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芳明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廖任彰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Liao, Jen Cha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廖任彰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Liao, Jen Cha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0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9-Sep-2013 11:18:27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9-Sep-2013 11:18:27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9-Sep-2013 11:18:27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09391200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606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3912003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9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論文題目為《尉天驄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結構上析分為七章,第一章「緒論」,首先說明研究動機,其次對研究題目、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逐一界定。第二章「尉天驄早期的文學活動」,沿著生平與經歷介紹,試圖清晰早年尉天驄與現代主義文學接觸的軌跡,透過分析其少作,驗證尉天驄對現代主義美學的接納程度,試圖探索出尉天驄參與運動的起點。第三章「尉天驄與現代主義的接軌─革新《筆匯》,《筆匯月刊革新號》」,道出尉天驄投身運動的沿革,闡述《筆匯月刊革新號》發刊的時空背景,勾勒其所實踐的理想藍圖,以比較同時期同性質之刊物,論斷時代價值。第四章「尉天驄之現代主義文學研究與創作」,筆者試圖透過解讀尉天驄的論文與評論,歸納其對現代主義文學的主張,並且採取貼近閱讀,以分析詩作與小說呈現尉天驄的藝術高度,兼以檢驗主張與實踐是否產生落差。第五章「尉天驄對現代主義文學的反思─從現代過渡到寫實的《文學季刊》與《文學双月刊》」,介紹尉天驄所主導的第二波現代主義文學傳播,澄清向來對刊物的誤解,透過量測與《現代文學》的距離,凸顯個別價值,達到經緯文學史座標的目的。除此,強調刊物的過度色彩,檢視尉天驄與所屬文學集團之現代主義文學觀的轉變,為接下來全面揚棄現代主義預作伏筆。第六章「尉天驄與現代主義文學的訣別」,利用文學的內外緣發展與時局的困頓,建構出對批判平臺─《文季季刊》─的論述,並且延伸時空軸線至鄉土文學論戰,見證尉天驄與現代主義文學的決裂,完整尉天驄對現代主義文學運動的參與歷程。第七章則為結論。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01 前 言 花開的反思 …………………………………………………… 01 第一節 文本閱讀與研究呈現的落差 ………………………………… 04 第二節 研究界定 ……………………………………………………… 07 一、題目釋義 ………………………………………………… 07 二、研究範圍 ………………………………………………… 09 三、研究目的、方法 ………………………………………… 12 第二章 尉天驄早期的文學活動…………………………………………… 14 第一節 流亡的文學旅程 ……………………………………………… 15 第二節 接觸現代主義文學 …………………………………………… 20 第三節 尉天驄早期的創作風格 ……………………………………… 26 第三章 尉天驄與現代主義的接軌─革新《筆匯》,《筆匯月刊革新號》 ……………………………………………………………………… 31 第一節 那樣的日子─《筆匯月刊革新號》的創刊背景…………… 33 第二節 不斷地追尋─《筆匯月刊革新號》的理想實踐…………… 37 一、承襲五四…………………………………………………… 37 二、革故鼎新…………………………………………………… 41 (一)刊物形式的革新 ………………………………………… 41 (二)文學觀念的革新 ………………………………………… 45 三、關懷現實…………………………………………………… 49 第三節 中心?邊緣?《筆匯月刊革新號》的時代位置…………… 54 第四章 尉天驄之現代主義文學研究與創作……………………………… 60 第一節 「筆匯」時期尉天驄之文學研究與文學創作……………… 61 一、文學研究…………………………………………………… 61 二、文學創作…………………………………………………… 65 (一)新詩 ……………………………………………………… 65 (二)小說 ……………………………………………………… 66 第二節 到梵林墩去之前─《筆匯月刊革新號》停刊後的文學研究 74 第三節 談到梵林墩去的人─尉天驄現代主義小說之評論 ………… 78 第四節 走過梵林墩─〈唐倩回台灣〉……………………………… 100 第五章 尉天驄對現代主義文學的反思─從現代過渡到寫實的 《文學季刊》與《文學双月刊》…………………………………… 107 第一節 從純創作到綜合性文學─《文學季刊》與《文學双月刊》的 刊物性質 …………………………………………………… 109 第二節 雜揉現代與寫實─《文學季刊》與《文學双月刊》的文學路 線 …………………………………………………………… 112 第三節 