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研究
作者 陳可馨
貢獻者 廖棟樑
陳可馨
關鍵詞 陳祚明
《采菽堂古詩選》
古詩選
選本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0-Feb-2014 14:53:19 (UTC+8)
摘要 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乃明清古詩選本中重要且具特色的一部,其中多達十幾萬字的評點分析細緻入微,不僅為珍貴的古代文學批評資料,且其中許多論析已成今日文學史定見。本論文對《采菽堂古詩選》進行全面而細膩的分析探究。緒論首先省思前行學者相關研究成果,也簡要介紹陳祚明生平與著作,並說明《采菽堂古詩選》編排體例與解說方式。由於陳祚明選詩與評說有寬鬆不一的雙重標準,故本論文論述亦拆分選詩及評說兩層次。第二章討論《采菽堂古詩選》選詩部分,剖析陳祚明選詩原因、選詩原則,並藉統計方式呈現詩歌收選情形。第三章以下則分析與闡發《采菽堂古詩選》評說內容。第三章解說《采菽堂古詩選》評議方式與角度,包含採用的評議態度、使用的評議手法,並說明選定情、辭、情辭中介三項評議角度。第四章到第七章,分別就主題論、體製與朝代論、詩人論與作品論各方面展開討論。主題論關注仿擬、詠物、景致、情景交融等議題。體製與朝代論分辨短章與長篇、樂府與古詩的差別,並依朝代順序說明漢魏、六朝及唐代詩歌風格。詩人論著眼於譬喻式解說手法、關懷詩人情意與寓意、重視語言藝術三個層面,作品論則集中討論〈古詩十九首〉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兩作品。第八章解說陳祚明於《采菽堂古詩選》帶入的個人印記,包含個人感受、帶入訓戒指導意味及意圖刪改或續寫古詩的意圖。第九章結論,前半部歸納整理《采菽堂古詩選》推崇的手法與喜愛的風格,後半部則說明《采菽堂古詩選》對後代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古籍
﹝清﹞陳祚明《稽留山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影印南開大學圖書館藏清雍正刻本,集部第233冊。
﹝清﹞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采菽堂古詩選》(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魏﹞何晏等注:《論語注疏二十卷》,《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魏﹞阮籍著,鍾京鐸注:《阮籍詠懷詩注》,臺北:學海出版社,2002年。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晉﹞陶淵明著,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晉﹞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7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等整理:《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南朝宋﹞謝靈運著,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南朝齊﹞謝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說:《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梁﹞何遜著,李伯齊校注:《何遜集校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梁﹞沈約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梁﹞蕭統選輯,﹝唐﹞李善注釋:《文選》,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梁﹞蕭繹著,許逸民校箋:《金樓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隋﹞姚察、﹝隋﹞謝炅、﹝唐﹞魏徵、﹝唐﹞姚思廉合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清守山閣叢書本。
﹝後晉﹞劉昫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李昉等奉勑編,﹝宋﹞彭叔夏辨證,﹝清﹞勞格拾遺:《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宋﹞秦觀著,徐培均笺注:《淮海居士長短句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收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明﹞胡應麟:《詩藪》,收於毛俐編纂:《胡應麟詩話》,又收於吳文智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馮惟訥:《古詩紀》,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79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葉燮:《原詩》,清康熙葉氏二棄草堂刻本。
﹝明﹞謝榛著,宛平校點:《四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清﹞文廷式:《純常子枝語》,民國三十二年刻本。
﹝清﹞毛先舒:《詩辯坻》,收於郭紹虞選編:《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王士禛:《帶經堂集》,清康熙五十年程哲七略書堂刻本。
﹝清﹞王士禛:《漁洋詩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士禛選,聞人倓箋:《古詩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王嗣槐:《桂山堂詩文選》,清康熙青筠閣刻本。
﹝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四部叢刊景清康熙本。
﹝清﹞宋琬著,辛鴻義、趙家斌點校:《宋琬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清﹞汪琬:《堯峰文鈔》,四部叢刊景林佶寫刻本。
﹝清﹞汪榮寶著,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沈德潛著,馮保善注譯:《古詩源注譯》,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清﹞阮元:《兩浙輶軒録補遺》,清嘉慶刻本。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周容:《春酒堂詩話》,收於郭紹虞輯:《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杭世駿:《道古堂全集》,清乾隆四十一年刻光緖十四年汪曾唯修本。
﹝清﹞施念曾編:《施愚山先生年譜》,收於陳祖武先生選,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輯:《清初名儒年譜》(第七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清﹞施閏章:《學餘堂文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施閏章:《學餘堂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施閏章:《學餘堂詩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施閏章:《蠖齋詩話》,收於丁福保编:《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計東:《改亭詩文集》,清乾隆十三年計璸刻本。
﹝清﹞孫治:《孫宇台集》,清康熙二十三年孫孝楨刻本。
﹝清﹞徐乾學:《憺園文集》,清康熙刻冠山堂印本。
﹝清﹞張之洞著,范希曾補正:《書目答問補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章藻功:《思綺堂文集》,清康熙六十一年刻本。
﹝清﹞陳子龍著,王英志輯校:《陳子龍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清﹞陸圻:《威鳳堂文集》,清康熙刻本。
﹝清﹞嵆曾筠:《(雍正)浙江通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4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惲敬:《大雲山房文稿》,四部叢刊景清同治本。
﹝清﹞萬斯同:《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錢澄之:《客隱集》,收於《田間詩文集》,清康熙刻本。
﹝清﹞譚宗浚:《荔村草堂詩鈔》,收於《過庭集上》,清光緖十八年廖廷相羊城刻本。
﹝清﹞譚獻著,范旭倫、牟曉朋整理:《復堂日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李楁:《(民國)杭州府志》,民國十一年本。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楊鍾羲:《雪橋詩話》,民國求恕齋叢書本。
雷家驥:《孔雀東南飛箋證》,臺北:蘭臺出版社,2008年。 
2.現代論著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方孝岳:《中國文學批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
王力堅:《南朝的唯美詩風:南朝的唯美詩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兵:《清人選清詩與清代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王根林等校點:《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鄔國平、王鎮遠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運熙:《樂府詩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瑤:《王瑤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四百年民族心靈的展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鍾陵:《文學史新方法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王巍:《建安文學研究史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石觀海:《宮體詩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向麗頻:《南北朝至初唐五言律詩格律形成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朱自清:《朱自清序跋書評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頁244。
