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迎接璀璨第三齡─中、高齡者智慧與樂活程度關係之研究
The wonderful third 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sdom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作者 鐘巧如
貢獻者 詹志禹
鐘巧如
關鍵詞 中高齡者
智慧
樂活程度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九月-2013 15:27:23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高齡者智慧與樂活程度相關情形。本研究透過閱讀文獻、分析與建立研究理論架構後,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調查。問卷調查樣本以台灣地區之中高齡者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共313份,研究工具包括編修之「中高齡者智慧量表」、「中高齡者樂活程度量表」。
  本研究統計方法為描述性統計、Cronbach’s α 信度係數、因素分析、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討論後,獲致研究發現,並據此得出以下結論:
一、 中高齡者智慧的內涵包括反思、情感調節、豐富多樣的經驗、利益平衡。
二、 中高齡者樂活程度內涵包括環保永續、身體安康、自我成長、理性消費、關懷平等。
三、 中高齡者年齡與智慧無關;年齡亦與樂活程度無關。
四、 已經退休之中高齡者在智慧、情感調節、身體安康、理性消費得分均較高。
五、 社會參與經驗程度與智慧、樂活程度呈現正相關。
六、 研究所學歷之中高齡者在反思、情感調節比國中以下學歷得分較高;研究所學歷者,在樂活程度的理性消費、自我成長的表現顯著高於國中以下者。
七、 中高齡者智慧的四因素,與樂活程度五因素呈現正相關,智慧越高,也會有比較高的樂活程度。
八、 越能反思、利益平衡、見多識廣的中高齡者,其樂活程度越高;並且,反思智慧在預測樂活程度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述研究結果與建議供中高齡者、政府單位及未來研究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sdom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wisdom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Questionnaire in this study. 313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in Taiwan.
  The data obtained was analyzed by the statics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ronbach’s α coefficient analysis, confirmative factor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tukey‘ posteriori comparison,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shown as below:
1. Essential factors of the wisdom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clude reflection, emotion-regulation, diversified experience, and the benefits balance.
2. Essential factors of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clu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self-growth, rational consumption, equal care.
3. The higher the age, the wisdom is not higher. The higher the age,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is not also higher.
4. The retired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have higher rating in the wisdom, emotional regulation, health, rational consumption.
5.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shown between the experience 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wisdom.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shown between the experience 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6. College graduates among the elderly in the reflection, emotional regulation, rational consumption, self-growth are higher than the Education beyond junior high school.
7.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shown between wisdom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the higher their wisdom is, the stronger their involvement of LOHAS.
8. The more reflection, diversified experience, the benefits balance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their involvement of LOHAS. Besides, refle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en predicting the extent of LOHAS involvement.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government, and further studi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卜繁裕、宋佳玲、李維真、何所思、林淑玲、林靜宜等(2007)。樂活人
  物誌。台北:文藝復興。
王麗芳(譯)(2007)。箕輪彌生著。樂活一生。台北市:聯經。
林志成(2006)。推展以樂活(LOHAS)為基礎的新生活運動。竹縣文教,
34,1-5。
林歐貴英、郭鐘隆譯(2003)。社會老人學。臺北市:五南。
林振裕(1990)。中老年人力運用與就業服務。中老年人力運用與企
  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 55-70。
林生傳(1999)。教育社會學。高雄:高雄復文。
林姿葶、鄭伯壎(2007)。性別與領導角色孰先孰後?主管—部屬性別配
對、共事時間及家長式領導。中華心理學刊,49(4),433-450。
林佩萱(2009)。老人居住安排與生活滿意度關係城鄉差距之研究。國立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台南市。
池煥德(2010)。台灣LOHAS族群特質。2010年2月25日,取自
  http://140.122.101.121/file/pic/article/content/zi.pdf
朱倩儀 (2003)。智慧的研究取向及其對高齡者智慧發展的啟示。成人教
  育雙月刊,73,20-32。
孟天鈞(2006)。樂活族消費者態度初探及行銷意涵。國立中正大學行銷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少華(2003)。從志工制度談公教退休人力資源利用之研究。南華大學
  非營利事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毓昭(譯)(2007)。木村麻紀著。全球樂活潮。台北:晨星。