《文學季刊》與《文學双月刊》於現代主義文學運動中的具 體表現 ……………………………………………………… 118 一、批判性接受的編輯立場…………………………………… 118 二、體現寫實精神的創作傾向………………………………… 122 三、培育小說新銳的提攜理念………………………………… 140 第四節 探析《文學季刊》在臺灣文學史的位置 …………………… 149 第六章 尉天驄與現代主義文學的訣別 …………………………………… 162 第一節 尉天驄訣別現代主義 ………………………………………… 162 一、國際現實的衝擊…………………………………………… 163 二、對現代主義的覺察………………………………………… 166 三、受日據時期臺灣文學的影響……………………………… 169 第二節 批判現代主義的文學場域─《文季季刊》………………… 174 一、《文季季刊》與「唐文標事件」………………………… 174 二、《文季季刊》的文學實踐………………………………… 178 (一)對現代主義文學的批判……………………………… 179 (二)當代中國作家的考察………………………………… 185 (三)日據時期臺灣文學的介紹…………………………… 192 三、鄉土文學論戰……………………………………………… 198 (一)現代主義與鄉土文學運動…………………………… 198 (二)尉天驄與鄉土文學論戰……………………………… 203第七章 結論 ……………………………………………………………… 213 附錄(一)論文參考資料……………………………………………………… 219附錄(二)尉天驄之編、撰文本彙整………………………………………… 228附錄(三)尉天驄訪談 ……………………………………………………… 245附錄(四)尉天驄生平暨創作大事紀 ……………………………………… 264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120584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2003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尉天驄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現代主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現代主義文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現代主義文學運動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尉天驄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運動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無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尉天驄編、撰之文本資料(一)期刊雜誌尉天驄等主編:《筆匯月刊革新號》第1卷第1期-第2卷11.12期(臺北市:筆匯月刊社,1959.05.04.-1961.11.20)。尉天驄等主編:《文學季刊》第1期─第10期(臺北市:文學季刊社1966年10月10日─1970年2月15日)。尉天驄等主編:《文學雙月刊》第1期─第2期(臺北市:文學雙月刊社1971年1月15日─1971年4月15日)。尉天驄等主編:《文季季刊》第1期─第3期 (臺北市:文季雜誌社,1973年8月10日─1974年8月)。(二)作品集尉天驄:《到梵林墩去的人》(臺北市:大林書店,1970年12月)。尉天驄:《文學札記》(臺南市:新風出版社,1971年12月)。尉天驄:《眾神》(臺北市:遠行出版社,1976年3月)。尉天驄:《天窗集》(臺中市:藍燈文化出版公司,1976年3月)。尉天驄:《路不是一個人走得出來》(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5月)。尉天驄:《民族與鄉土》(臺中縣:慧龍文化有限公司,1979年1月)。尉天驄:《第二次大戰後台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市:帕米爾書店,1992年4月)尉天驄:《棗與石榴》(臺北市: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2月)。(三)選編集尉天驄選編:《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市:遠流.長橋聯合發行部,1978年4月)。尉天驄選編:《燃燒的年代─唐文標懷念集》(臺北市:帕米爾書店,1986年6月)。尉天驄等編選:《總是無法忘卻》(臺北市:圓神出版社,2005年3月)。尉天驄等編選:《是夢也是追尋》(臺北市:圓神出版社,2005年3月)。尉天驄等編選:《溫馨,在回望之後》(臺北市:圓神出版社,2005年3月)。(四)單篇撰文1.《中國論壇》半月刊尉天驄:〈我的文學生涯(上)〉,《中國論壇》半月刊第17卷第6期(1983年12月25日),頁56-63。尉天驄:〈我的文學生涯(中)〉,《中國論壇》半月刊第17卷第7期(1984年1月10日),頁65-68。尉天驄:〈我的文學生涯(下)〉,《中國論壇》半月刊第17卷第8期(1984年1月25日),頁61-68。尉天驄:〈臺灣文學往何處去?〉,《中國論壇》半月刊18卷第3期(1984年5月10日),頁20-23。尉天驄:〈由飄泊到尋根─工業文明下的台灣新文學〉,《中國論壇》半月刊21卷第1期(1985年10月),頁54-61。後編入李瑞騰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1970-1989)評論卷(壹)》(臺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2.《中外文學》尉天驄:〈浪潮中倒退的必被淹沒〉,《中外文學》第4卷第4期(1975年9月),頁96-117。