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書寫空間─以「淡水」為主要觀察場域
Writing space ─ with "Tamsui" as the main observation field
作者 張旼惠
貢獻者 崔末順
張旼惠
關鍵詞 淡水
空間
淡江大學
淡水河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Nov-2013 11:37:43 (UTC+8)
摘要 現今的淡水有兩種涵義,廣義而言即是指介於大屯、觀音兩山,從關渡至淡水河河口之間;狹義而言係指在淡水河北岸的淡水市鎮。在許多文學作品中,可找到書寫淡水的共通性,及一再被重複描寫的地方元素、景點和意象,例如淡江校園的青春回憶,千帆過盡的河岸榮景,雲霧繚繞的觀音山風情,仙境一般的大屯山稜,蜿蜒老街的小鎮之旅,這些地方元素在本文所提的作家中,皆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法一再地描述呈現,好像是作家們的跨越時空彼此交疊,共同勾勒淡水的地方經驗。

淡水的地理位置與人文傳統激發為何可以激發出作家們的文學情感?透過文本分析,我們了解淡水不只是一個行政區域,更是人與情感的連結。淡水同時具備豐富人文和自然美景的特質,無論經歷多長的歷史時間,作家透過雙眼觀看、記錄書寫,一再的表達淡水這個地方帶給他們的感動,說明他們的文化理想與生命美感,淡水生活是他們共同回憶的一部分。雖然每個人的生命經驗是獨一無二的,但還是會有共同的記憶,留在心裡的某一處,每當生活中有所失落、失意或不順之時,總會藉由到此一遊,得到喘息、歇息甚或自省之機會,淡水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停歇的精神之所。
參考文獻 一、小說、散文文本(按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王文進,《豐田筆記》,臺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朱天文,《淡江記》,臺北市:遠流出版:信報發行,1994年。
‧朱天心,《古都》,臺北: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林文義,《從淡水河出發》,臺北市:光復出版,1984年。
‧林文義,《母親的河─淡水河紀事》,臺北市:臺原出版,1994年。
‧舞鶴,《悲傷》,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
‧舞鶴,《舞鶴淡水》,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
‧蔡素芬,《橄欖樹》,臺北市:聯經出版,1998年。
‧鍾文音,《在河左岸》,臺北市:大田出版:知己總經銷,2003年。

二、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史料:

‧申慶璧編纂,《淡水鎮志(下)》第六章警備志,臺北:淡水鎮公所,1989年。
‧林呈蓉編,《臺北縣史料彙編─淡水篇》,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2001年10月。
‧周鍾瑄主修、詹雅能點校、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諸羅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年。
‧郁永河著,楊龢之譯注,《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臺北:圓神出版社,2004年。
‧馬偕,〈From far Formosa:The Island,Its People and Missions〉,林耀南譯,《臺灣遙記》,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行,1959年3月。
‧馬偕,〈From far Formosa:The Island,Its People and Missions〉,周學普譯,《臺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1月。
‧淡江大學校史編纂委員會編,《淡江大學校史(續編)1986─2000》,臺北:淡江大學出版,2002年11月。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8月。
‧鉅鹿赫太郎編,陳壬癸譯,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壹卷(上),台中:臺灣省文獻會,1984 年。
‧傅錫壬主編,《淡江大學校史》,臺北:淡江大學校史編纂委員會,1987年5月。
‧臺北縣私立淡江中學,《淡江中學校史》,臺北:臺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2000年,再版。
‧臺灣史料集成委員會編,《淡水廳誌》,臺北市:遠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6年。

一般:

‧丁康宇、馬康莊等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2003年12月初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人文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黃錦樹編,《原鄉人:族群的故事》,臺北:麥田人文出版社,2004年。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
‧朱雙一,《戰後臺灣新世代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版,2002年2月。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等編,《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文化,1996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閱讀文學地景‧小說卷》,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文建會發行,2008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出版,2000年。
‧吳達芸,《女性閱讀與小說評論》,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
‧吳達芸,《臺灣當代小說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文學,1992年12月。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4月。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臺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5月。
‧李永展、廖億美等編,《淡水河破碎地圖》,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
‧李彩芬,《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9月。
‧李喬,《李喬文學評論─臺灣文學造型》,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李欽賢,《臺灣火車知性之旅》,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
‧李欽賢,《臺灣的古地圖》,臺北:遠足文化,2002年。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上)》,臺北市:玉山社出版,2000年2月初版。
‧李漢偉,《臺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
‧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臺灣文學論》,臺北:時報,1990年。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林澄枝,《文化白皮書》,臺北︰文建會,1998年。
‧邱貴芬,《日治以來臺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下)》,臺北:女書文化,2001年7月。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遠流出版,1997年9月。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2008年9月初版。
‧范銘如,《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徐明福、傅朝卿、張玉璜,《臺灣之美系列(三)─建築》,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2年2月。
‧財團法人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編,《臺北歷史影像系列─青春關不住(年輕‧臺北)》,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1996年6月。
‧張子文、郭啟傳撰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日治時期》,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臺北:國家圖書館出版,2002年12月初版。
‧張朗,《淡水馳情》,臺北:絲路出版社,1994年10月。
‧張健主編,《小說理論與作品評析》,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6月。
‧張德水,《激動!臺灣的歷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7月初版。
‧淡江大學創校五十週年校慶籌備會編,《淡江大學校友大學校長會議實錄》,臺北:淡江大學出版,2000年7月。
‧淡江大學編,《淡江三十年─淡江大學慶祝創校卅年紀念特刊》,臺北:淡江大學出版,1980年7月。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3年4月。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淡水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1998年。
‧淡江文理學院編印,《淡江二十年》,臺北:淡江大學出版,1970年11月。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
‧莊萬壽等編審,《北臺灣人文之旅》,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2月。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國立編譯館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月10月。
‧許俊雅,《低眉集:臺灣文學∕翻譯、遊記與書評》,臺北:新銳文創(秀威代理),2011年12月初版。
‧許琇禎,《臺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臺北:五南出版社 2001年。
‧陳盈卉編,《淡水》,臺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月。
‧陳國棟著,《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市:遠流,2005年。
‧陳碧月,《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臺北:秀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彭瑞金總編、莊華堂主編、鍾肇政主講,《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臺灣文學發展史十二講》,臺北:唐山出版社,2008年7月。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
‧楊佳嫻編,《臺灣成長小說選》,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楊宗翰主編,《臺灣文學史的省思》,臺北:富春文化,2002年。
‧楊昌年,《現代小說》,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二刷。
‧楊國樞,《變遷中的臺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年。
‧楊碧川,《臺灣歷史年表》,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88年6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的回顧》,臺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臺北市:天下文化,1989年。
‧靳明全主編,《區域文化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廖鴻基等著,《臺灣島巡禮》,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5年5月。
‧謝德錫,《淡水大事紀》,滬尾文教促進會淡水歷史研究室,1988年。
‧趙莒玲,《淡水心靈地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
‧劉育嘉,《臺灣史文獻析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歐宗智,《走出歷史的悲情─臺灣小說評論集》,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12月。
‧鄭明俐主編,《當代臺灣都市文學論》,臺北︰時報,1995年。
‧羅宗濤、張雙英,《臺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5月。

