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臺灣中學師資培育「教育專業課程」之懸缺-從實習師資生之觀點分析
The Study on the Null Curriculum in the Secondary Teac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gram Provided by Taiwan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From Student Teachers` Perspectives作者 周俊廷
Chou, Chun Ting貢獻者 黃炳煌
周俊廷
Chou, Chun Ting關鍵詞 懸缺課程
實習師資生
教育專業課程
師資培育機構
null curriculum
student teacher
institute of teacher education
secondary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Oct-2013 13:57:02 (UTC+8) 摘要 1994年頒行《師資培育法》後臺灣師資培育方式有了重大變革,改以開放多元培育師資方式進行教師員額補充。屆時各大專院校經教育部審核後紛紛成立師資培育中心,順應此潮流,師資教育相關研究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各校學者挾帶各種研究典範進入研究場域,無論是資料庫建置或者是師資教育專業課程之建構、教師教學信念等等都有了相當豐富且多元的了解。但是此類研究多以專家觀點剖析教育問題;相反的,從師資培育學生之角度來回答師資教育問題的研究卻相當稀少。本研究從實習教師角度反思職前教育課程。本研究將透過「內容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試圖發現臺灣師資培育中教育專業的懸缺課程(the null curriculum)。從目前培育量最多的「中等師資類科」實習生為調查之母群體。經過實際研究後,研究者發現以下結果:影響師資培育機構開課的因素有制度歷史與脈絡、機構所屬單位與師資、政策規範與師培機構目標、評鑑方式與內容四類。正式課程分析後發現目前師資培育選修課開設狀況不穩定、課程開設集中於行政與制度領域、課程編排具順序性但統整待加強、教育專業實務課不足。從師資生之經驗課程來看,師資生對於教育專業之觀點大部分符合專業之規準,且大部分與學者之見解相同。師資生覺知之教師課程授課目標多集中在認知方面。師資生提出之懸缺科目與內容最主要是教育倫理學,教學策略方面為教學實境演練,評量方式為實作評量。這些結果能夠驗證學者對懸缺課程之假設,並且進一步對臺灣師資培育之實務工作進行反思。
After Taiwan congress passed the Teacher Education Law in 1994,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TEP) reformed. Universities can foster teachers by setting up Institute of Teacher Educations(ITE). Therefore, more researchers were devoted to teacher education studies. They studied of TEPs by using multiple research paradigms and methods. Consequently, a lot of points of view about TEP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database,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s, teaching strategies. But these research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eachers or professors, few of data were acquired from students’ view. That’s why he designed this paper which aimed to hear another voices about TEP from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teachers. It employed Content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researching. The former was for Formal curriculums, the later for student teachers. These methods were trying to find out the Null curriculum in ITEs. The results are showed as following: 1.There are some effects causing Null curriculum in ITE includes TEP’s tradition, ITE’s level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 teacher educators in ITE, states’ TEP policy and evaluations. 2. Courses were not given to student as the ITE’s course map. The given courses were focuse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and lack of practicing. In general, the courses had less coherence . 3.The student teachers’ view about Educational profession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s scholars’. They received teacher educators’ teaching objectives more in cognitive domain. 4. In their opinions, the Null curriculum in TEP was ethics of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The findings could prove Eisner & Noddings’ assumption of the null curriculum.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大學設立師資培育中心辦法(民92年8月1日)。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2000)。全國教師自律公約。2012年12月14日,取自: http://www.jses.tc.edu.tw/teacher/%E5%85%A8%E5%9C%8B%E6%95%99%E5%B8%AB%E8%87%AA%E5%BE%8B%E5%85%AC%E7%B4%84.htm方永泉(2009)。師培有品,教育有品─尋找師資機構發展的藍海策略。中等教育, 60(30),22-31。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王文科(2006)。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王明仁(2008)。台東縣國小教師養成背景對學生學業成績、工作滿意度之影響-驗證人力資本論、文化資本論與審核理論之適用性(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朱美怡(2008)。國中數學教師之不同培育背景對教學效能、教師專業承諾及學生數學成就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改會。吳明清(1991)。我國中小學教師任用制度之檢討與改進。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之比較研究(頁223-244)。台北:正中書局。吳明清(2006)。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五南。吳明隆 (2002)。教育專業倫理。國教天地,149,65-72。吳武典(2005)。我國師資培育的困境與突破。研習資訊,22(6),37-46。吳武典(2005)。教師專業的師資培育制度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231-248)。臺北市:心理。吳清山(1997)。師資培育法及相關法規內容評析。教育資料集刊,22,97-118。吳清山(2005)。優質學校中課程發展、教師教學與專業發展之指標內涵及實踐策略分析。教師天地,134,21-31。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7-24。吳淑禎(2011)。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與教育專業課程的能力指標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7(4),1-41。李田英(2009)。我國師資培育的優勢與問題。科學教育月刊,321,12-26。李坤崇(2006)。台灣中小學初任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師資培育的圖像(頁75-110)。台北:心理。李政翰(2007)。學校跳脫文化再製現象之可能性-從教師專業倫理實踐之角度檢視。學校行政,48,168-186。李逢堅(2012)。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畫表。2013年3月9日取自:東吳大學課表查詢網頁:http://doc.sys.scu.edu.tw/teachplanHtml/1011/1011PED10201.html李靜雯(2004)。多元師資培育之國小職前教師的分數教學知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李麗玲、陳益興、郭淑芳、陳盛賢、楊思偉、連啟瑞等(2009)。師資培育政策回顧與展望。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AER-97-08-C-1-01-07-2-07)。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杜宜芝(2010)。大學通識教育之懸缺課程研究:以政大學生觀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周俊廷(2012,5月)。全球教育導入臺灣師資教育課程之研究。海報論文發表於全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十六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課程、教學與教師發展,台北市。周俊廷(2012,5月)。越南母親教養信念。論文發表於第三屆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花蓮市。周鳳美 (2010)。師資生集中實習教學省思札記之內容分析。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3(1),41-69。周鳳美、宋佩芬 (2005)。實習教師建構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20,1-26。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7)。東吳大學學生修讀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3月9日,取自:東吳大學網頁:http://www.scu.edu.tw/edu/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101 學年新生甄選簡章。2013年2月4日,取自:東吳大學網頁:http://vschool.scu.edu.tw/DownloadForms/101.pdf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師資培育中心發展與現況。2013年1月30日,取自:東吳大學網頁:http://www.scu.edu.tw/edu/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c)。東吳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東吳大學網頁:http://www.scu.edu.tw/edu/東吳大學教務處(無日期)。校務行政資訊系統課表查詢網頁。2013年3月9日,取自:http://web.sys.scu.edu.tw/class40.asp林本(1963)。世界各國師範教育制度。 台北:開明書店。林永喜(1986)。師範教育。台北市:景文。林合懋(2012)。國立彰化師範大學101學年度教學綱要。2013年3月8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開課課程查詢:http://webap0.ncue.edu.tw/other/UploadDEAN/SUBJECT/1011/00506_0CCET0001720.doc林梅琴(2012)。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2013年3月9日取自:輔仁大學,第二代課程大綱查詢系統 http://140.136.251.64/outlines/student/default.aspx林雅萍、任慶儀(2011)。國中校園學生霸凌現象之個案研究:以丁丁國中為例。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2,249-284。林新發(1991)。調查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55-289)。臺北市:師大書苑。林新發、王秀玲、鄧珮秀 (2007)。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7-79。林新發、王秀玲、鄧珮秀(2007)。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7-79。林瑞榮(1997)。「空無課程」的概念分析。國教之友,49(3),43-44。林瑞榮(1999)。內容分析法。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47-55頁)。高雄市:麗文文化。林靜宜(2009)。台灣光復後師資培育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林鴻泰、何偲安、施玉芬、許維芳(2004)。調查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凃金堂(2012)。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01學年度教學綱要。2013年3月8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路資訊平台: http://cip.nknu.edu.tw/ViewSyllabus/Default.aspx?SyllabusNo=AL201GRED102660031011施淑慎(2012)。國立政治大學101學年度教學綱要。2013年3月7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全校選課查詢教師資訊系統:http://newdoc.nccu.edu.tw/teaschm/1011/schmPrv.jsp-yy=101&smt=1&num=109003&gop=01&s=1&tea=102285.htm柯志恩(2012)。淡江大學101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教學計畫表。2013年3月9日取自:淡江大學教務處課務組網頁:http://www.acad.tku.edu.tw/CS/main.php孫邦正(1985)。經師與人師。台北:台灣商務。師資培育法(民83年2 月7日)。師資培育法(民94 年8月11日)。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民92年8月1日)。師範教育法(民68年11月21日)。徐式寬(2012)。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NTUonline臺大課程網https://nol.ntu.edu.tw/nol/guest/index.php高強華(2000)。新制師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收錄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頁247-264)。高雄:麗文文化。高敏嘉(2009)。現代日本師資培育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高薰芳(2002)。師資培育:職前教師教學系統發展。臺北市: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高薰芳、吳秀媛(2004)。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綱要設計之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8(1),1-27。高薰芳、陳美娟(2002)。國小專家教師專業知能形成歷程要件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527-556。高薰芳、陳素蘭 (2003)。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實施之成效評鑑:以淡江大學為例。課程與教學,6(3),43-65。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0)。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要點。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te.acad.ncku.edu.tw/files/15-1060-55500,c5509-1.php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1)。國立成功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te.acad.ncku.edu.tw/files/11-1060-5509.php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國立成功大學101學年度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招生簡章。