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Citation Infomation

  • No doi shows Citation Infomation
題名 唐北宋科舉取士議論研究:制度原理的側面
The Study of Idea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from Tang to Northern Song
作者 林冠成
Lin, Kuan Cheng
貢獻者 劉祥光
Liu, Hsiang Kwang
林冠成
Lin, Kuan Cheng
關鍵詞 科舉
科舉議論
鄉里
鄉舉里選
地方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Apr-2014 11:15:48 (UTC+8)
摘要 唐北宋是前期科舉時代。當時,科舉已是常貢取士制度,但其取士合理性尚未確立,包括察舉與九品官人法在內的鄉舉里選仍具有較高的取士權威。唐北宋的為政者與士人對於科舉有各種看法,其背後蘊含著不同的政治觀點、思想預設以及時代趨勢。本文考察唐北宋的科舉取士議論,討論較具影響力的看法,勾勒各時期的議論傾向及發展,並從制度原理的角度做說明。
以「地方」為底本的政治刻劃,即鄉里,是理解唐北宋科舉取士議論的關鍵。鄉里在鄉舉里選時代兼具取士與穩定社會政治秩序的機能,它在科舉時代徹底瓦解,多數的唐北宋改革者試圖恢復鄉里的取士機能或社會政治機能,但他們提出的方法、訴諸的手段、改革的理念都不一致。這是唐北宋在科舉改革方面爭喋不休的主因。
價值內向化與取士公正化是中唐至北宋的科舉改革前提,卻也是科舉改革窒礙難行的障礙。為了兼顧二者的要求,多數北宋士人寄希望於養士取士合一,並在神宗熙寧初年達成共識。熙豐的失敗使得共識破裂,最終走向北宋晚期的議論立場二元化及理論空洞化之境,也是南宋理學家「內向化」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徵引資料(按筆畫、字母排序)
一、 史料
1. 王符,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
2. 王定保,《唐摭言》,北京,中華書局,1960。
3. 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4. 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 王栐,誠剛點校,《燕翼貽謀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6. 王安石,李之亮箋注,《王荊公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5。
7. 司馬光,校點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8. 司馬光,鄧廣銘、張希清點校,《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
9. 司馬光,李之亮箋注,《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9。
10. 包拯,楊國宜校注,《包拯集校注》,合肥,黃山書社,1999。
11.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
12. 朱熹,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13. 杜佑,王文錦等人點校,《通典》,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7。
14. 李肇,《新校唐國史補》,台北,世界書局,1962。
15. 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16. 李覯,《李覯集》,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
17. 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18. 沈作喆,《寓簡》,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子部十,雜家類三, 1986。
19. 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20. 邵伯溫,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2008。
21. 馬端臨,《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22. 范燁,《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
23. 范仲淹,薛正興校點,《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24. 柳宗元,柳宗元集點校組,《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25. 洪邁,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26. 袁枚,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7.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28. 徐幹,蕭登福編,《新編中論》,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
29.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30. 徐松輯,苗書梅等點校,《宋會要輯稿‧崇儒》,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31. 徐松,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
32. 陸贄著,王素點校,《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33. 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34. 張方平,《樂全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集部三,別集類, 1986。
35. 彭定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
36. 葉夢得,侯忠義點校,《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
37. 葉夢得,《避暑錄話》,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子部十,雜家類,1986。
38.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
39.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40.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41. 劉知幾,張振珮箋注,《史通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
42. 劉餗,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43. 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校點整理,《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4. 歐陽脩,《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45. 歐陽脩,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46. 樓鑰,《范文正公年譜》,收錄於《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47. 韓愈著,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48. 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49. 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50. 蘇頌,王同策等點校,《蘇魏公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二、 專書
(一) 中文
1. 川勝義雄著,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
3.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5. 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6.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7. 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著,《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8.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9. 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2004。
10. 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三聯書局,1998。
11.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
12.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局,2004。
