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專門職業證照制度之研究
作者 葛韻
貢獻者 張其恆
葛韻
關鍵詞 專門職業
證照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5-Sep-2013 14:56:51 (UTC+8)
摘要 專門職業人員的執業範疇,與人民之生命、身體、健康、財產或公共利益等重大權益有密切關係,在服務經濟時代高度專業分工的社會,專門職業證照制度在整體社會發展中愈顯得重要,並隨著新興及越多元之職類發展,專門職業證照之需求也越來越多。本研究欲從專門職業證照制度的理論基礎,從最初之專門職業之界定,以及專門職業之證照管制制度,包括背後管制的理由與意涵、政府與專門職業團體之間的關係及對於整體勞動市場的影響,探討專門職業證照的種類與數量持續成長的原因,在專門職業證照的管制制度下對於政府、專門職業人員與人民之間的影響為何,是保障服務品質抑或限制了競爭,並比較國外發展情形,提出國內證照制度之政策建議。
在我國的專門職業證照制度,目前法定之專門職業,憲法明定應由考試院權責其資格考試,但隨著社會分工複雜化與現代社會之發展,越來越多職業欲透過各種方式成為專門職業,出現過度專門化之現象,因此,應符合何種標準始為專門職業,確立專門職業之定義與範圍即為首要任務。再者,我國現行專門職業證照制度偏重政府之考試職能,專門職業之證照考試由考試院掌理,雖然執業時仍應加入專門職業團體,但仍受地方主管機關之管理。在此背景下,政府介入管制之程度較英美國家為深。我國專門職業人員之證照制度偏向資格考試的通過與否,常見情形是考過資格考試就等於確立該專門職業頭銜,但考取時與數十年後之執業水準能否維持一致,則需有持續不斷的訓練考評機制,以落實完整的專門職業證照制度。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按筆劃順序排列)
一、書籍
尤英夫(1985),《中外律師制度》,台北:中央文物供印社。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台北,巨流出版。
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1983),《中華民國考選制度》,考試院考銓叢書,台北:正中書局。
林鐘雄,(1987),《歐洲經濟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林利芝譯,William Burnham著(2001),《英美法導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金志霖(1996),《英國行會史》,上海 : 上海社科出版。
張世賢、陳恆鈞(1997),《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觀點》,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張國銘(1994),《服務業貿易之國際規範 : GATS槪論》,台北:財政部金融局。
張清溪等(2000),《經濟學-理論與實務》,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逢沛譯,Lee Taylor著(1972),《職業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新平(1996),《世界貿易組織下之服務貿易》,台北:月旦法學出版。
陳寶權等(1995),《中外律師制度比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陳顧遠(1982),《陳顧遠法律論文集(上)》,台北:聯經出版社。
章鴻康(1991),《歐洲共同體法概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03),《烏拉圭回合多邉貿易談判協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葉至誠(2001),《職業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董安琪譯,Mancur Olson著(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出版社。
蕭武桐(2001),《公務倫理》,台北:智勝文化。
藍科正、黃美齡譯,Milton Friedman著 (1993),《資本主義與自由》,台北:萬象圖書。
嚴久元(1988),《當代醫事倫理學》,台北:橘井文化。
二、期刊
考選部(1986),《美國考選制度》,台北,考選部,頁 203-214
吳再益、顏佑銘(2005),〈專技人員與國家競爭力〉,《國家菁英季刊》,第1卷第2期。
巫義政(2005),〈國內各項證照考試由考選部辦理之妥適性探討〉,《國家菁英季刊》,第1卷第4期,頁90-105。
周國華(1997),〈了解他國所長 改革更上層樓--中美兩國會計師考試制度比較〉,《會計研究月刊》,第 136 期。
周國華(1998)〈英國會計相關專業證照考試一覽〉,《會計研究月刊》,150期。
金難(1996),〈對在我國建立職業資格製度的構想〉《社會學研究》,第5期
梁基恩(2001),〈漫談美國法與律師〉,《律師通訊》,第 144 期,頁62。
許宗力(2000),〈國家機關的法人化〉,《月旦法學》,第57期,頁29。
陳依蘋(1995),〈會計人進階之道(六)─美國會計師考試〉,《會計師研究月刊》,第106期,頁102。
黃慶章(2007),〈歐盟專門職業資格相互認許之沿革與發展〉,《考銓》,第五十期,頁198-211。
靖心慈(2005),〈在WTO自然人移動承諾對國內勞動市場之影響〉,《就業安全半年刊》,第4卷第2期。
劉孔中(1999),〈專門職業服務解除管制及其競爭規範之研究〉,《律師雜誌》,241期,頁66-93。
蕭錫錡(1990),〈如何倡導重視技術價值,落實技術士職業證照制度〉,《就業與訓練》,第8卷第6期,頁17-20
三、論文
李家慶(2002),〈律師之在職進修與專業訓練〉,《法學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大法律學院台大法學基金會。
李啟華(2001),《新舊會計師考試制度比較之分析性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張長樹(1991),《反托拉斯法對律師業的衝擊 : 以美國反托拉斯法的發展為重心》,國立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硏究所碩士論文