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te.acad.ncku.edu.tw/files/15-1060-76326,c9428-1.php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3)。單位介紹。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te.acad.ncku.edu.tw/files/11-1060-5568.php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無日期)。課程查詢系統。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ourse-query.acad.ncku.edu.tw/qry/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學生甄試暨課程修習辦法。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stu/super_pages.php?ID=stu2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一百零一學年度學生甄選簡章。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stu/super_pages.php?ID=stu4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c)。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course/super_pages.php?ID=course2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中心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5國立政治大學教務處(無日期)。教務行政系統全校課程查詢。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wa.nccu.edu.tw/QryTor/。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2008)。相關法規。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www.nknu.edu.tw/~ecp/nknu1.html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無日期)。問與答集。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www.nknu.edu.tw/~ecp/qa/qa-1.htm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8)。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 http://www.nknu.edu.tw/~ecp/nknu1.html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暨高雄醫學大學委託本校辦理)中等學校教師教育學程應修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www.nknu.edu.tw/~ecp/qa/intro.htm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學程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www.nknu.edu.tw/~ecp/qa/intro.htm#top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務處(無日期)。網路資訊平台課務資訊。2013年3月8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140.127.40.75/schedule/scheduleDepartment.aspx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2010)。組織架構圖。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140.127.56.51/otipeg/jsf/chart.jsf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2010)。認識本處。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140.127.56.51/otipeg/jsf/1-2rule.jsf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200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98學年度入學修習中等校教師育程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開課架構示意圖。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cglist.phtml?Category=202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程修習辦法。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4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修習教育學程甄選要點。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4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位置與組織架構。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9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師資陣容。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務處(無日期)。開課課程查詢OTHER學生不分入口查詢。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webap0.ncue.edu.tw/other/ob/OB010.aspx?rq=JM9jXzx0GoS9bOe6Dyz%2bzeQ7HpCAPxjUfWHgk1gN%2fWiypMrwjVZh3kU2OObkL%2frtti4t4TJ9C323HcRosnEkboPEbk4HIT4g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2012)。101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簡章。2013年2月27日,取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網頁:http://tqa.ntue.edu.tw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無日期)。NTU Online臺大課程網。2013年3月9日取自:https://nol.ntu.edu.tw/nol/guest/index.php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1)。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程修習辦法。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reg/regulations_1_18.pdf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a)。101學年度招生簡章(PDF檔)。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exam/101Exam.pdf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b)。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程甄試要點。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reg/regulations_1_27.html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c)。中心介紹。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intro/intro.htm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d)。中心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intro/intro.htm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e)。國立臺灣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cur/curriculum_04.html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學程甄選要點。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images/customerFile/tep/program/3-1-3.htm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images/customerFile/tep/professional/4-2-9.htm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2a)。師資培育問答集Q&A。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tw/pageContent.php?id=296&tab=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2b)。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2013年2月16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images/customerFile/tep/professional/4-1-1-1.htm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無日期)。成員與職掌。2013年1月27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tw/pageContent.php?id=13&page=listmenu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無日期)。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簡介。2013年1月27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tw/pageContent.php?id=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無日期)。開課查詢系統。2013年3月8日。取自: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OpenCourse/index.jsp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0)。師資培育中心學習護照實施說明。2013年3月31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b022.camel.ntupes.edu.tw/ezcatfiles/b022/img/img/372/rules08.htm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7)。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學生修習教育學程修業要點。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8)。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5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101學年度學生修習教育學程招生要點。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101學年度學生修習教育學程甄試術科測驗辦法及計分表。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c)。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101學年度遴選運動績優生修習教育學程招生簡章。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d)。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績優學生申請修習教育學程要點。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e)。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cglist.phtml?Category=48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中心概況。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http://b022.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32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教務處(無日期)。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民眾服務系統-訪客入口,學期開課課程檢索。2013年3月10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網址:http://140.134.131.166/iguest_utf8/application.htm張民杰 (2008)。實習老師不是真正的老師?--從案例分析實習教師的班級經營策略。中等教育,59(3),104-113。張玉成(1999)。師資培育多元化與教師素質之提升。高中教育,7,4-6。張芬芬(1993)。師範生實習的潛在課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2,14-33。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 87-120。張春興、張芬芬、張景媛、湯維玲(1991)。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制度改革意見之調查研究。收錄於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之比較研究(頁267-309)。台北:正中書局。張茂源、王昇泰、陳仕祥(2009)。教師評鑑的意涵與問題挑戰。學校行政雙月刊61,212-225。張凌瑜(2008)。由校園霸凌事件探討低年級兒童的攻擊行為。臺灣教育,653,48-49。張德勝(2002)。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理論、實務與態度。台北:揚智。張新仁、方德隆、丘愛鈴、李芊慧(2007)。師資培育機構評鑑:美國師資培育認可委員會的評鑑制度及其啟示。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2,1-20。張鈺珮 (2006)。「幼兒性別教育」師資培育課程實踐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鈿富、吳慧子、吳舒靜(2009)。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表現頂尖五國家優勢條件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87,1-26。張德銳(2003)。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教育研究集刊,28,129-144。張德銳(2004)。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現代教育論壇,10,216-231。張憲庭(2005)。少子化現象對學校經營管理之衝擊與因應之道。學校行政,36,87-93。教育部 (2003)。中等學校、國民小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2013年3月18日,取自: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1&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 http://tqa.ntue.edu.t教育部(2003)。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2012年12月 21 日,取自 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4042&Type=1&Code=9001&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05)。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4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06)。師資培育素質提升方案。2012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regulation/B0037/5668950307.doc教育部(2006)。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5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07)。