13. 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4. 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15. 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
16. 吳錚強,《科舉理學化──均田制崩潰以來的君民整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17.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18.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19. 李弘祺,《宋代學校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20.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05。
21.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 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25.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26. 陶希聖,《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27.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庭‧婚姻‧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
28. 許倬雲著,程農、張鳴譯,《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29. 陳興德,《二十世紀科舉觀之變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30.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收錄於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陳寅恪卷》,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1. 陳雯怡,《從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32. 張希清,《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33. 張國剛、喬治忠等,《中國學術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34. 甯慧如,《北宋進士科考試內容之演變》,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
35. 費孝通,《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3。
36.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37.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8.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9. 賈志揚(John W. Chaffee)著,譯者不詳,《宋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40. 劉海峰,《科舉學導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41.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台北,稻鄉出版社,2006。
42. 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43.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台北,學生書局,1958。
44. 蔡文川,《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和想像》,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45.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局,2006。
46.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47.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8.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49.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50.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1.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52. 戴維‧比瑟姆(David Beetham)著,胡漢雲譯,《馬克斯‧韋伯與現代政治理論》,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53. 韓森(Valerie Hansen)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54. 韓明士(Robert P. Hymes)著,皮慶生譯,《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宗教、民間信仰與神靈模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55. 瞿同祖,《漢代社會結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6.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
57.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
(二) 英文
1. Bossler, Beverly J., Powerful Relationship: 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De Weerdt, Wilde, 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Negotiating Standards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Imperial China (1127-1279),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4. 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Miyazaki, Ichisada, trans. Conrad Schirokauer, China’s Examinatioon Hell: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Weatherhill, 1976.
(三) 日文
1. 近藤一成,《宋代中國科舉社會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9。
2. 荒木敏一,《宋代科舉制度研究》,京都,同朋舍,1969。
三、 單篇論文
(一) 中文
1. 小島毅著,鞏穎譯,〈宋代天譴論的政治理念〉,收錄於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 王玉超,〈淺析章學誠的科舉觀〉,《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5,2007。
3. 王春利,〈試論章學誠的科舉觀〉,《理論月刊》,2007:6,2007。
4. 王煒,〈論清中期官方的科舉觀——以兩種史料的對比研究為方法〉,《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3,2009。
5. 中村圭爾著,劉馳譯,〈南朝貴族地緣性的考察〉,《南京曉庄學院學報》,2005:4,2005。
6. 毛漢光,〈從士族籍貫遷徙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7. 內藤湖南著,黃約瑟譯,〈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8. 史華慈 (Benjamin J. Schwartz), 〈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收錄於許紀霖、宋宏編,《史華慈論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9. 包弼德(Peter K. Bol)著,李鐘濤、劉建偉譯,〈政府、社會和國家:關於司馬光和王安石的政治觀點〉,收錄於田浩(Hoyt C. Tillman)主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10. 守屋美都雄著,黃金山譯,〈父老〉,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11. 池田知久著,田人隆譯,〈中國思想史中「自然」的誕生〉,收錄於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2. 池田知久著,田人隆譯,〈中國古代的天人相關論──董仲舒的情況〉,收錄於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3. 沈金浩,〈論「三言」「二拍」的科舉觀與門第觀〉,《明清小說研究》,2000: 4,2000。
14. 李兵,〈書院大師朱熹的科舉生涯與科舉觀評析〉,《湖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2004,頁20-23。