朱雅琪:《大小謝詩之比較》,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朱麗霞:《明清之交文人游幕與文學生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
何成邦:《陸機詩歌的語言風格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2年。
何詩海:《魏晉六朝文體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吳小如等編著:《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吳承學:《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世英、陳水雲:《清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正治:《六朝詠懷組詩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李春祥主編:《樂府詩鑑賞辭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國熙:《庾信後期文學中鄉關之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李劍波:《清代詩學話語》,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周振甫:《詩詞例話》,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尚小明:《清代士人遊幕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林同華主編:《宗白華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邱鎮京:《阮籍詠懷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
孫立:《中國文學批評文獻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馬大勇:《清初廟堂詩歌集群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臺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張庭銀輯釋:《方志所見文學資料輯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張愛波:《西晉士風與詩歌──以「二十四友」研究為中心》,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莫礪峰:《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昌明:《六朝文學的「感官」試驗》,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陳衍著,錢仲聯編校:《詩品平議》,《陳衍詩論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陳渤海,蔣哲倫主編,劉誠著:《中國詩學史‧清代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陳滿銘:《國文教學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1991年。
陶文鵬、韋鳳娟主編:《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書局,1982年。
黃亞卓:《漢魏六朝公宴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黃卓越:《明代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伯峻:《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問題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楊松年:《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論集》,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
葉嘉瑩:《阮籍詠懷詩講錄》,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葉慕蘭:《庾信年譜新編及其詩歌析論》,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
葛曉音:《八代詩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鄒雲湖:《中國選本批評》,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趙以武:《陰鏗與近體詩》,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趙永紀:《清初詩歌》,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年。
趙敏俐:《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劉明昌:《謝靈運山水詩藝術美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蔣寅:《金陵生小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蔣寅:《清代詩學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鄧新華:《中國古代接受詩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鄧新華:《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鄭子運:《明末清初詩解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諶東飈:《顏延之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賴力行:《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錢鍾書:《七綴集》,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
謝正光,佘汝豐:《清初人選清初集匯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韓勝:《清代唐詩選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魏耕原:《謝朓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譚獻著,范旭倫、牟曉朋整理:《復堂日記》,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美﹞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二、 單篇論文
1.期刊
﹝日﹞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第6卷第4期(1977年9月),頁24-54;第6卷第5期(1977年10月),頁113-131。
丁寧:〈試析杜詩沉鬱頓挫的藝術構成〉,《榆林高專學報》(綜合版)1995年第3期,頁13-17。
王力堅:〈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情景理之間的關係〉,《國文天地》第14卷第1期(1998年6月),頁46-49。
王令樾:〈古詩十九首管窺─上─〉,《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17期(1988年6月),頁275-313。
王令樾:〈古詩十九首管窺─下─〉,《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18期(1989年6月),頁165-201。
王兵:〈古代文學選本批評效能的影響因素〉,《滁州學院學報》第12卷第4期(2010年8月),頁21-23。
王兵:〈清詩選本與清代宗唐詩學──論宗唐派清詩選本的批評意識與實踐〉,《文與哲》第17期(2010年12月),頁383-426。
王兵:〈論古代文學選本的批評機制與理論價值〉,《鞍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頁65-68。
王兵:〈論清代清詩選本的分期及其特徵〉,《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2期(2011年1月),頁185-203。
王運熙、鄔國平:〈漢樂府風格論〉,《楚雄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頁66-77。
王運熙:〈總集與選本〉,《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第5期,頁75-81。
王曉芳:〈略論吳均體〉,《中國韻文學刊》2004年第2期,頁28-33。
田彩仙:〈六朝「白紵舞歌辭」的發展及審美價值〉,《文藝研究》2006年第8期,頁98-103。
仲瑤:〈論杜甫對庾信詩歌「樸拙」一面的接受〉,《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頁111-114。
朱雅琪:〈六朝遊仙詩之時空美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6期(2008 年4月),頁27-56。
朱雅琪:〈繁華都城生活中的市井美學──吳歌子夜歌群的審美意識〉,《中國學術年刊》第20期(1999年3月),頁355-372+608-609。
朱雅琪:〈謝靈運山水詩中的情景關係試探〉,《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7期(2002年3月),頁91-106。
吳大順,吳昀珊:〈論樂府古題〈豫章行〉及其流變〉,《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頁16-19。
吳小平:〈論秦嘉、徐淑的五言贈答詩〉,《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頁48-53。
吳可:〈嵇康四言詩源於「國風論」〉,《古代文學名作欣賞》第23期(2010年8月),頁20-25。
吳幸姬:〈從阮籍「詠懷」詩論文學與意義治療〉,《華梵人文學報》第5期(2005年7月),頁63-93。
吳明益:〈從詩史觀到理想典律──王漁洋擇定選集所映現的詩歌觀點與意涵〉,《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頁113-135。
吳翊良:〈殘山剩水話南朝──南明遺民詩中的「南朝想像」(1644~1662)〉,《國文學報》第14期(2011年6月),頁257-291。
呂光華:〈論清人古詩選集對鍾嶸《詩品》的接受與批評──以王夫之《古詩評選》與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為例〉,《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4期(2012年6月),頁1-30。
呂寅尪:〈鮑照對李白和杜甫詩歌的影響〉,《文史哲》1999年第5期,頁118-125。
呂興昌:〈阮籍詠懷詩析論〉,《中外文學》第6卷第7期(1977年12月),頁86-115。
宋亞莉:〈樂府歌詩〈相逢行〉東晉南朝演變考〉,《東方論壇》2011年第2期,頁78-84。