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6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08)。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7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09)。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8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10)。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9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11)。師資培育統計年報:100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命題作業要點。2013年2月27日,取自:行政院公報資訊網: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6176/ch05/type2/gov40/num8/Eg.htm教育部(2012)。大專院校學科標準分類表。2012年9月10日,取自教育部統計處網站: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745&Page=16135&Index=8&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教育部(2012)。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2013年2月25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教育實習作業原則。2013年2月14日,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034&Page=8873&Index=3&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共同學科對照表。2012年9月10日,取自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網頁: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4062&Type=1&Code=0&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共同學科對照表。2013年2月25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職業群科對照表。2012年9月10日,取自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網頁: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4062&Type=1&Code=0&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職業群科對照表。2013年2月25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對照表。2012年9月10日,取自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網頁: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4062&Type=1&Code=0&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對照表。2013年2月25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曹仁德、梁忠銘(2002)。台灣師資培育制度變遷之考察-師範院校與教育院系所培育機構的變革。台東師院學報,13(2),211-240。梁福鎮 (2003)。師資培育與職業倫理:教育倫理學觀點的分析。教育科學期刊,3(2),138-152。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0a)。淡江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甄選辦法。2013年2月1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news/news.php?Sn=9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0b)。淡江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2月1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news/news.php?Sn=9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1)。淡江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2013年3月9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cte.tku.edu.tw/frame/framesetlessonall0.htm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中心成員。2013年1月30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members/teacher.php?class=110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中心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2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c)。招生訊息。2013年2月1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news/news.php?Sn=9淡江大學教務處(無日期)。開排課資料查詢。2013年3月9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sinfo.ais.tku.edu.tw/eMis/TMWC010.aspx符碧真(1999)。增進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學校之合作關係。教育實習輔導季刊,4(4),30-32。莫藜藜、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陳玉蘭(2002)。師資培育統整課程設計暨教學策略之探討。教育學刊,18 ,65-85。陳仲翰(2011)。教師專業倫理發展在師資培育過程上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103(12),69-89。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陳易芬 (2008)。國小實習教師之實習經驗與對師資培育課程之建議。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8,1-37。陳美玉(2000)。 師生合作反省教學在師資培育上運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120-133。陳俊龍(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下的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66, 188-207。陳奎憙(1998)。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23,171-195。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6)。師資培育與教育進修制度的檢討。教育研究所集刊,37,39-100。陳慧娟 (無日期)。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2013年3月7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dete.ntnu.edu.tw/teachmap/teachcontrol/architecture曾素秋(2010)。應用服務學習提昇職前教師教育專業能力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8(1),185-232。程炳林(2012)。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計畫。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各學期課程查詢網頁:http://course-query.acad.ncku.edu.tw/qry/#黃光雄、楊龍立(2001)。課程設計與發展: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黃光雄、蔡清田(2004)。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黃政傑(2005)。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黃炳煌(1981)。師範院校教育實習之探討。台灣教育,372,7-18。黃炳煌(1987)。教育問題透視。台北:文景書局。黃倩茹(2004)。教育專業的倫理向度。教師之友。45(4),94-101。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教師之友雜誌社。黃國豪(2006)。不同師資培育背景的國小導師其「教育專業認知」與「教師角色踐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黃淑苓(2005)。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然與實然。教育科學期刊,5(2),154-168。黃琬婷(2001)。師資人力市場轉變與教育改革:政策開放後的師範校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台北市。黃繼仁(2011)。我國師資培育改革的挑戰與展望:典範轉變的觀點。教師專業研究期刊,1,79-100。楊百世(2000)。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復文。楊孝榮 (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下冊(頁809-833)。台北:東華書局。解惠婷(2002)。台灣國小師資培育制度與其課程演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縣。詹志禹 (1997)。師資職前教育的課程與評鑑。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5,67-98。賈馥茗(1990)。教育概論。台北:五南。熊瑞梅、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法》形成的政策範疇影響力機制。臺灣社會學,4,199-246。臺灣師資培育資料庫(2012)。2007畢業生生實習能力自我評估。2012年12月14日,取自:https://tted.cher.ntnu.edu.tw/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2011)。輔仁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course.jsp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7)。輔仁大學學生修讀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2月4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center.jsp?item=1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輔仁大學101學年度中等學校教育學程甄試招生簡章。2013年2月4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news.jsp?no=307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 。輔仁大學中等學校教育學程教育專業課程修習規定。2013年3月9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course.jsp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中心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輔仁大學:http://www.cte.fju.edu.tw/center.jsp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師資陣容。2013年1月30日,取自:輔仁大學:http://www.cte.fju.edu.tw/teacher.jsp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課程資訊。2013年3月9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course.jsp歐用生 (1992a)。從「潛在課程」談教師專業倫理。研習資訊,9(3),13-16。歐用生 (1992b)。從「潛在課程」談教師的專業倫理。研習資訊,9(2),11-14。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29-254)。臺北市:師大書苑。歐用生(1991)。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檢討與改進。收錄於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頁185-203)。台北:正中書局。歐用生(1998a)。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歐用生(1998b)。開放與卓越-台灣師資培育的改革與發展。載於沈慶揚、陳慶瑞、蔡清華、顏素霞(主編):師資培育與教育研究-王嘉通老師祝壽文集(頁29-54)。高雄:復文。蔡文榮(2003)。師資培育的另類教學取向:三重省思的挑戰。教育科學期刊,3(2),124-136。蔡宗憲(2009)。體育教學目標發展策略初探。屏東教大體育,12,359-379。蔡俊傑(2012)。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務整合服務系統,訪客入口http://140.134.131.167/iguest_utf8/index.htm蔡保田(1987)。調查研究法在教育上的運用。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院。鄭蕙如、林世華(2004)。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理論與實務之探討--以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分段能力指標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47-274。盧姿里(2006)。不同師資培育體系背景之初任國中教師教育專業表現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盧雪梅 (1998)。實作評量的應許、難題與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20,1-5。蕭佳純、董旭英、黃宗顯(2009)。少子化現象對國小教育發展之影響及其因應對策。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1),25-47。謝卓君(2004)。我國師資培育法之政策文本分析。教育政策論壇,7(2),1-28。鍾德馨(2007)。少子化趨勢對國民教育師資供需之影響與對策。學校行政,49, 254-271。韓繼成(2006)。十二年國教之探究。學校行政,44,85-97。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顏國樑、卓玟琪(2010)。由全球性大學排名系統看高等教育國際化指標。學校行政,68,127-151。饒見維(2010)。在師資培育中實施情緒教育之實踐經驗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1),65-93。 外文部分Ahwee, S., Chiappone, L., & Cuevas, P. (2004). The hidden and null curriculums: An experiment in collective educational biography. Educational Studies, 35(1), 25–43.Ahwee, S., Chiappone, L., Cuevas, P., Galloway, F., Hart, J., Lones, J., ... & Tate, B. (2004). The Hidden and Null Curriculums: An Experiment in Collective Educational Biography. Educational Studies, 35(1), 25–43.Anderson, W. & Krathwohl, D. R. (Eds.)(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NY: Longamn.Apple, M.W. (1975)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the Nature of Conflict. Curriculum Theorizing(ed.) W . Pinar , Mecutchan.Boud, D. (2007). Reframing assessment as if learning were important. In D. Boud & N. Falchikov(Eds.), Rethinking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for the LongerTterm (pp. 14-25).London: Routledge.Britzman, D. P. (1989). Who has the floor?