15. 李弘祺,〈公正、平等與開放〉,《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16. 李弘祺,〈宋代教育與科舉的幾個問題〉,《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17. 李弘祺,〈宋神宗朝太學政策的兩個階段〉,《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18. 邢義田,〈漢代的父老、僤與聚族里居〉,《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19. 邢義田,〈從安土重遷論秦漢時代的徙民與遷徙刑〉,《秦漢史論稿》。
20.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中國思想傳統與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21. 佐伯富著,索介然譯,〈宋代的皇城司〉,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5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22. 宋晞,〈異論相攪──北宋的變法及其紛爭〉,《歷史月刊》,138,1999。
23. 柯鎮昌,〈試論蒲松齡的科舉觀〉,《蒲松齡研究》,2010:2,2010。
24. 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著,陳炳權、高文浩譯,〈人的動機理論〉,收錄於林方主編,《人的潛能與價值──人文主義心理學譯文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25. 祝尚書,〈宋代科舉殿試制度考論〉,《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6. 祝尚書,〈宋代進士科考試的詩賦經義之爭〉,《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7. 祝尚書,〈北宋「太學體」新論〉,《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8. 祝尚書,〈論宋初的進士行卷與文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9. 祝尚書,〈宋代科舉糊名謄錄制度考論〉,《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30. 祝尚書,〈宋代科場的作弊與革弊〉,《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31. 島田虔次著,鄧紅譯,〈宋學的展開〉,《中國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2.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3. 高明士,〈唐代官學的發展與衰落〉,《幼獅學誌》,9:1,台北,1970。
34. 高津孝著,潘世聖譯,〈宋初行卷考〉,《科舉與詩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5. 高津孝著,程章燦譯,〈北宋文學之發展與太學體〉,《科舉與詩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6. 陳興德,〈科舉觀:科舉學研究的新視角〉,《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2009。
37. 陳智超,〈南宋二十戶豪橫的分析〉,收錄於鄧廣銘、徐規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8. 陳弱水,〈思想史中的杜甫〉,《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1,1998。
39.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5:1,1994。
40. 張清法,〈蒲松齡科舉觀成因探析〉,《名作欣賞》,2008:4,2008。
41. 張邦煒,〈略論唐代科舉制度的不成熟性〉,《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2. 張希清,〈簡論唐宋科舉制度的變遷(上)〉,《北京聯合大學學報》,8:1,2010。
43. 張希清,〈唐宋進士科取捨依據的演變〉,《文史哲》,2010:4,2010。
44. 許晗童,〈歸有光的科舉觀〉,《文學教育(上)》,2010:5,2010。
45. 許倬雲,〈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編》,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6. 梁庚堯,〈南宋官戶與士人的城居〉,《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47. 梁庚堯,〈豪橫與長者:南宋官戶與士人居鄉的兩種形象〉,《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48. 梁庚堯,〈南宋城居官戶與士人的經濟來源〉,《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49. 虞寧寧,〈丁韙良的科舉觀及其影響〉,《教育與考試》,2010:6,2010。
50. 渡邊信一郎著,牟發松譯,〈關於意識型態階級——中國專制國家的統治階級〉,《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51.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993。
52.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
53. 楊連民,〈試論《紅樓夢》的科舉觀〉,《山東社會科學》,2004:7,2004。
54. 劉海頻,〈《儒林外史》呈現的科舉活動與科舉觀〉,《教育與考試》,2008:4,2008。
55. 劉增貴,〈晉南北朝時代的鄉里之情〉,收錄於熊秉真主編,《欲蓋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7。
56. 劉後濱,〈從三省體制到中書門下體制──隋唐五代〉,收錄於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7. 劉馨珺,〈北宋洛陽耆英會:從碑銘談士大夫的交往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0,2008。
58. 劉祥光,〈宋代的時文刊本與考試文化〉,《台大文史哲學報》,75,2011。
59. 劉祥光,〈婢妾、女鬼與宋代士人的焦慮〉,收錄於《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發展》,台北,東華書局,2004。
60.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著,黃濤譯,〈理性選擇和環境結構〉,《西蒙選集》,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61.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著,黃濤譯,〈從實質理性到過程理性〉,《西蒙選集》,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62. 穆朝慶,〈范仲淹的循名責實選士觀及其改革科舉的價值取向〉,《中州學刊》,2007:6,2007。
63. 穆朝慶,〈宋代糊名法與謄錄法的若干問題〉,《中州學刊》,1983:5,1983。
64. 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
65. 錢穆,〈中國社會演變〉,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6. 錢穆,〈再論中國社會演變〉,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7. 錢穆,〈中國歷史上社會的時代劃分〉,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8. 錢穆,〈中國歷史上之考試制度〉,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9. 錢穆,〈初期宋學〉,《中國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70. 蕭啟慶,〈元延祐二年與五年進士輯錄〉,《台大歷史學報》,24,2000。
71. 韓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遷徙與社會變遷〉,《歷史研究》,2003:4,2003。
72. 韓昇,〈科舉制與唐代社會階層的變遷〉,《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4,1999。
73. 韓昇,〈序一〉,收錄於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4. 龔延明、何平曼,〈宋代「殿試不黜落」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2:1,2005。
(二) 英文
1. Bol, Peter K., “Emperor Can Claim Antiquity Too: Emperorship and Autocracy under the New Policies,” eds.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 Chaffee, John W., “ Huizong, Cai Jing, and the Politics of Reform,” eds.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6. Hartwell, Robert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2, 1982.
