意》,台北:文鶴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利(1997),〈古漢語「有VP」結構中「有」的表體功能〉,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1,頁66-68。
劉晶(2007),〈淺析有字句的句式系統〉,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6期,頁211-213。
蔡維天(2002),〈台灣國語和方言中的「有」—談語法學中的社會因緣與歷史意義〉,《清華學報》,新三十二卷第二期,頁498-528。
鄭良偉(1979),〈Taiwanese u and Mandarin you〉, Asian and Pacific Conference o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後改名為〈Taiwanese “u” and Mandarin “you”〉,Taipei:Student Book Co.,1981.
鄭良偉(1985),〈A Comparison of Taiwanese, Taiwan Mandarin, and Peking Mandarin〉,Language, 61:2。後收錄於《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二)--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良偉(1997a),《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二)--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良偉(1997b),《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三)--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台北:遠流出版社。
鄧守信(1985),〈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語言教學與研究》,1985:04,頁7-17。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鄧燕(2007),〈英漢兩種語言時和體的比較研究〉,《商業文化(學術版)》七月。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盧廣誠(1997),〈華語中的[有]字句在台灣的使用情形及其社會意涵〉,《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二)--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出版社。
戴耀晶(2004),〈漢語的時體系統和完成體“了”的語義分析〉,《漢語時體系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頁29-53。
鍾榮富(2007),《當代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藍碧仙(2009),〈“有+VP”結構分析〉,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十二卷第三期,頁58-61。
魏文真(1995),《國語的有字句》,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紅(2009),《面向漢語習得的常用動詞帶賓情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竇煥新(2006),〈台灣普通話中的“有+動詞”研究〉,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八卷第三期,頁47-50。
顧陽(2007),〈時態、時制理論與漢語時間參照〉,語言科學,2007年7月第六卷第四期,22-38。
龔千炎(1991),〈論現代漢語的時制表示和時態表態系統〉,中國語文,第4期,頁251-259。
龔千炎(1995),《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北京:商務印書館。
─英文部分─
Bybee, J. L. (2006). From Usage to Grammar: The mind’s response to repetition. Language 82(4), 711-733.
Bybee, J. L., Perkins, R., & Pagliuca, W. (1994).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Comrie, B. (1976). Aspect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rnelius, C. K. (1985). The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Contact. Taipei: Student Book Co.
Heim, I. (1987). Where Does the Definiteness Resrtiction Apply? Evidence from the Definiteness of Variables. In E, Reuland & A. ter Meulen (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efiniteness (pp. 21-42). Cambridge: MIT Press.
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ckendoff, R. (1990). Semantic Structures. Cambridge: MIT Press.
Liu, Chin-Ting. (2011). Motivations for Grammatic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Realis Marker YOU (有) in Taiwan Mandarin. Conference on Proceedings of 12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42-49. Taipei, Taiwan, May 3-4.
Reichenbach, H. (1947). Elements of Symbolic Logic. New York: Macmillan Co.
Saeed, J. I. (1997). Semantic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Teng, Shou-hsin. (1975).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eng, Shou-hsin. (1976).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In Y. C. Li & B. Speer (Ed.), Readings in Teaching Chinese . South Orange: Seton Hall University Press.
Teng, Shou-hsin. (2002). Defining Taiwanese Mandarin. In D. So & G. Jones (Ed.),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Plurilingual Contexts (pp. 230-240). Brussels: VUB Brussels University Press.
Traugott, E., & Heine, B. (1991). Introduction. In E. C. Traugott & B. Heine (Ed.),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1, 130-148. Paris: Edouard Champion.