改題自1964年4月所撰〈在浪潮中倒退的必被淹沒─五四以來的新文化運動〉,後從《中外文學》抽印,與〈對現代主義文藝的考察〉(即刊登於一九七三年八月《文季季刊》第一期之〈幔幕掩飾不了污垢─對現代主義的考察兼評歐陽子的「秋葉」〉)併成《民國以來中國文藝思潮的探討》,將本文列為第一編。3.《INK文學生活誌》尉天驄:〈歲月十帖〉,《INK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8-40期(2006年10月─12月)。後收入《棗與石榴》。尉天驄:〈反省與展望〉,《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回顧與二十一世紀的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06年11月29日)。尉天驄:〈百年冰雪身猶在─記臺靜農先生〉,《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3卷第5期(2007年1月),頁196-203。尉天驄:〈土地的守護者─憶楊逵〉,《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3卷第8期(2007年4月),頁184-189。尉天驄:〈悲憫的笑紋─記王禎和〉,《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3卷第10期(2007年6月),頁198-204。尉天驄:〈燃燒的靈魂─懷念唐文標〉,《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3卷第11期(2007年7月),頁198-203。尉天驄:〈獨步的狼─記失人紀弦〉,《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4卷第2期(2007年10月),頁207-213。尉天驄:〈孤寂的旅程─懷念何欣先生〉,《INK印刻文學生活誌》專欄「回首我們的時代」第4卷第3期(2007年11月),頁202-208。尉天驄:〈理想主義者的蘋果樹─陳映真的旅程〉,《INK印刻文學生活誌》第4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208-214。劉思坊整理:〈知識份子的自我定位─尉天驄對談劉大任〉,《INK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卷第2期(2009年10月),頁90-103。4.《現代詩》季刊尉天驄:〈三二九〉,《現代詩》季刊第2期夏季號(1953年5月),頁27。尉天驄:〈故鄉〉,《現代詩》季刊第3期秋季號(1953年8月),頁53。尉天驄:〈南方輯〉,《現代詩》季刊第12期 (1953年11月),頁154。尉天驄:〈百葉窗〉,《現代詩》季刊第12期 (1953年11月),頁154。尉天驄:〈都市的歌〉,《現代詩》季刊第12期 (1953年11月),頁154。沙陀(尉天驄):〈秋歌〉,《現代詩》季刊第23期 (1959年3月),頁15。5.其它尉天驄:〈論新詩的發展〉,《大學生活》第4卷第9期(1959年1月),頁40-47。尉天驄:〈論中國新詩的發展〉﹐《幼獅文藝》第186號(1969年6月),頁17-24。尉天驄:〈唐倩回台灣〉,《聯合文學》第4卷第2期(1987年12月),頁73-87。尉天驄:〈詩人與同溫層〉,《中央日報》副刊版,1997年11月2日。後收入張素貞主編:《他站成一株永恆的梅─梅新紀念文集》(臺北市:大地出版社,1997年12月),頁139-145。二‧其餘編、撰者之文本資料(一)期刊雜誌(依刊物出刊日期先後排列)自由中國雜誌社編:《自由中國》全二十三卷(臺北市:自由中國社,1949年11月20日─1960年9月1日)。夏濟安主編:《文學雜誌》全8卷(臺北市:文學雜誌社,1956年9月─1960年8月)。文星雜誌編輯委員會主編:《文星》全98期(臺北市:文星雜誌社,1957年11月─1965年12月)。現代文學社編:《現代文學》全51期重刊本(臺北市:現文出版社,1991年12月)。文季雜誌社主編:《文季文學雙月刊》第1卷第1期-第2卷第5期(臺北市:文季雜誌社,1983年4月10日─1985年6月)。(二)專書(依作者姓氏或發行單位首字筆劃多寡排列)王溢嘉編譯:《精神分析與文學》(臺北縣:野鵝出版社,1980年9月)。白先勇:《驀然回首》(臺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白少帆、王玉斌、張恆春、武治純主編:《現代台灣文學史》(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年12月)。台灣作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別冊》(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4年3月)。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印:《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定本),臺北市:行政院文建會,1995年)。向 陽:《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 : A study ofphenomenon of theliterary communication in Taiwan 》(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2001年)。向 陽:《浮世星空新故鄉:臺灣文學傳播議題析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04年)。林書揚等編輯,王乃信等翻譯:《台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年─一九三六年》(全五冊)之第一冊《文化運動史》(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2006年6月)。周策縱原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臺北:龍田出版社,1980年5月)。