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枋寮100番地誌》:地方志的數位實驗創作
In No. 100, Fang-Liau : An Experiment of Digital Chorography
作者 呂 凌慧
Lu, Ling Huei
貢獻者 盧非易<br>余能豪
呂 凌慧
Lu, Ling Huei
關鍵詞 數位內容
數位創作
行動內容
地方志
Digital Content
Mobile Content
Chorography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Oct-2013 13:45:28 (UTC+8)
摘要 數位地方志—《枋寮100番地誌》是創作者對於家與土地的追尋與紀錄。透過新媒體iPad為敘事平台,運用新媒體敘事的互動性、行動與多媒體特色,將文學的創作結合空間系統,賦予地方志閱讀立體的空間感知。

本創作蒐集了中和枋寮在地歷史、人物與故事,並以地方的片段影像、聲音勾勒枋寮的輪廓與地方感。在敘事上,轉化原來以時間作為陳述順序的地方志結構,提出「空間」概念作為敘事主題。內容安置在地圖的經緯度間,由讀者透過街道的介面設計,展開地方內容的探索與漫遊。作品進一步結合定位與主動推播,創造在地閱讀的互動情境,內容對應著讀者所佇立的當下,空間的今昔對比形成「此在」、「此曾在」的跨時經驗。

數位地方志的互動閱讀體驗,賦予地方閱讀空間與探索的趣味,使地方志文本不再只是單向、平面的陳述。對於中和在地人而言,閱讀的過程是一場地方記憶的召喚;對於外地讀者,作品賦予漫遊者一種穿梭時空的地方體驗,提供不同觀看地方的角度與視野,文本意義皆內涵著觀者獨特的地方經驗、感受與記憶。
"No. 100, Fang-Liau" is a chorography that displays the history of streets in Fang-Liau, Zhong-he District (中和枋寮) through an application on iPad/iPad mini.
Using the iPad device as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he projec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interactive design components, mobility, and features of “digital narrative,”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context of history. Contents of digital chorography are built base on “space” rather than the timeline structure; the design then brings user a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in reading:
This project gathered local history, culture and stories of Fang-Liau; with the input of local images, video clips, audio track, and old photos of the residence, the literature is combined with space, creating a 3D perception of reading/experiencing the chorography.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space, the stories are stored in a location database for user to retrieve. The “street view” interface of UI/UX design provides user the function of exploring in the context and finding stories they may be interested in, as if they’re wondering in physical space. In addition, the function of Global Positional System (GPS) and Location-based Service allows the system to notify user where they are, telling them historical stories of the place and showing them what the surrounding was like in the past.

Integrating the function of visual and sound, users are immersed in the atmosphere of “space” and can further get a glance of what daily lives were like in the past. For local residents, the application can actually recalled their emotions and mem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for visitors or travel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novation way of accessing Fang-Liau.
參考文獻 ㄧ、英文部分
Alexander, B. (2011). The new digital storytelling: Creating narratives with new media. ABC-CLIO.
Bolter, D. (1991, March). Topographic writing: Hypertext and the electronic writing space. In Hypermedia and literary studies (pp. 105-118). MIT Press.
Hartley J. & McWilliam K. (2009). Story Circle: Digital Storytelling Around the World.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 Malden, Mass. : Wiley-Blackwell.
Joyce, M. (1996). Of Two Minds: Hypertext Pedagogy and Poe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Liestøl, G. (1994). Wittgenstein, Genette, and the reader’s narrative in hypertext. Hyper/text/theory, 87-120.
Manovich, L. (2001).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The MIT press.
Manovich, L. (2002). Old media as new media: cinema. The New Media Book, 209-218.
Pocock, D. C. D. (Ed.). (1981). 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 Essays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ce. Taylor & Francis.
Shumate, M. (1995). Stuart Moulthrop: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Retrieved from:http://www.duke.edu/~mshumate/smoult.html#moulthegir
Wiater, S., & Bissette, S. (1993). Comic Book Rebel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Creators of the New Comics. DI Fine.