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he English student teacher`s struggle for voice. Curriculum Inquiry,19(2), 143-162.Bungum, B. (2006). Transferring and transform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A study of Norwegia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ideas from design &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16(1), 31-52.Carter V. Good. 1973.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3rd ed(p313). New York : Mc Graw-Hill Book.Cornett, J. W. (1990). Utilizing action research in graduate curriculum courses. Theory Into Practice, 29(3), 185-195.Egbert, R. L. (1985). The practice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6(1), 16-22.Eisner(1979).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NY, Macmillan Canada.Ellaway, R., & Topps, D. (2011). eMedical teacher. Medical teacher, 33(10), 865.Ennis, C. D. (1987). Properties of purpose concepts in an operational middle-school curriculum.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6(3), 287-300. Eshun, I. (2013). Appraisal of colleges of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vis-à-v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JHS)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Ghana.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4(1), 12-18.Flinders, D. J., Noddings, N. & Thornton, S. J. (1986). The Null Curriculum: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Curriculum Inquiry, 16(1), 33-42.Frankfort-Nachmias, C., & Nachmias, D. (2007).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U.K.,Worth Publishers.Fuxa, R. L. (2012).Social Equity Decision Making: Narative Explorations with Elementary Teachers (Doctoral dissertation,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Gehrke, N. J., Knapp, M. S., & Sirotnik, K. A. (1992). In search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8, 51-110.Goodlad, J.I., Klein, M.F., Tye, K.A.(1979) ‘The domains of curriculum and their study’. In Goodlad, J.I.(Eds)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pp. 43-76). New York, McGraw-HillGraham, M. A., & Sims-Gunzenhauser, (2009) Advanced placement in studio art andsecondary art education policy: Countering the null curriculum.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10(3), 18-24.Gruenewald, D. A. (2003). Foundations of place: A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place-conscious educ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0(3), 619-654.Iowa State University(2009).Bloom`s Revised Taxonomy Model. 2013/4/15 Retrieved from : http://www.celt.iastate.edu/teaching/RevisedBlooms1.htmlKaniuka, T. S. (2009). NCLB, school-based instructional policy and decision-making: A proposed research agenda.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3(3), 787-799.Klein, M. F. (1983). The use of a research model to guid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22(3), 198-202.Kouritzin, S. G. (2004). The British Columbia literature 12 curriculum and I: A soliloquy. Curriculum Inquiry, 34(2), 185-212.Laytham, B. (2010). Let us pray: Classroom worship in th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ology & Religion, 13(2), 110-124.Lee, B. (2006). Teaching Justice and Living Peace: Body, Sexuality,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in Asian-American Communities. Religious Education, 101(3), 402-419.May, W. T. (1987). Student responses to media: Implications for elementary art curriculum.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28(2) ,105-117.McCutcheon, G. (1982). What in the world is curriculum theory?. Theory Into Practice, 21(1), 18-22.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 (1st ed.).London:Sage.Moy, R. G. (2000). American racism: The null curriculum in religious education. Religious Education, 95(2), 119-133.Nieveen, N., & Kuiper, W. (2012). Balancing curriculum freedom and regul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1(3), 357-368.Noddings, N. (2012). The Eisner Legacy: A Warning Unheeded.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9(1), 29-31.O.E.C.D.(2010). About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pisa/aboutpisa/Oliva, P. F. (2005).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MA, Allyn & Bacon.Powell, K. M. (2012). Kindergarten teacher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s of early learning-related skil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cademic chievement. .( Doctoral Dissertation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Pratte, R. (1981). Metaphorical models and curriculum theory. Curriculum Inquiry, 307-320.Pratte, R. (1981). Metaphorical models and curriculum theory. Curriculum Inquiry, 11(4),307-320.Q.S.(2009).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Retrieved from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Rennert-Ariev, P. (2008).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performan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 Th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10(1), 105-138.Rowntree, D. (1981). A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Totowa, NJ: Barnes & Noble Books.Segall, A. (2012). Exploring the pedagogical nature of historical texts: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HSSE Onl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umanities &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1(1), 27-33.Selden, S. (1987).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null curriculum: the case of the popular eugenics movement and American educational studies. Educational Studies, 18(2), 221-238.Shepard, K. F., & Jensen, G. M. (1990). Physical therapist curricula for the 1990s: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Physical Therapy, 70(9), 566-573.Shkedi, A. (2009). From curriculum guide to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ers’ narratives of curriculum applic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41(6), 833-854.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15(2), 4-14.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3.Sosniak, L. A., & Ethington, C. A. (1992). When public school “choice” is not academic: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1988.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4(1), 35-52.Thomas, G., Martin, D., & Pleasants, K. (2011). Using self-and peer-assessment to enhance students’ futur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University Teaching & Learning Practice, 8(1), 5.Uhrmacher, P. B. (1997). The curriculum shadow. Curriculum Inquiry, 27(3), 317-329.Watson, S., Miller, T. L., Driver, J., Rutledge, V., & McAllister, D. (2005).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 represent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textbooks: A null curriculum. Education,126(1), 148.Weade, R. (1987). Curriculum`n`i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26(1), 15-25.Yelon, S. (1995). Powerful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White Plains, NY: Longma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8152017
101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2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炳煌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周俊廷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ou, Chun Ting en_US dc.creator (作者) 周俊廷 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ou, Chun Ting en_US dc.date (日期) 2012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Oct-2013 13:57:02 (UTC+8) - dc.date.available 1-Oct-2013 13:57:02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Oct-2013 13:57:02 (UTC+8)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152017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1209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52017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1994年頒行《師資培育法》後臺灣師資培育方式有了重大變革,改以開放多元培育師資方式進行教師員額補充。屆時各大專院校經教育部審核後紛紛成立師資培育中心,順應此潮流,師資教育相關研究也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各校學者挾帶各種研究典範進入研究場域,無論是資料庫建置或者是師資教育專業課程之建構、教師教學信念等等都有了相當豐富且多元的了解。但是此類研究多以專家觀點剖析教育問題;相反的,從師資培育學生之角度來回答師資教育問題的研究卻相當稀少。本研究從實習教師角度反思職前教育課程。本研究將透過「內容分析法」與「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試圖發現臺灣師資培育中教育專業的懸缺課程(the null curriculum)。從目前培育量最多的「中等師資類科」實習生為調查之母群體。經過實際研究後,研究者發現以下結果:影響師資培育機構開課的因素有制度歷史與脈絡、機構所屬單位與師資、政策規範與師培機構目標、評鑑方式與內容四類。正式課程分析後發現目前師資培育選修課開設狀況不穩定、課程開設集中於行政與制度領域、課程編排具順序性但統整待加強、教育專業實務課不足。從師資生之經驗課程來看,師資生對於教育專業之觀點大部分符合專業之規準,且大部分與學者之見解相同。師資生覺知之教師課程授課目標多集中在認知方面。師資生提出之懸缺科目與內容最主要是教育倫理學,教學策略方面為教學實境演練,評量方式為實作評量。這些結果能夠驗證學者對懸缺課程之假設,並且進一步對臺灣師資培育之實務工作進行反思。