許瓔純(1998),《公共行政專業主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文政(2002)《國民小學校長證照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湖中(2002),《中美律師專業倫理規範制度之比較研究》,私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茂福(1993),《歐洲共同體人員自由流通 : 受雇人遷徙自由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楊健(1996),《行政倫理守則之硏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硏究所碩士論文
謝連參(1985),《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漢清(1995),《臺灣地區醫師、律師與圖書館員專業化程度之比較硏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硏究所圖書文物組碩士論文
四、文件報告
李建良(2002),〈機關法人化之基礎理論〉,《政府機關(構)法人化研討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方秀雀(2006),《我國加入WTO後專技人員考試如何因應》,考選部專題研究報告彙編。
考試院(2001),《專門職業及技人員考試法新制說明手冊》,考試院。
考選部(1998),〈「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範圍有關事宜會議紀錄〉,《職業主管機關辦理涉及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執業資格考試案專輯》,考選部。
吳當傑(2005),〈會計師職業管理制度之研究—後安隆時代會計師管理制度之變革〉,《會計師之教育、考試、訓練、職業管理制度與國際接軌研討會》,考選部。
李清香、巫義政、周秀端(2006),〈國內各項證照考試由考選部辦理之妥適性研究〉,《考選部專題研究報告彙編》,考選部。
周秀端(2006),〈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之檢討〉,《考選部專題研究報告彙編》,考選部。
林宜男(2003),《我國參加WTO後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制度因應之研究》,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林明珠(2006),〈建構與國際接軌之專技人員認證制度〉,《考選部專題研究報告彙編》,考選部。
林鐵雄(2006),《專業倫理漫談》,技術報告ST95:義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張新平(2001),《加入WTO與開放外國專技人員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黃慶章(2006),《我國專門職業資格之國際相互認許─出席亞太建築師第2次中央議會經過與展望》,考選部。
蔡金抛(1985),〈會計師管理制度與實務考察報告〉,《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公務出國報告》,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
蔡英文、張新平(1995),《服務業貿易總協定與我國承諾表之談判與後續問題之研究》,經建會委託專案。
鄭傑夫(2001),《日本律師制度之研究》,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
五、網路資料
中國會計視野,英國註冊會計師行業管理情況http://www.esnai.com/career/showdoc.asp?NewsID=14139&page=5&uchecked=
美國律師公會 http://www.abanet.org/
美國會計師公會http://www.nasba.org/nasbaweb/NASBAWeb.nsf/WPHP?OpenForm
英國職業生涯資料庫網站 http://www.connexions-direct.com/jobs4u/index.cfm?pid=2
英國醫療理事會http://www.gmc-uk.org/
國際貿易局網站 http://www.trade.gov.tw/
楊鐵軍,觀英國、日本律師業現狀,論我國律師制度的未來http://lawsky.org/detail.asp?id=1692

貳、外文部份
(I)Books
A. M. Carr-Saunders and P. A. Wilson.(1933)The Profession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pp.296-296
Adam B. Summers.(2007)Occupational Licensing: Ranking the States and Exploring Alternatives. Policy Study, LA, CA: Reason Foundation
Bailey B. Burritt.(1912)Professional Distribu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Washington, D. C : U.S. Bureau of Education Bulletin NO.19.1912, p.15
Beazley JM.(1985) A circle and eight happiness, Am J Obstet Gynecol 152, pp.163-168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88)A Guide to Working in a Europe without Frontiers.,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p.13
David P. Biancok.(1996) Professional and Occupational Licensing Directory,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p. viii.