季 季:《行走的樹─向傷痕告別》(臺北市: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臺北市:新新聞,1995年)。郭紀舟:《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1月)。郭 楓:《老憨大傳》(臺北縣: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2月)。國家圖書館編印:《臺灣文學作家年表與作品總錄1945-2000》(臺北市:國家圖書館,2000年)。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0年)。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著:《臺灣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2月)。黃維樑編著:《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1979年)。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碁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高雄市: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10月)。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再版))。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時報文化版社,1994年)。彭小妍:《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1月)。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臺北市:南天書局復刻,1995年)。廖星橋主編:《外國現代派文學藝術辭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南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0月)。趙知悌編:《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臺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7月)。劉登翰、莊明萱主編:《台灣文學史》第二冊(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京市:現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5月)。劉王瓊:《碭山縣志》,收錄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130號碭山縣志(一)》(臺北市: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4年)。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1年)。蔡念中:《大眾傳播概論》(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1月)橫路啟子:《文學的流離與回歸》(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9年10月)蘇俊吉:《西洋美術史》(臺北市:正文書局,1985年6月)。David Jary & Julia Jary著,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1998年9月)。(三)單篇論文與評論研究(依著者姓氏筆劃由多而少排列)七等生:〈期待白馬卻出現唐倩─陳映真〈唐倩的喜劇〉之變奏〉,收錄於七等生:《離城記》(臺北市: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10月),頁75-85。七等生:〈給安若尼‧典可的三封信〉,《臺灣文藝》96期(1985年9月),頁71-77。王德威:〈張愛玲成了祖師奶奶〉,收錄於王德威著:《小說中國》(臺北市:麥田出版社,1993年),頁337-341。王 拓:〈一步一步踏進現實的世界〉,《出版家》57期(1977年5月) ,頁66-67。王禎和等:〈我們很懷念那段時光〉,《出版家》57期(1977年5月),頁64。王鼎鈞:〈遺恨〉,見王鼎鈞:《短篇小說透視》(臺北市:大江出版社,1969年9月),頁124。白先勇:〈花蓮風土人物誌〉,見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2月),頁1-21。白先勇:〈「現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見歐陽子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第一冊(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5月),頁5-18。白先勇:〈不信青春喚不回─寫在《現文因緣》出版之前〉,見白先勇等箸:《現文因緣》(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頁26-37。田成英:〈社會思潮對馬華文學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大學東亞文學研討會講稿,1997年12月,1997年11月寫成於南京大學。司馬遷:〈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見瀧川龜太郎注:《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7月),頁1065-1071。