7. Levine, Ari Daniel, “Term of Estrangement: Factional Discourse in the Erly Huizong Reign, 1100-1104,” eds.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3. Singer, Marcus G., “Negative and Positive Dutie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5:59, 1965, 97-103.
(三) 日文
1. 中村圭爾,〈鄉里の論理——六朝貴族制のイヂオロギ——〉,《東洋史研究》,41:1,1982。
2. 竺沙雅章,〈宋代官僚の寄居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41: 1,1982。
3. 竺沙雅章,〈北宋士大夫の徙居と買田〉,《史林》,54:2,1971。
4. 荒木敏一,〈宋太祖科舉政策の一考察〉,《東洋史研究》,24,1966。
四、 網路資源
1. 說文解字線上版,網址:http://www.shuowen.or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7153007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3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祥光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u, Hsiang Kwa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林冠成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Lin, Kuan Che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冠成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Kuan Che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Apr-2014 11:15:48 (UTC+8)-
dc.date.available 1-Apr-2014 11:15: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Apr-2014 11:15:4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71530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507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歷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300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唐北宋是前期科舉時代。當時,科舉已是常貢取士制度,但其取士合理性尚未確立,包括察舉與九品官人法在內的鄉舉里選仍具有較高的取士權威。唐北宋的為政者與士人對於科舉有各種看法,其背後蘊含著不同的政治觀點、思想預設以及時代趨勢。本文考察唐北宋的科舉取士議論,討論較具影響力的看法,勾勒各時期的議論傾向及發展,並從制度原理的角度做說明。
以「地方」為底本的政治刻劃,即鄉里,是理解唐北宋科舉取士議論的關鍵。鄉里在鄉舉里選時代兼具取士與穩定社會政治秩序的機能,它在科舉時代徹底瓦解,多數的唐北宋改革者試圖恢復鄉里的取士機能或社會政治機能,但他們提出的方法、訴諸的手段、改革的理念都不一致。這是唐北宋在科舉改革方面爭喋不休的主因。
價值內向化與取士公正化是中唐至北宋的科舉改革前提,卻也是科舉改革窒礙難行的障礙。為了兼顧二者的要求,多數北宋士人寄希望於養士取士合一,並在神宗熙寧初年達成共識。熙豐的失敗使得共識破裂,最終走向北宋晚期的議論立場二元化及理論空洞化之境,也是南宋理學家「內向化」的原因之一。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介於制度史與思想史的嘗試 1
(一) 科舉研究概況 1
(二) 制度與思想的互動 3
二、 文獻回顧 5
(一) 科舉觀的研究概況與檢討 5
(二) 《科舉理學化》的貢獻與不足 8
三、 兩項事先聲明 13
(一) 科舉的本質 13
(二) 不從自利立論的原因 15
四、 章節安排 18
第二章 從鄉舉里選到科舉 20
一、 鄉舉里選的發展概況 20
二、 鄉里的定義:基於「地方」的政治刻劃產物 27
(一) 鄉里的研究成果 27
(二) 情之所寄的「地方」 28
(三) 鄉里與「地方」的比較 29
三、 小結 31
第三章 唐代的科舉取士議論 32
一、 安史之亂以前 34
(一) 鄉舉里選與科舉的對立 34
(二) 接納科舉的契機:開元前後新觀念的萌芽 40
二、 安史之亂以後:中唐士人的三種傾向 48
(一) 鄉里與試文的拔河 48
(二) 退出科舉取士議論的立場 56
(三) 官員薦舉法能否考察內在? 62
三、 小結 69
第四章 中唐至北宋前期的科舉公正化改革 72
一、 訴諸權威的改革路線 74
(一) 殿前試人與殿試的異同 74
(二) 中晚唐的燙手山芋:榜單決定權 77
(三) 殿試的成立 81
二、 訴諸條規的改革路線 84
(一) 中唐至五代 84
(二) 北宋前期 89
三、 小結 93
第五章 北宋的科舉取士議論 95
一、 仁宗慶曆朝以前 96
(一) 模擬公議:陳靖的意見 96
(二) 著重養士的官學免解法:孫何的意見 97
(三) 「一道德,同風俗」:張知白的意見 99
(四) 「回向三代」的號召:李覯的意見 99
二、 仁宗慶曆朝至英宗 104
(一) 不確定的養士取士關係:慶曆改革的各種議論 104
(二) 兩種立足點的平等:司馬光與歐陽脩的逐路取人爭議 116
三、 神宗朝 123
(一) 聚焦於養士取士合一:熙寧改革的各種議論 125
(二) 理想的實踐與變質:元豐三舍法與相關批判 146
四、 哲宗元祐初年及其後 152
(一) 失焦的爭論:哲宗元祐初年的各種議論 152
(二) 科舉取士議論的二元化、空洞化:哲徽新政的失敗 162
五、 小結 167
第六章 結論 172
徵引資料(按筆畫、字母排序) 176
zh_TW
dc.format.extent 3100123 bytes-
dc.format.extent 1487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30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科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科舉議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鄉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鄉舉里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地方zh_TW
dc.title (題名) 唐北宋科舉取士議論研究:制度原理的側面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f Idea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from Tang to Northern So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徵引資料(按筆畫、字母排序)
一、 史料
1. 王符,汪繼培箋,彭鐸校正,《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
2. 王定保,《唐摭言》,北京,中華書局,1960。