三、期刊、單篇論文(按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文學的追求與超越〉─舞鶴、楊照對談錄,《文學臺灣》第8期,1993年10月。
‧〈舞鶴亂迷〉─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7號,2004年3月。
‧〈凝視朱天文〉─舞鶴專訪小說家朱天文,《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號,2003年12月。
‧王昭文,〈《八角塔下》的臺灣連翹精神〉,《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3年11月。
‧王萬睿,〈瘋癲、情欲、以及夢境的再創造-試論舞鶴的兩篇小說〈悲傷〉、〈拾骨〉,《文學臺灣》,第40期,2001年9月。
‧呂正惠,〈八○年代小說的主流〉,收錄於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0年。
‧李君如、彭盛裕,〈境外之鏡:自旅行文本中探索主體的心理投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期,2006年3月。
‧周宗賢、連慧華,〈淡水古蹟保存與再生之發展─從觀光營造的角度〉,收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OO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3年4月。
‧季欣麟,〈在城市流亡的老靈魂—聽朱天心說說話〉,《遠見雜誌》,第141 期,1998年3月號。
‧林玉薇,〈以人物的命運拓印歷史─專訪蔡素芬〉,《文訊月刊》,179期,2000年9月。
‧林柏維編,〈臺灣歷史年表〉,《臺灣的故事》,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年5月。
‧林慧姃,〈文學中的淡水〉,收於周宗賢編,《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9年4月。
‧林麗如,〈小說田野裡的思索者〉,《文訊》,238期,2005年8月。
‧河原功,〈從文學作品鳥瞰日治時代的淡水〉,收錄於《二○○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3年4月。
‧封德屏,〈尋找區域文化的特色—「屏東藝文環境的發展」座談〉,《文訊》,1991年1月。
‧洪淑苓,〈夢與歌─蔡素芬《橄欖樹》評介〉,《文訊別冊》第152卷期,1998年6月,頁18。
‧胡馨云,〈耕耘文學鹽田─蔡素芬〉,《出版情報》,146期,2000年6月。
‧高天生,〈臺灣文學的耕耘者鍾肇政〉,《臺灣小說與小說家》,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高惠琳,〈「各縣市藝文環境調查」專輯目錄〉,《文訊》,1992年6月。
‧張良澤,〈煎熬與希望的中年時代─七○年代的鍾老大〉,《聯合文學》,2003年12月。
‧張建隆,〈洪以南與達觀樓〉,《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7月。
‧張建隆,〈看見的,和看不見的‧淡水─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初,西、荷及清人對淡水的記述與認知〉,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一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2003年4月。
‧張琬貽,〈流動的家園,幽魅的城市—試析鍾文音《在河左岸》的家族史書寫及空間建構〉,「疆界/將屆:2004年文化研究學生學術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2004年12月。
‧莊宜文,〈雙面夏娃—朱天文、朱天心作品比較〉,《臺灣文學學報》,第1期,政大中文系,2000年6月。
‧許俊雅,〈臺灣文學中的淡水書寫〉,發表於《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學刊》第一期,香港大學中文系出版、臺灣學生書局承印,2002年8月。
‧許俊雅,〈憶昔紅顏少年時─談鍾肇政的《八角塔下》〉,《臺灣文學評論》,2003年10月。
‧陳文芬,〈舞鶴在淡水〉,《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期,2004年8月。
‧陳明柔,〈八○年代臺灣小說文本中的都會景致〉,收編於師大國文學系:《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9月。
‧陳國偉,〈遺失地址的理想國—朱天心小說中的記憶烏托邦〉,《淡水牛津文藝》,1998年10月。
‧傅錫壬,〈王昶雄《驛站風情》的鄉土情懷〉,收錄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3年4月。
‧張炎,〈清代初期制台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21卷1期,1970年3月。
‧紫蘇,〈貼近生活,擊掌長吟─記鍾文音〉,《文訊》,157期,1998年11月。
‧楊翠,〈原音與女聲─跨世紀臺灣文學的新渠徑〉,臺北:《文訊雜誌》,1999年12月。
‧廖咸浩,〈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511期,1996年7月。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175期,2002年3月。
‧歐宗智,〈絕望的愛意及其象徵意義─以吳濁流、鍾肇政、東方白日治時代背景小說為例〉,《國文天地》,2002年10月。
‧賴婉蓉,〈論蔡素芬鹽田兒女中的女性情愛經驗及其對臺灣文學領域的拓展〉,《臺灣人文》,2005年12月。
‧魏可風,〈幫小說中的人物過一生─蔡素芬答客問〉,《聯合文學》,第11卷9期,1995年7月。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2000年。
‧吳寬裕,《林文義散文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2008年。
‧林雲鈿,《蔡素芬長篇小說女性主體書寫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2007年。
‧林輝堂,《縣市文化局對文化政策制定與執行問題之研究—以臺中市文化局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2002年。
‧林璟薇,《臺灣當代女作家小說中的女性意識─一九七○至二○○○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4年。
‧林麗如,《歷史與記憶-舞鶴小說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2005年。
‧胡秀宜,《八○年代臺灣小說中的青春書寫(1980-1989)》,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5年。
‧徐惠玲,《臺灣現代小說中的淡水校園成長書寫─以鍾肇政《八角塔下》、蔡素芬《橄欖樹》為研究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2008年。
‧張琬琳,《文化場域變遷及其對臺灣文學的影響──以臺北都市空間轉化為探討核心》,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2009年。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臺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1999年。
‧陳錫蘭,《蔡素芬小說創作發展歷程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2007年。
‧曾巧雲,《未完成進行式─戰前、戰後的皇民文學論爭/述》,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2005年7月。
‧曾怡玲,《林文義散文中的理想性追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2008年。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2002年。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2003年。
‧葉寶蓮,《從原鄉到都會─蔡素芬小說中的女性遷徙與女性意識書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2005年。
‧鄭恆惠,《家庭.城市.旅行-臺灣新世代女性散文主題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7年。