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fter Taiwan congress passed the Teacher Education Law in 1994, th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TEP) reformed. Universities can foster teachers by setting up Institute of Teacher Educations(ITE). Therefore, more researchers were devoted to teacher education studies. They studied of TEPs by using multiple research paradigms and methods. Consequently, a lot of points of view about TEP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database, teachers’ teaching beliefs, teaching strategies. But these researches were investigated by teachers or professors, few of data were acquired from students’ view. That’s why he designed this paper which aimed to hear another voices about TEP from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teachers. It employed Content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researching. The former was for Formal curriculums, the later for student teachers. These methods were trying to find out the Null curriculum in ITEs. The results are showed as following: 1.There are some effects causing Null curriculum in ITE includes TEP’s tradition, ITE’s level and educational philosophy , teacher educators in ITE, states’ TEP policy and evaluations. 2. Courses were not given to student as the ITE’s course map. The given courses were focuse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and lack of practicing. In general, the courses had less coherence . 3.The student teachers’ view about Educational profession approximately the same as scholars’. They received teacher educators’ teaching objectives more in cognitive domain. 4. In their opinions, the Null curriculum in TEP was ethics of education, teaching practic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The findings could prove Eisner & Noddings’ assumption of the null curriculum.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第二節 研究目的................................................. 6第三節 研究問題................................................. 7第四節 名詞釋義................................................. 8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第一節 懸缺課程之理論發展...................................... 13第二節 台灣近代師資培育政策與制度.............................. 24第三節 影響師資培育機構課程開設之因素.......................... 50第四節 臺灣中等學校師資培育之教育專業課程...................... 56第三章 研究設計.................................................... 83第一節 研究架構................................................ 83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84第三節 問卷研究對象與抽樣設計.................................. 97第四節 問卷實施方式........................................... 102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106第四章 研究結果................................................... 113第一節 教育專業課程正式課程之分析............................. 113第二節 實習師資生之經驗課程分析............................... 120第三節 實習師資生提出之懸缺課程............................... 134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143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 143第二節 對臺灣師資培育之建議................................... 148第三節 後續研究之建議......................................... 152參考文獻........................................................... 155中文部分....................................................... 155外文部分....................................................... 177附錄一:各大學師資培育機構之組織運作............................... 183附錄二:師資生甄選制度............................................. 191附錄三:教育部畢業科系分類......................................... 199附錄四:教師專長分類............................................... 213附錄五:「中等師資培育懸缺課程」研究問卷............................ 215 zh_TW dc.format.extent 2029467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language.iso en_US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2017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懸缺課程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實習師資生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育專業課程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師資培育機構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null curriculum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udent teacher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stitute of teacher education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econdary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en_US dc.title (題名) 臺灣中學師資培育「教育專業課程」之懸缺-從實習師資生之觀點分析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n the Null Curriculum in the Secondary Teac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gram Provided by Taiwan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From Student Teachers` Perspective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大學設立師資培育中心辦法(民92年8月1日)。中華民國全國教師會(2000)。全國教師自律公約。2012年12月14日,取自: http://www.jses.tc.edu.tw/teacher/%E5%85%A8%E5%9C%8B%E6%95%99%E5%B8%AB%E8%87%AA%E5%BE%8B%E5%85%AC%E7%B4%84.htm方永泉(2009)。師培有品,教育有品─尋找師資機構發展的藍海策略。中等教育, 60(30),22-31。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王文科(2006)。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王明仁(2008)。台東縣國小教師養成背景對學生學業成績、工作滿意度之影響-驗證人力資本論、文化資本論與審核理論之適用性(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朱美怡(2008)。國中數學教師之不同培育背景對教學效能、教師專業承諾及學生數學成就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改會。吳明清(1991)。我國中小學教師任用制度之檢討與改進。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之比較研究(頁223-244)。台北:正中書局。吳明清(2006)。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五南。吳明隆 (2002)。教育專業倫理。國教天地,149,65-72。吳武典(2005)。我國師資培育的困境與突破。研習資訊,22(6),37-46。吳武典(2005)。教師專業的師資培育制度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231-248)。臺北市:心理。吳清山(1997)。師資培育法及相關法規內容評析。教育資料集刊,22,97-118。吳清山(2005)。優質學校中課程發展、教師教學與專業發展之指標內涵及實踐策略分析。教師天地,134,21-31。吳清山(2006)。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7-24。吳淑禎(2011)。中等學校師資培育課程的發展特色與教育專業課程的能力指標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7(4),1-41。李田英(2009)。我國師資培育的優勢與問題。科學教育月刊,321,12-26。李坤崇(2006)。台灣中小學初任教師教學專業能力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新世紀師資培育的圖像(頁75-110)。台北:心理。李政翰(2007)。學校跳脫文化再製現象之可能性-從教師專業倫理實踐之角度檢視。學校行政,48,168-186。李逢堅(2012)。東吳大學教師授課計畫表。2013年3月9日取自:東吳大學課表查詢網頁:http://doc.sys.scu.edu.tw/teachplanHtml/1011/1011PED10201.html李靜雯(2004)。多元師資培育之國小職前教師的分數教學知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李麗玲、陳益興、郭淑芳、陳盛賢、楊思偉、連啟瑞等(2009)。師資培育政策回顧與展望。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AER-97-08-C-1-01-07-2-07)。臺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杜宜芝(2010)。大學通識教育之懸缺課程研究:以政大學生觀點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周俊廷(2012,5月)。全球教育導入臺灣師資教育課程之研究。海報論文發表於全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十六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課程、教學與教師發展,台北市。周俊廷(2012,5月)。越南母親教養信念。論文發表於第三屆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花蓮市。周鳳美 (2010)。師資生集中實習教學省思札記之內容分析。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3(1),41-69。周鳳美、宋佩芬 (2005)。實習教師建構教師專業認同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20,1-26。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7)。東吳大學學生修讀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3月9日,取自:東吳大學網頁:http://www.scu.edu.tw/edu/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101 學年新生甄選簡章。2013年2月4日,取自:東吳大學網頁:http://vschool.scu.edu.tw/DownloadForms/101.pdf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師資培育中心發展與現況。2013年1月30日,取自:東吳大學網頁:http://www.scu.edu.tw/edu/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c)。東吳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東吳大學網頁:http://www.scu.edu.tw/edu/東吳大學教務處(無日期)。校務行政資訊系統課表查詢網頁。2013年3月9日,取自:http://web.sys.scu.edu.tw/class40.asp林本(1963)。世界各國師範教育制度。 台北:開明書店。林永喜(1986)。師範教育。台北市:景文。林合懋(2012)。國立彰化師範大學101學年度教學綱要。2013年3月8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開課課程查詢:http://webap0.ncue.edu.tw/other/UploadDEAN/SUBJECT/1011/00506_0CCET0001720.doc林梅琴(2012)。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2013年3月9日取自:輔仁大學,第二代課程大綱查詢系統 http://140.136.251.64/outlines/student/default.aspx林雅萍、任慶儀(2011)。國中校園學生霸凌現象之個案研究:以丁丁國中為例。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2,249-284。林新發(1991)。調查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55-289)。臺北市:師大書苑。林新發、王秀玲、鄧珮秀 (2007)。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7-79。林新發、王秀玲、鄧珮秀(2007)。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現況、政策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3(1),57-79。林瑞榮(1997)。「空無課程」的概念分析。國教之友,49(3),43-44。林瑞榮(1999)。內容分析法。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47-55頁)。高雄市:麗文文化。林靜宜(2009)。台灣光復後師資培育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林鴻泰、何偲安、施玉芬、許維芳(2004)。調查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凃金堂(2012)。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01學年度教學綱要。2013年3月8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路資訊平台: http://cip.nknu.edu.tw/ViewSyllabus/Default.aspx?SyllabusNo=AL201GRED102660031011施淑慎(2012)。國立政治大學101學年度教學綱要。2013年3月7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全校選課查詢教師資訊系統:http://newdoc.nccu.edu.tw/teaschm/1011/schmPrv.jsp-yy=101&smt=1&num=109003&gop=01&s=1&tea=102285.htm柯志恩(2012)。淡江大學101學年度第1學期課程教學計畫表。2013年3月9日取自:淡江大學教務處課務組網頁:http://www.acad.tku.edu.tw/CS/main.php孫邦正(1985)。經師與人師。台北:台灣商務。師資培育法(民83年2 月7日)。師資培育法(民94 年8月11日)。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民92年8月1日)。師範教育法(民68年11月21日)。徐式寬(2012)。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NTUonline臺大課程網https://nol.ntu.edu.tw/nol/guest/index.php高強華(2000)。