宋雪玲:〈《采菽堂古詩選》編選之隱形標準〉,《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6期(2011年11月),頁92-97。
李永賢:〈論清初詩歌選本中的詩學反思〉,《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4期(2012年7月),頁135-139。
李金松、陳建新:〈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考述〉,《中國韻文學刊》2003年第2期,頁61-67。
李思華:〈〈孔雀東南飛〉之人物對話賞析〉,《名作欣賞》2011年第23期,頁11-13。
李清筠:〈三曹樂府詩中的神仙世界〉,《國文學報》第28期(1999年6月),頁153-175+177。
李惠綿:〈詩歌/劇曲敘事視角之差異──〈孔雀東南飛〉的抒情性與戲劇性〉,《美育》第147期(2005年9月),頁76-84。
李靜:〈關於清初「燕臺七子」的幾個問題〉,《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08年第1期,頁28-29。
肖鷹:〈以情為本:明代意象理論的轉換〉,《社會科學》2012年第10期,頁124-130。
周遠斌:〈晚明文學娛情觀簡論〉,《齊魯學刊》2003年第6期,頁25-27。
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師生:〈「孔雀東南飛」的再研討(下)〉,《中國文化月刊》第10期(1980年8月),頁145-170。
林秀蓉:〈「孔雀東南飛」的對話表現〉,《中國語文》第516期(2000年6月),頁76-82。
侯雅文:〈論晚清常州詞派對「清詞史」的「解釋取向」及其在常派發展上的意義〉,《淡江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頁183-222。
施逢雨:〈「旁通」與「寄託」──兩種解讀詩詞的特殊方式〉,《清華學報》第23卷第1期 (1993年3月),頁1-30。
孫洪明:〈淺析漢樂府民歌與古詩十九首的異同〉,《東岳論叢》1990年第3期,頁100-102。
徐豔:〈寓奇險於古樸的語言追求──「吳均體」內涵考辨〉,《中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4期,頁34-39
馬大勇:〈論施閨章的「清正」詩風〉,《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1期(2003年1月),頁82-86。
馬行誼:〈試論阮籍著作中理想人格的塑造與衝突〉,《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0卷第1期(2006年6月),頁31-52。
馬海英:〈陰鏗詩歌的時代特質〉,《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105-109。
高建新:〈陰鏗山水詩略論〉,《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2期(2007年3月),頁42-45。
宿巋嵐:〈論何遜詩歌美學風格的價值和歷史地位〉,《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1年6月),頁311-314。
張中來:〈詩歌意境的「虛」與「實」〉,《濰坊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1-2期,頁75-79。
張文勳:〈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概述〉,《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頁1-9。
張兵:〈明清易代與清初遺民詩〉,《江海學刊》2000年第2期,頁149-154。
張俠生:〈釋「沉鬱頓挫」的詩歌風格〉,《河南財經學院學報》1987年第4期,頁76-77。
張紅麗:〈淺談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虛實妙用〉,《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13期(2011年7月),頁49-51。
張鈞莉:〈從遊仙詩看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的性格與風格〉,《中外文學》第20卷第5期(第233期)(1991年10月),頁95-121。
張節末:〈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因及其美學分析〉,《漢學研究》第28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41-72。
張學民、董曉鴻:〈樂府舊題〈自君之出矣〉詩話〉,《中學語文》2006年第6期,頁48。
張瓊:〈女性尊嚴的悲歌──從敘事視角看〈孔雀東南飛〉的悲劇價值〉,《語言學刊》2008年第11期,頁100-102。
張耀元:〈略論〈白馬篇〉的詩歌藝術美〉,《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第690、694 卷第7-8期(2012年7-8月),頁187-189。
曹道衡:〈論江總及其作品〉,《齊魯學刊》1991年第1期,頁89-94。
許雲和:〈漢鼓吹鐃歌第十八曲〈石榴〉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6期(11月),頁87-90。
陳怡良:〈建安之傑,下筆琳琅──試探曹植生平際遇之逆轉及其對詩歌創作之影響〉,《成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8年5月),頁1-58。
陳怡良:〈謝靈運山水詩的創作背景及其作品中的色彩美〉,《成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7年5月),頁187-227。
陳怡良:〈謝靈運的審美素養及其山水詩的藝術美〉,《成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5年7月),頁111-146。
陳思齊:〈論謝靈運山水詩的描寫藝術〉,《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66期(2007年3月),頁28-42。
陳胤瑾:〈以「情」為幟率性張揚──論晚明情感美學的現代意義〉,《安徽文學》2008年第8期,頁120-121。
陳斌:〈清初詩文選家陳祚明及其《采菽堂古詩選》〉,《古典文學知識》2007年第2期,頁90-95。
陳斌:〈陳祚明交游及《采菽堂古詩選》編選意圖考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總第144期),頁152-157。
陳斌:〈論清初陳祚明對〈古詩十九首〉抒情藝術的發微〉,《中國韻文學刊》第20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13-18。
傅正谷:〈〈西洲曲〉:南朝樂府民歌的夢幻傑作──關於〈西洲曲〉的新審視和新結論〉,《名作欣賞》1996年第5期,頁28-32。
彭鴻程:〈試論陸雲的文學創作〉,《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頁142-144。
景獻力:〈陳祚明詩論的「泛情化」傾向〉,《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62-66。
曾毅:〈陳祚明西晉詩歌批評論略〉,《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10期(2011年10月),頁28-31。
黃偉倫:〈物感與情景交融之辨──一個歷史與邏輯並觀的考察〉,《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1期(2010年12月),頁153-190。
楊淑華:〈中國傳統詩選集的「典律」交替──以「古詩選」為探討核心〉,《臺中師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147-165。
楊瑟恩:〈郭璞遊仙詩析論〉,《輔大中研所學刊》第5期(1995年9月),頁223-244。
葛曉音:〈論漢樂府敘事詩的發展原因和表現藝術〉,《社會科學》1984年第12期,頁64-69。
董連祥:〈江總的詩歌創作及其與前後代詩人創作的比較〉,《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頁30-36。
賈林成:〈謝靈運山水詩美學成就管窺〉,《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頁64-67。
管遺瑞:〈淺談杜詩結構的頓挫美〉,《杜甫研究學刊》1997第2期,頁21-25。
趙桂芬:〈吳歌西曲的女性書寫特徵〉,《東海中文學報》第20期(2008年7月),頁105-132
劉慧珠:〈阮籍〈詠懷詩〉的隱喻世界──以「鳥」的意象映射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16期(2004年7月),頁105-142。
樊寶英:〈選本批評與古人的文學史觀念〉,《文學評論》2005年第2期,頁46-51。
蔡秀采:〈從溝通分析理論談《孔雀東南飛》悲劇之成因〉,《景文學報》第21卷第1期(2011年4月),頁107-120。
蔡愛芳:〈何遜詩的「清省」〉,《名作欣賞》2007年第2期,頁15-17。
蔡瑜:〈重探謝靈運山水詩──理感與美感〉,《臺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2年6月),頁89-91+93-127。
蔣寅:〈一個有待於重新認識的批評家──陳祚明的先唐詩歌批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183期(2011年5月),頁90-97。
蔣寅:〈在傳統的闡釋與重構中展開──清初詩學基本觀念的確立〉,《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頁159-170+206-207。
蔣寅:〈清代詩壇對明代詩學的反思〉,《文學遺產》2006年第2期,頁108-120+160。
鄭淑玲:〈從漢初四言詩對傳統的繼承論其對漢魏四言詩之影響〉,《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4卷第2期(2011年9月),頁1-33。
鄭婷尹:〈陳祚明之情辭觀及其評謝靈運詩中之情〉,《成大中文學報》第41期(2013年6月),頁147-188。
魯迅:〈選本〉,《群言》1997年第11期,頁17。
蕭馳:〈南朝詩歌山水書寫中「詩的空間」的營造〉,《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2012年3月),頁1-40。
蕭馳:〈後謝靈運時代的「風景」──以鮑照、謝朓為例〉,《漢學研究》第30卷第2期(2012年6月),頁33-70。
蕭馳:〈從實地山水到話語山水──謝靈運山水美感之考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7期(2010年9月),頁1-50。
駱水玉:〈論魏晉詩歌中的遊仙意識〉,《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1期(1998年6月),頁99-115。
戴麗珠:〈漢樂府詩與曹植樂府詩的比較〉,《靜宜人文學報》第9期(1997年6月),頁111-116。
謝元雄:〈羈旅無儔匹,俛仰懷哀傷──論阮籍五言〈詠懷詩〉中的孤獨與追尋〉,《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頁171-189。
謝永攀:〈吳均與「吳均體」〉,《文史知識》2003年第4期,頁64-69。