二、中文部份
刁筱華(譯)(2010)。 《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原作者: R. Solnit)。台北:麥田出版。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原作者: M. Crang)。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T. Cresswell)。台北:群學出版。
永瑢(1965)主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
吳潛誠(1999)。《島嶼巡航:黑倪漢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臺北:立緒文化。
杜全忠(2008)。《老檳城路志銘—路名的故事》。大將出版社。
李順興(1999)。〈數位形式美學初探:以美國網路文學為例(1990-1999)〉。第二十三屆中華民國比較學會會議論文。取自:http://benz.nchu.edu.tw/~sslee/papers/hyp-fiction.htm
李順興(2001)。〈超文本的蒙太奇讀法與資料庫形式〉。第二屆《文山評論》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取自:http://benz.nchu.edu.tw/~sslee/papers/hyp-montage.htm。
李順興(2002)。〈文學遊戲—再現與模擬的形式融合〉。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143期。
見維科(1987)。《新科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
林天蔚(2006)。《地方文獻研究與分論》。北京:北京圖書館。
林天蔚(1995)。《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衍經(1998)。《方志學綜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淑貞(2009)。〈地景臨現—六朝志怪「地誌書寫」範式與文化意蘊〉。政大中文學報,12期,頁159-194。
柯嘉瑋(譯)(2009)。〈具指標性的非物質體:機械裡的照片和電影〉(原作者:Rosemary Comella)。
胡晴舫(2012)。 〈一個都市人的童年〉。載於王涌、宋淑明(譯),《柏林童年》。台北:麥田文化。
許綺玲(譯)(1996)。《明室:攝影札記》(原作者:R. Barthes)。台北:台灣攝影《季刊》出版。
張廷銀(2006)。《方志所見文學資料輯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張旭東、魏文生(譯)(2010)。《資本主義時代下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原作者:W. Benjamin)。台北:臉譜出版。
郭家融(2007)。《「觸景生情」—一個數位敘事的思考與實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郭學武(譯)(2009)。《人機介面互動式系統設計》(原作者:D. Benyon, P. Turner & S. Yumer)。台北:培生、基峯合作出版。
陳大為(2000)。《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1980-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捷先(1998)。《東亞古方志學探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煒舜(2007)。〈淺論傳統方志與文學研究〉。文學新鑰,第6期,頁115-134。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原作者:R. Stam)。台北:遠流。
單德興(1995)。《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判》。台北:書林有限公司。
黃友玲(2010)。《數位閱讀浪潮之探究---以iPad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葉謹睿(2003)。《數位時代@藝術語言》。台北:典藏。
劉兆祐(1985)。〈中國方志中的文學資料及其運用〉。漢學研究。第三卷,2(2),頁845。
劉佳惠(2011)。《DVD-ROM資料庫之敘事結構、觀點轉換分析:以迷城計劃「Bleeding Through Layers of Los Angeles:1920-1986」作品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蔡文川(2009)。《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與想像》。高雄:麗文文化。
蔡振念(2009)。〈論朱天心族群身份/認同的轉折〉。成功大學中文學報,第25期,頁179-204。
盧非易(2011)。〈「故事雲」:數位說故事模式的實驗研究 〉。取自:http://www.digitalist.nccu.edu.tw/
楊馥菱(1998)。〈歷史記憶的召喚與國族認同的消解-評白先勇的《台北人》〉。輔仁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顧錚(2003)。《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影像》。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三、網路資料
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2013年7月12日)。〈使用者不在乎內容品質,在乎相關性— Chris Anderson 談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inside.com.tw/2013/07/12/chris-anderson-talks-about-media-in-this-a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99462006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462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盧非易<br>余能豪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呂 凌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u, Ling Hue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呂 凌慧zh_TW
dc.creator (作者) Lu, Ling Huei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Oct-2013 13:45:28 (UTC+8)-
dc.date.available 1-Oct-2013 13:45:2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Oct-2013 13:45:2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946200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119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462006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數位地方志—《枋寮100番地誌》是創作者對於家與土地的追尋與紀錄。透過新媒體iPad為敘事平台,運用新媒體敘事的互動性、行動與多媒體特色,將文學的創作結合空間系統,賦予地方志閱讀立體的空間感知。

本創作蒐集了中和枋寮在地歷史、人物與故事,並以地方的片段影像、聲音勾勒枋寮的輪廓與地方感。在敘事上,轉化原來以時間作為陳述順序的地方志結構,提出「空間」概念作為敘事主題。內容安置在地圖的經緯度間,由讀者透過街道的介面設計,展開地方內容的探索與漫遊。作品進一步結合定位與主動推播,創造在地閱讀的互動情境,內容對應著讀者所佇立的當下,空間的今昔對比形成「此在」、「此曾在」的跨時經驗。