李奇玟(2010)。台南縣越南籍婦女教育課程參與、生活適應對幸福感之
   影響。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南縣。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
260-299。
何宜純(2009)。高中生人格特質、學校生活適應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光亞、謝維玲(譯)(2006)。樂活誌。台北:野人文化出版社。(Newkirk,
I., 2004)
吳萬春(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怡瑄(2002)。主題統整教學、教室氣氛、年級及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
  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
  雄市。
吳尚蓉(2008)。樂活主題活動之休閒利益與幸福感。南華大學旅遊事業
  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俊龍(2006)。族群面貌探索—樂活族。2010年10月23日,取自東方
  線上資料庫http://www.isurvey.com.tw/
范鈺楨(2003)。老人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桃園市。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媖如(2007)。生活風格運動:樂活在臺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宜玲(2008)。童話故事中的老人智慧與Erikson生命階段統觀的敘述:
  重返自性的曼陀羅之旅。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張怡(2003)。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
  225-234。
許民忠(2010年12月3日)。賽斯觀點談樂活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
   報,5。2011年3月18日,取自
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5&content_no=127&preview
黃富順(主編)(2004)。高齡學習。台北:五南。
黃富順等著(2006)。成人發展與適應(第三版)。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慧真譯(1995)。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台北:桂冠。
黃國彥、詹火生(1994)。銀髮族之社會資源。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編印。
黃千慈(2003)。空巢期父母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德祥、陳利銘 (2006)。矜智負能 vs 大智若愚:以智慧為師的生命教
  育。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習資訊,23(4),37-44。
陳怡如(2009),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樂活族之日常生活資訊行為。世新
  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明蕾(2004)。智慧的發展與學習。載於黃富順(主編),高齡學習(頁
  133-156)。台北:五南。
陳思宇(2008)。臺南市大學生樂活程度與綠色消費認知、態度、行為之
  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市。
陳慧閔(2007)。台灣生態旅遊的探討:樂活(LOHAS)的觀點。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肇男(2000)。台灣老人之年齡增長與生活滿意。人口學刊,21,37-59。
楊倩蓉(2007)。正解樂活3個迷思:怎樣活,才算樂活?30雜誌網站。
  2009年9月12日,取自:http://forum.30.com.tw/
楊世英、張鈿富與楊振昇(2006)。智彗與領導的關係:探究透過領導展
  現的智慧。教育政策論壇,9(4),123。
楊世英(2008)。智慧的意涵與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9,185-237。
蔡朝偉(2010)。長子長女代間交流對老年人自覺健康狀況之影響-60歲
   以上老年人為例。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
   中市。
劉靜軒(2005)。老人社會大學智慧與生活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游恆山譯(2001)。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盧妍巧(2006)。樂活(LOHAS)理念行銷之初探。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廖仁傑(1999)。台灣地區高齡就業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蕭(2008)。老子的樂活哲學-經典智慧10。台北:圓神。
就業服務法(2009)。
謝佩妤(2009)。國民中學、小學教師智慧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文欽(2006)。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市:心理。
樂國安、韓威、周靜譯(2007)。K. W. Schaie & S. L. Willis著。成人
  發展與老化。台北:五南。
戴耶芳(2007)。從浪漫主義觀點探討社會行銷取向之初探性研究—以7-11
  樂活LOHAS行銷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慧娟、 宋一夫(1999)。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
  相關研究。義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報,1(5), 15-28。
梁世儁(2007)。樂活概念應用於生活用品創意設計之研究。大同大學工 
  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坤良(2004)。小琉球漁村老人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幸福感之研究。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辜慧瑩(2000)。退休調適性別差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梅君(2004),退休研究對中高齡人力資源運用的意義。政大勞動學報,
   3,169-196。


二、西文部分:
Arlin, P. K. (1990). Wisdom: the art of problem finding. In R. J. Sternberg (Ed.),
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p.230-24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delt, M. (2000). Intellectual versus wisdom-related knowledge: The case for
a different kind of learning in the later years of life.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6, 771-789.
Baltes, P. B., & Smith, J. (1990). Toward a psychology of wisdom and its ontogenesis. In R.J. Sternberg (Ed.), 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p. 87-120). New York: Cambridge UnmiversityPress.