簡秀娥:〈阮籍〈詠懷詩〉隱逸思想之探析〉,《嶺東學報》第17期(2005月6月),頁131-165。
顏崑陽:〈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第29期(2009年10月),頁55-102。
魏耕原、魏景波:〈南齊文運轉關與謝朓詩風新變──兼論大小謝詩風的因革嬗變〉,《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02年),頁37-43。
羅春蘭:〈詞人解撰〈河清頌〉──杜甫對鮑照的接受〉,《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148-153。
蘇怡如:〈形似的美典──論謝靈運山水詩〉,《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頁81-130。
蘇慧萍:〈阮籍生命美學的思想〉,《嘉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9年09月),頁329-362。
鐘翠紅:〈側艷與悲涼交織的詩歌旋律——江總詩歌研究〉,《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頁30-34。

2.論文集論文
﹝日﹞松浦友久:〈作為詩語的「怨」與「恨」〉,蔣寅編譯:《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頁252-267。
王文顏:〈孔雀東南飛試析〉,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143-160。
余寶琳:〈詩歌的定位──早期中國文學的選集與經典〉,樂黛雲、陳玨選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頁254-284。
李金松:〈論《采菽堂古詩選》中的詩學批評〉,徐中玉、郭豫適主編:《中國文論的情與體: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五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175-194。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六朝詩人的兩種精神面向〉,衣若芬、劉苑如主編:《世變與轉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頁1-57。
高莉芬:〈〈孔雀東南飛〉中的人物對話〉,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編:《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政大中文系出版,1999年,頁67-96。
高莉芬:〈賦對謝靈運山水詩創作技巧之影響〉,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頁27-62。
黃景進:〈詩之妙可解?不可解?──明清文學批評問題之一〉,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頁1-45。
廖棟樑:〈六朝詩評中的形象批評〉,《文學評論》第八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4年,頁19-100。
廖棟樑:〈滋味:以味論詩說初探〉,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頁95-125。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編:《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67-96。
鄭毓瑜:〈再評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比興、物色」與「形似」:由文心雕龍看「情景交融」論的雛形〉,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頁309-318。
顏崑陽:〈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211-254。

三、 學位論文
文若蘭:《馮惟訥《古詩紀》研究》,蘭州:蘭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年。
王芳:《清前謝靈運詩歌接受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
張歡:《陳祚明與《采菽堂古詩選》研究論略》,漳州:漳州師範學院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符明娟:《施愚山詩學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暑期碩士專班,2006年。
陳宇舟:《清初國朝六家詩學研究》,蘇州:蘇州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景獻力:《明清古詩選本個案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年。
鄭佳倫:《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之詩觀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顏芳美:《魏晉南北朝擬作組詩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8151002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廖棟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可馨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可馨zh_TW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Feb-2014 14:53:19 (UTC+8)-
dc.date.available 10-Feb-2014 14:53:1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Feb-2014 14:53:19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8151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369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51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乃明清古詩選本中重要且具特色的一部,其中多達十幾萬字的評點分析細緻入微,不僅為珍貴的古代文學批評資料,且其中許多論析已成今日文學史定見。本論文對《采菽堂古詩選》進行全面而細膩的分析探究。緒論首先省思前行學者相關研究成果,也簡要介紹陳祚明生平與著作,並說明《采菽堂古詩選》編排體例與解說方式。由於陳祚明選詩與評說有寬鬆不一的雙重標準,故本論文論述亦拆分選詩及評說兩層次。第二章討論《采菽堂古詩選》選詩部分,剖析陳祚明選詩原因、選詩原則,並藉統計方式呈現詩歌收選情形。第三章以下則分析與闡發《采菽堂古詩選》評說內容。第三章解說《采菽堂古詩選》評議方式與角度,包含採用的評議態度、使用的評議手法,並說明選定情、辭、情辭中介三項評議角度。第四章到第七章,分別就主題論、體製與朝代論、詩人論與作品論各方面展開討論。主題論關注仿擬、詠物、景致、情景交融等議題。體製與朝代論分辨短章與長篇、樂府與古詩的差別,並依朝代順序說明漢魏、六朝及唐代詩歌風格。詩人論著眼於譬喻式解說手法、關懷詩人情意與寓意、重視語言藝術三個層面,作品論則集中討論〈古詩十九首〉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兩作品。第八章解說陳祚明於《采菽堂古詩選》帶入的個人印記,包含個人感受、帶入訓戒指導意味及意圖刪改或續寫古詩的意圖。第九章結論,前半部歸納整理《采菽堂古詩選》推崇的手法與喜愛的風格,後半部則說明《采菽堂古詩選》對後代的影響。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P1
第一節 研究動機………………………………………………………………P1
一、「選本」的研究價值…………………………………………………P1
(一)「選」本身具有的批評意涵……………………………………P1
(二)「評點」的批評意涵……………………………………………P2
(三)選評結合的效能與特點………………………………………P3
二、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的研究價值………………………………P4
第二節 文獻回顧………………………………………………………………P7
一、陳祚明生平與交遊的研究…………………………………………P7
二、《采菽堂古詩選》其書的研究………………………………………P8
(一)理論批評……………………………………………………P11
(二)實際批評……………………………………………………P13
1.解詩方法…………………………………………………P13
2.個別詩人分析……………………………………………P14
3.朝代論……………………………………………………P14
4.個別作品 …………………………………………………P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進路……………………………………………………P16
第四節 陳祚明生平與著作…………………………………………………P17
一、家庭…………………………………………………………………P17
二、生活…………………………………………………………………P19
三、交遊…………………………………………………………………P23
四、長相與特質…………………………………………………………P25
五、著作與評選…………………………………………………………P29
(一)陳祚明著作與詩歌評選工作………………………………P29
(二)《采菽堂古詩選》簡介……………………………………………P31

第二章 《采菽堂古詩選》選詩原因、原則、體例與收錄情形……P37
第一節 選詩原因………………………………………………………………………P37
一、古詩為近體詩之本………………………………………………………P37
二、缺乏好的古詩評選本……………………………………………………P39
三、導正當時詩學風氣………………………………………………………P41
第二節 編選原則…..………………………………………………………P44
一、編選原則一:不以己意、有美必錄…………………………………P44
二、編選原則二:不湮沒古人、使後人可考…………………………P48
(一)存體……………………………………………………………P49
(二)留題……………………………………………………………P50
(三)傳事……………………………………………………………P50
(四)知源流…………………………………………………………P51
第三節 選詩情形……………………………………………………………P51
一、個別詩人詩作收錄情形……………………………………………P52
二、各朝詩歌、詩人統計………………………………………………P57

第三章 《采菽堂古詩選》評議方式與角度……………………………P64
第一節 評議方式……………………………………………………………P64
一、評議態度…………………………………………………………P64
(一)虛其心,設身處地……………………………………………P64
(二)品味……………………………………………………………P66