五、 報紙文章:(按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阿盛,〈尋俗是裡的感動─蔡素芬〉,《自由時報》,第41版,1999年4月9日。
‧范銘如,〈黃色淡水〉,《聯合報》,2002年2月18日。
‧徐開塵,〈穿梭臺北車站,看盡人生變貌─蔡素芬以九個故事尋找生活在臺北的理由〉,《民生報》第4版,2000年5月29日。
‧莊宜文,〈滿懷鄉愁的漫遊者—訪朱天心〉,《自由時報》,2000年12月21日。
‧許俊雅,〈心理上的淡水文化積澱-讀朱天心〈淡水最後列車〉〉,《中央日報》,2002 年2月26日。
‧黃莉貞,〈校園愛情的分手方式〉,《自立早報》第17版,1998年4月30日。
‧劉鳳芯,〈女孩怎麼長大了?〉,《中國時報‧開卷》,2002年5月26日。
‧蔡素芬,〈得獎感言:一字一句皆是心血,同喜同悲用真感情〉,《中央日報》第10版,1986年10月23日。
‧蔡素芬,〈漂浮與理想─談《橄欖樹》〉,《自由時報》第37版,1997年10月13日。
‧蔡素芬「文學到校園系列演講」第十場,演講稿全文刊載於《中央日報》副刊22版,1999年1月7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615900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90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崔末順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張旼惠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旼惠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Nov-2013 11:37:43 (UTC+8)-
dc.date.available 1-Nov-2013 11:37:4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Nov-2013 11:37:4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61590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145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159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現今的淡水有兩種涵義,廣義而言即是指介於大屯、觀音兩山,從關渡至淡水河河口之間;狹義而言係指在淡水河北岸的淡水市鎮。在許多文學作品中,可找到書寫淡水的共通性,及一再被重複描寫的地方元素、景點和意象,例如淡江校園的青春回憶,千帆過盡的河岸榮景,雲霧繚繞的觀音山風情,仙境一般的大屯山稜,蜿蜒老街的小鎮之旅,這些地方元素在本文所提的作家中,皆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法一再地描述呈現,好像是作家們的跨越時空彼此交疊,共同勾勒淡水的地方經驗。

