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Research Report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全球化、區域經濟與治理:從比較觀點看渤海灣區的發展-區域創新系統之研究:中國中關村、台灣新竹與南韓大田之比較
其他題名 Compar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Zhongguancun (China), Hsinchu (Taiwan) and Dajeon (S. Korea)
作者 王振寰
貢獻者 國發所
日期 2008.08
上傳時間 7-Jan-2014 14:13:33 (UTC+8)
摘要 本研究計畫之完整報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份為總計畫,主要陳述環渤海灣區域經濟的形成過程中,政治計畫和全球化經濟之間的角力過程。我們將空間的型塑視為一個政治經濟勢力的鬥爭過程,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天津與北京之間的競爭,塑造了渤海灣區域的樣態。我們指出,全球資本於京津冀之間看似經濟理性的空間分工,其實深受先前計畫經濟空間戰略所遺留的歷史空間結構牽引與國家空間戰略的引導。因此,全球城市區域並不單單只是經濟空間分工,而是其與國家空間戰略結構,以及歷史空間結構三者間高度複雜的辯證互動過程所持續再生產出的複合空間結構。第一子計畫則是有關臺灣新竹科學園區、中關村、和南韓大德區的比較研究。對三個科學園區的比較論文,發表在2010 年的世界社會學年會,論文指出三個科學園區發展的不同路徑,南韓大德園區是遠離城市的科學城,有諸多國家級研究單位,但卻缺乏與生產之間的有機關連;而北京中關村則是城市內的科學園區,有國家級研發單位,但也缺乏與生產之間的連結;相反的,各區政府利用中關村的符號,大搞房地產而致富,研發反而並不重要;三個園區中只有竹科是將研發與生產整合的。第三篇論文中國中關村和上海揚埔區的創新體系比較(與冷則剛合著,他負責第三子計畫),以產學研之間的關係,指出北京中關村海澱區的連結,遠比揚埔強,而後者利用大學來開發區域發展的動力,大於對創新區域的興趣;第四篇則是上一篇的姊妹篇,討論科學園區的空間問題(與冷則剛合著),我們將科學園區視為地方政府的領域計畫,並比較了中關村和上海揚埔區的創新區域作法,發現中關村的創新區域與大學之間有比較多的連結,特別是在海澱區。但其他區域將中關村視為符號來做房地產生意的狀況非常明顯;而上海的揚埔則是利用大學來創造房地產,創新的議題和作法比較不清楚。最後,對於南韓的研究,指出南韓政府改變過去發展型國家直接介入的方式,轉為逐漸支持地方政府打造特有的制度厚度。然而,由於首爾地區的制度厚度遠大於大德地區,加上兩個地方和全球連結程度的差異,導致首爾與大德所累積的地方優勢差距越拉越大。
關聯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計畫編號NSC97-2410-H004-077-MY3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國發所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振寰zh_TW
dc.date (日期) 2008.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7-Jan-2014 14:13:33 (UTC+8)-
dc.date.available 7-Jan-2014 14:13: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7-Jan-2014 14:13:33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3318-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計畫之完整報告,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份為總計畫,主要陳述環渤海灣區域經濟的形成過程中,政治計畫和全球化經濟之間的角力過程。我們將空間的型塑視為一個政治經濟勢力的鬥爭過程,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天津與北京之間的競爭,塑造了渤海灣區域的樣態。我們指出,全球資本於京津冀之間看似經濟理性的空間分工,其實深受先前計畫經濟空間戰略所遺留的歷史空間結構牽引與國家空間戰略的引導。因此,全球城市區域並不單單只是經濟空間分工,而是其與國家空間戰略結構,以及歷史空間結構三者間高度複雜的辯證互動過程所持續再生產出的複合空間結構。第一子計畫則是有關臺灣新竹科學園區、中關村、和南韓大德區的比較研究。對三個科學園區的比較論文,發表在2010 年的世界社會學年會,論文指出三個科學園區發展的不同路徑,南韓大德園區是遠離城市的科學城,有諸多國家級研究單位,但卻缺乏與生產之間的有機關連;而北京中關村則是城市內的科學園區,有國家級研發單位,但也缺乏與生產之間的連結;相反的,各區政府利用中關村的符號,大搞房地產而致富,研發反而並不重要;三個園區中只有竹科是將研發與生產整合的。第三篇論文中國中關村和上海揚埔區的創新體系比較(與冷則剛合著,他負責第三子計畫),以產學研之間的關係,指出北京中關村海澱區的連結,遠比揚埔強,而後者利用大學來開發區域發展的動力,大於對創新區域的興趣;第四篇則是上一篇的姊妹篇,討論科學園區的空間問題(與冷則剛合著),我們將科學園區視為地方政府的領域計畫,並比較了中關村和上海揚埔區的創新區域作法,發現中關村的創新區域與大學之間有比較多的連結,特別是在海澱區。但其他區域將中關村視為符號來做房地產生意的狀況非常明顯;而上海的揚埔則是利用大學來創造房地產,創新的議題和作法比較不清楚。最後,對於南韓的研究,指出南韓政府改變過去發展型國家直接介入的方式,轉為逐漸支持地方政府打造特有的制度厚度。然而,由於首爾地區的制度厚度遠大於大德地區,加上兩個地方和全球連結程度的差異,導致首爾與大德所累積的地方優勢差距越拉越大。-
dc.format.extent 72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language.iso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en_US
dc.relation (關聯) 計畫編號NSC97-2410-H004-077-MY3en_US
dc.title (題名) 全球化、區域經濟與治理:從比較觀點看渤海灣區的發展-區域創新系統之研究:中國中關村、台灣新竹與南韓大田之比較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Comparing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Zhongguancun (China), Hsinchu (Taiwan) and Dajeon (S. Kore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