數位地方志的互動閱讀體驗,賦予地方閱讀空間與探索的趣味,使地方志文本不再只是單向、平面的陳述。對於中和在地人而言,閱讀的過程是一場地方記憶的召喚;對於外地讀者,作品賦予漫遊者一種穿梭時空的地方體驗,提供不同觀看地方的角度與視野,文本意義皆內涵著觀者獨特的地方經驗、感受與記憶。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No. 100, Fang-Liau" is a chorography that displays the history of streets in Fang-Liau, Zhong-he District (中和枋寮) through an application on iPad/iPad mini.
Using the iPad device as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he projec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interactive design components, mobility, and features of “digital narrative,”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context of history. Contents of digital chorography are built base on “space” rather than the timeline structure; the design then brings user a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in reading:
This project gathered local history, culture and stories of Fang-Liau; with the input of local images, video clips, audio track, and old photos of the residence, the literature is combined with space, creating a 3D perception of reading/experiencing the chorography.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space, the stories are stored in a location database for user to retrieve. The “street view” interface of UI/UX design provides user the function of exploring in the context and finding stories they may be interested in, as if they’re wondering in physical space. In addition, the function of Global Positional System (GPS) and Location-based Service allows the system to notify user where they are, telling them historical stories of the place and showing them what the surrounding was like in the past.

Integrating the function of visual and sound, users are immersed in the atmosphere of “space” and can further get a glance of what daily lives were like in the past. For local residents, the application can actually recalled their emotions and mem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for visitors or travel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novation way of accessing Fang-Liau.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ii
目錄 iv
壹、前言
一、創作動機 1
(ㄧ)家的紀錄與追尋 1
(二)空間的記憶與書寫 2
二、創作目的 3
三、創作概念與方法 4
貳、創作相關定義與文獻資料整理
ㄧ、地方志 6
(ㄧ)地方志體例與特色 7
(二)地方志的書寫與侷限 9
二、新媒體敘事之「數位性」(Digitality) 12
(一)超文本、非線性敘事 13
(二)資料庫敘事與自動演算 14
(三)跨媒材與介面敘事 15
(四)社群、內容共創 16
(五)行動內容:虛實空間的整合與延伸 16
三、 數位地方志敘事概念與設計 19
(ㄧ)空間漫遊 19
(二)地方感 20
(三)地方、時空的體驗 21
參、《枋寮100番地誌》設計說明與相關作品典範
一、媒體載具:iPad/ iPad mini 22
二、相關個案參考與分析
(ㄧ) 地方書寫相關案例 24
(二) 行動平台、空間相關案例 30
三、相關個案分析與數位地方志介面設計規劃 34
(ㄧ) 街景 35
(二) 空間的今昔對比 36
肆、《枋寮100番地誌》創作說明
一、內容創作 37
(一)文字內容 38
(二)攝影集、影片 38
(三)老照片 38
(四)聲音 39
二、介面設計原則 41
三、互動閱讀設計與說明 42
(一)街景頁(streetview) 44
(二)主選單(menu) 47
(三)內容瀏覽(content) 49
(四)地圖 (map) 53
(五)在地定位與主動推播 54
三、小結 55
伍、建議與檢討
ㄧ、使用者體驗觀察與回饋 56
(ㄧ)閱讀與互動介面設計 57
(二)在地探索 57
二、創作回顧與限制 58
(ㄧ)街景與轉場 59
(二)iPad定位的缺陷 60
三、未來展望 60
(ㄧ)傳統敘事與數位的結合 61
(二)更多誘發閱讀的因子 61
(三)作品上架:尋求地方資源與推廣計劃 61
陸、附錄
ㄧ、製作工作相關文件 63
二、專案執行流程與版本控制 67
三、使用者體驗與展示照片 70
四、使用者體驗心得回饋單 72
參考文獻 74
zh_TW
dc.format.extent 3161746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46200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內容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數位創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行動內容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地方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Digital Cont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obile Cont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orographyen_US
dc.title (題名) 《枋寮100番地誌》:地方志的數位實驗創作zh_TW
dc.title (題名) In No. 100, Fang-Liau : An Experiment of Digital Chorograph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ㄧ、英文部分
Alexander, B. (2011). The new digital storytelling: Creating narratives with new media. ABC-CLIO.
Bolter, D. (1991, March). Topographic writing: Hypertext and the electronic writing space. In Hypermedia and literary studies (pp. 105-118). MIT Press.
Hartley J. & McWilliam K. (2009). Story Circle: Digital Storytelling Around the World.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K. ; Malden, Mass. : Wiley-Blackwell.
Joyce, M. (1996). Of Two Minds: Hypertext Pedagogy and Poe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Liestøl, G. (1994). Wittgenstein, Genette, and the reader’s narrative in hypertext. Hyper/text/theory, 87-120.
Manovich, L. (2001).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The MIT press.
Manovich, L. (2002). Old media as new media: cinema. The New Media Book, 209-218.
Pocock, D. C. D. (Ed.). (1981). 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 Essays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ce. Taylor & Francis.
Shumate, M. (1995). Stuart Moulthrop: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Retrieved from:http://www.duke.edu/~mshumate/smoult.html#moulthegir
Wiater, S., & Bissette, S. (1993). Comic Book Rebel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Creators of the New Comics. DI Fine.