3. 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4. 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 王栐,誠剛點校,《燕翼貽謀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6. 王安石,李之亮箋注,《王荊公集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5。
7. 司馬光,校點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8. 司馬光,鄧廣銘、張希清點校,《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
9. 司馬光,李之亮箋注,《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9。
10. 包拯,楊國宜校注,《包拯集校注》,合肥,黃山書社,1999。
11.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
12. 朱熹,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13. 杜佑,王文錦等人點校,《通典》,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2007。
14. 李肇,《新校唐國史補》,台北,世界書局,1962。
15. 李燾,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16. 李覯,《李覯集》,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
17. 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18. 沈作喆,《寓簡》,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子部十,雜家類三, 1986。
19. 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20. 邵伯溫,李劍雄、劉德權點校,《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2008。
21. 馬端臨,《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
22. 范燁,《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
23. 范仲淹,薛正興校點,《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24. 柳宗元,柳宗元集點校組,《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25. 洪邁,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26. 袁枚,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7.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28. 徐幹,蕭登福編,《新編中論》,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
29.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30. 徐松輯,苗書梅等點校,《宋會要輯稿‧崇儒》,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31. 徐松,趙守儼點校,《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
32. 陸贄著,王素點校,《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33. 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
34. 張方平,《樂全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集部三,別集類, 1986。
35. 彭定求,《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9。
36. 葉夢得,侯忠義點校,《石林燕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
37. 葉夢得,《避暑錄話》,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子部十,雜家類,1986。
38. 程顥、程頤,《二程集》,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
39.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40.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41. 劉知幾,張振珮箋注,《史通箋注》,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
42. 劉餗,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97。
43. 趙汝愚編,北京大學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心校點整理,《宋朝諸臣奏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4. 歐陽脩,《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
45. 歐陽脩,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46. 樓鑰,《范文正公年譜》,收錄於《范仲淹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47. 韓愈著,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48. 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49. 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50. 蘇頌,王同策等點校,《蘇魏公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二、 專書
(一) 中文
1. 川勝義雄著,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台北,政大出版社,2012。
3.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5. 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6.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7. 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著,《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8. 西嶋定生,《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
9. 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2004。
10. 何懷宏,《選舉社會及其終結——秦漢至晚清歷史的一種社會學闡釋》北京,三聯書局,1998。
11.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
12.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聯書局,2004。