Vendler, Z. (1967).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Ithaca: Cornell UP
Zipf, G. K. (1949).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Press.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
http://rocling.iis.sinica.edu.tw/CKIP/20corpus.htm
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97161015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6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郇慧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ang, Hsun Hue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雅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i, Ya W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雅雯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i, Ya W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Sep-2013 14:41:24 (UTC+8)-
dc.date.available 5-Sep-2013 14:41: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Sep-2013 14:41:24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161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38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6101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台灣是一個多個族群融合的社會,同時也匯集多種語言,除了被稱為國語的北京話之外,還有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這些語言相互影響之下,必定對語言本身產生了變化。
本論文主要針對台灣華語中的「有字句」句法結構進行探討,根據在台灣所收集的實際語料,歸納出該句式的語義特徵以及句法搭配方式。截至目前為止,研究「有」的學者相當多,但各有各的分析,本論文以時間系統的角度來看「有字句」,針對「有字句」與其後的動詞搭配後的語義互動及限制來做討論,最後也從「有字句」以及時體動詞搭配的現象來進行分析。
據本論文的分析來看,「有字句」與其後動詞本身所帶有的時間概念有關係,「有字句」不僅能與帶有「+終止」義的動詞配合,同時還能與持有「+持續」義的動詞(包含狀態動詞)一起搭配,這同時也推翻了「有字句」其實等同於「了」的看法。
另外,台灣華語中「有字句」也能與「了」、「過」、「在」一起使用,這樣的句式代表的語義也在我們的討論之中。
隨著台灣華語使用的程度加深加廣,或多或少都不能避免使用這些句式,本論文將台灣華語中常見的「有字句」結構列入討論,希望為正在變化中的語言提供一個思考、討論的方向,並期待能將「有字句」的語法、語義結構研究的更為透徹、詳細。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第一章、導論 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研究方法 3
名詞定義 3
第二章、文獻回顧 5
「有+VP」格式起源之探討 9
「有字句」研究現狀 17
第三章 「有字句」句式的語義 36
「有字句」與動詞搭配之語義探討 37
「有字句」的時間語義功能 71
第四章 有字句的語用功能 92
「有」與「了」的時間標記功能 93
「有字句」與時體標記共現之功能 99
第五章 結論 127
研究總結 127
對外華語教學中的「有字句」 133
研究限制與省思 135
後續研究的建議 135
【參考書目】 137
─中文部分─ (筆劃順) 137
─英文部分─ 143
─網路資源─ 144
zh_TW
dc.format.extent 164389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61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華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有字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時體標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時制標記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華語「有字句」的語法及語義zh_TW
dc.title (題名)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you + VP in Taiwan Mandari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筆劃順)
丁健純(2008),〈湘潭話中的有字句〉,湘南學院學報,第29卷第六期,75-79。
丁聲樹(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太田辰夫(1958[1987]),蔣紹愚、徐昌華譯,《中國語歷史文法(修訂譯本)》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孔見(2002),〈從“有”與“have”談開去〉,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頁65-79。
王力(1945),《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松茂(1981),〈漢語時體範疇論〉,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頁65-76。
史有為(1984),〈表已然義的「的」補議〉,語言研究,第一期,頁249-255。
左思民(1999),〈現代漢語中“體”的研究——兼及體研究的類型學意義〉,《語文研究》第1期,9-20。
申云玲(2007),《有沒有/有+VP句法結構的嬗變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山西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毓智(2004),《漢語研究的類型學視野》,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伍文英(2003),《有+VP格式研究》,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系所碩士論
文。
伍文英、夏俐萍(2002),〈現代漢語的「有+VP」格式〉,《邵陽學院學報(社
科)》,第五期,頁119-122。
任慶(2009),《現代漢語「有+VP」格式研究》,上海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論文。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2007再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宋玉柱(1981),〈關於時間助詞「的」和「來著」〉,中國語文,1981:4。
宋金蘭(1994),〈「有」字句新探—有的體助詞用法〉,青海:青海師專學報,1994:
2,33-37。
李訥、石毓智(1997),〈論漢語體標記誕生的機制〉,中國語文,1997:2,82-96。
李臨定(1990),《現代漢語動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鐵根(1999),《現代漢語時制研究》,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
