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童真小說研究
A Study of Tong Zhen`s Fiction
作者 詹馨怡
Chan ,Sin Yi
貢獻者 陳芳明
詹馨怡
Chan ,Sin Yi
關鍵詞 童真
五0年代女性小說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9-Sep-2013 11:19:13 (UTC+8)
摘要 在觀看五○年代女作家的資料時,有一個女作家的名字不斷地與這些作家並列,在當時重要的報章雜誌,也很容易看到她的作品,但是她的作品似乎一直不受重視,雖然作品有極佳的質量,甚至到了最近還有出版社幫她出版自選集,但是卻只是引起一點點波瀾又繼續沉寂下去。而她的作品雖然多產且頗受歡迎,但是到了現代卻籍籍無名;雖然許多作家對她頗有讚譽,到了現代她的名字卻不再被提起;而提到她的生平與經歷,能尋覓到的資料少得可憐,對大部分研究台灣文學的學者而言,她似乎是一個尚未解開的謎團,她就是本文中所要論述的作家--童真。

童真作品並不算少,雖然文史哲出版社在2005年幫童真出版了一套七本的自選集,但也只佔了童真所有作品中不到二分之一,其餘在五、六○年代出版的作品,及散逸在雜誌、報紙中的作品,都需要再經過整理。雖然這是一件繁雜且龐大的工程,但是童真的作品在五○年代中確實有其獨特性,且其作品已經脫離反共懷鄉的範疇,並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到台灣社會的脈動、女性地位與心理的變遷等等現在文學研究中極重要的主題。因此筆者希望能藉由對童真作品的研究,挖掘出五○年代女性文學嶄新的一頁。
參考文獻 一、 作家文本:

(一)已出版之文本:

童真:《廢墟中的花朵=Adventures is two world》,(臺北市:中與文學 1952年)
童真:《古香爐》,(高雄:大業出版社 1958年)
童真:《翠鳥湖》,(臺北市:自由中國出版社 1958年)
童真:《黑煙》,(臺北市:明華出版社 1960年)
童真:《相思溪畔》,(香港:環球出版社 1962年)
童真:《紅與綠》,(香港:虹霓出版社 1962年)
童真:《黛綠的季節》,(香港:友聯出版社 1962年)
童真:《懸崖邊的女人》,(香港:鶴鳴出版社 1963年)
童真:《爬塔者》,(臺北市:復興出版社 1963年)
童真:《愛情道上》,(高雄:大業出版社 1963年)
童真:《霧中的足跡》,(高雄:長城出版社 1963年)
童真:《彩色的臉》,(臺中市:光啟出版社 1965年)
童真:《車轔鱗》,(臺中市:光啟出版社 1967年)
童真:《夏日的笑》,(高雄:長城出版社 1969年)
童真:《寂寞街頭》,(臺北市:立志出版社 1969年)
童真:《寒江雪》,(臺北市:立志出版社 1970年)
童真:《樓外樓》,(臺北市:華欣出版社 1974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樓外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花之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寂寞街頭》,(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離家的女孩》,(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車轔轔》,(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寒江雪》,(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樓外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霧中的足跡》,(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二)刊載於期刊中之文本:

童真:〈大雪天〉,《文藝創作》,第13期 ,1952年5月
童真:〈生路〉,《文藝創作》,第22期,1953年2月
童真:〈喜訊〉,《中國一周》,第153期 ,1953年3月
童真:〈自由天地的一角〉,《文藝創作》,第33期,1954年1月
童真:〈圈套〉,《文藝創作》,第55期,1955年1月
童真:〈疤痕〉,《幼獅文藝》,第四卷第一期,1956年2月
童真:〈引力〉,《幼獅文藝》,第四卷第五期,1956年6月
童真:〈潛敵〉,《文藝創作》,第67期,1956年10月31日
童真:〈秘密〉,《幼獅文藝》,第五卷第四期,1956年11月
童真:〈春回〉,《自由中國》,第十六卷第五期,1957年
童真:〈熄滅了的星火〉,《自由中國》,第十六卷第十期,1957年
童真:〈翠鳥湖〉,《自由中國》,第十七卷第六期~第十七卷第十期,1957年
童真:〈恩人〉,《文學世界》,第十九期 ,1957年
童真:〈古香爐〉,《文學雜誌》,二卷二期,1957年4月2日
童真:〈清溪水慢慢流〉,《中國學生周報》第277期, 1957年11月8日
童真:〈清溪水慢慢流〉,《中國學生周報》第278期 ,1957年11月9日
童真:〈榕林〉,《祖國週刊》,第二十卷第十二期 ,1957年12月23日
童真:〈黑煙〉,《中國學生周報》第288期 ,1958年1月24日 童真:〈黑煙〉,《中國學生周報》第289期,1958年1月31日
童真:〈梅老師〉,《自由中國》,第十九卷第九期,1958年
童真:〈穿越荒野的女人〉,《文星》,第一卷第四期, 1958年2月5日
童真:〈宮殿〉,《文學雜誌》,第三卷第四期 ,1958年2月20日
童真:〈穿越荒野的女人〉,《文星》,第一卷第五期, 1958 年3月5日
童真:〈老人與船〉,《中國學生周報》第315期 ,1958年8月1日
童真:〈老樹濃蔭〉,《中國學生周報》第325期,1958年10月10日
童真:〈後台上〉,《暢流半月刊》,第十八卷第十期,1959年1月1日
童真:〈父子之間〉,《中國學生周報》第388期,1959年1月9日
童真:〈後台 下〉,《暢流半月刊》,第十八卷第十一期,1959年1月16日
童真:〈倒了的偶像〉,《文學世界》,第二十二期 ,1959年3月
童真:〈溪畔〉,《文學雜誌》,第六期第三卷 ,1959年5月20日
童真:〈莉莉與松松〉,《中國學生周報》第357期,1959年5月22日
童真:〈手〉,《自由中國》,第二十一卷第八期,1959年
童真:〈歸宿〉,《暢流半月刊》,第二十卷第二期,1959年9月1日
童真:〈湖畔心影〉,《文壇季刊》,第五號,1959年10月10日
童真:〈含淚的微笑〉,《中國學生周報》第382期,1959年11月13日
童真:〈苦果〉《中國學生周報》第391期,1960年1月15日
童真:〈午夜心聲〉,《文壇季刊》,第六號,1960年5月1日
童真:〈大街〉,《幼獅文藝》,第十三卷第五期,1960年11月
童真:〈晚風〉,《中國學生周報》第470期, 1961年7月21日
童真:〈拾穗〉,《中國學生周報》第492期 ,1961年12月22日
童真:〈小天地〉,《中國學生周報》第512期 ,1962年5月11日
童真:〈水上絃聲〉,《文學世界》,夏季號第6卷第2期, 1962年6月
童真:〈化石〉,《中國學生周報》第547期, 1963年1月11日
童真:〈紳士與淑女〉,《華僑文藝》,第2卷第5期4月號,1963年4月1日
童真:〈不如歸〉,《中國學生周報》第578期 ,1963年8月16日
童真:〈石階〉,《中國學生周報》第605期 ,1964年2月21日
童真:〈潮流〉,《中國學生周報》第 640期,1964年10月23日
童真:〈再見,美妮!〉,《中國學生周報》第665期,1965年4月16日
童真:〈晨曲〉,《中國學生周報》第690期,1965年10月8日 童真:〈黑煙〉,《中國學生周報》第691期 ,1965年10月15日
童真:〈夏日的笑〉,《幼獅文藝》,第25卷第3期連載至第27卷第1期, 1966
年9月至1967年7月
童真:〈雲中池〉,《現代學苑》,第五卷第六期,1966年6月
童真:〈那道白光〉,《純文學》,第一卷第一期,1967年1月1日
童真:〈都市有一千張嘴〉,《純文學》,第四卷第六期,1968年12月9日
童真:〈雲天之下〉,《中央月刊》,第一卷第七期,1969年5月
童真:〈僅有的快樂時光〉,《純文學》,第八卷第三期, 1970年9月
童真:〈你去不去呢,林青?〉,《幼獅文藝》,第三十二卷第十一期, 1970年11月
童真:〈我的日子好長〉,《純文學》,第十卷第三期,1971年9月
童真:〈線與線之間〉,《純文學》,第十一卷第一期,1972年1月
童真:〈溫煦的陽光〉,《中央月刊》,第五卷第三期 ,1973年1月
童真:〈風的故事〉,《幼獅文藝》,第三十七卷第二期,1973年2月
童真:〈搬家、車禍、愛情〉,《幼獅文藝》,第四十卷第二期 ,1974年8月


(三)刊載於報紙中之文本:

童真譯:〈村長麥爾侯爵〉,《聯合報/08版》,1951年12月10日
童真譯:〈短劍仇〉,《聯合報/08版》,1951年12月18日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一)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5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二)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6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三)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7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四)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8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媽媽和她的銀行存款〉,《聯合報/06版》,1952年6月25日
童真:〈駝老伯〉,《聯合報/06版》,1955年3月10日
童真:〈出獄以後〉,《聯合報/06版》,1955年6月12日
童真:〈斷腿的人〉,《聯合報/06版》,1955年7月25日
童真:〈慧眼童心〉,《聯合報/06版》,1955年8月18日
童真:〈弄巧成拙〉,《聯合報/06版》,1955年10月23日
童真:〈錶的故事〉,《聯合報/06版》,1955年11月2日
童真:〈此恩綿綿〉,《聯合報/06版》,1955年12月9日
童真:〈訂婚之時〉,《聯合報/06版》,1956年5月12日
童真:〈虹與橋(一)〉,《聯合報/06版》,1956年8月9日
童真:〈虹與橋(二)〉,《聯合報/06版》, 1956年8月10日
童真:〈虹與橋(三)〉,《聯合報/06版》,1956年8月11日
童真:〈虹與橋(四)〉,《聯合報/06版》,1956年8月12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一)〉,《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1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二)〉,《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2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三)〉,《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3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四)〉,《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4日
童真:〈助人者〉,《聯合報/06版》,1957年2月13日
童真:〈助人者續〉,《聯合報/06版》,1957年2月14日
童真:〈幸福的病〉,《聯合報/06版》,1957年12月15日
童真:〈手杖〉,《聯合報/07版》,1958年10月26日
童真:〈距離〉,《聯合報/07版》,1960年10月19日
童真:〈愛情道上〉,《中華日報副刊》,1962年11月6日連載至1963年1月24日
童真:〈綠坪〉,《新生報副刊》,1962年1月21日連載至1962年2月26日
童真:〈黑夜的影子〉,《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65年4月4日
童真:〈再見,美妮!〉,《中國時報》,1965年8月1日
童真:〈山遠.山近〉,《聯合報/03版》 ,1965年2月2日
童真:〈車轔轔〉,《新生報副刊》,1966年5月22日連載至8月8日
童真:〈寂寞街頭〉,《新生報副刊》,1968年6月27日連載至1969年11月6日
童真:〈寒江雪〉,《中華日報副刊》,1969年10月22日連載至1970年5月19日
童真:〈純是煙灰〉,《聯合報/03版》,1972年2月17日
童真:〈純是煙灰〉,《聯合報/03版》,1972年2月18日
童真:〈白色的祭壇〉,《中華日報副刊》,1974年8月22日連載至12月9日

(四)作者自述與雜記

童真:〈一個熱誠的年輕朋友〉,《中國學生周報》第589期 ,1963年11月1日
童真:〈童真〉,《青溪雜誌》,1971年11月01日,頁135-140
童真:〈從我的鄉居生活談起〉,《聯合報》第十二期 ,1977年12月21日
童真:〈我的創作之旅—一次小小的勝利〉,《文訊》第二十八期, 1987年2月,頁216-222
童真:〈又是另一個全新的開始〉,《文訊》第246期,2006年4月,頁38-41
童真:〈遊蕩於夢與現實之間〉,《文訊》第253期 2,007年11月,頁19-22
童真:一位「一生都在都在追求美」的友人〉〈光彩永不滅的真珠—艾雯紀念特輯〉,《文訊》第288期,2009年10月,頁54-56

二、 相關文本與論著:(以下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0與八0的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編:《婦女創作集全七冊》,(臺北市: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 1956年)
西蒙.波娃著,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
林海音:〈流水十年間-主編聯副雜億〉,《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 史料篇》,(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
林海音:《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封德屏編:《聯珠綴玉—十一位女作家的筆墨生涯》,(台北:文訊出版社,1988年 )
夏祖麗:《她們的世界》,(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
夏祖麗:《握筆的人:當代作者訪問記》,(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7年)
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地表》,(台北:時報文化 1993年初版)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臺北:揚智文化出版,2003年2月)
郭良蕙:《台北一九六○》,(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遙遠的路》,(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四月的旋律》,(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她們的故事》,(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心鎖》,(台北市:九歌出版社,2002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輝出版社,2000年10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廖冰凌:《尋覓「新男性」--論五四女性小說中男性形象書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聶華苓:《一朵小白花》,(台北市:大林出版社,1980年)
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台北市:大林出版社,1974年)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年)
聶華苓:《千山外水長流》,(香港:友聯,1985年)
樊洛平:《當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應鳳凰:《張道藩《文藝創作》與台灣五0年代文壇》,(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應鳳凰:《「反共+現代」: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五0年代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1999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年再版)