13. 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4. 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15. 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
16. 吳錚強,《科舉理學化──均田制崩潰以來的君民整合》,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17. 吳宗國,《唐代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
18.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19. 李弘祺,《宋代學校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20.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05。
21. 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第四卷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 宮崎市定著,韓昇、劉建英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
25.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
26. 陶希聖,《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27. 陶晉生,《北宋士族:家庭‧婚姻‧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
28. 許倬雲著,程農、張鳴譯,《漢代農業:早期中國農業經濟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29. 陳興德,《二十世紀科舉觀之變遷》,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30.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收錄於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陳寅恪卷》,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1. 陳雯怡,《從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32. 張希清,《中國科舉考試制度》,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33. 張國剛、喬治忠等,《中國學術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34. 甯慧如,《北宋進士科考試內容之演變》,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
35. 費孝通,《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3。
36.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
37. 程千帆,《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8.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39. 賈志揚(John W. Chaffee)著,譯者不詳,《宋代科舉》,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40. 劉海峰,《科舉學導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41. 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台北,稻鄉出版社,2006。
42. 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43. 鄧嗣禹,《中國考試制度史》,台北,學生書局,1958。
44. 蔡文川,《地方感: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和想像》,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45.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聯書局,2006。
46.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
47.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48.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49.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50.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51. 閻步克,《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52. 戴維‧比瑟姆(David Beetham)著,胡漢雲譯,《馬克斯‧韋伯與現代政治理論》,台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53. 韓森(Valerie Hansen)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54. 韓明士(Robert P. Hymes)著,皮慶生譯,《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宗教、民間信仰與神靈模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55. 瞿同祖,《漢代社會結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6. 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
57. 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
(二) 英文
1. Bossler, Beverly J., Powerful Relationship: Kinship, Status, and the State in Sung China (960-1279),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De Weerdt, Wilde, Competition Over Content: Negotiating Standards for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 Imperial China (1127-1279),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3.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4. Hymes, Robert P.,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Miyazaki, Ichisada, trans. Conrad Schirokauer, China’s Examinatioon Hell: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Weatherhill, 1976.