汪大明(2002),〈有(無)+VP結構補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2:17:5,71-73。
究所碩士論文。
何萬順(2009),〈台灣華語與本土母語:衝突抑或相容?〉,海翁台語文教學
季刊,春季號。於http://www3.nccu.edu.tw/~osh/TM&MT.pdf下載。
尚新(2006),〈語法點的視點體特徵與漢語了的語法意義闡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四卷第六期,32-37。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林芳如(1999),《台灣國語中的有字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若望(2002),〈論現代漢語的時制意義〉,Language and linguistics,3.1:1-25。
林慶勳(2001),《臺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邵敬敏主編(2001),《現代漢語通論》(13次印刷),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
施其生(1996),〈論「有字句」〉,語言研究,1996:1,26-31。
施春宏(2008),《漢語動結式的句法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胡裕樹主編(1962),《現代漢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裕樹、范曉主編(1996),《動詞研究綜述》,山西:山西高校聯合出版社。
胡裕樹、范曉主編(1995),《動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范曉 等(1987),《漢語動詞概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孫琴(2003),〈對話中的”有+VP”句〉,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九月第三期,162-166。
馬慶株(1981),〈時量賓語和動詞的類〉,中國語文,第2期,頁86起。從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195885.html 下載電子檔(20100124)
馬慶株(2000),〈略談漢語動詞時體研究的思路—兼論語法分類研究中的對立原
則〉,《語法研究與探索(九)》,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再蘭(2003),〈「有+VP」的語義考察〉,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社),2003:
4,頁105-107。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標準局(1992),《現代漢語字頻統計表》,北京:語言出版社。
張佩茹(2003),《英漢視覺動詞的時間結構、語義延伸及語法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泰源(1994),《漢語動貌體系硏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莉萍(2003-2004),《華語八千詞》,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1-H-003-045)。
張斌(1993),〈關於有的思考〉,語文建設通訊,42期,收錄於:邢福義(1998),
《漢語語法學》,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繼卿(1998),〈論現代漢語的時制與體結構(上)〉,《語文研究》,第三期,17-25。
曹敏(2004),《漢語表達過去的手段》,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碩士論文。
曹逢甫(1998),〈台灣閩南語中與時貌有關的語詞-“有”“0”和“啊”試析〉,清華學報,新二十八卷第三期,頁299-334。
曹逢甫、鄭縈(1994),〈談閩南語「有」的五種用法及其間的關係〉,中國語文研究,第11期,155-168。
許秀霞(2008),《漢語動詞分類的句法搭配與教學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平(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中國語文,第6期,401-422。
陳立民(2002),〈漢語的時貌與時貌成份〉,語言研究,第3期,14-31。
陳前瑞(2008),《漢語體貌研究的類型學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葉紅(2007),〈副詞性確認標記詞:「有」〉,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3,133-136。
章天明、齊滬揚(2001),〈漢語和日語的時相比較研究〉,世界漢語教學,第二
期,頁54-62。
竟成 主編(2004),《漢語時體系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
傅習濤(2006),〈關於構式“有+VP”〉,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六卷第五期,頁97-103。
傅習濤(2007),〈「有+VP」研究述評〉,台北:漢學研究通訊,2007:8,頁1-9。
曾心怡(2002),《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黃宣範譯(1983),《漢語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楊文全、董于雯(2003),〈語言變異:漢語「有+VP」句簡析〉,語文建設通訊,2003:09,頁27-32。
董小琴(2008),〈外國學生有字句偏誤分析及習得研究〉,南京師範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系所碩士論文。
詹開弟(1981),〈有字句〉,中國語文,第一期,頁27-34。
熊文華(1997),《漢英應用對比概論》,北京:北語出版社。
熊仲儒(2003),〈來著的詞彙特徵〉,語言科學,2003:2,58-65。
管娟娟(2006),〈論”有”+VP句〉,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1,頁85-90。
蒲彥汝(2009),《臺灣國語「到」之語義功能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
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元任(1968),《中國話的文法》(丁邦新譯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趙元任(1979),《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恆玉(2001),《漢語有的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小梅(1997),《閩客語的動態文法體系及動態詞的上加動貌語意》,台北:文鶴出版社。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利(1997),〈古漢語「有VP」結構中「有」的表體功能〉,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1,頁66-68。
劉晶(2007),〈淺析有字句的句式系統〉,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6期,頁211-213。
蔡維天(2002),〈台灣國語和方言中的「有」—談語法學中的社會因緣與歷史意義〉,《清華學報》,新三十二卷第二期,頁498-528。
鄭良偉(1979),〈Taiwanese u and Mandarin you〉, Asian and Pacific Conference o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後改名為〈Taiwanese “u” and Mandarin “you”〉,Taipei:Student Book Co.,1981.