淡水的地理位置與人文傳統激發為何可以激發出作家們的文學情感?透過文本分析,我們了解淡水不只是一個行政區域,更是人與情感的連結。淡水同時具備豐富人文和自然美景的特質,無論經歷多長的歷史時間,作家透過雙眼觀看、記錄書寫,一再的表達淡水這個地方帶給他們的感動,說明他們的文化理想與生命美感,淡水生活是他們共同回憶的一部分。雖然每個人的生命經驗是獨一無二的,但還是會有共同的記憶,留在心裡的某一處,每當生活中有所失落、失意或不順之時,總會藉由到此一遊,得到喘息、歇息甚或自省之機會,淡水就是所有人都可以停歇的精神之所。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
一、時間軸線:一九七○年至一九九七年 4
二、議題性的掌握:淡江大學、淡水河域、小鎮老街 5
三、研究名稱界定:「地方」/「空間」/「淡水」 6
四、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淡水的發展與變遷 14
第一節 淡水的地理位置 14
第二節 淡水的歷史變遷 15
第三節 淡水的文化景觀 20
一、文化景觀的起源與定義 20
二、淡水的文化景觀 21
第三章 淡江大學─《橄欖樹》、《豐田筆記》 23
第一節 校園的多采與多姿 25
一、美麗的淡江大學 25
二、時代背景─民歌時期 27
三、淡江事件 28
四、社團活動 30
第二節 愛情的追尋與幻滅 32
一、敢愛敢恨的如珍/謹慎敏感的祥浩 32
二、溫和正直的梁銘/浪漫不羈的晉思 34
第三節 自我的價值與建構 36
一、故鄉的回憶 36
二、經濟的獨立 39
第四節 《豐田筆記》中的淡江大學 42
一、王文進的《豐田筆記》 42
二、《豐田筆記》的浪漫淡水 43
第四章 淡水河域─《在河左岸》、《母親的河》 48
第一節 淡水河之流域 48
一、淡水河岸美景 48
二、淡水河的航運 50
第二節 淡水河之左岸 52
第三節 淡水河之意喻 54
一、故鄉移情 55
二、希望之河 57
三、絕望之河 58
第四節 《母親的河》中的淡水河域 61
一、林文義的文學歷程 61
二、母親的河─淡水河 63
第五章 小鎮老街─《舞鶴淡水》、《悲傷》 69
第一節 舞鶴眼中的淡水 70
第二節 小鎮老街的暮色 73
第三節 新舊交替的悲傷 76
一、鐵道的建立和捷運的開通 77
二、重建的破壞/破壞的重建 80
第六章 結論 82
參考文獻 84
附錄 92
zh_TW
dc.format.extent 133293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90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淡水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空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淡江大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淡水河zh_TW
dc.title (題名) 書寫空間─以「淡水」為主要觀察場域zh_TW
dc.title (題名) Writing space ─ with "Tamsui" as the main observation field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小說、散文文本(按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王文進,《豐田筆記》,臺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朱天文,《淡江記》,臺北市:遠流出版:信報發行,1994年。
‧朱天心,《古都》,臺北:印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林文義,《從淡水河出發》,臺北市:光復出版,1984年。
‧林文義,《母親的河─淡水河紀事》,臺北市:臺原出版,1994年。
‧舞鶴,《悲傷》,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
‧舞鶴,《舞鶴淡水》,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2年。
‧蔡素芬,《橄欖樹》,臺北市:聯經出版,1998年。
‧鍾文音,《在河左岸》,臺北市:大田出版:知己總經銷,2003年。

二、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史料:

‧申慶璧編纂,《淡水鎮志(下)》第六章警備志,臺北:淡水鎮公所,1989年。
‧林呈蓉編,《臺北縣史料彙編─淡水篇》,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2001年10月。
‧周鍾瑄主修、詹雅能點校、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輯,《諸羅縣志》,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年。
‧郁永河著,楊龢之譯注,《遇見三百年前的臺灣》,臺北:圓神出版社,2004年。
‧馬偕,〈From far Formosa:The Island,Its People and Missions〉,林耀南譯,《臺灣遙記》,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行,1959年3月。
‧馬偕,〈From far Formosa:The Island,Its People and Missions〉,周學普譯,《臺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1月。
‧淡江大學校史編纂委員會編,《淡江大學校史(續編)1986─2000》,臺北:淡江大學出版,2002年11月。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8月。
‧鉅鹿赫太郎編,陳壬癸譯,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壹卷(上),台中:臺灣省文獻會,1984 年。
‧傅錫壬主編,《淡江大學校史》,臺北:淡江大學校史編纂委員會,1987年5月。
‧臺北縣私立淡江中學,《淡江中學校史》,臺北:臺北縣私立淡江高級中學,2000年,再版。
‧臺灣史料集成委員會編,《淡水廳誌》,臺北市:遠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06年。