(三) 日文
1. 近藤一成,《宋代中國科舉社會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9。
2. 荒木敏一,《宋代科舉制度研究》,京都,同朋舍,1969。
三、 單篇論文
(一) 中文
1. 小島毅著,鞏穎譯,〈宋代天譴論的政治理念〉,收錄於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 王玉超,〈淺析章學誠的科舉觀〉,《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5,2007。
3. 王春利,〈試論章學誠的科舉觀〉,《理論月刊》,2007:6,2007。
4. 王煒,〈論清中期官方的科舉觀——以兩種史料的對比研究為方法〉,《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3,2009。
5. 中村圭爾著,劉馳譯,〈南朝貴族地緣性的考察〉,《南京曉庄學院學報》,2005:4,2005。
6. 毛漢光,〈從士族籍貫遷徙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7. 內藤湖南著,黃約瑟譯,〈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8. 史華慈 (Benjamin J. Schwartz), 〈關於中國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收錄於許紀霖、宋宏編,《史華慈論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9. 包弼德(Peter K. Bol)著,李鐘濤、劉建偉譯,〈政府、社會和國家:關於司馬光和王安石的政治觀點〉,收錄於田浩(Hoyt C. Tillman)主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10. 守屋美都雄著,黃金山譯,〈父老〉,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3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11. 池田知久著,田人隆譯,〈中國思想史中「自然」的誕生〉,收錄於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2. 池田知久著,田人隆譯,〈中國古代的天人相關論──董仲舒的情況〉,收錄於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13. 沈金浩,〈論「三言」「二拍」的科舉觀與門第觀〉,《明清小說研究》,2000: 4,2000。
14. 李兵,〈書院大師朱熹的科舉生涯與科舉觀評析〉,《湖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2004,頁20-23。
15. 李弘祺,〈公正、平等與開放〉,《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16. 李弘祺,〈宋代教育與科舉的幾個問題〉,《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17. 李弘祺,〈宋神宗朝太學政策的兩個階段〉,《宋代教育散論》,台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18. 邢義田,〈漢代的父老、僤與聚族里居〉,《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
19. 邢義田,〈從安土重遷論秦漢時代的徙民與遷徙刑〉,《秦漢史論稿》。
20.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中國思想傳統與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21. 佐伯富著,索介然譯,〈宋代的皇城司〉,收錄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5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
22. 宋晞,〈異論相攪──北宋的變法及其紛爭〉,《歷史月刊》,138,1999。
23. 柯鎮昌,〈試論蒲松齡的科舉觀〉,《蒲松齡研究》,2010:2,2010。
24. 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著,陳炳權、高文浩譯,〈人的動機理論〉,收錄於林方主編,《人的潛能與價值──人文主義心理學譯文集》,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25. 祝尚書,〈宋代科舉殿試制度考論〉,《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6. 祝尚書,〈宋代進士科考試的詩賦經義之爭〉,《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7. 祝尚書,〈北宋「太學體」新論〉,《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8. 祝尚書,〈論宋初的進士行卷與文學〉,《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29. 祝尚書,〈宋代科舉糊名謄錄制度考論〉,《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30. 祝尚書,〈宋代科場的作弊與革弊〉,《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石家莊市,大象出版社,2006。
31. 島田虔次著,鄧紅譯,〈宋學的展開〉,《中國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2. 孫國棟,〈唐宋之際社會門第之消融〉,《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3. 高明士,〈唐代官學的發展與衰落〉,《幼獅學誌》,9:1,台北,1970。
34. 高津孝著,潘世聖譯,〈宋初行卷考〉,《科舉與詩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5. 高津孝著,程章燦譯,〈北宋文學之發展與太學體〉,《科舉與詩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6. 陳興德,〈科舉觀:科舉學研究的新視角〉,《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6,2009。
37. 陳智超,〈南宋二十戶豪橫的分析〉,收錄於鄧廣銘、徐規主編,《宋史研究論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8. 陳弱水,〈思想史中的杜甫〉,《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1,1998。
39. 陳弱水,〈柳宗元與中唐儒家復興〉,《新史學》,5:1,1994。
40. 張清法,〈蒲松齡科舉觀成因探析〉,《名作欣賞》,2008:4,2008。
41. 張邦煒,〈略論唐代科舉制度的不成熟性〉,《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2. 張希清,〈簡論唐宋科舉制度的變遷(上)〉,《北京聯合大學學報》,8:1,2010。
43. 張希清,〈唐宋進士科取捨依據的演變〉,《文史哲》,2010:4,2010。