三、 單篇論文/期刊論文:(以下作者依筆畫順序排列)

王鈞:〈童真女士的兩本書〉,《自由青年》第十九卷第十期 ,1958年5月16日,頁10-11
司馬中原:〈論童真〉,《童真自選集:霧中的足跡》,2005年,頁1-10
老松:〈車轔轔〉,《現代學苑》第4卷第7期 ,1967年07月10日 ,頁298
老松:〈夏日的笑〉,《現代學苑》,1969年5月10日
江寶釵:〈重省五0年代臺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東華漢學》第3期, 2003年5月,頁319-347
呼嘯:〈沈默耕耘的女作家——童真〉,《文藝生活》,1950年12月25日
林楓:〈評愛情道上〉,《婦友》第110期,1963年10月31日,頁21-23
林麗如:〈時代的顯影—專訪童真女士〉,《文訊》第244期, 2006年2月,頁20-27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 《中外文學》第二十八卷第四期 ,1999年9月
侯健:《琉璃牆-副聯三十年文學大系》,1981年,頁36-37
夏祖麗:〈童真利用廚房時光讀書〉,《吾愛吾家》,1981年01月,頁34-35
張茲棟:〈樓外樓讀後〉,《中華文藝》第八卷第四期, 1970年,頁101-102
張瑞芬:〈琦君散文及五0、六0年代女性創作位置〉,《台灣文學學報》第六期,2005年2月,頁121-158
梅家玲:〈性別VS.家國:五0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五期, 2001年11月,頁31-68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 ,2001年5月,頁148-160
陳芳明:〈五0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0期 ,2001年6月,頁164-177
陳康芬:〈「中國文藝協會」社群與戰後台灣五0年帶反共文學機制的形成〉,《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期刊》第六期 ,2004年7月,頁153-172
陳康芬:〈戰後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藝論述的政治觀〉,《中國文化月刊》第302期,2006年2月,頁89-113
趙琦:〈人性的花朵—讀童真短篇小說集「古香爐」,《中國憲兵》,1958年7月,頁37
慕容婕:〈文壇女隱士童真〉,《婦友月刊》,1961年7月

四、 學術論文:(以下依照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王明月:《林海音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周秀紋:《聶華苓自傳性小說硏究 : 從"失去的金鈴子""桑靑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出發》,(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2010年)
徐筱薇:《戰後台灣現代主義思潮之出發—以《自由中國》、《文學雜誌》為分析場域》,(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胡芳琪:《一九五0年代台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6年)
唐玉純:《反共時期的女性書寫策略—以「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6月)
蔡芳玲:《一九四九年前後遷台作家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
秦慧珠:《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0年)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學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06年)
黃瑞珍:《五十年代的孟瑤》,(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2006年)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6年7月)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9年)
顏安秀:《《自由中國》文學性研究—以文藝欄小說為探討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戴華萱:《台灣五0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7年)
鍾欣怡:《郭良蕙婚戀小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3912025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202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芳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詹馨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an ,Sin Y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詹馨怡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 ,Sin Yien_US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Sep-2013 11:19:13 (UTC+8)-
dc.date.available 9-Sep-2013 11:19: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Sep-2013 11:19:1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391202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608-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91202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觀看五○年代女作家的資料時,有一個女作家的名字不斷地與這些作家並列,在當時重要的報章雜誌,也很容易看到她的作品,但是她的作品似乎一直不受重視,雖然作品有極佳的質量,甚至到了最近還有出版社幫她出版自選集,但是卻只是引起一點點波瀾又繼續沉寂下去。而她的作品雖然多產且頗受歡迎,但是到了現代卻籍籍無名;雖然許多作家對她頗有讚譽,到了現代她的名字卻不再被提起;而提到她的生平與經歷,能尋覓到的資料少得可憐,對大部分研究台灣文學的學者而言,她似乎是一個尚未解開的謎團,她就是本文中所要論述的作家--童真。