Bergen, D. J., & Williams, J. E. (1991). Sex stereotype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visited: 1972-1988. Sex Roles, 24, 413-423.
Chandler, M. J., & Holliday, S. (1990). Wisdom in a postapocalypic age. In
R.Sternberg (Ed.), 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velopment(pp.121-141).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ayton, V. P. & Birren, J. E. (1980). The development of wisdom across the
life-span: A reexamination of an ancient topic. In P. B. Baltes & O. G.Brim (Eds). 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pp. 103-135). New York:Academic Press.
Cantor, H. (1983). The informal support system: Its relevance in the informal
support system. Research on Aging, 1, 434-463.
Dietrich, A. (2007). The optimal age to start a revolution.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41, 54-74.
Everage Laura.(2002). Understanding the LOHAS Lifestyle. Gourmet Retailer,
  Issue 10.
Paul H.Ray & Sherry Ruth Anderson(2000). 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 Three Rivers Press.
Piaget, J. (1972). 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Inc.
Sternberg, R. J. (1990) . 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2003). Wisdom,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synthesized.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y, P. H., & Anderson, S. R. (2000). The culture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Webster J. D. (2003).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a self-assessed wisdom scale.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0(1), 13-22.
Yang, S. Y. (2000) . Conceptions of Wisdom among Taiwanese Chinese.
Unpu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6152022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2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詹志禹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鐘巧如zh_TW
dc.creator (作者) 鐘巧如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九月-2013 15:27:23 (UTC+8)-
dc.date.available 5-九月-2013 15:27:2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九月-2013 15:27:23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6152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45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15202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高齡者智慧與樂活程度相關情形。本研究透過閱讀文獻、分析與建立研究理論架構後,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調查。問卷調查樣本以台灣地區之中高齡者為研究對象,有效樣本共313份,研究工具包括編修之「中高齡者智慧量表」、「中高齡者樂活程度量表」。
  本研究統計方法為描述性統計、Cronbach’s α 信度係數、因素分析、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討論後,獲致研究發現,並據此得出以下結論:
一、 中高齡者智慧的內涵包括反思、情感調節、豐富多樣的經驗、利益平衡。
二、 中高齡者樂活程度內涵包括環保永續、身體安康、自我成長、理性消費、關懷平等。
三、 中高齡者年齡與智慧無關;年齡亦與樂活程度無關。
四、 已經退休之中高齡者在智慧、情感調節、身體安康、理性消費得分均較高。
五、 社會參與經驗程度與智慧、樂活程度呈現正相關。
六、 研究所學歷之中高齡者在反思、情感調節比國中以下學歷得分較高;研究所學歷者,在樂活程度的理性消費、自我成長的表現顯著高於國中以下者。
七、 中高齡者智慧的四因素,與樂活程度五因素呈現正相關,智慧越高,也會有比較高的樂活程度。
八、 越能反思、利益平衡、見多識廣的中高齡者,其樂活程度越高;並且,反思智慧在預測樂活程度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述研究結果與建議供中高齡者、政府單位及未來研究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sdom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wisdom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Questionnaire in this study. 313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in Taiwan.
  The data obtained was analyzed by the statics methods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ronbach’s α coefficient analysis, confirmative factor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tukey‘ posteriori comparison,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shown as below:
1. Essential factors of the wisdom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clude reflection, emotion-regulation, diversified experience, and the benefits balance.
2. Essential factors of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clu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self-growth, rational consumption, equal care.
3. The higher the age, the wisdom is not higher. The higher the age,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is not also higher.
4. The retired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have higher rating in the wisdom, emotional regulation, health, rational consumption.
5.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shown between the experience 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wisdom.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shown between the experience level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6. College graduates among the elderly in the reflection, emotional regulation, rational consumption, self-growth are higher than the Education beyond junior high school.
7. A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shown between wisdom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the higher their wisdom is, the stronger their involvement of LOHAS.