Derrick Wyatt.(1987)Aland Dashwood, The Substantive Law of the EEC, London: Sweet&Mazwell, pp.177-178
Everett Cherrington Hughes.(1958) Men and Their Work, Glencoe: The Free Press, pp.88-101
Frances Priscilla Delancey.(1938) The Licensing of Professions in West Virginia, Chicage: Foundation Press, p.140
G. C. Coulton.(1939)Medieval Panorama,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Geoffrey Bloor and Patrick Dawson.(1994) Understanding Professional Culture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Organization Studies, 15, p.282.
George Unwin.(1908) The Guilds and Companies of London, London: Methuen and Co.
Guy Benveniste.(1987) Profess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 reducing bureaucracy to enhance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Calif. : Jossey-Bass, 1987.pp.32-34
Hagen Lichtenberg.(1986)Die Freizügigkeit der Arbeitnehmer in der Europäischen Gemeinschaft=rechtliche und soziale Probleme, in Hagen Lichtenberg(Herg.), Sozialpolitik in der EG. Baden, p.143
K. R. Simmonds.(1972) Immigration Control and the Free Movement of Labour: A Problem of Harmonizatio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21, pp.307-309
Kayk Hailbronner.(1978)Die Freizügigkeit im Spannungsfeld zwischen Staatsräson und europäischem Gemeinschaftsrecht, Die Öffentliche Verwaltung, Heft 23, p.860
Larson, Magali Sarfatti.(1977)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ee Taylor and Arthur R. Jones. Jr,(1964) Rural Life and Urbanize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2-13
Mancur Olson.(1971)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Harvard University, pp.1-2
Melvin Lurie.(1962)Professors, Physicians and Unionism, AAUP Bulletin, XLVIII, p.274
Michael D. Reagan.(1987) Regulation: The Politics of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p.17.
Morris M. Kleiner.(2006). Licensing Occupations: Ensuring Quality or Restricting Competition? Kalamazoo, MI: W.E. 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
Oliver Garceau.(1941)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95-103
Ralph J. Smith.(1956) Engineering as a Profession, New York: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p.35
Roy Lewis and Augus Maude.(1952)Prfoessional Pelple, Lodon: Phoenix House Ltd
Talcot Parsons. (1939) The Professions and Social Structure , Social Forces, Vol. 17, No. 4, pp. 457-467
Theodore Caplow.(1954) The Sociology of Wor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139-140
V. O. Key.(1958)Politics, Parties and Pressure Groups, 4th ed., New York: Crowell, p.136
Wenceslas de Lobkowixz.(1989)Ein europäisches Kommunalwahlrecht für alle EG-Bürger, Die Őffentliche Verwaltung, Heft 12, pp.519-530
(Ⅱ)Periodicals
Alex Maurizi.(1974).”Occupational Licens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2, No. 2, Part 1, pp. 399-413.