一般:

‧丁康宇、馬康莊等編,《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2003年12月初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人文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黃錦樹編,《原鄉人:族群的故事》,臺北:麥田人文出版社,2004年。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
‧朱雙一,《戰後臺灣新世代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版,2002年2月。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等編,《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文化,1996年。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閱讀文學地景‧小說卷》,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文建會發行,2008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建會出版,2000年。
‧吳達芸,《女性閱讀與小說評論》,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
‧吳達芸,《臺灣當代小說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呂正惠,《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文學,1992年12月。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4月。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臺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5月。
‧李永展、廖億美等編,《淡水河破碎地圖》,台中:晨星出版社,1999年。
‧李彩芬,《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9月。
‧李喬,《李喬文學評論─臺灣文學造型》,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李欽賢,《臺灣火車知性之旅》,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3月。
‧李欽賢,《臺灣的古地圖》,臺北:遠足文化,2002年。
‧李筱峰,《臺灣史100件大事(上)》,臺北市:玉山社出版,2000年2月初版。
‧李漢偉,《臺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5月。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臺灣》,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4月初版。
‧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臺灣文學論》,臺北:時報,1990年。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臺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林澄枝,《文化白皮書》,臺北︰文建會,1998年。
‧邱貴芬,《日治以來臺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下)》,臺北:女書文化,2001年7月。
‧邱貴芬,《仲介臺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臺灣閱讀》,臺北:遠流出版,1997年9月。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2008年9月初版。
‧范銘如,《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徐明福、傅朝卿、張玉璜,《臺灣之美系列(三)─建築》,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2年2月。
‧財團法人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編,《臺北歷史影像系列─青春關不住(年輕‧臺北)》,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1996年6月。
‧張子文、郭啟傳撰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日治時期》,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輯,臺北:國家圖書館出版,2002年12月初版。
‧張朗,《淡水馳情》,臺北:絲路出版社,1994年10月。
‧張健主編,《小說理論與作品評析》,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6月。
‧張德水,《激動!臺灣的歷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7月初版。
‧淡江大學創校五十週年校慶籌備會編,《淡江大學校友大學校長會議實錄》,臺北:淡江大學出版,2000年7月。
‧淡江大學編,《淡江三十年─淡江大學慶祝創校卅年紀念特刊》,臺北:淡江大學出版,1980年7月。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3年4月。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淡水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1998年。
‧淡江文理學院編印,《淡江二十年》,臺北:淡江大學出版,1970年11月。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
‧莊萬壽等編審,《北臺灣人文之旅》,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2月。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國立編譯館主編,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月10月。
‧許俊雅,《低眉集:臺灣文學∕翻譯、遊記與書評》,臺北:新銳文創(秀威代理),2011年12月初版。
‧許琇禎,《臺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臺北:五南出版社 2001年。
‧陳盈卉編,《淡水》,臺北:小知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月。
‧陳國棟著,《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市:遠流,2005年。
‧陳碧月,《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臺北:秀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彭瑞金總編、莊華堂主編、鍾肇政主講,《鍾肇政口述歷史:戰後臺灣文學發展史十二講》,臺北:唐山出版社,2008年7月。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6月初版。
‧楊佳嫻編,《臺灣成長小說選》,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楊宗翰主編,《臺灣文學史的省思》,臺北:富春文化,2002年。
‧楊昌年,《現代小說》,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初版二刷。
‧楊國樞,《變遷中的臺灣社會:第一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分析》,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年。
‧楊碧川,《臺灣歷史年表》,臺北:自立晚報出版部,1988年6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的回顧》,臺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臺北市:天下文化,1989年。
‧靳明全主編,《區域文化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廖鴻基等著,《臺灣島巡禮》,臺北:聯合文學出版,2005年5月。
‧謝德錫,《淡水大事紀》,滬尾文教促進會淡水歷史研究室,1988年。
‧趙莒玲,《淡水心靈地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
‧劉育嘉,《臺灣史文獻析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歐宗智,《走出歷史的悲情─臺灣小說評論集》,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12月。
‧鄭明俐主編,《當代臺灣都市文學論》,臺北︰時報,1995年。
‧羅宗濤、張雙英,《臺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5月。