二、評議手法…………………………………………………………P68
(一)細部批評………………………………………………………P68
(二)分辨體格………………………………………………………P70
(三)注重詩史源流、影響…………………………………………P71
1.開後代風氣之先 …………………………………………P72
2.分辨體源、源流…………………………………………P74
(四)比較基準:《詩經》與李杜詩…………………………………P81
1.《詩經》…………………………………………………P81
2.李白、杜甫………………………………………………P86
第二節 評議角度:情與辭………………………………………………………P92
一、情……………………………………………………………………P94
(一)真情……………………………………………………………P96
(二)深情……………………………………………………………P99
(三)志與意的強調………………………………………………P102
(四)闡釋寓意寄託……………………………………………………P105
二、辭…………………………………………………………………P107
(一)字…………………………………………………………………P108
(二)句…………………………………………………………………P111
(三)章法………………………………………………………………P113
(四)發端結尾…………………………………………………………P116
(五)用語………………………………………………………………P120
三、情辭之間………………………………………………………………P123
(一)才…………………………………………………………………P123
(二)氣…………………………………………………………….……P125
(三)法……………………………………………………………...P127
(四)神……………………………………………………………...P129

第四章 《采菽堂古詩選》主題論……………………………………….P130
第一節 仿擬…………………………………………………………………….P130
第二節 詠物…………………………………………………………………….P135
第三節 景致…………………………………………………………………….P137
第四節 情景交融……………………………………………………………P144
一、觸景傷情、情從景生………………………………………………P145
二、景中見情、景中有情………………………………………………P147

第五章 《采菽堂古詩選》體製與朝代論 ……………………………P153
第一節 體製論…………………………………………………………………P153
一、長篇與短章………………………………………………………P153
二、樂府與古詩………………………………………………………P154
(一)樂府……………………………………………………P154
(二)古詩…………………………………………………………P157
三、其他類別…………………………………………………………P159
(一)俳體…………………………………………………………P159
(二)聯句…………………………………………………………P159
(三)謠……………………………………………………………P160
(四)四言詩………………………………………………………P160
(五)七言詩………………………………………………………P161
(六)絕句…………………………………………………………P161
第二節 朝代論…………………………………………………………………P162
一、漢魏………………………………………………………………P162
二、六朝………………………………………………………………P165
(一)晉……………………………………………………………P167
(二)齊、梁…………………………………………………………P168
(三)梁、陳…………………………………………………………P169
三、唐…………………………………………………………………P172

第六章 《采菽堂古詩選》詩人論…………………………………………P176
第一節 採用譬喻式解說……………………………………………………P176
一、日常用品之喻……………………………………………………P178
二、書畫與音樂之喻…………………………………………………P179
三、自然物象之喻……………………………………………………P181
四、以人為喻 …………………………………………………………P184
第二節 關懷詩人的情意與寓意……………………………………………P187
一、深情………………………………………………………………P187
二、寓意………………………………………………………………P192
(一)曹植…………………………………………………………P192
(二)郭璞〈遊仙詩〉………………………………………………P196
(三)阮籍〈詠懷詩〉………………………………………………P197
(四)陶淵明………………………………………………………P206
(五)庾信…………………………………………………………P208
第三節 重視語言術…………………………………………………………P210
一、文如其人…………………………………………………………P210
二、造語雕琢…………………………………………………………P212

第七章 《采菽堂古詩選》作品論………………………………………P218
第一節 〈古詩十九首〉…………………………………………………………P218
第二節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P224
一、情節解析……...……………………………………………………P225
二、人物形象…………………………………………………………P230
三、章法、筆法剖析……………………………………………………P233

第八章 作為讀者的陳祚明…..…………………………………………P238
第一節 自身讀詩所得的感受與理解…………………………………………P238
第二節 訓誡指導的意味……………………………………………………P245
第三節 刪改或續寫作品……………………………………………………P249

第九章 結論………………………………………………………………P254
第一節 《采菽堂古詩選》推崇的手法與喜愛的風格………………………P254
一、推崇的手法………………………………………………………P254
(一)含蓄之語……………………………………………………P254
(二)法密…………………………………………………………P260
二、喜愛的風格………………………………………………………P264
(一)雅……………………………………………………………P265
(二)清……………………………………………………………P268
(三)生動…………………………………………………………P272
第二節 對後代的影響………………………………………………………P278
徵引書目………………………………………………………………………P285
附錄表格……………………………………………………………………… P298
zh_TW
dc.format.extent 3969279 bytes-
dc.format.extent 396927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陳祚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采菽堂古詩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古詩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選本zh_TW
dc.title (題名) 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古籍
﹝清﹞陳祚明《稽留山人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1997年,影印南開大學圖書館藏清雍正刻本,集部第233冊。
﹝清﹞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采菽堂古詩選》(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魏﹞何晏等注:《論語注疏二十卷》,《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魏﹞阮籍著,鍾京鐸注:《阮籍詠懷詩注》,臺北:學海出版社,2002年。
﹝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晉﹞陶淵明著,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晉﹞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7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謨等整理:《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南朝宋﹞謝靈運著,顧紹柏校注:《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南朝齊﹞謝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說:《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梁﹞何遜著,李伯齊校注:《何遜集校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梁﹞沈約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梁﹞蕭統選輯,﹝唐﹞李善注釋:《文選》,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梁﹞蕭繹著,許逸民校箋:《金樓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隋﹞姚察、﹝隋﹞謝炅、﹝唐﹞魏徵、﹝唐﹞姚思廉合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鄭處誨:《明皇雜錄》,清守山閣叢書本。
﹝後晉﹞劉昫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李昉等奉勑編,﹝宋﹞彭叔夏辨證,﹝清﹞勞格拾遺:《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宋﹞秦觀著,徐培均笺注:《淮海居士長短句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收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明﹞胡應麟:《詩藪》,收於毛俐編纂:《胡應麟詩話》,又收於吳文智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明﹞馮惟訥:《古詩紀》,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79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葉燮:《原詩》,清康熙葉氏二棄草堂刻本。
﹝明﹞謝榛著,宛平校點:《四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清﹞文廷式:《純常子枝語》,民國三十二年刻本。
﹝清﹞毛先舒:《詩辯坻》,收於郭紹虞選編:《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王士禛:《帶經堂集》,清康熙五十年程哲七略書堂刻本。
﹝清﹞王士禛:《漁洋詩話》,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士禛選,聞人倓箋:《古詩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王嗣槐:《桂山堂詩文選》,清康熙青筠閣刻本。
