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Proceeding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電磁波的媒體建構
作者 鄧宗聖
貢獻者 新聞研究所
關鍵詞 電磁波;媒體建構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Dec-2013 18:16:49 (UTC+8)
摘要 本研究將電磁波風險作為研究對象,以語用論角度,蒐集2005-2006 年平面新聞資料,對新聞中不同電磁波出現情境作區分,再進行相似與差異的論述分析。研究發現,電磁波為主題論述的媒體圖像,多是在抗議事件的情境下被再現。而此類新聞中,新聞記者並沒有時間精力,去多方面處理電磁波資訊之側面。因此傾向選擇民眾接受的表達方式(受難故事等),與易於理解的常識基模,暗示「電磁波」的神祕性與危險性;在消費性或生活性的新聞場域中,出現「防」、「阻隔」、「阻擋」、「遮蔽」等字詞,藉由商品銷售,同樣也暗示電磁波的危險性。媒體在建構電磁波圖像時,由於此一風險模糊難辨的特性,加上科學理性對此仍有不同的解釋,使得媒體多表現常民的常識,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等,使電磁波風險的模糊難辨,似乎更具有真實性。
關聯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研討會
資料類型 conference
dc.contributor 新聞研究所en_US
dc.creator (作者) 鄧宗聖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Dec-2013 18:16:49 (UTC+8)-
dc.date.available 20-Dec-2013 18:16: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Dec-2013 18:16:49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2853-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將電磁波風險作為研究對象,以語用論角度,蒐集2005-2006 年平面新聞資料,對新聞中不同電磁波出現情境作區分,再進行相似與差異的論述分析。研究發現,電磁波為主題論述的媒體圖像,多是在抗議事件的情境下被再現。而此類新聞中,新聞記者並沒有時間精力,去多方面處理電磁波資訊之側面。因此傾向選擇民眾接受的表達方式(受難故事等),與易於理解的常識基模,暗示「電磁波」的神祕性與危險性;在消費性或生活性的新聞場域中,出現「防」、「阻隔」、「阻擋」、「遮蔽」等字詞,藉由商品銷售,同樣也暗示電磁波的危險性。媒體在建構電磁波圖像時,由於此一風險模糊難辨的特性,加上科學理性對此仍有不同的解釋,使得媒體多表現常民的常識,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等,使電磁波風險的模糊難辨,似乎更具有真實性。en_US
dc.format.extent 42828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研討會-
dc.subject (關鍵詞) 電磁波;媒體建構en_US
dc.title (題名) 電磁波的媒體建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conferenc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