三、期刊、單篇論文(按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文學的追求與超越〉─舞鶴、楊照對談錄,《文學臺灣》第8期,1993年10月。
‧〈舞鶴亂迷〉─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7號,2004年3月。
‧〈凝視朱天文〉─舞鶴專訪小說家朱天文,《印刻文學生活誌》創刊號,2003年12月。
‧王昭文,〈《八角塔下》的臺灣連翹精神〉,《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3年11月。
‧王萬睿,〈瘋癲、情欲、以及夢境的再創造-試論舞鶴的兩篇小說〈悲傷〉、〈拾骨〉,《文學臺灣》,第40期,2001年9月。
‧呂正惠,〈八○年代小說的主流〉,收錄於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0年。
‧李君如、彭盛裕,〈境外之鏡:自旅行文本中探索主體的心理投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期,2006年3月。
‧周宗賢、連慧華,〈淡水古蹟保存與再生之發展─從觀光營造的角度〉,收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OO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3年4月。
‧季欣麟,〈在城市流亡的老靈魂—聽朱天心說說話〉,《遠見雜誌》,第141 期,1998年3月號。
‧林玉薇,〈以人物的命運拓印歷史─專訪蔡素芬〉,《文訊月刊》,179期,2000年9月。
‧林柏維編,〈臺灣歷史年表〉,《臺灣的故事》,臺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年5月。
‧林慧姃,〈文學中的淡水〉,收於周宗賢編,《淡水學學術研討會:過去.現在.未來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9年4月。
‧林麗如,〈小說田野裡的思索者〉,《文訊》,238期,2005年8月。
‧河原功,〈從文學作品鳥瞰日治時代的淡水〉,收錄於《二○○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3年4月。
‧封德屏,〈尋找區域文化的特色—「屏東藝文環境的發展」座談〉,《文訊》,1991年1月。
‧洪淑苓,〈夢與歌─蔡素芬《橄欖樹》評介〉,《文訊別冊》第152卷期,1998年6月,頁18。
‧胡馨云,〈耕耘文學鹽田─蔡素芬〉,《出版情報》,146期,2000年6月。
‧高天生,〈臺灣文學的耕耘者鍾肇政〉,《臺灣小說與小說家》,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高惠琳,〈「各縣市藝文環境調查」專輯目錄〉,《文訊》,1992年6月。
‧張良澤,〈煎熬與希望的中年時代─七○年代的鍾老大〉,《聯合文學》,2003年12月。
‧張建隆,〈洪以南與達觀樓〉,《尋找老淡水》,臺北:臺北市立文化中心,1996年7月。
‧張建隆,〈看見的,和看不見的‧淡水─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初,西、荷及清人對淡水的記述與認知〉,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一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2003年4月。
‧張琬貽,〈流動的家園,幽魅的城市—試析鍾文音《在河左岸》的家族史書寫及空間建構〉,「疆界/將屆:2004年文化研究學生學術研討會」,新竹:交通大學,2004年12月。
‧莊宜文,〈雙面夏娃—朱天文、朱天心作品比較〉,《臺灣文學學報》,第1期,政大中文系,2000年6月。
‧許俊雅,〈臺灣文學中的淡水書寫〉,發表於《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學刊》第一期,香港大學中文系出版、臺灣學生書局承印,2002年8月。
‧許俊雅,〈憶昔紅顏少年時─談鍾肇政的《八角塔下》〉,《臺灣文學評論》,2003年10月。
‧陳文芬,〈舞鶴在淡水〉,《印刻文學生活誌》12期,2004年8月。
‧陳明柔,〈八○年代臺灣小說文本中的都會景致〉,收編於師大國文學系:《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9月。
‧陳國偉,〈遺失地址的理想國—朱天心小說中的記憶烏托邦〉,《淡水牛津文藝》,1998年10月。
‧傅錫壬,〈王昶雄《驛站風情》的鄉土情懷〉,收錄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主編《二○○一年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歷史、生態、人文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3年4月。
‧張炎,〈清代初期制台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21卷1期,1970年3月。
‧紫蘇,〈貼近生活,擊掌長吟─記鍾文音〉,《文訊》,157期,1998年11月。
‧楊翠,〈原音與女聲─跨世紀臺灣文學的新渠徑〉,臺北:《文訊雜誌》,1999年12月。
‧廖咸浩,〈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的流變〉,《幼獅文藝》511期,1996年7月。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175期,2002年3月。
‧歐宗智,〈絕望的愛意及其象徵意義─以吳濁流、鍾肇政、東方白日治時代背景小說為例〉,《國文天地》,2002年10月。
‧賴婉蓉,〈論蔡素芬鹽田兒女中的女性情愛經驗及其對臺灣文學領域的拓展〉,《臺灣人文》,2005年12月。
‧魏可風,〈幫小說中的人物過一生─蔡素芬答客問〉,《聯合文學》,第11卷9期,1995年7月。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2000年。
‧吳寬裕,《林文義散文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2008年。
‧林雲鈿,《蔡素芬長篇小說女性主體書寫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2007年。
‧林輝堂,《縣市文化局對文化政策制定與執行問題之研究—以臺中市文化局為例》,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2002年。
‧林璟薇,《臺灣當代女作家小說中的女性意識─一九七○至二○○○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4年。
‧林麗如,《歷史與記憶-舞鶴小說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2005年。
‧胡秀宜,《八○年代臺灣小說中的青春書寫(1980-1989)》,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2005年。
‧徐惠玲,《臺灣現代小說中的淡水校園成長書寫─以鍾肇政《八角塔下》、蔡素芬《橄欖樹》為研究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2008年。
‧張琬琳,《文化場域變遷及其對臺灣文學的影響──以臺北都市空間轉化為探討核心》,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2009年。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消解與臺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1999年。
‧陳錫蘭,《蔡素芬小說創作發展歷程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2007年。
‧曾巧雲,《未完成進行式─戰前、戰後的皇民文學論爭/述》,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2005年7月。
‧曾怡玲,《林文義散文中的理想性追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2008年。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2002年。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臺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2003年。
‧葉寶蓮,《從原鄉到都會─蔡素芬小說中的女性遷徙與女性意識書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2005年。
‧鄭恆惠,《家庭.城市.旅行-臺灣新世代女性散文主題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7年。