童真作品並不算少,雖然文史哲出版社在2005年幫童真出版了一套七本的自選集,但也只佔了童真所有作品中不到二分之一,其餘在五、六○年代出版的作品,及散逸在雜誌、報紙中的作品,都需要再經過整理。雖然這是一件繁雜且龐大的工程,但是童真的作品在五○年代中確實有其獨特性,且其作品已經脫離反共懷鄉的範疇,並可以從他的作品中,看到台灣社會的脈動、女性地位與心理的變遷等等現在文學研究中極重要的主題。因此筆者希望能藉由對童真作品的研究,挖掘出五○年代女性文學嶄新的一頁。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童真小說研究 頁碼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探討……………………………………………………………………………………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0
第四節 論文結構…………………………………………………………………………………14

第二章 童真的創作歷程………………………………………………………………………21
第一節 創作的出發點—1951~1955………………………………………………22
第二節 創作成熟期—1956~1962… ………………………………………………31
第三節 創作的豐收與結束—1963~2005………………………………………36

第三章 童真小說書寫的在地化歷程……………………………………………………44
第一節 與大陸家鄉的對話………………………………………………………………… 45
第二節 與當時政治環境的對話……………………………………………………………60
第三節 與當代台灣社會與環境的對話………………………………………………72

第四章 小說中的女性書寫………………………………………………………………………105
第一節 新時代女性的兩難處境……………………………………………………………105
第二節 母親形象的轉換……………………………………………………………………… 119
第三節 獨身、失婚女性與第三者…………………………………………………… …139

第五章 小說中的男性書寫…………………………………………………………………………155
第一節 溫和的父親………………………………………………………………………… …… 156
第二節 需要扶助的男性…………………………………………………………………… ……168
第三節 老人與少年的形象…………………………………………………………………… 176

第六章 結論…………………………………………………………………191

附錄﹝一﹞參考書目………………………………………………………… 202

附錄﹝二﹞童真大事記……………………………………………………… 210
zh_TW
dc.format.extent 269219 bytes-
dc.format.extent 179673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202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童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五0年代女性小說zh_TW
dc.title (題名) 童真小說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Tong Zhen`s Fict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作家文本:

(一)已出版之文本:

童真:《廢墟中的花朵=Adventures is two world》,(臺北市:中與文學 1952年)
童真:《古香爐》,(高雄:大業出版社 1958年)
童真:《翠鳥湖》,(臺北市:自由中國出版社 1958年)
童真:《黑煙》,(臺北市:明華出版社 1960年)
童真:《相思溪畔》,(香港:環球出版社 1962年)
童真:《紅與綠》,(香港:虹霓出版社 1962年)
童真:《黛綠的季節》,(香港:友聯出版社 1962年)
童真:《懸崖邊的女人》,(香港:鶴鳴出版社 1963年)
童真:《爬塔者》,(臺北市:復興出版社 1963年)
童真:《愛情道上》,(高雄:大業出版社 1963年)
童真:《霧中的足跡》,(高雄:長城出版社 1963年)
童真:《彩色的臉》,(臺中市:光啟出版社 1965年)
童真:《車轔鱗》,(臺中市:光啟出版社 1967年)
童真:《夏日的笑》,(高雄:長城出版社 1969年)
童真:《寂寞街頭》,(臺北市:立志出版社 1969年)
童真:《寒江雪》,(臺北市:立志出版社 1970年)
童真:《樓外樓》,(臺北市:華欣出版社 1974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樓外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花之夢》,(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寂寞街頭》,(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離家的女孩》,(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車轔轔》,(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寒江雪》,(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樓外樓》,(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童真:《童真自選集:霧中的足跡》,(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2005年)



(二)刊載於期刊中之文本:

童真:〈大雪天〉,《文藝創作》,第13期 ,1952年5月
童真:〈生路〉,《文藝創作》,第22期,1953年2月
童真:〈喜訊〉,《中國一周》,第153期 ,1953年3月
童真:〈自由天地的一角〉,《文藝創作》,第33期,1954年1月
童真:〈圈套〉,《文藝創作》,第55期,1955年1月
童真:〈疤痕〉,《幼獅文藝》,第四卷第一期,1956年2月
童真:〈引力〉,《幼獅文藝》,第四卷第五期,1956年6月
童真:〈潛敵〉,《文藝創作》,第67期,1956年10月31日
童真:〈秘密〉,《幼獅文藝》,第五卷第四期,1956年11月
童真:〈春回〉,《自由中國》,第十六卷第五期,1957年
童真:〈熄滅了的星火〉,《自由中國》,第十六卷第十期,1957年
童真:〈翠鳥湖〉,《自由中國》,第十七卷第六期~第十七卷第十期,1957年
童真:〈恩人〉,《文學世界》,第十九期 ,1957年
童真:〈古香爐〉,《文學雜誌》,二卷二期,1957年4月2日
童真:〈清溪水慢慢流〉,《中國學生周報》第277期, 1957年11月8日
童真:〈清溪水慢慢流〉,《中國學生周報》第278期 ,1957年11月9日
童真:〈榕林〉,《祖國週刊》,第二十卷第十二期 ,1957年12月23日
童真:〈黑煙〉,《中國學生周報》第288期 ,1958年1月24日 童真:〈黑煙〉,《中國學生周報》第289期,1958年1月31日
童真:〈梅老師〉,《自由中國》,第十九卷第九期,1958年
童真:〈穿越荒野的女人〉,《文星》,第一卷第四期, 1958年2月5日
童真:〈宮殿〉,《文學雜誌》,第三卷第四期 ,1958年2月20日
童真:〈穿越荒野的女人〉,《文星》,第一卷第五期, 1958 年3月5日
童真:〈老人與船〉,《中國學生周報》第315期 ,1958年8月1日
童真:〈老樹濃蔭〉,《中國學生周報》第325期,1958年10月10日
童真:〈後台上〉,《暢流半月刊》,第十八卷第十期,1959年1月1日
童真:〈父子之間〉,《中國學生周報》第388期,1959年1月9日
童真:〈後台 下〉,《暢流半月刊》,第十八卷第十一期,1959年1月16日
童真:〈倒了的偶像〉,《文學世界》,第二十二期 ,1959年3月
童真:〈溪畔〉,《文學雜誌》,第六期第三卷 ,1959年5月20日
童真:〈莉莉與松松〉,《中國學生周報》第357期,1959年5月22日
童真:〈手〉,《自由中國》,第二十一卷第八期,1959年
童真:〈歸宿〉,《暢流半月刊》,第二十卷第二期,1959年9月1日
童真:〈湖畔心影〉,《文壇季刊》,第五號,1959年10月10日
童真:〈含淚的微笑〉,《中國學生周報》第382期,1959年11月13日
童真:〈苦果〉《中國學生周報》第391期,1960年1月15日
童真:〈午夜心聲〉,《文壇季刊》,第六號,1960年5月1日
童真:〈大街〉,《幼獅文藝》,第十三卷第五期,1960年11月
童真:〈晚風〉,《中國學生周報》第470期, 1961年7月21日
童真:〈拾穗〉,《中國學生周報》第492期 ,1961年12月22日
童真:〈小天地〉,《中國學生周報》第512期 ,1962年5月11日
童真:〈水上絃聲〉,《文學世界》,夏季號第6卷第2期, 1962年6月
童真:〈化石〉,《中國學生周報》第547期, 1963年1月11日
童真:〈紳士與淑女〉,《華僑文藝》,第2卷第5期4月號,1963年4月1日
童真:〈不如歸〉,《中國學生周報》第578期 ,1963年8月16日
童真:〈石階〉,《中國學生周報》第605期 ,1964年2月21日
童真:〈潮流〉,《中國學生周報》第 640期,1964年10月23日
童真:〈再見,美妮!〉,《中國學生周報》第665期,1965年4月16日
童真:〈晨曲〉,《中國學生周報》第690期,1965年10月8日 童真:〈黑煙〉,《中國學生周報》第691期 ,1965年10月15日
童真:〈夏日的笑〉,《幼獅文藝》,第25卷第3期連載至第27卷第1期, 1966
年9月至1967年7月
童真:〈雲中池〉,《現代學苑》,第五卷第六期,1966年6月
童真:〈那道白光〉,《純文學》,第一卷第一期,1967年1月1日
童真:〈都市有一千張嘴〉,《純文學》,第四卷第六期,1968年12月9日
童真:〈雲天之下〉,《中央月刊》,第一卷第七期,1969年5月
童真:〈僅有的快樂時光〉,《純文學》,第八卷第三期, 1970年9月
童真:〈你去不去呢,林青?〉,《幼獅文藝》,第三十二卷第十一期, 1970年11月
童真:〈我的日子好長〉,《純文學》,第十卷第三期,1971年9月
童真:〈線與線之間〉,《純文學》,第十一卷第一期,1972年1月
童真:〈溫煦的陽光〉,《中央月刊》,第五卷第三期 ,1973年1月
童真:〈風的故事〉,《幼獅文藝》,第三十七卷第二期,1973年2月
童真:〈搬家、車禍、愛情〉,《幼獅文藝》,第四十卷第二期 ,1974年8月