新制師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收錄於中正大學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頁247-264)。高雄:麗文文化。高敏嘉(2009)。現代日本師資培育制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高薰芳(2002)。師資培育:職前教師教學系統發展。臺北市: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高薰芳、吳秀媛(2004)。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綱要設計之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8(1),1-27。高薰芳、陳美娟(2002)。國小專家教師專業知能形成歷程要件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5,527-556。高薰芳、陳素蘭 (2003)。職前教師專業服務學習課程實施之成效評鑑:以淡江大學為例。課程與教學,6(3),43-65。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0)。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要點。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te.acad.ncku.edu.tw/files/15-1060-55500,c5509-1.php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1)。國立成功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te.acad.ncku.edu.tw/files/11-1060-5509.php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國立成功大學101學年度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招生簡章。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te.acad.ncku.edu.tw/files/15-1060-76326,c9428-1.php國立成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3)。單位介紹。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te.acad.ncku.edu.tw/files/11-1060-5568.php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無日期)。課程查詢系統。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網頁;http://course-query.acad.ncku.edu.tw/qry/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師資培育中心學生甄試暨課程修習辦法。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stu/super_pages.php?ID=stu2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一百零一學年度學生甄選簡章。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stu/super_pages.php?ID=stu4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c)。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course/super_pages.php?ID=course2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中心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國立政治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ite.nccu.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5國立政治大學教務處(無日期)。教務行政系統全校課程查詢。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政治大學網頁:http://wa.nccu.edu.tw/QryTor/。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2008)。相關法規。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www.nknu.edu.tw/~ecp/nknu1.html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無日期)。問與答集。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www.nknu.edu.tw/~ecp/qa/qa-1.htm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8)。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 http://www.nknu.edu.tw/~ecp/nknu1.html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暨高雄醫學大學委託本校辦理)中等學校教師教育學程應修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www.nknu.edu.tw/~ecp/qa/intro.htm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學程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www.nknu.edu.tw/~ecp/qa/intro.htm#top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務處(無日期)。網路資訊平台課務資訊。2013年3月8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140.127.40.75/schedule/scheduleDepartment.aspx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2010)。組織架構圖。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140.127.56.51/otipeg/jsf/chart.jsf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實習輔導處(2010)。認識本處。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網頁:http://140.127.56.51/otipeg/jsf/1-2rule.jsf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200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98學年度入學修習中等校教師育程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開課架構示意圖。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cglist.phtml?Category=202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程修習辦法。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4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修習教育學程甄選要點。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4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位置與組織架構。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9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師資陣容。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practice2.ncue.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4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務處(無日期)。開課課程查詢OTHER學生不分入口查詢。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網頁:http://webap0.ncue.edu.tw/other/ob/OB010.aspx?rq=JM9jXzx0GoS9bOe6Dyz%2bzeQ7HpCAPxjUfWHgk1gN%2fWiypMrwjVZh3kU2OObkL%2frtti4t4TJ9C323HcRosnEkboPEbk4HIT4g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2012)。101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簡章。2013年2月27日,取自: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網頁:http://tqa.ntue.edu.tw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無日期)。NTU Online臺大課程網。2013年3月9日取自:https://nol.ntu.edu.tw/nol/guest/index.php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1)。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程修習辦法。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reg/regulations_1_18.pdf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a)。101學年度招生簡章(PDF檔)。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exam/101Exam.pdf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b)。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程甄試要點。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reg/regulations_1_27.html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c)。中心介紹。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intro/intro.htm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d)。中心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intro/intro.htm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2012e)。國立臺灣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大學網頁:http://www.education.ntu.edu.tw/cur/curriculum_04.html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學程甄選要點。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images/customerFile/tep/program/3-1-3.htm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images/customerFile/tep/professional/4-2-9.htm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2a)。師資培育問答集Q&A。2013年2月1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tw/pageContent.php?id=296&tab=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2012b)。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學校師資類科教育學程修習辦法。2013年2月16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images/customerFile/tep/professional/4-1-1-1.htm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無日期)。成員與職掌。2013年1月27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tw/pageContent.php?id=13&page=listmenu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無日期)。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簡介。2013年1月27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otecs.ntnu.edu.tw/ntnutecs/tw/pageContent.php?id=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務處(無日期)。開課查詢系統。2013年3月8日。取自:http://courseap.itc.ntnu.edu.tw/acadmOpenCourse/index.jsp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0)。師資培育中心學習護照實施說明。2013年3月31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b022.camel.ntupes.edu.tw/ezcatfiles/b022/img/img/372/rules08.htm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7)。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學生修習教育學程修業要點。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8)。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5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101學年度學生修習教育學程招生要點。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101學年度學生修習教育學程甄試術科測驗辦法及計分表。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c)。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101學年度遴選運動績優生修習教育學程招生簡章。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d)。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運動績優學生申請修習教育學程要點。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23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e)。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2月4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大學網頁:http://epcenter.camel.ntupes.edu.tw/front/bin/cglist.phtml?Category=48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中心概況。2013年1月30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http://b022.camel.ntupes.edu.tw/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32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教務處(無日期)。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民眾服務系統-訪客入口,學期開課課程檢索。2013年3月10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網址:http://140.134.131.166/iguest_utf8/application.htm張民杰 (2008)。實習老師不是真正的老師?--從案例分析實習教師的班級經營策略。中等教育,59(3),104-113。張玉成(1999)。師資培育多元化與教師素質之提升。高中教育,7,4-6。張芬芬(1993)。師範生實習的潛在課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2,14-33。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 87-120。張春興、張芬芬、張景媛、湯維玲(1991)。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制度改革意見之調查研究。