﹝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四部叢刊景清康熙本。
﹝清﹞宋琬著,辛鴻義、趙家斌點校:《宋琬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清﹞汪琬:《堯峰文鈔》,四部叢刊景林佶寫刻本。
﹝清﹞汪榮寶著,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沈德潛著,馮保善注譯:《古詩源注譯》,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清﹞阮元:《兩浙輶軒録補遺》,清嘉慶刻本。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清﹞周容:《春酒堂詩話》,收於郭紹虞輯:《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杭世駿:《道古堂全集》,清乾隆四十一年刻光緖十四年汪曾唯修本。
﹝清﹞施念曾編:《施愚山先生年譜》,收於陳祖武先生選,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影印室輯:《清初名儒年譜》(第七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清﹞施閏章:《學餘堂文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施閏章:《學餘堂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施閏章:《學餘堂詩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1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施閏章:《蠖齋詩話》,收於丁福保编:《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計東:《改亭詩文集》,清乾隆十三年計璸刻本。
﹝清﹞孫治:《孫宇台集》,清康熙二十三年孫孝楨刻本。
﹝清﹞徐乾學:《憺園文集》,清康熙刻冠山堂印本。
﹝清﹞張之洞著,范希曾補正:《書目答問補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章藻功:《思綺堂文集》,清康熙六十一年刻本。
﹝清﹞陳子龍著,王英志輯校:《陳子龍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清﹞陸圻:《威鳳堂文集》,清康熙刻本。
﹝清﹞嵆曾筠:《(雍正)浙江通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4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惲敬:《大雲山房文稿》,四部叢刊景清同治本。
﹝清﹞萬斯同:《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錢澄之:《客隱集》,收於《田間詩文集》,清康熙刻本。
﹝清﹞譚宗浚:《荔村草堂詩鈔》,收於《過庭集上》,清光緖十八年廖廷相羊城刻本。
﹝清﹞譚獻著,范旭倫、牟曉朋整理:《復堂日記》,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李楁:《(民國)杭州府志》,民國十一年本。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楊鍾羲:《雪橋詩話》,民國求恕齋叢書本。
雷家驥:《孔雀東南飛箋證》,臺北:蘭臺出版社,2008年。 
2.現代論著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方孝岳:《中國文學批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
王力堅:《南朝的唯美詩風:南朝的唯美詩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兵:《清人選清詩與清代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王根林等校點:《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鄔國平、王鎮遠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運熙:《樂府詩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瑤:《王瑤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四百年民族心靈的展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鍾陵:《文學史新方法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王巍:《建安文學研究史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石觀海:《宮體詩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向麗頻:《南北朝至初唐五言律詩格律形成之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朱自清:《朱自清序跋書評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年,頁244。
朱雅琪:《大小謝詩之比較》,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朱麗霞:《明清之交文人游幕與文學生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
何成邦:《陸機詩歌的語言風格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2年。
何詩海:《魏晉六朝文體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吳小如等編著:《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
吳承學:《中國古典文學風格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李世英、陳水雲:《清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正治:《六朝詠懷組詩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
李春祥主編:《樂府詩鑑賞辭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國熙:《庾信後期文學中鄉關之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李劍波:《清代詩學話語》,長沙:岳麓書社,2007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周振甫:《詩詞例話》,臺北:學海出版社,1984年。
尚小明:《清代士人遊幕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林同華主編:《宗白華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邱鎮京:《阮籍詠懷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柯慶明:《文學美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
孫立:《中國文學批評文獻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馬大勇:《清初廟堂詩歌集群研究》,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馬茂元:《古詩十九首探索》,臺北: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張庭銀輯釋:《方志所見文學資料輯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張愛波:《西晉士風與詩歌──以「二十四友」研究為中心》,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莫礪峰:《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昌明:《六朝文學的「感官」試驗》,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陳衍著,錢仲聯編校:《詩品平議》,《陳衍詩論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陳渤海,蔣哲倫主編,劉誠著:《中國詩學史‧清代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陳滿銘:《國文教學論叢》,臺北:萬卷樓圖書,1991年。
陶文鵬、韋鳳娟主編:《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書局,1982年。
黃亞卓:《漢魏六朝公宴詩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黃卓越:《明代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伯峻:《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問題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楊松年:《中國古典文學批評論集》,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
葉嘉瑩:《阮籍詠懷詩講錄》,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葉慕蘭:《庾信年譜新編及其詩歌析論》,臺北:洪葉文化,2004年。
葛曉音:《八代詩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鄒雲湖:《中國選本批評》,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趙以武:《陰鏗與近體詩》,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趙永紀:《清初詩歌》,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3年。
趙敏俐:《漢代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劉明昌:《謝靈運山水詩藝術美探微》,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蔣寅:《金陵生小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蔣寅:《清代詩學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鄧新華:《中國古代接受詩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鄧新華:《中國古代詩學解釋學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鄭子運:《明末清初詩解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諶東飈:《顏延之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賴力行:《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錢鍾書:《七綴集》,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社,1990年。