44. 許晗童,〈歸有光的科舉觀〉,《文學教育(上)》,2010:5,2010。
45. 許倬雲,〈西漢政權與社會勢力的交互作用〉,《求古編》,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6. 梁庚堯,〈南宋官戶與士人的城居〉,《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47. 梁庚堯,〈豪橫與長者:南宋官戶與士人居鄉的兩種形象〉,《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48. 梁庚堯,〈南宋城居官戶與士人的經濟來源〉,《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下冊,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49. 虞寧寧,〈丁韙良的科舉觀及其影響〉,《教育與考試》,2010:6,2010。
50. 渡邊信一郎著,牟發松譯,〈關於意識型態階級——中國專制國家的統治階級〉,《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51.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1993。
52.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
53. 楊連民,〈試論《紅樓夢》的科舉觀〉,《山東社會科學》,2004:7,2004。
54. 劉海頻,〈《儒林外史》呈現的科舉活動與科舉觀〉,《教育與考試》,2008:4,2008。
55. 劉增貴,〈晉南北朝時代的鄉里之情〉,收錄於熊秉真主編,《欲蓋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7。
56. 劉後濱,〈從三省體制到中書門下體制──隋唐五代〉,收錄於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57. 劉馨珺,〈北宋洛陽耆英會:從碑銘談士大夫的交往活動〉,《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0,2008。
58. 劉祥光,〈宋代的時文刊本與考試文化〉,《台大文史哲學報》,75,2011。
59. 劉祥光,〈婢妾、女鬼與宋代士人的焦慮〉,收錄於《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發展》,台北,東華書局,2004。
60.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著,黃濤譯,〈理性選擇和環境結構〉,《西蒙選集》,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61.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著,黃濤譯,〈從實質理性到過程理性〉,《西蒙選集》,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2。
62. 穆朝慶,〈范仲淹的循名責實選士觀及其改革科舉的價值取向〉,《中州學刊》,2007:6,2007。
63. 穆朝慶,〈宋代糊名法與謄錄法的若干問題〉,《中州學刊》,1983:5,1983。
64. 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
65. 錢穆,〈中國社會演變〉,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6. 錢穆,〈再論中國社會演變〉,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7. 錢穆,〈中國歷史上社會的時代劃分〉,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8. 錢穆,〈中國歷史上之考試制度〉,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
69. 錢穆,〈初期宋學〉,《中國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
70. 蕭啟慶,〈元延祐二年與五年進士輯錄〉,《台大歷史學報》,24,2000。
71. 韓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遷徙與社會變遷〉,《歷史研究》,2003:4,2003。
72. 韓昇,〈科舉制與唐代社會階層的變遷〉,《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4,1999。
73. 韓昇,〈序一〉,收錄於金瀅坤,《中晚唐五代科舉與社會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4. 龔延明、何平曼,〈宋代「殿試不黜落」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2:1,2005。
(二) 英文
1. Bol, Peter K., “Emperor Can Claim Antiquity Too: Emperorship and Autocracy under the New Policies,” eds.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2. Chaffee, John W., “ Huizong, Cai Jing, and the Politics of Reform,” eds.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r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6. Hartwell, Robert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 Ha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42:2, 1982.
7. Levine, Ari Daniel, “Term of Estrangement: Factional Discourse in the Erly Huizong Reign, 1100-1104,” eds. by Patricia B. Ebrey and Maggie Bickford, Emperor Huizong and Late Northen Song China: The Politics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litics.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3. Singer, Marcus G., “Negative and Positive Duties,” 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5:59, 1965, 97-103.
(三) 日文
1. 中村圭爾,〈鄉里の論理——六朝貴族制のイヂオロギ——〉,《東洋史研究》,41:1,1982。
2. 竺沙雅章,〈宋代官僚の寄居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41: 1,1982。
3. 竺沙雅章,〈北宋士大夫の徙居と買田〉,《史林》,54:2,1971。
4. 荒木敏一,〈宋太祖科舉政策の一考察〉,《東洋史研究》,24,1966。
四、 網路資源
1. 說文解字線上版,網址:http://www.shuowen.org/
zh_TW