(三)刊載於報紙中之文本:

童真譯:〈村長麥爾侯爵〉,《聯合報/08版》,1951年12月10日
童真譯:〈短劍仇〉,《聯合報/08版》,1951年12月18日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一)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5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二)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6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三)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7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老處女的新生〉(四) ,《聯合報/06版》,1952年1月8日,譯自1951年《美國短篇小說選集》
童真譯:〈媽媽和她的銀行存款〉,《聯合報/06版》,1952年6月25日
童真:〈駝老伯〉,《聯合報/06版》,1955年3月10日
童真:〈出獄以後〉,《聯合報/06版》,1955年6月12日
童真:〈斷腿的人〉,《聯合報/06版》,1955年7月25日
童真:〈慧眼童心〉,《聯合報/06版》,1955年8月18日
童真:〈弄巧成拙〉,《聯合報/06版》,1955年10月23日
童真:〈錶的故事〉,《聯合報/06版》,1955年11月2日
童真:〈此恩綿綿〉,《聯合報/06版》,1955年12月9日
童真:〈訂婚之時〉,《聯合報/06版》,1956年5月12日
童真:〈虹與橋(一)〉,《聯合報/06版》,1956年8月9日
童真:〈虹與橋(二)〉,《聯合報/06版》, 1956年8月10日
童真:〈虹與橋(三)〉,《聯合報/06版》,1956年8月11日
童真:〈虹與橋(四)〉,《聯合報/06版》,1956年8月12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一)〉,《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1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二)〉,《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2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三)〉,《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3日
童真:〈天使與廚娘(四)〉,《聯合報/06版》,1956年10月24日
童真:〈助人者〉,《聯合報/06版》,1957年2月13日
童真:〈助人者續〉,《聯合報/06版》,1957年2月14日
童真:〈幸福的病〉,《聯合報/06版》,1957年12月15日
童真:〈手杖〉,《聯合報/07版》,1958年10月26日
童真:〈距離〉,《聯合報/07版》,1960年10月19日
童真:〈愛情道上〉,《中華日報副刊》,1962年11月6日連載至1963年1月24日
童真:〈綠坪〉,《新生報副刊》,1962年1月21日連載至1962年2月26日
童真:〈黑夜的影子〉,《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65年4月4日
童真:〈再見,美妮!〉,《中國時報》,1965年8月1日
童真:〈山遠.山近〉,《聯合報/03版》 ,1965年2月2日
童真:〈車轔轔〉,《新生報副刊》,1966年5月22日連載至8月8日
童真:〈寂寞街頭〉,《新生報副刊》,1968年6月27日連載至1969年11月6日
童真:〈寒江雪〉,《中華日報副刊》,1969年10月22日連載至1970年5月19日
童真:〈純是煙灰〉,《聯合報/03版》,1972年2月17日
童真:〈純是煙灰〉,《聯合報/03版》,1972年2月18日
童真:〈白色的祭壇〉,《中華日報副刊》,1974年8月22日連載至12月9日

(四)作者自述與雜記

童真:〈一個熱誠的年輕朋友〉,《中國學生周報》第589期 ,1963年11月1日
童真:〈童真〉,《青溪雜誌》,1971年11月01日,頁135-140
童真:〈從我的鄉居生活談起〉,《聯合報》第十二期 ,1977年12月21日
童真:〈我的創作之旅—一次小小的勝利〉,《文訊》第二十八期, 1987年2月,頁216-222
童真:〈又是另一個全新的開始〉,《文訊》第246期,2006年4月,頁38-41
童真:〈遊蕩於夢與現實之間〉,《文訊》第253期 2,007年11月,頁19-22
童真:一位「一生都在都在追求美」的友人〉〈光彩永不滅的真珠—艾雯紀念特輯〉,《文訊》第288期,2009年10月,頁54-56