二、中文部份
刁筱華(譯)(2010)。 《浪遊之歌:走路的歷史》(原作者: R. Solnit)。台北:麥田出版。
王志弘(1998)。《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2003)。《文化地理學》(原作者: M. Crang)。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志弘、徐苔玲(譯)(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T. Cresswell)。台北:群學出版。
永瑢(1965)主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
吳潛誠(1999)。《島嶼巡航:黑倪漢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臺北:立緒文化。
杜全忠(2008)。《老檳城路志銘—路名的故事》。大將出版社。
李順興(1999)。〈數位形式美學初探:以美國網路文學為例(1990-1999)〉。第二十三屆中華民國比較學會會議論文。取自:http://benz.nchu.edu.tw/~sslee/papers/hyp-fiction.htm
李順興(2001)。〈超文本的蒙太奇讀法與資料庫形式〉。第二屆《文山評論》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取自:http://benz.nchu.edu.tw/~sslee/papers/hyp-montage.htm。
李順興(2002)。〈文學遊戲—再現與模擬的形式融合〉。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第143期。
見維科(1987)。《新科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
林天蔚(2006)。《地方文獻研究與分論》。北京:北京圖書館。
林天蔚(1995)。《方志學與地方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林東泰(200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衍經(1998)。《方志學綜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林淑貞(2009)。〈地景臨現—六朝志怪「地誌書寫」範式與文化意蘊〉。政大中文學報,12期,頁159-194。
柯嘉瑋(譯)(2009)。〈具指標性的非物質體:機械裡的照片和電影〉(原作者:Rosemary Comella)。
胡晴舫(2012)。 〈一個都市人的童年〉。載於王涌、宋淑明(譯),《柏林童年》。台北:麥田文化。
許綺玲(譯)(1996)。《明室:攝影札記》(原作者:R. Barthes)。台北:台灣攝影《季刊》出版。
張廷銀(2006)。《方志所見文學資料輯譯》。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張旭東、魏文生(譯)(2010)。《資本主義時代下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原作者:W. Benjamin)。台北:臉譜出版。
郭家融(2007)。《「觸景生情」—一個數位敘事的思考與實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郭學武(譯)(2009)。《人機介面互動式系統設計》(原作者:D. Benyon, P. Turner & S. Yumer)。台北:培生、基峯合作出版。
陳大為(2000)。《亞洲中文現代詩的都市書寫(1980-199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捷先(1998)。《東亞古方志學探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陳煒舜(2007)。〈淺論傳統方志與文學研究〉。文學新鑰,第6期,頁115-134。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原作者:R. Stam)。台北:遠流。
單德興(1995)。《跨越邊界:翻譯、文學、批判》。台北:書林有限公司。
黃友玲(2010)。《數位閱讀浪潮之探究---以iPad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葉謹睿(2003)。《數位時代@藝術語言》。台北:典藏。
劉兆祐(1985)。〈中國方志中的文學資料及其運用〉。漢學研究。第三卷,2(2),頁845。
劉佳惠(2011)。《DVD-ROM資料庫之敘事結構、觀點轉換分析:以迷城計劃「Bleeding Through Layers of Los Angeles:1920-1986」作品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蔡文川(2009)。《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與想像》。高雄:麗文文化。
蔡振念(2009)。〈論朱天心族群身份/認同的轉折〉。成功大學中文學報,第25期,頁179-204。
盧非易(2011)。〈「故事雲」:數位說故事模式的實驗研究 〉。取自:http://www.digitalist.nccu.edu.tw/
楊馥菱(1998)。〈歷史記憶的召喚與國族認同的消解-評白先勇的《台北人》〉。輔仁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
顧錚(2003)。《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影像》。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三、網路資料
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2013年7月12日)。〈使用者不在乎內容品質,在乎相關性— Chris Anderson 談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網站文字資料】。取自http://www.inside.com.tw/2013/07/12/chris-anderson-talks-about-media-in-this-age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