沈玄廬:〈十五娘〉,收錄在尉天驄等編選:《是夢也是追尋》(臺北市:圓神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頁50-59。吳 浩:〈《文季》研究資料初編〉,《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1期(1990年6月),頁116-130。吳穎萍編:〈台彎文學雜誌評論目錄〉,《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138-151。李瑞騰:〈後期:《文季》研究〉,《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6期(1992年9月),頁44-58。李瑞騰專訪李昂,楊光整理紀錄:〈我的小說是寫給兩千萬同胞看的〉,見《文訊雜誌》(1996年10月),頁72-76。李歐梵:〈浪漫之餘〉,見李歐梵《中西文學的徊想》(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87年)。李歐梵:〈張愛玲─淪陷都會的傳奇〉,見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頁283-317。李 昂:〈洪範版序〉,見李昂:《花季》(臺北市: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4年4月),頁1-3。呂正惠:〈從《筆匯》到《文季》〉,《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43-46。呂正惠:〈七、八十年代台灣現實主義文學的道路〉,《新地文學》1卷2期(1990年6月),頁34-53。余光中:〈文化沙漠中多刺的仙人掌〉,《文學雜誌》第7卷第4期(1959年12月),頁26-32。沈玄廬:〈十五娘〉,收錄於尉天驄等編選:《是夢也是追尋》(臺北市:圓神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頁50-59。宋雅姿:〈人間觀看速寫─專訪雷驤先生〉《文訊雜誌》第242期(2005年12月),頁22-31。宋雅姿:〈一生為文學拚搏─郭楓的冷路與熱情〉,《文訊》第256期(2007年2月),頁12-27。林柏燕:〈從張愛玲的小說看作家地位的論定〉,《文學探索》(臺北市:書目書評,1973年),頁103-108。林欣誼專訪:〈尉天驄細數文壇事筆匯風雲〉《中國時報》,2009年12月18日。林明德:〈懷念王夢鷗教授特輯〉,《文訊》第204期(2002年10月),頁89-92。林瑞明:〈目的與手段之別-試論黃春明與陳映真〉,《成大歷史學報》第25號,(1999年12月),頁321-337。林瑞明:〈《筆匯》的創刊、變革及其影響〉,《戰後初期臺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2003年11月29日)。林麗如:〈豪情不減當年:專訪尉天驄先生〉,《文訊》205期(2001年11月),頁95-98。林巾力:〈西川滿「糞寫實主義」論述中的西方、日本與台灣〉,《中外文學》第34期(2005年12月),頁145-174。岡崎郁子著,葉笛譯:〈劉大任─求新天地於美國的知識分子作家〉,見岡崎郁子著,葉笛 等譯:《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7年1月),頁211-243。邱怡瑄:〈「台灣文學雜誌展」系列座談之四:作家與媒體的關係〉,《文訊》217期(2003年11月),頁109-110。邱貴芬:〈翻譯驅動力下的臺灣文學生產〉,收錄於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頁197-273。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收錄於沙淑芬主編:《鄉土、本土、在地》(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頁87-103。周宏承:〈夜思〉,《現代詩》季刊第2期(夏季號)(1953年5月),頁27。周作人:〈人的文學〉,原載《新青年》第5卷第6期(1918年12月15日)。見趙家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臺北市:業強出版社,1990年),頁193-199。南方朔:〈從張愛玲談到漢奸論〉,見《張愛玲紀念文集─華麗與蒼涼》(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95年11月),頁218-226。侯作珍:〈論紀弦的現代詩運動〉,《臺灣文學評論》第2卷第3期(2002年7月),頁34-46。胡為美:〈在鄉土上掘根─遠景五版代序〉附錄於王禎和:《嫁粧一牛車》(臺北:洪範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頁281-291。施叔青:〈序:仍然跳動的心〉,見施叔青:《完美的丈夫》(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5年3月),頁1-3。施叔青:〈追逐成長〉,見楊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頁177-189。王禎和等:〈我們很懷念那段時光〉,《出版家》第57期(1977年5月),頁64。施 淑:〈鹽屋〉,見李昂:《花季》(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4年4月),頁5-18。思 兼:〈記筆匯月刊〉,《青溪》54期(1971年12月),頁121-128。姚一葦述,許南村記:〈論〈到梵林墩去的人〉〉,參見林淑慧:《藝術的奧秘:姚一葦文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附錄三,頁254-263。姚一葦:〈秋懷禎和〉《中國時報》21版,1990年9月16日。