五、 報紙文章:(按作者姓氏筆劃由少至多排列)

‧阿盛,〈尋俗是裡的感動─蔡素芬〉,《自由時報》,第41版,1999年4月9日。
‧范銘如,〈黃色淡水〉,《聯合報》,2002年2月18日。
‧徐開塵,〈穿梭臺北車站,看盡人生變貌─蔡素芬以九個故事尋找生活在臺北的理由〉,《民生報》第4版,2000年5月29日。
‧莊宜文,〈滿懷鄉愁的漫遊者—訪朱天心〉,《自由時報》,2000年12月21日。
‧許俊雅,〈心理上的淡水文化積澱-讀朱天心〈淡水最後列車〉〉,《中央日報》,2002 年2月26日。
‧黃莉貞,〈校園愛情的分手方式〉,《自立早報》第17版,1998年4月30日。
‧劉鳳芯,〈女孩怎麼長大了?〉,《中國時報‧開卷》,2002年5月26日。
‧蔡素芬,〈得獎感言:一字一句皆是心血,同喜同悲用真感情〉,《中央日報》第10版,1986年10月23日。
‧蔡素芬,〈漂浮與理想─談《橄欖樹》〉,《自由時報》第37版,1997年10月13日。
‧蔡素芬「文學到校園系列演講」第十場,演講稿全文刊載於《中央日報》副刊22版,1999年1月7日。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