8. The more reflection, diversified experience, the benefits balance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their involvement of LOHAS. Besides, refle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en predicting the extent of LOHAS involvement.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government, and further studie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中高齡者定義與心理發展----------------------13
第二節 中高齡者智慧的發展--------------------------20
第三節 中高齡者樂活的發展--------------------------31
第四節 樂活程度與智慧------------------------------4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49
第二節 研究假設------------------------------------51
第三節 研究對象------------------------------------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55
第五節 中高齡者智慧與樂活程度之現況----------------79
第六節 實施現況------------------------------------81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8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人口變項對智慧和樂活程度的影響-------------85
第二節 中高齡者發展在智慧和樂活程度上之探討-------94
第三節 智慧與樂活程度之關係-----------------------106
第四節 智慧對樂活程度的多元迴歸分析---------------108
第五節 討論---------------------------------------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9
第二節 研究限制-----------------------------------133
第三節 建議---------------------------------------13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40
西文部分---------------------------------------------144
附錄一 中高齡者智慧與樂活程度調查問卷(預試)
附錄二 中高齡者智慧與樂活程度調查問卷(正試)
附錄三 國民中、小學教師智慧量表引用並編修同意書



圖目錄
圖1-1 研究步驟圖---------------------------------------11
圖2-1 Erikson心理社會理論:從「中年期」到「老年期」---15
圖2-2 Sternberg「智慧平衡理論」的歷程模式--------------25
圖3-1 研究架構圖---------------------------------------50
圖3-2 研究進度甘梯圖-----------------------------------82




表目錄
表2-1  文化創造者族群所重視的價值觀念-------------------33
表2-2  美國樂活網對於樂活市場之區分及其年度預估銷售額---36
表2-3  研究者自行整理自陳怡如(2009)以生活風格歸納樂活之內涵-----------------------------------------------39
表2-4  國內樂活相關研究分類表---------------------------43
表2-5  文化創造者測驗-----------------------------------44
表3-1  中高齡者相關社會參與經驗題目---------------------56
表3-2  謝佩妤(2009)所編製之「國民中小學教師智慧量表」部分構面、內容與信度----------------------------------58
表3-3  中高齡者智慧量表預試後之信度值及決策結果---------61
表3-4 中高齡者智慧量表正式問卷修改題目與新題號---------63
表3-5  中高齡者樂活程度量表-----------------------------65
表3-6 中高齡者樂活程度量表預試後之信度值及決策結果-----68
表3-7 中高齡者樂活量表正式問卷修改題目與新題號---------70
表3-8 樣本資料分析結果----------------------72
表3-9 KMO與Bartlett檢定表------------------------------73
表3-10 智慧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74
表3-11 中高齡者智慧量表正式問卷信度、刪題後信度表-------75
表3-12 中高齡者樂活程度之信度值與決策結果---------------76
表3-13  中高齡者智慧現況分析表--------------------------79
表3-14  中高齡者樂活程度現況分析表----------------------80
表4-1  不同性別之中高齡者在智慧與樂活程度變項上的 t 檢定-------------------------------------------------86
表4-2  不同居住安排在智慧與樂活程度及其分向度之描述性統計量-----------------------------------------------89
表4-3  不同居住安排在智慧與樂活程度及其分向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0
表4-4  每月家庭總收入和智慧、樂活程度之相關情形---------91
表4-5  不同健康狀況在智慧與樂活程度及其分向度之描述性統計量-----------------------------------------------92
表4-6  不同健康狀況在智慧與樂活程度及其分向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3
表4-7 年齡與智慧、樂活程度的相關情形-------------------94
表4-8 年齡、健康程度與智慧、樂活程度相關情形-------------95
表4-9 是否退休在智慧、樂活程度及其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量-97
表4-10 是否退休在智慧、樂活程度及其分量表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8
表4-11 中高齡者教育程度與智慧的相關--------------------99
表4-12 中高齡者教育程度與樂活程度的相關----------------100
表4-13 不同教育程度在智慧、樂活程度及其分量表之描述性統計量------------------------------------------------101
表4-14 不同教育程度在智慧、樂活程度及其分量表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3
表4-15 社會參與經驗與智慧、樂活程度相關情形-------------104
表4-16 社會參與經驗各題與智慧、樂活程度的相關情形------105
表4-17 智慧與樂活程度相關情形--------------------------106
表4-18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與樂活程度各向度之相關--------107
表4-19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樂活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9
表4-20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整體樂活程度之迴歸分析係數摘要表----------------------------------------------109
表4-21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身體安康之變異數分析摘要----111