姚一葦:〈《現代文學》與我〉見白先勇等箸:《現文因緣》(臺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頁50-58。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藝術〉,見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2月),頁1-43。唐文標:〈張愛玲雜碎〉,見唐文標編:《張愛玲雜碎》跋(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76年5月),頁157-165。夏志清:〈人的文學〉,收錄於夏志清著:《人的文學》(臺北市: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年3月),頁223-244。夏濟安:〈評「月落」兼論現代小說〉,《文學雜誌》第1卷第2期(1956年10月),頁25-44。郭 楓:〈發刊詞─我們仍然信仰著文學〉,郭楓主編:《新地文學季刊》創刊號(2007年9月),扉頁。張聖誦著,應鳳凰譯:〈臺灣現代主義小說及本土抗爭〉,《臺灣文學評論》第3卷第3期(2003年7月),頁52-76。張誦聖:〈評汪曾祺《寂寞與溫暖》〉,《中國時報》開卷版,1989年3月20日。後收錄於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6月),頁239-248。張 健:〈青春紀事又一章〉,收錄於柯慶明主編:《臺大八十─我的青春夢》(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11月),頁234-243。陳明成:〈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第二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2006年6月4-5日)。陳芳明:〈毀滅與永恆〉,見《張愛玲紀念文集─華麗與蒼涼》(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95年11月),頁227-237。陳芳明:〈二二八事件後的文學認同與戰論〉,《聯合文學》第198期(2001年4月),頁163-175。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頁149-160。陳芳明:〈五○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0期(2001年6月),頁164-176。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8月),頁136-148。陳芳明:〈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42-163。陳芳明:〈歷史的歧見與回歸的歧路〉,收錄於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02年),頁91-107。陳芳明:〈花開冬季〉,《聯合文學》第268期(2007年2月),頁20-25。陳芳明:〈寬容比愛強悍〉,收錄於陳芳明:《昨夜雪深幾許》(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9月),頁74-88。陳芳明:〈作品導讀:笛〉,收錄於陳芳明編著:青少年台灣文庫小說讀本2-《約會》(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12月),頁208-209。陳乃菁:〈柏楊:我只是天真的文化人〉《新台灣新聞周刊》第354期(2003年1月),頁82-84。陳建忠、沈芳序編:〈台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一九二五~二○○三〉,《文訊》213期(2003年7月) ,頁119-137。陳映真:〈試論陳映真〉,收錄於許南村:《知識人的偏執》(臺北市:遠行出版社,1976年12月),頁3-18。陳映真:〈後街─陳映真的創作歷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3年12月19日-23日。陳映真:〈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出版家》57期(1977年5月),頁64。陳映真:〈現代主義底再開發─演出「等待果陀」底隨想〉,收錄於許南村:《知識人的偏執》(臺北市:遠行出版社,1976年12月),頁。71-80陳映真:〈期待一箇豐收的季節〉,收錄於許南村:《知識人的偏執》(臺北市:遠行出版社,1976年12月),頁37-46。陳映真等:〈「艱難的路,咱們一路走來」座談會○1〉,見人間出版社編輯部:《清理與批判》(人間出版社,1998年12月),頁193-215。陳宛茜、賴素鈴:〈名人對談:尉天驄、黃春明〉,《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2007年7月3日。馮子純記錄整理:〈「台灣文學雜誌展」系列座談之一:我們是看什麼雜誌長大的〉,《文訊》215期(2003年9月),頁93-96。馮子純記錄整理:〈「台灣文學雜誌展」系列座談之二:編輯是做什麼的〉,《文訊》216期(2003年10月) ,頁101-104。黃春明等:〈「情義和文學把一代作家凝聚到一起」座談會○2〉,參見人間出版社編輯部:《清理與批判》(人間出版社,1998年12月),頁216-233。凱文‧巴略特作,青春譯:〈七等生早期短篇小說中的哲學、神學與文學理論〉,《臺灣文藝》96期(1985年9月),頁78-90。黃春明:〈王老師,我得獎了〉《聯合報》副刊,1998年9月22日。黃春明:〈黃春明的創作年表〉,見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11月),附錄。曾萍萍:〈《筆匯》概述〉,《文訊》240期(2005年10月),頁78-81。曾萍萍:〈戰城南─分說景美、木柵的《文季》、《三三集刊》、《神州詩刊》〉,《文訊》240期(2005年10月),頁55-59。