二、 相關文本與論著:(以下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0與八0的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編:《婦女創作集全七冊》,(臺北市: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 1956年)
西蒙.波娃著,陶鐵柱譯:《第二性》,(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年
林海音:〈流水十年間-主編聯副雜億〉,《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 史料篇》,(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
林海音:《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5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封德屏編:《聯珠綴玉—十一位女作家的筆墨生涯》,(台北:文訊出版社,1988年 )
夏祖麗:《她們的世界》,(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
夏祖麗:《握筆的人:當代作者訪問記》,(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7年)
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地表》,(台北:時報文化 1993年初版)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臺北:揚智文化出版,2003年2月)
郭良蕙:《台北一九六○》,(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遙遠的路》,(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四月的旋律》,(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她們的故事》,(台北市:時報文化,1991年)
郭良蕙:《心鎖》,(台北市:九歌出版社,2002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輝出版社,2000年10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廖冰凌:《尋覓「新男性」--論五四女性小說中男性形象書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聶華苓:《一朵小白花》,(台北市:大林出版社,1980年)
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台北市:大林出版社,1974年)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台北市:時報文化,1999年)
聶華苓:《千山外水長流》,(香港:友聯,1985年)
樊洛平:《當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應鳳凰:《張道藩《文藝創作》與台灣五0年代文壇》,(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應鳳凰:《「反共+現代」: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五0年代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1999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0年再版)

三、 單篇論文/期刊論文:(以下作者依筆畫順序排列)

王鈞:〈童真女士的兩本書〉,《自由青年》第十九卷第十期 ,1958年5月16日,頁10-11
司馬中原:〈論童真〉,《童真自選集:霧中的足跡》,2005年,頁1-10
老松:〈車轔轔〉,《現代學苑》第4卷第7期 ,1967年07月10日 ,頁298
老松:〈夏日的笑〉,《現代學苑》,1969年5月10日
江寶釵:〈重省五0年代臺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東華漢學》第3期, 2003年5月,頁319-347
呼嘯:〈沈默耕耘的女作家——童真〉,《文藝生活》,1950年12月25日
林楓:〈評愛情道上〉,《婦友》第110期,1963年10月31日,頁21-23
林麗如:〈時代的顯影—專訪童真女士〉,《文訊》第244期, 2006年2月,頁20-27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 《中外文學》第二十八卷第四期 ,1999年9月
侯健:《琉璃牆-副聯三十年文學大系》,1981年,頁36-37
夏祖麗:〈童真利用廚房時光讀書〉,《吾愛吾家》,1981年01月,頁34-35
張茲棟:〈樓外樓讀後〉,《中華文藝》第八卷第四期, 1970年,頁101-102
張瑞芬:〈琦君散文及五0、六0年代女性創作位置〉,《台灣文學學報》第六期,2005年2月,頁121-158
梅家玲:〈性別VS.家國:五0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五期, 2001年11月,頁31-68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 ,2001年5月,頁148-160
陳芳明:〈五0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第200期 ,2001年6月,頁164-177
陳康芬:〈「中國文藝協會」社群與戰後台灣五0年帶反共文學機制的形成〉,《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期刊》第六期 ,2004年7月,頁153-172
陳康芬:〈戰後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藝論述的政治觀〉,《中國文化月刊》第302期,2006年2月,頁89-113
趙琦:〈人性的花朵—讀童真短篇小說集「古香爐」,《中國憲兵》,1958年7月,頁37
慕容婕:〈文壇女隱士童真〉,《婦友月刊》,1961年7月

四、 學術論文:(以下依照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王明月:《林海音小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周秀紋:《聶華苓自傳性小說硏究 : 從"失去的金鈴子""桑靑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出發》,(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2010年)
徐筱薇:《戰後台灣現代主義思潮之出發—以《自由中國》、《文學雜誌》為分析場域》,(國立成功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胡芳琪:《一九五0年代台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6年)
唐玉純:《反共時期的女性書寫策略—以「台灣省婦女寫作協會」為中心》,(國立暨南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年6月)
蔡芳玲:《一九四九年前後遷台作家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年)
秦慧珠:《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0年)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台灣五0年代反共文學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06年)
黃瑞珍:《五十年代的孟瑤》,(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2006年)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6年7月)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9年)
顏安秀:《《自由中國》文學性研究—以文藝欄小說為探討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戴華萱:《台灣五0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7年)
鍾欣怡:《郭良蕙婚戀小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07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