鄭良偉(1985),〈A Comparison of Taiwanese, Taiwan Mandarin, and Peking Mandarin〉,Language, 61:2。後收錄於《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二)--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良偉(1997a),《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二)--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良偉(1997b),《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三)--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台北:遠流出版社。
鄧守信(1985),〈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語言教學與研究》,1985:04,頁7-17。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鄧燕(2007),〈英漢兩種語言時和體的比較研究〉,《商業文化(學術版)》七月。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盧廣誠(1997),〈華語中的[有]字句在台灣的使用情形及其社會意涵〉,《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二)--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出版社。
戴耀晶(2004),〈漢語的時體系統和完成體“了”的語義分析〉,《漢語時體系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頁29-53。
鍾榮富(2007),《當代語言學概論》,台北:五南出版社。
藍碧仙(2009),〈“有+VP”結構分析〉,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十二卷第三期,頁58-61。
魏文真(1995),《國語的有字句》,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紅(2009),《面向漢語習得的常用動詞帶賓情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竇煥新(2006),〈台灣普通話中的“有+動詞”研究〉,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八卷第三期,頁47-50。
顧陽(2007),〈時態、時制理論與漢語時間參照〉,語言科學,2007年7月第六卷第四期,22-38。
龔千炎(1991),〈論現代漢語的時制表示和時態表態系統〉,中國語文,第4期,頁251-259。
龔千炎(1995),《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北京:商務印書館。
─英文部分─
Bybee, J. L. (2006). From Usage to Grammar: The mind’s response to repetition. Language 82(4), 711-733.
Bybee, J. L., Perkins, R., & Pagliuca, W. (1994). Evolution of Grammar: 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Comrie, B. (1976). Aspect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rnelius, C. K. (1985). The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Contact. Taipei: Student Book Co.
Heim, I. (1987). Where Does the Definiteness Resrtiction Apply? Evidence from the Definiteness of Variables. In E, Reuland & A. ter Meulen (Ed.)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efiniteness (pp. 21-42). Cambridge: MIT Press.
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ckendoff, R. (1990). Semantic Structures. Cambridge: MIT Press.
Liu, Chin-Ting. (2011). Motivations for Grammatic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Realis Marker YOU (有) in Taiwan Mandarin. Conference on Proceedings of 12th Chinese Lexical Semantics Workshop: 42-49. Taipei, Taiwan, May 3-4.
Reichenbach, H. (1947). Elements of Symbolic Logic. New York: Macmillan Co.
Saeed, J. I. (1997). Semantic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Teng, Shou-hsin. (1975). A Semantic Study of Transitivity Relations i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eng, Shou-hsin. (1976). 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s. In Y. C. Li & B. Speer (Ed.), Readings in Teaching Chinese . South Orange: Seton Hall University Press.
Teng, Shou-hsin. (2002). Defining Taiwanese Mandarin. In D. So & G. Jones (Ed.),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Plurilingual Contexts (pp. 230-240). Brussels: VUB Brussels University Press.
Traugott, E., & Heine, B. (1991). Introduction. In E. C. Traugott & B. Heine (Ed.),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1, 130-148. Paris: Edouard Champion.
Vendler, Z. (1967).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Ithaca: Cornell UP
Zipf, G. K. (1949). 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 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Press.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
http://rocling.iis.sinica.edu.tw/CKIP/20corpus.htm
教育部重編國語字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