Alexis de Tocqueville.(1958) Democracy in America, New York: Vintage Books, NO.1, p.288
Djankov. S. etal.(2002)The Regulation of Entr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77(7), pp.1-37
Donald J. Bogue.(1959)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59, pp.478
HaroldL.Wilensky(1964)”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0 No.2, 1964.pp.137-158
J. A. C. Grant.(1942) “The Gild Returns to America”, Journal of Politics, IV, p.136
Lee Taylor and Arthur R. Jones.(1965)Professionals and Specialists in Agribusiness: An Analysi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Power, Sociologia Rurallis, Vol.5 No.4, pp.339-348
Lee Taylor and Roland J. Pellegrin.(1959) ”Professionalization:Its Functions and Dysfunctions for the Life Insurance Occupation” Social Forces, Vol.38, 1959, pp.110-114
M. Louise Rutherford.(1937)The Influence of th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Public Opinion and Legislation, Philadelphia, pp.32-34
Nelson N. Fo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Labor in Detroi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8.1955, pp.371-380
Roy Lewis; Angus Maude. (1954) Professional People in England, Harvard Law Review, Vol.68, No.1, pp. 198-199
Stanley H. Chapman,(1944) The Minister:Porfessional Man of the Church, Social Forces, Vol.23,pp.202-206;
Warren Hagstrom,(1957) The Protestaut Clergy as a Profession, Berkeley Publications in Social Institutions, NO.34,pp.1-12;
(Ⅲ)Conference Papers
Carolyn Cox and Susan Foster.(1990). The Cost and Benefits of Occupational Regulation.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Bureau of Economics Staff Report
Mickie S. Rops(2004)White Paper on Occupational Regulation, pp.7-1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3262011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2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其恆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葛韻zh_TW
dc.creator (作者) 葛韻zh_TW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Sep-2013 14:56:51 (UTC+8)-
dc.date.available 5-Sep-2013 14:56:5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Sep-2013 14:56:51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262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40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262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專門職業人員的執業範疇,與人民之生命、身體、健康、財產或公共利益等重大權益有密切關係,在服務經濟時代高度專業分工的社會,專門職業證照制度在整體社會發展中愈顯得重要,並隨著新興及越多元之職類發展,專門職業證照之需求也越來越多。本研究欲從專門職業證照制度的理論基礎,從最初之專門職業之界定,以及專門職業之證照管制制度,包括背後管制的理由與意涵、政府與專門職業團體之間的關係及對於整體勞動市場的影響,探討專門職業證照的種類與數量持續成長的原因,在專門職業證照的管制制度下對於政府、專門職業人員與人民之間的影響為何,是保障服務品質抑或限制了競爭,並比較國外發展情形,提出國內證照制度之政策建議。
在我國的專門職業證照制度,目前法定之專門職業,憲法明定應由考試院權責其資格考試,但隨著社會分工複雜化與現代社會之發展,越來越多職業欲透過各種方式成為專門職業,出現過度專門化之現象,因此,應符合何種標準始為專門職業,確立專門職業之定義與範圍即為首要任務。再者,我國現行專門職業證照制度偏重政府之考試職能,專門職業之證照考試由考試院掌理,雖然執業時仍應加入專門職業團體,但仍受地方主管機關之管理。在此背景下,政府介入管制之程度較英美國家為深。我國專門職業人員之證照制度偏向資格考試的通過與否,常見情形是考過資格考試就等於確立該專門職業頭銜,但考取時與數十年後之執業水準能否維持一致,則需有持續不斷的訓練考評機制,以落實完整的專門職業證照制度。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表目錄 iii
圖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二章 專門職業證照之理論與制度 5