曾琮璓記錄整理:〈「台灣文學雜誌展」系列座談之五:文學雜誌與台灣文學發展〉,《文訊》217期(2004年1月),頁140-142。楊 照:〈為甚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收錄於沙淑芬主編:《鄉土、本土、在地》(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頁71-86。廖咸浩:〈論陳映真〉,見楊澤編:《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頁171-176。趙知悌:〈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序〉(臺北市:遠景出版社,1976年7月),頁1-13。齊 璜:〈白石老人自述〉,見齊璜口述,張次溪筆錄:《白石老人自述》,(臺北市:藝術圖書公司,1973年9月),頁1-110。劉大任:〈《紅土印象》─自序〉,見劉大任:《紅土印象》(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70年10月),頁1-4。劉春城:「王禎和小說創作年表」,見劉春城:〈一幢房子開始的文學生涯─初讀王禎和〉所附,收錄在王禎和著:《人生歌王》附錄(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4月),頁237-238。劉紀蕙:〈追求娃娃的自戀書寫─評李昂的〈有曲線的娃娃〉〉,《文學台灣》第37期(2001年1月),頁86-92。劉思坊整理:〈知識份子的自我定位─尉天驄對談劉大任〉,《INK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卷第2期(2009年10月),頁90-94。劉延陵:〈水手〉,收錄於尉天驄等編選:《是夢也是追尋》(臺北市:圓神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3月),頁69-70。蔡源煌:〈後設小說的啟示〉,收錄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雅典出版社,1990年7月),頁189-196。蔡源煌:〈存在主義的文學與自我追求〉,收錄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雅典出版社,1990年7月),頁97-104。蔡源煌:〈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收錄於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雅典出版社,1990年7月),頁23-24。應鳳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年代臺灣文學史〉,《文學臺灣》26期(1998年4月) ,頁236-269。應鳳凰:〈人與雜誌的故事─文藝雜誌與臺灣文學主潮〉,《聯合文學》第十七卷第八期(2001年6月),頁17-29。應鳳凰:〈文學出版與文化生產機制〉,《文訊》第188期(2001年6月),頁6-8。應鳳凰:〈五○年代文藝雜誌概況〉,《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28-34。應鳳凰:〈勤寫譯、多參賽、砥礪文友─鍾肇政與五○年代文學運動〉,《文訊》第213期(2003年7月),頁141-143。應鳳凰:〈五○年代文學圖書的生產與特色─兼談個人的搜集經驗〉,《文訊》第214期(2003年8月),頁37-41。鍾肇政:〈台灣作家全集總序─血淚的文學、掙扎的文學─七十年台灣文學發展縱橫談〉,見台灣作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台灣作家全集─短篇小說卷─別冊》(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3月),頁1-38。(四)學位論文洪珊慧:《性.女性.人性:李昂小說研究:李昂小說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徐秀慧:《黃春明小說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陳全得:《台灣《現代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9年)。藍博堂:《臺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羅秀菊:《《文季》文學史地位之探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廖瑛瑛:《反抗權威與認同危機─七等生和《文學季刊》文人集團的交往及決裂》(嘉義:南華大學中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五)網路資料施正鋒:〈和平研究與和平教育〉,網址:http://ws2sun.ndhu.edu.tw/~cfshih/seminar/20030910/20030910.htm〈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網〉,網址:http://www.hs.ntnu.edu.tw/2003web/code.phps=spirit&url=1&id=5&p=hshistory/grahis-2.html〈尉屯在線〉,網址:http://www.yutun.net/〈碭山縣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網址: http://www.dangshan.gov.cn/dsxnews/News_View.asp?NewsID=22〈1947-1990年來台灣發生的主要政治事件〉,網址:http://big5.huaxia.com/TaiWanShiChuang/TaiWan/ZhengZhiShiJian/GBK/6113.html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