收錄於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之比較研究(頁267-309)。台北:正中書局。張茂源、王昇泰、陳仕祥(2009)。教師評鑑的意涵與問題挑戰。學校行政雙月刊61,212-225。張凌瑜(2008)。由校園霸凌事件探討低年級兒童的攻擊行為。臺灣教育,653,48-49。張德勝(2002)。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理論、實務與態度。台北:揚智。張新仁、方德隆、丘愛鈴、李芊慧(2007)。師資培育機構評鑑:美國師資培育認可委員會的評鑑制度及其啟示。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2,1-20。張鈺珮 (2006)。「幼兒性別教育」師資培育課程實踐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張鈿富、吳慧子、吳舒靜(2009)。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表現頂尖五國家優勢條件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87,1-26。張德銳(2003)。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教育研究集刊,28,129-144。張德銳(2004)。我國中小學教師評鑑的規劃與推動策略。現代教育論壇,10,216-231。張憲庭(2005)。少子化現象對學校經營管理之衝擊與因應之道。學校行政,36,87-93。教育部 (2003)。中等學校、國民小學、幼稚園及特殊教育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2013年3月18日,取自: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1&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 http://tqa.ntue.edu.t教育部(2003)。中等學校、國民小學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2012年12月 21 日,取自 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4042&Type=1&Code=9001&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05)。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4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06)。師資培育素質提升方案。2012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regulation/B0037/5668950307.doc教育部(2006)。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5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07)。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6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08)。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7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09)。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8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10)。師資培育統計年報:99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11)。師資培育統計年報:100年版。台北:教育部。教育部(2011)。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命題作業要點。2013年2月27日,取自:行政院公報資訊網:http://gazette.nat.gov.tw/EG_FileManager/eguploadpub/eg016176/ch05/type2/gov40/num8/Eg.htm教育部(2012)。大專院校學科標準分類表。2012年9月10日,取自教育部統計處網站: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745&Page=16135&Index=8&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教育部(2012)。中等學校各任教學科領域群科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科目及學分對照表實施要點。2013年2月25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教育實習作業原則。2013年2月14日,取自: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034&Page=8873&Index=3&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共同學科對照表。2012年9月10日,取自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網頁: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4062&Type=1&Code=0&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共同學科對照表。2013年2月25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職業群科對照表。2012年9月10日,取自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網頁: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4062&Type=1&Code=0&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職業群科對照表。2013年2月25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對照表。2012年9月10日,取自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網頁: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4062&Type=1&Code=0&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教育部(2012)。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對照表。2013年2月25日,取自:教育部網頁: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1384&Page=9036&Index=6&WID=1112353c-88d0-4bdb-914a-77a4952aa893曹仁德、梁忠銘(2002)。台灣師資培育制度變遷之考察-師範院校與教育院系所培育機構的變革。台東師院學報,13(2),211-240。梁福鎮 (2003)。師資培育與職業倫理:教育倫理學觀點的分析。教育科學期刊,3(2),138-152。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0a)。淡江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甄選辦法。2013年2月1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news/news.php?Sn=9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0b)。淡江大學學生修習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2月1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news/news.php?Sn=9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1)。淡江大學培育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一覽。2013年3月9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cte.tku.edu.tw/frame/framesetlessonall0.htm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中心成員。2013年1月30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members/teacher.php?class=110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中心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2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c)。招生訊息。2013年2月1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rss2.rulingcom.com/TKU_CTE/news/news.php?Sn=9淡江大學教務處(無日期)。開排課資料查詢。2013年3月9日,取自:淡江大學網頁:http://sinfo.ais.tku.edu.tw/eMis/TMWC010.aspx符碧真(1999)。增進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學校之合作關係。教育實習輔導季刊,4(4),30-32。莫藜藜、賴珮玲(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陳玉蘭(2002)。師資培育統整課程設計暨教學策略之探討。教育學刊,18 ,65-85。陳仲翰(2011)。教師專業倫理發展在師資培育過程上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103(12),69-89。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硏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陳易芬 (2008)。國小實習教師之實習經驗與對師資培育課程之建議。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8,1-37。陳美玉(2000)。 師生合作反省教學在師資培育上運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120-133。陳俊龍(2010)。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下的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學校行政,66, 188-207。陳奎憙(1998)。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23,171-195。陳舜芬、丁志仁、洪儷瑜(1996)。師資培育與教育進修制度的檢討。教育研究所集刊,37,39-100。陳慧娟 (無日期)。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2013年3月7日,取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網頁:http://dete.ntnu.edu.tw/teachmap/teachcontrol/architecture曾素秋(2010)。應用服務學習提昇職前教師教育專業能力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8(1),185-232。程炳林(2012)。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計畫。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成功大學,各學期課程查詢網頁:http://course-query.acad.ncku.edu.tw/qry/#黃光雄、楊龍立(2001)。課程設計與發展: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書苑。黃光雄、蔡清田(2004)。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黃政傑(2005)。課程設計。台北:東華書局。黃炳煌(1981)。師範院校教育實習之探討。台灣教育,372,7-18。黃炳煌(1987)。教育問題透視。台北:文景書局。黃倩茹(2004)。教育專業的倫理向度。教師之友。45(4),94-101。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教師之友雜誌社。黃國豪(2006)。不同師資培育背景的國小導師其「教育專業認知」與「教師角色踐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黃淑苓(2005)。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然與實然。教育科學期刊,5(2),154-168。黃琬婷(2001)。師資人力市場轉變與教育改革:政策開放後的師範校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台北市。黃繼仁(2011)。我國師資培育改革的挑戰與展望:典範轉變的觀點。教師專業研究期刊,1,79-100。楊百世(2000)。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復文。楊孝榮 (1989)。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下冊(頁809-833)。台北:東華書局。解惠婷(2002)。台灣國小師資培育制度與其課程演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縣。詹志禹 (1997)。師資職前教育的課程與評鑑。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5,67-98。賈馥茗(1990)。教育概論。台北:五南。熊瑞梅、紀金山(2002)。《師資培育法》形成的政策範疇影響力機制。臺灣社會學,4,199-246。臺灣師資培育資料庫(2012)。2007畢業生生實習能力自我評估。2012年12月14日,取自:https://tted.cher.ntnu.edu.tw/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2011)。輔仁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師資職前教育課程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及學分表。2013年3月9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course.jsp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07)。輔仁大學學生修讀教育學程辦法。2013年2月4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center.jsp?item=1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a)。輔仁大學101學年度中等學校教育學程甄試招生簡章。2013年2月4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news.jsp?no=307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2012b) 。輔仁大學中等學校教育學程教育專業課程修習規定。2013年3月9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course.jsp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中心簡介。2013年1月30日,取自:輔仁大學:http://www.cte.fju.edu.tw/center.jsp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師資陣容。2013年1月30日,取自:輔仁大學:http://www.cte.fju.edu.tw/teacher.jsp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無日期)。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課程資訊。2013年3月9日取自:輔仁大學網頁:http://www.cte.fju.edu.tw/course.jsp歐用生 (1992a)。從「潛在課程」談教師專業倫理。研習資訊,9(3),13-16。歐用生 (1992b)。從「潛在課程」談教師的專業倫理。研習資訊,9(2),11-14。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29-254)。臺北市:師大書苑。歐用生(1991)。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課程的檢討與改進。收錄於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頁185-203)。台北:正中書局。歐用生(1998a)。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歐用生(1998b)。開放與卓越-台灣師資培育的改革與發展。載於沈慶揚、陳慶瑞、蔡清華、顏素霞(主編):師資培育與教育研究-王嘉通老師祝壽文集(頁29-54)。高雄:復文。蔡文榮(2003)。師資培育的另類教學取向:三重省思的挑戰。教育科學期刊,3(2),124-136。蔡宗憲(2009)。體育教學目標發展策略初探。屏東教大體育,12,359-379。蔡俊傑(2012)。教育心理學課程大綱。2013年3月9日取自: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校務整合服務系統,訪客入口http://140.134.131.167/iguest_utf8/index.htm蔡保田(1987)。