第一節 專門職業之發展 5
第二節 專門職業之自律規範 13
第三節 政府之職業證照管制 24
第四節 專門職業證照制度 29
第三章 主要國家之專門職業證照制度 41
第一節 美國專門職業證照制度 41
第二節 英國之專門職業證照制度 56
第三節 日本之專門職業證照制度 66
第四章 國際專門職業證照制度 79
第一節 歐盟專門職業證照制度之背景 79
第二節 歐盟專門職業證照制度之發展 87
第三節 WTO架構下專門職業服務自由貿易之背景 95
第四節 WTO架構下專門職業服務自由貿易之發展 104
第五章 我國專門職業證照制度之比較分析 111
第一節 我國專門職業證照制度之現況 111
第二節 我國專門職業證照制度與國際接軌之現況 131
第三節 比較並檢討我國專門職業證照制度 139
第六章 結論 147
參考書目 151
zh_TW
dc.format.extent 85609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2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專門職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證照zh_TW
dc.title (題名) 專門職業證照制度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按筆劃順序排列)
一、書籍
尤英夫(1985),《中外律師制度》,台北:中央文物供印社。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台北,巨流出版。
考試院考銓叢書指導委員會主編(1983),《中華民國考選制度》,考試院考銓叢書,台北:正中書局。
林鐘雄,(1987),《歐洲經濟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
林利芝譯,William Burnham著(2001),《英美法導論》,台北:元照出版社。
金志霖(1996),《英國行會史》,上海 : 上海社科出版。
張世賢、陳恆鈞(1997),《公共政策─政府與市場觀點》,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張國銘(1994),《服務業貿易之國際規範 : GATS槪論》,台北:財政部金融局。
張清溪等(2000),《經濟學-理論與實務》,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張逢沛譯,Lee Taylor著(1972),《職業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張新平(1996),《世界貿易組織下之服務貿易》,台北:月旦法學出版。
陳寶權等(1995),《中外律師制度比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陳顧遠(1982),《陳顧遠法律論文集(上)》,台北:聯經出版社。
章鴻康(1991),《歐洲共同體法概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03),《烏拉圭回合多邉貿易談判協定》,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葉至誠(2001),《職業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董安琪譯,Mancur Olson著(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出版社。
蕭武桐(2001),《公務倫理》,台北:智勝文化。
藍科正、黃美齡譯,Milton Friedman著 (1993),《資本主義與自由》,台北:萬象圖書。
嚴久元(1988),《當代醫事倫理學》,台北:橘井文化。
二、期刊
考選部(1986),《美國考選制度》,台北,考選部,頁 203-214
吳再益、顏佑銘(2005),〈專技人員與國家競爭力〉,《國家菁英季刊》,第1卷第2期。
巫義政(2005),〈國內各項證照考試由考選部辦理之妥適性探討〉,《國家菁英季刊》,第1卷第4期,頁90-105。
周國華(1997),〈了解他國所長 改革更上層樓--中美兩國會計師考試制度比較〉,《會計研究月刊》,第 136 期。
周國華(1998)〈英國會計相關專業證照考試一覽〉,《會計研究月刊》,150期。
金難(1996),〈對在我國建立職業資格製度的構想〉《社會學研究》,第5期
梁基恩(2001),〈漫談美國法與律師〉,《律師通訊》,第 144 期,頁62。
許宗力(2000),〈國家機關的法人化〉,《月旦法學》,第57期,頁29。
陳依蘋(1995),〈會計人進階之道(六)─美國會計師考試〉,《會計師研究月刊》,第106期,頁102。
黃慶章(2007),〈歐盟專門職業資格相互認許之沿革與發展〉,《考銓》,第五十期,頁198-211。
靖心慈(2005),〈在WTO自然人移動承諾對國內勞動市場之影響〉,《就業安全半年刊》,第4卷第2期。
劉孔中(1999),〈專門職業服務解除管制及其競爭規範之研究〉,《律師雜誌》,241期,頁66-93。
蕭錫錡(1990),〈如何倡導重視技術價值,落實技術士職業證照制度〉,《就業與訓練》,第8卷第6期,頁17-20
三、論文
李家慶(2002),〈律師之在職進修與專業訓練〉,《法學教育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大法律學院台大法學基金會。
李啟華(2001),《新舊會計師考試制度比較之分析性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會計學系碩士論文。
張長樹(1991),《反托拉斯法對律師業的衝擊 : 以美國反托拉斯法的發展為重心》,國立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硏究所碩士論文
許瓔純(1998),《公共行政專業主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文政(2002)《國民小學校長證照制度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湖中(2002),《中美律師專業倫理規範制度之比較研究》,私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茂福(1993),《歐洲共同體人員自由流通 : 受雇人遷徙自由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楊健(1996),《行政倫理守則之硏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硏究所碩士論文