表4-22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身體安康之迴歸分析係數摘要表------------------------------------------------111
表4-23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自我成長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2
表4-24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自我成長之迴歸分析係數摘要--112
表4-25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理性消費之變異數分析摘要----113
表4-26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理性消費之迴歸分析係數摘要--113
表4-27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關懷平等之變異數分析摘要----114
表4-28 中高齡智慧各向度對關懷平等之迴歸分析係數摘要----114
表4-29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環保永續之變異數分析摘要----115
表4-30 中高齡者智慧各向度對環保永續之迴歸分析係數摘要--115
zh_TW
dc.format.extent 1425625 bytes-
dc.format.extent 405374 bytes-
dc.format.extent 51773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2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高齡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智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樂活程度zh_TW
dc.title (題名) 迎接璀璨第三齡─中、高齡者智慧與樂活程度關係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wonderful third 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sdom and the involvement of lohas for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卜繁裕、宋佳玲、李維真、何所思、林淑玲、林靜宜等(2007)。樂活人
  物誌。台北:文藝復興。
王麗芳(譯)(2007)。箕輪彌生著。樂活一生。台北市:聯經。
林志成(2006)。推展以樂活(LOHAS)為基礎的新生活運動。竹縣文教,
34,1-5。
林歐貴英、郭鐘隆譯(2003)。社會老人學。臺北市:五南。
林振裕(1990)。中老年人力運用與就業服務。中老年人力運用與企
  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 55-70。
林生傳(1999)。教育社會學。高雄:高雄復文。
林姿葶、鄭伯壎(2007)。性別與領導角色孰先孰後?主管—部屬性別配
對、共事時間及家長式領導。中華心理學刊,49(4),433-450。
林佩萱(2009)。老人居住安排與生活滿意度關係城鄉差距之研究。國立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班。未出版,台南市。
池煥德(2010)。台灣LOHAS族群特質。2010年2月25日,取自
  http://140.122.101.121/file/pic/article/content/zi.pdf
朱倩儀 (2003)。智慧的研究取向及其對高齡者智慧發展的啟示。成人教
  育雙月刊,73,20-32。
孟天鈞(2006)。樂活族消費者態度初探及行銷意涵。國立中正大學行銷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少華(2003)。從志工制度談公教退休人力資源利用之研究。南華大學
  非營利事業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毓昭(譯)(2007)。木村麻紀著。全球樂活潮。台北:晨星。
李奇玟(2010)。台南縣越南籍婦女教育課程參與、生活適應對幸福感之
   影響。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台南縣。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
260-299。
何宜純(2009)。高中生人格特質、學校生活適應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 統計應用分析。台北:五南。
吳光亞、謝維玲(譯)(2006)。樂活誌。台北:野人文化出版社。(Newkirk,
I., 2004)
吳萬春(2005)。高雄市國中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之調查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怡瑄(2002)。主題統整教學、教室氣氛、年級及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
  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
  雄市。
吳尚蓉(2008)。樂活主題活動之休閒利益與幸福感。南華大學旅遊事業
  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俊龍(2006)。族群面貌探索—樂活族。2010年10月23日,取自東方
  線上資料庫http://www.isurvey.com.tw/
范鈺楨(2003)。老人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桃園市。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媖如(2007)。生活風格運動:樂活在臺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宜玲(2008)。童話故事中的老人智慧與Erikson生命階段統觀的敘述:
  重返自性的曼陀羅之旅。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
  出版,台北市。
張怡(2003)。影響老人社會參與之相關因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3,
  225-234。
許民忠(2010年12月3日)。賽斯觀點談樂活教育。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
   報,5。2011年3月18日,取自
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5&content_no=127&preview
黃富順(主編)(2004)。高齡學習。台北:五南。
黃富順等著(2006)。成人發展與適應(第三版)。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黃慧真譯(1995)。發展心理學—人類發展。台北:桂冠。
黃國彥、詹火生(1994)。銀髮族之社會資源。國立嘉義師範學院編印。
黃千慈(2003)。空巢期父母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黃德祥、陳利銘 (2006)。矜智負能 vs 大智若愚:以智慧為師的生命教
  育。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習資訊,23(4),37-44。
陳怡如(2009),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樂活族之日常生活資訊行為。世新
  大學資訊傳播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明蕾(2004)。智慧的發展與學習。載於黃富順(主編),高齡學習(頁
  133-156)。台北:五南。
陳思宇(2008)。臺南市大學生樂活程度與綠色消費認知、態度、行為之
  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市。