謝正光,佘汝豐:《清初人選清初集匯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韓勝:《清代唐詩選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魏耕原:《謝朓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羅宗強:《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譚獻著,范旭倫、牟曉朋整理:《復堂日記》,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美﹞孫康宜著,鍾振振譯:《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二、 單篇論文
1.期刊
﹝日﹞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第6卷第4期(1977年9月),頁24-54;第6卷第5期(1977年10月),頁113-131。
丁寧:〈試析杜詩沉鬱頓挫的藝術構成〉,《榆林高專學報》(綜合版)1995年第3期,頁13-17。
王力堅:〈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情景理之間的關係〉,《國文天地》第14卷第1期(1998年6月),頁46-49。
王令樾:〈古詩十九首管窺─上─〉,《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17期(1988年6月),頁275-313。
王令樾:〈古詩十九首管窺─下─〉,《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18期(1989年6月),頁165-201。
王兵:〈古代文學選本批評效能的影響因素〉,《滁州學院學報》第12卷第4期(2010年8月),頁21-23。
王兵:〈清詩選本與清代宗唐詩學──論宗唐派清詩選本的批評意識與實踐〉,《文與哲》第17期(2010年12月),頁383-426。
王兵:〈論古代文學選本的批評機制與理論價值〉,《鞍山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頁65-68。
王兵:〈論清代清詩選本的分期及其特徵〉,《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2期(2011年1月),頁185-203。
王運熙、鄔國平:〈漢樂府風格論〉,《楚雄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頁66-77。
王運熙:〈總集與選本〉,《古典文學知識》2004年第5期,頁75-81。
王曉芳:〈略論吳均體〉,《中國韻文學刊》2004年第2期,頁28-33。
田彩仙:〈六朝「白紵舞歌辭」的發展及審美價值〉,《文藝研究》2006年第8期,頁98-103。
仲瑤:〈論杜甫對庾信詩歌「樸拙」一面的接受〉,《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頁111-114。
朱雅琪:〈六朝遊仙詩之時空美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6期(2008 年4月),頁27-56。
朱雅琪:〈繁華都城生活中的市井美學──吳歌子夜歌群的審美意識〉,《中國學術年刊》第20期(1999年3月),頁355-372+608-609。
朱雅琪:〈謝靈運山水詩中的情景關係試探〉,《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7期(2002年3月),頁91-106。
吳大順,吳昀珊:〈論樂府古題〈豫章行〉及其流變〉,《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頁16-19。
吳小平:〈論秦嘉、徐淑的五言贈答詩〉,《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頁48-53。
吳可:〈嵇康四言詩源於「國風論」〉,《古代文學名作欣賞》第23期(2010年8月),頁20-25。
吳幸姬:〈從阮籍「詠懷」詩論文學與意義治療〉,《華梵人文學報》第5期(2005年7月),頁63-93。
吳明益:〈從詩史觀到理想典律──王漁洋擇定選集所映現的詩歌觀點與意涵〉,《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頁113-135。
吳翊良:〈殘山剩水話南朝──南明遺民詩中的「南朝想像」(1644~1662)〉,《國文學報》第14期(2011年6月),頁257-291。
呂光華:〈論清人古詩選集對鍾嶸《詩品》的接受與批評──以王夫之《古詩評選》與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為例〉,《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4期(2012年6月),頁1-30。
呂寅尪:〈鮑照對李白和杜甫詩歌的影響〉,《文史哲》1999年第5期,頁118-125。
呂興昌:〈阮籍詠懷詩析論〉,《中外文學》第6卷第7期(1977年12月),頁86-115。
宋亞莉:〈樂府歌詩〈相逢行〉東晉南朝演變考〉,《東方論壇》2011年第2期,頁78-84。
宋雪玲:〈《采菽堂古詩選》編選之隱形標準〉,《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6期(2011年11月),頁92-97。
李永賢:〈論清初詩歌選本中的詩學反思〉,《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4期(2012年7月),頁135-139。
李金松、陳建新:〈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考述〉,《中國韻文學刊》2003年第2期,頁61-67。
李思華:〈〈孔雀東南飛〉之人物對話賞析〉,《名作欣賞》2011年第23期,頁11-13。
李清筠:〈三曹樂府詩中的神仙世界〉,《國文學報》第28期(1999年6月),頁153-175+177。
李惠綿:〈詩歌/劇曲敘事視角之差異──〈孔雀東南飛〉的抒情性與戲劇性〉,《美育》第147期(2005年9月),頁76-84。
李靜:〈關於清初「燕臺七子」的幾個問題〉,《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08年第1期,頁28-29。
肖鷹:〈以情為本:明代意象理論的轉換〉,《社會科學》2012年第10期,頁124-130。
周遠斌:〈晚明文學娛情觀簡論〉,《齊魯學刊》2003年第6期,頁25-27。
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師生:〈「孔雀東南飛」的再研討(下)〉,《中國文化月刊》第10期(1980年8月),頁145-170。
林秀蓉:〈「孔雀東南飛」的對話表現〉,《中國語文》第516期(2000年6月),頁76-82。
侯雅文:〈論晚清常州詞派對「清詞史」的「解釋取向」及其在常派發展上的意義〉,《淡江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頁183-222。
施逢雨:〈「旁通」與「寄託」──兩種解讀詩詞的特殊方式〉,《清華學報》第23卷第1期 (1993年3月),頁1-30。
孫洪明:〈淺析漢樂府民歌與古詩十九首的異同〉,《東岳論叢》1990年第3期,頁100-102。
徐豔:〈寓奇險於古樸的語言追求──「吳均體」內涵考辨〉,《中國文學研究》2009年第4期,頁34-39
馬大勇:〈論施閨章的「清正」詩風〉,《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1期(2003年1月),頁82-86。
馬行誼:〈試論阮籍著作中理想人格的塑造與衝突〉,《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0卷第1期(2006年6月),頁31-52。
馬海英:〈陰鏗詩歌的時代特質〉,《中國礦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105-109。
高建新:〈陰鏗山水詩略論〉,《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2期(2007年3月),頁42-45。
宿巋嵐:〈論何遜詩歌美學風格的價值和歷史地位〉,《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第24卷第3期(2001年6月),頁311-314。
張中來:〈詩歌意境的「虛」與「實」〉,《濰坊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1-2期,頁75-79。
張文勳:〈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概述〉,《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頁1-9。
張兵:〈明清易代與清初遺民詩〉,《江海學刊》2000年第2期,頁149-154。
張俠生:〈釋「沉鬱頓挫」的詩歌風格〉,《河南財經學院學報》1987年第4期,頁76-77。
張紅麗:〈淺談中國古典詩歌中的虛實妙用〉,《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卷第13期(2011年7月),頁49-51。
張鈞莉:〈從遊仙詩看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的性格與風格〉,《中外文學》第20卷第5期(第233期)(1991年10月),頁95-121。
張節末:〈謝靈運山水詩的成因及其美學分析〉,《漢學研究》第28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41-72。
張學民、董曉鴻:〈樂府舊題〈自君之出矣〉詩話〉,《中學語文》2006年第6期,頁48。
張瓊:〈女性尊嚴的悲歌──從敘事視角看〈孔雀東南飛〉的悲劇價值〉,《語言學刊》2008年第11期,頁100-102。
張耀元:〈略論〈白馬篇〉的詩歌藝術美〉,《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第690、694 卷第7-8期(2012年7-8月),頁187-189。
曹道衡:〈論江總及其作品〉,《齊魯學刊》1991年第1期,頁89-94。
許雲和:〈漢鼓吹鐃歌第十八曲〈石榴〉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6期(11月),頁87-90。
陳怡良:〈建安之傑,下筆琳琅──試探曹植生平際遇之逆轉及其對詩歌創作之影響〉,《成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8年5月),頁1-58。
陳怡良:〈謝靈運山水詩的創作背景及其作品中的色彩美〉,《成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7年5月),頁187-227。
陳怡良:〈謝靈運的審美素養及其山水詩的藝術美〉,《成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5年7月),頁111-146。