謝連參(1985),《我國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漢清(1995),《臺灣地區醫師、律師與圖書館員專業化程度之比較硏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硏究所圖書文物組碩士論文
四、文件報告
李建良(2002),〈機關法人化之基礎理論〉,《政府機關(構)法人化研討會》,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方秀雀(2006),《我國加入WTO後專技人員考試如何因應》,考選部專題研究報告彙編。
考試院(2001),《專門職業及技人員考試法新制說明手冊》,考試院。
考選部(1998),〈「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範圍有關事宜會議紀錄〉,《職業主管機關辦理涉及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執業資格考試案專輯》,考選部。
吳當傑(2005),〈會計師職業管理制度之研究—後安隆時代會計師管理制度之變革〉,《會計師之教育、考試、訓練、職業管理制度與國際接軌研討會》,考選部。
李清香、巫義政、周秀端(2006),〈國內各項證照考試由考選部辦理之妥適性研究〉,《考選部專題研究報告彙編》,考選部。
周秀端(2006),〈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之檢討〉,《考選部專題研究報告彙編》,考選部。
林宜男(2003),《我國參加WTO後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制度因應之研究》,考試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林明珠(2006),〈建構與國際接軌之專技人員認證制度〉,《考選部專題研究報告彙編》,考選部。
林鐵雄(2006),《專業倫理漫談》,技術報告ST95:義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張新平(2001),《加入WTO與開放外國專技人員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黃慶章(2006),《我國專門職業資格之國際相互認許─出席亞太建築師第2次中央議會經過與展望》,考選部。
蔡金抛(1985),〈會計師管理制度與實務考察報告〉,《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公務出國報告》,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
蔡英文、張新平(1995),《服務業貿易總協定與我國承諾表之談判與後續問題之研究》,經建會委託專案。
鄭傑夫(2001),《日本律師制度之研究》,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
五、網路資料
中國會計視野,英國註冊會計師行業管理情況http://www.esnai.com/career/showdoc.asp?NewsID=14139&page=5&uchecked=
美國律師公會 http://www.abanet.org/
美國會計師公會http://www.nasba.org/nasbaweb/NASBAWeb.nsf/WPHP?OpenForm
英國職業生涯資料庫網站 http://www.connexions-direct.com/jobs4u/index.cfm?pid=2
英國醫療理事會http://www.gmc-uk.org/
國際貿易局網站 http://www.trade.gov.tw/
楊鐵軍,觀英國、日本律師業現狀,論我國律師制度的未來http://lawsky.org/detail.asp?id=1692

貳、外文部份
(I)Books
A. M. Carr-Saunders and P. A. Wilson.(1933)The Profession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pp.296-296
Adam B. Summers.(2007)Occupational Licensing: Ranking the States and Exploring Alternatives. Policy Study, LA, CA: Reason Foundation
Bailey B. Burritt.(1912)Professional Distribution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Graduates, Washington, D. C : U.S. Bureau of Education Bulletin NO.19.1912, p.15
Beazley JM.(1985) A circle and eight happiness, Am J Obstet Gynecol 152, pp.163-168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88)A Guide to Working in a Europe without Frontiers.,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p.13
David P. Biancok.(1996) Professional and Occupational Licensing Directory, Detroit: Gale Research Inc. p. viii.
Derrick Wyatt.(1987)Aland Dashwood, The Substantive Law of the EEC, London: Sweet&Mazwell, pp.177-178
Everett Cherrington Hughes.(1958) Men and Their Work, Glencoe: The Free Press, pp.88-101
Frances Priscilla Delancey.(1938) The Licensing of Professions in West Virginia, Chicage: Foundation Press, p.140
G. C. Coulton.(1939)Medieval Panorama, Cam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
Geoffrey Bloor and Patrick Dawson.(1994) Understanding Professional Culture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Organization Studies, 15, p.282.
George Unwin.(1908) The Guilds and Companies of London, London: Methuen and Co.
