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eriodical Articl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誰的改變?為誰改變?--回應錢玉芬的〈從同性戀到前同性戀〉一文
其他題名 Whose Change and Change for Whom? Response to Chien`s Article
作者 王增勇
Wang,Tsen-Yung
貢獻者 政大社工所
關鍵詞 同性戀;前同性戀
日期 2011-06
上傳時間 25-Sep-2013 15:44:21 (UTC+8)
摘要 在回應之前,我想先說明我的回應立場。我深知同性戀的高度爭議性,也看見在沒有生命交流與互感的情況下,理性討論往往淪為各說各話的限制,我希望《生命教育研究》期刊對同性戀的討論是可以超越這樣的限制,一個以貼近生命的態度開啟的討論空間。因此,我放棄用學術語言來回應錢老師這篇文章,因為這只會讓我們彼此剛硬彼此的心,聽不見彼此生命的追求,而以一個讀者的立場,分享我所讀到的心得。我的目的不在於爭論同性戀可改變或是不可改變,而在於從一個同志與學術工作者的立場,提出多元的觀點,希望開展我們可能的理解角度。換句話說,我希望我們的對話不是冰冷的理性交鋒,而是有溫度的相互理解。
關聯 生命教育研究, 3(1), 155-162
資料類型 article
dc.contributor 政大社工所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增勇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Tsen-Yu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1-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5-Sep-2013 15:44:21 (UTC+8)-
dc.date.available 25-Sep-2013 15:44:2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5-Sep-2013 15:44:21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1091-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回應之前,我想先說明我的回應立場。我深知同性戀的高度爭議性,也看見在沒有生命交流與互感的情況下,理性討論往往淪為各說各話的限制,我希望《生命教育研究》期刊對同性戀的討論是可以超越這樣的限制,一個以貼近生命的態度開啟的討論空間。因此,我放棄用學術語言來回應錢老師這篇文章,因為這只會讓我們彼此剛硬彼此的心,聽不見彼此生命的追求,而以一個讀者的立場,分享我所讀到的心得。我的目的不在於爭論同性戀可改變或是不可改變,而在於從一個同志與學術工作者的立場,提出多元的觀點,希望開展我們可能的理解角度。換句話說,我希望我們的對話不是冰冷的理性交鋒,而是有溫度的相互理解。en_US
dc.format.extent 223517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生命教育研究, 3(1), 155-16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同性戀;前同性戀en_US
dc.title (題名) 誰的改變?為誰改變?--回應錢玉芬的〈從同性戀到前同性戀〉一文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Whose Change and Change for Whom? Response to Chien`s Artic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articl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