陳慧閔(2007)。台灣生態旅遊的探討:樂活(LOHAS)的觀點。臺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肇男(2000)。台灣老人之年齡增長與生活滿意。人口學刊,21,37-59。
楊倩蓉(2007)。正解樂活3個迷思:怎樣活,才算樂活?30雜誌網站。
  2009年9月12日,取自:http://forum.30.com.tw/
楊世英、張鈿富與楊振昇(2006)。智彗與領導的關係:探究透過領導展
  現的智慧。教育政策論壇,9(4),123。
楊世英(2008)。智慧的意涵與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9,185-237。
蔡朝偉(2010)。長子長女代間交流對老年人自覺健康狀況之影響-60歲
   以上老年人為例。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碩士班。未出版,台
   中市。
劉靜軒(2005)。老人社會大學智慧與生活滿意度相關之研究。國立中正
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游恆山譯(2001)。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盧妍巧(2006)。樂活(LOHAS)理念行銷之初探。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廖仁傑(1999)。台灣地區高齡就業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蕭(2008)。老子的樂活哲學-經典智慧10。台北:圓神。
就業服務法(2009)。
謝佩妤(2009)。國民中學、小學教師智慧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文欽(2006)。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市:心理。
樂國安、韓威、周靜譯(2007)。K. W. Schaie & S. L. Willis著。成人
  發展與老化。台北:五南。
戴耶芳(2007)。從浪漫主義觀點探討社會行銷取向之初探性研究—以7-11
  樂活LOHAS行銷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湯慧娟、 宋一夫(1999)。老年人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心理幸福滿足感之
  相關研究。義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報,1(5), 15-28。
梁世儁(2007)。樂活概念應用於生活用品創意設計之研究。大同大學工 
  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蔡坤良(2004)。小琉球漁村老人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幸福感之研究。
  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辜慧瑩(2000)。退休調適性別差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
   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劉梅君(2004),退休研究對中高齡人力資源運用的意義。政大勞動學報,
   3,169-196。


二、西文部分:
Arlin, P. K. (1990). Wisdom: the art of problem finding. In R. J. Sternberg (Ed.),
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p.230-243).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delt, M. (2000). Intellectual versus wisdom-related knowledge: The case for
a different kind of learning in the later years of life.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6, 771-789.
Baltes, P. B., & Smith, J. (1990). Toward a psychology of wisdom and its ontogenesis. In R.J. Sternberg (Ed.), 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pp. 87-120). New York: Cambridge UnmiversityPress.
Bergen, D. J., & Williams, J. E. (1991). Sex stereotypes in the United States revisited: 1972-1988. Sex Roles, 24, 413-423.
Chandler, M. J., & Holliday, S. (1990). Wisdom in a postapocalypic age. In
R.Sternberg (Ed.), 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velopment(pp.121-141).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ayton, V. P. & Birren, J. E. (1980). The development of wisdom across the
life-span: A reexamination of an ancient topic. In P. B. Baltes & O. G.Brim (Eds). 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pp. 103-135). New York:Academic Press.
Cantor, H. (1983). The informal support system: Its relevance in the informal
support system. Research on Aging, 1, 434-463.
Dietrich, A. (2007). The optimal age to start a revolution.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41, 54-74.
Everage Laura.(2002). Understanding the LOHAS Lifestyle. Gourmet Retailer,
  Issue 10.
Paul H.Ray & Sherry Ruth Anderson(2000). 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 Three Rivers Press.
Piaget, J. (1972). 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Inc.
Sternberg, R. J. (1990) . 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berg, R. J. (2003). Wisdom,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synthesized.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y, P. H., & Anderson, S. R. (2000). The culture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Webster J. D. (2003).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a self-assessed wisdom scale.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0(1), 13-22.
Yang, S. Y. (2000) . Conceptions of Wisdom among Taiwanese Chinese.
Unpu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Yale University.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