Guy Benveniste.(1987) Profess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 reducing bureaucracy to enhance effectiveness, San Francisco, Calif. : Jossey-Bass, 1987.pp.32-34
Hagen Lichtenberg.(1986)Die Freizügigkeit der Arbeitnehmer in der Europäischen Gemeinschaft=rechtliche und soziale Probleme, in Hagen Lichtenberg(Herg.), Sozialpolitik in der EG. Baden, p.143
K. R. Simmonds.(1972) Immigration Control and the Free Movement of Labour: A Problem of Harmonizatio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21, pp.307-309
Kayk Hailbronner.(1978)Die Freizügigkeit im Spannungsfeld zwischen Staatsräson und europäischem Gemeinschaftsrecht, Die Öffentliche Verwaltung, Heft 23, p.860
Larson, Magali Sarfatti.(1977)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ee Taylor and Arthur R. Jones. Jr,(1964) Rural Life and Urbanize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12-13
Mancur Olson.(1971)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Harvard University, pp.1-2
Melvin Lurie.(1962)Professors, Physicians and Unionism, AAUP Bulletin, XLVIII, p.274
Michael D. Reagan.(1987) Regulation: The Politics of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p.17.
Morris M. Kleiner.(2006). Licensing Occupations: Ensuring Quality or Restricting Competition? Kalamazoo, MI: W.E. 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
Oliver Garceau.(1941)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95-103
Ralph J. Smith.(1956) Engineering as a Profession, New York: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p.35
Roy Lewis and Augus Maude.(1952)Prfoessional Pelple, Lodon: Phoenix House Ltd
Talcot Parsons. (1939) The Professions and Social Structure , Social Forces, Vol. 17, No. 4, pp. 457-467
Theodore Caplow.(1954) The Sociology of Wor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139-140
V. O. Key.(1958)Politics, Parties and Pressure Groups, 4th ed., New York: Crowell, p.136
Wenceslas de Lobkowixz.(1989)Ein europäisches Kommunalwahlrecht für alle EG-Bürger, Die Őffentliche Verwaltung, Heft 12, pp.519-530
(Ⅱ)Periodicals
Alex Maurizi.(1974).”Occupational Licensing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82, No. 2, Part 1, pp. 399-413.
Alexis de Tocqueville.(1958) Democracy in America, New York: Vintage Books, NO.1, p.288
Djankov. S. etal.(2002)The Regulation of Entry,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77(7), pp.1-37
Donald J. Bogue.(1959)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59, pp.478
HaroldL.Wilensky(1964)”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0 No.2, 1964.pp.137-158
J. A. C. Grant.(1942) “The Gild Returns to America”, Journal of Politics, IV, p.136
Lee Taylor and Arthur R. Jones.(1965)Professionals and Specialists in Agribusiness: An Analysis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Power, Sociologia Rurallis, Vol.5 No.4, pp.339-348
Lee Taylor and Roland J. Pellegrin.(1959) ”Professionalization:Its Functions and Dysfunctions for the Life Insurance Occupation” Social Forces, Vol.38, 1959, pp.110-114
M. Louise Rutherford.(1937)The Influence of the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Public Opinion and Legislation, Philadelphia, pp.32-34
Nelson N. Foot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Labor in Detroit”,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8.1955, pp.371-380
Roy Lewis; Angus Maude. (1954) Professional People in England, Harvard Law Review, Vol.68, No.1, pp. 198-199
Stanley H. Chapman,(1944) The Minister:Porfessional Man of the Church, Social Forces, Vol.23,pp.202-206;
Warren Hagstrom,(1957) The Protestaut Clergy as a Profession, Berkeley Publications in Social Institutions, NO.34,pp.1-12;
(Ⅲ)Conference Papers
Carolyn Cox and Susan Foster.(1990). The Cost and Benefits of Occupational Regulation.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Bureau of Economics Staff Report
Mickie S. Rops(2004)White Paper on Occupational Regulation, pp.7-11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