調查研究法在教育上的運用。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院。鄭蕙如、林世華(2004)。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理論與實務之探討--以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分段能力指標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47-274。盧姿里(2006)。不同師資培育體系背景之初任國中教師教育專業表現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盧雪梅 (1998)。實作評量的應許、難題與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20,1-5。蕭佳純、董旭英、黃宗顯(2009)。少子化現象對國小教育發展之影響及其因應對策。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3(1),25-47。謝卓君(2004)。我國師資培育法之政策文本分析。教育政策論壇,7(2),1-28。鍾德馨(2007)。少子化趨勢對國民教育師資供需之影響與對策。學校行政,49, 254-271。韓繼成(2006)。十二年國教之探究。學校行政,44,85-97。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顏國樑、卓玟琪(2010)。由全球性大學排名系統看高等教育國際化指標。學校行政,68,127-151。饒見維(2010)。在師資培育中實施情緒教育之實踐經驗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1),65-93。 外文部分Ahwee, S., Chiappone, L., & Cuevas, P. (2004). The hidden and null curriculums: An experiment in collective educational biography. Educational Studies, 35(1), 25–43.Ahwee, S., Chiappone, L., Cuevas, P., Galloway, F., Hart, J., Lones, J., ... & Tate, B. (2004). The Hidden and Null Curriculums: An Experiment in Collective Educational Biography. Educational Studies, 35(1), 25–43.Anderson, W. & Krathwohl, D. R. (Eds.)(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NY: Longamn.Apple, M.W. (1975)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the Nature of Conflict. Curriculum Theorizing(ed.) W . Pinar , Mecutchan.Boud, D. (2007). Reframing assessment as if learning were important. In D. Boud & N. Falchikov(Eds.), Rethinking Assess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for the LongerTterm (pp. 14-25).London: Routledge.Britzman, D. P. (1989). Who has the floor?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he English student teacher`s struggle for voice. Curriculum Inquiry,19(2), 143-162.Bungum, B. (2006). Transferring and transforming technology education: A study of Norwegia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ideas from design &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16(1), 31-52.Carter V. Good. 1973.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3rd ed(p313). New York : Mc Graw-Hill Book.Cornett, J. W. (1990). Utilizing action research in graduate curriculum courses. Theory Into Practice, 29(3), 185-195.Egbert, R. L. (1985). The practice of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6(1), 16-22.Eisner(1979).The Educational Imagination :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s. NY, Macmillan Canada.Ellaway, R., & Topps, D. (2011). eMedical teacher. Medical teacher, 33(10), 865.Ennis, C. D. (1987). Properties of purpose concepts in an operational middle-school curriculum.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6(3), 287-300. Eshun, I. (2013). Appraisal of colleges of education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vis-à-v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JHS)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Ghana.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4(1), 12-18.Flinders, D. J., Noddings, N. & Thornton, S. J. (1986). The Null Curriculum: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Curriculum Inquiry, 16(1), 33-42.Frankfort-Nachmias, C., & Nachmias, D. (2007). 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U.K.,Worth Publishers.Fuxa, R. L. (2012).Social Equity Decision Making: Narative Explorations with Elementary Teachers (Doctoral dissertation,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Gehrke, N. J., Knapp, M. S., & Sirotnik, K. A. (1992). In search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8, 51-110.Goodlad, J.I., Klein, M.F., Tye, K.A.(1979) ‘The domains of curriculum and their study’. In Goodlad, J.I.(Eds)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pp. 43-76). New York, McGraw-HillGraham, M. A., & Sims-Gunzenhauser, (2009) Advanced placement in studio art andsecondary art education policy: Countering the null curriculum.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10(3), 18-24.Gruenewald, D. A. (2003). Foundations of place: A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place-conscious educ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40(3), 619-654.Iowa State University(2009).Bloom`s Revised Taxonomy Model. 2013/4/15 Retrieved from : http://www.celt.iastate.edu/teaching/RevisedBlooms1.htmlKaniuka, T. S. (2009). NCLB, school-based instructional policy and decision-making: A proposed research agenda.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3(3), 787-799.Klein, M. F. (1983). The use of a research model to guid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22(3), 198-202.Kouritzin, S. G. (2004). The British Columbia literature 12 curriculum and I: A soliloquy. Curriculum Inquiry, 34(2), 185-212.Laytham, B. (2010). Let us pray: Classroom worship in theolog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ology & Religion, 13(2), 110-124.Lee, B. (2006). Teaching Justice and Living Peace: Body, Sexuality, and Religious Education in Asian-American Communities. Religious Education, 101(3), 402-419.May, W. T. (1987). Student responses to media: Implications for elementary art curriculum.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28(2) ,105-117.McCutcheon, G. (1982). What in the world is curriculum theory?. Theory Into Practice, 21(1), 18-22.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 (1st ed.).London:Sage.Moy, R. G. (2000). American racism: The null curriculum in religious education. Religious Education, 95(2), 119-133.Nieveen, N., & Kuiper, W. (2012). Balancing curriculum freedom and regul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1(3), 357-368.Noddings, N. (2012). The Eisner Legacy: A Warning Unheeded.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9(1), 29-31.O.E.C.D.(2010). About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pisa/aboutpisa/Oliva, P. F. (2005).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MA, Allyn & Bacon.Powell, K. M. (2012). Kindergarten teachers’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s of early learning-related skil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cademic chievement. .( Doctoral Dissertation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Pratte, R. (1981). Metaphorical models and curriculum theory. Curriculum Inquiry, 307-320.Pratte, R. (1981). Metaphorical models and curriculum theory. Curriculum Inquiry, 11(4),307-320.Q.S.(2009).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Retrieved from http://www.topuniversities.com/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Rennert-Ariev, P. (2008).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performance-based teacher education. Th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110(1), 105-138.Rowntree, D. (1981). A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Totowa, NJ: Barnes & Noble Books.Segall, A. (2012). Exploring the pedagogical nature of historical texts: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HSSE Onl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umanities &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1(1), 27-33.Selden, S. (1987).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null curriculum: the case of the popular eugenics movement and American educational studies. Educational Studies, 18(2), 221-238.Shepard, K. F., & Jensen, G. M. (1990). Physical therapist curricula for the 1990s: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Physical Therapy, 70(9), 566-573.Shkedi, A. (2009). From curriculum guide to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ers’ narratives of curriculum applic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41(6), 833-854.Shulman, L. 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15(2), 4-14.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3.Sosniak, L. A., & Ethington, C. A. (1992). When public school “choice” is not academic: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1988.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4(1), 35-52.Thomas, G., Martin, D., & Pleasants, K. (2011). Using self-and peer-assessment to enhance students’ futur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University Teaching & Learning Practice, 8(1), 5.Uhrmacher, P. B. (1997). The curriculum shadow. Curriculum Inquiry, 27(3), 317-329.Watson, S., Miller, T. L., Driver, J., Rutledge, V., & McAllister, D. (2005).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 representa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textbooks: A null curriculum. Education,126(1), 148.Weade, R. (1987). Curriculum`n`i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Theory into Practice, 26(1), 15-25.Yelon, S. (1995). Powerful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 White Plains, NY: Longman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