陳思齊:〈論謝靈運山水詩的描寫藝術〉,《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66期(2007年3月),頁28-42。
陳胤瑾:〈以「情」為幟率性張揚──論晚明情感美學的現代意義〉,《安徽文學》2008年第8期,頁120-121。
陳斌:〈清初詩文選家陳祚明及其《采菽堂古詩選》〉,《古典文學知識》2007年第2期,頁90-95。
陳斌:〈陳祚明交游及《采菽堂古詩選》編選意圖考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總第144期),頁152-157。
陳斌:〈論清初陳祚明對〈古詩十九首〉抒情藝術的發微〉,《中國韻文學刊》第20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13-18。
傅正谷:〈〈西洲曲〉:南朝樂府民歌的夢幻傑作──關於〈西洲曲〉的新審視和新結論〉,《名作欣賞》1996年第5期,頁28-32。
彭鴻程:〈試論陸雲的文學創作〉,《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第1期,頁142-144。
景獻力:〈陳祚明詩論的「泛情化」傾向〉,《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62-66。
曾毅:〈陳祚明西晉詩歌批評論略〉,《綿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0卷第10期(2011年10月),頁28-31。
黃偉倫:〈物感與情景交融之辨──一個歷史與邏輯並觀的考察〉,《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1期(2010年12月),頁153-190。
楊淑華:〈中國傳統詩選集的「典律」交替──以「古詩選」為探討核心〉,《臺中師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147-165。
楊瑟恩:〈郭璞遊仙詩析論〉,《輔大中研所學刊》第5期(1995年9月),頁223-244。
葛曉音:〈論漢樂府敘事詩的發展原因和表現藝術〉,《社會科學》1984年第12期,頁64-69。
董連祥:〈江總的詩歌創作及其與前後代詩人創作的比較〉,《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頁30-36。
賈林成:〈謝靈運山水詩美學成就管窺〉,《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頁64-67。
管遺瑞:〈淺談杜詩結構的頓挫美〉,《杜甫研究學刊》1997第2期,頁21-25。
趙桂芬:〈吳歌西曲的女性書寫特徵〉,《東海中文學報》第20期(2008年7月),頁105-132
劉慧珠:〈阮籍〈詠懷詩〉的隱喻世界──以「鳥」的意象映射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16期(2004年7月),頁105-142。
樊寶英:〈選本批評與古人的文學史觀念〉,《文學評論》2005年第2期,頁46-51。
蔡秀采:〈從溝通分析理論談《孔雀東南飛》悲劇之成因〉,《景文學報》第21卷第1期(2011年4月),頁107-120。
蔡愛芳:〈何遜詩的「清省」〉,《名作欣賞》2007年第2期,頁15-17。
蔡瑜:〈重探謝靈運山水詩──理感與美感〉,《臺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2年6月),頁89-91+93-127。
蔣寅:〈一個有待於重新認識的批評家──陳祚明的先唐詩歌批評〉,《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183期(2011年5月),頁90-97。
蔣寅:〈在傳統的闡釋與重構中展開──清初詩學基本觀念的確立〉,《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頁159-170+206-207。
蔣寅:〈清代詩壇對明代詩學的反思〉,《文學遺產》2006年第2期,頁108-120+160。
鄭淑玲:〈從漢初四言詩對傳統的繼承論其對漢魏四言詩之影響〉,《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4卷第2期(2011年9月),頁1-33。
鄭婷尹:〈陳祚明之情辭觀及其評謝靈運詩中之情〉,《成大中文學報》第41期(2013年6月),頁147-188。
魯迅:〈選本〉,《群言》1997年第11期,頁17。
蕭馳:〈南朝詩歌山水書寫中「詩的空間」的營造〉,《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2012年3月),頁1-40。
蕭馳:〈後謝靈運時代的「風景」──以鮑照、謝朓為例〉,《漢學研究》第30卷第2期(2012年6月),頁33-70。
蕭馳:〈從實地山水到話語山水──謝靈運山水美感之考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7期(2010年9月),頁1-50。
駱水玉:〈論魏晉詩歌中的遊仙意識〉,《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1期(1998年6月),頁99-115。
戴麗珠:〈漢樂府詩與曹植樂府詩的比較〉,《靜宜人文學報》第9期(1997年6月),頁111-116。
謝元雄:〈羈旅無儔匹,俛仰懷哀傷──論阮籍五言〈詠懷詩〉中的孤獨與追尋〉,《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10月),頁171-189。
謝永攀:〈吳均與「吳均體」〉,《文史知識》2003年第4期,頁64-69。
簡秀娥:〈阮籍〈詠懷詩〉隱逸思想之探析〉,《嶺東學報》第17期(2005月6月),頁131-165。
顏崑陽:〈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第29期(2009年10月),頁55-102。
魏耕原、魏景波:〈南齊文運轉關與謝朓詩風新變──兼論大小謝詩風的因革嬗變〉,《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02年),頁37-43。
羅春蘭:〈詞人解撰〈河清頌〉──杜甫對鮑照的接受〉,《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148-153。
蘇怡如:〈形似的美典──論謝靈運山水詩〉,《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頁81-130。
蘇慧萍:〈阮籍生命美學的思想〉,《嘉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9年09月),頁329-362。
鐘翠紅:〈側艷與悲涼交織的詩歌旋律——江總詩歌研究〉,《玉溪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頁30-34。

2.論文集論文
﹝日﹞松浦友久:〈作為詩語的「怨」與「恨」〉,蔣寅編譯:《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頁252-267。
王文顏:〈孔雀東南飛試析〉,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頁143-160。
余寶琳:〈詩歌的定位──早期中國文學的選集與經典〉,樂黛雲、陳玨選編:《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頁254-284。
李金松:〈論《采菽堂古詩選》中的詩學批評〉,徐中玉、郭豫適主編:《中國文論的情與體: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二十五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175-194。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六朝詩人的兩種精神面向〉,衣若芬、劉苑如主編:《世變與轉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0年,頁1-57。
高莉芬:〈〈孔雀東南飛〉中的人物對話〉,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編:《第二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政大中文系出版,1999年,頁67-96。
高莉芬:〈賦對謝靈運山水詩創作技巧之影響〉,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編:《第三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魏晉南北朝詩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6年,頁27-62。
黃景進:〈詩之妙可解?不可解?──明清文學批評問題之一〉,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頁1-45。
廖棟樑:〈六朝詩評中的形象批評〉,《文學評論》第八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4年,頁19-100。
廖棟樑:〈滋味:以味論詩說初探〉,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頁95-125。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編:《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67-96。
鄭毓瑜:〈再評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比興、物色」與「形似」:由文心雕龍看「情景交融」論的雛形〉,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頁309-318。
顏崑陽:〈論詩歌文化中的「託喻」觀念〉,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輯),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211-254。

三、 學位論文
文若蘭:《馮惟訥《古詩紀》研究》,蘭州:蘭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07年。
王芳:《清前謝靈運詩歌接受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6年。
張歡:《陳祚明與《采菽堂古詩選》研究論略》,漳州:漳州師範學院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符明娟:《施愚山詩學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暑期碩士專班,2006年。
陳宇舟:《清初國朝六家詩學研究》,蘇州:蘇州大學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景獻力:《明清古詩選本個案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年。
鄭佳倫:《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之詩觀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顏芳美:《魏晉南北朝擬作組詩研究》,台南:國立台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